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夫家的小娇娘-第1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眼镜儿青年浑没注意到自己的失态,他现在的情况,就如同在486上面开8人地图满电脑ai的星际争霸一样,当机了。
其实很多人置身事外的时候,可能会嘲笑此刻的青年,鄙夷他是如此的没有定力,又或是居然相信一个小孩子的话,而且这小孩还是初次见面。
但事实上,很多人只有在事不关己的情况下才能显得头脑清明,而一旦卷入其中,利益,欲望,追求,立场……很多东西,都会影响到那一刻的判断。很多身居高位者,又或是久历世情的成年人都不能免俗,何况对于这个看上去就稚嫩无比的青年?
“我叫安乐。”完全不知道自己现在正说着什么,眼镜儿呆呆伸过去手。
杨一不禁乐了,谁都不知道,某些需要考验一个书商,或者是一个编辑综合判断力的稿件,在他的面前,也不过是回忆下前世的生活片段而已,还有年份大事记。那些总结性文章上面的只言片语,就足够他做出很多人需要再三斟酌的决定。
看着还在眼巴巴呆愣着的安乐,杨一冲他玩味一笑:“呃,那个,你就没有考虑到,我一个小孩子说这些话到底靠不靠谱?万一只不过是胡吹大气怎么办?”
年轻的记者安乐又是一愣,显然被杨一不按章法的出招完全搞懵掉,就一句短短的自我介绍后,又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杨一现在这么说,当然也不只是为了逗乐而已,有些东西他主动提出来,总要比对方在事后想起来又疑神疑鬼强得多。就算安乐现在因为惊喜而遗漏了某些细节,可等到理智重新接收了大脑管理权后,难说就会在心中反复。
“这也没什么。”
就在杨一准备稍微解释一下,让他对自己多几分信心的时候,却不料安乐主动摆摆手:“就算你说的这些都不作数,我也没有什么损失嘛。有些东西不去试一试怎么知道结果如何呢?而且你能和这些老师们坐在一起,本身就足以说明一些问题。”
这个回答倒有些出乎杨一的预料,带着些许意外,重生男的眼神和安乐对上,他看到的,是一个头脑回复清明后重拾信心的年轻人。而后者在多年后回忆起今天的这一刻,则把杨一形容为某种生物链顶端的掠食动物,如隼一般的存在,即便是时隔多年,依旧记得那一抹阴险的寒意。
至于现在,安乐脑袋里面全都是感激之情。
那边吴峻寄似乎和老铁商议完了事情,看到杨一和不请自来的安乐居然是详谈甚欢,也是大为好奇。那个小记者自称写了本会畅销的书,并且多次找到老铁头上,他也是知道的,但是听他老朋友的意思,对那份稿子并不怎么看好,他也就没放在心上。但现在看到杨一似乎是看过了稿件的,也就来了几分兴趣。
屋子里这么多人,只有他一个人清楚,季棠郸对于这个小弟子有多么上心,而且少年的表现也配得上老人的关注。如果不是他为了自身的目的,在进行长远布局,也有意误导了在场众人对杨一作品的印象,怕是现在这会儿,茶室里这么多人,就要以这个少年为中心了。
那么这样的孩子关注的问题,肯定不会是一般孩童的兴趣所在,吴峻寄觉得自己很有必要,去弄明白这两人都说了些什么东西。
“呵呵,小师弟,怎么,和小安记者聊得不错。”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招呼,吴峻寄的注意力却全都落在杨一手中的稿纸上面——已经翻过了大概一半的页数,这就证明杨一已经大略看过了这份稿子,而且还相当有兴趣。
这个少年自己就是写作的好手,他的文章可是季棠郸都为之肯定的,那么这份文稿能入了他的眼中,想必也是有几分独到之处。吴峻寄不介意在瞄准了杨一的同时,顺带也收获点儿其他的东西。
“是啊,刚刚看了安记者的稿子,觉得挺有意思的。”杨一笑得人畜无害,还把手中的稿子主动递过去:“我看了一些,写的不错啊,为什么那位铁老师……哦,不,铁编辑不收呢?”
一面说着一面把稿子递了过去,又不着痕迹地瞥了安乐一眼。
如果是在半个小时前,他对吴峻寄不会如此戒备,但见识了此人一连串莫名其妙的举动后,杨一就无法不生出防人之心了。所以现在看到他过来问起,干脆主动提起此节,玩了一招欲擒故纵。顺带也有些试探安乐的意思。要是这个小记者明白了他的意思,而且接下来也配合的话,杨一倒是打算好好把这本书运作一下。
安乐倒是没有让他失望,很是上道地对吴峻寄恭谦笑道:“您是吴老师吧,听说您和铁主编是很好的朋友,能不能请您看看这份稿子,再帮我美言几句。”
“哦,什么稿子,能让你也觉得不错的?”吴峻寄嘴巴上打着哈哈,心里面倒是释然了。这份文稿的内容,他从老铁那里多少也知道一些,这时候过来主要是试探杨一的看法,听到他这么说,也就不以为然了。
小孩子嘛,谁不是好奇心旺盛,所以见了这种纪录片形式的新类型图书,兴趣大一点儿也是应该。不过在图书出版的发言权上,他肯定是比不上老铁有说服力。这么一想,吴峻寄也就不把这书放在心上了。
被他这么一打岔,杨一和安乐也就不好再继续深入话题,那边浦沅等***约也是谈完了刚刚的对局,兴致正高,就有人起身招呼道:“今天是老吴的场子,怎么,现在都十一点多了,你有什么安排没?”
这个安排,自然就是吃饭了。文人圈子里面,如果是三两好友聚会,一般不拘形式,要么是往有好东西的巷尾老店里面钻,要么是自己家中摆下几道下酒小菜足矣。反倒是这种正儿八经的活动邀约,是要往大馆子去的。
文人好茶,好酒,好吃,也是理所应当。
“有有有,今天叫了你们过来,怎么会不安排点好场面。”吴峻寄笑得爽朗,一点也不理会那边铁实的嗤笑。
旁边就有人起哄道:“老铁,你是不去的吧,反正跟老吴不对头。”
铁实哼了一声:“难道你和他就对头了?说这话还真是有意思。”
眼看又要吵起来,浦沅有些看不下去,轻咳了两声:“行了行了,你们两个啊,到了一起就要吵。好好在一起吃顿饭,干嘛搞的大家都不开心。”他是这一票人里面的中心人物,长辈,虽然平心而论未免就真的待见吴峻寄,可也不能眼看着一个单位的人,在小辈面前起哄闹矛盾。
吴峻寄还是和和气气地笑着,一点儿也不跟铁实较劲的样子,却不知道,他自己的这番做派,让杨一更是警觉无比。一个人真的能够温文儒雅到他这个程度,一点儿烟火气也不沾染的,要么就是圣贤之辈,要么就是大奸大恶之徒。
而从季棠郸对此人的态度来看,似乎,后者的可能性更多一些啊!
在招呼完了众人后,吴峻寄又掉过头来和蔼看向杨一:“小师弟,今天本来就是带你和老师们见个面的,可不能少了你!就在杨家老店,现在咱市里最火的特色菜馆子,我也吃过好几次了,不比知味居的味道差。”
呃,杨一顿时有些面瘫,不知道如何评价了,不过总不能跟人打趣“欢迎给我们家做贡献”吧?于是摇摇头推辞道:“我是真的去不了,吴叔叔你知道的,回去了还要准备点儿东西去老师那里。”
吴峻寄还想再劝,不过杨一的态度却更为坚决,在对前者的品性有了怀疑后,杨一觉得自己有必要回家好好准备准备防一手。而看到杨一坚持不去,吴峻寄也就无可奈何地叹着气:“那你看这事儿,本来是想引荐你和几位前辈老师们聚一聚,你又不巧没有时间……”
没有时间不是一开始就说过了么?杨一腹诽,而且这就是你的引荐之道?光捡着我小说里面最无趣的地方,挑出来给人过目,真是用心良苦。
杨一丝毫不气愤此人变相贬低自己的小说,而是怀疑他的用心何在。
虽然现在一时半会儿还看不清楚。
和在场几个人打过招呼,杨一就礼貌告辞,让他没想到的是,一直和吴峻寄别苗头的铁实,居然也和他一同起身。
两个人走了后,剩下的人里面,除了宁远和另一个拉着他前来的作家有些尴尬,其他人都没有半点儿表示。
吴峻寄的名声虽然也不是太好,可他毕竟精于人情世故,伸手不打笑脸人这句话还是很有几分道理的。而与之相反,铁实的为人虽然耿直,却也应为他的大嘴巴而得罪了圈子里不少同行,现在看到他走掉,好几个居然还有一种轻松多了的感觉。
而突兀闯进来的记者安乐,在拿到了杨一的介绍信后,比之刚来的时候就笃定许多,现在看到杨一离开,也谢绝了吴峻寄公式化的邀请,就急急往外走去。
而他的身后,那个某出版社的主编老铁,这个时候也有些心不在焉,时不时转首望向窗外安乐的背影,目光大有深意。
……
茶室外,秀湖的沿湖小道上,站着的一老一少,正是先行离开的杨一,还有不大合群的铁实。这会儿后者正冷笑着对杨一提醒道:“哎,小家伙,我也不知道你和那个姓吴的什么关系。不过就算是为了你的老师考虑,也别和他混在一块儿……对了,季老真的是你的老师?”
杨一对着面前这人,也不知道用什么表情比较合适,看对方这口气,也没把他当成是小孩或者晚辈,总之随性得很。但不管怎么样,就算铁实是出于夙怨才这么说,他也应该谢谢此人。
总之此人对自己还是怀着善意的嘛。
和这个性格不乏偏颇,但实则为人耿直的铁实挥手告辞后,又给后面追上来的安乐吃了一颗定心丸,告诉他自己认识的编辑,是阳一文化的人,顿时没把小记者惊讶的眼珠子都蹦出来。
“你是说这个电话号码,是阳一出版编辑室的?”安乐使劲儿吞着唾沫,不敢相信这种好事能掉到自己头上。
“是啊,是编辑二部的,专门负责畅销书的主编。”杨一对于安乐的这种反应,倒是有些奇怪了。自从罗戈把思阅估值作价并入了阳一文化后,后又有杨一根据讲谈社的模式,把更名后的阳一出版做了一番改革,在对于散稿方面,编辑部从上到下都是相当重视的。
杨一可不想讲谈社错过鸟山明的悲剧,同样发生在自己的阳一文化上面。
所以看到安乐此刻手足无措,站也不是坐也不是的样子,少年就很是纳闷道:“据我对这个出版社的了解,他们对于一些没有名气的新人,还文学爱好者投过去的散稿,还是相当重视的,而且口碑也不错,怎么你一开始没找他们呢。”
安乐却颇感委屈地苦笑:“怎么没有,就是因为这个出版社闹出来的风头很大,据说作者待遇什么的也很好,我第一次投稿就是给了他们,结果两个月过去了还没有反应。一般出版社的回应时间,不是一个月左右的么?”
杨一顿时就知道了问题所在,正是因为阳一文化和阳一出版名声大噪,所以一度投来的稿件也是蜂拥而至。特别是二部和四部的编辑,因为接待性质的原因,周末两天加班也是常事。
“算了,这个也不用再说了,你直接打这个电话,就报我的名字。”杨一摆摆手:“这个主编叫葛黎高力,年纪也不大,你们应该有共同话题的,那就这样吧,以后有机会再聊……不好意思,我接个电话。”
被手机铃声打断了话头的杨一,对安乐做了个抱歉的表示,然后施施然掏出了手机。
对面的青涩记者,这时候已经是没有力气再吃惊了,虽然他很明白,眼前这小子手上的东西代表什么意思。
要知道,就连自己报社的主编,也还没能用上这种新潮的玩意儿呢。
而电话另一头,沈嵩之那老头儿的口吻听起来颇为不善,就如同吃了枪药一般:“是杨一?你给我赶紧过来,来我画室这儿,自己弄出的麻烦自己快给我解决了!”
这老头儿,发什么神经!
第321章熟人多是非
杨一听到那边怒气冲冲地挂断了电话,也只能无奈哀叹,自己怎么就是个劳碌命。身为重生或者是穿越者,不应该是前辈高人们都争相倒贴,抢着捧臭脚的么?季棠郸也就罢了,每次过去一张老脸都是臭臭的,现在就连沈嵩之,也没事找事欺负到了自己头上!
是可忍孰不可忍啊!
“不好意思……”对着安乐歉意点头,杨一示意自己要先走一步。
这小记者倒是不招人厌烦,看到杨一有私事,就连忙摆手:“没事没事,你忙,不用管我。这次真的是谢谢你了,到时候拿到稿费了,我第一个请你。”
重生男顿时莞尔,他在写作章 《宋朝那些事儿》 的时候,也是有所依凭,这才敢信心满满对自己老妈夸下海口。可这个安乐什么作弊器金手指都没有,也这么气势十足,倒是有些意思。
两人在通往市区和秀湖别墅区的岔道上就分开了,看着杨一习以为常地往别墅区那边走着,渐渐掩映在层翠中的少年背影,在安乐眼中就愈发恍惚起来。
倒是杨一,事情过去之后,就再无丝毫萦怀。只是对阳一文化,确切说来是阳一出版的选择,多了几分思考和总结。
自己最初的愿望,和高尚是沾不上半分关系的,就是如何利用好未来的资讯优势,改变自己和母亲的生活处境。只不过随着境遇的好转,他的眼界,思考层次也逐渐深入,到了第一次和薛海清还有余浦争论的时候,就真的是很诚恳地想要做一些事情了,尽自己所能,改变一下后世文化领域的种种弊端。藏诸名山传之其人,这个目标和孔方兄并不是天然的对立面,文化价值也从来不抵制商业价值,这里面都是一个度的把握。
还在胡思乱想着,不知不觉就来到了沈嵩之的秀湖别院前。这套院子,是国家美术院对特别人才的奖励,据说因为老头儿复原了一种两宋时期的国画技巧,才能获此殊荣。
但是对于杨一来说,骗小孩子的话就还是不要拿出来说了,如果这位老爷子不是在市委党校校长的位置上待过,怕是再复原两种国画技巧,也未必能住进这里边。
敲门,帮着照顾这院子的家政一看到门外的少年,就连忙堆上笑脸把人迎进去。这个家政阿姨在沈嵩之这里也做了5、6年的时间,对于老爷子的喜好清楚得很,很多人能够得到沈嵩之笑脸相对,可以后却再也没机会来这里;而眼前这个小孩子,每次都是呼之即来挥之即去,老头儿使唤起他来毫不客气,偏偏却隔三岔五少不了他。
还没走进后院,杨一就听到一阵清脆的笑声,甜而不腻,俏而不妖。而且这声音怎么都感觉到有几分熟悉,但他又能肯定,绝对不是苏晚那丫头。
要是苏晚能笑出声来……嗯,杨一不认为那是什么值得期待的事情,反而会感到恐怖。
穿过一道月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纤巧的侧影,正腻在沈嵩之的身边,聚精会神听着老头儿讲古,时不时咯咯轻笑两声。而在院子一角的画桌前,还有另外一个同样柔美的身影。
杨一的瞳孔缩了缩,然后恢复一贯的镇定。
“沈爷爷好,姜叔叔好。”给藤椅上的两个男人问过好以后,杨一又硬着头皮转向姜喃:“呃,班长好,你怎么也……”
在沈嵩之和父亲面前,姜喃脸上挂着的,全是乖妹才会有的天真纯良:“嗯,怎么?沈爷爷是我老爸的老师啊,我就不能来看看我的师祖?”
这妮子!杨一使劲压下心中那一股郁郁之气。前段日子里,他偶尔去学校放松下心情,寻找一些写作灵感的时候,也免不了要和姜喃打照面,可那时这丫头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对自己的态度简直能用彬彬有礼形容。又或者假装懵懂,说什么话都是驴唇不对马嘴。
现在又来装乖?
那边沈嵩之哼了一声,就面色不善地盯过来:“怎么,老头子我的客人,也要你帮着审核一下?”
这话说的……
杨一冷汗淋漓,连忙赔笑:“不是不是,我就是看到同学过来了,一时间有点儿意外。”
沈嵩之就不说话了,他打电话时候的火气,倒也不是完全做给杨一看的。因为姜家父女来访的时候,是一前一后,姜喃先到了这里。那时他正在给苏晚讲解一种倒拖笔锋的技巧,可是没想到看见姜喃进来后,他最中意也是最喜欢的小弟子,就不知道为什么心不在焉起来,下笔频频出错。
这样的状态,让沈嵩之疑惑之下也是大为光火。难得人到古稀还能偶获佳徒,他在苏晚身上自然是倾注了无数心血,要求也是颇为严厉的,说给外人听了,不明真相的人绝对会认为老人太过严苛。
只是碍于还有晚辈在场,他也不好明着训斥苏晚,只好罚她一个人去练习。
但在其后,也不知道姜喃给沈嵩之怎么解释了一通,又怎么把她自己给摘了出来,反正杨一就躺着也中枪了,苏晚则是想得太多,而她姜大小姐嘛,是最最无辜的一个。
这一下沈嵩之就憋不住了,直接一通电话挂到了杨一那里。虽然他知道这小子和苏晚的关系不一般,但是小孩子们的事情,一般情况下他是懒得干涉的。那个少年不慕艾,那个少女部多情?而且苏晚本来就不是外向好交际的女孩。
但在沈嵩之看来,小孩子相互间的懵懂感情,还必须有一个可以接受的前提。对于普通孩子来说就是学业,而放在苏晚身上,则是绘画。
至于姜喃的话有多少可信度,沈嵩之却没有去深究。或者说,大小姐的演技太过于精湛,把一个好好学习,却不幸被同学视为“假想情敌”的乖乖女形象,演绎的惟妙惟肖。
还好没过多时,姜建漠也处理完了公务,后脚赶到这里。看见这个在党校进修时期,就颇对自己胃口的学生,现在已经是一个省会城市的一把手,沈嵩之也是老怀大慰,这才稍稍平息了些火气。
“站着干什么,这里又不是没有位子,自己不会找地方做?”老头儿还在吹胡子瞪眼,显然对于自己最钟爱的学生,其心中的第一位置居然是这个惫懒小子而大为不满。
杨一缩缩脖子,乖乖就坐到了姜建漠那下首的椅子上,旁边的市委***看了看老爷子的煞气威风,又看了看小鸡崽儿一样的杨一,也是忍不住笑着摇头。
感情这小子在自己面前,说起诸如国际金融形势、国内改革大潮、民生保障的时候,还一副言辞犀利思想睿智的模样,现在对上老爷子了,也得一副服服帖帖的模样。
“怎么了,杨一,又哪里做错事了?能把老师惹得不高兴,你在咱们越州也算是头一号了哟!”心情畅快的***大人,压根不知道现在的状况,完全就是拜自己宝贝女儿所赐,还在眨着眼睛逗趣。姜建漠看戏不怕台高的心态,就让杨一更是悲愤了。
但一方大员主动和自己搭话,不答应可是不礼貌的,重生男只好灰头土脸地瞄了姜喃一眼,老老实实道:“就是不知道原因啊,我还以为自己平时也算尊师重道呢,到沈爷爷这里也没少孝敬,隔三差五就来看望一下……”
沈嵩之现在能压下火气,也是看在姜家父女在场,若不然他可是立马就要跟两人清算一下的。听了杨一软绵绵的变相讨饶,就哼了一声也不说话。
当然不好说话,在沈嵩之看来,就算是姜喃也知道两人之间不同寻常的关系,而且也大有可能私下里跟姜建漠说起过,但他作为这里辈分最高的人,难道还能把自己弟子的小儿女之情搁在明处说么?
姜建漠以为是老爷子心软了,就笑着打圆场道:“老师,我看杨一这小家伙也还算是个好孩子,您就消消气好了。”
有姜建漠帮着打圆场,沈嵩之也不好继续摆脸子给杨一看,就招呼了家政准备午饭。
然后又踱步到苏晚那边,假装指点了一番。其实苏晚都是在联系基本笔法技巧,不足之处她自己就看得出来,哪里还需要沈嵩之指出来。老头儿这会儿消了点气,也觉得对苏晚严厉得过分了。
五月的秀湖,已经是繁花迷人眼的季节,院子里蜂鸣蝶绕,绿树那芬芳的气息包裹着众人,南风微薰。
沈嵩之现在从体制内退了下来,对一些事情却依旧很是关心,姜建漠这次来访,倒是正合他的心意。两人在树荫下就着今年的新茶,详谈甚欢。
如果不是沈嵩之今天有火气,杨一肯定是要借机发表下意见的。这里的两个人,一个是现今越州的父母官,一个是能深深影响到前者的父母官老师,要是觑准了机会,给两人轻度“洗个脑”,说不定能让这一个城市少走些弯路。
但现在,杨一却只能在下面做虚心受教状。再加上他的小半注意力,也都用在了寻找沈嵩之火气的来源上面,所以就干脆紧闭嘴巴不说话了。
对面那个宛如大家闺秀做派的姜喃,嫌疑委实大得很。
不多一会儿,家政阿姨就来招呼着吃饭,到了沈嵩之这里,吃饭就意味着是老人最信任亲近的圈子,是以饭菜本身倒不重要了,准备起来也是十分便捷快速。
和季棠郸食不语的规矩不同,沈嵩之这里喜欢热热闹闹的用餐。而老爷子的这个喜好,想来姜建漠是提前给姜喃交待过的,于是就看到副班长在饭桌上长袖善舞,不时给老头儿夹上一筷子菜肴。
“爷爷,笋尖儿可嫩了,这个你要多吃点。”姜喃又是一筷子鸡丝滑笋尖,这道菜离沈嵩之最远,是以姜喃频频落箸,又给老头儿送过去。
看来这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