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热血川卒-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躲债?老余头,他欠了哪一个的债?”
“当然是欠了冷大爷的债!那一年,这龟儿子在冷大爷的赌场里一夜输掉了两百块大洋,本来是要砍掉一条胳膊的。没想到他的龙头大爷是41军的一个团长,不仅让勤务兵送来了两百块大洋,而且还把他招进了军队,慢慢就混成了现在这个样子。”
“没想到啊,这里面还有这么一段子故事。老余头,他的龙头大爷是哪一个团长?”
老余头望了一眼李晓义:“川军里头哪个长官不是当大爷出身的!有一天你娃儿就会晓得?快走,马上就要去前面的镇子里做饭啦。”
“班长,班长,今天晌午吃啥子饭?”一个年纪轻轻、身体瘦弱的小兵背着一口大铁锅追上来问老余头。
老余头把手里的旱烟袋往腰里一插:“孙二娃,你娃儿就知道个吃,跟个饿死鬼一样天天就知道吃。问连副去,老子不晓得吃啥子?”
“老余头,老余头,莫生气嘛。吃啥子饭还不是你说了算,你就别为难我喽!”在成都加入独立营的武田地现在是独立营第一连的副连长,他看到老余头又要在半路上撂挑子,赶紧走过来陪着笑脸说好话。
老余头用眼角扫了一眼武田地:“武管家,你现在是长官,又管着全连的后勤,每天吃啥子饭还不是你说了算嘛。”
“老余头,咱们都是袍哥出身,现在又是跟着李营长出川打仗,以后还得相互关照,咱们全连的嘴巴都指望着你,你说咋办就咋办?”武田地强忍着心中的不满,看了一眼鼻孔冲天的老余头。
李晓义上前趴在老余头的耳朵边:“行了,武管家都低头了,你也就给他个面子。”
“好,既然武连副说话了,中午就来顿干的,每个人再加两块腊肉。”老余头说完后,转过头看了一眼背着大铁锅的孙二娃:“去,叫上老白和黑子抓紧时间走快点,马上到前面的镇上架锅造饭,多下点米,把粥给老子熬稠些,让弟兄们吃饱饭好有劲赶路。”
孙二娃一听说晌午有腊肉吃,小脸立刻变得兴奋起来:“班长,我晓得啦!”说完后,一路小跑起来,嘴上急急忙忙地冲着一连的行军的队列喊起来:“老白头,黑子哥,班长让去前面的镇子做饭啦。”
第021章:徒步漫漫出川路(2)
陡峻险峭的秦岭山路上,川军第22集团军几万名官兵拉成了一条灰色的长龙在缓缓蠕动着,三千余米的高山上不时出现覆盖着的冰雪;一眼望去白雪皑皑。在四川盆地中长大的川军士兵初次见到冰霜十分好奇,指手划脚的议论着。
独立营身后紧跟着那8辆旧式老爷车组成的车队缓慢前行,走在最后的一辆汽车突然在冰霜路面上打滑失去控制, 一下子冲出了路基,连续几个跟头翻下了深谷,乘坐在后车厢里的士兵来不及跳车,从车厢中被抛了出去,就像木偶人一样在大山的深谷中翻落直下,随着一团团烟尘落入谷底,长眠与哗哗流淌的溪水之中。汽车在坠入深谷之后许久才传来一声爆炸后的闷响,便静悄悄的再无一丝声息。
老余头拉着李晓义正坐在路基边上休息聊天,亲眼目睹了车辆坠入深谷之中的那一幕,俩个人顿时出了一头冷汗,李晓义更是两腿发软:“老,老余头,我的腿咋个这会儿直打颤,站,站都站不起来啦。”
老余头愣了许久才从嘴巴上取上旱烟锅来:“妈的,还没有见到小日本就把命给送啦!”说完后,扶着李晓义的肩膀慢慢站了起来,从怀中取出半瓶白酒后叹了口气:“娃儿们,一路走好。”手一挥,半瓶白酒在空中划了一个圆弧后落进了深谷之中。
“弟兄们小心路滑,注意安全哟。”
这时,一个年轻的中尉军官惨白着脸,站在路边僵硬地向行进中的队伍挥着手。老余头走过去伸手拍了一下他的肩膀:“这不是冯家三少爷吗?”
“老余头,咋么你也会在这里?”中尉军官转过头看着老余头,惨白的脸上有了一丝兴奋的血色。
老余头看了一眼路边的深谷,小声问:“三少爷,刚才翻下去的车上有你的人?”
中尉军官被他一问,眼泪顿时流了出来,狠狠用手在自己脑袋上一拍:“都怪我冯成庆照顾不周,两个同学随同我参军后身体不适,我便托人让他们搭个便车好好休息,谁知道却害了他们,唉。”
“三少爷,别难过了。就是不死在这里,也要死在抗日前线,不管怎么说也是出来打小日本,好歹对家里人有个交待。要不我让营长托个人情,你来我们独立营吧。”老余头低声劝说。
冯成庆坚定地摇了摇头:“不,军部汽车营里还有随我一起来的几个同学,我不能离开他们。老余头,谢谢你的关心,有机会我一定去拜望李营长。”
“那好吧!三少爷,我就不勉强你了,哪天想打牙祭来独立营一连找我,一路珍重。晓义娃儿,我们先走喽。”老余头转身拉了一把刚刚才缓过劲来的李晓义,俩个人并排走向一眼看不到边的山路,踏入了川军的滚滚人流之中。
冯成庆举起右臂冲着他们的背影举手敬礼,心里默默念叨着:老余头,一路保重,我们山西再见。
……………………………分割线……………………………。
担任川军前锋的122师364旅,原是西北军杨虎城的一个旅,驻防陕西省汉中一带,由于旅长王志远同杨虎城曾发生过节,杨虎城暗中调集部队准备包围汉中对其进行武装弹压。王志远由于事先得到了可靠消息,立即将全旅拉到广元投靠了川军现在的41军,被编入122师,番号为364旅,常驻四川绵竹一带。此次出川抗战,364旅派728团为先头团,在团长张宣武的率领下,徒步行走28天后到达宝鸡,接到了师长王铭章的电报:原地休整一天,总部独立营随后即到,会合后赴西安。
这天深夜,正在民房里呼呼大睡的张宣武被勤务兵给喊醒了:“团座,团座,独立营报到来啦。”
“妈了个吧子,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这个时候来打扰老子睡觉。”张宣武从床上爬起来看了一眼窗外黑漆漆的天空,忍不住骂出声来。
“报告。”
“进来。”
李剑棠站在民房外听到了张宣武的骂声,转过身想离开,被章震川拉了回来,只得硬着头皮推开了房门。
“你就是独立营营长李剑棠,不错,很年轻吗?”张宣武刚刚穿好军裤,头也不抬地问了一句。
李剑棠压着怒气举手敬礼:“报告长官,职奉命前来与贵团会合,接受长官指挥。”
“行了,别来这些虚礼,瞧你的样子,刚离开学堂吧。坐、坐。还没吃饭吧,勤务兵,让炊事班给他们来两碗油泼面,多放点辣椒。”张宣武抬起头打量了一眼李剑棠和章震川,穿上呢子军上衣,衣领上的上校军衔在灯光下赫赫生辉。
张宣武又打量了一眼章震川说道:“这位小老弟,以前恐怕在军队干过吧!”
“报告团座,职以前在保安团。”章震川听到问话,急忙举手敬礼后回答。
张宣武点了点头,站起来走在李剑棠面前把手一伸:“拿来吧,总座的手令。”李剑棠从灰布军装的上衣口袋里取出一张折叠好的信笺双手递给他。
张宣武打开信笺后凑在电灯下:兹命总部独立营加入122师364旅728团序列,服从张宣武团长指挥。邓锡候,中华民国26年10月。
“老了等了你们一天终于给等来了,部队吃过饭了吗?”张宣武心里暗自高兴,他深知独立营的武器装备是整个22集团军里最好的,这个时候邓总司令把独立营交给他,不言而喻就是为了充实728团的战斗力。
李剑棠两脚一碰:“报告团座,独立营饭后已经休息。”
“勤务兵,拿酒来,我和李营长好好聊聊。”张宣武收起李剑棠递给他的信笺,自己先坐在了桌子面前,用手一指面前的板凳:“坐啊,李营长,别客气了。”
第二天清晨,728团、独立营登上了宝鸡的闷罐火车。由于人多、骡马多,全体官兵只能迎着从打开的车厢门里吹进来的寒风,在震耳欲聋的汽笛声中,相互拥挤着站在车厢里,迷迷糊糊地向西安开进。
“妈的,这遭的啥子罪嘛。邓总司令还说火车像洋房子?扯蛋。”一直脾气性格都温顺的李晓义缩着脖子站在车厢门口,冲着火车外已经干硬冰冷的土地上吐了一口。
老余头倚靠在车厢门边上蹲在他旁边,身体随着火车的节奏晃动着,嘴上叨着已经没有热气的旱烟锅,懒懒地抬起眼皮:“娃儿,省点力气吧。”
“老余头,快半天水米没沾牙喽,又冷又饿,啥子时候才能到站补充啊。”一个瘦弱的士兵脸色发白,说话间又往旁边的人身上靠了靠。
老余头没有理会他,自言自语道:“龟儿子,啥子时候才到地方。”众人不在说话,一起看着火车外光秃秃的田野和远处迷雾中的山峦。
天渐渐变得黑了下来,在车厢里半睡半醒的官兵被喊醒啦。
“到西安了,都醒一醒,别睡了。”
“妈的,打起精神头来,别失了川军的威风。”
在一阵骚乱过后,闷罐车里的官兵都挤在了车厢门口,迫切的眼神纷纷向外看去。火车在震耳欲聋的锣鼓声和人群热烈的喊声中缓缓驶进了西安火车站,站台上人山人海,各界代表群众、男女学生,高呼口号,喊声震天,到处都是国旗招展和“欢送川军出川抗战”的大幅标语和横幅。慰问品和包着小礼品的女学生香手帕不断从两旁飞进车厢里,川军士兵顿时个个热泪盈眶,伸手拼命地向外挥手。
“川军万岁!”
“打倒日本鬼子。”
站台上的人群和车厢里官兵同声共呼,脸上的表情充满热血和力量。
川军第22集团军司令部跟着728团同行的中校参谋张言忠刚刚下车站稳,还没有顾得上擦一把脸,迎面走来了一名上校军官站在了他面前。
“请问你是22集团军的张参谋?”
“是,长官好。”
张言忠看了一眼他领章上的上校军衔,赶紧举手敬礼。上校军官一副公事公办的模样,举手象征性地回礼后:“我是西安行营蒋鼎文主任的副官,特来向你们呈送蒋委员长的电令,并命令你们22军先头部队不得下车,就地补充后开往山西前线。”说完后,从公文包里取出一张电文递给了他。
张言忠双手接过后一看,上面写道:据报,晋北忻口战况甚急,二十二集团军己抵西安的先头部队应不待全军集结及换发装备,即向山西开拔,受第二战区司令长官指挥。蒋中正,中华民国26年10月。
“长官,我们川军就这样子上前线嘛?”张言忠愣住了,回头指了指还站在火车上装备简陋的728团士兵。
上校副官面无表情:“兄弟,我也是奉命行事,请立即通报你们的长官部吧。”说完后,无奈地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转身离去。
张言忠看着他走远了的背影,冲着地面上“呸”了一口:“X的,狗日的中央军只会摆威风!打起仗来还不是把我们川军第一个往前线送。”
第022章:东回村首战日军(1)
娘子关位于山西省平定县城东北四十五公里,几乎正好在石家庄和太原的连接线上,东距石家庄约六十公里,西距太原约一百二十公里,雄踞两省的交界之处。石太铁路和石太公路均由此通过,是由石家庄进入山西的必经之路。
1937年10月下旬,川军122师364旅根据第二战区长官部增援娘子关的命令到达了会岩镇进行休整。第二天下午,旅长王志远再次接到了黄绍竑下达的作战命令,电文只有十个字:即刻出发还击西进之敌。
王志远拿着手里的电报,顿时一头雾水:西进日军从何而来?己到达何处?是何番号?兵力多少?是否有配合作战的友邻部队?粮弹补给如何进行?这一切情况均不明朗,没有作战方针,没有作战地图,全旅所处的位置以及与周围的地形慨况也不清楚,这仗怎么打?
“副官,马上通知727团和独立营立即向西开拔,全旅随后跟进,让张团长沿途注意警戒。”王志远虽然不明情况,仍叫部队执行命令西进。
此时,从出川以来一直作为全军前卫部队的独立营正在和727团宿营在一个村庄里。
“营长,刚才第4连又在镇上哄抢了一个晋绥军无人看守的小仓库。”营部上尉参谋胡刚跑步冲到了刚刚躺在房檐下准备休息的李剑棠面前。
李剑棠无奈地坐起身来:“这个吴小龙怎么管部队的!又抢了些什么东西?”
“营长,他们抢的是一个被装军粮仓库。”
“三哥,没有守卫也不能抢啊,你说这该怎么办?”
“营长,四连这帮孙子没留下一点痕迹。去的时候派了一个排全部打扮成土匪,直接砸开门抢了就走,还让人给咱们营部送来了十袋面粉。”
“三哥,你派人把吴连长给请过来,我和大哥找他谈谈,不管怎么样也不能纵兵抢劫嘛。”
“营长,我这就让人去叫他过来。”胡刚冲着李剑棠举手敬礼后转身离开,李剑棠点头示意后刚准备躺下。
“敌机,防空隐蔽。”
站在村头小山包上担任警戒的哨兵大喊起来,只见灰蒙蒙的天空中突然出现十多架日军零式战斗机,呼啸而至飞过村庄上空,一排排炸弹在地面上爆炸,升腾起阵阵冲天的火光。燃烧的房屋,哭叫的孩童,四处躲藏的川军士兵和老百姓,使整个村庄顿时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站在小山包上的一连连长李刀海愤怒地用双手端起一挺捷克式轻机枪,冲着天空中的一架零式战斗机喷出了一串火舌。
“哒哒哒哒”
零式战斗机得意地摇了摇机身,扔出最后一颗炸弹后扬长而去。
“X你姥姥,该死的小鬼子。”
李剑棠冲着地面吐了一口唾沫:“娘的,小鬼子这么嚣张,别落在老子手上。”
“营长,营长。”
独立营第一连三排长李晓义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营长,我们一连又有3个弟兄被炸死啦,727团警卫排也死了十几名弟兄。”
“这仇一定要找小鬼子算清楚。”李剑棠怒目圆睁。
“李营长、李营长,旅长命令你们营立即随同728团向西开拔,阻击娘子关侧翼日军部队。”364旅一名通讯兵急匆匆地前来传达完命令。
李剑棠看了一眼站在面前的李晓义:“晓义,你还是留在营部当通讯排长,去通知全营马上集合,跟着727团出发。”
“是。”李晓义此时也恢复了镇静,连日行军路上多次遭到日军飞机轰炸,心里承受能力也得到了增强,转身去收拢部队。
“集合,集合喽。”
“动作快一点,你个龟儿子,把破衣衫给老子扔掉唦。”
“排长、排长,炸坏的步枪啷个办嘛?”
整个村庄里到处都是进进出出的川军士兵。
在364旅前卫部队出发时天色已接近黄昏,天空开始飘起细雨,会岩镇的百姓站在镇子的大路口默默地为这些川军子弟送行。727团团长张宣武带领尖兵排走在最前面,在向导的带领下一边问路一边遵照命令向西挺进。川军士兵们戴着一顶只能遮住脑袋和上半截身子的斗笠,穿着晋绥军换下来的破旧棉军装,顶着刺骨的风雨,不明东南西北地跟着走了一夜。
天拂晓前,雨终于停了,364旅来到了一个叫东回村的村子里,旅长王志远命令部队就地埋锅造饭,张宣武派出727团警卫排和独立营一个排在四周担任警戒。
两个人站在村庄中心正在察看四周的地形,村东头突然响起了激烈的枪声。
“坏了,哨兵同鬼子遭遇了!”王志远听见枪声,立即大声命令:“728团,占领东山!727团,占领南山,留一个营作为预备队。”
张宣武此时已拔出佩枪大喊一声:“727团跟我来。”率领全团迅速抢占村子南面的山头。闻声赶来的728团团长魏书琴命令一、二营分别占领了村庄东面和北面的两个山头,三营作为总预备队在东回村里构筑阵地。王志远下达完战斗部署后,率领旅部登上南山,指挥727团组织防御,并仔细察看四周的地形。
“报告。”
王志远放下手里破旧的望远镜,转过身来一看,原来是独立营营长李剑棠:“报告旅座,日军搜索小分队17人已被我营一连一排和727团警卫排全部消灭,我方阵亡19人,5人负伤。”
“李营长,马上组织独立营配合728团构筑工事,准备参加战斗。”
“旅座,鬼子的战斗力非常强悍,我们营阵亡的9人中有3个是老兵,我想说的意思是不能轻敌。”
“我晓得了,下去准备吧。”王志远到目前还没有真正地和日军交过手,对独立营的战斗力也持怀疑态度。
天亮之后,在东回村东、南、北三个山头构筑防御工事的727团、728团的官兵还没有完全进入简易工事里,日军的进攻就开始了。进攻的日军是从山西平定县测鱼口、马山村一带进犯的第14师团联队长森田范正大佐指挥的步兵第15联队,包括一个步兵大队和一个骑兵大队,师团长是土肥原贤二。
“啾、啾、啾”
在日军炮兵令人发躇的声音中,炮弹像麻雀一样地落在了727团防守的东山阵地上,刚刚修好的简易工事顿时变得面目全非,趴在半尺多深浅壕里的川军士兵被炮弹炸得血肉横飞,尸首支离破碎四处飞溅。
独立营此时全部隐蔽在东山阵地728团前沿阵地的山脚下,震耳欲聋的炮声让所有人缩着脑袋,捂住耳朵。
“班长,我怕血。”
一直躲藏在一处洼地里的独立营一连炊事员孙二娃突然感到身上被什么东西砸中了,低头一看,原来是一条被炸得血肉模糊的胳膊,几根手指还在轻轻颤动着。老余头把旱烟锅插进腰里,伸手仍掉那只胳膊,孙二娃却苍白着脸整个人趴在地上“哇哇”地狂吐起来。
日军的炮击停止了,东回村东山阵地上已经成为一片焦土,横七竖八的尸体躺满了整个山坡,鲜血浸泡在浅壕里,到处是一片片血红。
728团长魏书琴冷峻的脸上变得更加凝重,直起腰大喊:“传令兵,命令独立营立即进入阵地,通知一营把弟兄们的尸首抬下去。”
“是。”
“团座,我们一营在日军炮击中伤亡过半,是否暂时先撤下去休整重编为两个连,这样便于在战场上指挥。”团参谋长低声建议。
“也罢,让二营的四连、五连继续留守阵地,六连和三营一起作为预备队,让独立营暂时守一会阵地。”
“是。”
面对突然间就生死相离的兄弟,防守在东山阵地上的728团川军官兵全都沉默着,没有了往日摆龙门阵的悠闲,心头只有对日军刻骨的仇恨。
“独立营,集合,进入阵地。”
接到命令的李剑棠站起来发出了沉重的吼声。
“第一连集合完毕,应到198名,实到184人,战死9人,负伤4人,连长李刀海。”
“第二连集合完毕,应到197名,实到196名,失踪1人,连长杜海。”
“第三连集合完毕,应到196名,实到194人,负伤2人,连长李棍川。”
“报告营长,第四连集合完毕,应到200名,实到206名,连长吴小龙。”
李剑棠愣了一下:“四连怎么多出6个人来。”
“报告营长,我们沿途收留了6个晋绥军兄弟。”
“好,独立营的弟兄们,这是我们进入山西以来的第一仗,小日本的残忍大家都看到了,我们要为死难的弟兄们报仇,打出我们川军的气势来。”
“报仇,报仇,为死难的弟兄报仇。”独立营全体官兵异口同声,热血沸腾。
李剑棠一挥手:“二连、三连、四连进入阵地配合728团作战,一连作为预备队。”
“营长,让我们连也上吧。”一连连长李刀海手里拿着一把鬼头大刀,慷慨请战。
李剑棠看着他:“大哥,三哥说阵地上的防御工事太简陋,上去的人越多伤亡就越大,一连是我们义勇队的老底子,要把根留住。”
第023章:东回村首战日军(2)
李剑棠带着营部警卫排进入了第二连的防御阵地,刚趴在临时修建的浅壕里,李晓义脸色灰白,双手紧张地端着汉阳造步枪低声向他报告:“营长,小鬼子冲上来啦。”
“晓义,别怕,等他们走近了再打。四哥,你可要瞄准了,干掉前边那个鬼子军官。”李剑棠伸出半个脑袋,眼睛盯着几百米之外黄压压一片的日军士兵,散兵形的队伍中间迎风飘着一面血红的太阳旗。
独立营第二连连长杜海单手举起从晋绥军仓库里抢来的望远镜:“营长,小鬼子上来一个小队,估计有50多人,领头的鬼子是一名少尉。放心,我一枪就会干掉他。”
李剑棠冲他伸出手,杜海笑了笑把手里的望远镜递给他,自己从一名士兵的手里接过一支汉阳造步枪,低声命令:“二连机枪排准备。”
“400米。”
“350米。”
“300米。”
“250米。”
“200米”
李晓义的耳朵里在均匀的时间间隔中传来二连排长崔二蛋的声音,心里不由越发地紧张起来,眼睛里的一群鬼子兵越来越清晰地能够看见和自己长得一样的黄皮肤黑眼睛,正端着明晃晃的刺刀,嘴里哇哇怪叫着向阵地冲了上来。
“150米。”
“100米。”
“砰”
杜海手里的汉阳造步枪打出了第一颗子弹,拿着指挥刀组织冲锋的日军少尉脑门上顿时出现一个血洞,瞪着惊讶的眼神倒在了山坡上。
“打”
李剑棠右肩抵住一挺捷克式轻机枪,手指压住板机,枪口猛烈地喷出了一串火舌,面前接连倒下了几具鬼子的尸体。李晓义也颤抖着双手瞄准一个鬼子兵扣动了汉阳造的枪机,随着一声枪响,鬼子兵应声而倒。
“机枪排开火。”
在杜海的喊声中,二连的六挺捷克式轻机枪同时开火,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