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并虎-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见吕布逃跑,诸侯联军顿时气涌,曹操趁势拔剑策前冲锋,联军顿时一齐掩杀,关前喊杀声大震。

    曹操挥军杀到关下,见关上西风飘动青罗伞盖,伞下坐一肥胖臃肿之人,正是董卓也。

    曹操手指董卓方位,口中大叫:“追吕布有甚强处?不如先拿下董贼,便是斩草除根!”

    曹操身旁一猛将,乃是其族弟夏侯渊,听到曹操话语,立即带着数百轻骑朝着董卓方向杀去。

    而此时关上董卓见吕布败退,联军趁势攻入关中,立即带本部兵马朝洛阳退去,令樊稠、李傕、郭汜阻敌断后。

    话说联军兵马杀入虎牢关后,立即朝关上奔去,抢夺护住关口防止西凉军重新夺回。唯有一军过关后依旧前进,此军只有数百轻骑,正是夏侯渊所领军队。

    见夏侯渊孤军深入追赶,联军中众诸侯却不在意,亦没人携军相随接应掩杀,唯有丁靖将夏侯渊的行动看在眼里,心中不由赞叹那人的果决与胆魄。

    “那人孤军深入,必遭西凉阻截,盟友有难,我军当全力接应!”

    丁靖手指夏侯渊追赶的方向,带着手下四千骑军奔赶而去。

    ……

    西凉军的虎牢关虽然被联军趁势夺下,但是西凉军人马却没有折损多少,当西凉大将李傕、郭汜稳住军伍阵脚后,立即阻挡住了联军进攻的节奏,联军只能依托虎牢关之险,暂时停止进攻,重整旗鼓。

    不提联盟大军,话说夏侯渊这边孤军深入,率轻骑紧追董卓队伍,董卓左右身边虽有军士数千,却被夏侯渊攻势撞破。

    夏侯渊军马冲破董卓队伍,董卓立即带亲信数人拨马而逃,夏侯渊见状甩开身旁纠缠的西凉军,孤身驱马追赶。

    董卓身边将领立即前来阻拦,皆被夏侯渊砍杀,见身边护卫都被杀光,董卓更是惊惧,吓得连鞭马腿,疯也似的逃跑。

    “董贼休走!”

    夏侯渊大叫一声,提刀策马继续追赶。

    只怪这董卓身体肥胖,胯下战马不能久驮其身,奔跑速度渐渐缓慢,转眼间就要被夏侯渊追上。

    “董贼,还想跑过于吾!”

    夏侯渊见自己追上董卓,眼中露出冷笑,提刀就要劈向董卓,却见一人从旁跃出,将夏侯渊从马上扑下。

    扑倒夏侯渊者,正是溃退至此的董卓之弟董旻。

    被董旻扑倒,夏侯渊亦失去斩杀董卓的机会,心中愤怒无比,连忙踢开董旻,手中大刀一砍,将董旻削成两段。

    杀了董旻,夏侯渊又看向董卓处,只见董卓前方已有西凉军接应,再去追赶已是可不能。

    见董卓逃走,夏侯渊又气又恼,抽出身后弓箭,张弓搭箭朝着董卓方向一射。

    箭矢“咻”得一声飞向董卓,令董卓大惊,想不到夏侯渊的箭术竟如此恐怖,竟然能在如此远的距离都能射过来。

    箭矢正中董卓胸口,却因距离太远而力道渐失,被董卓胸前护心镜挡住,逃过一劫。

    而董卓方向亦是杀出无数骑,朝着夏侯渊而来,夏侯渊不敢久留,立即上马朝虎牢而逃。

    却说夏侯渊追杀董卓不成,反而被西凉军追赶而归,幸好遇到丁靖所带的骑军接应,击退了西凉追兵,这才将夏侯渊护住。

    夏侯渊与丁靖在之前丁靖拜访曹操之时就见过,此时又得丁靖军队接应搭救,夏侯渊对丁靖感激不已。而听了夏侯渊讲述了追击董卓的过程之时,丁靖也是钦佩不已,心言夏侯渊不愧为曹魏第一大将,的确有其独到之处。

    ……

    当联盟大军拿下虎牢后,董卓也连夜撤回洛阳,并令李傕、郭汜屯兵轩辕关、偃师一带,阻拦联军进兵洛阳。

    而丁靖也拜辞盟主袁绍,独自统领军队前往孟津一带,从北面进攻洛阳。

    袁绍也将联军兵分三路,其自身亲带八路诸侯进攻偃师郭汜,袁术带六路诸侯进攻轩辕关李傕,其余诸侯自由进攻,遥相呼应。

    祝大家新年快乐,鸡年大吉~ba~!

    (本章完)


第27章 西凉军与联军



    话说董卓携吕布诸军回到洛阳后,立即严令西凉各军屯守洛阳周边,阻挡联军西进。

    吕布战败,虎牢一失,洛阳已无天险可守,西凉军虽然勇猛,却也只能阻挡联军一时,时间一久,联军必定攻至洛阳。

    董卓想到自己与联军已是水火不容,又加上他董卓新败,洛阳朝堂里百官蠢蠢欲动,若是等到联军攻破洛阳,他董卓必定难逃一死。

    就在董卓惶恐不知所措之际,其女婿李儒出谋道:“温侯新败,兵无战心,联军小胜,朝臣异动。不若引兵携帝离洛阳,迁都于长安,方可无虞。”

    董卓听闻,沉声道:“办法是好,可恐毫无缘由便迁都,朝臣怕是不同意呀!”

    “董公勿忧,可令人于洛阳城内散布谣言,迫使百官答应。”李儒微笑提醒道,随即在董卓耳旁轻语数句。

    董公听得李儒计策,当即大喜,言道:“非汝言,吾实不悟!”

    次日,李儒暗中策划,于洛阳城内街市遍传童谣,童谣曰:西头一个汉,东头一个汉。鹿走入长安,方可无斯难。

    董卓将此事公布于堂上,言称汉东洛阳,二百余年,气数已衰,宜迁都洛阳。百官皆不肯,纷纷阻止,岂料董卓态度坚定,连杀阻拦大臣周毙、伍琼二人,百官才不敢再言。

    此外,这洛阳作为汉家东都已有两百年,城内民众众多,财产累厚,若是不管,被那联军得去,必定更加助长联军气势。于是董卓派遣大军驱赶洛阳之民数百万口,共赴长安,百姓中反抗者,行军缓慢者,皆被砍杀,曝尸荒野。又纵容军士***女,夺人粮食,立时洛阳外啼哭之声,震动天地。

    洛阳遭难,关东联军却是不知,每日与洛阳以东的西凉守军交战不止,难以寸进。

    东路正面,袁绍亲临大军进攻偃师,岂料偃师不止郭汜一处大军,在其攻打偃师之时,一支西凉军从南面杀来,将袁绍军阵拦腰截断,配合偃师军队首尾夹击,将袁绍大军打得打败。

    这从南而来的西凉军队,正是西凉大将徐荣带领,徐荣乃是董卓账下中郎将,统军严谨能出奇,有大将风范。

    袁绍被西凉军打了个措手不及,率军连退数十里后,遇到其他诛路诸侯接应才止住阵脚。

    见袁绍连小小偃师都攻不下,反而被打得大败,北平太守公孙瓒当着袁绍及众诸侯面,露笑讥讽道:“听闻祁乡侯弱冠入朝,本以为多谋善断,今日一见,世人还真是言过其实!”

    公孙瓒话声虽不大,却被在场诸侯尽皆听入耳际,袁绍更是羞臊得面红耳赤。

    袁绍本想奋起与公孙瓒大吵一番,却自顾盟主身份,只能讥笑道:“伯珪既有能耐,何不自去夺下偃师?却在此饶舌!”

    被袁绍怼了一下,公孙瓒也恼怒无比,起身说道:“瓒去去就回,必拿下偃师!”

    说完,公孙瓒转身离去,自带兵马前往偃师,又有上党太守张扬跟随其后,一齐去攻打偃师。

    话说公孙瓒和张扬来到偃师后,只见偃师城前西凉军营漆黑一片,唯有零星灯火明哨。见西凉军营如此守备疏忽,公孙瓒、张扬皆是大喜,立刻倾全军杀入营中。

    只见营中立着几个草人外,竟然空无一人,公孙瓒、张扬立即认识到自己中计了,连忙拨马叫大军撤退。此时,只听周围传来锣响,随即四面杀出无数西凉大军,公孙瓒和张扬二支大军遭此突袭,瞬间大乱,被西凉军杀得折损大半。

    原来是徐荣击退袁绍后,料想联军必定心有不甘,还会派大军前来突袭,这才设下如此埋伏。

    还好公孙瓒手下白马义从精锐无比,掩护着公孙瓒杀出了西凉军的包围,不过张扬的运气却没有这么好,被西凉大将郭汜斩杀在包围军阵之中。

    公孙瓒大败退回联军大营,众诸侯尽皆骇然,唯有袁绍露出喜色,显然是在为公孙瓒也落败偃师而高兴。

    不过袁绍却没有回头讥讽公孙瓒,只是皮笑肉不笑的看着公孙瓒,说道:“吾早劝伯珪注意偃师西凉军,伯珪却是不听,才落得这般下场。”

    公孙瓒实在看不惯袁绍惺惺作态的样子,冷哼一声离开军帐,竟是返回自军营中带大军回幽州北平去了。

    而公孙瓒再败偃师,一时间联军东路诸侯尽皆惊恐,不愿再领军攻打偃师,想要修整几日再战。唯有曹操不以为然,口中说道:“而今偃师守军连番击退联军两次进攻,必定以为我军气衰,防备必定松懈,若此时再去进攻,可破偃师。”

    众诸侯听到曹操话语,皆摇头拒绝,不愿出兵再攻偃师。

    曹操听闻愤怒不已,遂独自引兵前往攻打偃师,口中哀叹:“竖子不足与谋!”

    而偃师这边,徐荣言告郭汜,说道:“联军尚有军力,可再次设伏等待。”

    郭汜听了却是反对,笑称道:“关东联军岂是蠢蛋,接连大败两阵,怎会再来攻伐?所谓事不过三。”

    见郭汜坚决不肯,徐荣只能整顿兵马就地扎营,令士卒带甲执锐而睡。果然半夜曹操杀到,西凉军大半人马未有准备,慌乱间自相践踏者不计其数。

    徐荣见大势已去,连忙带着本部人马撤离偃师,而曹操毕竟兵少将寡,夺下偃师后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只能紧守偃师,不得再攻。

    ……

    东路联军攻破偃师,南路联军却混乱不止。

    洛阳南面有轩辕关、大散关两处要隘,南路联军以袁术为首久攻二处不下,将士叫苦连天。

    攻守期间,南路联军粮草又被西凉李傕派兵袭取,一时南路攻势止住。此外,南路联军中兖州刺史刘岱见东郡太守乔瑁军中粮多,便向乔瑁借粮,乔瑁却是推辞不肯,刘岱亲率大军杀入乔瑁营中,杀死乔瑁,尽降其众,夺得粮草。

    对于南路联军诸侯互相攻伐等事,袁术却是不管不顾,反而有作壁上观之态。

    乌程侯孙坚见南路联军不可救药,派士卒请教当地百姓,寻得一处通往洛阳的小道,孙坚自领本部兵马由小道来到伊阙关以北、洛阳城以南地带,只一下午就兵临洛阳城下。

    (本章完)


第28章 郭汜、徐荣



    孟津位于洛阳北面七十里处,因黄河阻隔,想要到达孟津必须夺下当地渡口才行。

    因为董卓大军基本都集结在东、南两面抵挡联军,因此北面的孟津几乎没有什么西凉守军,当高顺打着联军旗号抵达孟津的时候,地方官军立即开城投降,不做任何抵抗。

    丁靖于孟津和高顺汇兵一处,调转兵锋直抵洛阳,之所以如此着急是因为丁靖知道,历史上这个时候董卓已经开始西迁洛阳百姓,并将洛阳付之一炬。

    这些百姓在西迁途中更是凄惨无比,惨死者不下百万,一时令司隶洛阳白骨森森,路无人丁。

    丁靖知道在这样一个乱世里,人口是最大的资源,而他统治下的并州人丁稀少,若是能从董卓手下夺取这些西迁百姓,将人口充填至并州地界,那时丁靖的实力将不可想象的提高。

    不过就在丁靖带军准备南下洛阳的时候,就有斥候前来报道,言东南面三十里处前来一支七千余人的西凉军队,军队中打着郭、徐旗号。

    丁靖连忙停止军队南下,撤大军回到孟津城中,他知道董卓西凉军中姓郭、徐的将领,只可能是郭汜和徐荣,此二人皆是西凉军大将,前者悍勇,后者有谋,颇为棘手。

    “郭汜、徐荣身为西凉军大将应该在东、南两面抵抗联军,怎么会来到孟津?难道是西凉军察觉到孟津被我偷袭得去,这才派军队前来!”

    突然出现的西凉军一时令丁靖有些措手不及,心中不停猜测郭汜、徐荣来孟津的目的,但想到二人一共就统领了七千多的人马,丁靖心中更是疑惑,思虑道:“不应该呀!郭汜、徐荣都是西凉军大将,本部兵马至少都各有两万人,为何到了孟津却统共只带七千人?”

    “莫非他二人是兵败逃至这里,并非为我而来!”丁靖思虑半天也不得其解,最后只得出这样一种可能,他连忙下令,“命五百兵丁换上守军衣服甲胄道城墙上佯装守城,准备好酒食粮草;又命高顺、徐晃各自领兵四千埋伏在南、北两面,见狼烟后再杀出!”

    “主公为何要准备酒食粮草?”听到丁靖的命令,一旁的郝昭十分不解地问道。

    丁靖看向身旁郝昭,对郝昭的求知好问十分欣赏,笑着解释道:“当然是送给西凉军咯。”

    “啊!?为什么?”郝昭闻言更是不解,却见丁靖不再言语,只好作罢。

    ……

    郭汜、徐荣在偃师与袁绍、公孙瓒、张扬等诸侯大战,虽是胜利却也损失了不少军士,后又遭到曹操突袭,营中辎重粮草尽皆被夺。二人只好带领败兵撤出偃师,却来不及带上足够粮草在身,兵少粮尽得情况下,二人本打算朝洛阳撤退,可是二人早得到董卓号令,知晓洛阳如今早已经被劫掠一空,只余一座空城而已,根本没有粮草给他们补充。

    无路可退之下,徐荣提议绕道孟津,言称孟津城虽然小,但是因为距离洛阳近,城中必有大量粮草。

    郭汜觉得徐荣说得对,欣然与徐荣共赴孟津补充粮草,再往潼关、函谷方向撤退。

    当郭汜、徐荣二人大军来到孟津城下时,孟津城门紧闭,城上守军戒备森严。郭汜见士卒几乎饿得前胸贴后背,本欲让士卒卸甲休息后再向孟津城讨粮,这时徐荣突然拦住,说道:“将士卸甲,气势大泄,若此地城守见状心有二思,不肯给粮的话,难免妄生战事!”

    郭汜连忙点头,命将士矗立于城前,已添威势,其亲自来到城下喊道:“吾等乃是汉丞相董公麾下,行军至此口渴饥饿,请城中送来粮草等食物!”

    “可有董公书令?”城上郝昭故作惊慌地喊道。

    郭汜闻言大怒,喊道:“吾大军身上盔甲岂非董公书令?”

    郝昭闻言后更加惊慌,吞吐喊道:“将……将军等待,容我去通报县令,请县令定夺!”

    “快去!快去!”郭汜不耐烦地骂道。

    ……

    一个时辰后。

    郭汜在城下足足等了一个时辰,依旧不见郝昭回来,心中不禁疑惑,骂道:“怎会如此墨迹拖拉,竟然一个时辰不见人回来答话!”

    而郭汜身后士兵也已经披坚执锐站了一个时辰了,饥渴肚饿之下,已有数十人晕倒在地。

    徐荣见大军状态就要崩溃,连忙策马至郭汜身旁,说道:“郭将军,城内为何还不送粮出来?”

    “吾怎得知道!”郭汜怒言道,看向身后士卒,心中有了计较,准备下令强行夺城,趁大军还有体力士气之时,杀入城中。

    就在郭汜准备下令攻城的时候,孟津城门突然洞开,从中出现数十人推着车马而出,车马上尽皆装载着粮食麻袋。

    见孟津城内送粮出来,郭汜立即止住攻城决定,命士卒分粮点火造饭。士卒得令纷纷丢戈弃甲,跑至车马周围抢夺粮食,准备各自回队伍煮饭吃食。

    只见城外兵灶刚刚搭起,粮米还未下锅,突然一支狼烟升起,随即马蹄声四起,只见南北两面大军杀出,呼啸着朝郭汜、徐荣军伍冲来。

    郭汜、徐荣哪里会料到这一幕,立即下令停止做饭,结阵防御。

    可是军卒早已肚饿许久,又连续奔波,身体里连上马的力气都没有,又怎么反抗御敌。

    徐晃、高顺二人各领军冲袭,只冲锋一次就令西凉军彻底崩溃,跪地投降者不计其数,就连郭汜、徐荣都被束手擒获。

    高顺将郭汜、徐荣二人押到丁靖面前,请丁靖处置发落二人,丁靖见二人皆为将才,心有招降之心,笑着问道:“二位将军皆是当世良将,何不弃暗投明?来吾账下做事!”

    郭汜、徐荣二人听闻丁靖话语,皆面面相觑,不知道丁靖为何敢招降自己,要知道并州军和西凉军可是死敌。

    郭汜思虑片刻,见账外刀斧手磨刀霍霍,心中恐惧,连忙拜头说道:“董贼残暴不仁,吾早就想要除之,如今能入将军账下,实乃荣幸!”

    听得郭汜话语,丁靖露出喜色,继而转头看向徐荣。

    徐荣挺直背脊,直视丁靖,毫无妥协之意,赫赫言道:“生死无二志,死就死耳,何惧之有!”

    见徐荣如此好言壮语,丁靖心中十分钦佩,没有因言而斩了徐荣。却是从坐上起来,走到徐荣面前,亲释其缚,令退左右。

    徐荣见丁靖行径,不知丁靖想干什么,问道:“汝这是何意?”

    “汝乃忠义之士,吾不愿夺汝性命,归去吧!莫再为董贼残害百姓!”丁靖大义凛然地说道。

    徐荣闻言脸上阴晴不定,向丁靖拱手拜谢,立即转身离开孟津。见到丁靖竟然把徐荣放走了,在场的所有人,包括郭汜在内,尽皆愣在当场,不知道该如何言语。

    而郭汜更是后悔不已,早知道拒绝投降也不会被丁靖杀头的话,他也该硬气一回。

    (本章完)


第29章 反复与复返



    徐荣离开孟津城后,一人一马浑浑噩噩的向南而去,一路上徐荣的内心如同翻江倒海般,思虑万千,脑海里不停的闪动着董卓与丁靖二人的影子。

    董卓为人残暴不仁,但是对他却有提携之功,他若是背弃而去,则于德义不和,不似人臣所为。

    而丁靖礼贤下士、年轻有为,又放他性命安然离去,却是有再造之恩,乃是恩义有信之人,比起董卓而言却更值得追随。

    自见过丁靖后,徐荣心中不断想起董卓入京后的所作所为,确实是人神公愤,即便是徐荣自己也极度反感。

    “董公已非昔日西凉豪帅、汉室砥柱,自来洛阳,董公狼戾贼忍、残暴不仁。吾若再回董公身侧,亦是鲸鲵之祟,不合人德。”

    一路南下,徐荣心中越想越难受,对再次返回董卓手下也感到前途茫茫。

    “算了,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士,董公已经变质,不可为人主。那丁靖虽然年少,却担当有勇、诚信有义、宽厚有仁、机变有谋,吾去追随必可大展宏图。”

    也不知道浑浑噩噩走了多久,徐荣徒然幡然醒悟,调转马头向孟津回去,心中决定还是追随丁靖最好。

    ……

    孟津城外大营,丁靖将西凉新降军卒尽皆打散安置各处,命郝昭留下看守,在此次前往洛阳抢掠接引百姓人口的军队中,丁靖并不打算接受这些新降的西凉军。

    一来这些军队投降的时间尚短,并未彻底归心,他担心临阵倒戈反击,可能致使军队损失惨重,甚至全军覆没。

    二来这些西凉军还未调教,还保有着原来的桀骜不驯和诸多陋习,让他们协同前往争夺百姓人口,恐怕这帮人会先抢夺百姓一番,哪里会管百姓死活,丁靖要的是能将人安安心心的带回并州,并非是要强势胁迫,否则日后容易生乱。

    因此丁靖留下郝昭带领两千人留在孟津驻守,顺便看管好这些西凉降军,等他南下带百姓北上后,再一起返回并州。

    就在丁靖一切安排妥当后,高顺忽然来报:“少将军,那郭汜带着十数亲兵逃出大营,往洛阳去了。”

    “什么!”丁靖大叫一声,没想到郭汜竟然并未真心投降,借机会趁势逃了。

    “速速追赶!不要活口!”丁靖立即下令道,脸上阴沉一片,语气中杀气凛然。

    高顺连忙接令而去。

    话说郭汜带着数十亲兵逃出孟津后,心中愉悦不已,口中哈哈讥笑道:“那丁靖小儿果然无知,竟然真以为我郭汜会屈服于他,他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他算什么东西!”

    听到郭汜讽刺,周围亲兵纷纷喝应,令郭汜快意不已。

    “好吧!丁靖小儿的追兵应该不远,我们还需要快马加鞭,早日与丞相会合。”

    郭汜高兴一阵后,将目光转移到正事上,大呼一句,立即带着众亲兵继续奔逃。

    行了十数里后,郭汜等人突见前方一骑相向而来,正是折返的徐荣。

    徐荣见郭汜等人来此,脸上疑惑不止,驱马至郭汜面前,不解问道:“郭将军怎会在此?”

    郭汜见到故人,脸上露出欣喜笑容,说道:“节武(徐荣字)不知,吾趁丁靖不备,带人偷偷跑了出来。”

    “汝不是投靠丁靖了吗?”徐荣问道。

    郭汜闻言大笑,口中冷言:“丁靖小儿稚子,安能令我!”

    听到郭汜话语,徐荣算是明白了,原来这郭汜是投而复叛,知晓郭汜如此反复无常、不知信义的行为后,徐荣顿时对其厌恶不已。

    “节武兄,丁靖追兵将至,吾等还是快撤为好!”郭汜不知徐荣心中想法,连忙催促道。

    “勿要与吾称兄道弟,汝实乃小人,不配与吾共伍!”徐荣对着郭汜大喝道。

    郭汜不懂徐荣为何发火,疑惑问道:“节武兄,为何……”

    没等郭汜话问完,徐荣突然提刀劈来,郭汜猝不及防,顿时身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