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嫡门-第4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知道。我知道。”三夫人揉揉眼。“只是,丫头能攀上王爷,我嫂子也是有点功劳,所以,能不能让我哥和侄儿到铺子里做管事啊?”
    三老爷叹息,“我自己还想进铺子还是酒楼去管事儿咧。不过有大哥在,咱们哪!怕只是过路财神。”不管铺子、酒楼挣进来多少钱,他们三房大概只有看看、摸一下的份,不能留下来自家花用。
    “可这是咱们女儿的。”三夫人急得眼都红了。
    “若不是大哥他们,咱们丫头哪有那个命进王府啊!”三老爷苦笑。
    三夫人急问,“哪,难道,咱们得一辈子养着所有人?”
    不能怪三夫人自私,以前没分家,公中养着兄弟各房,是花公中的钱啊!不是三房自家的,现在公中没钱了,这些产业挣得的钱是三房私有的,要三夫人拿出来供养所有万家人,她自然是不乐意的。
    不是只有三房有想法,大老爷自然更想把所有的产业、钱财全拢在自己手心里,他当家做主习惯了,自然希望将所有的钱全抓在手里。
    与此同时,宁王极宠万姨娘,还给她娘家酒楼、铺子及庄子等产业的事传了出来,不消说,这是宁王妃的功劳,宁王以前过得并不宽裕,自方相打定主意扶持他后,便将从前给平王的产业收了回来,将收益全给了宁王。
    这其实也是平王妃不待见方相夫妻及梅妃的主因,在她看来,这些东西既然是给了平王,就算平王去了,可不还有她们母子吗?方相却连声招呼都不打一声,就径自把平王的东西转给了宁王,等于是损及平王世子的权益,叫她如何能不对方相他们防备于心?
    方相这些作为其实并未和梅妃说一声,梅妃完全不知道父亲把平王的产业取回,只觉得平王妃很不识好歹,得了那么多好处,她想看孙子一眼都不让看。
    宁王妃掌理王府庶务,王府钱财的来源她再清楚不过,宁王赏赐万姨娘娘家,身为妻子的她怎能不妒?不怨?不恨?
    万姨娘同宁王的那一段,她早就搞清楚,最重要的是,她比宁王清醒,宁王到现在都还不知道,万家一开始算计的是另有其人,他,说到底不过是个替身吧了!要不是他的身份比杜三少爷要高,万家怕是恨不能把此事给掩了呢!
    一般来说,宁王要怎么折腾,宁王妃都不管他,随他去就是!但把名下产业随便的赏赐出去?那些可都是她儿子的,凭什么给个姨娘的娘家人?她身为正妃,也没从宁王手里拿过一分一毫!凭什么万姨娘一个小小的才进府的妾室,能有这么大的福份?
    所以她让人故意把此事,传到万大舅他们耳中,本就为钱烦恼的他们一听立刻炸锅了!
    因为他们对杜云方动手,被万夫人训了。心疼外孙的万夫人不准儿子们再去找杜云方伸手,这可让他们愁坏了!因为杜云方之前每个月都会送钱来,所以就算家道中落,他们也不曾为钱烦恼太久。现在不许他们去找杜云方要钱,让向来大手大脚花钱的万家舅爷们难过死了!
    他们想从万家嫡支那里弄钱,偏偏人家搬到他们进不去的地方,守株待兔候在那座宅子外等了几天,没等到人不说。还被那些守门的驱赶,真是丢脸死了!
    不想万姨娘那小蹄子的手腕倒高明,这才多久,就从宁王手里,给她爹讨好处了!
    铺子和庄子就不说了!
    那酒楼,可是京里数一数二有名号的,听说以前是平王的产业,倒是不想平王死后,会落到宁王手里,现在又成为万三老爷的产业啦!要是能把那酒楼弄过来。那他们这下半辈子都不用愁啦!
    不过要怎么把酒楼弄过来呢?
    几个兄弟全坐在屋里发愁,万大舅母端着托盘朝屋里瞧了眼,随即笑着摇头去婆婆屋里。
    万夫人看到长媳端来的药碗,暗暗叹了口气,不待招呼径自端起药碗一口饮尽,这是外孙的孝心,不能浪费了,纵使再难入口,也得喝完。
    万大舅母收了碗,低声的同婆婆说起外头的传言。万夫人听完一惊,“本家三房那丫头这么厉害?”
    想当年大万氏还是借管家之便暗渡陈仓,才让本家日渐兴旺起来,自家除了如法泡制外。还将杜大老爷元配的嫁妆偷过来,方使自家享了几年富贵。
    大万氏和小万氏都是不告而取,偷着来的,万姨娘却是让宁王主动赏赐,这高下立见,人才啊!
    “他们兄弟几个都在干么?”
    “相公他们全在想办法。要把万三老爷名下的酒楼弄过来。”
    呵!真是够蠢了!万夫人想到那天杜府派来的管事所言,忍不住摇头哀叹,谁不肖?是杜云方不肖吗?不,是她的儿子们不肖,为长不尊不慈,女儿去世后,应该是身为舅舅的他们为外甥撑起一片天,结果呢?杜家没有因为小万氏的种种作为而薄待云方,反倒是他们这做外家的,靠着外甥养活,谁不肖呢?
    至今想起,万夫人还觉得脸热辣辣的,丢脸啊!
    “把他们叫过来。”
    等万大舅他们来了,万夫人厉声怒斥了一番后,才面授机宜,教他们如何去做,方能从本家手里得利。
    范安阳正为出行管事发愁,王进苑拿着府里管事名单来给她,只是一一看过之后,她还是不满意。
    “我说你啊!到底想挑个什么样的管事?”她不懂啊!出门在外,管事最大的职责就是提前安排一切,务必让旅程顺顺当当的,家里的管事不说全都能胜任,但好歹也有一小半能胜任愉快!偏偏范安阳把他们都否了!
    说不出理由来的范安阳讪讪傻笑,王进苑才不让她敷衍了事,范安阳最后只得苦笑,“他们在家里都有职务在,要是跟着我们出行,家里就得少个得用的人啊!”
    “再从二把手提一个上来就是。”小问题好吗?
    范安阳也不知自己在坚持什么了,只能说他们没她眼缘呗!
    她一祭出这个理由,王进苑也没辙了!
    “那要不要跟你娘说一声,看看她那里有没有合适的人?”
    “嗯,再说吧!”范三少奶奶前两天病重去逝,范家正在办丧事呢!人手怕是还不够用!
    “不然去跟外祖母说一声,外祖母的人都是能干的。”而且现在丁家是丁大夫人当家,丁老夫人的人只怕早就闲闲等养老了。
    范安阳眼睛一亮,“我怎么没想到呢?”
    “你光想着要出去玩吧?”
    嘿嘿,被当场戳破的范安阳面不改色的任由王进苑取笑。
    “要是可以啊!我也想跟着你们去。”
    “放心啦!回头我想路上看到景色全画下来,让人带回来给你看。”范安阳打包票,妯娌两说得正欢,就见瑞雪匆匆进来。
    “万家本支和夫人娘家打起来了!”
    “终于打起来?”王进苑比范安阳还兴奋。
    瑞雪点头,像倒豆子般的把事情说给她们听。“……双方都受了伤,还有人说要去叫五城兵马司来,万大老爷却把人拦了,后来,万家的舅爷们不知同他说了什么,最后他们一起去了府衙,万三老爷把一座庄子过给万大舅爷,然后他们散去。”
    这是怎么回事啊?
    “还用得着猜吗?万家的舅爷们肯定是威胁着,把当初设计宁王的真相给抖出来,万大老爷他们敢让宁王晓得,他们当初是要设计三弟,却阴错阳差把宁王给算计的吗?”范安阳笑道。
    王进苑不明白了,“怎么是要庄子呢?那酒楼才是最值钱的吧?”
    “他们要真拿到酒楼才不妙,他们不像万大老爷他们有宁王作靠山,要真得了酒楼,他们怕是保不住的,还不如拿庄子呢!”(未完待续。)
    PS:  谢谢刘美蕙童鞋宝贵的两张月票、感谢赫连梦秋童鞋宝贵的月票~谢谢狐狸贝贝77童鞋宝贵的月票~

  ☆、第九百六十四章 借人

以万姨娘飞上枝头作凤凰作范本的故事段子,一时间在各大酒楼、茶馆疯狂流传,喧腾好一阵子,不少人都说,养个好女儿,可比养十个不争气的儿子的要强啊!
    万大老爷和万大舅他们的争执,全被这股风潮所淹没,与此同时,之前曾备受人注目的范安阳,也就失了光彩,不再被众人关注。
    与平头百姓关注的焦点不同的是,勋贵、朝官的夫人、奶奶们开始留心丈夫、儿孙们平日的行踪,飞上枝头作凤凰的事情可不能在自家重演,像万姨娘这样的出身和手段,要真进了自家后宅,那绝对不是一件值得称颂的事情。
    君不见宁王府中,已有多名侍妾、美人陆续被遣送出府,当家主母宁王妃更是已经告病,宁王妃的母亲和祖母于日前匆匆进京,外头的人不晓得,但京中这些贵妇们自有消息来源,听说宁王妃的母亲此次进府,除带了宁王妃两个族妹,还有六个娇艳妩媚的丫鬟随行。
    这是专程来为宁王妃分忧的啊!两个当龄的族妹若能入了宁王的眼,份位势必在万姨娘之上,六个堪比瘦马的丫鬟就是来帮宁王妃固宠的。
    能让宁王妃及其母家如此戒备的万姨娘,岂是易与之辈?
    这些贵妇们这一把焦点放到自家男人、儿子、孙子们身上后,就发现问题来了,置外室的男人还真不少,而且这些外室是怎么勾搭上男人的呢?一细究竟和万姨娘与宁王相识的经过几乎一模一样,这究竟是她们抄袭万姨娘的招数?还是万姨娘将她们的伎俩融合贯通后发扬光大呢?
    毕竟,她们只被男人金屋藏娇置外室,人家万姨娘却是登堂入室成为王府的姨娘呢!
    更别说,宁王爱乌及乌连万姨娘的家人都一并照顾了!
    范安阳本以为这事和自己无关,谁知火还是烧到了亲戚的头上。
    当她兴冲冲的去丁家,打算和外祖母借人时,不想,丁筱安带着孩子回来了。后脚丁筱乐偕同夫婿带着孩子回娘家。
    “这是怎么回事啊?”
    丁筱乐的丈夫与丁老夫人及岳母见了礼,就被管事请到外书房去,丁大夫人见她们两姐妹神色蔫然,便同媳妇把几个孩子带下去。留丁老夫人和四夫人与她们说话。
    范安阳本来也想退下去,不过丁筱安拉住了她,“妹妹也听一听的好。”
    原来丁筱安的大伯置外室,被她婆家大嫂发现了,丁筱乐婆家的一位叔叔也在外置外室。被老婆发现,若只是在自家里吵,倒也就算了,偏偏两个当老婆的不肯小事化无,硬要小事化大,吵吵闹闹的把兄弟叔伯全搅了进来。
    丁筱安的丈夫这两天因公出差,不在京里,丁筱乐的丈夫运气没那么好,被叔婶吵得头痛欲裂,只得狼狈跟着妻子到岳家来避难。
    “您不知道。小叔被小婶逮个正着,却还振振有词,说他那外室多么的美好、多么的善良,因为不想让他为难,才委屈自己云云,真真是笑死人了!不想男人为难,就不该勾引他不是?”丁筱乐心疼丈夫。
    “扯着要您女婿评理,也不看看他年纪小辈份也小,叫他评理,让他怎么评?真要有胆。不会找我公婆评理啊!”
    丁筱乐气呼呼的拿起桌上的茶碗一饮而尽,范安阳赶忙又倒一杯给她,连灌了三碗茶,才让她稍稍平静一些。
    丁筱安不像她这么激动。不过火气也不小,“我大伯敢做不敢当,把事情全推到相公头上,说他那外室原是倾慕相公的,奈何落花有意流水无情,被相公冷情伤透了心。才会转而投入他的怀抱。”
    范安阳低头忙着给大家沏茶,表姐们只需有人听她们诉苦,不需有人发表意见和看法,丁老夫人手捻佛珠专心听着,四夫人则随着女儿们的述说,时而气愤时而落泪。
    好不容易总算让她们姐妹两怒气稍歇,不想丁筱平也回来了。
    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的她,什么都说不出口,四夫人便质问她身边侍候的丫鬟,原来丁筱平的丈夫何泰也赶流行养了外室。
    “娘,您是知道我的,如果他好好跟我说,我会拦着人不让进门吗?是那女人吊着他,除了他之外,还想着勾搭其他人,所以才不愿进府的,却推说是我容不下人,我要真容不下人,他那几个姨娘怎么来的?还有他那庶子和庶女,不都活得好好的吗?”
    范安阳悄悄退到丁老夫人身边,“我看我还是先回去吧?”
    丁老夫人却摇头,让她等一等。
    “行啦!既是心中有气,就都在家里住一晚,消消气,回头该干么干么去,你家那口子既已置外室,就趁机把人接进门,进了门该立规矩立规矩,别忘了要先把身契攒在手里。”
    丁老夫人面授机宜,“她这样跟着何泰所求为何?还不就是想求富贵,又不想被大妇管着,你好好的去把人迎进门,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等她进了门,是何家的妾,该怎么做就怎么来,她既说你容不得她,你就大大方方的接她进府,让何泰看清楚,是谁容不下人?”
    又对丁筱安道,“你家相公是个好的,他那大哥却是个不厚道,不管他那外室是因何与他在一起的,他都不该在事发后,把事推到别人身上,为自己脱罪。”
    “回头让你爹去跟你公爹说道说道。”自家弟弟做错事,扯着侄儿评理是什么道理?
    做为兄长的人不出面管管,任由儿子被弟弟夫妻欺负?到底谁是做错事的人?
    丁老夫人说完便起身,对范安阳道,“你跟我去库房转转,给你几个表姐挑些好东西。"
    一个两个的踩着她丁家女婿,是觉得丁家没人了吗?还是觉得出了丁三夫人那等货色,丁家就是没规矩,可以任人欺负的了?
    “三舅母最近可好?”
    “好,怎么不好。”她意有所指的看外孙女一眼,看她眉眼清朗,不禁想难道这丫头不晓得?
    “外祖母?”范安阳觉得她那一眼怪怪的。不禁唤她一声。
    丁老夫人才道,“你三舅母在祠堂里过得不错,身子骨变健壮了。”
    “哦,那是好事啊!”范安阳眉眼弯弯。“三舅母向来身虚体弱,不知叫外祖母和二舅母担了多久的心,如今能变健壮,可见是丁家祖宗们保佑啊!”
    不然怎么会去祠堂住一阵子,身体就变好了呢?
    “那倒是。是丁家祖宗们保佑。”丁老夫人嘴角轻扬,“你今儿上门来,不是有事要跟我说吗?”
    “嗯。”祖孙两慢慢走向库房,丁家在京里的库房有不少好东西,西山别院里的库房好东西也不少,范安阳跟着外祖母进了库房,才知丁家家底的厚实。
    丁老夫人挑了几样给孙女们,好给她们撑腰,又给外孙女分别挑了几样头面和表里。
    “这两套镶宝头面,你帮我带给阿苑。这套缠丝和珍珠的是给你的。”
    “好漂亮啊!”
    “嗯哼!”丁老夫人冷哼,“外祖母手里好东西可多着了,你啊!快快讨好我,才能从我手里讨得这些好东西去。”
    “好啊!好啊!”祖孙两说笑着,让人把东西给丁筱安姐妹们送去后,丁老夫人才带着范安阳回房,在内室临窗的软榻坐下,丁老夫人方对范安阳道,“说吧!什么事要跟我说。”
    范安阳有点拿不定,看着丁老夫人良久才慢慢开口。“您知道复常要带我出京去吧?”
    “知道。”丁老夫人笑了,她也知道范安阳上门的目的,只是故意不说,等着这丫头开口。
    范安阳见状立刻像倒豆子似的。把自己的难题全倒给丁老夫人听,“……您这里有没有人手能借我们啊?”
    “有倒是有,不过他在祠堂里当总管,以前是侍奉你外祖父的,人是挺能干的,不过他已十几年没离开祠堂。就不知他愿不愿意随你们去。”
    闻言,范安阳忙磨着外祖母说些这人的事,听完之后,范安阳便道,“我让复常去跟他谈,若是被复常说动了,您可别反悔喔!”
    “你们要能把他从祠堂里弄出来,倒是好事一桩。”丁老夫人叹气,“当年你外祖父去了,我本来是想让他跟着你大舅的,结果他自请去守祠堂。”丁老夫人有些无奈,当初若是汤总管没进祠堂,而是跟在丁大舅身边,兴许就不会发生被人托孤。
    丁老夫人想到长子夫妻被人挟恩以报,而自己却被蒙在鼓里十多年,心里就来气,可能怪谁呢?想到真正的丁筱清死了十多年不得落叶归根,长子夫妻不能光明正大给女儿办丧事,她就恨不能楚秀宁在她跟前,好让她痛打一顿出气。
    “外祖母?”范安阳不知丁老夫人想到什么,怎么会突然发怒,忙唤她一声,见她慢慢平息怒气,不由伸手轻抚老人家的背,“您是怎么了?怎么突然生起气来?”
    “没事。”丁老夫人接过范安阳递来的茶,喝了一大口之后才解释,“就是想到你三个表姐方才说的事情,忍不住就上火了。”
    范安阳虽觉有些不对,也没挑破,顺着老人家道,“先让大表哥他们出面吧!若表哥他们和亲家说不来,再让舅舅们去。”
    “也是。”丁老夫人点头,随即转头吩咐人去跟四夫人说一声。
    四夫人得了消息,便去找大夫人商议。
    范安阳则回家,同杜云寻说起丁家祠堂里的汤总管,杜云寻若有所思的笑了,“他啊!确实是个不错的人选,得,明儿我就走一趟。”(未完待续。)
    PS:  谢谢书友零九零一二八零一零伍零二九七五童鞋宝贵的两张月票、谢谢EcHo_meali童鞋宝贵的月票~继键盘之后,主机也出状况了!啊~~~~

  ☆、第九百六十五章 成行

蓊蓊郁郁的树海,暑风吹拂便沙沙作响,树林里,一名老翁扶着拐杖在林中缓缓而行,他时而停下时而前行,时而伫足倾听,不远传来细碎的脚步声,他迟疑了下,随即直起身子迎上去。
    才绕过一棵老榕,就看到前方奔来一未留头的小厮,听到动静的小厮抬头看到了他,忙挥手招呼,“汤爷爷。”
    “你怎么来了?”汤总管伸手在他头上揉了揉,小厮抬头朝他笑了下,“姥姥叫我来找您的,祠堂来了贵客。”
    贵客?
    跟着小厮回到祠堂外的山道,就见祠堂外有人牵着高头大马候在树下,有人眼尖,看到他们来了,忙转身向坐在树下的一名年轻人低语,年轻人起身朝他望来。
    汤总管看着年轻人就是一愣,真像啊!
    他疾步上前施礼,“杜少爷?”
    “是,汤总管。”
    互相见礼后,就在祠堂外的大树下坐定,汤总管看着杜云寻不胜唏嘘。
    “你见过我?”杜云寻接过小厮送上的茶水,许是近来带孩子习惯了,朝小厮笑了下,小厮从没见过这么好看的人,瞠大了眼睛呆木木的,好半晌才退下去。
    “见过你祖父母、你爹娘。”眼前的年轻人却比他的祖父、父母生得更出色,应该是承袭自他的亲祖母吧?
    可惜的是,她们婆媳两都去得很早,没能见到自己的孩子长大。
    杜云寻跟汤总管闲聊许久才离去,他们一走,小厮就冒出来了,“汤爷爷,刚刚那位少爷生得真好看,还好客气,瞧,他还给我糖吃呢!”
    汤总管低头看了眼,“别吃多了,仔细牙疼。”
    “知道。”小厮舔了口糖。小心的把糖收到荷包里,“汤爷爷,方才那位爷生的真好看。”
    “嗯。”
    “他来找您干么啊?”小厮捧起桌上的茶喝了一口,刚吃甜就喝茶。平常觉得顺口的茶水立刻就变得苦涩了,小脸蛋皱成了包子脸。
    汤总管看着好笑,可又怕贸然笑出来,小家伙会恼羞成怒便忍着笑,轻咳了几声。“我不知道。丁三夫人可知道今天有客来?”
    “她不知道,不过她身边的婆婆和丫鬟有看到那位客人。”小厮翻了白眼,没说那几个丫鬟看到贵客,脸都羞红了,还故意回房去换了衣服梳了头发,他娘说那就是女为悦己者容,可人家贵客连看都没看她们一眼啊!
    汤总管笑了下,让小厮回去找他姥姥,自己径自回房去,本以为杜云寻大概是路过。进来讨杯茶喝歇个脚,不会再来了,谁知此后,短短十天,他就来了五、六趟,而且每次来都不是空手而来,有时是京中知名小吃,有时是几坛美酒,或是带着哄孩子的小玩意儿来,可把祠堂里侍候的几个小厮、小丫鬟乐坏了!
    他们几乎是在祠堂附近长大的。没下过山更没进过京,对外头的世界很是好奇,常常围着杜云寻的人问东问西。
    其实丁老夫人曾问过他们,想不想让这些孩子进府侍候。汤总管觉得要先让这些小家伙学过规矩再进府,只是才学没多久,丁三夫人主仆就来祠堂了,见识到丁三夫人主仆后,小家伙们学习的进度变慢,心思也复杂了。
    汤总管为此很伤脑筋。现在又来了杜云寻的人,和丁三夫人的人不同,他们很积极,忠心侍主,跟侍候丁三夫人的婆子及丫鬟的贪婪偷懒完全不同。
    这日,送杜云寻出门时,丁三夫人特来堵人,汤总管瞪了底下侍候的婆子们一眼,婆子们无奈的摇头,杜二少爷来的勤,她们根本瞒不住啊!
    “你来这里做什么?”丁三夫人满心期盼的问,“是不是我婆婆让你来的?”
    “三舅母您想太多了!”杜云寻对她很反感,若不是她,阿昭不会被推到风尖浪口上。
    “我问你,是不是你和阿昭在我婆婆跟前使坏,所以,她才不让我回京的?还有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