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江湖传奇-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悟心大师虽然是出家人,有道高僧,生死看得极淡,一般很少激动,但他听了小蛟儿的话后,神情也有点激动起来:“阿弥陀佛!要是施主能化解此毒,那是武林之幸,不知解除了多少人的痛苦。”于是,他伸出手来,让小蛟儿诊断。
    小蛟儿诊断了一会说:“从脉搏的跳动和大师的眼神来看,大师所中之毒,与丁一山身中的毒一样,在下可能化解得了。”
    悟心大师惊喜:“阿弥陀佛!这就有烦施主医治、化解了!老衲将感激不尽。”
    小蛟儿对甘凤凤说:“凤凤,麻烦你守护着禅院,千万别让任何人前来打扰。”
    “我知道啦!”
    小蛟儿从行囊中取出几支银针,一下封住了悟心大师几处经外奇穴,然后说:“在下为大师排毒了,请大师放松全身经脉,心莫旁骛,任何惊扰,也视如无。”
    “施主放心,老衲自问还有这份定力。”
    小蛟儿双掌便按在悟心大师背后两侧的穴位,暗运自己体内真气,徐徐输入悟心大师体内为他排毒了。不知是几支银针的奇效,还是小蛟儿一身奇厚真气的效力,或者悟心大师内力比丁一山来得深厚,定力比丁一山好,小蛟儿只用一炷香的时间,便将悟心大师积郁在心脏之毒,几乎完全排除于体外了。小蛟儿将几支银针拔除,最后一掌拍在悟心大师的灵台穴上,悟心大师立即吐出一块紫黑色的血块,腥臭难闻。这血块一吐出,悟心大师顿时感到全身经络、真气畅通舒爽,毫无半点阻滞,精神大振。这说明,悟心大师身上之余毒已彻底排除。
    小蛟儿松了一口气说:“在下侥幸能为大师化解,排除身上之毒。大师今后可以不再受神风教人牵制了。”
    悟心大师一跃而下云床,合十稽首拜谢说:“老衲想不到施主武功盖世,医术也这么神奇,真是世间少有的奇医,实在难能可贵。”
    甘凤凤问:“老和尚,你知不知道他是何人的弟子?”
    悟心大师愕异问:“他不是梵净山的弟子么?”
    “他呀,是三不医徐神仙最后的—个关门弟子!要不,哪能化解你身上之毒?”
    悟心大师惊讶:“徐神仙的关门弟子了!”
    小蛟儿说:“大师,在下武功出自梵净山,而医术,却是徐神仙所传。”
    悟心大师感叹的说:“怪不得施主有如此仁心仁德,真乃武林之幸,江湖之福。”
    小蛟儿问:“大师今后有何打算?”
    “看来老衲要速离福建,转回山西五台山,告知五台山各寺众僧,以防神风教了。”
    “大师所想,正与丁一山所想一样。”
    “哦,丁施主已赶回丁家寨了?”
    甘凤凤说:“是呀,大师回山西,可以与他联手,共同对付神风教,我们在长江上下一带,专门与神风教作对,而大师和丁施主,在黄河一带与神风教人为难,这样,神风教显得头来就顾不得尾了,他们不手忙肿乱,疲于奔命才怪呢!”
    “施主所说极是,老衲还可以联络五虎断门刀的人和终南山全真教,一并牵制神风教。”
    小蛟儿问:“大师,他偿能答应?”
    悟心大师黯然,面露悲痛之色:“终南山黄木道长和断门刀的少掌门,不甘心为神风教效命,暗暗帮助了一些侠义人士逃脱了神风教的魔掌,为黄岐士知道,断了赐药,死得极惨。黄岐士还掩饰真相,对外扬言,他们因公而死。看来,他们的同门师兄弟和亲人,还不知其真情,老衲得告诉他们一声。”
    小蛟儿说:“既然这样,大师,我们也不便在此久留,误了大师的大事,就此告辞。”
    “请施主别急,用些素食斋饭,再走也不迟。”
    “不不,在下两人,还有他事赶去别处,请大师见谅。”
    “阿弥陀佛!那老衲也不敢强留施主。施主走后,老衲也会马上离开此地。”
    小蛟儿和甘凤凤告辞而去,离开了鼓山,他们随便在山下的一间饭店匆匆用过饭后,便取道北上。甘凤凤问:“蛟哥,我们现在去哪里?赶去雁荡山吗?”
    小蛟儿心下有些黯然,答道:“是。不过,我们先去武夷山,拜访黑侠和肖女侠,然后才去雁荡山好不好?”
    甘凤凤注意到小蛟儿面上有点然难过之色,问:“蛟哥,你好像有什么不高兴的?什么事叫你不高兴了?”
    “凤凤,黄木道长和断门刀少掌门之死,我好像有责任。”
    “哎,你有什么责任了?”
    “我要是当时能为他们化解身上之毒,他们就不会死了!”
    “你当时能化解他们身上之毒吗?”
    小蛟儿不出声。甘凤凤又说:“这不关你的事,你当时不会,你见了徐神仙之后,学到了他的医术,看到了解毒篇才会的。可以说,你半点责任也没有。我还以为你不想去武夷山而不高兴哩!”
    “去武夷山我怎么不高兴的?”
    “你没听渔樵双侠说,那老掌门肖老头子,一副正人君子,不喜欢接见我们这些旁门左道的人。尤其是你,功夫出自梵净山,梵净山一向在中原武林人士的心目中,视为邪教,何况你母亲过去与他们结怨,现在又是神风教湖广总堂的总堂主,他会有好脸色给你看吗?”
    “那,那我们还去不去?”
    “你看呢?”
    “既然这样,凤凤,我们不去算了。”
    “那你不失信于黑侠和肖女侠吗?”
    “这……”
    “我说呀,还是去!看看那肖老头儿用什么态度对我们也好。”
    “凤凤,这又何必呢?”
    “蛟哥,你是男子大丈夫,出言如九鼎,我不想你变成了一个大胖子。”
    小蛟儿茫然:“我怎么变成一个大胖子了?”
    甘凤凤“扑嗤”一笑:“你没听说食言者自肥么?不守信的人,往往会变成一个臃肿的大胖子!”
    “那我们还得去了?”
    “当然去呀!看看肖老头那老古董是什么样儿也好,他要是敢得罪我们,我叫他有好看的。”
    “噢,凤凤,你可不得乱来!”
    “蛟哥,那老古董要是赶我们走呢?”
    “我们登门拜访,他不会这样无礼吧!”
    “我是说他真的赶我们走,那怎么样?”
    “那我们只好走。凤凤,你总不能和人家打架吧!”
    “人家敬我一尺,我敬人家一丈,谁要是骂我一句,我就还他十句!”
    “凤凤,你这不是去惹是生非了?哪里是什么登门拜访的?”
    “你能容忍别人对你侮辱?”
    “凤凤,你要是这样,我宁愿变个大胖子也不去了。”
    “你怎么这般没胆量的?好啦!我不去闹事就是。那老古董说什么,我当没听见,这总可以了吧?”
    “凤凤,你说话要算数才好呵!”
    “放心,我害怕变成一个大胖子的。”
    小蛟儿仍不大放心,瞧了凤凤一眼:“你不会是骗我吧?”
    “哎,我骗你干什么呵!其实,我也不想去见那老古董,我听人说,武夷山的风光极美,我只是想去看看武夷山而巳。”
    “那好,我们拜见了黑侠和肖女侠之后,便马上离开,去看风景。”
    “不错,不错!这就不会生事了。”
    小蛟儿真不知道凤凤说的是真心话还是反话。早知会这样,小蛟儿就不会答应去武夷山拜访黑侠夫妇了。
    武夷剑派伪所在地,是武夷山脉中景色最美的小武夷山,位于福建建宁府的崇安县西南三十多里的地方,方圆有一百多里,四周都是溪谷,不与其他的山岭连接,自成一处。
    武夷山与其他有名的风景名山迥然不同,它山山岭岭,岩石皆成赤色,倒影在碧绿的溪水中,景色分外的迷人,有“碧水丹山,别具一格”的美称。它主要的特征,有“三三六六”的迷人景色。三三得九,指美如绿带似丝绢一样的九曲溪;六六三十六,指三十六座奇峰突起的山峰。另外还有令人向往的仙洞七十二处,名岩九十九地。三十六座山峰,仿佛是鬼斧神工,雕琢异常迷人,错落分布在九曲溪畔的远远近近,那弯曲碧绿如带的九曲溪,缠绕着众多的山峰流转,真是曲曲山回转,峰峰水抱流,两岸山峦倒映,每曲各有异境。多少年来,人们给武夷山的峰、岩、溪、洞,取了很多动人的名称,还流传了不少美丽动人的神话故事,它是东南美景名胜之地,奇秀冠东南。
    有人说,武夷山的山山水水,云烟变幻无穷,山色水色清秀无比,既有黄山奇峰云海的异景,又有桂林绮丽迷人的山水特色。全长十五里的九曲溪,从一曲的武夷宫到九曲的星林,不但曲曲溪水清澈见底,碧绿如绢,而且两岸的山色如画,天然美景,要是泛舟乘筏九曲溪上,那真是置身于长河的山水画廊中,几乎每一步一景,舟移画转,不论从哪一个方向望去,皆各自构成一幅令人惊叹、遐思的画面,美极了!也诗意极了!舟筏时而掠过险滩,时而泛游碧潭。水浅处急浪飞溅,宛如洒落万颗明珠,水深处波平浪静,温如处子。又叫人触景生情,浮想联翩,心醉于这奇景的山水中。
    小蛟儿和甘凤凤日夜赶路,他们从福州出发,走古田,过建安,经建阳,入崇安,两天之后,便出现在武夷山胜景的武夷宫前面了。武夷宫,是步入武夷山风景胜地的入口,也是浮舟乘筏畅游九曲溪的起点。
    传说,在唐尧时代,这一带仍是蛮荒之地,更没有武夷山这名称,彭祖一家人来到这里居住,当时是洪水泛滥,民不聊生,彭祖的两个儿子彭武和彭夷,也像大禹一样,开山挖河;疏通洪水,从而涌现出这一片美景胜地,百姓得以安居乐业。他俩所挖的河,就是现在的九曲溪。后人为了纪念武、夷两兄弟,便将这一带山峰取名为武夷山,并在九曲溪汇入崇阳溪的地方,建造了武夷宫。
    小蛟儿到了武夷宫,初时以为这就是武夷剑派的所在地,向人询问黑侠赵子荣夫妇住在哪里。人们见这么一对陌生的青年男女到来,男的器宇昂扬,俊逸洒脱;女的清丽绝俗,娇美无比,以为这么一对壁人,是来武夷山玩水,欣赏武夷山的山景水色,见他们打听是黑侠的住处,才知是武林人士。黑侠、肖女侠在武夷山,可以说是无人不晓,就是连三岁的小孩,也知道黑侠和肖女侠之名。一位老者上下打量了他们一眼,问:“两位找黑侠有什么事?”
    小蛟儿一揖说:“在下两人,特来拜访赵大侠和肖女侠,烦老丈指点。”
    “他们离这里还有二十多里的路程,在八曲的白云岩中,陆路不大好走,要是由水路乘舟而去,就方便多了,而且还可欣赏两岸风光。”
    “多谢老丈指点。”小蛟儿谢过老者,转问凤凤:“我们走陆路?还是走水路?”
    甘凤凤一直在巫山牛长,登山越岭,走得多了,却极少坐船,又听老者说坐船可欣赏两岸的风光,便说:“路,我们走得多了,还是坐船去口吧!”
    老者说:“两位要是坐船,小老正有一叶轻舟,正要回九曲星村,经过八曲。到了八曲,两位上岸,便可到达白云岩。”
    “那就麻烦老丈啦!”
    “两位请随小老来。”
    这位老者,年约五十岁上下,双目炯炯有神,步履稳健,走路呈八字形,小蛟儿一眼看出,这可能是九曲溪上的一位渔翁,行船走水,极有经验,而且一脸忠厚纯朴之色,有点像自己的爷爷,便放心跟他登上一叶小舟。甘凤凤第一次坐上这么叶片似的小舟,既新奇也担心,问:“老丈,这么一叶小舟,在溪水中不会翻吧?”
    老者一笑:“姑娘放心,就是在滩高水急之中,它也翻不了!姑娘,坐稳了!”老者说完,撑篙一点岸边,轻舟便平稳的向溪中漂去,武夷宫便给抛到舟后。
    甘凤凤一进入武夷宫时,就为武夷的远山近峰的异景所迷住了,现在坐在小舟上,更是凝神的打量欣赏两岸的山景水色。她遥见岸北一座奇特的山峰,上大下小,宛如一顶王冠,摆放在地面上似的,雄伟壮丽,她好奇地问老者:“老丈,北面那座是什么山峰呵!顶大腰小的,不怕折断下来压死人吗?”
    老者说:“姑娘,那是九溪畔的胜景之一,我们称为大王峰,又有人叫它为纱帽岩,它千百年都是这样,怎会断拆下来。”
    “它四壁光光滑滑,怎么上山顶呵!”
    “姑娘,它南面有一条裂缝,从裂缝沿梯而上,便可登上山顶了。听武夷剑派的人说,奇侠一枝梅慕容子宁,小时候顶喜欢爬上这大王峰玩,在山顶上练武挥剑。”
    小蛟儿问:“奇侠一枝梅经常来这里吗?”
    老者摇摇头:“不经常来,顶多一年来一次。小老不大明白,奇侠这么一个好人,肖老掌门却偏偏将他赶出了武夷剑派,弄得武夷山的平民百姓,都摇头惋惜。”
    甘凤凤问:“是不是奇侠爱上了小魔女,才将他赶出教门了?”
    “姑娘,其实小魔女为人也极好呵!名字虽然带邪气,人却比任何人都来得正派,仗义行侠,嫉恶如仇。他们一对,真是人间一对美好的夫妇,小老不知道肖老掌门凭什么去反对他们,连他们结婚的喜酒都不去喝,还是肖夫人徐冰女侠带了一些弟子前去祝贺。”
    小蛟儿问:“老丈,白燕女侠有没有来过这里?”
    “只来过一次,以后就不来了。”
    “为什么!?”
    “什么原因,小老也不清楚,听说小魔女白女侠跟名门正派的人合不来,曾说过武夷剑派是个糊涂剑派,肖老掌门听了大为不高兴。”
    甘凤凤笑着:“小魔女这句话没有说错呵!我看不但是武夷剑派,除了丐帮,所有的名门正派。差不多都是糊涂派。”
    小蛟儿急说:“凤凤,你别乱说的。”
    “我说错了吗?要不是名门正派的人糊涂,能让神风教的人坐大成势吗?”
    “凤凤,我求求你!”
    “好啦,我不说了!”
    老者困惑地望着小蛟儿和甘凤凤,问:“两位不是跟武夷剑派有什么过节吧?”
    小蛟儿忙说:“老丈别误会,黑侠和肖女侠曾经帮助过我们,我们特来感谢他们。”
    老者说:“我看两位也是好人。”
    甘凤凤笑问:“你怎知我们是好人了?”
    “小老自问一双老眼不会看错人。”
    小蛟儿说:“多谢老丈,我们的确不是坏人。”
    说时,小舟一个转弯,从一曲进入二曲,朝北而行,只见溪的西岸,两峰对峙而立,西侧一峰,临溪而立,娇若仙女,岩壁峻秀,峰顶草木青翠葱茏,就像一座石雕美女,临水亭亭玉立,令人倾倒。而东侧的一峰,却峥嵘险峻。两峰相比,风格殊异。甘凤凤问:“老丈,这两座是什么峰啊?”
    老者说:“西边的是玉女峰,东边的是铁板嶂,这两座山峰,我们当地人还流传着一个神话故事。”
    “哦,什么神话故事?老丈能不能说来听听?”
    “传说天上有位仙女,喜爱人间的美景,来到了武夷山,便迷上了这里的风光,舍不得离开了!临溪梳洗,含情顾盼。玉女峰下有一处深潭,名为浴香潭,传说是仙女沐浴的地方,峰侧有一处岩石,你们看看就是那处刻有“镜台”二字的岩石,是仙女梳头的地方,叫妆镜台。和仙女相爱的大王也跟随来了。谁知妒忌他们的铁板鬼,不怀好意,暗暗向玉皇告密。玉皇一怒之下,说他们私自下凡相爱,有违天条,便将他们变成了两座山峰,就是现在的玉女峰和大玉峰。铁板鬼还不死心,自己死皮赖脸化成了一块岩石,横在他们的中间,叫他们近在咫尺,而没法见面。”
    甘凤凤说:“怎么这个铁板鬼这么的可恶?你们怎么不将它敲碎搬掉呢?”
    小蛟儿说:“这是故事,人们编的,你却当真的了?”
    “编的也要搬开这铁板鬼才对。”
    老者见甘凤凤这么天真、认真,笑了起来:“姑娘,还有另一种传说哩!”
    “哦,又有什么传说了?”
    “有人说,这铁板嶂是仙女跟前的一位贴身丫头。她见仙女、大王变成了岩石,心痛欲绝,也离开了天廷,跑来这里,想将仙女和大王连在一起。”
    “老丈,那她怎么横在他们中间呢?”
    “因为她正想搬动时,给玉皇发觉了,也将她变成了一块岩石,变成了现在的铁板嶂,不能动了。可是,她还在为仙女、大王两峰传话捎信呢。”
    “这故事,比上一个编得好多了!”
    看来,广大人民群众的心理,还是喜欢美满的结局,不喜欢令人心碎的悲剧式的收尾。总喜欢好有好报,恶有恶报,不喜欢好人得到恶报,而恶人反而享尽荣华富贵。
    随后他们穿过三曲、四曲、五曲,六曲,七曲等溪面,小舟时而在险滩急流中航行,时而在波平浪静的碧潭中前进。他们欣赏了高峻挺拔的小藏峰,隐没在茫茫烟云中的隐屏峰,遥看像布帛垂挂晾晒的仙掌峰和那奇特似断又接的接笋峰,惊叹那风光近似武陵的小桃源和座座山峦翘首东望的三仰峰,真是一步一景,步移景转,回首再望,画面又回然不同。
    过了七曲,前面便是水急滩高的八曲了。在溪水的转弯处,老者指着北面的两座山峰,说:“西边的一座,便是武夷剑派的所在地白云岩,东边和它对着的是品石岩,你们上岸沿着小溪而上,便到达了。”
    小蛟儿一揖说:“多谢老丈!”同时付给了老丈一锭十两重的银子。
    老者睁大双眼问:“公子,你这是干什么?看不起我小老?”
    小蛟儿一时茫然:“老丈……”
    “请公子收起来!小老不希罕这么锭银两,小老只是回家顺路搭上你们而已,并不是图你们的银两。”
    “不不!这只是在下的一点不成意思的敬意,望老丈笑纳。”
    “你们要是敬小老,那请快将银子收回去,别说你们是黑侠,肖女侠的朋友,就是不是,小老也不能收下。”
    老者说完,面色不悦的用竹竿一点岸边岩石,便将小舟荡了开去。小蛟儿遥空而拜问:“老丈高姓,容在下以后有所报答。”
    老者说:“不用了!小老无名无姓,九曲溪上捕鱼人。”说着,小舟已荡进了八曲的急浪之中,甘凤凤说:“蛟哥,老丈不要,我们就走吧!以后有机会再报答他也不迟。”
    小蛟儿说:“想不到武夷山民风如此纯朴,令人敬仰。”
    “我们溪山的人,也是这样哩!”
    小蛟儿和甘凤凤沿小溪北上,两旁树多林密,流水潺潺,禽鸣莺啼,溪中溪旁,岩石光洁可爱,处处可供人歇脚纳凉。不久,他们便走到白云岩山下,有一条石阶可登白云岩,在那云深丛林中,隐现房宇,白云岩又名灵峰。山脚下的石阶旁,竖有一石碑,上面刻着“灵峰”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他们拾级而上,半山有座石牌坊,上面又横刻着“武夷剑派”四个大字,一旁深有“肖飞雨书”四个小字,也是写得笔力雄健、苍劲有力。肖飞雨在武林中,可以说得上是一位文武全才的高手,年青时风流潇洒,倜傥不群,想不到在老年时,却越来越顽固、糊涂。气得徐冰女侠搬到白云庵去住。肖飞雨算是伤透了她的心。令她不再过问派中的事,也不过问江湖上的事。
    小蛟儿和甘凤凤来到半山上,石牌坊下有两个持剑的黑衣汉子守卫着,一身剽悍之劲,神色戒备,远远见小蛟儿和甘凤凤上来,傲慢的叱喝着:“你们是什么人?敢闯来这里?”
    小蛟儿心里略一怔:怎么武夷派的弟子对客人这般的无礼?有哪一点像名门正派?甘凤凤一看便生了气,说:“你快告诉黑侠,神风教湖广总堂主的大公子前来拜山!”
    小蛟儿一听,心中叫起来,凤凤这不是存心前来闹事吗?急叫着:“凤凤,你……”
    甘凤凤说:“你不是神风教湖广总堂主的大公子吗?有什么可怕的?”
    两个黑衣剽悍汉子惊骇地相望一眼,一个飞也似的奔上山去报告了,一个留下凝神戒备着,似乎一有不对,便放讯号,叫全山的人应敌。
    不久,一个中年汉子身披黑披风衣,带着四个汉子下来,小蛟儿初时还以为是黑侠赵子荣亲自来接,谁知一看,竟然不是,而是另外一个跟黑侠年纪不相上下的人。他面孔瘦削,一脸阴鸷之色,他上下打量小蛟儿,又望望甘凤凤,皮笑肉不笑的拱拱手:“阁下是……”
    小蛟儿心想:怎么武夷剑派,都是这么的一些人,怪不得渔樵双侠远避他们,不和他们来往。甘凤凤却劈面问:“怎么黑侠不亲自出来迎接我们?”
    瘦削汉子一笑说:“女侠是……”
    “甘氏三煞的二小姐,够分量了吧?”
    瘦削汉子心头一怔,惊问:“江湖上人称的红衣女魔,就是女侠?”
    “不错!”
    “啊,少侠和女侠请!”
    甘凤凤又问:“怎么黑侠不亲自来迎接我们!”
    “甘女侠,请原谅,黑侠有事,所以打发在下前来迎接。”
    小蛟儿说:“凤凤,既然这样,我们上山吧。”
    在上山时,瘦削汉子虽然相陪,但四个面无表情的持剑汉子,却离开他们一丈之远,在后面紧相随,似乎防他们逃跑、也防他们突然出手相犯似的。这哪有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