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皇帝,哥罩你-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来有机会还是得好好练练,最好有什么御女心经之类的修炼一下,不然这也太没面子了。
  他这样想着,不知不沉地就来到皇宫之内。如今他对宫里的路径已经非常熟悉了,宫里的太监宫女们也知道这位是皇帝的新宠,态度颇为恭敬。一打听才知道哲宗还在早朝没下来呢,既如此他也不急,慢慢悠悠地向皇帝的书房景政宫走去。一般情况下,哲宗早朝结束都会到这儿来坐坐,不是经筵就是看书。
  走到延义阁附近,发现路边一架架紫薇开得煞是热闹,阵阵花香引得彩蝶流连忘返。徐诚忻忍不住驻足观赏起来,但见满眼翠绿粉紫,蝴蝶蜜蜂穿插其间,心情也不由如花朵般暗暗盛开。再见那枝干玉肌润肤,如玉石镂成,别具风韵,用手轻轻一摸光滑如绸。
  徐诚忻刚刚把手收回,突然从旁边又伸过来一只小手,在枝杆上轻轻一推。于是整支小树都随之摆动,如一风情万种的盛装女子拧腰弄影,漫天飞舞的花瓣雨带着馨香随即就飘扬开来。
  徐诚忻转身一看,眼前亭亭玉立地站着一位手执纸扇的宫装少女。只见她腰不盈握、颈似玉琢、指若玉葱、面如桃花,一袭杏黄色长裙几欲拂地,花瓣着衣,衣裳映花。乘着她身后的满眼紫薇,如人在花中、人在画中。她虽然看上去打扮娴淑、姿态静雅,那双眼睛却是灵活狡黠,透出几分调皮、几分淘气。
  “公主?!”徐诚忻呆了一下,她这一身淑女打扮还真不适应,搞得他连行礼都忘记了。
  赵舒也不计较,看他一脸呆滞模样甚是得意,一下跳到他身边用纸扇打了一下他。说道:“看傻眼了,认不出我来了吧?嘻嘻……”
  徐诚忻正在感叹这小丫头打扮起来还真是个祸水级别,看她一脸得意,忍不住又要打击她一下。便说:“你站着不动倒是有几分淑女的模样,不过这一动一说话就露馅了。”
  “你这个坏人,敢这么小瞧我,看我不打死你!”赵舒用纸扇在他身上狠狠敲了几下。
  “公主别打,再打就更不像了。”
  “哼,我还懒得打你。”赵舒小鼻子一皱,小嘴一嘟道:“我看你家娘子也不过如此,吹什么牛。”
  徐诚忻怕她又要折腾,赶紧说:“那是那是,公主你慢慢逛着,我去找陛下有急事,先行告退了。”
  “等等。”
  “公主还有何吩咐?”
  “好久没见,听说你现在已经是个将军了。快跟我说说你们铁卫营的事吧,反正皇帝哥哥还没下朝呢。”
  徐诚忻敷衍道:“铁卫营嘛就三件事,吃饭、睡觉、砍木头人,公主你是不会感兴趣的。”
  “这么无趣?”赵舒有些失望地道:“那你在那里不是很无聊吗,不如找个时间我们再出去玩啊?”
  “别。”徐诚忻吓了一跳,道:“上次的事你还没过瘾吗,我可是在家躺了十多天呢。”
  “骗人,哥哥都跟我说了,别以为我不知道,你没几天就活蹦乱跳了。”说着又举起扇子来敲他,徐诚忻赶紧侧身躲过,不想抬头看见哲宗正向他们走来。他只好立定准备行礼,后面的扇子却没有停下,“啪”的一声敲在了后脑壳上。
  这一幕正好让哲宗看在眼里,便笑着斥道:“舒儿,你又在欺侮人了。”
  “是他先骗我的,这人坏死了,皇帝哥哥可要好好罚他。”
  “别任性,”哲宗扶了一下正要下跪的徐诚忻说:“这坏人上次还拼死保护你呢。好了,我们有事要谈,你自己去玩吧。”
  她虽调皮,规矩还是有的,听哲宗说要谈事,只得答应一声,又瞪了徐诚忻一眼才慢吞吞地走了。
  哲宗看着她的背影笑着摇摇头说:“我这个妹妹真是古灵精怪,原先天天舞枪弄棍的,自上次打架回来后就转了性,开始扮起淑女来了。”
  徐诚忻也笑道:“女孩子的心思向来古怪难猜,可能是上次打架打怕了,觉得还是做淑女合适一点吧。”
  “但愿如此吧,”哲宗又打量了一下徐诚忻,道:“徐爱卿看上去又黑又结实,看来你是下了不少功夫啊。”
  “陛下交给我们的事不敢怠慢,这次来就是有些关于铁卫营的事要向陛下奏明。”
  “好,我也正想了解一下铁卫营的近况。走吧,我们去景政殿。”又回头对王旭说:“把这些折子送去集英殿,让大臣们商量出个注意来让我瞧瞧。”
  “陛下今天不用开经筵吗?”徐诚忻提醒道。
  “已经停了好一阵子了,”哲宗淡淡地说:“太皇太后精神日微,处理朝政越来越少,我现在大部分时间都在批阅奏章,哪有时间开经筵。”
  徐诚忻心中一动,今年已是元祐八年,按历史书上的记载,高太后应该是阳寿终了。只是不知道具体是在哪一天,不过现在已一年过半,估计是不会太久了。
  二个人各怀心事,不多时来到景政殿。哲宗看上去有些累了,喝了口茶往椅子上一靠,停了一会才问起事情。
  徐诚忻便把晚晴查到的情况说了一遍,最后又说:“陛下,军队的保密工作非常重要。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果我们的情况让敌人摸得一清二楚,还没开战我们便输了一半。所以微臣建议此事不可大意,须下旨彻查,将幕后主使揪出来。”
  哲宗微一点头说:“爱卿既然找到我必然是已经有了注意,说说看。”
  “陛下明鉴。”徐诚忻不由暗想这皇帝的脑子越来越好使了,“臣建议二管齐下,一方面让晚晴暗中查探,她手下的伙计都是精于打探消息的好手,应该不在话下。另一方面可让巡检司衙门加紧巡逻,如发现有私造枪支者一律收监。这样一来他们行动困难,主使必加紧活动,一旦蛇出洞,便可将其一网打尽。”
  哲宗笑道:“本只想着让晚晴姐姐赚银子,却想不到她还能干这么多事。”
  徐诚忻赶紧跟上话题:“不管是行军打仗还是侦缉破案,打探消息都是非常重要的。我正想向陛下建议干脆让她建一个情报组当成陛下的耳目,不过这事涉及较广,须得陛下首肯方可。”
  哲宗一听大喜,道:“这个注意好,我正发愁听不到真话呢。那些朝臣每天只知道歌功颂德、粉饰太平,好象天下没什么可烦心的大事。我就奇怪了,偌大一个国家处处歌舞升平,还要我们这个朝廷做什么?这事你让晚晴姐姐先办着,我随后就给她道密旨,就不庭议了。一来他们废话太多,二来有些官也要好好查查,要是跟他们讲明了倒提防着了。”
  “偷造火枪的事……”哲宗得起笔说:“我给你道手谕,马上着巡检司去办。”
  徐诚忻忙道:“陛下,这事很可能有内应。我担心巡检司平日里常与三教九流打交道,容易浅露消息。”
  哲宗一想也对,说:“还是你考虑得周到,那就让殿前司去办吧。”说罢迅速写好手谕交给他,又说:“这事就交给你们了,等有了结果再告诉我。我这儿事情也不少,只要一认真,头痛的事情一件接一件。”
  “太皇太后玉体应该无恙吧?”徐诚忻小心的问道。
  哲宗想起高太后心情有些复杂,却只是淡淡地说:“已经一个多月了,病情不见好转。不过有太医局那帮国手在,想必也不会有大碍。”
  徐诚忻暗暗叹息,估计哲宗对这位高太后的感情已经在这么多年里慢慢磨光了,争权夺利向都是六亲不认的,哲宗皇帝应该是忍得非常痛苦吧。
  事情说完了,他正想告辞,哲宗突然问道:“你从杭州过来,盐塘县令冯虎可知道?”
  徐诚忻一怔,道:“冯虎是我好友,他虽是一个行伍出身的粗人,却也行事果敢、嫉恶如仇,陛下怎么问起他来了?”
  “粗人?”哲宗笑道:“前几天收到他上的一道关于清倭寇、肃海防的折子。朕看着不仅文采出众、条理清晰,而且很有见地啊。”
  “哦~”徐诚忻笑道:“那一定是吕商英的手笔,此人才学出众,后来碰到微臣非要拜我为师。我便让他跟着冯虎去历练历练再来考取功名,免得他不通民心民意,就算当了官怕也会误了陛下的大事。”
  哲宗听了甚是有趣,道:“我说怎么他的见解与你那些文章有好多相似之处,原来这中间还有这么一段公案。”又感叹道:“先皇在时也常言:州县出能吏,行伍出猛将,你这心思倒是为朕考虑挺周到。只是眼下朝中一片老朽之气,急需有才有志的慷慨之臣振奋精神,今年秋试或可让他来一试。”
  徐诚忻听了心中暗喜,看来哲宗挺看好吕商英的,我这个老师也总算没有辜负他。
  因为徐诚忻还些事要去办,二人只聊了会儿铁卫营的情况哲宗便让他回去了。
  第77章:炮手归位 '本章字数:3270 最新更新时间:2014…08…26 07:00:00。0'
  出宫以后,徐诚忻立即赶往殿前司,直接找到东门指挥使李文汉。毕竟这人是他在禁军中唯一认识的,与熟人说话总是容易一些。
  李文汉身为禁军平时少有任务,边疆无战事,国内又没有大的动乱,自然是清闲得很。一个军官要和平年代想要升职是极其困难的,他也巴不得有点事做做。一听这事哪有不乐意的,况且这还是皇帝亲自过问的,心里也是暗暗感激徐诚忻能把这差事交给他。
  “徐大人放心,有陛下的手谕在此,我们岂敢掉以轻心,不须数日必将嫌犯一一捉拿归案。”
  徐诚忻:“那就有劳李大人了,呆会你只要派人告知内人一声,她自然会全力相助。”李文汉满口答应,二人又略略商讨一下细节,便各自去忙了。
  徐诚忻想想时间还不晚,干脆顺路去一趟军器监。虽说现在火枪已经够用了,但多少也要备些,更重要的是了解一下军器监的保密工作是否到位。到了军器监跟监官一聊制度,顿时放心不少。原来军器监的工匠都是兵员编制,平时只在里面服役,不到年限是只能跟兵士一样住营地,不与外界接触。
  既然已经问清了情况,他也不愿再多废话了,就随便客套几句去找“海聋王”他们了。他们一见徐诚忻来了,兴奋为已,拉着他就往前走。
  徐诚忻让这些孩子气的老头逗乐了,不禁笑道:“几位老哥们,你们这是要干嘛?”
  海聋王吼道:“徐大人现在好久没来了,我们想找你又找不到。这些家伙已经造出来十多天了,就等着你来评判评判呢。”
  “什么东西啊?”徐诚忻好奇地问。话刚一说完,眼前的仓库大门已被人一把推开,徐诚忻顿时呆住了。只见里面整整齐齐地摆着三门大炮,看为式样正是按照徐诚忻的图纸造出来的。
  这几门大炮与博物馆里展览的在些不同,那些大炮因为要考虑到巨大的后座力,基座与炮管非常笨重,有的还是直接浇铸的炮台上动不了的。而现代的火炮主要有三处后座缓冲装置,分别是液压缓冲、助锄和炮口置退器。液压缓冲在宋朝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他只设计了活动大架的助锄和炮口置退器。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解决火炮的强大后座力,从而大量减轻火炮本身的重量,可以提高炮兵的机动能力。只是这样简单的二个设计也让他们动破了脑筋,毕竟这是宋代。原本徐诚忻的设计炮口置退器与炮管是融为一体的,但他们无办到,只得在炮口做一活扣,将这个帽子扣在上面。
  更难的是炮管的制作,虽然用的是浇铸之法,但光土模的制做就化了好多天时间。加上用如此简单的机械工具和提炼手段,一个炮管至少要化十五到二十天的时间。这还是最简单的,没有炮栓、没有膛线,只有火门的的炮管。
  徐诚忻是没想到他们竟然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硬是造出了三门火炮,真有点想向他们磕头的冲动了。他就象看到亲人一样冲上去,拍拍火炮,仔细打量起来。火炮长度约一人多高,后粗前细,根部位大约有脸盆那么粗。炮管被固定在一架铁皮车上,上面有一个活扣,可以用来调整火炮的俯仰角度。至于偏航方向只能移动整座炮架了,这不是现在可以考虑的问题。
  徐诚忻最关心的是炮管内部,用手一摸,油光铮亮,也不知用的什么方法,铣得光滑如砥。
  “试射过了吗?”
  “没有大人在边上看着,我们实在不敢用它,要不我们今天就试试?”海聋王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好,一定要试试!”徐诚忻是个炮兵,看到火炮好比见着了亲人,也有些迫不及待了。“马上拉到铁卫营,找个地方试射一下,这玩意可是攻城掠地的利器啊!对了,炮弹有问题吗?”
  “那玩意容易,你看那边已经造了一堆了。”
  徐诚忻顺着他的手指方向一看,果然码着一堆黑乎乎的铁球。分别是实心弹和插着细竹管的空心弹,空心弹内部自然是装着火药的。只是徐诚忻虽懂得引信的结构与工作原理,可在这里是无论如何也无法做出来的,所以只能用药线的长短来控制它的爆炸时间。
  在它边上还有一堆小个的铁疙瘩,拿起来看了看,正要发问,边上人就介绍起来了:“这个是手扔的铁炮仗,倒是试过了,威力不怎么样,但用起来方便。”
  “不错,这东西的确是用起来方便,可以多做一些,银子不够问我要。”徐诚忻清楚这东西再怎么贵也比不上人命值钱。
  大伙儿开开心心的聊了一会天,几个老头又乘机向徐诚忻请教了一些专业知识。徐诚忻聊得开心,干脆就在这儿吃了午饭。军器监的几个头头现在对这帮老头也是客客气气的了,毕竟造出了这么多牛逼的火器,他们面子上也有光。
  席间,徐诚忻又提出了两个要求,一是保密,二是多带制造火炮的接班人。既然师傅都这样说了,这些老徒弟还有什么话说的,自然是连连点头。
  饭后,三门火炮盖着厚厚的黑布,直接拉向铁卫营附近的一片荒地。杜子骞看了十分好奇,直问那是什么,徐诚忻只是神秘一笑,说:“你跟着来看热闹吧,一会儿就知道了,不过千万别吓坏了。”
  杜子骞听了哈哈大笑,说:“能吓坏本将军的东西我倒真想见识一下。”于是便带着一队亲兵上来观礼。
  第一炮意义非凡,自然要劳苦功高的海聋王来点,海聋王推辞不过也不再客气了。固定炮架、装药包、装弹一系列步骤后便点燃了药线。毕竟开的是第一炮,一切小心为上,众人站着远远的,海聋王也将药线加长,以便有时间逃开距离。
  “轰”
  尽管大家早有防备,除了徐诚忻这个老炮兵外还是被这震耳欲聋的响声结结实实地吓了一跳。他也第一个跑上去查看情况,炮弹用的是实心弹不会爆炸,他估了一下距离至少也有四、五百米。这个距离还是不错的,在这种情况下能做到这个程度已经是相当令人满意了。
  大家三三两两地从后面跑过来,小心冀冀地打量着这个大家伙。刘武更是咋着舌头叫道:“徐大哥,这火枪做得也太大了,我看辽人光听这声音就能吓回去一半。”
  杜子骞拍拍炮管,热得烫手,叹道:“这东西比抛石机、云梯可好使多了,用来打城墙太厉害了!”
  徐诚忻笑了笑道:“吓人只能吓几次,靠得还是要有杀伤力,刚才用的要是装了药的炮弹便可以炸倒一片。”
  “那我们试试吧!”李列也兴奋地说。
  “行。”徐诚忻道:“这第二炮就让我这个专业炮兵来放吧。”
  大伙一听又要放炮了,赶紧往后面躲。徐诚忻装好弹药,看看火炮又看看手中的火把,不由得感慨万千,脑海中回放起当年在靶场实弹射击时的场景。那连长激昂的战斗口令、加农炮发出惊雷般的怒吼、还有一股股让人窒息的冲击波,无不让人热血沸腾。今天我竟然又成了一名炮兵,用的还是我自己亲手设计的火炮……
  “全连射击,第103号高地机枪火力点,榴弹瞬发引信减装药,标尺138,高低30-02,三发装填急促射,放!……”
  这耳熟能详的战斗口令终于忍不住从他口中脱口而出,后面的人只听见他喊着让人费解的各种术语。还没反应过来,引线已经点燃,徐诚忻却并没有急着往后跑,只是退了几步卧倒在地。
  “轰--叭!”
  炮弹在前方五百多米处爆炸,半人多高的野草被劈倒一片,一股浓烟带着尘土高高扬起。众人跑过去一看,落点一片焦黑,周围一片狼籍,弹片将草丛划出一道道伤痕,枝叶倒了一片。只是这种原始的火炮稳定性很差,瞄准基本靠经验估计。要是有膛线倒是能大大提高炮弹的稳定性,只是现在没办法做出来。不过滑膛炮也有一个好处,就是它的初速大大提高,也就提高了射程。
  “厉害厉害!”众人一阵惊呼,这边上站的要是人,估计也得倒一片。
  徐诚忻看了看炮管说:“厉害是厉害,可惜这炮管太容易发热,射速跟不上只得多造几门来弥补了。”
  接着,他们对用另外两门炮试射了几发,效果也不错。然后就是非常简单的扔手榴弹活动,徐诚忻非常严肃地讲解了动作要领,人人试扔了一枚,这才津津有味地回到营地。
  铁卫营的士兵们正对刚才的那几声巨响议论纷纷,徐诚忻和杜子骞一商量干脆让那些校尉来主帐开了一个会。一来澄清一下刚才的巨响,二来也通知大家一声,从明天开始要有新的训练课目。
  就寝时间已经过了好一会儿,大帐内还亮着灯,徐诚忻正在跟杜子骞密谈,刘武在外警戒。
  “我也觉得铁卫营有些不干净,幸好我们对火枪看得很紧,不然很可能已经让他们得手了。”杜子骞听了徐诚忻的叙述也开始警惕起来。
  “那你觉得哪个人最可疑、最不正常?不急着说,我们写在手上,看看是不是同一个人。”
  杜子骞想了想,说:“几个月来,我只是对他的行为有些好奇罢了,倒也没有多想。不过今天听了你的消息,不得不对他产生怀疑。”说罢二人同时张开手掌。
  徐诚忻点点头道:“如果真的是他,今天试射火炮的事他必定要传出消息去,我们得事先做好安排。”
  第78章:捉内奸 '本章字数:3057 最新更新时间:2014…08…27 07:00:00。0'
  铁卫营的的训练已经走上正轨,但没有丝毫放松的迹象。这几天的时间甚至安排得更加紧凑,连上个厕所的时间都算得很准。晚上熄灯以后不得发出一点声音,巡逻小队发现一个处罚一个。
  徐诚忻挑了一个小队专门训练火炮的操作与保养,同时也带着那队亲兵。亲兵的要求非常之高,不仅个人能力出众,而且要懂得各兵种的作战技巧,当然火炮也不在话下。
  “我不管你们胆子有多大,能力有多强。既然是一名炮手,就要做专业的炮手,你们的耳朵只能听到长官的口令,你们的眼睛只能盯着自己的火炮,其余的哪怕是天塌下来了也不关你事。边上有人在喊救命怎么办?有敌人在砍你的同伴怎么办?记住我的话,不要理睬,你全都看不见、全都听不着,把所有的精力集中在你干的工作上……”
  徐诚忻非常了解战斗中不专注可能导致的后果,他虽然没有上过战场,但在一次实弹射击演习中发生的事故让他记忆深刻。
  那是他当兵第一年,做为四炮手的他拖着一把羊角镐干清理弹壳的任务。有一位江苏籍的新兵是二炮手,负责装填。整个连队有六门75加农炮,一字排开架在阵地上实弹射击,那轰鸣声此起彼伏,震得整个地面在那发抖。
  那个二炮手新兵也是第一次见识这样的场面,被震得有些懵了,将平时训练的规范忘得一干二净。装完炮弹便蒙头趴在地上等瞄准手击发,等了一会果然听到一声巨响。他爬起身,抱起一枚炮弹就向前冲。徐诚忻见他上了,也拖着羊镐跟上,后面的连队干部吓得赶紧大叫。但在靶场的不仅是他们一个连队,这炮声几乎不曾断过,耳朵本来就被震得有些发麻,哪里听得到。
  二炮手端着炮弹冲到前面想要装填,一看怔住了:炮栓怎么没打开?正在此时,瞄准手击发了,一声巨响后一枚冒着青烟的弹壳从膛中退了出来,正砸在二炮手端着的炮弹引信上。
  看到这幕的人都在想:完了!这引信哪经得起这么一撞,非爆炸不可,这一炸整个连队还不全报销了。
  所幸的是这位新兵的操作习惯很规范,他的中指和食指一直护着引信头。结果他的中指骨裂,却保住了全连人的性命,大家都在地府门前逛了一圈,吓得两腿发软。
  这件事对徐诚忻来说影响巨大,估计到死都忘不了。热武器杀伤力惊人,但对操作的要求也非常高,搞得不好就把自己人给端了。为此他仔细研究了实弹射击的每一个步骤,尽量做到安全、快速,并将它定为规范固定下来。
  不过这种原始火炮对炮手的要求应该不会太高,不指望太多,只要能安全打出去就成。反正古代战场基本都是人海战术,对准头的要求也不高。几天下来,士兵们对火炮的操作就没什么问题了。相对于操作火炮,弹药的保管与运输更让他提心吊胆,所以制定了相当严格的规定。
  整整十天,毫无间隙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