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并虎-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哼,还敢欺骗于吾,曹性,把这人拉下去砍了!”丁靖对着曹性喊道。

    卫仲道实在想不到这丁靖竟然凶残如斯,这就要处决自己,生死存亡之际,他只能亮出身份,说道:“吾乃河东卫氏族长卫康嫡子卫仲道,汝敢杀我,休怪卫氏不饶!”

    “慢!”丁靖闻言拦住曹性,看向卫仲道,见此人面白俊朗,确当为帅气公子,若他真是卫仲道,也难免那蔡文姬会对其倾心。

    蔡文姬,本名蔡琰,字昭姬,乃是汉末才女,其作品有《胡笳十八拍》和《悲愤诗》两首。

    历史上,这河东卫氏卫仲道,就是蔡文姬原配丈夫。

    不过此时丁靖却不在乎这些,而是看向卫仲道,冷笑道:“汝是卫氏子孙,那临汾城守亦是卫氏族人,当吾不知,汝来临汾城,乃是得了那董卓恶贼之命,前来阻拦吾等北上并州!”

    丁靖将卫仲道此行与董卓联系了起来,心中猜测卫氏与董卓勾结对付自己,假装言之凿凿向卫仲道喝道。

    那卫仲道万万想不到丁靖竟然看穿自己的目的,心中恐慌,害怕丁靖诛杀自己,连忙拜求:“将军饶命!将军饶命!”

    丁靖没有搭理卫仲道,而是让左右将卫仲道收押起来,而他自己心中已有一个全新的计划。

    ……

    另一边,华雄大军也赶至闻喜,至临汾城也只有两日路程,若是骑军轻装行军,一日便可到达临汾城下。

    此时华雄军已经追赶数日,依旧没有见到丁靖军的踪迹,华雄心中不由大急,他已在董卓面前夸下海口,若是让丁靖跑了,其身必定受到董卓惩罚。

    想到此处,华雄下令道:“所有骑军轻装,随我速度到临汾,那里是北去并州必经之路,一定要赶在丁靖小儿前抵达。其余步卒紧随,两日后于临汾汇合,吾军必灭丁靖小儿。”

    (本章完)


第8章 徐晃



    是日正午,丁靖派遣高顺领两千军于临汾城南外五里潜伏,丁靖自身则与曹性、张绣领骑兵七百,让卫仲道同往临汾城。

    丁靖的计划很简单,就是假借卫仲道之身,诈开临汾城门,继而七百士卒杀入,控制城门,届时狼烟为号,让埋伏在城南的高顺再一举杀出,继而夺下临汾城。

    当丁靖带人由南浩浩荡荡、毫不遮掩的朝临汾城门行进时,临汾城守县吏当即下令关闭城门,严令守城士卒奔赴城墙防守,并通知县尉卫业速至城门上察看情况。

    这守城县吏乃是河东杨县人,此人姓徐,名晃,字公明,有勇善断,治军严整,有大将风采。

    当丁靖之军抵达临汾城下时,立即派人大声传报:“吾军乃是朝廷正军,此行乃是前来阻拦逆贼丁靖北上,望城守开门让吾等入内修整,莫让逆贼丁靖走脱。”

    听到城下军队所言,见其军士穿戴整齐,兵甲战马齐全,像是汉家正军,但徐晃却不敢轻信放开城门,连忙大声问道:“汝等有何凭证?”

    听见徐晃喝问,丁靖连忙捅了捅旁骑上的卫仲道,面带威胁道:“好好说话,否则将你碎尸万段!”

    卫仲道闻言更加害怕,连忙走到军阵前,驾马至城门下,言道:“吾乃河东卫氏公子卫仲道,可作凭证!”

    徐晃闻言看向身旁县尉卫业,那卫业丁靖看向城下的卫仲道,随即大声呼喊:“是吾侄儿,是吾侄儿,速开城门!”

    “诺!”

    见卫业肯定,徐晃立即领命,叫人放开城门。

    当城门洞开,丁靖面露喜色,立即大声喊道:“城门已开,全军冲锋!夺取城门!”

    七百并州骑军当即呼啸冲进城内,徐晃见势不妙,立即指挥守军阻拦敌军,关闭城门。

    只是却为时已晚,并州军久经战场,又连续大胜,此时气势正足,而徐晃手下守军根本没料到城下军队突然袭击,皆是准备不足,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控制城门后,丁靖当即下令道:“曹性,汝带三百人,去城中县仓,务必保证粮草无恙,左右随我点燃狼烟,通知高校尉进攻。”

    见城门丢失,徐晃还想组织军士夺门,可是周围士兵早已伤残大半,逃跑者不计其数,就连县尉卫业都早已经脚下生风,不知逃向何处。

    县尉逃跑,城中士兵怎能有意志反抗,纷纷弃甲投降。

    徐晃见大势已去,知道反抗无果,立即带着数名亲兵逃离。

    控制城门后,丁靖早就把目光放在了徐晃身上,他见徐晃器宇轩昂,之前态度谨慎,便有了爱才之心,想要降服其人。

    “莫让那壮汉走脱!”丁靖于马上,手指徐晃背影,大声喊道。

    “主公放心,张绣去也!”

    听见丁靖命令,张绣一马当先,带着十数骑兵奔向徐晃。

    无奈徐晃只能步行,走脱不得,且张绣武艺高超,骑术了得,一阵冲锋,军士齐上,就将徐晃擒获。

    而此时,高顺也带人赶至,丁靖连忙命高顺带人控制城内全部范围,将卫业家中财物、粮食、器械,全部收监。

    处理好大局后,丁靖走至被捆绑一通的徐晃面前,亲自躬身为徐晃松去绳索,口中笑言:“壮士气宇轩昂,行事谨慎,不可受此对待。”

    见丁靖如此态度温和,徐晃心中气愤也减淡了许多,不由看向丁靖,问道:“你是何人?为何夺我临汾城池!”

    “吾乃并州刺史丁原之子,丁靖是也。****董卓收买吕布杀吾父亲,亦不饶恕吾等与之对抗者,那董卓已收买河东卫氏,想要在这河东郡伏杀吾并州军将士。”

    丁靖看向徐晃,脸上悲痛而又坚定,说道:“吾等已是万般无奈,军中粮草已尽,唯有袭取临汾,夺取卫氏家财粮食,才有望返回并州。”

    “汝等真不是贼军?”徐晃问道。

    “哈哈哈。”丁靖大笑,道,“汝可见过如此训练有素、衣甲规整的贼军,依吾之见,那董卓之徒才为大汉之贼。”

    “董卓此贼,携军入司隶,胁迫朝廷,妄谈废立,简直****也!那卫氏竟然听从董卓之命令,狼狈为奸,有背其祖卫青、卫子夫之义!”

    听到丁靖话语,徐晃脸上也愤然无比,丁靖当即说道:“吾观壮士有大才,在此只做一县吏实在不值,不如随吾至并州,必有厚待!”

    徐晃闻言,心中思索不已,他作为临汾县吏却丢了县城,就算朝廷不计较,卫氏也不会绕过他。且徐晃观丁靖礼贤下士,谋断有度,又是刺史之子,值得投靠。

    想到此处,徐晃拜服道:“徐晃拜见少将军,愿为少将军马首是瞻!”

    见徐晃臣服,丁靖大喜,有听徐晃自报姓名,心中诧异,想不到面前壮汉竟然是大将徐晃。

    虽然此时徐晃还很年轻,但是丁靖却知道徐晃的潜力有多大,在历史中,徐晃有勇有谋,其前半生大小战斗无数,但是战果却很少,让人觉得这徐晃武力不错,但是打不过顶级武将,也不容易输给顶级武将。最令徐晃声名大噪的是樊城之战,他以援军身份击败了围困曹仁的关羽,遏制了关羽北上攻取许昌的步伐,被曹操夸赞“有周亚夫之风”。

    在丁靖控制临汾城池,收服徐晃后,心中也放心不少,如今军队粮草问题解决,在此休息一夜,就可全力北上,只要返回并州,就一切大吉了。

    就在丁靖放下心来之时,张绣突然带人前来禀报,言:“城外二十里烟尘滚滚,有大军前来,猜测为西凉追兵。”

    丁靖闻言大惊,这可真是一波才平、一波又起,这董卓是真的不让他有一点喘息的机会。

    “传令部队掩藏于城墙之上,随时准备战斗,带上卫仲道,吾等去城门上一看。”

    丁靖当即下令,连忙带军奔赴城墙,想要依托城墙抵御追兵。

    (本章完)


第9章 诛华雄



    当丁靖站立于城墙之上,向外望去时,正看到远处数里烟尘滚滚,约有两千人马正往城下赶来。

    丁靖微眯眼皮,仔细望向那支人马所打出的旗帜,见其阵势正乃西凉军打扮,想必正是董卓追兵,而其军帜上书着一个大大的“华”字。

    这西凉军中姓华者,丁靖只知道一人,那就是华雄。

    在正史中,华雄为孙坚所杀,而演义里的则是被关羽以温酒之速所斩掉。由风评而看,这华雄颇有勇力,善驱骑兵。

    西凉军骁勇善战,而丁靖手下军士连日来奔波不止、战斗不断,即便依托城墙之利,也不一定能挡住华雄。

    而且丁靖知道,这西凉军的追兵是不可能只有仅仅两千骑,要知道之前追杀他的张济都带有三千军人马,现在的追兵只应该更多才对。

    “看来这来得应该只是先锋部队,其后定有大军,必须先将这支先锋骑军解决,否则必败无疑。”

    丁靖心中如此猜测,随即看向身旁卫仲道,脑海里有了计较。

    ……

    华雄率军来到临汾城下,见城门紧闭,城墙上守军警戒,正要发话,只听城上有人呼喊:“来者可是西凉大军?”

    “吾乃董公账下大将华雄,汝等可见并州军踪迹?”华雄出阵,横刀立马于城下,大声喝问。

    这城上喊话之人正是被丁靖胁迫的卫仲道,见华雄回话,卫仲道当即装笑道:“吾是河东卫氏公子卫仲道,昨日午时,并州军丁靖已带人来到临汾。”

    “什么!”华雄闻言大怒,想不到自己如此赶路,竟然还是比并州军慢了,让丁靖给跑了,“那并州军现今去向何处?”

    卫仲道回喊道:“将军勿忧,吾等早已获得董公命令,两日前就已经在此等候并州军,那并州丁靖不知吾等在此埋伏,吾骗其入城,已经将其俘虏!”

    “此言当真!”华雄闻言一惊。

    “不敢欺瞒!”卫仲道拱手说道,随即示意左右,只见徐晃推搡着被捆绑住的丁靖来到城头之上。

    华雄见状,连忙令识得丁靖之人前来查看。

    “将军,被缚之人正是丁靖。”士卒回报道。

    这下华雄更加高兴,连忙指着卫仲道,说道:“哈哈哈,快将丁靖小儿送出城来,吾必在董公面前为汝等请功!”

    “多谢将军!”卫仲道喜出望外的说道,“如今天**晚,吾观将军奔波劳顿,不如进城中修整一夜如何?吾已准备好饮食招待将军!”

    华雄闻言点了点头,此时已是下午,再过一个钟头就要天黑,如今丁靖已得,没必要再如此着急。

    “将军,小心有诈!”左右提醒华雄道。

    华雄呵呵一笑,说道:“汝等不见那丁靖小儿已是束手就擒,更何况这小小临汾城池,岂能伤吾两千西凉铁骑!”

    华雄不听左右劝阻,连忙带兵入城,才进城中,华雄发现这临汾城虽小,却别有构造,这小城之中竟然还有瓮城机关,若是有心算无心,在这瓮城之上埋伏弓箭手,可大有作为。

    “怪不得那打败了张济的丁靖小儿会在此被缚,原来是有这瓮城之利!”华雄心中冷笑,对于没能亲手拿住丁靖,他尚有不甘。

    就在华雄手下两千骑军有七八百人进入瓮城之中时,只听曹性一声令下,瓮城内顿时箭如雨下,华雄军瞬间死伤过半。

    “有埋伏!卫氏怎敢如此!”华雄顿时大吼道。

    原来丁靖早已设好计策,用卫仲道骗华雄军入瓮城,又在瓮城上埋伏了数百弓箭手,只待华雄进入其中,则万箭齐发。

    “敌将受死!”

    这时,大将高顺带领骑军杀出,以锥型阵突入华雄乱军之中,杀得西凉军人仰马翻。

    “竟是并州军,丁靖小儿安敢如此狡猾!”华雄大骂道,就算他反应再慢,此时也看出自军陷入了丁靖的戏耍之中,不过华雄毕竟悍勇,连忙调转马头,说道,“全军撤出城外!”

    见华雄要逃,丁靖连忙指挥军士,道:“来人,给我拦住华雄,斩华雄者赏百金,官升三级!”

    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顿时并州军中士卒奋勇异常,悍不畏死的朝着华雄冲来。

    华雄毕竟武力高强,常人岂能阻挠,就在华雄快要冲出城门之时,一骑率先立于城门口阻拦,此人竟是张绣。

    见张绣拦路在前,华雄大怒,谩骂道:“张绣,汝竟然背弃董公投靠丁靖!”

    “董卓无礼,丁靖恩义,吾当跟随明主,鄙弃贼寇。”张绣横枪立马,丝毫没有退后的意思。

    “多说无益,吃某一刀!”

    华雄不再多言,提刀冲锋,张绣也不退缩,驾马驱前,持枪便刺。

    二人于城门下大战,刀枪之围,旁人莫敢靠近。

    此时,瓮城内的华雄军几乎死伤殆尽,城外的兵马亦被箭矢压制,难以成型进入城内救援。

    而华雄正与张绣纠缠,难以脱身离去,周围的并州军渐渐靠近,随时就要齐上包围华雄。

    华雄左右亲兵见大事不妙,纷纷决然突击张绣,拼死纠缠张绣,护住华雄逃脱。

    纵然是北地枪王张绣,在十多人誓死冲锋中,也难以他顾。

    华雄得到机会,当即驱马脱离,朝城门外奔驰而去。

    眼看华雄就要逃出城门,又一骑从刺斜里杀出,手中持一柄开山斧,威势勇猛。

    “贼将休走,徐晃在此!”

    来者正是刚刚投靠丁靖的徐晃,此时华雄刚受埋伏,身上流矢伤势愈烈,又与张绣拼杀数十回合,体力难支,不堪久战。

    华雄与徐晃交战十数回合,终于因为力有不得,被徐晃一斧斩于马下,当场身亡。

    见华雄身死,徐晃连忙剁下华雄首级,高举其头颅,喊道:“华雄已死,贼军投降,可饶不死!”

    众西凉军见华雄已死,尽皆恐惧,纷纷倒戈卸甲,下马投降,唯有数十骑趁乱逃脱。

    (本章完)


第10章 废立



    诛杀华雄后,丁靖将华雄残军与临汾官军全部收编,手下士卒数量已达五千余人,并且全皆是骑军。

    再加上夺取卫业府中金银,综合财物共四千金,其中粮食又有无穷,足够两万人食用一年整。

    今日之战,已让丁靖有了诸侯之资,其实力大涨。不过河东毕竟不是并州,他又与卫氏交恶,想要在此立足,困难无比。

    想来想去,丁靖打算不在河东久留,今夜修整之后,次日天明立即赶路,返回并州上党。

    今日一战,徐晃、张绣皆立大功,丁靖对二人大加赏赐,封二人为校尉,各领一千军。

    ……

    话说洛阳方面,董卓于府中设宴,邀请朝廷公卿赴宴,又让吕布带领甲士千余位,侍卫左右。

    宴中,酒过数巡,董卓突然按剑言道:“当今圣上懦弱不明事理,不可以侍奉宗庙社稷,吾将效仿伊尹、霍光之举,废帝为弘农王,改立陈留王为新帝,诸位若有不从,吾斩之!”

    董卓强势逼人,又有强军环视,百官莫有人敢反抗。

    突然,中军校尉袁绍挺身而出,喝道:“当今圣上即位还未数日,并无失德,汝欲行废立之事,是要造反不成?”

    董卓闻言大怒,拔剑指向袁绍,吼道:“天下事在吾决断!吾要废帝,谁敢不从!汝视吾之剑不利否?”

    “汝剑利,吾剑未尝不利!”袁绍拔剑在手,直接在宴中与董卓对峙。

    就在董卓要诛杀袁绍之时,李儒出而劝道:“事还未定,不可妄杀。”

    袁绍当即辞别,走出董卓府中时,已是汗流浃背,心中对刚才的莽撞后怕不已,连忙悬节东门,向冀州奔去。

    袁绍被逼走,朝中再无人敢公然对抗董卓,次日董卓请帝于嘉德殿,大会文武。董卓殿上持剑,逼迫少帝退位,后又亲扶陈留王登基,是为新帝。

    后李儒带鸠酒给少帝、何太后和唐妃,将三人毒杀,以绝后患。

    自此董卓更加嚣张跋扈,夜宿龙床,**后宫,又放纵西凉军卒烧杀抢掠,行凶作恶,朝中百官却是敢怒不敢言。

    ……

    不提洛阳,此时临汾城下,一支大军已经赶来此处,正是华雄军副将胡轸带步军赶来,只见城中空空,不见任何军踪痕迹。

    临汾城内,丁靖早已经带着大军辎重北遁,只留下卫业、卫仲道等无用之人在此。

    那卫仲道见西凉大军前来,连忙出城迎接,哭丧道:“将军怎么才来呀!丁靖已带人北去并州了。”

    “什么!”胡轸闻言大惊,急忙问道,“那华将军呢?”

    “华雄将军已被丁靖的并州军将士杀了,尸首尚在城中府上。”卫仲道伤感说道。

    胡轸听闻更是差点从马上跌落,他绝想不到就连华雄都死在丁靖手下,心中惊骇不已。随即又想到此次已是万不可能追上丁靖之军了,自家主将也阵亡,若是回到洛阳,必遭董相国处罚,到时候可能连他小命也不保。

    想到这里,胡轸连忙看向马前卫仲道,心生一计,手起刀落将卫仲道的首级砍下,继而大喊:“此人与并州军勾结,谋害华将军,已被吾诛杀!”

    原来这胡轸知道事已至此,便斩了面前的卫仲道,借此将失败的责任推给卫氏和死去的华雄,以免除董卓对自己的惩罚。

    ……

    卫仲道的悲惨遭遇,丁靖是看不到了,此时他已经出了河东地界,进入上党境内。

    并州苦寒,比幽州更甚,这并州地界处于现代的山西,其下有七郡,分别为上党、太原、雁门、乐平、西河、建兴、新兴,统计人口八十万。

    丁靖知道,并州人少,一州人口还不如河东一郡人口多,其中大部分人口又汇集在上党、太原两郡,可谓十足的地广人稀。

    这种情况并非因为并州土地贫瘠,而是因为并州靠近河南地,这河南地并非是现今河南省。

    河南地,处于河套地区以南,归南匈奴聚集,南匈奴桀骜不训,趁着这几十年汉家昏暗,屡次进犯并州地界,尤其是西河、雁门两地。

    因为南匈奴的进犯打食,并州大量人口转移他地,又无外来人口迁移至此,这才让并州虽土地肥沃,却地广人稀。

    回到并州地界后,丁靖也彻底放心了,再不用担心董卓追兵,有了喘息之机。

    “前面有何城池?”丁靖对身旁高顺问道。

    高顺点了点头,说道:“前面四十里为谷远,若是少将军要去那处,恐怕不妥。”

    “为何?”丁靖好奇问道。

    高顺四顾左右,低声说道:“谷远乃上党重镇,张扬必派大军驻扎!”

    丁靖闻言沉思,这张扬乃是河内太守,屯军上党,别看他在上党驻守,其自身却并非并州刺史丁原直系下属。原来之前,丁原与张扬同属何进一方,二人只是官职不同,并无直辖关系。

    现在丁原身死,丁靖冒然带大军前往,张扬未尝不会顾忌,届时若是兵戈相见,未免损失。

    有此顾虑,丁靖却还是决定前往谷远,这张扬驻扎在上党,就像是一颗钉子扎在丁靖胸口,只是丁靖此时并无能力拔掉这颗钉子,相反只要这钉子再往胸口进入一些,难免胸口受刺身亡。

    丁靖害怕张扬反水,攻伐自己,此时他必须找一处地界发展实力,不可再进兵事。

    现今,唯有与张扬交好,稳住张扬,虽不能使其支持自己,至少不能让他妨碍自己。

    (本章完)


第11章 馈金



    丁靖大军来到谷远城外,这谷远城守杨丑已是大惊,不知城外是何军队,为何会来到此处。

    为以防万一,杨丑下令城门禁闭,士卒登墙,警戒守城。

    丁靖无意入城,以免妄生事端,命令队伍于城外五百米搭营驻防。

    军中士卒纷纷进入附近山林,伐木取材,搭建营地。

    见城外丁靖军无意攻城,城墙上的杨丑更加疑惑,向一旁副将问道:“汝可知城外是谁兵马?”

    “吾观城外那军中旗帜多立‘丁’字,莫非是刺史之兵?”副将眭固猜测道。

    杨丑却是摇了摇头,训斥道:“胡说,丁刺史带兵去了洛阳,他的军队怎么会来这里?汝带人出城去查探一番,这些事情还需要吾多言么!”

    眭固被杨丑骂了个狗血淋头,心中愤恨,口中却不敢言,当即领命而去。

    这时,丁靖也派人至谷远城下,将其亲写书信件射入城中。

    杨丑将丁靖之信一观,心中惊骇,叹道:“没想到丁刺史已在洛阳遇害,这城下之军乃是刺史之子所携带逃回的残军,想要投靠主公,速度派人将事通知主公,请主公定夺。”

    杨丑立即让人快马加鞭,前往上党,报明谷远之事,请张扬定夺。

    不久,张扬收到杨丑来信,心中惊疑不定,立刻召集幕僚商讨。

    “想不到丁原会被吕布杀死,那吕布当真无义之辈,现今丁靖来投奔吾,希望吾讨伐董卓,该当如何?”张扬将丁靖书信传阅众幕僚,眉头紧皱问道。

    众人闻言不知如何作答,倒是张扬族弟张伍看出其兄长心中担忧,起身说道:“兄长,董卓之西凉军兵强马壮,又得吕布投奔,此时威势正盛,不可与之开战。”

    张扬闻言点头,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