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并虎-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时,皇甫坚捧着军令符节,缓缓行至张辽军阵前,大声喊道:“我乃武功城使者,特来见你家主将,请通报下!”

    在皇甫坚出城的时候,张辽就看到了,心中亦是惊疑,已是在军前等待观察。

    听皇甫坚大喊求见,张辽驱马至其面前,赫然言道:“我便是此军大将,乃温侯吕布帐下,你是何人?”

    “我乃武功城守,扬武将军,皇甫坚。”皇甫坚笑着自荐,随即又肃然言道,“将军何故来犯我武功?”

    听皇甫坚问话,张辽却是哈哈一笑,言道:“温侯仪比三司,持节雍州,我为温侯军将,来这武功屯扎乃上令,何言犯境?”

    皇甫坚见张辽回答肃然自信,条理清晰,心中顿时一惊,不料吕布帐下竟还有如此通明之人。

    “温侯来取武功,可是为了围剿马韩二军?堵住马韩二军归路?”皇甫坚继续问道。

    张辽闻皇甫坚之言,却是一惊,想不到面前之人竟如此通明,一下子就察悉自军夺取武功城的目的。

    张辽面色却是依旧保持镇定,狐疑的看着皇甫坚,最后点了点头,言道:“正是如此!马韩二贼纵军驰骋京兆,霍乱百姓,唯有如此,温侯才能歼灭这二贼。”

    听张辽承认了自己的猜测,皇甫坚舒了口气。

    虽然他出城就是做出了投降的决定,然而此时获悉吕布如此目的,更是坚定了他投降的念头,因为他知道,吕布就要赢了,马韩二军必败无疑。

    皇甫坚闻言后,立即奉上军令符节,交予张辽面前,言道:“武功城,愿迎温侯大军!”

    张辽接过符节,心中惊疑不定,全然不敢相信武功城就这样投降了,简直就跟做梦一样。

    张辽不敢全信皇甫坚,立即让小部队人马进入城中,待掌握城中各处要隘后,这才相信皇甫坚是真的投降。

    张辽尽领武功城后,立即回信吕布,吕布得信后,立即让陈宫领军扎营在长安与武功城之间,三点交叉互立,呈掎角包围之势。

    ……

    果然,韩遂得知马腾大败,军士十不存三后,顿时大急,为了防备吕布袭击自军,立即引军回长安正面扎营对抗。

    然而此后,韩遂、马腾又得知武功城投入吕布麾下,吕布已将自军包围在京兆,二人尽皆大骇。

    此时马腾军大残,战斗力几乎丧失,只凭借韩遂一军之力,难以抗击吕布这包围之势。

    于是,韩遂就想退兵回西凉了,可马腾却不甘心,认为自己帐下儿郎被吕布杀伤那么多,他不找回点利息报仇,实在有违西凉军的威风。

    韩遂却是不以为然,马腾的想法很血性,然而却是用他韩遂军的儿郎,来为他马腾报仇。

    这就让韩遂有些舍不得了。

    于是乎,韩遂并没有搭理自己这个结拜大哥马腾的要求,不再引军与吕布继续攻伐对抗,而是趁着吕布军包围之势尚未成型之时,连夜引军退走向西北,朝陇右西凉而去。

    马腾见韩遂独自退走,心中气愤不已,对韩遂有了一丝异样的认识。

    没有了韩遂军的存在,马腾现在想打败吕布,已经是没有可能,事之无奈下,马腾也只好撤退而走。

    ……

    自此,关中的马韩二军彻底肃清,整个雍州只为吕布一家独大,而有陈宫和皇甫坚的投靠后,吕布的威势更盛,仅次于昔日董卓在时。

    在陈宫的谋划下,吕布自领征西将军,任命陈宫为军师,皇甫坚为大将,趁势收服冯翎、新平、北地三郡,将整个雍州收入自己的统领之下。

    在整领雍州全境之后,吕布的威势更是冠绝关中,大有驭领昔日秦地之态。

    (本章完)


第147章 蓟城



    幽州,蓟城。

    即便有赵该前往并州求援,阎柔却依旧还是不放心,毕竟并州距离幽州蓟城距离较远,所谓远水解不了近渴,阎柔可不敢把所有筹码都放在只等丁靖这一方支援上。

    在并州救援到来之前,阎柔必须再做出一些其他的共下举措,务必保证蓟城在并州援救到来前不失。

    阎柔跟随刘虞日久,知晓上谷乌丸众对刘虞的恩义十分感激,在刘虞死后,上谷乌丸众也是最先起兵抗击公孙瓒,以此为刘虞复仇的势力。

    然而上谷乌丸众虽有数万族人,但他们的控弦之士,却只有四五千人,而且并未经过系统的整军训练,还属于一支呼啸而聚的乌合之众,战斗力实在偏弱。

    因此,上谷乌丸众虽然最早攻伐抗击公孙瓒,却没能对公孙瓒军有效的造成多大损伤,反而被公孙瓒部下将领单经击败数次,损失折损过千人,望风而逃常常。

    虽然上谷乌丸众被单经击败,然其首领鲜于辅、鲜于银两兄弟,却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知晓自军无法正面相抗公孙瓒军,便转入游击之中,伺机攻伐袭扰公孙瓒军。

    如此举动,虽不能大损公孙瓒军,却也让公孙瓒军疲乏叫苦。

    此时,敢明面上与公孙瓒作对的,除了蓟城阎柔为首的刘虞残部之外,也就只剩下这上谷乌丸的鲜于兄弟俩了。

    因此,阎柔立即修书一封传递到鲜于辅军中,请求鲜于辅能够领军来蓟城,协作防守城池。

    然而鲜于辅得到阎柔信件后,却有些犹豫不决,他手下骑士虽然马术精湛,然而却不习阵战,更不懂守城之要,若是进入蓟城协防,不但恐怕难有作为,反而会自陷其军于蓟城之中。

    对于公孙瓒的大军,鲜于辅虽然令部下游击袭扰不止,然而却也真正认识到了公孙瓒军的实力强大,因此他才不敢真的去蓟城死守,那样若是蓟城被破,他连逃跑的机会也就没有了。

    在鲜于辅的心中,他认为蓟城根本防不住公孙瓒军,公孙瓒军不月便可攻破残兵破城所守的蓟城,那时候城中的一切抵抗之力,必遭公孙瓒大军的雷霆粉碎。

    当然,鲜于辅不可能直言回信阎柔,言称自己恐惧公孙瓒攻破蓟城后性命难存,故而不愿入蓟城协防,却只好回信称大军折损严重,恐难有力守城。

    不过鲜于辅与阎柔关系熟络,又曾经共同在刘虞麾下,共受刘虞恩惠信任,因此鲜于辅也不可能放弃阎柔的求援信不管。

    亲自引领部下骑士在蓟城外围游击公孙瓒军,借此为蓟城防守减少一些压力,虽然所尽之责微渺,却也竭尽全力,尽了二人间的情义了。

    ……

    没有鲜于辅引军入蓟城协防,蓟城内只有阎柔的三千余残兵,加上强征的城内精壮平民,也只有万人不到,且战斗力和士气还都十分低下。

    阎柔无奈,只好令守城军民加固城防,将城中房屋尽数推倒,凑来石块、重木等,作为守城之用。

    阎柔的守城准备,不可谓不充足,只可惜蓟城虽然已经是幽州数一数二的大城,然而辎重却是稀少,连守城火油都凑不出一桶。

    没等蓟城喘息一日。

    公孙瓒立即下令全军攻城,顿时无数士卒呼啸冲向蓟城,对付蓟城这不过两丈的城墙,只需随便伐造一些云梯就足够了。

    阎柔立即亲上城头,指挥士卒防御公孙瓒军的进攻,绝不能让公孙瓒军轻易登上城头,夺取城头,夺取蓟城。

    蓟城虽小。

    城墙虽低。

    军械虽旧。

    守城士卒虽然不多。

    守城军民虽然战斗力低弱。

    然而蓟城上下,从主将阎柔到战卒甲,从平民乙到曹掾魏攸,蓟城内的每一个人都众志成城,都同仇敌忾。

    刘虞在蓟城经营多年,令蓟城发展迅猛,城中军民商贾皆感其恩惠,此时公孙瓒领军攻来,全城的所有人都感到发自内心的愤怒与激动,每一个人都恨不得手刃公孙瓒,以此来为刘虞报仇。

    除了为刘虞报仇,这个精神上的抗击意志之外,蓟城军民最大的反抗意志,还是对公孙瓒手下军士的残暴的恐惧之心。

    公孙瓒虽悍猛有威望,然而却也压不住其帐下军卒的匪气。

    这也难怪,边塞之军本就残暴,其中幽州军、西凉军、并州军三军最甚。

    西凉军的残暴狠戾,从董卓一军就可看出,进军洛阳,威压朝廷,劫掠司雍,据关险而与关东叫板,可见其悍勇暴戾如此。

    并州军一开始也差不多,从吕布这等敢谋杀上官丁原就可看出,并州军也是一帮桀骜不驯的家伙,若非丁靖后续接连胜利,以此压住并州军威势,否则这若狂的并州军岂会服从他这十几岁的小儿。

    幽州军更不例外,他们都是常年和异族作战的悍卒,每日刀口舔血如家常便饭,早就将各自生死看淡,但逢生死大战之后,只求及时行乐的畅快释放。

    蓟城富庶幽州之冠,比昔日北平还要繁华。

    虽还不如冀州、中原的一些中型城市,却也是幽州数一数二的好地方。

    因此,当公孙瓒军击破蓟城城防,杀入城内后,必是一番持续数日的残暴场景,抢劫、强奸、屠杀、纵火,……,必是难以避免。

    这一点不用谁解释,蓟城内的民众也都明白,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对于这帮刀口舔血的边军,有机会攻破大城,岂有君子不动之礼?蓟城大破之时,必是人人眼红,血杀狠掠不停。

    为了保证自己与亲人的性命与财产,蓟城中的所有人都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唯有众志协作,保证城防不失,如此才能活命留财。

    正是这种每个人都拼死反抗的意志,让这小小的蓟城,在面对公孙瓒大军悍勇攻城之势下,竟是保持住了高强的防御态势。

    人人敢战!

    人人不退!

    人人忘死!

    然而即便蓟城意志坚定,但是却跨不过本质上的不足,蓟城的实力差距公孙瓒军实在太远了,公孙瓒只用两日时间,就让蓟城尝到了反抗他的下场。

    (本章完)


第148章 公孙瓒VS阎柔



    只两日时间,蓟城的正规守军就折损了过千人,受伤者更是无数,而强征的、自愿登墙作战的城内平民,更是死伤无数。

    而公孙瓒一方,仅仅折损了千余人而已,作为攻城方的损失竟然尚小于守城方甚多。

    如此态势,世间罕见,一切原因只怪公孙瓒军太精勇,而蓟城内的军民却太羸弱。

    作为公孙瓒手底下的老兵,几乎都是大小生死战三场以上的幸存者,每个人都悍勇无比,并且还十分精明。

    那些不会观察战局,不会趋吉避凶的士卒,根本难在边关军中幸存。

    再沸腾的热血。

    再不屈的斗志。

    再团结的力量。

    在绝对的力量差距下,在致命的刀箭下,一切抵抗意志,都会被碾成齑粉。

    蓟城内,仅仅两日,城内军民团结不屈的意志,就被瓦解出无数裂缝。

    看着麾下情绪低落的将士,两股战战的民众,阎柔的心里亦是在颤抖,只是两日的攻防,他的身上就中创近十处,其中甚至有一次,公孙瓒军的飞箭,距离他的眼眶只差一厘。

    若非他用手盾及时格挡,此时他不说已经身死城头,至少也是失去一只眼睛。

    虽然阎柔的心中亦是后怕恐惧,但是却没有屈服投降的心,依旧全天位于城头一线指挥,陪同军士们一起守城不退。

    此时,阎柔立于城头,高举长矛,赫然大吼道:“弟兄们!你们也看到了,公孙狗贼的军士是如此悍勇,接下来我们中的任何一人或许会身死,这小小蓟城或许会城破,但在最后结局到来之前,若放弃抵抗,那是一个男人的耻辱。”

    “幽州的好男儿,不怕死、不惧战,他公孙狗贼的军队不畏死战,我蓟城的军士就是怯战惧死的孬种么?”阎柔继续大吼道,嗓子甚至因为剧烈的撕扯而声哑,然而其声音却依旧清晰可听,“公孙狗贼想拿下蓟城,就必须先踏过老子的尸体,否则!我要告诉他,给老子吃食去!”

    看着阎柔红眼发狂的样子,士卒们非但不觉得他疯了,反而将心中低落的士气也渐渐提升。

    此时,蓟城上下,虽然谈不上胜兵求战,却也是激发了最后的反抗斗志。

    主将悍勇不退,士卒岂能后退?

    ……

    又一次,蓟城抗住了公孙瓒的又一轮进攻。

    望着无数次岌岌可危的蓟城防守,又无数次绝地求生的蓟城防守,公孙瓒的眼睛亦是眯成了一条线,脸上虽依旧坚毅沉稳,然其心中却是涟漪泛泛。

    公孙瓒想不到蓟城竟然如此顽强,才三千出头的守军,面对自己麾下数万强兵悍将,竟然会坚持到这一刻。

    攻城期间,公孙瓒已经令士卒射出过百封劝降信入城,以此劝降蓟城守将。

    不过阎柔并未因此就降,依旧严防不退,这一点并未出公孙瓒所料,他听过蓟城的主将,乃刘虞麾下大将阎柔,此人忠义有信,名传幽燕。

    阎柔不降,为刘虞尽忠至死,这是公孙瓒十分佩服的,虽然公孙瓒对刘虞的假仁假义十分不齿,但是对刘虞麾下的幽燕猛士却是极为欣赏。

    最让公孙瓒没有想到的是,不止是阎柔等一干刘虞残将,就连城中的残兵亦还是悍不畏死,终力死守不退。

    公孙瓒之所以让人射出过百封求救信入蓟城,一来是有劝降城中守军之意,二来则是为了打击守军士气。

    在公孙瓒的预料中,就算阎柔死战不降,这么多的劝降信射入城内,城中守军必会知晓,心中必定生出二意,战消心怯,死防力度必减。

    这手动摇敌军军心之计,在公孙瓒的想法中,应该会有奇效。

    但是让公孙瓒没想到,蓟城上的守军态势依旧俨然不屈,死战力度非但不减,反而更盛。

    公孙瓒知道,如此结局,必是敌军主将阎柔在搞鬼。

    正如公孙瓒所料,阎柔见公孙瓒军射入投降信后,第一时间不是让人回收信件、隐藏消息,而是直接向全体将士公然宣告,言公孙瓒残暴无信,他的投降信乃诈计,不是真的,而是来动摇军心的小伎俩。

    果然,阎柔这坦荡诉说之举,立即引起了士卒的共鸣,士卒皆不信公孙瓒会招降饶过蓟城,尽皆砥力守城,毫无二意之心。

    公孙瓒见自己的策略没有效果,心中也震怒无比,立即放下所有收敛,除护卫帅阵的白马义从外,公孙瓒命大军全部压上,就连不擅长攻城的乌延乌丸军也被命令参与攻城。

    公孙瓒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尽可能放下一切防备,将全军投入攻城之中,以一鼓作气的攻势,彻底摧垮蓟城防御。

    虽然这样的人海齐攻之势,会徒增一些伤亡,但是公孙瓒已经顾忌不了这么多了,就算多死一些人,他也必须在今日拿下蓟城。

    ……

    此时,蓟城外数里的一处山丘之上,三名骑士正位于此,瞭望着蓟城的攻防战势。

    山丘的三人不是别人,正是上谷乌丸众的三位首领,大首领鲜于辅,二首领鲜于银,三首领尾敦。

    望着公孙瓒几乎全军出击,倾军攻向蓟城,三人的脸色尽皆齐变,鲜于银看向鲜于辅,赫然叹息道:“大哥,公孙瓒这一次齐攻,怕是蓟城拦不住了,蓟城就要完蛋了……”

    鲜于辅看了一眼自己的二弟鲜于银,他这个弟弟虽然为人鲁莽好武,但是却对战局也能稍微看清。

    鲜于辅郑重的点了点头,心中亦是戚然,这蓟城乃昔日刘虞治所,作为刘虞开放上谷市场的直接受益人,他鲜于辅也数次来到蓟城数次。

    在鲜于辅的记忆里,他是眼睁睁的看着蓟城从一座中等城池,慢慢转变成幽州第一大城的,对于蓟城的变化,鲜于辅有着最直观的感受。

    想着这样一个城池,就要被公孙瓒攻下屠戮掠夺之后,哪怕是鲜于辅这个异族人,心中亦是略感惋惜。

    “是啊!刘公的心血,就要毁于一旦了,听闻昔日董卓焚烧劫掠洛阳,火光一月不熄,也不知道这蓟城的大火,又能焚烧几日?”鲜于辅低闷言道。

    听到鲜于辅的疑问,鲜于银却是有了兴趣,笑道:“大哥,洛阳乃大汉都城,这小小蓟城岂能和洛阳相比,我猜最多烧三天,不,最多两天!”

    见自己弟弟鲜于银没心没肺的笑言,鲜于辅心中也顿时透亮,心中的郁闷也一扫而空。虽然他也觉得蓟城毁了十分可惜,但这蓟城说到底是那汉族人的城池,烧了就烧了罢,关他乌丸何事。

    就在鲜于辅转变了心态,不再为蓟城即将的下场而惋惜苦闷之时,一旁的尾敦却是突然问道:“大首领,蓟城就要被攻破,我们就这么眼睁睁看着,不去帮忙解救下么?”

    (本章完)


第149章 尾敦



    听到三首领尾敦的话语,鲜于辅、鲜于银两兄弟一齐看向他,面露诧异之色,鲜于银直接了当的喝道:“尾敦,你脑子不好使么?公孙瓒的军士那么多,足足数万,我们现在就三千多人,怎么去救?”

    尾敦虽然为上谷乌丸众的三首领,然而对于尾敦此人,鲜于辅、鲜于银两兄弟却是有提防之心的。

    尾敦乃鲜于兄弟的表叔之子,亲疏血缘上,本不该轮到他充任三首领,实在是上谷乌丸众与刘虞的上谷市场交易,最直接的引领者就是尾敦。

    昔日刘虞初来幽州,来往蓟城的路上遭遇匪徒追击,若非尾敦见义勇为,救出刘虞性命,这刘虞是不可能坐上幽州牧的位置上的。

    也因此,刘虞对尾敦十分感激,在坐稳幽州牧的位置后,刘虞赏赐尾敦无数金银,对尾敦信任无比,视其为心腹。

    正是尾敦和刘虞的这层关系,鲜于辅才会让尾敦坐上三首领的位置,以此来向刘虞表达亲近,换取上谷市场的通融。

    而且,在尾敦成为三当家后,尾敦的表现也十分出色,不但将上古市场的往来交易管理的井井有条,甚至还数次带着族人与其他草场势力交易,为族内谋得了许多好处。

    也因此,上古乌丸众的许多族人,对尾敦尊敬信任无比,其在族内威望也日渐提升,已经有超越大首领鲜于辅之势。

    见到自己弟弟鲜于银斥责怼嘴尾敦,鲜于辅却无阻止之意,亦是对尾敦讥讽道:“尾敦呀,蓟城乃你旧主昔日治所,今日见城池危在旦夕,心中焦急,理所应当嘛。”

    “不过,公孙瓒大军浩荡数万,金戈铁马纵横,我们这却只有三千多人,此时你怂恿我们去攻打公孙瓒,解救蓟城,岂非是陷我军于死地,借汉人之手屠我族人?”鲜于辅直视尾敦,厉声喝道。

    尾敦听鲜于辅大喝,心中亦是惊恐,他怎能不知鲜于辅早已经将自己视为眼中钉,欲除自己而后快。此时鲜于辅怒斥诽言于他,就是借机徒然发作,想要趁此除掉他尾敦。

    此时鲜于辅在族内威望尚在,尾敦暂时也不敢与之相抗,却是突然跪地,叩头哭叫道:“大首领,大首领,您误会尾敦了,尾敦绝没有陷害族人、献媚汉人之心!请大首领明鉴呀!”

    看着尾敦哭喊大叫,鲜于辅只觉得尾敦胆小怕死,毫无男儿气节血性,心中顿时舒畅无比,言道:“既如此,你何故让我去救蓟城,对抗公孙瓒大军阵伍,行那以卵击石之举?”

    尾敦摇了摇头,立即言道:“大首领,我是担心蓟城被公孙瓒破了,我们上谷乌丸众,怕是也即将灭亡了呀!”

    “什么意思!?”鲜于辅闻言一惊,不知尾敦所讲之话是什么意思。

    尾敦又说道:“大首领,可知道唇亡齿寒?”

    鲜于辅面露尴尬,对这个词语毫无理解,这也难怪,作为异族人,鲜于辅对打架攻伐还有一定研究,对着汉学典故却是不了解。

    见鲜于辅不解的样子,尾敦却不解释什么叫唇亡齿寒,而是直接言道:“大首领,刘公生前,开设胡汉市场,就只与我们上谷乌丸众合作交易。刘公死后,也是我们上谷乌丸众最先起兵,以此为刘公报仇,趁机掠夺公孙瓒治下的草场、村庄。”

    尾敦顿了顿又言道:“毫无疑问,在公孙瓒的眼里,必是把我们上谷乌丸众视作了眼中之钉,划归了刘公死忠残党,将我等与蓟城内的反抗者视作一类。”

    “你是说,公孙瓒攻下蓟城后,不会休兵回北平,还可能会征讨我上谷?”鲜于辅惊疑不定的看向尾敦,略显惊慌的问道。

    尾敦郑重地点了点头,断然言道:“不是可能会征伐,是必定会征伐呀!”

    “哼!他公孙瓒来就来,我们上谷乌丸还会怕他不成!”听闻尾敦与鲜于辅的对话,鲜于银却是悍然大喝道,毫不畏惧公孙瓒的样子。

    听到鲜于银鲁莽不思后果的话语,尾敦却是没有搭理,而是专注看向鲜于辅,只在乎鲜于辅的决定。

    此时,鲜于辅的脸上亦是阴晴不定,他对尾敦的猜测也极为担心,他知道自己的上谷乌丸众,毫无疑问已经成了公孙瓒的敌人。

    对于公孙瓒这个人,在幽州的各部胡族,没有不恐惧他的。

    昔年,公孙瓒来到幽州,扩军备战,每每征讨乌丸、鲜卑,甚至连草原深处最强悍的匈奴,公孙瓒也敢去敲打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