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嫡门-第2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了,咱们不日就要启程去梅州,老爷,不如你去趟杜府,拜访一下杜大少爷,若是能够,咱们最好与他一起上路。”跟杜云启一道去梅州?

崔夫人见丈夫心动了,忙又鼓吹道,“你不是要多观察一下未来女婿吗?还有什么比这更好的机会?”

崔夫人已然把杜云启视为准女婿,完全不去考虑人家是否看得上她家女儿,崔大人想了想,觉得妻子说得有理,当即命人送拜帖去杜府。

杜府近来访客络绎不绝,其中有不少人指名要来拜访杜云启,虽然杜云启不是很耐烦应付这些客人,不过在朝为官,人脉很重要,最重要的是,绝对不能因人现在官小位卑就瞧不起人。

在杜大总管的带领下,杜府的下人们,对上门来访的官员们都是客客气气的,不过像崔晋亨崔大人这样,一上来就以大少爷未来岳丈自居的,倒是很少见。

待客的小厮一将人请去待客的厅房,就立刻去跟大总管报告去了。

杜云启接到消息时,正在看小念念的描红,她现在写字已经很有模有样了,小宝坐在一旁,边吃奶娘喂的银鱼粥,一边伸手要去抓他姐的描红。

杜云启听闻崔大人来访,他微愣了下,手里的描红纸就被小宝一把抓去,小念念拦阻不及,只见小宝乐呵的,把被他揉的皱巴巴的描红纸塞到嘴巴去,杜云寻过来时,就看到小念念又气又急的想从小宝嘴里掏出描红纸。

奶娘及侍候的丫鬟全都看傻了,杜云启还在想,崔晋亨是谁,浑然没发现儿子正在造反。

“大哥?”

“啊?”杜云启回过神,看到女儿泪汪汪的看着自己,小手还在掏她弟的嘴巴。

把他姐的功课拿来吃的熊孩子看到他爹转头看他,很高兴的把手里的纸团分他一半,直接就往他嘴里塞。

杜云寻连忙示意奶娘把小宝抱开,“带他下去洗嘴,大哥,你要不要先去洗潄更衣?”杜云寻轻咳两声掩饰笑意,他哥的嘴巴四周全被他儿子糊得黑乎乎的,看起来好像平白长了一圈胡子。

杜云启忙起身去更衣,杜云寻则安抚小侄女儿,等他哥洗好脸更衣回来,小朋友们已经全被打发出去了。


第六百五十五章 嫁祸 七

“崔晋亨?没印象。”杜云启摇摇头,杜云寻却是随口说起此人的经历,“大正十年入仕,从县丞做起,五年前升上乐州崇信县县令,两年返京述职,原盼着重回崇信县续任,不过他好像因为得罪了前吏部侍郎,所以从那时起,就一直闲赋家中,今次黄匪一案,吏部侍郎中箭落马,他才得以起复。”

按说,被打压闲赋了两年,来到杜家拜访,不是应该谦和低调些吗?

怎么会……

杜云启不懂崔大人是怎么想的,他妻子才过世多久!他正经岳父母上门,都不曾摆过谱,他一个不知那个犄角叴旯里钻出来的,就自以为是的摆起杜府准亲家的作派来了?

别说杜云启不懂他是怎么想的,全杜家就没人明白这一位在想什么,范安阳听说府里来了这么一位奇葩,都忍不住要派瑞香去偷偷的看一下。

贺璋家的却是拿着张帖子,有些迟疑的道,“不会是崔晋亨大人吧?”

“咦?贺嫂子你怎么知道?”

“欸,你们瞧,丁十一表姑奶奶送来的帖子,这上头说的。”

范安阳接过来一瞧,原来是丁筱乐遣人送来的帖子。

“丁家表姑娘和王家表姑娘上门,从来都只是打发人来说一声便是,今次倒是挺慎重的。”墨香边算账边头也不抬的说。

竹香恼了,重重的冷哼一声,“表十一姑奶奶是给咱们二少奶奶揽事呢!竟然要请您给她二嫂的妹妹婆家买的一幅画作鉴定。”

作鉴定自然有人专做这个,二少奶奶虽是严大画师的弟子,但她是闺阁女子,若是亲戚间相帮倒也还罢了!一开口就是这种转折亲。之前连听都未曾听过的亲戚,就这样大咧咧的送帖子来,请二少奶奶帮她们买的画作鉴定,事前也不曾打声招呼,这是把她们家二少奶奶当她们家下人使唤不成?

贺璋家的却摇头,“怕是表十一姑奶奶有口难言,所以才特地送帖子来。要不然。平常她们姐妹带着孩子上门来玩,几时需要先送拜帖来?”

范安阳闻言也点头,“只怕是乐乐表姐的嫂子直接带着崔家的大姑娘找上门,乐乐表姐和她家嫂子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不好直接拒绝她,所以才让人给我送拜帖来。”

“年关将近。家里的事可不少,您可不好开这个例。”

范安阳点点头。她又不吃这行饭,犯不着去得罪人,她们既然想找人鉴定,大可花钱请当铺里的供奉。或是知名画坊里专作鉴定人的来鉴定画作,找她做什么?就算她看出来是仿画,难道她能以自己的名义开鉴定书吗?家里的长辈不骂才怪。

再说。她擅长的作画,而不是鉴赏画作。

“我给乐乐表姐写个回帖。一会儿让人把帖子送过去。”

稍晚,丁筱乐就接到范安阳的回信,信中很客气的婉拒了她要领人带画请她鉴定的要求,并道,自己才疏学浅,画个几笔虽行,但要给人鉴定画作,实是没那本事,如果只是单纯的亲戚间走动,她很欢迎,不过近来家中事务繁忙,她还得帮过世的嫂子带两个孩子。

丁筱乐看了直笑,“瞧吧!我就说,阿昭是个聪明的,定能看出来,我不是有意给她惹事的,嘿,有了她这回信啊!就是三嫂告到婆婆那儿去,我也有话把她堵回去。”

“三少奶奶也太托大了,知道您是杜二少奶奶的表姐,也不没问过人家乐不乐意,就这样大包大揽的。”

这位三嫂自来都是如此,其他嫂嫂知道范安阳是她表妹后,也只是起哄,要她跟她们一起去如意绣庄,买东西要请店家算便宜些罢了,这种小事,如意绣庄的掌柜就能自己做主,怕阿昭到现在也都还不知这事。

却没想到她这位三嫂一出手,就是这种狠招,叫堂堂相府二少奶奶给她妹妹婆家买的一幅画作鉴定,她帖子上已经尽量写得很客气,实际上她那位好三嫂的口气,简直就像在使唤自家下人一般。

她是嫂子,使唤她这做弟妹的,倒也还说得过去,但是使唤到她表妹身上去,她三嫂没病吧?

本来还以为嫁到康家来,是掉进福窝了,倒是没想到,会遇上这样的妯娌,真是够了。

崔大人在杜家坐了一下午,也没能见到杜云启,本来嘛!他又不是什么亲戚好友,凭什么头一回上门,你说要见谁就见谁啊?

杜云启丧偶,才送妻子回乡安葬,还在静养呢!上门来拜访的客人,十有八九是见不到人的。

崔大人不是个善钻营的,要不然也就不会得罪前吏部侍郎后,连着两年都没能补上缺,有些机灵的,早就找上旁人去疏通,趁早离京外放,省得老在那位前侍郎面前晃,提醒人家继续压着他。

回到家后,崔夫人兴冲冲的迎上来,问,“如何?如何?可配得上咱们大姐儿?”

“甭提了,坐了一下午,灌了一肚子茶水,就是没见到人,连旁的客人也没见着。还是堂堂相府呢!这些下人真是不会待客。”

杜家的门子和管事要是知道了崔大人这评语,肯定要哭死。

谁让你一上来就一派准岳父前来考查准女婿的作派啊!说到底,杜家从杜相父子到杜云启,三人的官阶都比崔大人要高,他拜帖说是去拜见杜相,一到杜府,却趾高气昂的要求见杜云启,那个笨蛋会乖乖的去请大少爷来见这种客人?

大总管怕此人是个棒槌,他有痴心妄想,碍不着别人,他们自不会管,但跑到杜府来,胡乱放话,若让人误会大少奶奶尸骨未寒,大少爷就已经要娶崔氏女作续弦,岂不败坏了他家大少爷的名声。

因此。杜大总管宁可其他待客的厅堂挤得人满为患,也不让人往崔大人待的地方去。

崔大人进门时,可是在门厅看到人来人往的,可他坐的厅堂却只有他一个,再傻也知道人家差别待遇了,回到家自然要跟妻子大吐苦水。

“对了,老二媳妇不是说。托了她姐姐。要拿那幅画去给杜相的二孙媳妇鉴定,怎么样,几时带过去啊?”

“嗐。别说了,老二媳妇的姐姐也太托大了,她自个儿都没去过杜府呢!就这样冒冒失失的送张帖子去,说要请人帮我们鉴定画作。要你,你做吗?”

原本以为双管齐下。攀上杜家有门儿,没想到竟然连窗都没有!

“那,咱们就此作罢?”

“算啦!别想攀上杜府了,人家毕竟是杜府。瞧不上咱们也是理所当然的。”崔夫人重重的叹息,崔大人扶着妻子的背,满怀歉意的道:“都是我不好。不争气,让你和女儿得这样受气。”

崔氏夫妻互相安慰着时。杜相正在听杜大总管禀报今天上门客人的种种,说到了崔晋亨,杜相忍不住哈的一声,“他怎么上门来了?补到缺了?”

“是。”杜大总管也知道崔晋亨和那位前吏部侍郎间恩怨,说白了,就是前吏部侍郎的儿子看上了崔家的大姑娘,想要求娶,崔大人却嫌人家不学无术,已经十六岁了,还是个童生,不肯把女儿许给这样没出息的后生。

这婚姻之事,从来都是要两情相愿的,那位前侍郎也不是那么小气度量狭窄的,偏偏崔大人拒婚就拒婚,偏偏话说得太直白,还是在官厅里大声说,直接让人下不了台,不用那位侍郎给他穿小鞋下绊子,自有讨好巴结侍郎的人压着他不让他补缺。

“补到哪儿了?”

“在梅州,离大少爷的任地不远,中间隔着米县。”杜大总管略想了下回道。

杜相沉吟片刻,“知道了,明天我跟吏部通个气儿,把他调远一些,虽然说子守还是要娶继室,但我可不想跟崔棒槌做亲家,有高家这种亲家一家就够了,再来一家,我怕我这老骨头经不起折腾。”

范安阳带着两个小朋友吃饭,杜云寻便去陪他哥用饭,杜云启的行李都准备得差不多了,不过他舍不得两个孩子,但叫他一个大男人带着两个孩子去任上,别说长辈们不放心,就是他自己也不放心,他怕自己忙起来只顾公事,忘了孩子们,让孩子们被下人怠慢了。

他更怕,妻子和刘奶娘的事会在孩子们身上重现,将他们留在京中,除了有弟弟夫妻两个帮忙看着,还有姑祖母时不时的过来照看,至于祖父和父亲,他就不奢望他们能帮他照看孩子了。

“同崔大人有一样心思的人,怕是不少,大哥得当心些,可别一时疏忽中了人家的圈套,逼得你到时候再娶也不是随自己心意。”

席间,杜云寻提醒他哥,杜云启笑着拍拍弟弟肩头,“我知道,你别忘了,我可是你大哥啊!总不能老是让你们两个小的照看我这个大哥嘛!”

嗯哼,那就别总是不着调的让人挂心啊!

兄弟两又闲聊了好一会儿,才散去。

隔天,杜云启便出发往梅州任上去了,等崔家人知道时,杜云启坐的船都已经过了纪州。

此时另两位与崔大人一样,要去梅州任县令的两位大人,不约而同接到了吏部发的派令,“咦?怎么和原先说的不一样啊?”

“这香梓县不是崔大人的任地吗?怎么换成是我了?”

“咦?我也换地方了。”

原来这三个县令缺从米县往西分别是香梓县,容安县及秀江县,现在调换过来,原任容安县令的金大人调往香梓县,任秀江县的黄大人调往容安县,而崔大人则往西边的秀江县去,香梓县是上县,容安县也是上县,秀江县则是中县,人口和税金居三县之末。

金大人等于是平调,于他而言没什么不同,对黄大人和崔大人而言,却是天差地别大不同,由中县调到上县做县令,黄大人可乐了。

“只怕崔大人会不服吧?”

“他不服什么?原不过是个下县的县令,还候缺就等了两年,可见他的积效不怎么样,一下子就跃升在你我之上,别说我了,京里多的是人不服气他咧!”

金大人和黄大人两家住得近,接了派令后,便出发上任去了。

崔大人却迟迟未等到派令,崔大少爷从友人那儿得知,杜云启和金大人、黄大人都已经出京赴任,怎么他爹还没接到派令啊?

崔大人这才往吏部官厅去问,吏部的小官跟他打了个哈哈,才把派令拿给他。

“真是对不住啊!崔大人,那天去送派令时,正巧您不在,咱们又还有正事在身,不敢耽搁,这一忙就把您的派令给忘了,真是对不住啊!”

崔大人气死了!却也不能冲这些小官发火,只能忍着气回家,将那幅有问题的画交给二媳妇,让她找机会请范安阳帮忙鉴定,就匆匆带着妻子和女儿出发了。

直到快要抵达梅州,崔大人才发现,说好的上县县令呢?怎么会变成中县县令了?

第一卷 第六百五十六章 嫁祸 八

临华殿,杨妃的心腹宫女在夹道的石狮旁,从太后宫中的一个小宫女手中接过张小纸片,给了小宫女一个小荷包,看着人躲躲藏藏的去远了,她才返身走上石狮旁台阶,轻敲了门板两下,门就从里头打开了。

“苏女官让人送信来了?”

“嗯,我送去给娘娘,你们好好守着门。”心腹宫女随口吩咐一声,头也不回的走了,看门的杂役宫女之一看她走得不见人影了,才在背后呸的一声,“还真当自己是盘菜啦!”

“你够了!”另一个宫女拉住她,“你要眼红,有本事,你也到娘娘跟前去抢出头啊!在背后横什么。”

“要不是谢姐姐临去怀王府前,在娘娘跟前提了她一句好,哪轮得到她到娘身边去侍候啊!”

“听说怀王妃打入秋之后,就病了,谢姐姐这才被娘娘派去怀王府侍候的,你说,要是怀王妃病好了,谢姐姐还回来不?”

“不会回来了吧?”眼红心腹宫女好运道的杂役宫女甲想了想,随即露出笑容,“不过,她要是回来,发现娘娘身边已经没她立足之地了,不知道会怎样啊?”

另一个杂役宫女乙暗耸肩,“不管她们怎么斗,总之都没咱们的事儿。”

这倒也是。“算一算,咱们两也都要满二十五岁了,到时候放出去,你要回家去吗?”

“再说吧!”杂役宫女乙正要把门关上,忽然一个小宫女笑眯眯的制止她关门,“姐姐请等会儿,我们公主回来了。”

杂役宫女甲定睛一瞧,哎唷!原来是四公主身边侍候的。“四公主回来啦?”

小宫女朝夹道外招了招手,然后才转头对她们道,“嗯,公主说累了,不想走到宫门,打发我来看这扇门有没有开,还好。姐姐们都在。”

平常这扇门是没人守着的。自然也就无人给开门,今日是碰巧,杨妃那个心腹宫女来这儿取信。才指派了杂役宫女在这儿守门。

说话间,四公主已在宫人簇拥下款款走来,待四公主一行人进了门,慢慢走远看不见人了。杂役宫女两个才把门栓上,“咱们几时才能近身侍候主子们啊?”

“这辈子啊!咱们是甭想了。”

“可是近身侍候主子们。差事轻松不说,还能穿漂亮的衣服,瞧咱们两身上这衣服,像是赖蛤蟆的颜色。真是丑死了!你看到没,公主身边那几个姐姐头上戴的,耳朵上挂的。全是赤金的。”杂役宫女甲显然很识货,又羡又妒的道。

她那同伴却不想听了。把门栓检查一遍后,便头也不回的走了,杂役宫女甲这才匆匆的追上去。

四公主直奔杨妃寝宫,杨妃正在看方才从小宫女手上得来的消息,看到女儿来了,便把纸条给她,“你瞧瞧。”

“太后想把大姐姐嫁出去?”

“再不把她嫁出去,难道就留她在宫里,继续祸害?我的儿啊!她不嫁,你们这些小的,怎么嫁啊!”

想到这儿,杨妃忍不住幸灾乐祸,二公主和三公主可比她女儿大呢!大公主发宏愿,终身不嫁要为太后祈福,虽然这是皇帝一时气愤,才下的旨意,不过这天下谁人不晓大公主孝心呢?

大公主是长姐,发下如此宏愿,底下的妹妹们没照做,岂不显得没她那么孝顺吗?皇后先是被大公主踩,又暗被皇帝坑了三公主一把,她就不信,皇后真咽得下这口气。

只是,为何皇后都没动静,反是太后先动了?

四公主冷冷的嗤笑一声,“母妃,皇后和兰妃她们当然没有太后急啊!这可是关系到太后的性命,却不关皇后她们的安危啊!冉说,太后要是有个万一,大姐姐就得去守陵啦!根本就不会影响到二姐姐她们的婚事。”

说不定大公主屡屡犯笨,把太后气得死去活来,是皇后在背后唆使的呢!

四公主完全猜错了,皇后没叫人去唆使大公主给太后添堵,唆使大公主去讨好太后的是杨女官,只是大公主她是真的犯笨,人家给她铺好的路,叫她照着做就是,她偏要自做聪明,结果总是弄巧成拙,把太后气得半死。

“外祖母和二舅母奉诏进宫,没来看您?”

“她们哪还记得有我这个女儿在啊!她们心里就只有你大姨母和你嫂子,哪还记得咱们。”

富阳侯夫人及世子夫人奉太后召见进的宫,临出宫时,她们心里只想着要赶紧给大公主相看人家,完全忘了杨妃,别说来看,连问一下都不曾,叫杨妃怎不心寒。

怀王的婚事,她这个亲娘只能听她爹的,说订谁就订谁,说换就换,把她儿子当什么了?换就换吧!好歹也换个好的吧?换上个病秧子,还不如杨元喜那个刁蛮花痴呢!明知元喜那丫头心里喜欢的是兰妃生的诚王,偏还要往她儿子身边塞,小姑娘还不高兴的逃婚呢!

一桩桩一件件,细数起来,全是戳杨妃的心肝,这就是她父母,这就是她的娘家人!

哼!

四公主瞧她娘的脸色,不用说也知道,她娘肯定又在生她外祖父母的气,没办法,她和哥哥们自小就长在宫中,跟外祖一家能有多亲近?自然是及不上她那位皇嫂。

只是,宁可选她给她五皇兄做妻,而弃自家孙女,还把自家孙女从正妃降为侧妃,四公主觉得,这件事,其实最伤心的人该是元喜表姐才是,好好的正妃之位被人抢了,还让她得替这抢她正妃之位的表姐打理王府,在她跟前伏低做小,怪不得元喜表姐要愤而逃婚。

富阳侯夫人出宫之后,就忙着替大公主相看人家,世子夫人则借口她眼光不好,不掺和此事,富阳侯夫人对这滑不溜手的次媳推拖此事。感到很不满,但又能如何?只能自己费心了。

长女老把太后气出个好歹来,皇帝怎会不知,有时看着太后和大公主之间发生的事,皇帝就觉好笑,大公主是真要讨好巴结太后来着,只是总是弄巧成拙。反把太后推得更远。

皇后与皇上边对奕边说着大公主的事。

“是朕错了。朕考虑不周。”皇帝端着茶看着棋盘道。

皇后轻笑,“这怎么会是皇上的错?实在那孩子不懂事,太后心疼孙辈。好几次被她气着,也不跟她计较,但臣妾想,还是得让那孩子嫁人生子。才能让她明白为人长辈疼惜她的那一片心。”

皇帝微笑点头,“那丫头是不懂事。”

“说起来。还是臣妾无能,没能把孩子教好,倒累得皇上和太后受累。”

“这事怎能怪你,想来是那孩子本性如此。你看小九和三丫头年纪都比她小,却比她懂事得多。”皇帝安慰妻子,又道:“你打算怎么做?”

“其实这事。只要太后出面也就成了,难就难在。要给她指个什么样的夫婿。”

皇帝女儿不愁嫁,但要嫁得好,嫁得如意人,那就不容易了,其实这世上,不管是谁的女儿都一样,不单只皇帝嫁女要发愁。

有才能且想一展抱负的人不会想尚主,勋贵人家有权有势的,也不需要锦上添花让子孙尚主,但三流的勋贵人家就不然了,尚主,兴许能让家族的爵位再传一世,或为家中不成材的儿孙谋一个前途。

皇后说的是夫婿,而不是夫家,皇帝一听就笑了。

“给她挑生得俊美的,要不输杜相那两个孙子的,也要不输太傅那两个孙子的。”

要挑生的俊美的不难,皇后若有所思的应下,皇帝便将这事给抛到脑后去了。

皇后把之前与兰妃讨论的名单取出来看,名单上人选不少,其中生得最好的,大概就数康宁侯府的世子金严顺,不过他已经娶妻,其弟金严悦生得也好,只是有点毛病,但想来,应该很能满足大公主。

且说太后这厢,苏女官的脸已经消肿,但还是留了印子,看起来很是触目惊心,杨女官暗喜在心的同时,还不忘像猎犬守着猎物一般的守着大公主,丝毫不给旁人有可趁之机。

大公主还想着讨好太后,眼看着天一起冷似一天,便叫宫人帮着做了抹额及昭君套,想着太后见了,肯定会喜欢。

颜色用料都是用了心的,苏女官等人又在旁说好话,太后被哄得欢喜,便顺大家的意,让大公主给她试戴看看,不想,就差了那么一点点,大公主硬是扣不上那珍珠扣,使劲的拉了一下,还是没扣上,倒让太后哀叫一声,苏女官忙上前询问。

“疼,疼。”

太后歪着嘴直嚷,大公主一着急,手一扯,竟把抹额上的珍珠扣给弹了出去,苏女官反应快速的退开,珍珠扣就朝杨女官的眼睛飞了过去,吃痛哀嚎的人就成了杨女官。

“哎呀!公主可伤着手了?”苏女官冷瞟了杨女官一眼,随即上前问大公主,大公主摇头,手却松开来了。

苏女官这才看到,抹额里头的衬里上竟露出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