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嫡门-第2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到大总管刚刚说的事,族长急急忙忙起身,走到门口往外喊人来。
听到他叫唤,院子里一下子冒出不少人来。都是族长的儿孙们。
“祖父?”
“老祖宗?”
十几个少年粗哑的嗓子。异口同声的发问。
“去,把你们的父亲、祖父给我找回来,我有事交代他们。”
少年们应声而去。吱吱喳喳的有如一群鸭子,听得族长皱了眉,这些小子们这嗓门几时能好啊?真真是吵死啦!
杜云寻这边下了船,就寻了马车。把还在醉酒的人全扔进去,当然。也包括他大哥。
一群人浩浩荡荡的往翠峦城来。
大万氏早接到消息,得知杜云启的老婆死了,高兴抚掌大笑,“好。好,好,死的好!等他出孝。就让他娶咱们家的姑娘当续弦。”
“娘,咱们还窝在这乡下呢!您就不怕您那好侄女儿。抢得先机?”杜二老爷坐在一旁嘲讽的道。
大万氏转头瞪他,“都是你,你若不去招惹姓杨的那小子,咱们娘两儿又怎会落得如今这境地?”
她是早就想回京里去了,这翠峦城是古城,城里那些世家名门全是些穷讲究的货,杜家也是名门,但大万氏家底单薄,原以为人家头上只插戴着一根玉钗,是穷,是没钱买时兴的头面,谁晓得,人家讲究的是百年世家的底蕴,那根看来毫不起眼的玉钗,竟是古玉雕琢,价值连城哪!
她偏不知轻重的嘲笑了人家,结果丢脸的反是自己。
想要离了这让自己丢脸的地方,却没法子走。
本想着把儿子送回老家来,看着他安顿下来就回京的,叫她长住在这个乡下地方,她可受不了。
只是终究不放心儿子,所以才一拖再拖,想到侄孙之前来时,曾经说过,杨家十一郎流放途中被人劫走,如今是下落不明生死未卜,当时听了,她就动了心思,既然杨十一郎都失踪了,儿子回了京,也不会有人来寻衅,那他们还留老家干么?
干脆等杜云启他们回京时,跟着一道回去好了!有那两个孙子在,她大可把事推到他们两身上去,说是他们请自己回京的,老头子就算要骂人,也舍不得骂他们。
大万氏越想越开心,转头就让人去收拾行李,侍候的人边收拾,边不解的讨论,“老夫人这是怎么啦?好端端的叫咱们收拾行李作甚?”
“嗐!你们多什么嘴啊!主子交代,照做就是。”一个嬷嬷见她们吵闹,不由开口训斥着。
等她走远了,丫鬟们才不屑的撇了嘴,“就会充主子派头,不过就是个嬷嬷罢了!跟咱们一样是侍候人的奴才,有什么好得瑟的。”
大万氏命人收拾东西,二太太自然也听闻了消息,知道杜云启的妻子死于非命,不免双手合十念了声佛,打回了老家后,二太太便开始虔心向佛,在京里时,虽也未能免俗的随大流去庙里烧香祈福,但感觉上就是跟着旁人的脚步走,别人怎么做,她就跟着学。
去庙里上香、礼佛,却在禅房中,斤斤计较着这日戴出门的首饰是否是最新款的,衣饰是不是时下最新的,有没有被人比下去,坐在大殿中,耳里听着上头的大师讲经,心里却记挂着丈夫,是不是又看上哪个小妖精。
从来没想到,有一天,她会虔诚的在佛前拜倒,听着梵音洗涤自己那不安躁动的心。
许是缘份吧!自来了翠峦城,她经族里的一位长辈带着,去了城里最出名的白佛寺听讲住持大师讲经后,就开始一心向佛。
说也奇怪,自她信佛后,心情平静了许多,几个孩子也跟着她,常常去白佛寺礼佛,本来她还担心儿子们到了老家会不适应,没想到,最不适应的,反是婆母和丈夫。
如今还心心念念想着回京的,也就只有他们两了。
二太太现在是再不想回京去了。在这里,男人虽靠不住,但族人们却看在杜相的份上,对她们母子多有照拂。
“娘,祖母不会以为,大哥和六哥是要接她回京的吧?”杜志逹挠挠下颌问。
“他们是送你大嫂回来安葬的。”不知为何,二太太觉得心口有些闷闷的。彷佛有什么大事要发生。
怕什么来什么。呵呵。
大万氏心情很好,想着就能带着儿子回京城去,开心得不得了啊!
突然。她就想到了,之前在宴会上让她没脸的几位夫人们,想着自己那两个便宜孙子的相貌出众,尤其老大的老婆还死啦!有杜相在。这大孙子的前途一片大好,加上新丧妻的身份。嗯,那些家有适龄闺女的世家夫人们见了肯定喜欢。
虽然盘算着要把娘家的侄孙女嫁给杜云启做续弦,但这不妨碍她拿杜云启来吊这些世家夫人们的胃口,哼。谁让她们之前嘲笑她呢!
于是一边让下人收拾行李,一边又把二媳妇喊来,让她广邀城中夫人们来小聚。
二太太听了脸都黑了!
婆婆没昏头吧?既然知道杜云启的妻子新丧。却要在家大办宴会邀集这些世家夫人来做客?她老人家脑子没病吧?
见二媳妇没有一口应下,大万氏很是不悦。“怎么,我要举宴,还得看你的脸色啊?这个家还是我在当家哪!”
那你就自己去办啊!二太太心里怒吼着!虽然两个儿子的课业不佳,但安份守己靠着自己的嫁妆和公中的田地,做个乡绅还是可行的,但先决条件是不能引人非议。
嫂子过世,兄长们要送她回来安葬,结果他们盛大举宴,是要庆贺什么?庆祝人家老婆死了吗?
大万氏阴沉着脸逼问:“你应是不应?”
“婆婆,媳妇无能,实在是不能应。”
“好,好,好!真是个好媳妇啊!哼!我告诉你,你不是心心念念着想跟老二和离吗?我今儿就成全你!我让老二休了你。”
大万氏怒气冲冲的去找儿子,只是儿子一大早就喝醉了,气得她用力打了他几下,也只是闷哼一声,翻个身继续睡,大万氏气得跳脚,转身去找孙子来写休书。
两个孙子一听,是要叫他们替他们爹给他们娘写休书,整个人都不好了!二少爷杜云高好说歹说才套出话来,心里对不讲理的祖母实在厌烦透了,四少爷杜云达眼见他哥的脸黑成一片,连忙拿话把祖母忽悠了过去,待送走人,他整个人就瘫在椅子里累得不想动了。
外头蝉声唧唧,杜云高不悦的喊人去把蝉给粘了。
小厮应声而去,不一会儿,又有人匆匆而来。
“大少爷,大少爷。”来人是二房的家丁,喊杜云高大少爷,是以二房小家的排行来算。
听他喊大少爷,就知是自家心腹,杜云高让他进来,边还不悦的斥责,“喳呼什么,有事进屋里来说便是。”
“大少爷,族长家前几日好像来了客人。”
“族长家有客人来,很奇怪吗?”杜云达没好气的抬脚踹那小厮。
小厮吃疼,却不敢躲,只是低头续道,“来人似乎是老太爷的心腹管事,听说他一走,族长就让人去城里看房子。”
看房子?难不成祖父打算在城里另置宅子?想到前两天城里的传言,杜云高便问,“难道大哥真的病了?”
杜云达嗤笑,“哥,大哥如果真病了,祖父应该是把他留在京里养病,而不是让他亲自这趟吧?”
“那族长让人去看房子做什么?”
眼看自家两位少爷为了族长为什么让人去看房子争论不休,小厮觉得两位少爷才是病得不轻,族长有钱,想买房子,就叫人去看房子啦!这跟自家有啥关系啊!
直到杜云启他们到了,让大少奶奶入土为安,准备要回京去了,小厮才发现,原来族长让人去看房子,还真的跟他们家有关系啊!
第六百四十章 归途 二
纪州仰翠山下杜氏祠堂前,一大片青石铺就的广场周边老树下,团团围坐了不少人,其中以坐在最靠近祠堂的老槐树下的一家子最受人注目。
大万氏满头珠翠锦衣华服,是众人目光焦点,她端着青瓷莲花茶盏,姿态优雅的慢慢喝着,一旁的二太太略显局促,两个儿子端了杌子坐在她和老夫人身后,旁边大马金刀坐着的是杜二老爷。
按说,他和两个儿子应该要进祠堂去的,听说杜云启兄弟今次回来,除了要送杜云启的元配入土为安外,还要将他新生的儿子记了祖谱。
只不知,一早来到祠堂,族长却派了人在门口拦住了二老爷父子,二老爷不敢跟族长扛上,只得摸着鼻子让人抬着他,坐到老槐树下。
祠堂的大门关着,广场上的杜氏族人们不时转头张望着,有些消息灵通的,不时交头接耳,随着日头渐渐高升,投向大万氏母子的怪异眼光也越来越多。
杜二老爷被看得浑身不自在,就在他忍不住想要发火时,被他娘给制止了。
“你傻啊!这些人就巴不得看你好戏,你还真要从了他们,闹脾气给他们看?”大万氏轻轻把茶盏放到身边的梅花几案上,这些东西全是从家里带过来的。
大万氏目露不屑的打量着坐在其他树下的族人们,鄙夷的眼神从他们的穿著打扮,再到他们坐的桌椅上头,她捏着罗帕掩住口鼻,彷佛闻到了什么不好的气味,身边侍候的丫鬟和仆妇也跟着皱起眉头。
“怎么这么臭啊!”大万氏边问,边往两个孙子看去。杜云高兄弟低眉顺眼,彷佛没听到祖母的问话似的,一点反应都没有,让大万氏了甚是不悦。
正要转头朝媳妇开火,祠堂的门开了,族长及诸长老们或扶着儿孙的手,或自行拄着拐杖慢慢走出祠堂。族长站在祠堂门口。把杜相的休书念了一遍,然后对大万氏道,“你现在住的是我们杜家的财产。听说你早早就命人整行李了,倒是很有自知之明。”
族长顿了下,转头看杜二老爷,“虽说父母在不分家。不过你父亲做主,我虽是族长。也不好置喙,你父亲让我在城里为你置宅,这是你父亲给你们这一房的。”族长和善的朝二太太招手,二太太迟疑的看了下犹呆若木鸡的婆母和丈夫。不知是否要上前。
“娘,族长让你过去,你就去。”杜云达轻声在她耳边道。“和族长交好,对儿和大哥的前途有益。”
二太太一听立时不再迟疑。举步上前,族长从杜大总管手里接过一个木匣,“你收好,这是你公爹给你们这一房的。”
轻启木匣,里头是好些银票及地契,二太太难掩惊讶的抬头看着族长,“这,这也太多了!”
“老太爷说了,两位孙少爷要进学、要娶亲,都要二太太操持着。”杜大总管低眉顺眼柔声道:“老太爷说,委屈您了。”
二太太鼻头微酸,含泪应下,杜大总管又转向族长,“还要请您和诸位长老们,多多关照我们家孙少爷们了!”
族长和长老们拱手为礼,迭声应承不在话下,这边厢客套话还没说完,忽闻身后老槐树下传来凄厉的尖叫声。
只见原本端着架子坐在椅中的大万氏不知怎么回事,竟整个人跌坐在地上,她不敢置信的直摇着头,嘴里高声嘶吼着,“我不信,我不相信,老太爷,老太爷他答应过姨娘,要一辈子待我好,绝对不会休了我的!”她声嘶力竭边吼边揰着地。
素来注重外表和仪态的大万氏,这会儿丝毫不见诰命夫人的气度,就见她坐在地上撒泼,满头珠翠在散乱的发髻上摇摇欲坠,族人多半已知大万氏因何被休,看向她的神色多是鄙夷不屑。
容不下前人子,那就别嫁人做继室啊!
看看她教出来的儿子,也不知是得罪什么人,被送回老家来避祸,她老太太不知收敛低调做人,还一派高高在上鄙视人,在城里听说还得罪了不少世家夫人们。
这下可好,被休了!真是大快人心啊!
杜云寻等人已从族长及其他族人口中,得知大万氏母子在老家做了多少天怒人怨的事,如纵容下人对族人强取豪夺,强占人家的族田等等,大家原想这是杜相的妻小,因而百般隐忍,现在知道,大万氏胆子真大,她娘家的侄孙竟然跟山匪勾结,谋害了杜大少奶奶。
纵使大万氏口口声声喊着冤,可她娘家侄孙若不是得她授意,哪来那么大的胆子,敢对朝廷命官的家眷下这种毒手?
大万氏口口声声喊着冤枉、不公,杜云寻扶着兄长走到她跟前,居高临下的俯视她良久,“你敢说你不曾指使人,谋害我娘?”
“天地良心哪!我可是把你娘捧在手心里头娇宠着啊!谁家婆婆能对媳妇这么好啊!花大钱买上等的药材,给她进补?”大万氏委屈万分,直道自己是好婆母。
杜云寻冷笑,转头问二太太,“二婶是祖母的嫡亲媳妇,敢问二婶,你怀二哥和四哥的时候,祖母可曾给你进补?”
二太太心道,既然能问出这话,可见是知道其中关节的了!婆婆虽是丈夫的生母,不过已经被休了,而家里的经济大权才由杜相交到自己手中,这表示什么?想到杜大总管方才对族长说的话,心神电转之际,心里已有决定。
当即朗声道:“我怀哥儿的时候,婆母就不让我多吃,就算我娘家长辈送来补药,她也不让我多用,说是怀孩子时若常进补,孩子会太大,生孩子的时候,反倒容易难产。”
大万氏闻言心神俱裂,冲着媳妇大吼。“你胡说,你娘家不过是破落户,哪来的本事给你买药进补啊!”
二太太点头,“是,我家是不如杜家,但比起您那万家却强上数倍,否则您当初怎不聘娘家侄女儿嫁给二老爷。却偏选了我呢?您都有私房给大嫂买药进补了。我娘家又怎么拿不出手?”
这话一出,众人议论纷纷,大家对大万氏恶意破坏继子婚事。想强逼继子娶她侄女,并插手管小姑子女儿婚事的往事仍记忆犹新,尤其在杜云寻兄弟回老家后,不少老人得知杜云寻娶的是范安阳时。就会将这段往事说给儿孙们听。
杜相兄妹相依为命,兄长努力好学。妹子持家有道,这兄妹两的奋斗史是不少老人教育儿孙的最好教材,兄妹二人最后却因大万氏而不相往来,让族里不少人为之婉惜。
现在得知兄妹两已然尽释前嫌。族里老人们都觉得老怀大慰。
祠堂门口,二太太丝毫不畏大万氏杀人的眼光,“当年大哥大嫂还没回京。老夫人您在我们面前骂得可难听了,没想到大嫂传出喜讯。您就像变了个人似的,对大嫂关怀备至,早晚嘘寒问暖,我和三弟妹看了眼都绿了!”
那时三太太也怀了孩子,待遇却跟杜夫人许氏有如天壤之别,二太太和三太太没少在心里咒骂婆母的偏心。
万万没想到,被她们羡慕嫉妒的人,不待瓜熟蒂落就早产了,而且差那么一点儿就一尸两命。
那个时候她们妯娌两才知道害怕,后来,她娘家嫂子得知后,一言道破玄机,她才晓得,她那好婆婆根本是不安好心啊!许氏大嫂没熬过一年就去了,她拚命生下的女儿,也活不到十岁就早早夭折了!
二太太想到婆母做下的种种,心底不由一阵骇怕,想到了两个儿子的前途,不由要多想,婆母做下的孽可千万别报应在自己的孩子身上!想到这儿,她更加肯定要往杜相这边靠拢。
挖起婆母的底来不遗余力,杜氏族人们本来还有些人同情大万氏的,不管怎么说,她总是给老杜家生儿育女嘛!这么一大把年纪了,才被人休了,这不是要她去死吗?觉得杜相休妻未免有些薄情寡义。
但听了二太太所言后,大伙儿看向大万氏的眼中就只剩下鄙视了。
一个长老的老婆大声的道,“亏得咱们相爷肚量大,才容得这等毒妇在咱们老杜家耀武扬威这么些年。”
“杜相为国尽忠,替皇上办事,难免对家事就疏忽了,如今总算是腾出手来收拾这毒妇了!”
“族长啊!她不是咱们老杜家的媳妇了,可不能再住在主宅里了!”杜相是嫡支,他家老宅被族人称为主宅,说话的这人就住在主宅附近,平日没少被大万氏的人欺负。
族长忙又重申了一次,杜相做主,三个儿子分家,京里的旧宅给老三,在族里的老宅理所当然是留给长子的,请族长帮着添置宅子,是给老二的。
二老爷从头到尾都在状况外,听到这儿,面露喜色,朝妻子招手,“父亲给了我些什么,都拿来给我瞧瞧?”
“老爷就不必操心了,妾身自会好好打理父亲给咱们二房的产业的。”二太太紧抱着木匣,站在祠堂门口朝他福了福。
二老爷闻言大怒,“叫你拿来就拿来,你啰唆个什么劲儿!贱人!”
他骂妻儿骂惯了,浑忘了这是在祠堂门口,族长等人见状皱了眉头,大万氏还坐在地上撒泼,只是没人搭理她,侍候的丫鬟和仆妇不知所措的守着她。
杜云启冷眼看着眼前的这场闹剧,良久,转头对杜云寻道,“我们走吧!”
大万氏见他们要走,连忙伸手要拉住他们,只是她方才又哭又叫的闹腾太过,脑袋还有些昏沉沉的,这一扑整个人就失了平衡往前栽,直接以脸着地摔了个嘴啃泥。
杜云寻转头朝围在一旁的丫鬟喊道:“都呆站着做什么,还不快把你们家老太太扶起来,赶紧送她回去吧!”见丫鬟们七手八脚的扶起大万氏,他才又凉凉的提醒,“可别送错了地方,她已非我杜家的人,我家老宅可不让她进。”
啊?丫鬟们懵了,那是要把老夫人送往哪儿去?
二太太适时开口,“赶紧的,把老太太送到二老爷新得的宅子里去,不管怎么说,老太太终究是二老爷的生母,咱们自得要好生奉养她天年的。”
二太太此话一说,立刻得到杜氏族人上下交口称赞,二老爷气得半死,却也不敢再口出恶言怒骂妻子了。
他娘被休了,他这嫡子的身份顿时有些尴尬,方才怒斥妻子,立刻被族长和长老骂得臭头,现在他要再敢说什么,肯定又要再挨顿骂,他可不想找罪受。
杜云寻兄弟与杜大总管走了,族长和长老们也走了,大万氏被人硬是送上车,送到二老爷的新宅去,二太太是今日的大赢家,得了面子还得了里子。(未完待续)
ps:谢谢feng…007童鞋宝贵的粉红票~谢谢炫影童鞋宝贵的粉红票!
第六百四十一章 归途 三
夏日炎炎,正午时分,大运河上波光粼粼回京的船上,杜大总管正和几个管事在用饭,席间有个姓黄的管事悄声问:“大总管,咱们就真不管老夫人啦?”
大总管笑吟吟的挟了筷松鼠鱼,慢慢的嚼了咽下,喝了口茶,才反问:“管什么?那是人家万家的姑老太太,跟咱们家没关系了!”
见黄管事犹有话要说,其他几个管事,有人扯了他一下,也有人嘴角翕翕想说话,大总管这才正色扫了他们一眼,见他们被自己看得低下头去,方才开口叮嘱。
“你们可别犯胡涂,以为在老太爷跟前有点体面,就胡里胡涂的乱揽事,主子们做的决定可不是咱们能置喙的。”
几个管事都有些脸红,因为临离开翠峦城时,杜氏族人中巴不上杜大总管,也到不了杜云寻兄弟跟前的,就转而巴结到他们头上来,其中自然少不了大万氏派来的人。
黄管事与大总管是远房亲戚,仗着这个身份,很是大胆的接了大万氏心腹嬷嬷给的银钱,想要从中斡旋一番,也好发点小财,他没事会成,毕竟大万氏犯的可不是小事,只是拿人钱财与人消灾,他不过一小人物,帮着说两句好话,成,是他幸,不成,就是大万氏命中注定该败。
不想才那么一说,就被大总管给堵了回来,黄管事满脸通红,吶吶不成言,另外几个管事见大总管待他都这般,自不会再想着上去自讨没趣,散席后,黄管事羞恼得疾步离开,与黄管事交好的。便快步追上去,与他素不对付的,不免在后头讪笑几句。
杜大总管在舱房听见了,只是暗摇头,唤来小厮,将这几日花用的账本取来,他要对帐。
另一边的舱房里。杜云启用过饭。对着丫鬟送上来的药碗皱眉头。
“大哥,还是乖乖喝了吧!反正都已经喝这么多天了,也该习惯这药苦了。”杜云寻坐在窗边。手下不停的将外头的景色速写下来。
杜云启轻叹一声,终究还是接过碗,先试了下温度,见是适口。便一气饮毕,丫鬟们又奉上水。侍候他漱过口,方才福身退下。
“你都画了这么些天了,也不歇一歇。”走到弟弟身边,杜云启俯身取过杜云寻放在身边的册子来看。一幅幅炭笔画就的景色,虽然是单色,但生动的画面。让人彷佛亲见那河边风光。
水鸟滑翔而过平静的水面,再起时。爪上欲挣扎出生天的鱼儿,穿梭在大船间做小买卖的货船,船上的货郎比手画脚的与客人还价,还有货船上往来的船夫,码头上搬运货栈的杂工,穿着华贵的世家子在奴仆的簇拥下与之擦身而过。
杜云启一张张慢慢翻看,等到杜云寻觉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