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莲山-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太好了,如果能再叫上两个人的话就更好了,小张真是太谢谢你了,只是……只是报酬怎么算啊?”知月问道。
  “这个……咱们也算是熟人了,我就算了,要不这样吧,等干完活请他们两个吃顿饭就行了。”张守中轻松答道。
  “太好了,那就这么说定了。”知月高兴道。

第七章 谈书论道
更新时间2015…1…24 11:02:38  字数:2186

 当天晚上,张守中分别给田玉秀和刘坤打了个电话,请他们第二天去帮忙,这两个人都欣然答应了,反正闲着也没什么事。
  打完电话后,张守中在房间里站了一会,调整呼吸,待到身心清净之时,两腿微曲,向左迈出一步,双臂交叉,掌心上翻,再站直并缓缓向上托举……
  他做了一套八段锦,按照孟夫子告诉他的,所有的动功,速度都要按照自己的身心律动来,不能像老头老太太那样放音乐踩鼓点,那样就变成广播体操了,从而失去了它原有的功效。
  然后,张守中找出了新买的坐垫,开始盘腿静坐,待到杂念减少乃至消除的时候,那种时而酥麻时而振动的感觉再次出现了,孟夫子曾经告诉过他,这表示体内气机开始发动,不断增长的阳气和体内原先潜藏的邪气、湿气进行搏击所致,这次没有被打断,他坚持了两个小时。
  之后,张守中稍微收拾了一下,躺在床上并很快进入了梦乡。这是张守中修习静坐一来的另外一个收获,就是他再也没有出现过失眠的情况了。
  第二天醒来,神清气爽,张守中叫上了玉和尚田玉秀和坤哥刘坤一起去找知月和陈叔他们,见了面之后,陈叔又说了一些感谢的话,就带着他们去了沿街房。
  来到目的地,见门额上挂着个牌子,上面用颜体写着“月露书院”四个大字,颜体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书体,他的字笔画粗而稳健,常用三分笔来写,就是毛笔的笔肚都要铺在纸上来写,比较适合用来写大字。
  光听发音,和长沙的岳麓书院同名,知月给他们解释道,陈叔叫陈露强,她叫赵知月,所以取名为月露书院。
  里面也不需要怎么装修,他们要做的就是把卫生打扫一遍、把桌椅等排好,再把笔墨纸等搬过来就行了,人多力量大,五个人三下五除二,只用了一个上午的时间就全都收拾好了。
  之后,陈叔在附近找了一家饭店,请他们几个一起去吃饭,他们也没客气,都过去了。席间,张守中开口说道:“知月姐,不知道你擅长的是那种书体呢?”
  张守中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他对说法还是懂一点的,虽然学习不好,但他从小就喜欢书法,在他十岁那年,有一天他父亲见他在家练书法,就问他为什么要学这个,他回答说自己不知道什么原因,看见别人写毛笔字就觉得羡慕,所以就用零花钱买来笔和纸自己练习。
  他父亲说:“看来还真是遗传啊,其实我还有你爷爷都很擅长书法,后来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都封笔不再写了,现在时代不同了,你想学就学吧,我可以教你。”
  张守中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让他们不再写的,不过从那以后父亲就开始交他学习书法了。
  “我学的最多的是柳体和欧体,后来又学的王羲之。小张,你学的是哪些呢?”知月问道。
  “这个……,我篆隶行楷都学过一些,可惜学得都不精。”张守中有点不好意思的回答道。
  “小张,你学的不会是现代派吧?”坐在一旁的陈叔笑着说道:
  “不是不是,现代派的书法我看不懂,所以没学。对了,陈叔,我也想请教一下,您对现代派书法是怎么看的呢?”张守中趁机问道。
  “所谓现代派,就是融合了一些西方的艺术形式而已,而东方艺术和西方艺术首先在指导思想上有着本质的不同。”
  陈叔沉吟了一下继续说道:“古代的西方,人口相对来说并不密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程度并不高,所以他们更注重契约精神和科学精神,他们的艺术更侧重于标准之美,后来的浪漫主义、印象主义也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而在中国,人口相对比较密集而且封闭,一个人的行为就是他的标签,人们没有契约也不敢乱来,所以人们更注重精神,那时古人推崇的是《易经》所说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他们所追求的道是超越于物质之上的东西,或称作南北也行。孟子认为‘充实之为美’,充实的是精气神。就拿绘画来说吧,同样画一棵草,画油画就得画得非常像才行,而国画可以多画几个叶子或者少画几个叶子都行,追求的是神似。”
  “陈叔好有学问啊,您刚才说的东西和南北是怎么回事?我没怎么听明白。”刘坤夸赞道。
  “这只是我个人的一点看法,也不知道对不对。五行的金木水火土,你们知道吧……,从方位上看,木在东方、金在西方,所以‘东西’说的是有形的物质,火在南方、水在北方,所以‘南北’更接近于无形,只不过平时没这么说的。”陈叔笑着说道。
  “既然说东西方艺术有着本质的不同,那么这两者是不可能融合的了?”张守中继续问道。
  “要想融合也不是不可能,只要能站在更高的高度上,自然可以万法归一,不过,到目前我还没见过有人能融合好的。”陈叔回答道。
  “陈叔说的是大道的极致,对我们来说太遥远了,书法到了唐代,已经基本发展到巅峰了,后人再也无法超越了,许多人就开始尝试着走其他的路子,不过,好像还没有成功的先例。比如宋代的那位天才苏东坡,就曾尝试着去突破,结果也没能成功,当代人又尝试着融入西方的元素,其效果也不怎么样。”知月道也总结道。
  “你们先别讨论了,菜都凉了,先吃饭吧。”玉和尚插话道。
  “对对,菜都上来了,再来几瓶啤酒吧。”陈叔笑道。
  吃饭过程中,张守中看到了一个细节,就是玉和尚既不喝酒也不吃肉,还打趣的管他叫大师,问他说是不是真的要出家了,玉和尚只是淡淡的说自己正在修行。这话听得刘坤哈哈大笑,但另外三个人却没笑。
  “陈叔,你们收了多少学生?场地能坐满吗?”饭后,张守中突然问道。
  “一共收了二十几个,当然坐不满,你有什么事吗?陈叔回答道。
  “明后天我能不能去旁听一下?”张守中虽然学过几年,但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培训,所以突发奇想,想去跟着学一学。
  “当然没问题。”陈叔回答道。
  培训班开学的第一天,他们没有大搞场面,只是简简单单的举行了个仪式,就算正式开学了。

第八章 暗中出手
更新时间2015…1…24 12:26:28  字数:2228

 张守中找了个靠边的位置做好,他发现来旁听的并不止他一个,有六七个学生家长也在旁听,可能是不放心孩子吧。
  讲课的是知月,她首先讲的不是横竖撇捺怎么写,也不是临池学书的故事,而是先讲了学书的功用,她认为在当代社会不需要把字写得很漂亮,想要漂亮的字,直接从电脑打印就行了,如今学书法的目的应该是磨砺心性,同时用书法来表达或者是观察自身的修养。
  之后又开始讲书法的发展脉络,她说道:“最早的文字是篆书,篆书有大篆和小篆,最早出现的是大篆,包括甲骨文、金文等,比较好的作品有毛公鼎等。
  秦代李斯的小篆代表了当时的最高水平,到了唐代,李阳冰(读作:李阳宁)创造了铁线篆,又将篆书推向另一个高峰。
  到清代的时候,因考据学盛行,是篆书的又一个鼎盛时期,出现了邓石如等大家。
  还是在秦代的时候,人们为了书写的方便,不断进行改进,出现了另外一种书体,据说有一个叫程邈奴隶对这种书体的贡献非常大,所以称之为隶书……”
  正讲到这里,张守中忽然站起来,走到讲台上递给知月一个小纸条,知月接过来看了一眼,露出了一丝尴尬的神情。
  然后接着讲道:“后来,隶书继续发展,出现了两个分支,分别是行书和楷书,所以请同学们注意,行书是从隶书发展而来,而不是由楷书演变的,下面我们讲学习书法的方法……”
  张守中递过去的纸条上写了什么?其实就一句话——“小学生接受能力有限,没必要讲太多理论。”
  刚才知月所讲的虽然不是什么高深的理论,但对于小学生的接受能力来说,还是有些深奥的。看了纸条后,知月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很快用几句话结束了这个话题,然后用浅显开始讲入门的知识。
  经过这件事以后,张守中发现知月再看他的眼神有了点微妙的变化,具体是什么变化他自己也说不出来。
  下午又讲了文房四宝的各种注意事项,之后就开始实际操作了,知月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如何执笔,如何中锋行笔等等,并让学生们跟着学,后来张守中也干脆站起来,在教师来回观看,帮着知月和陈叔纠正学生们在执笔和运笔方面的问题,同时他自己也学到了不少东西。
  最后下课的时候,又发生了一个小插曲,一个中年男人,自称是某个学生的家长,过去找知月聊了几句,显得非常幽默又有涵养,还说说非常欣赏她的才华,最后非要请知月吃饭,不过从他那色眯眯的眼睛里不难看出,他没安什么好心,知月当然是坚决的拒绝了。
  张守中也不好意思直接走,又帮着他们打扫了一下场地,才告辞离开。
  又一个星期的周末,张守中没有再去那个培训班,而是回家了,他家是在五莲山下的一个小村子里,回一趟家需要坐两次公交车,再步行二三十分钟,他的父母都在附近的工厂里打工,这天正好也休班,张守中在家住了一个晚上,他不想中断自己的修行,晚上把被子一叠当坐垫,继续打坐。
  第二天,在返回的公交车上,他感觉自己一阵一阵的打冷颤,他知道车上很可能会有人们看不见的东西,他想入定仔细探查一下,可是车上颠簸太厉害,又有太多噪音,根本无法入定,既然没出什么意外,他也就不再关注了,毕竟这种情况他也不是第一次遇到了。
  可是当他换乘另一路公交后,那种情况依然存在,这让张守中有点担心,但也没有十分在意。
  当天晚上,张守中继续静坐修行,就在昨天晚上,那种酥麻和振动的感觉终于消失了,继之而来的是小腹越来越热,甚至有发烫的感觉。
  今天入座后不久,小腹又开始发热,然后在没有任何外力影响的情况下,那股热力竟然动了,开始旋转,转了一会又开始逐渐下移,一直移动到会阴穴,然后又缓缓走向脊椎的最下部(尾闾关)。
  在那里似乎被阻挡了一下,但很快就像洪水冲开堤坝一样,那种阻挡被冲开了,之后又沿着后背,贴着脊柱外侧,在皮肤以里,慢慢上升,升到后心(夹脊关)又被阻挡住了。
  随着热流积攒的越来越多,感觉轰的一下,又冲开了,继续向上,走到后脖子的地方再次被挡住,但这次怎么也冲不开了,张守中又坚持了一会,感觉头昏脑涨,实在受不了了就停了下来。
  就在他出定的同时,张守中忽然感觉到一股阴寒的气息由远而近,正向他这边移动。
  这种情况,他从小就有过经历,后来就习以为常了,但这次与以往有两点不同,一是这种感觉比以前清晰了许多,他甚至能判断出那东西的大小、强弱以及与他距离的远近;二是那东西不是路过,而是直奔他这边而来了。
  这把张守中吓了一跳,想立刻爬起来想找个东西防身,虽然他不知道那个东西是不是冲着自己来的,可是他又没敢行动,如果不是冲他来的,他一旦起身有所行动,有可能会引起那的注意。
  就在他惊慌失措的时候,那股阴寒的气息忽然停住了,张守中清晰的感觉到,有一阵威压之势传来,似乎是向那东西发出警告。
  那东西显然也感觉到了,但还没有后退的意思,紧接着一股很难形容的波动从陈叔的屋子里飞射而出,正击在它的身上,它被击出很远,似乎吃了亏,但它仍然没有离开的意思,再次向这边靠了过来。
  忽然一阵声音很小的嗡鸣之声从张守中的隔壁传了出来,看来是知月也出手了,那似乎很惧怕这种声音,竟连连后退。
  紧接着,从陈叔的屋里又激射出一道和刚才同样的无形波动,这一次那直接被击散了,那种阴寒之气也迅速消失了,看来那东西已经被消灭了。
  但张守中隐约的感觉到,那东西虽被消灭了,但还是留下了一些痕迹,那些痕迹需要一定时间才能消散,不过,那已经不重要了。
  *
  附录:清朝盛行的有三大门学问,分别是义理、考据和词章。其中的考据就是对一本书或是一件事或一个字,进行追本溯源的研究。受明朝灭亡的影响,清朝读书人开始总结宋明理学的弊端,人们便开始研究比宋代更早的学问,同时因清朝**的影响,也限制了其他学问的发展,考据学也因此迅速发展。

第九章 打通督脉
更新时间2015…1…24 14:13:15  字数:2193

 “守中那孩子气最近血比较旺盛,那八成是冲他来的。”听见陈叔又小声说道。
  “没错,最近莲山县时常有灵物出没,守中很有可能是被盯上了,今天幸好被我们发觉了,要不然他也难免受到伤害。”隔壁又传来了知月的声音。
  “你不觉得奇怪吗?那种吸人生命元气的手段,是很少有妖物能掌握的,最近我们所遇见的竟然都有这种手段,恐怕是有心怀不轨的人传授它们的。”陈叔疑惑道。
  “我也觉得奇怪,难道说莲山县也和我们姑苏城发生了同样的状况?知月道。
  “我们姑苏派宗门道场被人所夺,你父亲他们又被人追杀,我们也不得不逃亡至此地避难,但至今也就知道对方叫西冲派,还不知道对方是些什么人,他们的目的又是什么?”陈叔说道。
  “他们企图占领这些地方,而且动手的目标又都是修行人,恐怕国内的整个修行界又要遭遇一场浩劫了。”知月担忧道。
  “那也未必,清末以后,虽然各大修行门派越来越弱,但传承尚未断绝,高手还是有的。比如说五莲山的觉照法师,此人修行多年,虽不知其法力如何,但有他在,那些作乱的人恐怕也翻不起多少浪花来。”陈叔说道。
  此时的张守中,是越听越心惊,首先让他吃惊的是,今天竟然真的被妖物跟踪了,而且晚上要对他动手,幸好被知月和陈叔发觉了,将那妖物赶走了。
  再就是无意间听到了陈叔和知月的秘密,他们应该是来自于一个叫姑苏派的修行门派,宗门道场被人夺了,门内的人也遭到追杀,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们竟然还没弄明白敌人是谁。
  还有,根据他们的推测,莲山县可能也要发生同样的情况,只是张守中没听说过莲山县有什么修行门派。
  当然了,这可不是他故意偷听的,在他身心清净的时候,听觉会异常的敏锐,只要不刻意捂住耳朵,想不听都难。
  第二天早晨,张守中找了个离陈叔和知月比较远而且没人的地方,他们说话张守中能听见,张守中也怕自己说的话被他们听见,他悄悄的给孟夫子打了个电话,首先把昨天晚上听到的事说了一遍。
  电话那边的孟夫子沉默了一会,然后说道:“我早就察觉到有点不对了,只是没想到事情会真么严重,这种事你也管不了,就别掺和了,以后别再到处乱跑了。那个姑苏派我曾经听说过,门派不大,修行也并不十分高明,但据说已经传承了数百年,门派的行事作风口碑不错,你最好与那两个人走得近点,出了事他们还能保护你。”
  “这个我知道,那不是我能管得了的事,我自己的事我会注意的。”张守中回答道。
  “对了,你的修行状况怎么样了,等你的修行境界够高的时候,也就用不着再怕这些事。”孟夫子又问道。
  “我正想跟你说呢……”然后张守中把自己昨天晚上的静坐经历又说了一遍。
  “不错不错,我果然没看错人,是个好苗子,你不用担心,继续按我以前教你的方法做就行了,也不用刻意引导,就让它自然的发生,如果出现了让你受不了的感觉,就停一段时间。对了,你现在这个阶段,行功的时候要尽量少受打扰,也不能被风吹到,要不然很容易生病或受伤……”孟夫子又提醒道。
  孟夫子又说了一些其他的注意事项后,就把电话挂了。
  之后,张守中又去上班了,是一家机械厂,他虽然是技校毕业,但在工厂里干得还是体力活,因为年龄不大,他干得也不是什么重活,就是开钻床,这在机械加工行业算是比较轻松的工作了,尽管如此,刚参加工作那段时间,他每干完一天的工作都累得够呛,但是最近,他越来越觉得工作不那么累了,不知道适应了的原因还是静坐的原因。
  晚上下班,吃完饭后休息了一下,把手机打到静音模式,他又找出坐垫开始静坐……
  那股热流还是像昨天一样,走到后脖子以上、后头的下部(玉枕关)时,又开始积攒,挤压得他又开始头昏脑涨,但还是没过去。
  第三天,依然是头昏脑涨,而且眼前还出现了点点星火之光,不过那种感觉很快就消失了,张守中在朦胧中,忽然看见又有一个非常强大的妖物要袭击他,幸好被一个人挡住了。
  不过,很快情况又发生了变化,那人竟然不是对手,妖物即将摆脱那人的阻挡,又要向张守中冲过来,忽然不知从哪里传来了当的一声,妖物被镇住了,然后那人趁机将妖物消灭掉了。
  张守中忽然睁开眼睛,使劲晃了晃脑袋,原来他刚才产生了幻觉,或者说是做了个梦。不过他记得孟夫子曾经告诉过他,出现幻觉也是正常现象,不要因此动摇心神。
  到了第四天,张守中早晨醒来后,感觉浑身无力,像是发高烧一样,但量了量体温,还很正常。他没有洗刷就出门了,整个人好像憔悴了很多,在路上吃了点早餐,坚持着去上班了,整整一天时间,张守中从来没有感觉那么累过,下午下班后,回去吃了点饭,倒头就睡下了。
  孟夫子告诉他,这依然是正常现象,这是退病的过程,而且提醒他,不要急于练功,一定要注意休息,在这段时间内,他体内的隐疾会随着元气的移转而逐渐发作出来,不过等过去以后,他的身体将会变得异常强健。
  这种情况一连持续了三天,张守中也三天没有静坐,直到三天后,那种疲劳的感觉基本消失了,他又开始了静坐。
  真气再次在玉枕处积累,时间不大,忽然听见咚的一声,仿佛堤坝被冲垮一样,热流慢慢到达头顶百会穴,然后分成两股,向下经过眼眶、鼻翼两侧,最后到了大脑的中心位置(泥丸宫)处停了下来。过了一会他用手搓了几下脸,闭着眼睛摇了摇头,又晃了晃身子,睁开眼睛(出定的方法)。
  他终于成功了,此时的张守中,已经可以确认这不是幻觉,只感觉神清气爽,身心无比舒畅,其实他自己还不知道,他已经基本打通了任督二脉中的督脉。
  *
  注:对于张守中修炼到此时的那些感受,有些人可能会完全感觉不到,也有些人会有更多的其他感受,甚至感觉要比张守中更加强烈,时间持续更长。

第十章 为道日损
更新时间2015…1…24 16:39:59  字数:2221

 关于任督二脉,很多人都是从武侠小说中得知的,对此有人持否定态度,认为那是封建社会流传下来(从秦朝到清朝,中国的社会模式,到底能不能统称做封建社会,还有待商榷,在此暂不讨论),和牛鬼蛇神一样,都是虚幻的东西,因为人体被解剖时是看不见所谓经脉的;也有人持肯定态度,认为那是祖先留下来的宝贵遗产。
  前几年,有个组织声称帮助某个机构的一群人,用九天时间打通了任督二脉。此消息一出,又引发了一场讨论。
  其实,任督二脉本身就是通的,其方向是前升后降,所谓的打通,就是用自身的真气逆转任督,把方向倒过来,改成后升前降。道家追求长生久视,本身就是逆天的行为,既然要逆天就首先把经脉逆转过来。
  不过,九天时间是肯定不能真正打通的,连张守中都做不到(一笑),他们所谓的“打通”,是用引导的方法做到的,并没有用到元气,这在道家的说法叫“没有麦子空转磨”,没有元气的滋养,都是空转。
  当然了,如果已经靠引导术打通了任督,再想回到正途上来,就有些麻烦了,不过也不是没有办法,那需要用特殊的方法倒着炼回去,然后再从头重新修炼就行了。
  打通督脉的第二天正好是星期天,张守中打电话约孟夫子出来请他吃个饭,其实他的主要目的,是想找他聊聊,因为那几天,他不仅身体上有反应,心里也出现过各种各样的思想,加上前段时间的各种经历,简直成了一团乱麻,他急需要找人倾诉一下,或者有人能帮他解答一些疑惑。
  在一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