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并虎-第1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此,丁靖主动进攻的策略,也取得了不错的战果,仅仅半日就击杀袁军数百人,击溃袁军部队无数。

    袁军在如此损失之下,顿时锐气消散,连忙收缩行动,不敢冒然分兵阻击丁靖军。

    可就在丁靖以为袁军要放弃积极主动的截击行动,而采取消极被动的围堵行动之时,又有大量袁军分军而出,四面八方的主动朝着丁靖所在挺进而来。

    面对这还敢前来追截自军的袁军,丁靖当然不会惧怕后撤,而是选择了再次上前冲锋进攻。

    然而丁靖没想到的是,当他领军冲向一支只有三五百人的袁军队伍之后,这支袁军竟然一点慌乱的情况也没有,既没人选择逃跑,也不派人撤离求援,而是直接选择就地立阵防御。

    而丁靖很快就发现,这支袁军之中,居然全部都是训练有素的长矛兵。

    因此,在丁靖驱马冲锋杀来之时,这支袁军就立即挺矛防御,一切动作不但快速迅捷,而且极为规整有序,似乎早就料到了丁靖军会冲杀而来的样子。

    看到这只袁军成功立矛防御之后,丁靖立刻命令全军停止正面冲锋,因为他知道自军如果就这样直接撞上去的话,以陷阵军的实力,虽然也能冲破袁军的长矛防御,但是却一定会造成大量的自损伤亡,如此实在太亏了,他丁靖才舍不得这么干。

    既然不能正面硬冲,丁靖也没打算就这样放弃而退走,反而亲自领着骑军,绕着这支袁军步兵的外围打转。

    丁靖军一边在外围打转的同时,一边又各自从马胯上取出弓弩,对着袁军展开了迅猛的骑射。

    骑射。

    这在古代战争中,是一种最高超的战技,非最顶尖的弓骑兵不能掌握。

    然而丁靖一伙全都是陷阵营的强军,这骑射之技,自然也通通习得,虽骑射的准头比不上最顶尖的异族弓骑,但是用来对付这支袁军,却是完全足够了。

    随着丁靖的快马骑射,转瞬间就有无数箭矢,朝着圈中的袁军袭来,而这帮袁军全都是长矛兵,根本没有配备盾具防御,转瞬间就有数十人中箭倒下,而其余的袁军,也阵脚混乱。

    看到袁军阵脚混乱,丁靖立刻下令众军停止射箭,准备趁机驱马冲锋。

    毕竟丁靖军现在是深入敌后,根本没有补给后勤,这骑射而射出的箭矢消耗,根本无法回收和补给。

    因此非必要情况,丁靖还是选择尽量少用弓弩战斗,而是选择性价比最高的短兵冲锋。

    就在丁靖选择冲入袁军阵中大开杀戒之时,袁军的阵伍里,突然窜起一股浓浓的黑烟,这股黑烟瞬间便直升入数米之高,并且上升速度还在加快,似乎在向远处传达着什么信息一般。

    望着这股突然升起的黑烟,丁靖立即神色一惊,想要立刻停住大军的冲锋之举,但是却已经来不及了。

    丁靖眨眼间就猜到了,这股黑烟虽然不是狼烟构成,但是效果应该和狼烟等同,都是用来传递信息、呼叫支援的军事手段,很快就有援军前来支援这支袁军的。

    此刻,丁靖领军刚刚杀入袁军阵中,便立刻试图贯穿袁军的阵型,脱离于袁军的纠缠,而赶紧撤退,避免陷入袁军的重重包围之中。

    然而,这伙袁军实在异常精锐凶悍,在丁靖军冲杀入阵之后,他们便纷纷迅速围拢阻截,誓死也不放过丁靖军安全走脱。

    见此情况,丁靖也有些焦急,立即身先最前,手中的虎齿戟大开大合,全力为自军开辟前进道路。

    果然,在丁靖的悍勇当先之下,他们只用了片刻时间,便横穿了整个袁军的阵型,直接踏碎了上百人的袁军。

    然而,丁靖军自己的情况,也不是很好,七十多人的人马,又再次阵亡四人,只剩下七十骑整了,而其余受伤者还有十多人。

    此刻,刚刚突击出来的丁靖,也来不及为死去的四位战友叹息感伤,因为他发现这支袁军队伍的后方数百米外,不知何时已经开始烟尘滚滚,只见一支数百上千的骑军,正朝着此处奔腾而来。

    看着这支突然到来的袁军骑兵,丁靖瞬间了解了一切,他想不到自己竟然落入了袁军的一场陷阱之中。

    原来,这些前来围剿的袁军部队之后,竟然还藏着一支袁军骑军。

    而一旦丁靖主动进攻出击,与前方的袁军步兵队伍交战之时,这些袁军步兵就会释放狼烟,这时候后方的袁军骑军见到狼烟后,便会立即朝狼烟升起处赶来,再对丁靖军展开正式的围追堵截。

    到时候,丁靖军刚刚和袁军步兵冲杀一场,体力和马力都要损耗,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袁军骑兵,别说是正面迎战,恐怕连拍马逃跑都要失败。

    (本章完)


第390章 孙策和周瑜



    面对突然出现的袁军骑兵,丁靖想都没有多想,立即引军向远处撤退,不敢和这帮袁军再纠缠片刻。

    看到丁靖军撤逃,赶来的袁军骑军,顿时再次加快了马速,绝对不让丁靖军有一丝逃跑的可能性。

    这支赶来的袁军骑军,正是孙策统领的孙家骑军,他们全都是昔日孙坚遗留下来的老部下,各个都是强悍的精骑。

    此刻,这支孙家骑军中,除了孙策亲自带队统领之外,还有一俊朗青年驱马跟在孙策身旁。

    这俊朗青年,便是孙策的结拜兄弟,江东有名的俊才,有美周郎之称的周瑜周公瑾,他也是得刘勋命令,从巢湖领军前来临湖围剿的统领之一。

    看着丁靖军落荒而逃的窘态,率领骑军追击的孙策,脸上满是得意大喜之色。

    孙策笑看着身旁的周瑜,愉悦地叫道:“公瑾,咱们能追着堂堂的并虎抱头鼠窜,这事情传出去,岂能不让世人对我等侧目哑然!”

    听着孙策欣喜的话语,周瑜心中也十分高兴,但他却不像孙策这般得意张扬,面上反而依旧保持着该有的沉稳冷静。

    周瑜只是笑了笑,便对着孙策淡淡言道:“伯符,只是追着丁靖抱头鼠窜而已,这还不算什么大本事,若是能将丁靖擒杀,那才是可以名扬天下的资本!”

    “只要我们将丁靖捉住,不但可以一举成名,吸引更多的豪杰俊才投效我们,而且还可以再将丁靖献交给袁术,从袁术那里换取大量钱粮兵卒,到时候我们就能够有能力前往江东,自立为一方割据诸侯了!”周瑜继续说道,竟是片刻间就借用丁靖,来为孙策谋划出了一片不错的宏图光景。

    听完周瑜的话后,孙策的眼中也露出希冀之色,他做梦也想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地盘,就像天下其他诸侯一般,割据统治一方。

    更何况,孙策的怀中还有一物,这是其父孙坚临死前所留,有了此物,他们孙家将来未必不能更进一步。

    想到这里,孙策更加激动开心,而有周瑜这个好兄弟辅佐自己,他的功业更加坚定可期。

    突然,孙策再次转目看向周瑜,忍不住惊疑道:“公瑾,我有个问题想问你,你为什么非要等秦翊、荀正被丁靖击退后,才让我再领军前来啊?你又是怎么知道丁靖他一定会继续来主动进攻我的?”

    秦翊、荀正便分别是皖城和芜湖赶来的袁军统领,也是最开始单独分兵来围剿丁靖的袁军部队。

    周瑜再次微微一笑,对着孙策道:“伯符,如果按照常理,丁靖他刚刚击退了秦翊和荀正的军队,取得了不错战果的同时,也消耗了不少的体力,因此丁靖军应该会选择见好就收,暂时撤退。”

    “但是在居巢时,我曾亲眼看到乐就军被丁靖军击溃的情景,那个时候,我便知道丁靖军是一支悍勇如虎的强军,这样的军队嗜战如熊,绝不知道什么是见好就收,因此我料定只要我军露出一点破绽,丁靖军必定会再次主动前来进攻。”

    “而加上丁靖军刚刚击退荀正和秦翊,战斗力和马力都不是全盛时刻,此时我军骑兵趁机杀出,他们逃走的可能性大减。”

    “因此,我才让伯符你等道荀正、秦翊二军退回来之后,再引军前来出击剿杀丁靖的。”周瑜仔细地述说道。

    听完周瑜的解释之后,孙策也瞬间想明白了此中缘由,对周瑜的计谋以及局势把握,更是格外敬佩。

    孙策激动地点了点头,不禁赞叹道:“公瑾,你可真是我的智囊啊!你我兄弟协力,何愁大业不成!”

    听到孙策的话语,周瑜的脸上也露出微笑,似乎也预想到了他兄弟二人,驰骋江山的画面。

    ……

    转瞬间,两个时辰过去了,丁靖和孙策的两方人马,依旧你追我赶的不止。

    然而长久的快马奔驰,对双方而言都是极大的负担,甚至可能对自己的战马造成不可挽回的损伤。

    因此到了最后,双方皆不得不放弃全力奔驰的行为,而是选择稍微降低了战马的速度,以相对较慢的速度追逃。

    此外,由于丁靖军的战马,全都是上等的良马,速度和耐力都比孙策军的寻常战马高上不少。

    以至于丁靖军虽然冲锋了几轮,但是在驱马撤逃之上,却是一点也不露下风,令孙策军始终未能追上过,只能远远的追赶不落,防止被丁靖军彻底甩脱掉。

    然而,丁靖却知道,继续这样逃跑下去也不是办法。

    按照现在这种情况,他们胯下的战马应该再坚持不了多久了,他们必须在战马力竭之前,将孙策军彻底甩掉才行。

    要不然,等到战马倒下之后,他们也只能弃马步逃,到时候就算他们成功逃脱,也将彻底失去骑兵的优势,这对他们之后的各种行动,实在太不利了。

    这时候,丁靖看了看附近的地形,发现他们不知不觉间,居然已经逃撤到了临湖县的边境,再往前行进的话,就要抵达巢县境内了。

    而这淮南最大的内湖巢湖,便在这巢县境内之中,正是因为巢湖的水系丰满,导致巢县境内大多土地,都是湿润润的软土,这就更加不适合骑兵疾驰。

    此刻,摆在丁靖面前的问题便出现了,是继续选择北上,还是转向朝西面进发呢?

    如果继续北上的话,要是孙策军继续追击而来,那么丁靖就必须进入巢县境内流窜,而一旦进入巢县,则丁靖的骑兵优势将再次锐降,并且距离大别山这个后撤之地,也更加遥远,说不定丁靖可能因此,而没机会潜入大别山,偷偷离开淮南。

    但是如果选择转向朝西进发的话,将会遇到一些从庐江城而来的袁军,如此便有了自投罗网的可能性。

    犹豫了片刻之后,丁靖决定还是继续向北,哪怕会因此进入巢县境内,他也管不了那么多了。

    因为,丁靖知道自军的战马体力,已经接近了极限。

    这样的马力状况下,他们根本跑了多远。

    而丁靖如果没记错的话,从这里直行向北数里处,便是临湖和巢县的交界,而在这两县的交界处,便是一条大河。

    这条大河名为杭阜河,是滚滚长江的一条小支流,在杭阜河的东北面,便是巢县地界,而杭阜河的西南面,便是临湖县地界。

    根据丁靖打探的情报,这条杭阜河差不多有一人深,而且水流湍急,没有船只和桥梁的话,常人根本不能横渡。

    而横跨杭阜河的桥梁也不多,全河各处统共才十多处,而丁靖军正前方的位置,便刚好有一座跨河的木桥。

    只要丁靖军能够在马力耗尽之时渡过木桥,然后再赶紧将木桥摧毁,则孙策军就被暂时隔绝在杭阜河南岸了。

    那时,他孙策对近在咫尺的丁靖军,也只能无奈兴叹了。

    (本章完)


第391章 桥



    于是乎,丁靖也不再纠结犹豫,立即引军向着正前方开始加速驰骋,目标直指巢县。

    同时,追击在后的孙策军,亦是看到了丁靖军的一举一动。

    “公瑾,丁靖一伙竟然还不改变方向,反而加速前进,他们这是要直接进入巢县么?”孙策看着丁靖军的奔驰方向,有些疑惑的对着身旁的周瑜问道。

    周瑜亦是有些诧异,不禁推测道:“看他们这前进方向应该的确是去巢县的,只是巢县临近九江郡,且巢县的土地,因为巢湖的关系,而有些不适合纵马疾驰,那里根本不是最佳的骑军逃蹿选择呀,难道这丁并虎真的是有些慌不择路了么?”

    孙策哈哈一笑,叫道:“公瑾,说不定这丁并虎真的被我们追的抱头鼠窜,而变得慌不择路、急不择途了呢!”

    周瑜闻言却是摇了摇头,言道:“丁靖能虎步并州,主宰一方,绝对不是运气,他有着不可小觑的本事能力。”

    “尤其是根据丁靖做事的行为风格来看,其虽然做事看似大胆鲁莽,但是实际情况中却谨慎缜密,绝不是那种惊慌无思之辈。”

    “而且如果我没记错的话,这临湖和巢县的交界,应该就是依照杭阜河来划分的。”

    “如此,前方不远岂不就是杭阜河,有杭阜河阻拦在前,丁靖军没有船只的话,根本不可能横渡,也就是说前方乃绝路一条。”

    “可是,我心中总觉得蹊跷,丁靖军出现在庐江也有一定日子了,而且对临湖的地形也探查过,他们应该也知道前面就是杭阜河阻路,为何还会向前直闯奔进!?”

    “伯符,你以前带兵驻扎在巢湖附近,应该对巢县的地形比较熟悉,你记不记得前方的地形,大概是什么样子?是不是有杭阜河在阻路?”周瑜看着孙策仔细地问道。

    孙策长期驻扎在巢湖,对巢县附近的地形自然熟络,立即向周瑜回道:“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前方不远之处,的确就是临湖和巢县的交界,也就是杭阜河隔绝两县的地方。”

    “哎呀!我竟然忘了这个!”孙策突然惊慌地大喊道,“公瑾,我知道丁靖的企图了!”

    周瑜也是一惊,忍不住叫道:“伯符,你想到了什么?!”

    孙策立即言道:“公瑾,前方虽然有杭阜河阻路,但是丁靖军所前行的位置,却有一座横跨杭阜河的长桥,这长桥足够承受骑军奔踏而过!”

    “而且,这长桥全是木头搭建,丁靖军一旦跨桥渡河后,完全可以立即将桥梁焚毁。”

    “到时候木桥毁坏,这杭阜河就不是阻拦丁靖军的南墙了,而是成了阻截我们的天堑呀!”孙策焦急地叫道。

    周瑜闻言也是一愣,忍不住叹道:“这可如何是好!我们现在根本追不上丁靖军呀,难道要眼睁睁的看着丁靖从我们掌心溜走?!”

    孙策的眉头亦是紧皱,他孙策军与丁靖军彼此相隔近两里,只能远远的追在后面跟着,绝不可能在丁靖军抵达杭阜河前,追上丁靖军的。

    因此,这种情况下,他们只能看着丁靖渡过杭阜河,然后将木桥摧毁,眼睁睁的让丁靖军从他们眼皮子底下走脱。

    突然,孙策眉目一挑,凛然道:“公瑾,我们好不容易逮到丁靖,决不能让丁靖军这样从我们手中溜走!”

    “可是,我们如何……”周瑜无奈言道,他亦是觉得惋惜,但是却也无能为力。

    孙策继续言道:“我们还有机会!”

    “公瑾,我们虽然已经拦不住丁靖跨桥渡河了,但是我们却可以阻止他过河拆桥,只要桥还没有毁掉,我们的大部队就还可以继续追击丁靖,这样丁靖还是一样逃不出我们的手心的!”

    周瑜闻言一愣,不禁看着孙策,哑然道:“伯符,难道你要!”

    “对!”孙策点了点头,毅然道,“为了得到某些东西,有时候是必须付出某些东西的,这便是必要的代价!”

    言罢,孙策突然看向身后,厉声喝令道:“黄盖,叫你麾下的骑卒立刻下马,将战马交给祖茂的骑卒!”

    黄盖闻言先是一愣,却不敢反驳,连忙让手下骑卒下马,将战马全部转交给祖茂麾下的骑卒。

    “你和你手下的骑军,跟我全力向前追击,不要担心战马承受不住,就算把战马跑死,也一定要跟我追上丁靖军,明白吗!?”孙策对着祖茂叫道。

    祖茂闻言一愣,虽然心中心疼马匹而有些不忍,却也知道事情的轻重缓急,坚定领命道:“末将明白!”

    原来,这祖茂一军百余骑,都是孙坚遗留下的最精锐的骑军,各个都是沙场老骑卒,御马之能也是孙策骑军中的拔尖骨干。

    因此,孙策才让黄盖将自军麾下的战马转交给祖茂军,就是想要带着祖茂军先行向前全速猛追,用最精湛的骑卒,以不计战马损伤的代价,来谋求能够追上丁靖的可能性。

    如此,虽然不能百分百保证阻止丁靖军渡过杭阜河,却能百分百保证丁靖军过河后,使之没有时间和机会将渡河之桥拆毁掉。

    这样的话,他孙策的大军,就不会因杭阜河隔绝而被丁靖军给甩掉,仍旧可以继续追击下去,到时候终究还是能够擒杀住丁靖的。

    ……

    经过一段时间的加速奔驰,丁靖一伙终于抵达了临湖与巢县的交界处,也就是杭阜河的西南岸。

    正如丁靖探查了解的情况一样,杭阜河的这处位置,果然有一座横跨两岸的木桥存在。

    然而,丁靖还来不及为此而感到惊喜,他便发现了一个大麻烦摆在自己面前。

    面前这个连接杭阜河两岸的木桥上,正有民众自北向南地行走在桥上面,而且人数还不少,足有数百上千人的样子。

    这座桥本就不大,最多只够三人并肩同时而过。

    但是这些渡桥的民众人数实在太多,且各自混乱无序,以至于这座桥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变得畅通的,更别谈丁靖一伙快速驱马过桥了。

    眼看着桥上挤满了平民,自军根本不可能快速顺利过桥,这下子连丁靖自己也有些焦急傻眼了。

    而此刻,丁靖军的后方也已经烟尘冲天,孙策所领的祖茂军快骑,也即将抵达过来。

    如此危机情况之下,丁靖身旁的副将们,顿时有些焦急了,纷纷看向丁靖,急切道:“主公,现在怎么办?我们要不要直接从桥上全力驱马冲过去!?”

    (本章完)


第392章 徐州三杰之妹控步骘



    如果按照副将的提议,直接从桥上直冲过去的话,则桥上渡河的民众就遭了秧,肯定要被奔腾的战马撞落下桥,继而跌入河中被水冲走。

    但是如果不直冲过桥的话,孙策军的追兵就要赶到了,到时候他丁靖就算背水一战,也难逃被覆灭的下场。

    突然,丁靖心中一凛,立刻有了决定,连忙领着众骑,快速突进到木桥的南端,将想要过桥的民众,生生从半截给拦了下来。

    “桥上的人,现在全部给我往回走,违令者死!”丁靖厉声对着桥上的人吼道。

    随着丁靖一声怒喝,周围的陷阵营骑军们,也纷纷高举兵刃,跟着大吼道:“桥上的人立即往回走,违令者死!”

    “桥上的人立即往回走,违令者死!”

    “桥上的人立即往回走,违令者死!”

    见丁靖军如此威势,桥上渡河的民众顿时惊怕不已,连忙向北岸倒退而去。

    然而,令丁靖没有想到的是,仍有不少人竟然不惧他的威慑,而是抓紧了脚步,继续向着桥南渡河而来。

    这么多的人无视自己的警告威胁,丁靖也有些怒了,立即驱马向前,举起虎齿戟就是往人堆里一挥。

    “啊!”

    “啊!”

    随着两声惨叫,两个不听命令的民众,直接就被丁靖一戟给砍杀了。

    看着这两个人身死的场景,其余的民众顿时更加惊骇,立刻意识到丁靖一伙,全都是那种杀人不眨眼之辈。

    一时间,桥上所有的民众,纷纷吓得惊慌的往桥北回退,不敢再挡在木桥之上。

    眼见这木桥瞬间畅通,丁靖立即引人跨桥渡河。

    而渡过河后,丁靖又让人立即点火烧桥,争取在孙策军到来之前,彻底将木桥焚毁。

    看着丁靖过河之后,竟然还不罢休,而是选择要烧桥,周围的民众顿时惊骇万分,纷纷上前阻拦,不愿丁靖军将木桥毁掉。

    丁靖军岂能让这般民众阻止焚桥,凡是上前阻拦者,皆被丁靖军强力殴打吓退。

    眼看着木桥大火升腾,尚且滞留在北岸的民众们,顿时彻底绝望,不少人甚至倒地嚎啕打滚,仿若自家房产被人烧了一般。

    看着周围哭嚎不止的民众,丁靖也不禁皱紧了眉头,心中有些不明所以,他不就是烧了个渡河之桥么,为何这些人要伤心绝望成这个样子!?

    就在此时,东岸的北面,却是突然出现一两百个精悍的青壮民勇。

    他们各个都是手持棍棒刀枪,甚至有人身上还染着鲜血,一副刚刚血战过的样子。

    这帮民勇赶到这里之后,却突然见到提前来渡河的父老乡亲们,都傻傻地哭泣哀嚎着,一副悲伤绝望到极点的样子。

    而且前方不远的杭阜河上,正是浓烟滚滚,竟是渡河的木桥已经燃起了熊熊大火,眼看着就要将木桥焚毁。

    见到面前如此一幕,这帮民勇也有些发愣,根本不知道这里发生了什么情况。

    突然,滞留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