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蒹葭纪事-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管谁做了皇帝都要文人名士为其歌功颂德。

    闵靖远仰头饮尽一盏,姿态潇洒,举止尽现风流之态。随意一抹须上沾上的酒渍,慢悠悠道:“你柏赞之若要太平,谁能乱的起来?你想的事,就没有不成的。”

    皇帝没有儿子,赵王仍无反心,依旧观望。哪是说乱就乱的?赵地距京师数千里之遥,狼烟四起,也未必燃得到京师,他还能胡乱冲动不成?总得有一个过程,在这过程里,临淄侯就能布置好了。

    世家想的从不是皇帝的利益,而是自家权柄,国之福祚不过附带而已。皇位上坐的是谁?有甚要紧?只要别太蠢,软弱一点也无妨。

    今上虽心肠软的要命,却绝不是个愚蠢的。

    闵靖远也不问他心中属意赵王还是那还没影儿的嗣子,老友一场,他肯来教柏冉,全是看在他与临淄侯相交数十年而已,再多,各自都有家族考量,不能随意搅和了。

    若是放在从前,还真如这老东西说的那般,他柏赞之想的,就没有不成的。可如今却不一样了,他有两件无法把握,其一,是皇帝的寿数,其二,便是自己的寿数。

    年已高矣,算不准身后事。临淄侯也不得早做规划,他道:“如今看来,姜老太公倒是个人物。”草根出身,自己飞黄腾达不说,还硬是把女儿拱上后位,椒房之家,至少可保两世富贵,死了以后也不怕子孙受祸。

    名士便是如此了,清谈国事,想到哪就说哪。

    闵靖远也赞同:“鄙漏了一些是真的,他那个出身,能做到这一步也颇不容易了。只可惜子孙器量不如乃父乃祖。”这位老先生本是洒脱之人,旁的都好说话,甚少与人计较,唯有一样,他最恨不遵礼法之人。礼败,则世间无道,安能秩序井然?

    闵靖远一吐槽起来就停不下:“他爹不懂也罢了。”这老头一点也不怪姜老太公,老太公过去操持着杀猪本行的时候,名叫狗剩,直到发达了,觉得实在不好听,才依依不舍地改了个雅相点的,叫本松,就这么一个人,从心土到身,能把功业立起来就不容易了,还怪他做什么?闵靖远也很明事理,就算看不惯人家,也不会随便就指摘人家不是。

    “可姜泰不同,他总是学过的,学过总该用起来。规矩礼法,齐家之道,岂可废弃?没底蕴的人家,正该立家规,修族谱,以这一代为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以期生生不息才是——姜泰这蠢货偏不,他我行我素,怎么想就怎么来。其父草根出身,他不以为耻,这本是好的,不忘本是人之本分,可他却以此傲王侯,沾沾自得,还欲维持其父做派,没规没矩,家中嫡庶不分,人人都告诉他是错的,他非不改,这般固执己见,真是蠢不死他!总有一日,不待人家收拾,他自己就绷不住。”

    那毫不留情的言语,听得临淄侯笑得一抽一抽,手里的羽扇一个劲拍着地面,笑完了方道:“创业容易,守业难。姜氏之盛,三世而消。”他做总结道。姜本松给了个好的开头,可惜到底子孙不争气。

    闵靖远吐槽完了以后,身心舒爽,心情颇愉悦,在愉悦心情的驱使下,他有心情来提醒老友了:“先别说人家,你自己也有没做好的。”

    终于到正题了,临淄侯说那么多,就是为了绕到这里,他放下酒盅,正襟危坐。

    闵靖远瞥了他一眼:“来日大郎若直接承爵,子尚如何自处?不立父立子,名不正言不顺。”没有绕过儿子,直接扶持孙子的。

    这其中还有个道理,子从父是天经地义,若是子的地位为尊,便与孝道相悖,遇分歧时,听谁的?

    原本有一个法子,或可一试,出继,柏原出继旁支,那从礼法上就不是柏冉父了。可是临淄侯就此一子,如何舍得下?

    这一建议一提,便被临淄侯果断否决:“为孙逐子,阿冉将受恶名。”

    还有什么其他办法呢?闵靖远满冥思苦想。

    临淄侯试探问道:“若使子尚出京,安心做个名士,逍遥度日如何?”

    名士是个很特殊的群体,他们之中也分三六九等,最为出名的,便是眼前这位帅老头,不论到了哪,都是人人追捧的对象。又因他们淡泊名利,不掌实权,且个个才华横溢,他们说的话,极有分量,更重要的是,能得个好名声,为家族增添名望。

    闵靖远低头一想,这倒不失为一个好结果。

    他教柏冉几天,便觉得柏冉比柏原更适合那个位置。现在朝中正酝酿着一场政变,不知何时就触发了,当此特殊关头,一个眼光犀利,有胆识有担当,果敢魄力的掌舵者就极为重要。

    为何柏、顾、连、陌、谢、夏、陈、闵此八大著姓,柏氏为首?哪个世家没有自己的资源?连氏与陈氏根基在军中,两家家主各位列大司马、大将军,谢氏以经纶称名,夏氏以德立家,陌氏扬名在礼,闵氏之灵性,天下皆知,顾氏如今是式微了,二十年前也是赫赫显贵的。

    各家有各家的优势,为何偏偏就让柏氏处高位?琅琊柏氏之名,普天之下,何人不生敬意?靠的难道是比人家多占了几个要紧席位?自然不是。靠的,是有一个敏锐果敢有胆识的领导者为家族掌舵!

    临淄侯多狡猾的一个人,他眼光毒的很,轻易从不站队。当年先帝末年,他硬是等到姜太后把蜀王骗进宫里一杯毒酒药死了,看出了这女人的传奇狠心手段,才立即领着一大拨大臣拱卫今上。那个时机甚是巧妙,姜太后出身寒微,先帝嫔妃中多得是世家女,世家女之子要给杀猪人的外孙称臣,还不如死了,尤其是几个心高气傲的。其中就以皇长子蜀王为最。姜太后弄死了蜀王,许多中立的勋贵世家只以为将反弹,恐其他王因兔死狐悲而齐心,都还举棋不定。唯临淄侯瞅准了今上为嫡子,占着大义,姜太后战斗力强悍,不会拉后腿,果断就决定了。

    果然,姜太后一路护持,把今上弄上了皇位,今上即位后,仍旧不太平,姜太后又弄死了造反的齐王、魏王、临川王、汝阴郡王满门,三尺白绫赐死了帮着各自同母兄弟的长阳长公主、会稽长公主、豫章长公主与各自驸马。手段干脆,半点拖沓都无。

    站队是个技术活,要么永远不站,谁成了天子便效忠谁——比如陈氏——这样的大臣,最是忠贞,皇帝用着最放心,但随之而来最为明显的就是,皇帝不会将这样的人做心腹;要么,就在其他人之前下手,从来只有雪中送炭为人称颂的,没哪个锦上添花还能让人念念不忘。

    就这样,临淄侯成了今上眼中最为忠心体国的好大臣,成了世人眼中维护礼法,不惧恶势力的高尚人物,名利双收就是如此。

    如今,朝廷忙着争储,临淄侯府亦为世孙排扫障碍。

    “这事越早完越好。”闵靖远道。早早定下柏原的形象,到时也无人能说世孙不孝,世孙目下才四岁呢。

    临淄侯自然不会什么都扫清了,将柏冉护在温室之中,直到需要时才放出来。但关乎礼法,关乎阴私之事,最是难缠,柏冉若想要干干净净的立世,就半点也沾不得。

    临淄侯见闵靖远赞同了,便道:“这是自然,话已说到此,还有一请,请闵兄答应。”

    “你说。”闵靖远见商量出了法子,心情大好,子尚与柏冉都是他看着大的,算是极亲近的晚辈,临淄侯又与他是多年的莫逆之交,能完满的解决这一棘手问题,自然高兴。

    临淄侯悠悠道:“令子尚入你门下。”有个名士做师傅,便意味着有许多名士将你做自己人来待,要扬名也少些曲折。

    闵靖远听罢便扶额,就知道这货不会好心来请他饮酒,原来是在这等着。他不喜收徒,只因怕有羁绊,收了柏冉是因临淄侯再三请托,他又亲眼见了,觉得天资很可一观,一时欣喜才收了的,不然,此时他已如先祖闵子安那般遍历山川了,哪里用得着苦逼的在这做教书匠。

    闵靖远心内大悔啊,只恨迟日春暖,和风微醺,气氛太过美好,害他将歹人做了好人,多嘴来提建议。

    还能说什么呢?收一个是收,收两个也是收,他能拒绝的了么?只得捏着鼻子应了。

    临淄侯笑得适意:“恭喜闵兄又得一高徒。”

    典型的得了便宜还卖乖。

 第13章 十三

    这是元月中难得的好天气,前面一直下着雪。临近中午,和煦的暖阳更为温煦,仿佛一下子春日便要来了一般。京师外的官道上尘土飞扬,三十余骑人马疾驰,十名身姿矫健的护卫开道,后面大群的仆从拥着一名雪肌唇红的小少年。

    与少年靠得近的一名仆从远远眺望前方,而后打马快速上前,对那小少年道:“大郎,还有十里便到京城。”

    柏冉抬头看了看日头,估摸了时辰便扬声道:“快着些,还能赶上午饭。”音色虽稚嫩 ,却已有威严,仆从们无一人迟疑,齐声应诺,立即快马加鞭。

    柏冉此次出京是往京师百里外的千秋山去,那里是皇帝避暑之所,他家在那亦有别业。正旦那日落了场洋洋洒洒的大雪,甚有诗意,又颇具气象,闵靖远便坐不住了,非要去千秋山赏雪,还不肯让闵氏子陪同,以其爱管束不自在。刚落了学,道上都结了冰,滑得很,山上又是冰天雪地,一个不仔细便要冻坏了。闵氏子弟再是落拓不羁,也不敢纵着长辈胡来,奈何闵靖远一拧起性子来,说不肯就不肯。闵氏如今都家主无法,只得派人去请老头子的弟子柏冉小同学。

    柏冉自然义不容辞。老头子给小辈们劝得不胜其烦,又见柏冉未携课本儿,便勉勉强强的同意了。

    老头子梅下赏雪,听间饮酒,悠然自得,竟不肯回来了。柏冉无法,明日便是上元节,她允诺了谢氏上元节要陪她去大慈恩寺进香的,便只得先回来了。

    到侯府离午饭还有一刻。长史得到消息早在门前候着了,听闻巷口有马蹄声,便立即令身旁小厮入内去说一声,大郎到门口了。

    柏冉一下马便朝里走去,长史紧随其后,向她禀报:“君侯去了衙署晚饭前才回来。还在元月,许多衙署都没解印,倒没什么事——唯一件,昨日有边关来书,龙城将军说龙城有赵王人马,却不知是什么事,正在查实。君侯令他暂不必管,先盯着。”

    龙城将军柏义辅,是临淄侯五服内都族侄,镇边两年,若是无关紧要之事,绝不敢就大大咧咧地来书信,必是闻到些不好的气味了。

    自两年前,泰安二十五年,顾皇后诞下皇子,皇帝未与任何大臣商议,在满月之日便颁令天下立皇长子为皇太子,正位东宫后,朝廷中的气息便变了,仿佛都蛰伏了一个冬天,一下子闹腾了起来,什么魑魅魍魉都出来了。

    柏冉面不改色都听完了,方问:“阿爹有书信到么?”

    “并无。”

    柏原在闵靖远身前学了一年便被闵靖远与临淄侯一起踢出京去了。扬名需趁早,柏原倒没辜负期望,名声越来越响,只是随着名声鹊起,他的名士做派也越来越大,过年都没回来,不知道窝在哪个角落过他的自在日子。现在看来,竟连书信也无一封。

    柏冉开始还觉得,不管怎么说,到底是占了父亲的位置,挺不好意思的,后面看柏原出京后欢腾的很,到处玩耍,就没一点心理负担了,还在心中默默祝福这个死基佬早日寻到幸福。

    “若有书信,请长史叫我知晓。”柏冉表现得很孝顺。

    长史自应下不提。

    谢氏已备饭食等着了,柏冉一到,便令开饭,母子两禀行食不言寝不语。用过饭后,谢氏方问她在别业可好。柏冉笑着回了,道:“儿记挂明日进香,生恐不及,今儿天一亮便赶忙回来了。”

    别看这货外人面前很有世家风范,一到谢氏面前就爱说甜言蜜语,十分之巧言令色,从小便是这个样子。

    谢氏笑道:“不如多留一日,后日去谢家走一回。”

    刚过正旦就被老头子拐走了,还没来得及给外祖家拜年。这是应有之意,柏冉笑眯眯的答应:“山上风景秀丽,白雪皑皑,十分有气象,只是看久了也难免闷,昨日便去猎了些小东西,拾掇好了就送去给外祖下酒。”

    “令他们去办。”谢氏道,想到山上积雪未化,她就跑去围猎了,不免多叮嘱了句:“山路崎岖,积了雪又滑,出了事怎么好?本是奉师而去,怎可因点无聊便耐不住寂寞?”

    柏冉心道,又来了。她娘本不是这样的,第一眼见的时候多出尘,多淡漠,多令人惊艳……现在越发爱唠叨了。她心中怎么想,面上一律做谦虚状,乖得不得了:“阿娘说的是,儿记下了。”

    谢氏一眼就瞧出她想的什么,没好气的点了她的额头一下,道:“去吧去吧,搁眼前见了就心烦。”

    柏冉便笑嘻嘻的做了个揖:“儿晚饭再来陪阿娘。”

    柏冉也不是全闲着的,虽没带课本儿去,但别业书房中就有书在,她从去年就开始看兵法,不求多精湛,但必要懂一点,做到一个全面发展,不留死角。越是看兵法,知晓点军务,就越觉得有兵权很重要,想想看,自家似乎在军中并无多少根基。龙城将军倒是一个,可惜总在戍边,京中御林军、金吾卫、龙朔军里都没有姓柏的。

    柏冉琢磨是不是要和大父提一提,手中没有能调动的兵,总归胆气不足。就这么想着,又看了会儿书,还令人去闵府说了声先生甚好,毋挂忧。临淄侯才回来。

    回来后也没说什么,要说的长史都说了,见了柏冉,看到孙儿依旧粉嫩可爱的小模样,临淄侯叹了口气,他孙儿已很有能出仕的本事和心境了,可惜年龄是个大坎儿。再过两年,到了十二岁,无论如何都要谋一出身。

    越看柏冉,临淄侯就越觉得藏家里可惜,务要放出去给众人看一看才好。大家都知道临淄侯世孙早慧睿达,有过目不忘之奇技,但因为年纪缘故,还没真见识过究竟有多厉害。临淄侯就是这么一种类似家中有宝,奈何不可与人共赏的遗憾。

    他就想跟人得瑟一下,瞧瞧他教得多好,充分证明子尚不成才,是因为没经过他亲调、教的缘故。

    咳,厚积薄发也是好的,到时候闪瞎他们的眼!临淄侯想想那场面就觉得十分美好,这世间还有什么比后继有人更值得开怀?

    临淄侯看着柏冉那张淡定且十足有范儿的小脸,就道:“等你先生回来后,你便参与议事吧。”先做相府幕僚的工作,也是一个历练,暂做不了国家公务员,就先在自家企业练练手。

    柏冉一躬身:“诺。”

    =====================================================================

    回来的第二日便是上元灯节。

    前朝武帝提倡佛教,听闻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便下敕令,要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

    这一习俗逐渐传至民间,传衍至今便成了一个节日。

    上元节那一日,处处张灯结彩,满城火树银花。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气氛热烈而兴盛。

    柏冉起早侍奉谢氏往大慈恩寺去,二人进完香,到寺后禅房休息,在寺中幽静小道儿上遇到同随母来上香的陈家四郎陈羡之,陈氏亦是世家,陈羡之是第四子,前头三个哥哥顶着,他便轻松些,爱玩乐,自然,玩的都是玉石、书画之流有档次的玩意儿。

    世家有一个圈子,与勋贵权爵也往来,这些当权当政有人做官的人家的孩纸们就会有选择的成为朋友。陈羡之最喜欢与柏冉玩耍,柏冉对他印象也不错。这回遇上,问过各自母亲同意后,两个同龄人便相约了晚上一道去街上看灯。

    小辈续完了话,就该轮到长辈了。

    陈羡之的娘是夏氏,这是个很神奇的女人,特喜欢对晚辈动手动脚,看到柏冉,一伸爪子把人拎到眼前,又揉脸蛋儿又搓耳朵的笑道:“矮油,数月不见,阿冉又俊逸漂亮了~~”

    柏冉抽了抽嘴角,朝谢氏投去求救的目光,谢氏一伸手将她拎回来,把陈羡之推上前,让她调戏自己儿子去:“四郎也有变化了。”

    谢氏的某舅舅娶了夏氏的某姨母,两个人能扯得上亲戚关系,以姐妹相称,关系不差,一起聊过一阵才散去。

    接着就到晚上看灯的时候了。

    世家子出行,排场小不了,因晚间街上拥挤,带多了人也不便,侯府便只张罗了几个机灵的仆从护卫与柏冉的贴身小厮带去。家令还嘱咐了一番,必要看好小公子,少了根头发丝儿有你们好看的!

    柏冉本不欲这般,咳,因她目前的身高,让一群人围着她,十分影响视线,但若不这般,她这侯府门都难出去,也只得慢慢习惯了。

    陈羡之那边儿也是差不多的情况。

    用过晚膳,到相约之地,陈羡之已在那处等着了,他一见柏冉过来,眼中一亮,上前迎道:“阿冉。”

    此时天色已暗了下来,街道两旁都点起了或昏黄或通红的灯笼,如此温暖舒缓的氛围使人全身都放松下来。柏冉看看四周渐渐多起的行人,笑意中带起一股放松的惫懒样,回了一句:“我来晚了。”

    “恰好,灯已点起来了。”陈羡之上前一步转身,与柏冉并肩而行。

    古代人民淳朴,手工业发达到了一定的地步,街上所有的灯笼全是人亲手折折骨架,亲手糊上纸做出来的,纯手工所制,瞧上去感官就好了不是一个境界。柏冉看得兴致勃勃,她也挺喜欢这些可爱的小东西的。

    不一会儿,她手里就拎了个栩栩如生的小兔子灯笼,陈羡之也买了一个月亮灯笼,给身后的仆从提着。

    二人一边儿看,一边徐徐的走。走过半条街的时候,突然眼前冒出一个焦急慌张的小少年,直接就撞到了柏冉的身上。

 第14章 十四

    柏冉正兴致勃勃的观赏街上花灯,两旁铺肆,还有神态各异,面带喜气的来往行人,觉得十分有趣。她与陈羡之并排而行,身后跟着二十余个仆从,纵使她不曾行恶欺负旁人,旁人一见这排场也都知晓必是高门子弟,不敢冲撞的。

    自以为不敢有人冲撞自己的柏冉突然就被个小少年莽莽撞撞的扑了。柏冉与她的小伙伴都惊讶了,这不科学啊,谁家孩子这么大胆!

    惊讶并未影响柏冉的行动,她见人家身形不稳,伸出那只没拎灯笼的手,十分友善在对方腰上拦了一下,和气道:“小郎君仔细脚下。”

    襄城不小心撞上了一个人,差点就摔倒了,却被人拦腰扶住,耳边有温和的声音,她讶然抬首,却看到一张陌生却精致的面颊,那精致的面颊上徐徐绽出一个柔和的笑来,她柳叶般修长的眉下,那双幽深的眼中亦是清澈的善意。

    襄城不知怎么了,也忘了自己本在做什么,只是目瞪口呆的看着眼前这陌生男孩。

    柏冉倒是奇怪,难道她吓到人家了?刚想说话,身旁的陈羡之不干了,他小伙伴被这个毛毛躁躁的家伙撞了,这家伙还装傻不道歉,虽然长得甚是好看,但也不代表就能欺负他的小伙伴。他上前一步,道:“你是何人?怎走道儿的?眼长脑后了?”

    他这一出声倒是让襄城回过神来了。

    襄城知道今日是上元节,宫中的花灯看了许多年了也没个新意,便想见见宫外的上元节是怎样的,皇帝与皇后自然不能允她出来,平日倒好说,今晚街市人满为患,难保不出什么意外。既然如此,襄城便花了些功夫,说服了进宫来看望姑母的顾家十三郎顾朗,将她偷渡出来了。

    宫外果真热闹有趣,襄城看得眼花缭乱,街上来去百姓熙来攘往,不多时竟与顾朗走散了。没了顾朗,她如何回宫?加上初次到了这陌生地界,一静下来,恐惧便代替了好奇与初见新事物的兴奋,她急忙去找顾朗,却怎么也找不着。

    还撞上了人。

    襄城一看对方身后那二十余名仆从,很高兴:“你们,替我去将十三郎找来。”

    陈羡之与他的小伙伴又一次惊呆了。这货哪儿来的?懂不懂规矩啊?竟能理直气壮的说出这话来?他冷笑,刚要令人好好教育教育这天真烂漫的孩子,却被柏冉拉住了衣袖拦下了。

    柏冉一直在一旁不动声色地观察。首先看这位的衣饰,此人所着皆上品,最为要紧的是,她腰间饰金。这年头,金子所制饰物,不是谁都能用的,除了皇室与皇帝特许的大臣或宗室,旁人僭越,俱都问罪。能饰金者,必非寻常人。

    再看这人相貌形态,她因为自己的缘故,看到同龄的少年总要观察是否真是男孩(这是病,得治),且这年头并不缺世家女或权贵女换上男装跑出来玩的。这一观察,她又默默得出结论,这小郎君原来是个小娘子。

    有以上这两条,便不好对人动粗了——倒不是怕,嫌麻烦罢了。

    “不知小郎君姓甚名谁,那十三郎又是哪座府上?”柏冉问道,她不改颜色,依旧笑意柔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