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并虎-第1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见老大周仓都已经俯身跪拜丁靖,其身后的裴元绍也反应了过来,立即指挥命令其余的黄巾众,也一起跟着跪拜向丁靖,说道:“拜见安北将军!”
“这是什么情况?到底是怎么回事呀?你们干嘛要向我跪拜效忠啊?”
丁靖的脑海里也有些发愣,搞不懂场面为何会变成这副样子,刚刚还火药味十足的周仓等人,居然一下子向他跪拜求收留,这可实在让人有些猝不及防。
忽然,丁靖的脑海里似乎想到了什么,忍不住看着面前跪拜的周仓,问道:“等会儿!你名叫什么来着?”
“将军,小人名叫周仓,字元福。”
周仓抬头看着丁靖,小心谨慎地回答道,害怕丁靖拒绝他们的投效。
这一次,丁靖终于听清了周仓的名字,他的脑海里瞬间回想起了无数信息,并且全都是关于周仓的。
虽然丁靖上辈子对三国历史之时粗略的了解,关于三国的书籍,也就只有一本《三国演义》熟读了几遍。
但是这却也让丁靖的脑海里,知道了周仓这个名字,在三国演义的书中,周仓是黄巾贼的出身,虽然身份卑微,但是却最后弃暗投明,成为了武圣关羽的抬刀将。
而能够成为关二爷的抬刀将,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知道关二爷的青龙偃月刀,可是有足足近百斤,这可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拿得动的,跟别说要随时抬着青龙刀跟随在关羽身边了。
此刻,丁靖仔细地打量着面前的周仓,却发现周仓虽然个子不高,才刚好一米八而已,但是他的身材却极度壮实,绝对拥有成为关羽抬刀将的资格。
将脑海里关于周仓的信息捋一遍之后,丁靖再次凝视着周仓,问道:“周仓,你们是不是汝南的黄巾?”
听到丁靖这般一问,周仓与其身后的裴元绍等人,全部浑身一颤,不知道丁靖为何一下子就道出了他们的身份来历。
“这个……,这个……”
周仓不停地支吾着,心中慌张到了极点,背上也已经被冷汗瞬间浸湿。
之所以如此紧张恐惧,是因为他害怕丁靖因为他们黄巾的身份,而断然拒绝他们的投效。
支吾着吞吞吐吐了半天之后,周仓也知道再隐瞒沉默也是无用,想要让丁靖接纳他们,最重要的不是他们的身份来历,而是要坦诚忠心才对。
终于,周仓深色一肃,向着丁靖沉声说道:“将军,您没有猜错,我们的确都是黄巾。”
丁靖闻言点了点头,对周仓的坦诚身份还算满意,便继续问道:“你们是不是黄巾,这对我来说不重要,因为我丁靖任用人时,也不怎么看重出身。”
“不过,我却不准心怀不轨、三心二意的人来投效我,因此,我有点想知道,你们为何放着好好的土大王不做,却要来投靠我呢?”丁靖继续问道。
听到丁靖居然不反感他们的黄巾身份,周仓与裴元绍等人皆是一愣,随即心中也是轻松喜悦。
“将军,我们想要投效您的原因,其实也不是很复杂。”
“首先,我们从军黄巾,也都是被逼无奈,想要活命的不得已之举。”
“至于您说的当土皇帝,却是太高看我们了。”
“自从朝廷允许各州县自募兵勇之后,我们黄巾的生活就再不能像以前顺风顺水了,随时都要担心官府的围剿,日子过得是愈加心惊胆战。”
“因此,我们大家心中也明白,这啸聚山林虽然自由自在,但是却也危险无比,迟早要被官军围剿诛杀的。”
“于是,兄弟们就只能谋划出路,而天下各地都在争权夺势、相互攻伐,其中不少官爷对我们也是招揽有加,比如江夏黄祖和兖州曹操。”
“只不过黄祖心狠手辣,且远在江夏,我们不敢去投靠。”
“而曹操奉迎朝廷驾辇,对我们黄巾虽有招揽之心,却也免不了会有秋后算账的想法,所以我们也不敢去投靠。”
“而近日听闻将军你来了淮南,而我们寨中上下,也都听闻过将军的威名,所以才生出向往投效之心。”
“于是,我们这才舍身犯险,渡过淮水来寻索将军,想要帮助将军摆脱袁术军围堵的同时,以求将军能够接纳我们!”
待周仓解释完毕之后,丁靖也点了点头,但是他总觉得周仓的理由不够充分,显得太过简单武断,让人总觉得轻浮随便了一些。
“周仓,你说的这些理由虽然有些道理,但是却还是不够坚定稳重,只凭这些理由,并不足以让你做出这般冒险的举动。”突然,丁靖虎目一瞪,上下扫视着周仓,冷言问道,“我想,你是不是还有什么事情隐瞒着呢?!”
周仓没想到丁靖会有此反应,脸上顿时漏出惊骇之色,心中却是惊诧暗服了起来。
他想不到丁靖竟然如此厉害,竟然一下子就看出了他话未言尽的事实,可是对于心中所隐瞒未言的原由,周仓却有些犹豫起来,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不要和丁靖说明。
周仓心中所隐瞒的原由,就是关于天女张宁的。
虽然白波军早已经投靠了丁靖,但是周仓却不知道张宁,她到底有没有亲自露面与丁靖交涉。
万一白波军投靠丁靖的过程中,天女张宁一直都是暗中操作的话,那不就意味着丁靖还不知道张宁的身份么?
而如果现在周仓主动跟丁靖讲明,说自己投靠他丁靖的原因之一,是因为他们黄巾众的天女也投靠了他丁靖,那岂不是主动暴露了天女的情况。
到时候,丁靖要是以此追究探查,想要对天女不利的话,那可不就是他周仓害了天女!
(本章完)
第432章 接纳
丁靖见着周仓一脸的阴晴不定,也知道其果然藏瞒了一些东西,心中不免对周仓也有些不喜,便想要拒绝周仓的投效之心。
“将军,实话跟您说了吧,我确实还有一件事情没和你坦明!”
就在丁靖准备婉拒周仓之时,周仓却是突然看着丁靖,言道:“不知将军可知晓我黄巾众中,还有一位天女的存在?”
“嗯?你是说张角之女张宁么?”
丁靖瞳孔微缩紧,有些诧异地反问道,不知道周仓口中所说的天女,是不是就是张宁妹纸。
听到丁靖的回答,周仓顿时一愣,立即大叫道:“对,对,对,就是大贤良师的女儿没错!看来您已经知道了天女的事情,如此我便彻底放心了!”
听周仓如此一说,丁靖大概也知道了周仓心中隐瞒的原由了,不禁释然说道:“哦?原来如此!你之所以选择投靠我丁靖,除了知道我本就英明神武、威势过人、气度出众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你们的黄巾天女也跟从了我,这让你们视我与其他诸侯相比,比较容易接受,对不对?”
“额……算是吧!”
周仓立即点头回道:“将军能够接纳天女,想必对我们这些黄巾出身的人,应该不会太过残暴对待,因此这也是我们选择将军的重大原因。”
理清了这其中的各种因果之后,丁靖也算是彻底明白了,立即将周仓和裴元绍等人扶起,说道:“都起来吧!既然你们诚心投效于我,那我又怎会拒绝你们!”
见丁靖居然如此通达的接受了他们,周仓和裴元绍只觉得幸福来得实在太突然了,一时间竟然激动地浑身颤抖,喜不自禁地向丁靖再次一拜,叫道:“多谢主公收留!我等一定鞍前马后,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
收纳了周仓等人的投效之后,丁靖便立即改变了原有的北归路线,转而向庐江郡西北方的蓼城进发。
如果按照原定线路,丁靖应该从这安风县继续向正北行进,抵达淮水之南的阳泉城之后,再寻找渡船过淮水,进入汝南境内,再继续沿着官道北回并州。
这条路线是丁靖从并州南下淮南的路线,按照原路返回的话,自然是当前情况下最为快速的。
甚至,如果他们速度再加快一些,说不定还能追上先走的史阿、郝昭等人的车队。
只是,现在得到周仓投降,并且丁靖还听周仓说起,想要一起投效的黄巾众,可不止他和裴元绍二人,在他们的老巢平舆山中,还有数千兄弟想要一起投奔丁靖呢。
因此,丁靖不得不改变北归的线路,必须与周仓等人,先抵达另一个临近淮水的城池蓼城,这里是属于他们汝南黄巾自己控制的一座小城,城中有大量渡船,可以供应大量人马渡淮水。
而在蓼城渡过淮水之后,便可直接北上进入汝南郡的平舆山,也就是他们汝南黄巾的老巢。
待接应了山中剩余的兄弟们后,大家再一起向北迁徙,前往丁靖所能控制的地域,正式投靠到丁靖的麾下。
虽然路线的改变,让丁靖已经不可能追得上郝昭等人的车队,但是丁靖却一点也不担心,因为他相信以郝昭、史阿二人的能力,一定可以安全带领车队回到太原。
就算突发意外情况,无法将所有人带走,至少也可以将华佗这个关键人物保护住,如此也就足够了。
……
又经过数日的赶路,丁靖与周仓等人的混合队伍,终于抵达了蓼城。
而负责蓼城守御的黄巾统领,见到周仓终于回来之后,立即领人前来迎接,见着周仓之后,便匆忙拜道:“周仓大哥,你们终于回来了,近日听闻袁术军在淮南有大举行动,可让我担心死你们了!”
见同伴前来迎接自己,并且如此关切,周仓心中也是十分感动,立即带着他们前来面见丁靖,介绍道:“主公,这位是我们汝南黄巾的魁帅之一,名为何仪,以前读过些经史,是我们汝南黄巾中难得的人才,负责管理蓼城事务。”
“对了,何仪身边这个汉子,名叫何曼,是何仪的弟弟,亦是我们汝南黄巾中的响当当的好汉,使一杆长柄猎叉,有个‘截天夜叉’的诨号,武力不低。”
丁靖向着何仪、何曼两个兄弟拱了拱手,说道:“见过二位英雄,在下丁靖!”
听着丁靖自言名讳,以及周仓呼唤丁靖为主公,何仪、何曼两兄弟顿时神情骇然,身体好似手舞足蹈地颤抖了起来,看着丁靖惊叫道:“你难道是并州之虎丁靖!?”
“正是!”
丁靖微微点了点头,处变不惊地说道。
周仓这时也满脸微笑,向着两兄弟说道:“何仪、何曼,你们两个不是也很想跟我一起投靠安北将军么?现在却这般惊惶无措地干什么?还不快点见礼!”
两兄弟立即反应了过来,连忙向丁靖跪地一拜,扣头叫道:“何仪(何曼),拜见将军,望将军接纳我等!”
在抵达蓼城之前,周仓早就与丁靖通过气了,丁靖也知道二人的心意,便立即上前扶起二人,亲近地笑道:“不必多礼,不必多礼,能有你二人投效,我丁靖也是欣喜若狂啊!”
自此,丁靖便又得两员黄巾头领效力,并且跟随二人一起投效的,还有一千多个黄巾军兵。
此后又数日,丁靖一行终于抵达了汝南黄巾的老巢,也就是平舆山下。
然而意外情况却发生了。
只见平舆山中,各处通道隘口全部被黄巾军戒严,不允许任何人等靠近,就连周仓等黄巾旧众也不行。
就在周仓等人也感到无比纳闷之时,山中寨里却是杀出数千黄巾军,威势汹汹地对峙在众人面前,一副形同陌路的敌视模样。
而这帮黄巾众的统领者,正是汝南黄巾的魁帅刘辟和黄邵。
“刘辟、黄邵,你二人这是干嘛?!”周仓立即站出来,向着二人大叫道。
“周仓,我知道你之前带人去淮南,是要去投靠丁靖的,却想不到还真让你抱上了大腿!”
刘辟也出阵行来,对着周仓大喊道:“不过人各有志,你想要带兄弟们都去投靠官军,但是兄弟们之中,也有人想继续在这里自由自在的,所以你也莫怪兄弟我今天这般作态!”
听着刘辟的话语,周仓瞬间了然明白了,刘辟和黄邵并非和他周仓一样,想要投靠官军以改变出路,而是想要继续为贼。
对此,周仓心中可谓又急又气,立刻向着刘辟、黄邵,继续叫道:“刘辟、黄邵,你们两个怎么这么糊涂啊?!继续待在山中为寇,只会是死路一条,你们跟着……”
然而周仓话未说完,刘辟却是高举战刀,大喝道:“周仓,休要多言,我等心意已定,你若再言劝阻,就别怪我不记得昔日兄弟之情了!”
见刘辟如此执迷不悟,周仓可谓更加着急,立即就要出口继续劝导。
就在此时,丁靖却是出现在周仓身后,将周仓拉住,冷然说道:“元福,不必再劝他们了!他们贼心未泯,再劝也是无用!”
听丁靖如此话语,周仓顿时哀叹不止,只好对着刘辟、黄邵二人,远远地一礼,叫道:“二位兄弟好之为之,周仓告辞了!”
随后,周仓等人只能意兴阑珊地离去,为昔日生死兄弟间的分道扬镳,感到惆怅不已。
然而众人没行出数里,一阵阵快速的脚步声,却是从后方传来,并且还有一道吼声响起,道:“周仓大哥,你们等等我啊!”
(本章完)
第433章 再回南阳
“元福,后面有人在叫你!”
丁靖立即向着周仓说道,他的耳力极为过人,在众人听闻到后方动静之前,他便已经提前听到了后方的声音。
“什么!难道是刘辟和黄邵改变了心意?”
周仓闻言一愣,以为刘辟、黄邵改变主意,正在向他们追来。
听周仓这么一说,众人顿时神色一喜,纷纷停止行军脚步,转身向后方看去,等着其余的黄巾兄弟赶来。
终于,不一会儿,后方果然出现人影跑来。
但是人数却不多,只有一百来个人的样子,完全不是刘辟、黄邵所统领的数量。
“周仓大哥,等等我啊,我来了!”
后方追来的一百多人中,位于最前的领头之人,见到丁靖、周仓等大部队停下来回望等待,顿时激动地大声叫道。
“嗯?是龚都兄弟!竟然是龚都兄弟!”
周仓立刻挤出人群,向着后方高举手臂,大声回叫道:“龚都!龚都!”
不一会儿,龚都就冲到了周仓的面前,剧烈的追赶跑动,让他消耗了极大的体力,整个人正大张着嘴巴,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费力地说道:“周仓大哥……你……你怎么……也不等等我……可让我跑得……累死了……生怕你们丢下我……自己远走高飞了。”
周仓闻言也有些羞愧,他以为龚都也和刘辟、黄邵一样,也想留在平舆山中继续作贼。
突然,周仓猛地一个熊抱,将龚都一把抱住,手掌猛烈拍打龚都的背膀,惭愧地叫道:“龚都,都是哥哥我的错,哥哥差点忘了你!”
龚都却是毫不在意,没心没肺地笑道:“周仓大哥,你肯定不是有心的,我才不会怨大哥你呢!”
……
龚都的人马加入之后,丁靖等人的这支队伍,已经差不多有两千五百人了。
如此人数众多的队伍,想要安然无恙的穿越汝南和南阳,却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
好在周仓等人在汝南盘踞多年,对汝南郡内的各条僻静小道,却是了熟于心。
在周仓的领路之下,众人一路畅通地走出了汝南境内,没有与袁术军有任何遭遇,顺利地抵达了南阳郡的中阳山。
这中阳山是南阳郡东南部的一片山岭,中阳山以南便是随县,那里是前往江夏郡的必经之地。
中阳山以北就是叶县,由叶县向东可入颍川郡,向北可入司隶河南尹。
因此,丁靖一行接下来的行程路线,便是一路向北,横穿叶县后,再进入司隶,那时候就彻底安全了。
只是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就不简单了。
丁靖立即将众人召集到身边,说道:“诸位,现在我们已经到了最后的一步了,只要迈过这叶县,我们就万事安宁了,便可放心大胆地行路。”
“只是,这叶县却实在不太好走,不但各种路哨关卡设置得挺多,而且驻扎的牛辅军也不少!”
“此外,我们和牛辅彼此间并无交集,双方非敌非友,并不能确定他们是否会阻挠进攻我们,所以还是小心为妙!”
“而且,这牛辅可是西凉大将,其麾下军卒也都是昔日董卓的西凉精军,若是万一我们与之遭遇而战,那么到时候吃亏的必定是我们!”
丁靖仔细地向众人解释道,将叶县的情况,以及牛辅军的实力,让众人有个简单的认识。
“主公,这么说的话,我们穿行叶县之时,岂不是十分危险?”周仓惊问道。
丁靖点了点头,毫不否认地说道:“没错,就是十分危险!”
“主公,要不大家分兵分批行路吧!这样大家各自的目标小一些,兴许可以在不被牛辅军怀疑的情况下,安然穿过叶县,进入司隶。”
徐盛突然说道,“而且,就算不幸被牛辅军察觉,我们也不至于全部都受到影响,大多数人还是能够成功前往司隶的。”
听完徐盛的话语,众人皆是眼前一亮,只觉得徐盛所言的策略还不错。
丁靖闻言也点了点头,立即将所有人平分成了九支队伍,每支队伍里都安排了几个陷阵军,如此也可确保每支队伍的方向感和侦查能力,防止迷路的情况出现。
队伍分配完毕之后,丁靖立即向众人说道:“记住,每隔半天走一队人,绝对不能太着急,如果路上遇到牛辅军,被他们截住前路之后,也千万不要主动与之战斗,尽量假装成从汝南向并州逃难的流民。”
“我听说牛辅军占据南阳之后,并不想昔日在董卓麾下那般残暴,因此如果大家装作是毫无作乱威胁之心的话,牛辅军应该会放任我们通过的。”
“现在我带一队人先走,如果路上有什么情况,我会留下人来通知后面的队伍的!”
嘱咐完一切之后,丁靖立即领着自己负责的两百多人,踏上了继续北行的路途。
身为第一支队伍的领头人,丁靖身上的任务最重,所面临的情况也最无常,因为他的责任不但是要带领大家抵达司隶,而且还要尽到探路人的责任。
他必须将自己遇到的情况全部记录下来,并且安排人手通知后面的队伍,为后面的队伍提供参考。
只是,丁靖万万没想到的是,他领人从中阳山走出来,还没有几十里的距离,就遇上了意外的情况。
虽然,丁靖早就料到自己穿过叶县的路上,一定会遇上牛辅军设置得路卡盘查,但是他却没有预料到,他这遇上的第一个路卡,竟然就有上千人的牛辅军守卫着。
如此大规模的阵势,实在让丁靖有些措手不及。
“主公,怎么办?”丁靖身旁的一个陷阵军立即问道。
丁靖看了看周围,发现路卡前后的牛辅军,已经注意到了他这边的两百多人。
如果丁靖此刻让大家后退的话,无疑会令牛辅军心生猜忌,到时候牛辅军一定会追来,那时候就什么也说不清了。
“前面的!你们是什么人?”
果然不出丁靖所料,就在丁靖犹豫不决之时,一个牛辅军伯长,却是发现了丁靖等人的不对劲,立即领着数十人上前问道。
丁靖见状,立即下马从人群中走出,对着那个牛辅军伯长一礼,好声好气地说道:“这位军哥,我们都是从汝南来的难民,实在是被后将军袁术弄得无法活了,便想去并州讨个活头,听说那里的官爷善待流民,还分田分粮呢!”
丁靖的这番说辞,虽不至于天衣无缝,却也是极有道理。
因此,丁靖觉得面前的牛辅军,应该十有**会相信他们,继而放他们过路的。
然而,丁靖面前的牛辅军伯长,却是猝然一惊,大叫道:“什么?你们是从汝南来的!而且还是去并州的!”
“诶?是啊,怎么了么?军哥!”丁靖不知这伯长为何如此大的反应,顿时有些惊诧地问道。
(本章完)
第434章 李儒和贾诩
时光回溯到一个多月前,李儒按照与牛辅的商量后,立即动身前往并州太原拜访,想要和丁靖达成联盟关系。
然而抵达太原之后,李儒却听闻丁靖正在幽州征战,整个太原大局的乃军师贾诩主持。
听到贾诩这个名字之后,李儒可谓猝然一惊,有些始料未及。
李儒身为西凉军的一员,对于贾诩也算比较熟悉。
虽然贾诩昔日在西凉军中的地位并不高,但是其智谋之才,却是声扬流传,以至于西凉军中,常将贾诩与他李儒相比。
而李儒对贾诩的评价也极高,心中常常觉得贾诩的智谋,尚未彻底展现。
不过,在董卓迁都之后,他李儒便再也没收到过关于贾诩的消息,此行来到太原之后,他才知道贾诩竟然投效到了丁靖的麾下,并且还是丁靖最为器重信任的人,不但是丁靖的军师,而且还负责统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