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斗战胜佛之悟空传-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奎木狼身负使命,和百花没有远去,在附近的碗子山波月洞落脚,离那宝象国却更近些。

  三清本是一体,便分头安排行动。而元始是世间本尊,万事不动声色。

  老君这厢安排人手暗中截取取经之人,那边灵宝天尊便着手从自己的徒众中寻找人选,准备派往西牛贺洲灵山至南瞻部洲的路上布道扬法,一是为谋取供奉,二是在传经的路上加强道门之势。取经,截经,碌碌忙忙,到底皆是为了此事。

  那灵宝天尊,原本手下教众来路多广,不分人兽,只要来投,皆可加入,因此找几个来不算是难事,灵宝从中选了几个得力的来。

  这找来的到底是谁,原来是虎、鹿、羊三只皆已修成人形之兽,最近刚投奔灵宝天尊门下,三清本是一家,也算是入了三清之门。

  这三只灵兽刚刚修成人形,法力资历不甚广大,正立功心切,被灵宝选中,准备派往地界安置,为三清得些供养,也建立些功德,以便日后任用。

  三人受命是一同前往下界,前往车迟国。这车迟国位于西牛贺洲腹地,地域广大,富足繁华。即敬佛也敬道,国王刚刚即位,尚且不能明辨是非,易于左右。

  太上老君当年在地界巡视时,发现此处佛道并生,势均力敌,而且地处要塞,是个道门扩张必争之地,便回去与那二清说过此车迟国一事。

  今此次灵宝安排三人,正为老君所说的要地而去。临行前,灵宝将三人叫至面前,对三人说到:“今派你三人前往那车迟国为那国王和国人做些好事,令其多做敬道之事,你三人可建功立业,日后也可谋得正职。”

  三人连忙感谢灵宝天尊的提拔信任。

  灵宝天尊又道:“你三人平白无故,就此一去,那车迟国人和国王不知你等法力,却要苦等良机方能被那国王倚重,今我做一安排,你等一到那里便可即刻受到那国君的重用,以便施展。”

  三人齐声道:“听从天尊安排。”

  “待我去与那老君商议,让玉帝先停了那车迟国的降雨,待大旱多日,你三人便一同前往那里降雨,必能成功。”


第一百五十六章:《鱼儿,建佛》

  三人一听,立刻领会,又再次感谢灵宝及三清教化提携,承诺若得那国王重用,一定倾其国力供奉三清。

  灵宝见三人表态,点点头,甚是满意。又取出几个令旗,对三人道:“这几个令旗乃是太上老君令旗,可直接对那天庭众仙行使号令,你等行事,如欲天庭安排人员,可祭出此令旗,那天庭相关执事,自会相助,甚至不必找玉帝颁旨。”

  三人忙收下令旗,口中连连称谢,遂各自安排去了。

  虎鹿羊三仙前往车迟国住下,只等天降大旱,以谋动。

  再说那灵宝天尊安排完了三人,便前往老君处,与老君说了此事,老君便前去通知了玉帝安排暂时停止予那车迟国降雨,他人若求雨则不应,只待灵宝天尊安排的三人手持他的令旗发出的求雨令。

  玉帝见是老君亲自安排,见其干涉天庭原本秩序,心中本有不悦,但因是三清的共同安排,老君亲自出面,无奈之下并不违背,只得应允,通知了执掌风、云、雨、雷、电等值日诸仙照老君吩咐安排。

  玉帝此令一下,负责给车迟国布雨的诸仙班均停了原本的安排,只等玉帝发号施令。

  那已在车迟国等候的三仙一见,果然一连三月毫无点雨,地裂苗枯,知是天上已做安排,时机即将到来。

  此时车迟国的百姓见连月干旱,家家焚香祭拜,人人磕头求雨,怎奈苦求不得。

  这一日,国王见旱情持续,难以化解,便叫那一干僧众摆开大道场,自己也亲自在宫门外观看。

  只见一群请来的和尚,盘坐念经,一连三日,却毫无功用,滴雨未下。

  国王见这么多和尚也求不来雨,心下不禁烦躁,但又无计可施,正愁苦间,只见天上一道金光,三个神仙从天而降,来到国王面前。

  这三个人不是别人,正是那领受了三清使命的虎鹿羊三仙。

  三人见时机已到,随即现身前来。

  国王一见有仙人驾临,忙起身相迎。三人见过了国王,又介绍了自己的名姓,各自称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有呼风唤雨之能。

  国王一听,心中大喜,忙请三大仙和那些和尚一起做法求雨。

  三人即刻兴坛做法,开始求雨,祭起太上老君令旗,迅即上达天庭。

  天庭执事见老君令旗,要求布雨,不敢耽搁,掌管风雨雷电之职者前往三人所在之地。

  诸仙即刻前往那车迟国,兴云布雨。

  霎时间,狂风大作,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大雨倾盆,倾刻给万民解了灾难。

  国王一见三仙一到便解了举国大旱之灾,对三人敬谢有加,遂设摆筵席款待三个大仙。

  席间三个大仙只管吹嘘自己的法力无碍。那车迟国王对三个大仙大加封赏,赞扬。

  之后每日与那三个大仙一起上朝,三仙也曾在其师尊那里学了治国之术,谈起治国用人也头头是道,把个国外赚哄的五体投地,没多久又安排三人做了国师之职,从此灭僧敬道。

  按三仙吩咐,把寺庙里供奉的神佛尽皆搬走,丢入荒地,换成三清神像,又把那车迟国的僧众只管差遣了去从事劳苦之事,并派道人严加看管,那僧众不堪其苦,死伤无数。

  那国王又在全国境内张贴告示,捉拿逃跑的僧人,令那苦力众僧再不敢逃跑。

  国王见其能及时兴云布雨,能保五谷皆丰,便任其而行,三人又哄那国王,称其能修炼长生丹药供那国王服用延寿,国王对此最是求之不得,更是对三人言听计从。

  三仙在车迟国的所为早有值守报与玉帝得知,玉帝只做不见。

  而一干僧众的苦怨也通达西天,佛祖如来也已知晓一切,对于此等明目扶道灭僧之事暗中做了安排,只待良机处置。

  三清在西牛贺洲边界万寿山安置了镇元子,又有奎木狼、金银二童子、虎鹿羊三仙,在通往西天灵山路上步步为营,苦心安排,眼见其势力所及之处离西天渐行渐近,不能不引起西天的警觉。

  尤其是那虎鹿羊三人到了车迟国灭佛敬道之事报与如来只后,如来见此情形,大为重视,认为当下便需出手,便请观音加以应对,以免事态发展至无可收拾。

  观音领如来法旨,一路考虑如何安排人选处理此事,回到自己的住处。

  观音因最近诸事繁多,又有新的旨意要办,也些许有些烦闷,便来到后花园散散心。

  来到后花园,观音见到那竹林莲池,曲径幽幽,绿意盎然,清风许许,少许心神安定,至莲花池旁,观音坐下,眼望那平静的池水,回想这几日的事情,谋划将来安排。

  观音落座不久,水中游来一只金鱼,将头露出水面。原来这金鱼正是当年观音在金池长老那里用金丹砂换来的金身鲤鱼,常年在莲池中将头露出水面,听菩萨讲经说法,竟也慢慢地有了灵性。

  观音一见金鱼浮上,心里一时开朗,心想:“这应对之选便是有了。想到此处,观音念动咒语,将那原本有了灵性的金鱼点化成了人形,上到岸来。”

  金鱼得了人形,急忙来到菩萨面前跪拜道:多谢菩萨点化。

  观音让其起身说话,对金鱼道:“今点化你成人型,乃是欲安排你一项事去办理。”

  金鱼连忙点头道:“菩萨只管吩咐,我定遵照行事。”

  观音点头,对金鱼道:“我佛门广大,一向以慈悲为怀,但力有不逮。今那车迟国灭佛杨道,听信三个道人,诸多对我佛门不敬,对佛门信徒更是施以酷刑苦役。”

  “今不能任由其放纵行径,因此差你去往那车迟国交通要塞元会县通天河中驻扎,借那大河天险据守,莫让道门之徒再向西天扩张,同时保护当地众僧,凡是往来之人,需小心加以观察,尤其是注意那道家三人,莫要令其轻易通过,向西天灵山推进。如有要事,要来报与我知。”

  金鱼领命,却不离去,观音见其似还有事,便问道:“你还有何事?此去如遇当地河神土地拦阻相问,只管提我的名号即可无阻。”

  金鱼对观音道:“还有一事要求菩萨。”

  “只管讲来。”

  “我原本在菩萨后花园听得菩萨**,修行自悟,小有法术,今去到凡间,恐遇凶险,可有任何人相助与我。”

  “哦,这个你不必担心,你自顾一身前去,我会时刻关注你那里的情况,一旦有异常境况,我自会即刻前来。”

  菩萨法力无边,金鱼一听欣喜,辞别了菩萨,径直奔车迟国通天河而去。

  通天河两边连通车迟国和西梁国,有千里宽阔,十分难以逾越。

  金鱼本是水族,行至通天河,一见那水,更是如同归家一般,一头扎入水中,又跃出水面,大肆翻腾兴了一阵风浪。

  这里原本有一修行逾千年的老鼋,做了来往摆渡之事,长年累月,积累了许多善行,还在河中修造了府邸,又有诸多家眷。

  突然今日被那翻滚的波涛惊扰,便浮上水面观瞧,一见,吓了一跳,只见一巨大金鱼在那里正兴风浪。

  金鱼一到通天河,私下看处,寻个安身之地,只看中了这老鼋的府邸,便按照菩萨所授之法,念动法咒,拘来当地的河神土地,一起夺占了其巢穴,驱赶了老鼋及其眷属。

  老鼋力敌不过,只得忍气吞声,在水中隐蔽角落,另行安顿。

  那金鱼便在此地称王,又取观音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灵感观世音菩萨“之“灵感“二字,又纠集了河中成精的鱼虾,在此做起灵感大王。

  此地周围的妖精听那灵感二字,知道来头不小,有的来投靠,其余都不敢来犯。

  那灵感大王不忘自己佛门使命,凡是前来捉僧赶僧的车迟国兵丁,一概拿了吃了,自此整个车迟国就此一县境内尚存有佛门僧人。

  此事被那虎鹿羊三个大仙得知,那三个大仙在车迟国国君身边时刻不忘兴道抑佛,车迟国僧人四处被驱赶,但到了元会县,佛徒却可安生,原来那三个大仙闻听有以“灵感“名头称王精怪,知有来头,有所忌惮,一时间未有动手,先观察一二。

  这河两岸有通商之利,自此尽皆与其领取。

  那灵感大王却也给当地行云布雨,当地百姓也都来供奉,不敢懈怠,灵感也借机向来供奉的百姓中硬索了延寿之所需之物,一年一对金童玉女供奉祭祀,当地百姓苦不堪言,尤其是儿女被选中送那灵感大王祭祀者。

  佛门用度不断增加,菩萨上仙安排手下四处出手,多谋供养。

  那边羡煞了一人,要说此人是谁,说起此人的主人,还不是个非凡简单人物,正是那弥勒佛祖,此人乃是其手下一徒儿,唤做黄眉。

  弥勒佛祖身为如来的继任者未来佛,西天凡有事报,皆要原文抄送至弥勒佛祖之处,每每都是这黄眉徒儿先接报,简单看一遍再呈送佛祖审阅。

  因此,这黄眉对西天乃至天上人间发生的大小诸事多有知晓。

  诸如三仙占了车迟国,最近又有文殊的坐骑青狮跑到了乌鸡国取代了国王,连观音莲池中的金鱼也自封大王好不自在,等等一概皆知。

  这黄眉近来看了天地诸仙四处寻福,十分艳羡。

  心想:“我虽跟随了东天佛祖,修行不辍,也有甚高道行,但只是每日传递堪阅文书,不曾享有什么荣华富贵。”

  “佛祖虽贵为未来佛,但毕竟还未曾上位得职,也不能明着大肆张扬,我等只能甘愿受此贫苦,别无他法。比起那些被菩萨大仙派往下界直接享清福的来真是相差甚远。而那佛祖秉性自在,自知尊位必成,对此又不太上心,叫我等跟随他的人好生清苦。”

  黄眉所思也是实情,那弥勒佛祖现已是佛门至尊继任者,位已近至尊,所求已非凡事凡物,也本豁达,乃是一尊福佛。而将来他主世的时期,世间已经历了诸多变化,与之现在有大不同,在未来之时:

  山河峭壁,多已消失,四皆平原,土地肥沃,海水平静,均乃自然乐土。

  四季风调雨顺,百花开放,物产丰收,果实硕美,任人自取,衣食无忧。

  屋舍良足,任人自住,尽皆长寿,无疾无苦,无灾无难,无争无执,无烦无恼,心皆大善。

  无贪嗔痴疑,更无杀盗淫妄。人人皆知修身行善,平等无有分别。

  众生相见尽欢悦,良言互相勉励,善行相互扶持。

  天空皆清净,地上无污物。各类宝物,随手拾玩,不知何为人为财死,鸟为食亡。

  无有迷惘,也无需祭拜。

  地藏、观音也至大极乐,成就无为功果。


第一百五十七章:《假佛》

  弥勒佛已知己命,因此已近无求,平日只露笑颜,向世间传递未来之大美好情境。

  然而天地间能及其位者,能及其大远见眼光,大胸怀者却十分少,大都难以到达其境界。

  当然这一切还是现世之士努力谋取的结果,亦是天地造化生成。

  却说这黄眉,独自思量了一夜,觉得如果自己不提,恐怕永远没有享乐的日子,现在应该和佛祖说说了,第二天便借传送西天佛报的机会,前去见佛祖一叙。

  黄眉来到弥勒佛祖议事的大厅之上,见那大肚佛祖像往常一样,斜卧在自己的佛床上,摇着蒲扇,正在安闲。

  原来这东天佛祖与旁人不同,不摆座椅,而是放一长床,每日斜倚在床上看阅公文,床前有书案一方,也比通常的书案长些,遮住那床际。

  弥勒佛祖见黄眉已将今日的文报取了带来,便叫他放在书案上,站立一旁听候。

  黄眉呈上文报然后在一旁站立,只等那佛祖看完发话。

  佛祖拿过呈阅的佛报,简单看了一眼,见上面有虎鹿羊三仙占了车迟国,还有文殊菩萨的青狮坐了乌鸡国国王的宝座等等诸事,然后笑笑,将那文书置于一旁,又斜靠在床上,继续摇蒲扇。

  黄眉在旁见是时机了,便上前对佛祖道:“启禀佛祖。”

  弥勒佛见黄眉有话,便问道:“你有何事啊。”

  “佛祖可曾看了今日西天呈上的文报。”

  佛祖嗯了一声,问道:“你有何见解。”

  然后继续摇自己的扇子。

  “见解不敢,只是我见那三清,如来,还有观音等菩萨最近忙于安排手下扩张,多得供养,正逍遥快活的紧哩。”

  佛祖笑道:“他们自去快活,又有何干?”

  黄眉连忙道:“徒儿我跟随佛祖多年,紧尊戒律,如今这西天在划界、谋供上大开清规,徒儿我想,我们也可效仿。”

  佛祖一套便知其心中所为何事,知道是自己一直让手下过得有些清贫了,如今见了同门他人的富贵有些按捺不住。

  佛祖不但有大胸怀,也有大清明心,能体谅众生之愁苦。

  佛祖未动声色,只是像往常一样呵呵笑道:“徒儿,我等不比那西天和上清,只此一隅,需耐得寂寞。”

  “您乃是佛祖正式的继任者,那西天如来也理应有个像样的安置,今其放任座下弟子谋得这许多供奉,皆独自吞了,也不给您表示一二,我这厢才看不过,多说了几句。”

  佛祖摇了摇头道:“徒儿哪里知晓,若多谋扩张势,必将扰乱与民。及至未来世时,天下皆丰,无分你我,自得其乐,你所求的,自得圆满。”

  弥勒佛说完,便不言语,只管自己扇扇。

  黄眉听佛祖这么一说,也没完全听明白其中的意思,总之见佛祖无意现在而为之,于是便将自己昨夜想得法说了出来。

  黄眉道:“徒儿想西天如来佛祖既然最近宽裕,给您建造一间像样的府邸于理也说的过去,不知我佛意下如何?”

  弥勒佛现在说来还无有正式的府邸,办公也只是在自己的宅院里,好在他常喜四处云游,查众生疾苦,对此倒也从未介意,只是今天听徒儿这么一说,倒提起一桩心事。

  弥勒佛祖这才起身坐起,见那黄眉徒儿正对书案站立。

  佛祖理了理衣衫,用扇点指黄眉,道:“你且说说你的想法。”

  黄眉见佛祖正坐而问,忙道:“启禀佛祖,我的意思是,佛师您不好开口向那如来索要,不如派徒儿我前往西天,以您的未来佛身份之名,要求先建一座佛寺,小徒我愿全程督办。”

  弥勒佛笑道:“也好,也好,此事不可轻易开口,既然开口就得办成,你若已胸有成竹,不妨前往西天一试,别忘了先看看如来的态度如何,再灵活定夺。”

  黄眉一听大喜,忙道:“我佛大智,徒儿自当全力办成此事。”

  弥勒佛又略作交代,黄眉收拾了一下,便朝西天出发。

  黄眉跟随东天佛祖修行多时,也是得道非浅,念动法力,不多久便到得西天灵山雷音寺前。守寺门的金刚见是弥勒佛祖手下前来求见如来,立刻前去禀报,很快将黄眉迎进寺内。

  如来正在大殿上与众菩萨议事,见弥勒佛的徒弟黄眉前来,便停下手中的事务,先受了黄眉的跪拜。

  拜完如来,黄眉起身,如来佛问道:“你家佛师近来可好,我近来多有些公文送往你处,可有批示呈我?”

  黄眉见如来相问,便答道:“我佛师每日查看所送公文,大大辛苦,佛师让我回告上师,公文皆仔细阅过,并称赞我佛治理有方,他人无可增减。”

  如来听了,笑了笑,说道:“你佛师这是自谦了,他乃大智大慧至极的典范,是我等此间俗事,并不能触动与他。”

  黄眉并没有将修建佛寺之事直接提出,而是对如来道:“只是有一件事要禀报如来上师。”

  “你且讲来。”

  “我东来佛祖上师,每日看阅公文,看必将那公文堆放在旁,以便查阅,天长日久,这小小的厅堂已经堆满公文,盛放不下了。”

  如来清楚弥勒佛的情况,知道黄眉所说基本属实,且要听听他的想法。

  如来对黄眉道:“你家佛师厅堂窄小,今又多有公文摆放,也确是有些拥挤了。”

  黄眉见如来认可,便回应道:“还请如来佛祖赐建我家佛师一间宅寺,以供奉东天佛师。”

  如来最近多得了些金银供养,建造宅寺完全拿得出手,既然这黄眉提出,必定也是其师傅弥勒佛的想法。

  弥勒佛身为来世佛,没有个像样的地方安身却也说不过去,自己之前倒也疏忽了,既然今天他徒儿提起,便是应该应承。

  于是如来道:“你家佛师一向勤俭,普渡众生,安定善信。只是这宅院确也是小了些,以至于公事不便,这样吧,你去找阿傩、迦叶商议办理建造宅寺事宜。”

  黄眉见此事如来答应的如此爽快,心中欣喜,忙代弥勒佛祖谢过如来,到藏经阁去找阿傩、迦叶二位尊者。

  见了这二人,把来意一说,二人见是如来亲自安排给未来之主建造宅院,自是积极,马上安排资银。

  这监督建造一事叫那黄眉自行安排,这正和黄眉心意。

  西天之事安排妥当,即回东天禀告弥勒佛去了。

  见了弥勒佛祖,黄眉把在西天的事情一一述说,弥勒佛满意,就遣黄眉督办此事,又取了自己一对金铙钹交与黄眉,作为信证,以便督促行事。

  黄眉装入弥勒佛给的袋中收下,歇息少许,便前往如来给选定的地址去建佛寺去了。

  因名义上乃是公干佛寺,因此如来把地址选定在距离西天不远处的一处所在,并亲赐其名:“小雷音寺”,以示与当前所在雷音寺的关系和区别,旁人一见,便自分明。

  除此之外,其他皆可按东天佛祖的意思自行安排。

  黄眉马上招了人来,用西天给的金银,大兴土木,不久宝寺建成,阿傩、迦叶那里自然也出力不少,获得良多。

  除了一些既有的固定样式外均按照黄眉喜好建造,见那寺庙已经建好,黄眉自是欢喜。

  但他还不急于向佛祖禀报,因见那三个犀牛怪假扮佛祖未受干涉,便自己也想尝尝为佛独尊的滋味。

  于是去掬了些附近山林的鬼怪,自己化作个佛祖的穿着模样,叫那些鬼怪也变化成类似佛祖身边人的样子,自己坐在殿上先品品当佛祖的滋味。

  那些鬼怪起初也是不敢冒充菩萨罗汉,但见那黄眉法力颇高,也就顺从应了。

  当地周遭的人见立有一寺,壮观雄伟,寺内有佛,不敢怠慢,皆来供拜,那黄眉自是好一番消受,但毕竟不敢久留,不日回禀米勒佛祖,诉说工程建造完毕。

  东来佛祖却是个真心节俭之佛,虽那宝阁造好,但依旧还在原处居住,且弥勒佛常四处游走,普渡众生,也不常呆在自己的住处,于是那黄眉童子便时时趁东来佛祖不在之机,溜出去,到那小雷音继续装扮佛祖享乐。

  佛门此次大兴土木,用度大增,渐感压力,如来加快筹划取经一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