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并虎-第1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此,身在泰山郡的丁氏族人,则开始派族人来并州联系丁靖,想要迁族来并州,攀结到丁靖这棵大树之上。

    对此,丁靖自然没有拒绝的理由,大家毕竟都是血族亲人,一人得势,岂能忘记亲族?

    而且泰山丁氏的各支脉总人口也有近万,这也算是数量比较庞大的人口力量,若是放任不要的话,也实在可惜。

    再说,现在丁靖身为并州之主,难免兖州的曹操对会他有提防胁迫之心。

    因此,再把泰山丁氏族人留在兖州泰山郡,实在是危险至极,说不定哪天曹操就干出屠族之事,来打击丁靖并州势力的士气。

    对于曹操这样杀伐果断、心狠手辣之辈,丁靖实在放心不过,这才答应接引泰山丁氏迁来并州,在并州重新安居生养。

    为此,丁靖还嘱咐丁重和夏侯兰,共同统领五百精兵,去负责这护送族人迁徙的事情。

    而近万人的迁徙自然不是简单的事情,尤其是丁氏在泰山郡还拥有许多产业财富,这些家族产业财富,自然不可能直接丢了不要,还要经过必须的变卖转让才行。

    正是这般复杂的原因,丁氏族人并不能一次性全部抵达并州,只能分批次、分先后的迁来并州。

    在经过近一年的迁移之后,泰山郡的丁氏族人,已经大部分都迁到了并州,并且在太原郡的晋阳、榆次、大陵、梗阳等地,分别安家落户、买地置田。

    而有着丁靖这层关系,丁氏家族在并州的地位和财富,比之在泰山郡的时候,直接暴涨了数倍不止。

    只是,虽然大部分丁氏族人已经迁移来到了并州,但是丁氏族长丁满等数十个家族老人,却是还没有前来并州。

    只因为丁满等家族元老,不但需要以身作则,而且还要肩负起督查族产变卖的情况,这才留在泰山郡,成为最后一批迁徙的人群。

    然而,这一耽搁却是遇上了意外,那就是泰山郡发生了兵患战事。

    昔日,泰山郡虽然也有战事发生,但是却没有这一次这般严重。

    泰山的统治者臧霸,不知道发了什么神经,居然起兵袭击了青州的临淄、北海等地。

    这让正在引兵攻打徐州的袁绍军,瞬间感受到了腹背受敌的不妙感。

    为了防止事态严重扩大,袁绍立即分兵一万进攻泰山郡,直接和臧霸军对攻交战了起来,大有一举剿灭臧霸军,占领泰山郡,以绝遗患的架势。

    并且,袁绍还派人置信兖州曹操,让曹操出兵约束限制一下臧霸,让泰山不要再搞事了。

    然而袁绍不知道,臧霸出兵袭扰青州之事,正是受了曹操的指托的。

    臧霸虽然在泰山独立成军,明面上并不听从任何势力的管制,但是早在两年前,曹操就已经暗中联系支持臧霸。

    这也是为什么臧霸占领了泰山,却不被周围其他势力吞并的原因,实在是曹操这个幕后之人,给泰山的帮助实在太多了,寻常势力根本碰不动臧霸军。

    而有曹操的暗中支持后,臧霸对曹操也自然是投桃报李,对曹操的各种请求需要,也是尽量答应不缀。

    在这次袁绍进攻徐州的战事中,为了防止徐州北袁绍一家吞并,曹操才指令臧霸大胆袭扰青州,就是为了搅动袁绍大军的后方,让袁绍军不能轻易且快速的打入徐州。

    然而,神仙打架,受苦得还是普通的吃瓜群众,就比如滞留在泰山郡的丁满等家族老人。

    如果族长丁满没办法按时返回晋阳的话,那么丁靖的婚礼之上,将少了一个极为重要的司礼主婚人,这对丁靖的婚礼而言,无疑是一个遗憾。

    就在丁靖对此感到焦急之时,突然有士卒前来禀报,道:“主公,晋阳令丁重、荡寇将军夏侯兰已经返回城内,随行而来的还有主公的族人!”

    听着士兵的禀报,丁靖神色不禁一惊,随即大喜道:“来得正好!来得正好!”

    随后,丁靖立即亲自前去迎接族长丁满,而大家彼此见面之后,丁靖才知道众人一路上遭遇了何事。

    原来,按照泰山烽火狼烟、全面战争的战况,丁重、夏侯恩想要平安护送族长丁满回并州,却是一件几乎不可能的事情。

    可就在这一筹莫展之时,从徐州方向却是杀出一支兵马前来泰山,而这支兵马居然是刘备二弟关羽统率的三千精兵。

    并且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当关羽领军来到泰山郡之后,居然主动联系上了夏侯兰、丁重等人,提出帮助护送丁满等丁氏族人安全离开泰山郡的建议。

    一开始,对于关羽的主动护送之请,夏侯兰和丁重是万万不敢答应的,唯恐这其中有什么鬼魅伎俩。

    可眼见着丁靖的婚期越来越近,最后还是族长丁满拍案决定,大胆接受了关羽的护送之情。

    而关羽也诚信守诺,一路掩护运送丁满等人出了泰山郡之后,才挥军离去。

    (本章完)


第493章 曹刘勾结



    听完族长丁满等人的述说之后,丁靖也是连连惊叹不止,想不到暂避徐州的刘备,居然还会派出关羽前来泰山郡帮他丁靖护送族人。

    这种雪中送炭的精神,简直就是推己及人、助人为乐的国际主义精神啊!

    不过,以丁靖的理解而言,刘备绝不是那种将帮助他人,当做是快乐自己的圣人。

    这种毫不利己的圣人,世上或许是有,但是丁靖不相信刘备是这样的圣人。

    也不是丁靖对刘备的认知很深刻,实在是因为前世的那个时代,丁靖生活的环境为利益至上的现实社会,人们根本不相信有毫不利己的烂好人。

    因此,后人对于刘备的认知,也慢慢从一个完美好人,变成了沽名钓誉的阴险小人。

    潜移默化之下,虽然丁靖并不认为刘备是阴险小人,但是却也不会把刘备当做什么大善人。

    所以,对刘备派关羽领军来泰山郡护送自己族人之事,丁靖总觉得这其中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所在,只是他现在还无法看透而已。

    不过,不论怎么说,关羽护送族长丁满的行为,对丁靖而言可谓是一场及时雨。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刘备的这笔恩情,丁靖还是记在了心里,他日若是刘备有所求,他丁靖也会热情帮助还情的。

    ……

    此时,泰山郡,牟县城池内。

    关羽的三千徐州军,和臧霸的八千泰山军,已经整合为一军,并且尽皆集结在这座牟城之中,大有突入青州的态势。

    原来,早在数月之前,屯驻在莒县的刘备,终于得到了大批徐州军的支援。

    并且因为刘备出色的军事征战经验,再加上关、张、太史三人的武勇,以及糜竺对刘备的赞赏,陶谦更是传令在徐北的徐州军,全部听从刘备的指挥调遣。

    就这样,刘备一下子就掌控了整个徐北的兵权,成为徐州北面防御屏障的总指挥。

    而刘备也不负陶谦的托付,硬是将袁绍大军的兵锋阻拦在琅琊一线,使袁绍大军不能跨过琅琊郡一步,而双方的战事就这样陷入了僵持拉锯之中,一年半载是不可能分出胜负的。

    可就在战事陷入僵持之中时,却是突然有许都的天使来见刘备,并且给刘备布下密诏,让刘备分兵进入泰山郡,配合泰山郡的臧霸军,平定青州的黄巾贼匪。

    当收到这封密诏的时候,刘备整个人都惊呆了,以他刘备的见识,怎么不可能看出这份密诏中的名堂!

    与其说这封密诏是许都汉帝送来的,不如说是司空曹操送来的。

    既然如此,那么这封密诏中所蕴含的意味,可就有些伸长了。

    从这一封密诏,刘备一下子就猜到了曹操心中的想法,显然曹操对袁绍出兵徐州的举动,是怀有极大的不爽和不愿的。

    因此,曹操才会暗中联络他刘备,让他派人去泰山郡与臧霸军合作,平定青州的黄巾贼匪。

    然而,早在他刘备当初占领青州之后,就已经将青州的黄巾军管亥给收服了,现在的青州又哪里还有成规模的黄巾贼呢?

    所以,平定青州的黄巾贼匪,不过是一个莫须有的名头罢了,其实质是想让刘备和臧霸袭扰青州,破坏袁绍大军后方的安宁局势,让袁绍大军不能全力进攻徐州。

    不过,许都送来的这封密诏,却还是有许多潜在危险!

    毕竟,在当世所有人的眼中,兖州曹操和渤海袁绍是明确的盟友关系,二人虽然有一些摩擦矛盾,但是却始终是穿一条裤子的。

    因此,刘备不敢确认这封密诏,会不会是曹操放来的鱼饵,目的就是吸引他刘备派兵入泰山郡,然后让泰山郡的臧霸军反噬击破他派去的军队。

    如此不但能引起他刘备军的兵卒损失,还能引动琅琊各城的驻军调动。

    到时候牵一发而动全身,可让整个琅琊的徐州军受到影响,使袁绍军找出琅琊防守的破绽,一举击穿他刘备布下的防御阵势。

    正是有如此隐患,让刘备对这封密诏,产生了犹豫之心,他不知道自己该不该遵从密诏,派军进入泰山郡。

    就在刘备犹豫良久之后,他还是拍案决定遵从密诏。

    首先,这封密诏毕竟来自许都,盖有汉帝的私印,所以其上的内容,就相当于是皇命,这让刘备不敢拒绝。

    其次,以刘备对曹操的判断,他认为曹操不愿袁绍夺取徐州的概率更大些,所以料想这封密诏,应该不会成为针对他刘备的陷阱。

    随后,刘备立即招来自己的二弟关羽,并将密诏展示给了关羽浏览,欲让关羽领兵三千前往琅琊,配合臧霸军袭扰青州。

    当关羽看完密诏之后,虽然心存一些疑惑忌讳,但是看刘备态度坚决,却是依旧答应了下来,就要领兵前往泰山郡。

    而就在这时,刘备的谋士简雍,却是带来了一个消息,说道:“主公,安北将军丁并虎的一些族人,此刻正身陷泰山郡,如今已经无法顺利迁往并州了。”

    “丁并虎的族人?”刘备闻言一愣,却是慢慢说道,“上次丁靖送来请柬,邀请我刘备去并州参加他的婚礼,无奈现今我们却是战事临头,分身乏术,连替代使者都派不过去,只能遗憾拒绝这份邀请。”

    “现在思来,还是有些遗憾的!”刘备微微一叹,继续说道,“这样吧,云长你到达泰山郡之后,看看能不能出手护送下丁靖族人离开泰山郡。”

    “如此,也算我刘备给他丁靖婚礼提前送上一份人情礼物了,想来他丁靖应该不会责怪我刘备不去参加他的婚礼吧。”

    “而且,说不定以后我们有事求于并州之时,丁靖还会因为这份人情,而出手帮我们一把呢!”

    “广结善缘总是好的,尤其是丁靖这等不凡人物的善缘!”刘备肃然说道。

    听到刘备的嘱咐之后,关羽顿时点了点头,并没有因为大哥让他去给人当护军,而有一丝的不爽不愿之色。

    他关羽虽然俾睨天下,但是丁靖这个人却值得他重视厚待,护送照顾下丁靖的族人,也不会折煞了他关羽的脸面。

    (本章完)


第494章 大婚…龙山校场



    转眼便是两日,万众瞩目的丁靖大婚,终于如期而至。

    早在婚礼当天的清晨,整个晋阳就是处于一片爆竹齐鸣、锣鼓喧天的状态中,每家每户都洋溢着喜庆之色,比他娘的过年还高兴。

    且晋阳城内外的各家各户,无论是开门做买卖的商户,还是以诗书传家的门第,纷纷大开家门,互相奔走问好,共庆丁靖的大喜婚事。

    而晋阳城南的龙山校场,也于今日正式开放,欢迎民众提前进入校场,等待观摩丁靖的婚礼。

    原来,按照丁靖婚礼的安排流程,一些俗气且不必要的婚礼流程,都被丁靖给尽量简化了。

    而婚礼的开始步骤,便直接从祭天拜地这一步开始。

    至于这拜天地的地方,正是这处龙山校场。

    为了让龙山校场能够容纳足够多的民众前来观摩,并州官府早就将龙山校场扩建了十数倍不止,并且搭建了极为壮观的看台,可满足数万民众同时坐在看台上,观摩共庆丁靖的婚事进行。

    然而,哪怕是这番扩建场地,整个龙山校场却依旧容纳不下前来相庆拜贺的民众,只怪前来庆贺丁靖婚礼的民众,多达十数万人。

    好在并州官府早就预料到了这些,于是将龙山校场一旁的龙山也修茸了一下,使民众可以安全登上龙山,居高临下的俯瞰整个校场。

    如此,虽然山上的民众,并不能近距离在校场内欢庆丁靖的婚事,却也能够遥遥相望、漫漫相伴,至少满足了民众的庆贺跟随之心。

    此刻,龙山校场内的贵宾看台上,早已经坐满了前来庆贺的人。

    他们都是各方诸侯、世家的代表,甚至还有朝廷派来的官员在内,可见整个天下的各个势力,都对丁靖的婚事怀有着极大的重视。

    这些诸侯、世家的代表,和其他看台的人群一样,也都眉目紧张地看着面前的校场,皆被这校场内的情势给骇得不轻。

    先不说这龙山校场的规模,光是这些供人群安坐的看台,想要搭建起来就不是那么容易。

    除此之外,龙山校场的正中央,还建有一处极为高大的高台,其气势比之传言中商纣王的鹿台,恐怕也是不遑多让。

    看着这般超凡规格的建制,哪怕是心怀平静的人物,都会对丁靖的行径,感到有些惊骇。

    “这丁并虎到底想干什么?办婚礼要建这么高的露台么?”

    “对啊!也不知道这丁并虎是要办婚事,还是要封禅?!”

    “我说你们这些人叽叽咕咕个什么鬼,安北将军神武绝伦,办个婚事自然是越隆重越好,哪里有你们想得这么多!”

    一时间,对于丁靖婚礼规格的越制做法,各种评论和看法接踵而来。

    一些对丁靖早就看不顺眼和嫉妒怨恨的,更是以此来尽力抨击丁靖,想要将丁靖推到藐视王法礼制的深渊之中。

    而一些对丁靖追捧仰慕的,则是全力对此展开辩护和赞赏,认为丁靖身为在世豪杰,做事张狂正是豪情的表现,何必拘泥于水呢?

    两种观点的人,你来我往、彼此对辩,弄得整个校场喧哗热闹无比。

    然而,无论双方辩论的如何焦灼,却依旧无法掩盖校场内外的鼎沸欢呼,只因为在此庆贺丁靖婚事的主体群众,还是并州的本地人。

    这些并州本地人对丁靖,早就是尊崇敬仰到了痴迷的程度,他们才不在乎丁靖婚礼有没有越制,只要跟着欢呼庆贺就对了。

    很快,整个龙山校场都已经坐满了人,其余未能进入校场的人,只能移步到一旁的龙山之上,在山头上遥观丁靖的婚礼过程。

    而在校场内坐满观众之后,立即有并州军士卒把守在进出校场的门道周围,防止有人心有不甘,不想远观婚礼而大闯校场,以免引起不必要的动乱。

    待时辰差不多之后,只见数名身着礼服的士卒,簇拥着一位苍发老者,缓缓登上校场中央的高台。

    这苍发老者,头戴玉冠,身披锦袍,腰缠宝石金带,显得气势和威望并重的样子。

    待苍发老者登上高台、立足稳定之后,校场四周的围观群众,顿时各个满脸惊疑,一副不明所以的样子。

    “这苍发老者是谁呀?凭什么让他第一个登上那高台啊!”有人立即大声询问道。

    像此人这般对苍发老者心怀疑惑的人,其实还有不少,他们都十分好奇高台上的苍发老者,到底是谁?

    就在众人疑惑之时,高台上的苍发老者,突然肃然一声道:“肃静。”

    随着苍发老者说话,立即有士卒跟着传言“肃静”,如此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

    以至于到了最后,校场内外各个位置上伫立戒备的士卒,纷纷按照高台苍发老者的语气,一起大声说道“肃静”。

    原来,这些戒立在校场各个位置的士卒,除了警备有人作乱之外,居然还肩负有传递声音的责任。

    如此,也方便校场内外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清晰地听到高台上到底在说什么,避免了有画面无声音的尴尬感。

    在听到苍发老者出言让大家肃静之后,校场内外的并州民众纷纷听从号令,尽皆一致缄口不言,皆害怕因为自己多话,而扰乱了婚礼的进行。

    而一些非并州本地的外地人,则没有这般自觉,这些人依旧有说有笑的喧哗不止。

    好在这个时候,伫立在校场各处的士卒发了威,尽皆瞠目怒视向那些依旧喧哗不止的家伙。

    一些胆小怕事、脸皮浅薄的,见到这帮悍卒紧盯着自己,立即纷纷闭嘴含舌,不敢多发出一声言语。

    而一些冥顽不灵、依旧喧哗的,则被一旁警戒的士卒强行带走,驱逐出了看台校场,一点通融的情面也不讲。

    见此情形,在场众人更是不敢喧哗多话,纷纷安静的盯着看台,想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待一切都安静之后,高台上的苍发老者继续说道:“老朽丁满,是这场婚礼的主婚人,亦是这场仪式的司礼!”

    听到苍发老者的自我介绍,在场的民众终于知道了苍发老者的来历。

    而一些耳听八方、消息灵通的人,也早就打听到了丁满就是泰山丁氏的族长,按照家族辈分而言,其还是丁靖的祖父辈,让丁满这个家族元老来做丁靖主婚人,正好合乎礼制和形式。

    (本章完)


第495章 大婚…新郎入场



    “好了,老朽虽然是今日的主婚人,但是却只是个陪衬,在此就不再多说缀言了。”

    丁满对着四周看台微微一礼,继续说道:“总之,我在此先代表新郎官和新娘子们,感谢各位能够屈身前来参加这场婚礼,感谢各位与我共同见证这场婚事!”

    “诸位皆知我泰山丁氏族人丁靖,以不及弱冠的年纪,就成为了大汉当今的安北将军、并州牧,如此功业大成之举,可谓是万世难见!”

    “然而,立业不成家,则大业不可稳,家族不可兴,故而娶妻成家,乃是人生最大要事!”

    “而我族子弟丁靖,虽然年纪尚未及达弱冠,但却已是功成名就、大业兴盛,若再按俗礼常规来行事的话,却是有些不谙情理。”

    “故此,我族诸位家老长者一齐商议之后,决定提前为我族子弟丁靖,举办这场婚礼大事,以助我族子弟丁靖大业根基稳固!”

    随着丁满的娓娓解释,校场上下的众人,也不禁各自点头称是。

    虽然丁靖现在还未及冠,此时就娶妻成婚有些不符合礼制,但是随着乱世的到来,无论是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结婚成亲的平均年龄就在不断下降。

    昔日二十多岁的平均成婚年龄,如今已经变成了十六七岁,可见乱世战乱对人们休养生息的损害程度,以至于为了维持人口繁衍,人们不得不提前成婚立家,早日留后、避免断嗣。

    因此,对于丁靖不按年龄规制而成婚结亲,在场的所有人也觉得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并不会为此感到意外和不满。

    随后,丁满继续说道:“好,现在良辰也临近了,老朽便不再继续饶舌多言,先请新人们入场上台!”

    丁满话音一落,校场四周顿时一片呜鸣,只见数百上千的长角号,同时被力士用力吹响,发散出一片巍峨悠扬的号声。

    这些号声宛若碧波浪涛一般,哪怕是方圆数公里之外的距离,也能清晰得听到这巍峨肃穆的号声。

    而当号声的音波拂过人们的耳畔,就宛如被波浪清泉洗涤了身心一般,让听者从内到外都感到庄严宁静,就好似整个人都飘浮在无尽平湖之上,让人不想胡乱动弹,只想好好地体会这沁人心脾的号声。

    随着这悠扬肃穆的号声,校场的大门处却是出现了一队人马。

    只见这队人马中,以数十名身着银制礼铠的士卒为排头,他们全都骑着高头大马,并沿着校场道路,缓缓向着校场中央挺进。

    而这些士卒所骑乘的马匹,也都是从幽州引进的良种大马,而且全都是通体雪白、无一丝杂色的好马。

    银制的礼铠,配合上雪白的战马,让这些充当排头的士卒,显得格外挺拔威武、夺人眼球。

    然而,就在看台上的众人,被这些排头大兵给吸引目光之时,却不想在这数十名白马骑士的后面,却紧跟着的是一道孤马独骑之影。

    而这孤马独骑之人不是别人,正是今天的唯一主角,这场大婚喜事的新郎官丁靖。

    只见丁靖身着红底嵌银鎏金铠,头戴红冠银翎,脚踩红底首面靴,背披血色大红袍,这副打扮简直耀武扬威、横行霸道的不行。

    若是只看丁靖身上婚服的款式,任谁也不会认为这是婚礼上该穿的礼服。

    毕竟这婚服的款式是以征铠为基础设计的,而且还设计的无比飞扬跋扈,以至于杀伐气实在太浓重了,根本不适合在婚礼这种喜事中出现。

    可是,当看到丁靖入场之后,这种不适感却是一点也没有。

    原因只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