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眼鉴宝-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古老哥有些吃惊,他知道吴永怀做生意虽然奸诈,但是行事向来是说一不二的,既然这样说了,肯定有其缘故。
吴永怀见古老哥追问的紧,有些不情愿的把现王浩明手中老天珠的事情说了出来。
他知道面前这位沉浸在玉石行当里面一辈子,要是听闻到王浩明手上有活佛加持过的老天珠,肯定也会动心的,毕竟天珠也是极其珍贵的一种宝石。
“这位小哥,果真有老天珠串成的手链?”
第一百六十二章 迷惑
果然古老闻言之后,立即将目光投向了王浩明,但是他的眼光和吴永怀不同,吴永怀看向天珠的眼神,是赤裸裸的想将其拥有。
而古老看向王浩明的目光,却是在征求其同意,想鉴赏一番而已。
“这位老爷子,等我鉴定完这几个物件,不管我这天珠卖不卖,都给大家看看,这样行了吧,不过各位就不能过手了。”
王浩明看到那位老爷子炙热的眼神,不由苦笑了起来,他心中已经将这天珠估量的很高了,没想到其价值还是在自己的预测之上。
“别理那死胖子,他这里面的物件,我敢打包票,就没有一件是真的,和他打赌,你输定了的。”听闻到有老天珠看,古老爷子立即接穿了吴永怀的老底。
“谁说的啊,我和王小哥赌的是陶瓷。王小哥你继续啊,只要能找到,那物件就白送你了。”
吴永怀听到古老哥的话后,很是不服气,虽然他不相信王浩明能找到那物件,但是自己绝对没有欺骗王浩明,只是耍了一个小小的滑头而已。
桌子上二十多件陶瓷,王浩明差不多都看完了,其中没有一个蕴含灵气,剩下还有五六件陶器,王浩明继续看了下去。
陶器的明要远远出瓷器,是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以素面无文者居多,部分夹砂陶器饰有花纹,直到西汉时期,上釉陶器工艺开始广泛流传起来。
而王浩明在草原黑市上见到的那个唐三彩马,也是陶器的一种,唐三彩的出现也标志着陶器的种类和色彩,已经开始更加丰富多彩。
这桌上也有件三彩陶器,只是与在草原上的那个三彩马想必,其烧制水平就差的远了,至少王浩明没动用眼中灵力,就能判断出真伪来。
拿着放大镜装模装样的,把桌上的这些物件全看完之后,王浩明有些傻眼了,这全是假的呀,难道说是这真的老物件里面,不是全都带有灵气的?
王浩明怕自只刚才有所遗漏,又用灵气将桌子上的瓷器梳理了一遍,可是结果和刚才一样,这二十多个陶瓷制品中,没有一件是蕴含灵气的。
按照吴永怀的话,这里面应该有一件是真品,不过王浩明这双眼睛,在分辨器物的时候,还从来没有差错。
“难道真有不带灵力的古玩吗?”一时间王浩明也有些不敢确定了,没生过并不代表不存在,或许真有这种情况也说不准。
这个想法让王浩明感觉到很沮丧,原本无往而不利的作弊手段一旦失去的话,王浩明就觉得自己和那些初入古玩行的普通人,完全没有任何区别。
面对着这一大堆陶瓷瓦罐,根本就是无从下手,因为事关自己的那串天珠手链,王浩明也不敢贸然行事,随便指认一个说成是真的。
吴永怀和古老两人,看似在煮茶对饮。其实注意力都放到了王浩明的身上。
此时,见到王浩明已经将桌面上的陶器都鉴定完毕了,吴永怀不由出言说道:“王小哥,看的怎么样了?我刚才都告诉你了,那个康熙青花就是真的,你就是不相信,民窑精品署年号的不是没有,只是比较少而已。”
“难道瓷器里,民窑烧制的就不带灵力?应该不会,这灵力没有智力,哪里会分民窑官窑的。
更何况自己在合肥捡漏得到的紫檀根雕,不也是民间艺人雕刻出来的嘛,一样也有灵力的存在。”
听到吴永怀的话后,王浩明脑子里冒出了这么一个想法,不过随之就让他推翻掉了,但是面前这一堆陶瓷器物里面,的确没有一个蕴含灵气的物件,这让王浩明百思不得其解。
“浩明,看不出来就算了,咱就不把天珠卖给他,他还敢强抢怎么着呀,咱们走人得了,别在这里墨迹了。”
看见王浩明歪着脑袋,站在那里苦思冥想,李志气哼哼的说道。
这事本来就透着不公平,也不知道王浩明这木头脑袋,怎么就答应了下来。
王浩明摆了摆手,让李志不要出言打扰自己。他模糊感觉到自己好像钻进了一个误区,好像胖老头给自己下了一个套。
但是他又说不清楚哪里不对,所以这会他正回忆着两人适才的对话,想从源头处找出点线索来。
“得了吧,吴掌柜的,你这要是康熙青花,那我这天珠就是如来佛祖他老人家佩戴过的了,要不咱们换个方式打赌,你这要是康熙青花真品,我就把天珠卖给你,要是赝品假货,那咱们就一笔勾销,前面的赌也就当没打过了,您看怎么样?”
王浩明也感觉到了,自己不能老是被这老滑头牵着鼻子走啊,于是说出上面这番话。
果不其然,钱吴永怀听到王浩明的话后,嘿嘿一笑,道:“王小哥好眼力,这赌不打也罢,那青花还就是个假的,嘿嘿,不过王小哥,我店里这开门的真物件,你可是还没找出来呀!”
“我店里这开门的真物件,我店里,我店里。”
王浩明看着吴永怀得意洋洋的样子,脑子里不断的响起吴永怀的这句话,像是黑暗中有一盏明灯亮起,将王浩明的思绪也照的亮堂了起来。
王浩明此刻算是明白过来了,敢情这胖老头子一开始,让伙计取下来这些陶瓷物件,就是在憋着坏呢,他就是想诱导自己。
这所谓的大开门真玩意儿,就在这些瓷器当中,但是吴永怀开始所说的话里,却只是说那物件在这店中,而没有说就在这些陶瓷器当中。
胖老头做的很成功,王浩明也确实被他给绕进去了,刚才王浩明心里就一直感觉不对劲,却想不起哪里不对。
现在听到吴永怀的话后,一下子明白了过来,环眼四顾,这店里没有摆在桌子上的陶瓷物件,虽然不多,但是三五件还是有的。
王浩明想明白了这点,原先失了的自信,也重新回到了身上。
当下哈哈笑道:“吴柜的,您让人拿过来的这些物件,可全部都是假的呀,您刚才说的那大开门的物件就在店里,麻烦你把这店里剩下的陶瓷玩意儿,全摆出来吧。”
“嘿嘿,王小哥,这屋里就这么几个物件,一眼就看过来了,没剩几件了,你先看着,我和古老哥叙叙旧。”
吴永怀那张胖脸,此刻笑的有些牵强了,他没有想到王浩明居然就认定了,那桌子上的陶瓷物件,就没一件是真的。
他自己当然知道那都是假的了,不过王浩明年纪轻轻的也能看出来,倒是出乎了他的意料。
吴永怀在和王浩明说话的时候,眼睛有意无意的在店门口那里扫了一眼,虽然马上就将目光收了回来,不过还是被王浩明现了这个细节。
循着吴永怀刚才的目光看去,王浩明看到,在店门口的右手处,有一个像是紫檀做成的木架,高约三十公分,在木架的上面,摆放着一个高约半米的青花缠枝莲纹提梁壶,由于体积相对较大,刚才那些伙计也就没有搬动。
“老狐狸,把件大开门的物件摆在门口,也不怕被来来往往的人不小心给打碎了,应该就是这件了。”
王浩明心中暗喜,这老家伙可真是狡猾,这么大个物件摆在那里,自己居然都没现,想必是利用了自己“灯下黑”的心理,越是明显的物件,越是不被人注意。
“小家伙,饶是你奸猾,也要喝老头子的洗脚水。”
吴永怀看到王浩明的注意力,被门口那件青花缠枝莲纹提梁壶吸引过去了,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心下得意了起来,转过脸去,和古老两人饮起茶来,却是一丝得意的神情都没有流露出来。
这件青花缠枝莲纹提梁壶,高度大概在五十公分左右,圈足圆腹,长颈直口,器形庄重朴拙,上面所绘制的青花绘缠枝花卉纹,画工一气呵成、肆意流畅,瓶身暗刻龙纹。
并且以青花点其龙睛,整个瓷器构思巧妙,制作规整,并且釉色纯正,就是行家里手咋然看上去,恐怕也会以为是件开门的老物件。
王浩明围着这缠枝莲纹提梁壶,转悠了好几圈,相对应脑中所记的那些关于青花瓷器的知识,没有看出什么破绽来。
只是王浩明对于自己那像是半瓶子醋一般的鉴赏水平,也没有多大的自信,少不得最后还要用眼中灵力一探究竟。
“妈的,这只老狐狸,还是故意引我上当的呀,”
灵力一出,真假立辨,这缠枝莲纹提梁壶里面是空空如也,没有一丝灵力的存在,看的王浩明懊悔不已,自己还是经验差了点。
都说人老成精,这话一点不假,这死胖老头只用了一个眼神,就给自己下了个套子,要不是有灵气存在,恐怕早就被这老狐狸忽悠的不知道东南西北了。
“这小家伙,还真的挺难缠的。”
虽然一直在和坐在身旁的古老哥高谈阔论,有时候也与罗雨薇等人搭个话,不过吴永怀那双眼睛的余光,可是一直都放在了王浩明的身上。
这会儿看到王浩明离开了门口那瓷器,又在店里转悠了起来。
吴永怀这会心里也有些沉不住气了,他没想到店里仿的最好的这几件瓷器,都被王浩明看破了,一时倒也收起了轻视之心。
在给古老哥和罗雨薇等人面前的茶杯里斟满了茶水之后,却把手里的那个紫砂壶,漫不经心的放在了面前的茶盘上,只是这位置,正好是被自己的身体,遮挡住了灯光的阴暗处。
王浩明此时心里已经有些急躁了,干脆在店里游走了一圈,把剩下的几个陶瓷类物件,直接用眼睛查看了一遍。
却是没有一件蕴含灵气的,他不禁有些怀疑,这胖老头开始所说的话,是不是在忽悠自己。
“吴掌柜的,你确定店里的这大开门的老物件,的确是件陶瓷器?”
王浩明站的也有些累了,店里只要是和陶瓷类有关的东西,都被他看过了,干脆坐回到吴永怀的身边,端起李志面前的一杯茶水,喝了下去。
“当然,我老头子还能骗你不成,怎么样,找不到就该认输了吧。”
见到王浩明用两指捏住了那个紫砂杯子,吴永怀眼中闪过一丝慌乱。
王浩明没有回答吴永怀的话,而是在想着那件大开门的物件,店铺就这么大,一眼就可以看穿,店里的陶瓷器都被自己看过了,并没有一件是真的。
再说了,既然是“钓鱼”所用的开门物件,应该是放在比较显眼的地方,不可能藏在墙角旮旯里面去。
一边想着心思,王浩明一边在桌上找起了茶壶,今天晚上所吃的菜,稍微有点咸,这会他的嘴里,也有点渴了,这杯子太一口茶下去。根本就不解渴。
王浩明在桌上四处找了一下才看到,那只不过比拳头稍大一点的紫砂壶。
被吴永怀一只胖手给盖住了,不满的说道:“吴老板,你抓着个水壶干嘛啊,喝你点水不至于那么小气吧。”
第一百六十三章 洗澡与摔跤
“呵呵,怎么会呢,我来给王小哥斟茶,我这茶叶,可是福建大红袍呀,虽然不是那六株茶树上长的,但也是市面上买不到的,今天要不是古老哥来,加上和几位小朋友投缘,这茶叶我是不会拿出来的。”
吴永怀一边往紫砂壶里续着水,嘴里一边念叨着。
他所说的大红袍茶叶,王浩明前段时间泡在罗峰茶馆里的时候,倒是也听说过其名声。
“大红袍”生长在武夷山九龙窠高岩峭壁上,这里日照短,多反射光,昼夜温差大,岩顶终年有细泉浸润流滴。
这种特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大红袍的特异品质,大红袍茶树现有琳,都是灌木茶丛,叶质较厚,芽头微微历有着众多的神话传说。
它的神秘,先在于它的稀贵,历史上的大红袍,本来就少,而如今公认的大红袍,仅是九龙窠岩壁上的那几棵。满打满算,最好的年份,茶叶产量也不过几百克。
自古物以稀为贵,这么少的东西,自然也就身价百倍。
“吴老板,您这物件藏的可是真深啊。小子是…咦?呵呵,今天到是要多谢吴掌柜的您了,小子这段时间也喜欢上了品茶,奈何没有一套好茶具,难得吴掌柜的如此大方小子就敬谢不敏了。”
王浩明本来已经打算认输了,不过他没打算卖出天珠,正在心里思量着如何推脱的时候,眼睛无意扫过手中的紫砂杯子,心中动了一下。
这陶器的范围是很广泛的,秦砖汉瓦是陶器,兵马俑也可以说是陶器,这紫砂杯,自然也是陶器了,所以王浩明认输的话没有继续说下去。
而是用灵气探查了一下这杯具,果不其然,其中蕴含了数量众多的灵气,虽然颜色是白色,但是其数量之多,可堪比那件紫檀弥勒佛根雕了。
“哈哈哈,机关算尽还是被人看出破绽来了吧,值,老头子这趟来的真是值,没想到大名鼎鼎的吴永怀,居然也会栽了跟头,哈哈。”
此时放声大笑的,自然只有那位古老爷子了。
吴永怀此刻的胖脸,已经愁的挤在了一起,那副可怜相呀,几乎让王浩明索要这紫砂壶的话,差点没说出口。
不过想想这胖老头的可恶之处,王浩明还走出言讨要了。
可以说吴永怀真是把机关算尽了,任谁也没有想到,这大开门的老物件,他能拿出来使用。
按照一般常理来说,肯定是放在显眼的地方招揽顾客。
王浩明直到现在有些闹不明白,按照吴永怀所言,这紫砂壶应该价值数十万,这老头怎么就舍得像一般器物这样使用,万一不小心打掉,那岂不是要追悔莫及啊。
其实王浩明虽然这段时间,也了解了一些关于紫砂壶的知识,但是他对于紫砂壶的收藏还是不太清楚。
紫砂壶的好处之一是能“裹住香气,散热气”久用能吸收茶香,更能散油润光泽,有人说紫砂壶愈用得久愈值钱,说得就是这个道理。
吴永怀平时不在这个店里的时候,这套紫砂壶自然是按照正常手段进行保养,不过他要是来了,都会用这壶泡上杯茶,和老朋友聊聊天侃侃大山之类的。
今天他又是和珠宝协会的这位古副理事长约好的,就提前来了到店里,泡好茶在等着了,没想到却是碰上了王浩明几人。
一旁的罗雨薇等人看到吴永怀这副模样,也知道这赌约,是王浩明赢了,虽然有些莫名其妙,但是都很高兴。
李志更是把王浩明手里那个紫砂杯抢了过去,翻来覆去的看,想弄明白这破玩意怎么就能值个几十万。
看到吴永怀苦着张老脸默不作声,李志出言挤兑道:“吴老爷子,您不是该后悔了吧?”
“这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古老哥,咱们都老啦,以后就看这些年轻人的了,王小哥,你放心,我吴老头虽然爱钱,不过这说出的话,还从来没有不作准过,这套紫砂壶,等会我收拾好了,你带走”。
吴永怀脸上有些落寞,他自从懂事的时候起,就没吃过这么大的亏,在古玩行里虽然也走过眼交过学费,但那都是万儿八千的开销。
这套壶就在前几天,还有位港商给他出价四十万港币的,由于近年来紫砂壶的行情见涨,尤其的近代制壶大师的优秀作品,往往都高出了明清制壶名家的价格。
这套壶品相堪称完美,又是传承有序,升值的空间很大,吴永怀当时没有答应出售,没有想到这转眼的功夫,居然就变成了别人的了。
“老头子冒昧的问一句,王小哥师承哪位啊,年纪轻轻的就有这般见识,真是不得了,对了,你既然看出来我这壶是开门老物件,是否能说出其来历呢?当然,这套紫砂壶已经是你的了,说不出也没关系的。”
吴永怀也是历经风浪的人了,这壶虽然值个几十万,但对于他的身家来说,只不过是九牛一毛。
刚才之所以有失落的感觉,那也是人之常情,试问本来会赢的十拿九稳的赌约,突然被人翻盘,换成谁心里都不会舒服的。
吴永怀一边说话,一边把手中的壶递给了王浩明。
王浩明先将紫砂壶里剩余的水倒了出来,然后将壶身翻过来,看了一下底部的款识,有一方铃印,上书:朱可心,三个字。
看到这个款识,王浩明不禁乐了,他虽然鉴赏古玩的水平不怎么样,但是王浩明的记性特别好。
前不久正好在一本介绍紫砂艺人的书里,见到过朱可心这个名字,由于其在近代紫砂壶中的特殊贡献,让王浩明记忆深玄。
朱可心出生于宜兴市丁蜀镇,其精心制作云龙鼎和竹节鼎参加美国芝加哥博览会,并荣获“特级优奖”王浩明对其印象深刻,也是源自于此。
朱可心早年的作品《竹鼎》,甚至被宋美龄收藏。
在建国之后,更是精品倍出,其作品《云龙壶》大放异彩,并到斯里兰卡等国家展出并获一等奖,这些作品现藏于南京博物馆院。
“吴老爷子,这套紫砂壶应该是朱可心中年时候的作品吧,这《云龙壶》的壶身饰以夏日云彩,变幻无穷,气韵贯通形象生动,想必就是朱可心制作的那把云龙壶了。并且这一套十一件保存完好,也是难能可贵的,不知道小子说的是否正确?”
王浩明数了一下,这套紫砂壶连杯垫,茶杯,壶盖等一共十一件,每件底部皆有款识,难得的是这套紫砂茶具,没有丝毫的破损。
并且包浆圆润自然,即使以王浩明这行外人的眼光,都能看出其不凡来,说是大开门的物件,一点都不为过。
“不瞒两位老爷子说,我也是最近才迷上收藏这行当的,平时看了些这一类的书籍,还真没有人领我入门。”
王浩明这话说的也不错,他对于紫砂壶和朱可心的认识,还真是自己从书上看到的。
王浩明的话,让吴永怀和古老两人面面相觑,脸上均是露出吃惊表情。
虽然说古玩这行当,也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但是这领进门来的师傅,可是极其重要的。
因为这些老物件都是传承了数百甚至上千年,凝聚了前人的心血精华创作出来的,同样,想要鉴定出这些古董的真伪来,也是需要丰富的理论知识和长期上手把玩积累下来的经验。
理论知识书本上可以学到,但是对于实物上手的经验,可不是看几本书就能搞明白的,这就需要一个名师指导了,也能使其少走一些弯路。
当然,也有没有师傅自学成才的,但是像王浩明身上的这种情况,吴永怀和古老爷子玩了一辈子古董,还真是没有遇到过。
一来王浩明年纪太小,像他这般年龄,如果不走出身于一些收藏世家或者豪门大族里,是很难接触到大量的真品古董的。
二来他仅仅是从书本上学的知识,居然就能分辨出那些高仿瓷器的真假来。这两点,就足以让两个老家伙吃惊不已了。
“古老哥,咱们活了这一辈子,要是和王小哥相比,这把年龄真是活到狗身上去了,对了,王小哥,你那天珠有没有出让的意思?老头子我是真心想买,价格再高一些也没所谓,只要你愿意卖。”
吴永怀对于王浩明的那串老天珠,还是念念不忘,在不露声色的自贬夸奖了王浩明一句之后,又提出了购买天珠的意思。
“吴老爷子,不是您出价低,只是这串天珠手链,是大昭寺活佛亲自赐予我的,意义深重,没有经过活佛他老人家的同意,我不敢另送他人,再说用金钱衡量这天珠,也不是很合适,您老也体谅一下小子的苦衷吧。”
王浩明笑着摇了摇头,站起身来,四处打量了一下,让店里的伙计,把柜台里面摆放玉饰品的一块丝绸拿了出来,铺在了桌子上面。
然后将手腕处的天珠手链取了下来,放在了那块丝绸布上,让二人观赏。
天珠是一种带有极强磁性的宝石,一般天珠内的磁场,都要比水晶高出三倍之多,像王浩明这串老天珠,其磁场之强,恐怕最少是水晶的五倍。
而且天珠和人体接触之后,会根据佩戴人体内的磁场强弱,自动调节并释放出磁性,这也是天珠对身体有益的原理。
每个人体内的磁场都是不同的,所以天珠饰物,一般是不让主人之外的人接触到的,因为那样,就很容易使得天珠磁场变得紊乱。
吴永怀和古老爷子自然都明白这个道理,手里拿着一个放大镜,几乎将整张脸都凑了上去,但是却并没有让皮肤接触到天珠,过了五六分钟之后,二人才坐了回去。
“王小哥,把这天珠收回去吧,能看到活佛加持过的随身饰物,我们也算是开眼了,不过王小哥在日后,如果还能遇到这老天珠的话,可是要卖给我前老头子呀。”
好不容易将眼神从天珠里面拨了出来,吴永怀很是郑重的对王浩明说了上面一番话。
佩戴天珠本来就能使人财运亨通福缘深厚,王浩明年纪又说不准什么时候还能遇到这好东西呢,现在未雨绸缪说上这段话,可能日后就会带给自己一个惊喜。
“你玩古董的,要天珠干什么,我老头子才需要呢,不过王小哥,你这天珠要是拿到明天的玉石展销会上,想必是可以大放异彩的,怎么样?要不要考虑下,老头子我可以帮你安排个专题展台。”
古老爷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