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并虎-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甄俨却是得逞一笑,说道:“将军谦逊了,将军人杰也,盼着嫁给将军的良人数不胜数。”

    “明节夸大了!”所谓好话顺耳,听甄俨如此夸赞,丁靖也不禁笑道。

    随即甄俨却是语气一转,严肃说道:“既然将军未曾婚配,不如与我甄家联结姻缘,可好?”

    “……”

    “……”

    听闻甄俨话语,丁靖、贾诩顿时无语,想不到这甄俨绕来绕去,竟然是来说媒的,实在有些搞笑。

    丁靖实在没兴趣和甄俨扯什么婚配之事,连忙推脱说道:“我还有要事处理,先走了,明节还请自便!”

    说完后,不等甄俨反应,一头走出正厅,直接前往城外军营,准备拔军入冀事宜。

    见丁靖走脱,甄俨顿感无奈,不知丁靖为何对婚事如此淡然推脱。

    此前,甄俨刚好收到其八妹甄宓来信,将丁靖背负一女子回府,藏女于屋的事情告诉了甄俨。

    对于甄宓的心思,作为大哥的甄俨岂能不知,甄俨知道甄宓心中对丁靖有好感,见丁靖开始藏女入府,甄宓莫名得有些担心起来。

    为了防止其他人捷足先登,将丁靖如此好肉先抢走,甄俨便星夜来到并州,打算与丁靖联姻,了结八妹心事。

    “军师,将军他为何如此?”无奈丁靖离开,甄俨只好看向厅中的贾诩,问计说道。

    贾诩轻抚短须,微微一笑,说道:“主公少艾佳人,人之常情!然主公心系大事,无心顾及儿女情长。”

    “心系大事就不成家留嗣了么?”甄俨疑惑问道。

    “婚配之事,还需要家中长辈定夺,你直接问询主公,实在唐突了!”贾诩说道。

    甄俨闻言后立即领悟,心中随即转移目标,打算不再在丁靖这边下功夫,而是将目标对准了丁靖之母。

    “只要丁母同意,婚配可成!”甄俨恍然大悟道。

    贾诩笑了笑,点了点头,说道:“然也!”

    (本章完)


第83章 刘备诛袁谭



    次日,丁靖以贾诩为军师随军,留荀攸、曹性驻守晋阳,自己亲自带领马步两万、以及辎重粮草前往上党。

    上党太守高顺早就得丁靖军令,在壶关、上党屯粮无数,供给大军使用。又与壶关城守赵云汇合一处,总计两万七千并州军,分兵三路朝冀州进发。

    一路由夏侯兰统领,领兵三千,前往常山郡。

    一路由高顺统领,领兵一万,前往赵国郡,巩固防守,抵挡占据巨鹿的袁绍军队。

    一路为主力大军,由丁靖亲自统领,总计一万五千人,前往广平、魏郡,直奔邺城而去。

    此时,袁绍大军正与田楷、刘备大军交战,根本不知道丁靖兵出壶关,朝冀州而来。

    又有辛评、沮授等冀州本土官员为牵引,丁靖大军毫无阻拦的拿下了赵郡、常山郡和广平郡三地,唯有魏郡依旧自立,没有臣服丁靖大军。

    魏郡治所为邺城,这邺城乃是冀州第一大城,自先秦时代,便是邯郸旧址,自古以来就是河北重镇,人口、经济、仓禀皆是丰足,可谓冀州繁华盛景代表。

    也因此,邺城内人员势力成分复杂,世家大族、官员绅吏云集,虽有不少人亲近并州丁靖,然而却依旧有不少人心向渤海袁绍。

    只怪袁绍威名日久,家世又为四世三公,相比于初步崛起、威名初显的丁靖而言,在邺城这等地方,世家官吏更倾向于袁绍一些。

    不过自韩馥吓死沙场后,邺城也是混乱一片,城中稍有资本的,纷纷寻找外援,有向南而去中原的,有求助袁绍的,亦有心向丁靖的,繁杂错乱。

    唯有邺城城守张郃,此时统领邺城残余数千兵马,紧守城池,不做任何摇摆。

    丁靖大军来到魏郡,却不见张郃放开邺城,迎军入城,顿时不解,便问向身旁辛评道:“你不是说叔父昔日部下皆愿服从并州么?为何邺城不放城门?”

    辛评却是尴尬不已,说道:“张儁乂年轻固执,其身受韩冀州恩义,言称谁能打败田楷、刘备,便将邺城奉送与谁,故此自守城池,坐观不动。”

    丁靖闻言了然,心赞张郃心性忠义,也不强求邺城归顺,而是将兵锋直指清河郡一带,只怪那里盘踞着田楷的青州大军,丁靖欲得冀州民心,必须击败田楷,以报韩馥之仇。

    就在丁靖领军朝清河郡前进之时,袁绍之子袁谭,亦领吕翔、吕旷为副将,领兵八千前往青州平原一带,欲直捣黄龙,打碎田楷、刘备后地,截断二人粮道补给。

    然而刘备虽出身低微,却师从卢植门徒,又征战多年,心中亦懂得韬略。

    当刘备见袁绍本部大军集结巨鹿,却只是袭扰清河,没有全军出击的打算,刘备便察觉了事情的不妙,认为袁绍必有秘计。

    于是刘备遍派斥候探寻,就连渤海地界都派出了不少的探子,果然不出刘备预料。

    在探马斥候的搜寻下,果然发现一支渤海军,由袁谭统领,绕道乐陵,直抵平原一带。

    刘备于此便知,袁谭此军,必是朝自军粮道而来,想要截断自军与青州本土的联系,阻断大军辎重补给。

    粮草乃大军之首要,刘备岂能容忍袁谭奇袭得逞。

    于是刘备便将自己所得情报告知田楷,田楷亦是大急,拨兵三千与刘备,再加上刘备自军四千人,总计七千军马,退至青州平原,阻击袁谭军。

    刘备心知袁谭帐下军卒,乃是行那奇袭任务,必是渤海军精锐军伍,刘备自持帐下有关、张之勇,却也不敢正面阻挡袁谭的军队,那样只会徒增自己军伍的损失。

    因此,刘备遍观青州地图,将平原各处险要地势尽皆表明,心中自是有了一个计划。

    刘备让士卒装载砂石于袋,假装粮草袋状,每日于大道押送不止,不断朝平原高唐聚集。

    另一方面,刘备影军于龙溪、膝山二处,此二地乃安德城进击高唐城的必经之路。

    当袁谭大军来到安德城之时,为了以防万一,袁谭便派出斥候探马前往平原腹地搜集情报,正巧见到每日都有无数假装粮草护送的砂石袋车马朝高唐聚集。

    得知此等情况,袁谭便猜测高唐城定是田楷、刘备大军的屯粮重地,于是便开始谋划攻打高唐,袭取粮地的策略。

    在刘备的有意展示之下,高唐的守军并不严密,只有两千余常规守卒,防范也是稀疏,漏洞百出。

    袁谭不知此中乃刘备故意示弱,也不思虑,便引军倾巢而出安德城,直冲高唐城而来,全然不晓自己中了刘备圈套。

    当袁谭大军行至龙溪、膝山二处时,也不犹豫,直接穿行而过。

    突然龙溪、膝山二处铜鼓齐响,两侧各自杀出数千兵马,纷纷由关、张二人统领。

    袁谭大军绝没料到此地会有埋伏,毫无准备之下,被刘备军卒打了个措手不及。

    还好袁谭军卒皆是渤海军精锐,不备之下亦是反应迅速,连忙列阵阻击,不至于一击而溃。

    却无奈关、张二人实在悍勇,外加刘备指挥有度,平原军战力极盛,往来冲杀袁谭军不止,袁谭军虽是极力抵挡,防御圈却是逐渐崩溃。

    袁谭见战事不妙,心知回天乏术,又见刘备军即将杀至,连忙拨马逃跑。

    见袁谭帅帐退走,关张二人岂能轻易放过,二人当即杀入渤海军中,直冲向袁谭帅帐。

    袁谭帐下副将吕旷、吕翔,见关张二人袭来,心中忧虑袁谭安危,立即拍马朝关张二人挺枪杀来。

    见吕旷前来阻击,张飞挺丈八蛇矛直冲,手起处,刺中吕旷心窝,瞬诛吕旷,令其翻身落马。

    另一将吕翔见自己兄弟被杀,心中暴怒,拍马舞刀,直取张飞,欲与吕旷报仇。

    关羽见此行状,舞动大刀,纵马飞迎。

    关羽偃月刀袭来,气势十足,吕翔见状,心中顿时吃了一惊,心中惊骇不及反应,被关羽长刀起处,连人带马砍为两段,血洒当场。

    袁谭军见二将瞬间被斩,尽皆倒戈而逃,刘备连忙挥军追赶,投降者不计其数,大胜已成定局。

    却又见袁谭逃至军围之外,眼看就要走脱,刘备亲自拨马追赶,捻弓搭箭,瞄准袁谭。

    只听弦崩弓烈,箭矢飞射,数十步外直中袁谭心胸。

    袁谭箭中落马,头砸硬石,毙命当场。

    刘备又拨马将袁谭首级割下,令士卒用木盒包裹,送至田楷处祝贺,以示胜利。

    (本章完)


第84章 田楷亡



    此时清河郡内,田楷得到刘备送来的袁谭首级和胜利军报后,心中亦是大惊不止,没想到刘备竟然如此强悍,竟能将袁绍之子及近万精锐渤海军歼灭。

    “刘玄德不愧为主公同门,果然兵谋韬略过人,袁谭小儿首级在此,实乃意料之中。”

    随后,田楷心想刘备于公孙瓒师出同门,知刘备得此大胜,心中亦是不再叵测。而是心中顿生一计,想要效仿刘备,引袁绍军来袭,再设下埋伏,必亦可获得大胜。

    于是田楷令士卒将袁谭首级削去耳鼻,送至巨鹿袁绍大营处,敲锣打鼓不止,想要以此羞辱激怒袁绍。

    却说巨鹿袁绍大营,忽然听得营外十数人敲锣打鼓,红衣红布,招摇而来,言称为祁乡侯袁绍送来好礼。

    袁绍心中亦是好奇,召集营中文武共举大帐,将来人请入帐中,想看看到底是何人送来礼物。

    熟不料来人打开礼盒,却是一颗鲜血淋漓的人头,此人头正是袁谭首级,而且正被割去耳鼻,羞辱之意味,不言而表。

    帐中文武见此行状,尽皆惊骇不已,颜良文丑二将当即拔剑而出,将前来送礼人员全部拿住。

    当袁绍看清袁谭人头,顿感头昏眼花,心气冲胸,大叫一声,当场昏厥。

    一个时辰后,当袁绍清醒过来,连忙令人将送礼人员全部枭首喂狗,又令全军尽皆白衣素旗,以为子复仇为名,倾尽全军朝清河进发,欲将田楷手刃解恨。

    见袁绍不顾兵法,领军马一齐并出,谋士田丰连忙劝道:“主公!切勿意气用事!”

    “吾为子复仇,何言意气用事?”袁绍对着田丰大吼道,眼中亦是不满血丝,理智不存。

    田丰连忙跪伏于地,以头戗地,恳言道:“田楷以死士为媒送来公子首级作礼,定是为了激怒主公,欲乱主公思绪,勾引渤海大军兴师袭去清河,想必清河必定伏击有田楷大军,只等我军入伏!”

    袁绍见田丰以头戗地劝谏,血光满地,如此惊骇行状,亦是镇定了袁绍心中思绪。

    袁绍乃当世豪杰之一,心中韬略亦是非凡,清醒时顿时了然田楷计谋,心中怒气立即渐消,不敢轻易出军。

    “谭儿之仇不报,我心终不安宁,依元皓(田丰字)之间,我军该当如何?”袁绍却是连忙扶起田丰,恳情求计道。

    田丰略微思索后,连忙出计策道:“主公,可让颜良将军领兵一万为先锋,假装大军前进,先去清河,多加注意埋伏,引出田楷伏军后,只许败不许胜,立即撤退。”

    “届时田楷军必引军追击,此时让文丑将军引军突击,高览、牵招二位将军各领兵三千从两翼包围,必可全歼田楷追军,到时候再往清河正面对战,田楷必定授首主公帐中!”

    听闻田丰计策,袁绍心中了然,连忙按照田丰计策出军。

    却说颜良引军一万径直奔向清河时,让军中骑兵绳系草木于马后,一路行来,烟尘滚滚,假作大军袭来之状。

    田楷斥候见颜良引军而来,见烟尘弥漫,以为袁绍本部大军袭来,连忙回返报告。

    当田楷得知斥候报道后,心中顿时大喜,认为袁绍果然无谋,正中他的诱敌之计,竟然不派先锋探路,倾巢而出,急进兵马入清河攻伐。

    于是田楷引大军出清河城,朝东武城而来,又让一军在东武城西数里外一处树林间设下埋伏。

    颜良来到东武城下,也不扎营,直接率军攻城。

    田楷趁着东武城与树林伏兵,首尾夹击之下,全力进攻颜良大军。

    颜良见自己果然被伏击,也不抵抗,假装溃不成军,连忙引军撤退逃跑。

    田楷看颜良大军一战而溃,心中顿时欣喜无比,又观敌军要逃,怎么舍得放过,连忙引大军出城追赶。

    却说田楷追击颜良不数十里,只见西面一支大军早已等候多时,正是文丑引重兵备战于此。

    文丑见田楷追来,号令一出,兵马齐涌,如潮般朝着田楷大军追来。

    田楷军追击数十里,虽是精卒,亦是难免疲惫,遭到文丑大军以逸待劳而击,顿时难以阻挡,纷纷后撤。

    却在此时,高览、牵招二人,亦是引军从两侧袭来,三面攻击之下,田楷大军阵脚刹那瓦解,遭到渤海军四散冲击,损失过半。

    还好田楷身经百战,见势不妙之下,就亲领兵卒先逃,故未被渤海军围杀。

    却说田楷逃到东武城后,心中惊慌,身边士卒只剩数百人,此等战力怎能阻挡袁绍大军,其不敢驻守东武城,星夜南逃,朝清河城而来。

    此时清河城,丁靖亦是引并州大军一万余前来,却见清河城守备空虚,城中守军千余人不到。

    当丁靖大军兵临城下之时,清河守城军顿时惊骇,纷纷弃甲开门投降,丁靖莫名其妙的就拿下了清河城。

    ……

    当东武城外清点战损之时,袁绍却发现自军虽是歼灭了田楷的过万军队,却是没有诛杀俘虏田楷本人。

    让田楷走脱,袁绍对此愤怒不已,连忙让张南、焦触二将引兵五千南下追击,务必擒杀田楷,已报仇恨。

    却说田楷来到清河城后,茫然不知清河已被丁靖拿下,傻乎乎的通报城池,言称自己回来了,速开城门。

    城守将官“恶熊儿”杨恶见田楷浑然不知自己状况,将计就计放开城门,让田楷入城。

    当田楷入城之后,杨恶立即引人将田楷等数百人包围,让他们弃甲投降。

    田楷见自军被围,穷途末路之下以为杨恶乃是袁绍之兵,心思自己应是毫无生机,随即引兵冲锋向杨恶,口中大呼:“白马义从,万死不辞!”

    原来田楷早先也是公孙瓒帐下白马义从的将领,武力、胆气皆是上等,对公孙瓒更是忠心耿耿。

    此时见自己毫无退路,田楷也不作投降,唯有以死冲锋,以报公孙瓒知遇之恩。

    见田楷的决死冲锋,杨恶连忙令士卒放箭围攻,田楷军人困马乏之下,岂是等候在此的并州军的对手,顷刻间便尽皆受戮殆尽,就连田楷本人亦是死于杨恶狼牙棒之下。

    (本章完)


第85章 一言不合就杀人



    清河城内。

    丁靖听闻杨恶来报,见他将田楷尸体带入府中,顿时大惊。

    又结合降卒述说,丁靖顿时了然田楷为何如此狼狈逃回清河,定是伏击袁绍不成,反被渤海军击破,这才如此。

    而且袁绍绝不会放过田楷,定会派军前来清河追击,料想袁军就要前来清河,丁靖心中也是慌乱。

    袁绍军强大无比,非此时丁靖能够正面应对,与之交战,损益相失。

    “文和,袁军追兵而来,该当如何?”丁靖连忙问向随军的贾诩。

    贾诩略微思索,言道:“袁本初兵强马壮,帐下谋臣强将无数,又携破公孙瓒、田楷二军之胜势而来,此时与之相争,实在难得胜利,反而徒遭折损,实乃下策。”

    听到贾诩建议不要和袁绍交战,丁靖心中也有是叹息不止,他与袁绍实力差距不少,但是却未尝不能一战。若是就此停手不战,袁绍定也不会放任丁靖军留在冀州,必定会主动先手攻打丁靖所占领的冀州城池,将丁靖势力赶出冀州。

    “袁本初雄心勃勃,我军虽不愿与之一战,但他未免没想过不攻伐我军,若是渤海军决意攻打我军,该当如何?”丁靖问道。

    贾诩亦是点头,言称道:“我军占据近半的冀州,已是袁绍眼中之钉,其定欲拔之而后快!”

    “不过我军虽不可与袁本初大战,却未必不能小战几场,若是能略有胜利,届时再与袁绍谈和,将巨鹿、中山、清河、平原四郡划归袁绍,魏郡、赵国、常山、广平四郡归于我等,如此分配韩馥昔日势力,当有八成把握让袁绍同意。”贾诩继续说道。

    丁靖低头思虑,认为贾诩建议不错,可以先作为缓兵之计使用,用一些土地稳住袁绍,让他先别急着和自己开战。

    而且如今袁绍势力强大,已经占据巨鹿、中山两处大郡,又有渤海旧地,已是拥有半个冀州。

    此时丁靖让出清河、平原二地,一来此二地距离上党壶关较远,丁靖鞭长莫及,不好坚守支援;二来此二郡距离渤海腹地较近,乃袁绍军腹地的卧榻之侧,袁绍必不可能将此二郡放于他人之手。

    此缓彼急之下,丁靖没有必要和袁绍再在清河、平原这两地之上扯破脸皮,徒增大战,这样对双方都不好。

    不过想要让袁绍坐到谈判桌子上来,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必须给袁绍军一点军事教训,让他知道并州军也不是软柿子,没那么好捏才行。

    而且又要注意战争烈度,不能将双方都打出红眼来,最后落个不死不休的局面,如此也是不成。

    ……

    诛杀了田楷的半日后,城外忽有斥候来报,言称一支五千人的渤海军正往清河城而来,此一军正是袁绍派来追杀夺城的兵马,由袁绍部将张南、焦触二人统领。

    见袁绍追兵杀来,丁靖心中反而一喜,看向贾诩道:“文和,此军可让袁绍知我并州军威势!”

    “主公明见!”贾诩亦是一笑。

    丁靖决定那张南、焦触二人开刀,先兵后礼,给袁绍军一点压迫教训,让他看看自家并州军的战力,令他不敢轻易和自己全面开战。

    “子龙,你领三千骑兵于城外埋伏,待我军与张南、焦触交战后,你再引兵杀出,不得放过渤海军一人走脱!”丁靖唤道赵云,下拨军令。

    待张南、焦触领兵来到清河城下,却见清河城上旌旗滚滚,皆是“丁”字旗号。

    二人心惊,不知清河易手何人,停军于清河城外,向城中喊话道:“祁乡侯大军来此,田楷小儿快出城受死!”

    听二人在城外叫城,丁靖引大军出城对峙,呼啸间近万大军倾城而出,张南、焦触顿时一惊,连忙引军后撤数百米,暂避丁靖大军兵锋。

    并州大军列好阵势后,丁靖策马于前,伫立于渤海军阵前,口中怒喝道:“祁乡侯不在渤海地界?何故前来犯我冀州地界!”

    张南、焦触二人见丁靖年轻气盛、威风凛凛,又见如此众多精兵在场,惊骇丁靖大气势,心中底气已失,强装镇定道:“你又是何处兵马?为何占据清河城池?”

    “吾乃并州丁靖是也!此来冀州,乃是受冀州士民之邀,前来为叔父韩冀州复仇!”丁靖虎齿戟一挥,大叫道。

    张南、焦触早就听闻丁靖名头,心中惊诧,彼此交头接耳,焦触对张南说道:“张将军,丁并虎武勇过人,此时他手下兵马强盛,远超我们这五千人,此时与之相争,实乃不智!”

    张南却是脸上一暗,苦闷道:“主公让我等前来追击夺城,拿不拿得下清河城是小,走脱了田楷是大!那丁靖竟然夺下清河城,想必田楷必被其大军俘获,我等还需要回田楷才是。”

    想到此处,二人皆是为难不止,担心没能拿回田楷,无功而返后,定遭袁绍怒气宣泄,遭到严重惩罚。

    担心无比的二人皆不愿轻易撤退,又不敢与丁靖轻易开战,于是张南驱马至前,向丁靖拱手一礼,恳求道:“丁将军少年豪杰,威风凛凛,我等钦佩不止,可丁将军有所不止,青州刺史田楷乃我家主公仇人,不知丁将军可见田楷身影?”

    丁靖闻言一笑,厉声说道:“田楷乃谋害我叔父韩冀州之罪魁祸首,亦是我之仇人,如今已被我军诛杀!”

    听到田楷果然被丁靖擒拿,而且已经诛杀了,张南顿时大急,急求道:“请丁将军将田楷首级交予我等,我家主公日后必有厚报!”

    见张南如此低声下气的请求言语,丁靖却不动容,脸上满是骄横狂妄,大笑讥讽道:“你又是何处蝼蚁?田楷乃我军诛杀,关你屁事,你让我给你,我就要给你么?”

    丁靖如此嚣张藐视言语,即便是张南心中有意退缩,亦是不免心中震怒,不禁冷言威胁道:“丁将军固执如此的话!休怪我渤海军未先通知,来日我主公兵临清河,丁将军莫怪我等兵锋狠戾!”

    “你是在威胁我么?”丁靖闻言大喝道,手中虎齿戟直指张南面门。

    张南被丁靖杀气掩盖扑面,心中惊恐,冷汗淋漓,吓得口中吞吐,道:“我……我……”

    没等张南话语说完,丁靖虎齿戟一挥,张南不及反应,首脑分离,毙命当场。

    见张南与丁靖一言不合,就被斩首阵前,渤海军尽皆惊骇。

    没等焦触领兵前来问罪丁靖,丁靖却是虎齿戟一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