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斗战胜佛之悟空传-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猴王纵身跳起,拐呀拐的走了两遍。

  祖师笑道:“你身躯虽是鄙陋,却像个食松果的猢狲。我与你就身上取个姓氏,意思教你姓‘猢’。猢字去了个兽傍,乃是古月。古者,老也;月者,阴也。老阴不能化育,教你姓‘狲’倒好。狲字去了兽傍,乃是个子系。子者,儿男也;系者,婴细也。正合婴儿之本论。教你姓‘孙’罢。”

  猴王听说,满心欢喜,朝上叩头道:“好!好!好!今日方知姓也。万望师父慈悲!既然有姓,再乞赐个名字,却好呼唤。”

  祖师心下思量,数百千年之后,悟空必会闯下大祸,唯有遁入佛门,才能避过大难。如果取了道家名字,等入释教之时,还需他人改上一次,浪费我一番赐名的慈悲,不如直接从佛教中取一个,省去诸多麻烦。

  心中思量已定,决定取个佛门名字,当年,出函关五千年,化胡为佛,从函关到昆仑,一统华夷属道门,也为佛门弟子留下字辈,道:“我门中有十二个字,分派起名,到你乃第十辈之小徒矣。”

  猴王道:“那十二个字?”

  祖师道:“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十二字。排到你,正当‘悟’字。与你起个法名叫做‘孙悟空’好么?”

  猴王笑道:“好!好!好!自今就叫做孙悟空也!”

  而这正是:“鸿蒙初辟原无姓,打破顽空须悟空。”

  话说美猴王得了姓名,激动不已,上前对菩提前作礼表谢。

  那祖师即命大众引悟空出二门外,教他洒扫应对,进退周旋之节。

  众仙奉行而出。

  悟空到门外,又拜了大众师兄,就住于禅寺之间,安排寝处。

  次早,与众师兄学言语礼貌、讲经论道,习字焚香,每日如此。

  闲时即扫地锄园,养花修树,寻柴燃火,挑水运浆。

  凡所用之物,无一不备。

  在洞中不知不觉已六七年,一日,祖师登坛高坐,唤集诸仙,开讲大道。

  真个是:

  天花乱坠,地涌金莲。

  妙演三乘教,精微万法全。

  慢摇麈尾喷珠玉,响振雷霆动九天。

  说一会道,讲一会禅,三家配合本如然。

  开明一字皈诚理,指引无生了性玄。


第三十八章:《悟空一心求长生,菩提欲教七十二》

  菩提传法,必先传其修心之法,心如坚定向道,再传授术。

  菩提对修心极为看重,明道在修心,儒曰存心,仙曰修心,佛曰明心。

  菩提为孙悟空安排下的种种,有意让孙悟空先“修心”再“修行”,只有“心”先得到,才能修无情之道,走漫漫修仙之路,心若不坚,只怕道心不稳,入了魔道。

  菩提让孙悟空最先修的是“静心”,悟空毕竟是猴性,性子急,大道不能急以求成,只可徐徐图之,静心以归道,心清意静天堂路,意乱心荒地狱门,唯有静心,才能死妄心,息邪念,平平稳稳,从中道大路上行。

  不过,菩提并没想磨灭了悟空的本性,而是将悟空本性压制下来,让他在黑暗的角落慢慢发酵,等待有一天,撕裂黑暗,冲破禁锢而出。

  菩提从未想过将孙悟空培养成一个清静无为的道家或者佛家神仙,而是有意为孙悟空找到自己的佛道。

  悟空在洞中不知不觉已过六七年,一日,菩提正在讲道说法,孙悟空在旁闻听,喜得他抓耳挠腮,眉花眼笑,忍不住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孙悟空的道在哪里?

  菩提心想,但看向满身墨渍,用嘴巴舔小狼毫的孙悟空,只见他挥洒自如地在白纸上写下“长生”二字,力透纸背,越过边际,自由自在。

  “你的道,是长生?还是自由?或者是打破?”

  忽被叫道:“悟空,你在班中,怎么颠狂跃舞,不听我讲?”

  悟空道:“弟子诚心听讲,听到老师父妙音处,喜不自胜,故不觉作此踊跃之状。望师父恕罪!”

  祖师道:“你既识妙音,我且问你,你到洞中多少时了?”

  悟空道:“弟子本来懵懂,不知多少时节。只记得灶下无火,常去山后打柴,见一山好桃树,我在那里吃了七次饱桃矣。”

  祖师道:“那山唤名烂桃山。你既吃七次,想是七年了。你今要从我学些甚么道?”

  悟空道:“但凭尊祖教诲,只要有些道气儿,弟子便就学了,若能学的通天本领那是甚好。”

  祖师道:“‘道’字门中有三百六十傍门,傍门皆有正果。不知你学那一门哩?”

  菩提说得明白,我这里有的是三百六旁门左道,你要不要学?虽然是旁门左道,倒也能修成正果。

  悟空乃天生灵猴,你说了旁门左道,为什么还要学,要学就学正道。但也不敢说道于是便“凭尊师意思,弟子倾心听从。”

  祖师道:“我教你个‘术’字门中之道,如何?”

  悟空道:“术门之道怎么说?”

  祖师道:“术字门中,乃是些请仙扶鸾,问卜揲蓍,能知趋吉避凶之理。”

  原来是个算命,八卦的不学,悟空道:“似这般可得长生么?”

  祖师道:“不能!不能!”

  悟空道:“不学!不学!”

  祖师又道:“教你‘流’字门中之道,如何?”

  悟空又问:“流字门中,是甚义理?”

  祖师道:“流字门中,乃是儒家、释家、道家、阴阳家、墨家、医家,或看经,或念佛,并朝真降圣之类。”

  悟空道:“似这般可得长生么?”

  祖师道:“若要长生,也似‘壁里安柱’。”

  悟空道:“师父,我是个老实人,不晓得打市语。怎么谓之‘壁里安柱’?”

  祖师道:“人家盖房,欲图坚固,将墙壁之间,立一顶柱,有日大厦将颓,他必朽矣。”

  悟空道:“据此说,也不长久。不学!不学!”

  祖师道:“教你‘静’字门中之道,如何?”

  悟空道:“静字门中,是甚正果?”

  祖师道:“此是休粮守谷,清静无为,参禅打坐,戒语持斋,或睡功,或立功,并入定坐关之类。”

  悟空道:“这般也能长生么?”

  祖师道:“也似‘窑头土坯’。”

  悟空笑道:“师父果有些滴㳠。一行说我不会打市语。怎么谓之‘窑头土坯’?”

  祖师道:“就如那窑头上,造成砖瓦之坯,虽已成形,尚未经水火煅炼,一朝大雨滂沱,他必滥矣。”

  悟空道:“也不长远。不学!不学!”

  祖师道:“教你‘动’字门中之道,如何?”

  悟空道:“动门之道,却又怎样?”

  祖师道:“此是有为有作,采阴补阳,攀弓踏弩,摩脐过气,用方炮制,烧茅打鼎,进红铅,炼秋石,并服妇乳之类。”

  悟空道:“似这等也得长生么?”

  祖师道:“此欲长生,亦如‘水中捞月’。”

  悟空道:“师父又来了!怎么叫做‘水中捞月’?”

  祖师道:“月在长空,水中有影,虽然看见,只是无捞摸处,到底只成空耳。”

  悟空道:“也不学!不学!”

  祖师闻言,咄的一声,跳下高台,手持戒尺,指定悟空道:“你这猢狲,这般不学,那般不学,却待怎么?”

  走上前,将悟空头上打了三下,倒背着手,走入里面,将中门关了,撇下大众而去。

  唬得那一班听讲的,人人惊惧,皆怨悟空道:“你这泼猴,十分无状!师父传你道法,如何不学,却与师父顶嘴?这番冲撞了他,不知几时才出来啊!”

  此时俱甚抱怨他,又鄙贱嫌恶他。

  这些弟子,将来都是要上天庭任职,一个个都是天庭仙人,彼此之间向来不开罪,怕将来到了天上不好办事。

  今日众人见悟空惹怒了祖师,对悟空当然没有什么好脸色。

  但是悟空一些儿也不恼,只是满脸陪笑。原来那猴王,已打破盘中之谜,暗暗在心,所以不与众人争竞,只是忍耐无言。

  祖师打他三下者,教他三更时分存心,倒背着手,走入里面,将中门关上者,教他从后门进步,秘处传他道也。

  当日悟空与众等,喜喜欢欢,在三星仙洞之前,盼望天色,急不能到晚。

  不过,这一切,都被另外一个人看在眼里。

  日落黄昏时,悟空却与众人就寝,假装合眼,定息存神。

  山中又没打更传箭,不知时分,只自家将鼻孔中出入之气调定。约到子时前后,轻轻的起来,穿了衣服,偷开前门,躲离大众,走出外,抬头观看。

  正是那:

  月明清露冷,八极迥无尘。深树幽禽宿,源头水溜汾。

  飞萤光散影,过雁字排云。正直三更候,应该访道真。

  正在此时,门中闪过一束金光,悄悄的跟在悟空身后。

  你看他从旧路径至后门外,只见那门儿半开半掩。悟空喜道:“老师父果然注意与我传道,故此开着门也。”

  即曳步近前,侧身进得门里,只走到祖师寝榻之下,

  见祖师蜷局身躯,朝里睡着了。

  悟空不敢惊动,即跪在榻前,那祖师不多时觉来,舒开两足,口中自吟道:

  “难!难!难!道最玄,莫把金丹作等闲。不遇至人传妙诀,空言口困舌头干!”

  悟空应声叫道:“师父,弟子在此跪候多时。”

  祖师闻得声音是悟空,即起披衣,盘坐喝道:“这猢狲!你不在前边去睡,却来我这后边作甚?”

  悟空道:“师父昨日坛前对众相允,教弟子三更时候,从后门里传我道理,故此大胆径拜老爷榻下。”

  祖师听说,十分欢喜,暗自寻思道:“这厮果然是个天地生成的!不然,何就打破我盘中之暗谜也?”

  悟空道:“此间更无六耳,止只弟子一人,望师父大舍慈悲,传与我长生之道罢,永不忘恩!”

  无六耳在侧吗?

  祖师心想“今夜听道求长生,可不止你一人啊!”道:“告诉我,你是何物?”


第三十九章:《道出悟空天地心,学成通天七十二》

  孙悟空哈哈笑道,“师父好没趣,我本天地间一仙石,经历数个会元,便生了我,化作一只猿猴,那时是只猴儿。在花果山称王,小的们成我为‘美猴王’,那时是个猴王。如今过两洲漂西洋,拜在师父门下,学了七八年的道,今夜访道真,求个长生。此时,是个诚心求道的弟子。”

  菩提祖师思量,这猴儿果然有几分灵性,何时何地,都能认清自己,这份自知实属难得。

  祖师道:“我知你是天地间一仙石,就是石头也得有个出处才是,不可能凭空生来,你可知,仙石从何处来?”

  悟空听得,知道师父要点破自己根源,大喜,忙拜下,说道:“还请师父慈悲,告知小徒根源。”

  祖师盘腿坐在榻上,说道:“你今有缘,我亦喜悦。既识得盘中暗谜,你近前来,仔细听之,我告知你本源,也好让你明白自己是何物,从何处来。”

  悟空叩头谢了,洗耳用心,跪于榻下。

  菩提说道:“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复,地不周载。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银水。”

  孙悟空听得抓耳挠腮,不明就里,不知师父提这久远之事做什么,却不敢插言,等师父说下去。

  菩提继续说道:“你可知,四极因何而废?九州因何二裂?”

  孙悟空恭敬答道:“我只听闻,水神共工造反,与火神祝融交战。二人大战共工战败,恼羞成怒,气得用头去撞西方的世界支柱不周山,导致天塌陷,天河之水注入人间。”

  菩提问道:“你所说的不错,正是因为共工撞到了不周山,才导致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西南,故水潦尘埃归焉。我再来问你,共工撞的是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的不周山,你出生之时的花果山,是何样貌?”

  孙悟空说道:“我生出之山名为花果山,乃是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百川会处擎天柱,万劫无移大地根,花果山之中,有一条瀑布落下……”

  孙悟空说到此,心中惊疑,花果山的样貌,竟然和不周山一般无二。

  菩提笑道:“天地间有天柱八根,花果山自称擎天柱,是八根天柱之一。八根天柱中,不周山是唯一能通往天地的地方,联通天地的唯一路径,我所知,不周山倒塌之后,登仙之路废止,北天门关闭,唯余南天门。而地仙界四大洲之中,唯有东海之外,有登天之梯,有登仙之台,此山指的正是花果山。”

  孙悟空道:“师父,可不周山在西北?花果山在东海,两者相距甚远。”

  太上老君笑道:“休要乱猜,我并非说不周山是花果山。我再来问你,女娲补天的石头从何处来?”

  “不知。想来绝非凡石。”

  “这正是要说到你出处了。不周山天柱倒塌,天破开,想要补上,绝不是任何石头都可以的,必须得天地之根衍生的石头才行,所以,女娲砍断了花果山的山头,用花果山天柱堵住了天破。”

  “师父骗我,取了花果山天柱,那东边不就倒塌了吗?”

  “石心不死,天柱不倒。”

  “石心?”

  “对,女娲砍到花果山之时,见花果山之内,已经结成一块石心,石心灵气充裕,承天地之造化,心中生出慈悲,不忍用它补天,便将石心取出,放到被砍得平整的花果山山顶之上。同时设下聚灵阵法阵法,助灵石吸收日夜精华,天真地秀,算是结下一番造化。”

  孙悟空道:“我就是那石心,我就是那石心。”

  随后躬身朝天地间拜了两拜。

  菩提道:“你就是那块石心,花果山天地之根,乃是土属性,土生金,数个会元造化,生出你这只金猴。猴乃申,申属金,你又是天柱之心,心属金,你出生的时候,又是全金之日,故而,你是天地间五行灵根之一的金灵根。”

  “天地间,五行灵根每十二个会元聚集一次,每一次聚集,天地间,都会发生翻天地覆的变化。上一次,祝融共工等五灵根汇聚,撞断天柱,灾祸人间。所以,我问你,你是何物?是毁天地之物,还是庇天地之物。”

  最后两句话,菩提急声问道,无形的压迫感瞬间蔓延开来。

  “师父,徒儿只求长生一道,不敢毁灭天地,更不敢言庇佑天地。”孙悟空闻言,忙匍匐地下说道。

  什么五行灵根,孙悟空根本不在乎,只是一心求长生。

  菩提很满意孙悟空的反应,说道:“如此甚好,甚是符合无为之心,你今有缘,我亦喜说。既识得盘中暗谜,你近前来,仔细听之,当传与你长生之妙道也。”

  菩提说道:“显密圆通真妙诀,惜修生命无他说。”

  都来总是精气神,谨固牢藏休漏泄。

  休漏泄,体中藏,汝受吾传道自昌。

  口诀记来多有益,屏除邪欲得清凉。

  得清凉,光皎洁,好向丹台赏明月。

  月藏玉兔日藏乌,自有龟蛇相盘结。

  相盘结,性命坚,却能火里种金莲。

  攒簇五行颠倒用,功完随作佛和仙。”

  此时说破根源,悟空心灵福至,切切记了口诀,对菩提拜谢深恩,即出后门观看。

  但见东方天色微舒白,西路金光大显明。

  依旧路,转到前门,轻轻的推开进去。

  孙悟空一走,从黑暗的角落里面出现一个小仙,朝菩提的屋子瞧上了两眼,终是没敢进去,按原路返回,回了寝室休息。

  而悟空转到前门,轻轻的推开进去,坐在原寝之处,故将床铺摇响道:“天亮了!天亮了!起耶!”

  那大众还正睡哩,不知悟空已得了好事,当日起来打混,暗暗维持,子前午后,自己调息。

  众师兄见那日祖师敲了孙悟空三次头以后就不再理睬,想着是有意忽视孙悟空,众人对孙悟空越发的待见。

  每日听道的蒲团,总把孙悟空的安排在最后。

  打水劈柴、扫地锄园等打杂之事,也多寻孙悟空去做。

  小仙们三五成群,总是将孙悟空孤立出去,众人说笑之时,孙悟空一靠近,众人就闭口不言,各自算去。

  孙悟空也不恼,乐得一个人清净,反而能让自己安心学道。

  。。。。。

  而此时的天庭却也发生了一件大事。

  天上一日,地上一年。

  千年之后,天书记载,这一日,天地发生了三件大事。

  其一,其首便是当数西方上古大仙须菩提不顾因果业力,收了一只石猴为徒,取名孙悟空,教其通天本领。


第四十章:《灵山辩法战如来,西方再无金蝉子》

  今日,须菩提缓缓直起身子,看着远道而来的玉鼎真人,道:“安宁岂便是好?”

  “这……”

  须菩提随手端起茶杯,抿了一口,道:“天地之间,世人皆知分为,人,妖,魔,仙,神,佛。却少有人知那往上还有第七重,谓之天道。

  如今道祖修了‘无为’,佛祖修了‘无我’。

  修仙本就是逆天行事,却修出个顺应天命。哼哼,当真可笑!可笑啊!修仙求道本是窥窃天地之事,到头来却全修成了这般模样,于苍生何益?也无怪乎如来佛祖的二弟子金蝉子要发宏愿普渡众生了。”

  须菩提苦笑,长长一叹。

  玉鼎心中大惊,连忙问道:“看来,祖师是要助他一臂之力?”

  须菩提无奈道:“金蝉子要行的是普度之道,超脱佛道自立一门,而我修的与太上同出一脉,如何有那本事。不过随波逐流顺水推舟罢了。只是为人所求,也得对得起那拜谢的响头,那猴头虽然有意平淡生活,但他的出生就是逆转天命,想初入观中我便已为他指明了去路——三百六旁门左道,小有所成,八百年寿终正寝。只是那猴头偏要天者道……怕也是心性命数使然,只是如今这金蝉子有此一心,倒是为这天地气运增添了些许变数。”

  说罢,须菩提粘起一枚白子。

  “啪!”

  置罢,便仰头轻捋长须,眉目带笑。

  玉鼎睁大了眼睛在棋盘上扫视了许久,方拱手叹道:“哈哈,看来到底还是不如你们啊。”

  须菩提轻声笑:“三百六道法虽不如天者道强悍,却少有折损,多为寿终正寝。归结而来,一个‘算’字。就如同棋盘对弈,需得先知先觉,未雨绸缪,方为致胜之道。普天之下最善此道者,必数那道祖太上老君。”

  “你距那天道不也只是一步之遥么?论起‘算’字,你也未必输与那太上才是。”玉鼎笑道。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须菩提轻轻摆手,撑起身子踱步至窗前,遥望天际月色中翻滚的流云,笑道:“那太上早已修成天道无为,高居三十三重天兜率宫,虽只掌教事不理政事,可这普天之下却少有事情能逃过他的双眼,如何是我比得?只是,这悟空在此修行,便不知他还能不能算得过来了。”

  此言一出,一道霹雳划破天际,映出须菩提苍老的面容。

  “风云骤雨时,天地再造日啊。哈哈哈哈。”

  爽朗的笑声在风中回荡。

  玉鼎深深的看了过去。

  再看此时,又是雷音寺内辩论的时间。

  只见寺内坐了一地和尚,罗汉,菩萨。

  中间却有一个和尚,单单的做在正中央,仔细看来,原来是当初被大鹏追落至此的金蝉子。

  “佛祖,弟子终日苦读经书,修炼佛法,可否指教一二。”那金蝉子低头闭眼的道。

  “说来听听。”

  金蝉子忽厉声道,“敢做不敢应”

  如来一愣,才发现这金蝉子这就开始论法了,于是一笑答道:“敢应不敢放。”

  “放下!”

  “我两手皆空,放什么?”

  “那为什么还抓着?”

  “心有灵犀。”

  两人一问一答,问的凶答的快,只听的两旁罗汉,和尚议论纷纷。

  “你听懂了么?”

  “没有啊?”

  “哎,太高深了。”

  “真是玄机啊!”

  这边论答已到了关键时刻,两人头上都起了白烟。

  金蝉子:“如何是禅?”

  如来:“是。”

  金蝉子:“如何是正法眼?”

  如来:“不是。”

  金蝉子:“如何是空?”

  如来:“问。”

  金蝉子:“是么?”

  如来:“不是么?”

  金蝉子:“是么??”

  如来:“这……”

  “哈哈哈哈!”如来大笑起来,“原来你就这两下子。”

  “这……我……”金蝉子脸都涨红了,四周僧众一面哗然。

  金蝉子道:“这灵山雷音寺寺空有虚名,不见真人,可叹可叹!”

  “哈哈哈哈!”

  所有人都在惊叹回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