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斗战胜佛之悟空传-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唐太宗躲闪不及,被他们扯住。

  幸有金蝉子唤一青面獠牙鬼使,喝退了李建成、李元吉,唐太宗方得脱身而去。

  唐太宗脱身离开之后,问道:“奈何我父亲及两兄弟具在此处?尚不得轮回?”

  “罪业未消,何以轮回?因果未报,如何轮藏?”

  唐太宗闻言,心中惊骇,其中罪业因果,只怕和自己难脱关系。

  行不数里,见一座碧瓦楼台,真个壮丽,但见:飘飘万迭彩霞堆,隐隐千条红雾现。耿耿檐飞怪兽头,辉辉瓦迭鸳鸯片。门钻几路赤金钉,槛设一横白玉段。窗牖近光放晓烟,帘栊幌亮穿红电。楼台高耸接青霄,廊庑平排连宝院。兽鼎香云袭御衣,绛纱灯火明宫扇。左边猛烈摆牛头,右下峥嵘罗马面。接亡送鬼转金牌,引魄招魂垂素练。唤作阴司总会门,下方阎老森罗殿。

  唐太宗正在外面观看,只见那壁厢环叮,仙香奇异,外有两对提烛,后面却是十代阎王降阶而至。是那十代阎君:秦广王、楚江王、宋帝王、仵官王、阎罗王、平等王、泰山王、都市王、卞城王、转轮王。

  十王出在森罗宝殿,控背躬身迎迓唐太宗。

  唐太宗谦下,不敢前行,十王道:“陛下是阳间人王,我等是阴间鬼王,分所当然,何须过让?”

  “朕得罪麾下,岂敢论阴阳人鬼之道?”逊之不已。

  唐太宗前行,径入森罗殿上,与十王礼毕,分宾主坐定。

  约有片时,秦广王拱手而进言曰:“泾河鬼龙告陛下许救而反杀之,何也?”

  唐太宗说道:“朕曾夜梦老龙求救,实是允他无事,不期他犯罪当刑,该我那人曹官魏征处斩。朕宣魏征在殿着棋,不知他一梦而斩。这是那人曹官出没神机,又是那龙王犯罪当死,岂是朕之过也?”

  十王闻言,伏礼道:“自那龙未生之前,南斗星死簿上已注定该遭杀于人曹之手,我等早已知之。但只是他在此折辩,定要陛下来此三曹对案,是我等将他送入轮藏,转生去了。今又有劳陛下降临,望乞恕我催促之罪。”

  言毕,命掌生死簿判官:“急取簿子来,看陛下阳寿天禄该有几何?”

  金蝉子拿出一个簿子,封页上写着“天下万国国王天禄总簿”,翻了开来,一页一页查找。

  找到太宗的名录,只见上面写着:“南赡部洲大唐太宗皇帝天禄贞观一十三年。”

  金蝉子把簿子给太宗看了,太宗大惊失色。

  金蝉子看了看太宗的神色,提起勾魂笔,当着太宗的面,在“一”字上面加了两横,变成了“三十三年”。

  合上了簿子,崔对太宗道:“陛下是人间明君,魏征是忠良贤臣,望陛下还阳后能多纳魏征谏言,时时处处以百姓为重,多造功德,以换取这二十年的阳寿。”

  太宗大喜,连忙答应谢了。

  这金蝉子竟然敢擅改生死簿?

  十王从头看时,见太宗名下注定三十三年,阎王只自己办错事了,惊问:“陛下登基多少年了?”

  唐太宗回道:“朕即位,今一十三年了。”

  “陛下宽心勿虑,还有二十年阳寿。此一来已是对案明白,请返本还阳。”

  唐太宗闻言,躬身称谢。

  十阎王差金蝉子所幻判官、朱太尉二人,送太宗还魂。

  唐太宗出森罗殿,又起手问十王道:“朕宫中老少安否如何?”

  十王道:“俱安,但恐御妹寿似不永。”

  唐太宗又再拜启谢:“朕回阳世,无物可酬谢,惟答瓜果而已。”

  十王喜曰:“我处颇有东瓜西瓜,只少南瓜。”

  唐太宗笑道:“朕回去即送来,即送来。”

  从此遂相揖而别。

  太宗与金蝉子正在说着话,前面又来了一对青衣鬼童,走过来道:“大唐皇帝,阎王有请!”

  太宗吓了一跳,要是去见了阎王,又怎么能再回出去?他转头看着金蝉子,想要说话求助。

  金蝉子知道太宗的心思,劝道:“陛下请安心前去,臣保陛下顺利回阳!”

  金蝉子那样说了,太宗也只好跟着两个鬼童去见阎王,金蝉子陪同在左右。

  走过了那段荒野,前面有一座城池。那城墙给人一种很不舒服的感觉,仿佛是一头蛰伏着吃人的洪荒怪兽,城门则像是怪兽张开的嘴巴,正要择人而噬。

  城门上挂着一面黑铁牌,上面写着“幽冥地府鬼门关”。

  太宗心里又有些发毛了,不敢再走。

  金蝉子在后面催促道:“陛下,请放心走!”

  太宗只好壮着胆子继续往前走去。

  进了城,是一条阴森森的大街,街道上鬼来鬼往。街道两旁是一排排的房屋,里面住着各种鬼魅,鬼哭鬼叫鬼唱歌,令人毛骨悚然。

  太宗惴惴不安地跟在两个青衣童子后面。

  “世民来了!世民来了!世民来了!”

  突然有人咬牙切齿地尖声厉叫,那声音里充满着怨毒。太宗吓了一跳,未及反应,旁边冲上来三个恶鬼,扯住太宗就打,嘴里尖叫着:“还我命来!还我命来!还我命来!……”

  太宗认出了是已故的先皇高祖李渊、大哥李建成和四弟李元吉,吓得魂飞天外,尖叫挣扎。

  太宗姓李名世民,是唐高祖李渊的次子。

  当年李渊即位以后,封大儿子李建成为太子,二儿子李世民为秦王,四儿子李元吉为齐王。

  太子李建成为人仁厚,是个明君的好人选。但是李建成军功不及秦王李世民大,麾下的能人异士也不及秦王多,秦王麾下的将官们为了自己将来的前程,纷纷劝说秦王李世民夺取皇位。

  这事被李建成与李元吉知道了,李元吉就劝李建成先下手为强,杀了秦王李世民。李建成不忍骨肉相残,迟迟不肯动手。

  后来李世民的手下发动了玄武门兵变,要杀了李建成和李元吉。

  混乱之中,李元吉弯弓搭箭想射死李世民,由于太紧张,一连射了三箭都没有射中,反被李世民一箭射死了太子李建成。尉迟恭又一箭射死了李元吉,众人杀了太子,又逼李渊改立李世民为太子。

  李渊遭逢巨变,痛失二子,又气又急,不久就晏驾归西了。

  太子李世民继位,是为唐太宗,年号贞观。

  现在已经是贞观十三年了。

  想不到十三年过去,李渊和李建成、李元吉竟然还没有投胎往生,现在跳出来扯住太宗要他偿命,太宗怎么能不惊惧?

  金蝉子见太宗苦挣不脱,招手叫来一个青面獠牙的鬼将。

  鬼将大声喝斥,不料李建成三人死不松手,仍然是围着太宗又扯又打。

  鬼将上前出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四人分开。

  太宗已经是吓得肝胆俱裂了。

  一行人又走了几里路,前面有一座青瓦黑墙的宫殿,殿门写着“森罗殿”三个篆字,殿外挂着招魂幡,殿门处牛头马面各种鬼兵进进出出。

  “阎王就在殿里,唐皇请进!”两个青衣鬼童请太宗进去。

  太宗硬着头皮走了进去。殿里面坐着十个阎王,见了太宗,请太宗坐了。

  秦广王说道:“泾河鬼龙来告陛下言而无信,说陛下答应了救他,却又杀了他,不知道情况究竟是怎样?还请陛下说明。”

  “龙王来梦里求朕,朕是答应了救他,也有心要救他性命。那天一直留着魏征在殿中下棋,谁知到了午时三刻,魏征竟然在梦里斩了他?这是他自己该死,又怎么能怪朕呢?”太宗惴惴不安地解释。

  “那鬼龙一纸诉状,把陛下告到了西天如来佛祖座下四大菩萨的地藏菩萨那里,地藏菩萨掌管六道轮回和十八层地狱,下了法旨过来,要我们好好查个明白,所以我们只好请陛下来地府对案。”

  秦广王说着,又对金蝉子道:“取生死簿来,看看陛下阳寿天禄该有多少?”

  金蝉子把生死簿子呈上。

  秦广王打开查看,看到南赡部洲大唐太宗皇帝天禄贞观三十三年,问太宗道:“陛下登基多少年了?”

  太宗知道生死簿上已被崔加了二十年阳寿,心里暗暗庆幸,回答道:“十三年了。”

  “陛下不用担心,生死簿上注得明白,还有二十年阳寿,可见那鬼龙是该死的,与陛下无关。案子已经明白,我们马上会让鬼龙去投胎转生,陛下马上可以还阳!”

  秦广王说完,派朱太尉和崔判官送太宗魂魄去还阳。

  太宗躬身谢了十殿阎王,又问:“敢问阎君,朕宫中老少是否平安?寿年如何?”

  “陛下的御妹是早夭之命,其他的都安康。”秦广王道。

  “朕回到了阳间,一定酬谢诸位阎君!请问送什么来为好?”太宗又问

  转轮王说道:“佛法云,因果有报,种瓜得瓜。我这里有东胜神洲的东瓜,西牛贺洲的西瓜,北俱芦洲的北瓜,就是少了陛下南赡部洲的南瓜。”

  太宗若有所思,看来还是一样阿,点头连忙答应了,告辞出来。


第一百七十五章:《轮回重生》

  朱太尉拿了引魂幡,在前面引路,崔判在后面保护太宗。

  三人出了阎罗殿,走了一阵,太宗发现走的不来时的路,问崔道:“这路好像走错了吧?”

  “陛下放心!没错的!阴间里是没有回头路的,现在是送陛下从转轮藏出去,顺便请陛下一路游览地府,看看阴间景象!”

  太宗无言,只有跟着朱太尉往前走走。

  又走了一阵,前面有一座高山,山势险峻。

  山上阴云黑雾,鬼气重重,到处怪石嶙峋,一片黄土,寸草不生,举目望去,满眼都是鬼魅。

  “崔先生,那是什么山?那么多的鬼,怎么走的过去?”太宗看见那些鬼恶形恶状,又不敢走了。

  “那是幽冥背阴山。”金蝉子回答道:“陛下不要怕,有臣和朱太尉在,没事!”

  走上山来,路边的野鬼冤魂看见太宗衣着华贵,一个个都鬼眼发光,似乎是想扑上来,瞧了瞧崔判官和朱太尉,终究不敢动手。

  一路上鬼差来来往往,恶鬼冤鬼厉鬼哭号不断。

  太宗心惊胆战,好在终于有惊无险过了背阴山。

  到了山下,沿路又看到一重一重的鬼府衙门,每一重门后传出来凄厉的惨叫,让人忍不住寒毛倒竖。

  太宗惊骇不已,问道:“崔先生,这又是些什么地方?”

  “那是十八层地狱。”

  “有哪十八层?”

  “前三层是吊筋狱、幽枉狱、火坑狱,进了这三层,终日寂寂寥寥,烦烦恼恼,生前犯了贪嗔痴等念业的,都来这里受罪。

  “再三层是酆都狱、拔舌狱、剥皮狱,这三层里哭哭啼啼,凄凄惨惨,凡是生前不忠的、不孝的、口是心非的,都来这里受罚。

  “再后三层是磨捱狱、碓捣狱、车崩狱,进了这三层,就要被弄得皮开肉绽,裂嘴拔牙,那些做事不公道、没有良心、自私自利、搬弄是非的人,死后都来这里受刑。

  “再后面三层是寒冰狱、脱壳狱、抽肠狱,这三层的都被折磨得垢面蓬头,愁眉苦脸,生前欺行霸市、做买卖时缺斤少两的人,死后都要到这里来领罪。

  “再后面三层是油锅狱、黑暗狱、刀山狱,凡是欺压良善,为祸地方的,都要到这里来受刑。

  “再后面的三层是血池狱、阿鼻狱、秤杆狱,凡是谋财害命,宰杀牲畜的,都要到这里来受刑。

  “进了这十八层地狱后,都被绳索紧紧绑缚,更有赤发鬼、黑脸鬼,牛头鬼、马面鬼,拿着长枪短剑、铁简铜锤来行刑,打得个个皮开肉绽血淋淋,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受苦千年也难以得到解脱,沉沦永世也不能翻身!”

  金蝉子停了一停,又语气悠长地说道:“有四句诗说得好:‘人生切莫把心欺,神鬼昭彰放过谁?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太宗想到自己这一生的作为,听到这十八层地狱地说法以及地狱里的凄惨号叫,忍不住心中发虚,然直打寒战!

  好不容易走过了十八层地狱,前面又出现了三座桥。

  左边一座是金桥,以黄金铺地,栏杆也是黄金做的,金光闪闪,桥上宽阔平坦,桥下是香草鲜花。

  中间一座是银桥,用白银砌成,栏杆也是白银做的,洁净无尘,桥上也是宽广,桥下是浅水清溪。

  金桥和银桥的桥头,都有鬼使打着幢幡在两旁迎接。

  右边还有一座桥,看着却很是恐怖。

  那桥长有数里,高有百尺,宽却只有三指,桥面上光滑如冰面,两边还没有扶手栏杆。

  桥下是一条血河,血浪翻滚,寒气森森,哭号之声不绝于耳。

  血河波浪里有无数的恶鬼往上跳跃,跳上桥头抓人啃食。桥的两边隐藏着毒蛇饿狼,时时跳出桥来咬人。

  桥上洒满了鲜血,两边的树枝上,挂满了被抓下河去的人的衣裙。

  桥头守着许多狰狞的牛头马面鬼,有无数的鬼魂枷锁缠身,被鬼卒们挥舞着鞭子打着往桥上赶,不肯往桥上去的,或者是想后退的,直接用铜锤打下了血河里去,惨叫声中,瞬间就被河里恶鬼和毒蛇饿狼等啃咬得尸骨无存,从此灰飞烟灭,永世不得超生。

  太宗看着那座独木桥,心里直冒寒气,又问崔道:“那是什么桥?如此险恶,怎么过得去?”

  “陛下,那三座桥叫做奈何桥。凡是有大功于天下的贤人,或者是施仁政于百姓的君主、以及乐善好施、念佛斋僧,修路造桥的人,就能过左边的金桥,桥头有鬼使接引护送。凡是忠孝贤良之辈,公平正大之人,也都有幢幡接引,过中间的银桥。若是作奸犯科、欺压良善、杀生造孽的人,死后就要被恶鬼赶上右边的血水桥!”

  太宗慌得停下了脚步。

  金蝉子又说道:“陛下放心!陛下是人间明主,微臣自然会护送陛下从金桥上过去。陛下回到了阳间,记得要把这阴间的景象告诉世人,使世人信佛向善,免得死后要过血水奈何桥,被恶鬼吞噬,永世不得超生!

  金蝉子领着太宗往金桥走去,桥边的鬼使见了,都打着幢幡前来迎接,三人从金桥上如闲庭信步地轻松而过。

  过了桥,又来到了一座城池,城门上写着“枉死城”三个字。

  进了城门,满城都是鬼魅,忽然有声音大叫:“李世民来了!李世民来了!……”

  太宗还没有明白过来是什么人在叫,已经冲上来了一伙缺胳膊的、少腿的、没脚的、无头的、断腰的各式鬼怪,拦住了太宗去路,一个个凄惨惨叫着:“还我命来!还我命来!……”

  “崔先生,救我!救我!”太宗吓得全身战粟,急忙后退,躲到了金蝉子身后。

  “陛下!那些人都是先前陛下南征北战时战死的鬼魂,全都是冤死的,所以不得超生,又没有钱财盘缠,缺衣少食,所以都成了孤寒饿鬼,陛下要散些钱财给他们,微臣才能有办法救陛下脱身!”

  “朕来的时候没带钱财,身无分文,如何是好?”

  “陛下,阳间有一人,金银若干,在我这阴司里寄放。陛下可出名立一约,小判可作保,且借他一库,给散这些饿鬼,方得过去。

  “此人是谁?”?”太宗急问。

  “他是河南开封府人氏,姓相名良,他有十三库金银在此。陛下若借用过他的,到阳间还他便了。”

  有钱能使鬼让路!

  太宗有了救星,急急找金蝉子要了纸笔,写了一张借据交给金蝉子,说明借相良一库金银。

  金蝉子把借据向那些鬼魅舞了舞,大声道:“大唐皇帝捐了一库金银给大家,大家拿这借据去库房找帐房分钱去吧!大唐皇帝的阳寿还早着呢!你们放他过去,我领了阎王钧旨,送他还阳。我请他还阳之后,到阳间请高僧做一个水陆大会,超度你们超生,你们都领钱去吧!”

  那些枉死鬼见了有金银可分,又听说太宗回阳之后会做法会超度他们,让他们能够往生投胎,在鬼叫声中,都慢慢的都退了下去了。

  金蝉子令太尉摇动引魂幡,领太宗出离了枉死城中,奔上平阳大路,飘飘荡荡而去。

  百岁光阴似水流,一生事业等浮沤。昨朝面上桃花色,今日头边雪片浮。白蚁阵残方是幻,子规声切想回头。古来阴能延寿,善不求怜天自周。

  前方有六个门户,门前烟霞缭绕,人/兽/禽虫,魑魅魍魉,不一而足,无数生灵都在向着那六个门户飞奔而去。

  “那是什么?”太宗又问道。

  “那六个门户叫做六道轮回!行善的升化仙道,尽忠的超生贵道,行孝的再生福道,公平的还生人道,积德的转生富道,恶毒的沉沦鬼道。陛下回到阳间之后,记得要告诉世人知晓。”

  太宗点头答应了。

  金蝉子把太宗送到了贵道门前道:“过了此门,陛下就回到阳间了,臣就在这里作别陛下,朱太尉会再送陛下一程。”

  太宗感激道:“这一路来,辛苦先生了,朕感激不尽。”

  金蝉子道:“转轮王说地府只少了南赡部洲的南瓜,这个南瓜可不是西瓜南瓜的南瓜,而是指南赡部洲的瓜果祭品。其实是一语双关的,他的用意是告诉陛下,其他三大洲的人,都是虔诚礼佛,所以地府不少那三大洲的东西,只有陛下的南赡部洲,念佛的人不多,向善的人也少,所以地府里的冤魂厉鬼,也都是南赡部洲来的。南赡部洲来的鬼魂,自然就需要南赡部洲的东西。陛下回到了阳间,千万记得要请高僧做个水陆大会,超度那些冤魂。陛下万万不可忘了,只有阴司里没有报怨的声音,阳世间才能太平!陛下若能这样做,保证陛下江山永固,后代绵长!”

  太宗谢了,一一记在心中,与金蝉子分别了,和朱太尉走进了贵道门中。

  门里昂首立着一匹骏马,太宗一看,正是来时所见的青骓马。

  朱太尉请太宗上了马,青骓马昂首一声长嘶,马蹄翻起,快如流星,转眼就来到了长安城边渭水河傍。

  河水面上有一对金色鲤鱼在翻波跳跃,很是好看,太宗不由得兜住了马缰,低头赏鱼。

  朱太尉催促道:“陛下!走快些,不要误了时辰!好好记得阴司的事情,好好还阳去吧!”

  太宗还想再看,不肯往前走,朱太尉拉住他的脚,往渭水河里一推,大叫一声:“还不走,更待何时!”

  扑通!一声水响,太宗掉进了渭水河里。

  观世音菩萨见此,瞧了那太尉一眼,消失不见。

  观世音菩萨本有心直面干涉,只是这唐王身上业力太强,其中因果甚大,他也不愿沾染,何况再次多事之秋。

  却说那唐朝驾下有徐茂功、秦叔宝、胡敬德、段志贤、马三宝、程咬金、高士廉、虞世南、房玄龄、杜如晦、萧、傅奕、张道源、张士衡、王等两班文武,俱保着那东宫太子与皇后、嫔妃、宫娥、侍长,都在那白虎殿上举哀,一壁厢议传哀诏,要晓谕天下,欲扶太子登基。


第一百七十六章:《还阳》

  太宗看着那座独木桥,心里直冒寒气,又问崔珪道:“那是什么桥?如此险恶,怎么过得去?”

  “陛下,那三座桥叫做奈何桥。凡是有大功于天下的贤人,或者是施仁政于百姓的君主、以及乐善好施、念佛斋僧,修路造桥的人,就能过左边的金桥,桥头有鬼使接引护送。凡是忠孝贤良之辈,公平正大之人,也都有幢幡接引,过中间的银桥。若是作奸犯科、欺压良善、杀生造孽的人,死后就要被恶鬼赶上右边的血水桥!”

  太宗慌得停下了脚步。崔珪又说道:“陛下放心!陛下是人间明主,微臣自然会护送陛下从金桥上过去。陛下回到了阳间,记得要把这阴间的景象告诉世人,使世人信佛向善,免得死后要过血水奈何桥,被恶鬼吞噬,永世不得超生!

  崔珪领着太宗往金桥走去,桥边的鬼使见了,都打着幢幡前来迎接,三人从金桥上如闲庭信步地轻松而过。

  过了桥,又来到了一座城池,城门上写着“枉死城”三个字。进了城门,满城都是鬼魅,忽然有声音大叫:“李世民来了!李世民来了!……”

  太宗还没有明白过来是什么人在叫,已经冲上来了一伙缺胳膊的、少腿的、没脚的、无头的、断腰的各式鬼怪,拦住了太宗去路,一个个凄惨惨叫着:“还我命来!还我命来!……”

  “崔先生,救我!救我!”太宗吓得全身战粟,急忙后退,躲到了崔珪身后。

  “陛下!那些人都是先前陛下南征北战时战死的鬼魂,全都是冤死的,所以不得超生,又没有钱财盘缠,缺衣少食,所以都成了孤寒饿鬼,陛下要散些钱财给他们,微臣才能有办法救陛下脱身!”

  “朕来的时候没带钱财,身无分文,如何是好?”

  “臣倒有一个办法。阳间有一个善人,寄存了十三库的金银在阴间里,陛下写一个借据,我来做个担保,借他一库金银,散给这些穷鬼,就能过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