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胜利之钢蚁雄心-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称的樊哈儿将军,也读过几年私塾,哪里不知道兵工厂,与钢铁厂的关系,更要命的是,1934年的四川,一年还真产不出几吨熟铁,听刘郧的口气,兵工厂要用的,还是什么特殊钢材。
刘湘可是雄才大略,早有自己修建钢铁厂的准备,想到刘郧不是外人,也就没怎么避讳,将四川川军的家底暴了一下,嗯,钢铁厂目前还没有一家,炼铁的小作坊倒是不少,每年能产一百多万斤铁料,“特殊钢材”是干什么的,没听说过,莫非是造轮船的钢材。
刘郧也真的被雷到了,四川老刘家说起来牛叉,是全国知名的大军阀,没想到偌大的四川,钢铁产量竟然还是按斤算,不知道的,以为是黄金白银的产量,一百多万斤,听上去是不少,要知道一公斤等于两斤,一吨有二千斤,就算刘湘打了埋伏,全川钢铁产量算二百万斤好了,也不过一千吨,这还仅仅是熟铁而已,离钢材还有很大的差距,在这个基础上搞兵工厂,还真是需要勇气。
刘湘看到刘郧的傻样,哪里不知道残酷的事实,已经狠狠的打击了这个年轻人,于是连忙不耻下问,向刘博士请教道,“亦诚,我川军上下,也想兴建一个大型的钢铁厂,不知有何高见”。
见四川王刘湘亲自提问,刘郧一个激灵,露出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反而自我安慰的说,“这个好办,小侄此次从法兰西,收购了一套炼钢设备,嗯,设备还算充裕,我可以调拨一部分,先在涪城,成立涪城钢铁厂,至于产量,每年大概能产一万吨”。
“一万吨”,刘湘与一干川军将校,不由倒吸一口凉气,那是多少,模范师长李家钰将军第一个算完,立即报出换算的结果,“二千万斤”,那就是目前全川钢铁产量的十倍左右。
………………………………
第九十三章 巴山夜雨
厮杀汉就是厮杀汉,谁又真的想关心钢铁产量,刘湘连忙再问了一句,“一旦建成的时候,每年能产多少步枪与大炮”。
我倒,还真是直接,刘郧也开始默默计算,根据他对汉阳兵工厂的观察,每年大约能产近十万支步枪,五千多挺机枪,五百多门75mm大炮,子弹六千万发,炮弹五万多发,同时还有一系列的配套工业,作为兵工厂支撑,比如钢铁厂,火药厂,铸件厂,与大大小小的采矿场等等,还有成千上万的工程师、专家、员工和警卫之类。
刘郧在想,如果是白手起家的话,一万吨的钢铁厂还算好办,但是要想跟上汉阳兵工厂的产能,短时间之内是别想,如果等到抗战爆发后,几大兵工厂全被日本鬼子摧毁,大量的专家和员工流离失所,大多会撤向大后方四川,而那时在四川境内,有几家万吨级别的特殊钢厂,那么一夜之间,产能就会超过汉阳兵工厂。
刘郧待一切想好后,才对刘湘笑着说道,“刘主席,小侄已经算过了,军火产量的高低,主要看我们川军,能有多大的投入”。
“汉阳兵工厂,从建立到今天,也有四五十年了,有今天这个规模,那是几代人的积累,与之相关的员工不下五六万人,换一句话说,整个武汉三镇,都是靠该厂,才有了今天这个局面”。
刘湘与一干将校大为点头,是的,武汉的航运是很发达,但是归根结底,还是源于汉阳工业的发展,汉口的发展,从实用的角度来讲,也是源于汉阳工业对洋人技术的需要,至于武昌,说得好听是湖北与武汉的治所,说难听点,就是给汉阳工业打杂的。
刘郧于是进一步解说,“小侄曾在汉阳做过事,据小侄的了解,汉阳兵工厂一天的产量,大约是二百多支步枪,换而言之,一年也就八万支上下,子弹六千万发,大炮大约几百多门,炮弹几万发,当然,还有一定数量的飞机、坦克、机枪、驳壳枪和手榴弹之类”。
川军将校们一片喧哗声,“这么多啊,每年可以装备十多个师了”,刘湘的脸色顿时就僵了,以前就知道四川与南京的差距大,没想到居然有这么大,这还只是汉阳兵工厂,如果加上河南的巩县兵工厂,以及南京的金陵兵工厂,那还了得,一时汗如雨下。
看时机差不多了,刘郧有些谦虚的说,“汉阳兵工厂的原料,部分靠海外进口,主要部分还是来自汉阳钢铁厂,该厂每年可以生产五万吨合格钢铁,所以大家一起努力的话,涪城钢铁厂每年钢铁产量,可以达到一万五千吨,枪炮的产量可以达到汉阳的四分之一”。
“四分之一”,刘湘与部下们,对于这个帐还是会算的,也就是一年小两万支步枪,一千多万发子弹,一百多门大炮,近万发炮弹,对整个川军来说,勉强也够用了,要是能节省着点用,每年可以多装备几个标准师了,大家对于刘郧的好感一时大增。
剩余的事情,不用刘郧多言了,对于如此多的钢铁与枪炮,刘湘与将校们都热情如火,一阵讨价还价之后,决定由驻涪城的李家钰挂帅,全权负责涪城钢铁厂的建设,以及新兵工厂的筹备工作。
关于炼钢设备与相关人员的调拨问题,刘湘也没让刘郧为难,很直接的明说,他会亲自与南京,以及汉阳兵工厂联系,番号就叫“兵工署102厂”,实在不行的话,就叫101厂第二分厂。
刘郧自然闻弦而知雅意,立马作了表态,他可以让部分兵工专家,暂时借调到涪城钢铁厂,直到涪城的兵工厂初步完工,而他自己将带着少部分人员去川西县,继续完成兵工署101厂,为中德联合研发的后继工作做准备,抢在刘湘说话之前,推掉了涪城兵工厂厂长的位子。
刘湘也不生气,看了看刘陨,微微一笑,很和蔼的问道,“亦诚,你为我们川军做了这么多的事,不知有什么想法没有”。
刘郧顿时心中一动,他还真有点想法,于是很犹豫的说,“刘主席,小侄是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大学毕业,学的正是铁路工程专业,最大的梦想,就是给我们四川修几千里铁路”。
“修铁路”,刘湘也傻了,本来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以为刘郧想要一个师长,或旅长的位置,居然想修铁路,自古都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凡是四川人,就没有不想修铁路的,问题是从满清时代开始,到现在为止,全川也就十来公里的铁路,还是卢作孚为了方便开矿,自己修的小铁路,与公园的儿童火车类同。
半响之后,刘湘才回过神来,看着坚毅不悔的刘郧,知道这厮是铁了心,想起自己一干川军将校,从辛亥革命到今天,除了知道争权夺利,打打内战,好像也没干几件有利川中父老的事。
刘湘一声苦笑,看了各位将校一眼,很诚恳的对刘郧说,“贤侄啊,我在这里表个态,各位川军的弟兄,也可以作证,你刘亦诚,真将铁路修起来,凡我川军兄弟必将鼎力支持,要人出人,要钱出钱,我刘湘,亲自担任四川铁路名义总长,你担任副总长,具体负责铁路的修筑,及其运营的一切事物,你看如何”。
如此好说话,刘郧也有些始料不及,一时热血上头,拍着胸口作保证,“好,既然刘主席如此看得起卑职,卑职一定誓死完成,四川铁路由四川人来修,让世人也看看,我川人不弱于人”。
既然刘湘把他当自己人,刘郧决定把丑话说在前面,“刘主席,古往今来,没有哪家工厂和铁路,是一夜之间修好的,至少要一年半载,才能见功效,所以在修筑兵工厂和铁路的时候,还请你不要偏听偏信,若有任何疑问,直问便可,亦诚绝不有负厚望”。
刘湘是四川人,哪里不知此番言语,正是诸葛亮《出师表》的翻版,也是呵呵一笑,很严肃的说,“好,我们就一言为定,我今后必定‘亲贤臣而远小人’,静候亦诚贤侄的捷报传来”。
天色已经渐渐的晚了,川军将校们一一告辞了,刘郧就打算乘天色还没黑定,尽快返回运输船队,不料刘湘一边送走部下,一边让他暂且留步,似乎还有话要说,只好恭敬不如从命了。
没多久,就只剩下刘郧了,刘湘也没多说,拉着他就往书房里走,边走边问,“贤侄,这还是第一次来重庆吧,正好,听说你们船队此次在重庆休整三天,正好在我这住几天,我这儿一出去,就是佛图关,再上走就是夜雨寺,正是卧听巴山夜雨时”。
刘博士记起来了,“巴山夜雨”,正是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听明白倒是明白,只是不明白刘湘,为何要“共剪西窗烛”,此诗是李商隐去梓州上任,途经夜雨寺时所作,对现况而言,是既不合情也不合理。
刚刚踏进书房时,刘郧就傻了眼,里面赫然坐着两个人,其中一个,正是南京的蒋委座,一时手忙脚乱的敬礼,正欲喊一声,“校长好”,还没来得及开口,就被蒋委员长给拉了下来。
老蒋似乎很高兴,将刘郧上下的打量了一番,才对旁边的人说,“自乾老弟,你这个侄子可是人才啊,我这么多年来,收了不少的学生,可惜全都是一些粗人,根本不懂得如何搞建设,成天就知道舞刀弄枪,让他们再学习学习,比上刀山下火海还难”。
“自乾老弟”,刘郧心中一动,西康刘主席,字自乾,晕,连忙向另一个刘主席敬礼,刘文辉与刘湘都哈哈大笑,搞得刘上校心中直嘀咕,不是说两刘争川大战,打得你死我活吗。
刘文辉也没让刘郧敬礼,拉着他打趣的说,“你这小皮猴,这才几年时间啊,这么快,就忘记了我这个大伯,真是该打”。
刘郧摸着脑袋,一阵傻笑,心中暗暗叫苦,自己是21世纪的文科生好不好,况且当年在城都时,也没见过刘文辉几面,哪里如这厮所说,好像很熟的样子,突然灵机一动,才恍然大悟,别人是在说场面话而已,要是当了真,自己就真傻了,于是很快就调整了心态,让西康刘主席自由发挥,自己什么都不说,才是最佳的发言。
果然不出所料,老蒋、刘湘与刘文辉,不过是拿刘郧,当套近乎的托词而已,最终要说的,还是他们自己切身相关的大事。
一阵寒喧之后,无形的刀光剑影已经开始了,刘文辉先说了一下,之前老蒋与他的谈话成果,老蒋的意思是,中日必有一战,但是考虑到日本鬼子有海军的优势,战端一开,从华北到沿海,从南京上海,到武汉三镇,根本无险可守,所以他不得不将胜利的希望,寄托在交通困难的云贵川一带,争取在三年之内,建立抗日大后方。
刘文辉也申明他的看法,从原则上来讲,他是同意全民族抗日,也同意在四川建立大后方,但是他的军队与地盘,都在西康省,云贵川三省与他无关,所以具体的事情,还得看刘湘主席。
刘郧这个时候,才知道他不主动发言,真是个明智之举,连刘文辉都在两边讨好,尽量划水,他一个无兵无权的小蚂蚁,在这种大场面,连个小配角都算不上,顶多算一个配景而已。
刘湘略略的沉吟之后,也同意了刘文辉与老蒋的看法,自古四川就是华夏的心脏,只要四川不失,华夏就不算亡,日本鬼子计划短期内,灭亡华夏的企图就会破产,进入相持阶段就成为了必然。
但是有一点,刘湘希望老蒋能援建四川,将四川的铁路与兵工厂,尽快建立起来,今后大家才有一个真正的大后方,甚至进可攻退可守,就算全国都沦陷了,依然可以撑起一片蓝色的天空。
………………………………
第九十四章 铁路抗战
听着大人物的谈话,刘郧的内心世界,如同海浪一样汹涌,仅看历史书的话,只能看见历史事件的大轮廓,以及一些杰出的人物斑斑点点,真正接触到了老蒋和刘湘,才知道这些人的厉害。
令刘郧真正震撼的还是,这些人没一个是省油的灯,就算没有任何人提醒,也能准确抓住时代的脉搏,眼光之犀利,见识之独到,心计之深邃,根本不是普通人玩得转的,若妄想靠一点先知先觉,就可以忽悠这些历史名人,完全是没事找抽,自己还是当好小蚂蚁吧。
对于四川兴建钢铁厂和兵工厂,老蒋并无疑议,唯一有不同看法的,还是四川铁路,他认为“贫穷落后与交通不便”,是未来华夏战胜日本鬼子的两大法宝,如果现在修建铁路,就是自取灭亡。
除刘郧之外,其余俩人都是川军的高级将领,有些话不说,也能心领神会,老蒋的话外之音,就是抗战一开起,华夏为了战胜日本鬼子,只好实施焦土抗战,清壁坚野,因此只需要武器、粮食和人口,其余的都不重要,只要搬不走的工厂、城市和铁路,都会一一毁掉,绝对不能让敌人得到,否则只会给华夏带来更大的损失。
因此老蒋的话,还是很有现实性的,万一鬼子认为四川有铁路,或物产丰富的话,真的孤注一掷,攻了进来的话,岂不是冤哉,况且苦也只苦这几年,等抗战胜利了,还怕四川修不出铁路。
对于四川要不要尽快修筑铁路,刘湘与刘文辉也有些犹豫了,好在除了他们之外,还有刘郧这个所谓的专家,大家立马将眼光投向刘博士,希望这位海归的专家,能有更好的建议。
刘郧本想一言不发,尽量让老蒋与俩刘主席,不要注意到他,这时只见大家都望着他,一声苦笑,知道不说几句不行,另外在他的计划中,铁路是最关键的一环,若再不分辨,多半泡汤。
刘郧也不说话,直接拿起纸笔,画了一个迷你的华夏地图,然后才对三位大人物说,“我认为,四川铁路,必须尽快修筑”。
老蒋还是很大度,面带微笑的点头示意,让刘专家再阐述详细一点,刘郧也不客气,用笔指着地图,一一分说,“中日一旦全面开战,日军多半会兵分三路,一路从长城与天津出发,直指山西与河南,但是这一支,多半闹得凶,实际的威胁并不太大”。
“第二路,从天津与海上出发,直指山东与安徽,最终与第三路,会攻南京,并与第一路形成掎角之势,交替掩护,交替进攻,席卷黄河以北,窥视黄河以南,兵力不多,但来势汹汹”。
“第三路,从日本本土与台湾出发,集结二十多万兵力,由军舰逐次投送,直指上海与南京,迫使我华夏军队与之决战,若是不应战,就直取南京,让国际社会认为,华夏已经战败,若是应战的话,就借此机会,歼灭华夏的主力,好在日本鬼子急于求成,初期过于骄狂,对于我军的决心估计不足,将在淞沪一带形成僵持”。
老蒋与俩刘主席,并没有嘲笑刘专家,相反越听越慎重,对于刘郧宛如现场直播的模样,有些心中发寒,凭他们的智商与经验,略略一琢磨,就知道中日大战的开始阶段,还多半如此演变。
刘郧微笑不语,静等他们提问的模样,刘文辉就不客气了,“贤侄,你说第一路日军,闹得凶,但威胁不大,是何等意思”。
刘郧微微一笑,耐心的一一解释,“日军还得防备苏军南下,而且内外蒙古,地势平坦,人口稀少,根本无险可守,过于强大的军事行动,会刺激苏军在北面增加兵力,反而弄巧成拙,所以他们需要一个缓冲地带,最好是软弱而混乱,无法威胁北平与张家口就行”。
“而且,山西是出了名的表里山河,地势复杂多变,有利于防守,不利于进攻,日军既不愿意出动大兵团进攻,又不愿意付出昂贵的代价,那么在此地形成长期对峙,还是很容易做到的”。
老蒋一副老神在在,似乎刘郧所讲早就听过了,没有任何问题要问,刘湘只好问问第二路日军的问题,“听贤侄的意思,此路日军就是一路奇兵,随时可以支援,或呼应其余两路日军”。
刘郧点了点头,有些凝重的说,“这一路日军,看似简单,我没猜错的话,应该由日军最了解华夏的将领,以及最精锐的部队担任,一旦华夏军队出现松懈,就会如同狼一样,深入穿插”。
老蒋与俩刘,不由倒吸一口冷气,如此精兵强将,在广阔的山东、平津、河南和安徽一带,纵横穿插,上有飞机盘旋,下有海军呼应,确实能以少数的兵力,牵制住百万的华夏军队,稍有不留神,还会损兵折将,甚至还会出现几万围歼几十万的怪事。
刘郧叹了一口气,继续讲解日军的意图,“这三路进攻,还仅限于中日大战的初期,即开战后三至五个月内,一旦超过三个月,日本就会征召起百万新军,其中二十万左右,可以立刻投放到战场”。
“因此,日军的进攻方向,就会出现新的变化,日军的第一集团,会分成三路,第一路自插内蒙古,在内外蒙古的边境,修筑要塞与防线,防止苏军真的插手中日大战,第二路盘踞在平津、张家口和太原一带,与我军形成拉锯,第三路沿着京汉铁路与正太铁路,经济南与石家庄南下,支援河北、河南与安徽战场”。
“日军的第二集团,也会分成三路,第一路盘踞在山东与河北,第二路进窥河南与安徽,第三路经海路支援第三集团”。
“日军的第三集团,也会分作三路,主力会在淞沪一带与我军对峙,海上的偏师经长江迂回南京,最要命的还是杭州湾,预计有十万以上的部队,进行大规模两栖登陆,不但想破解淞沪一带的困局,还会沿太湖的边缘城市,包抄上海与南京部队的退路”。
老蒋与俩刘都有些傻了,不是觉得太荒谬了,而是觉得太真实了,简直有些毛骨悚然的感觉,俩位刘主席还好一点,而老蒋已经有些受不了,一边很想刘郧继续说下去,一边又想刘郧不要说了,听着这些栩栩如生的战局分析,总有一种做噩梦的感觉。
刘郧没注意到老蒋的脸色,继续演化中日大战的走势,“在日军全面进攻的半年之内,我军不会有大的斩获,唯一的收获就是,日军会面临优秀兵源枯竭,国内资金财力不足,大量战略物资匮乏的窘境,因为日军也只准备了半年的战争物资”。
刘郧有些藐视的说,“按正常的情况,日军应该考虑停战的问题了,但他们是一群强盗,不会轻易收手,会继续疯狂的进攻,因此半年之后,日军的主要进攻方向,又会分为三路,第一路扫清河南、安徽和南京的华夏军队,第二路沿着长江水道,直指武汉三镇,第三路是预备队,如果没猜错的话,应该会进攻广州”。
老蒋已经疯了,摸着隐隐作痛的胸口,痛苦的呻吟起来,俩位刘主席一时大惊失色、不知所措,刘郧只好苦笑的不说了,将茶杯递给老蒋,希望老蒋顺顺气,就当听故事好了,不要太投入了。
老蒋喝了一口茶水,红着眼睛,盯着刘郧,恶狠狠的说道,“亦诚,你是我的好学生,讲的太好了,我没事了,你继续讲”。
俩位刘主席已经暗示刘郧不要再讲了,万一老蒋在这里出事了,他们真的不好对外交待,别人还以为是他们谋杀了老蒋,老蒋却不领情,咬牙切齿的说,“娘希匹,你若不讲,就不是我的学生”。
刘郧只好拿着纸笔,继续讲下去,“各位长官,这时已是开战后的一年左右,大体来看是对华夏不利,但也迎来了中日大战的转折点,日本鬼子将在华夏屯兵百万,战线非常的漫长,妄想短期结束战争的计划,已然宣告破产,而且囤积在东北三省的兵力,已经严重的下降,他们还在做春秋美梦,以为苏联还在睡大觉”。
“日军在华夏,看似所向披靡,实际上已是强弩之末了,日军即或占领了武汉和广州,但是也意味着,所防守的地盘就更多了,如果想彻底解决中日大战,只有继续占领重庆,乃至华夏全国”。
老蒋脸色开始好转,还没超出他的最后底线,这时俩刘也听懂了,如果按刘郧的推算,那么今后中日大战的对峙线,就是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和广西,然而云南、贵州和四川还真是大后方,当然也可以算上西藏、新疆、甘肃、宁夏和青海等落后地区,但这些地方对战争而言,实质上的帮助并不大。
老蒋终于缓过了气来,有些微笑的问刘郧,“亦诚,你说说看,日本鬼子为什么就打不进四川,为什么在攻占武汉和广州之后,就会进入相峙阶段,要知道日本鬼子,最怕的就是持久战”。
刘郧一阵苦笑,自己就是一个军事业余爱好者,难道要告诉你们,在未来的历史书上,就是这么写的么,略略的梳理之后,按照自己的理解,分说了一下,“总的说来,有三个不允许,一华夏的国情不允许,二日本的国力不允许,三国际形势不允许”。
两位刘主席倒是精神一振,还真有些门门道道,就欲细听下去,老蒋却微微一笑,似有些意外的问道,“哦,竟然不是‘三胜三败’,看来你这个战略大师,又有新的见解,好,那就说说看”。
………………………………
第九十五章 三不允许
“三胜三败”,倒让刘文辉与刘湘不由一愣,大有深意的望了刘郧一眼,好在俩人城府如海,也没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