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网游之全球在线-第4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
阿济格天不怕,地不怕,唯独对多尔衮满是敬畏。
“成大事者,要有耐心,要顶得住压力。”多尔衮遥遥望着南方天空,目光悠悠。其对儒家经典的领悟,确实让人啧啧称赞。
…………
建业城中,有一个人最近很是心绪复杂,整晚都睡不好觉。此人不是摄政王欧阳朔,而是南明政权名义上的主人——弘光帝。
没有哪位帝王,是真正没有野心的。
自建业之战结束,接着开启浩浩荡荡的北伐,弘光帝的内心就越发火热。他越发感到,这是上天在赋予他一项神圣使命——“复我大明江山”。
如果丝毫没有希望,那也就罢了。
可当真正看到复国的曙光之后,弘光帝的内心再无法平静下来,前线的每一场胜利,都能让弘光帝激动不已,因为那意味着距离目标又近了一步。
“陛下,眼下形势一片大好,清军被撵的四散而逃,联军所向无敌,连战连捷,很快就要打到燕京城下了。”汇报的太监如是说。
燕京,弘光帝魂牵梦绕之地。
那里有祖宗留下的家业,有远超建业的繁华,有富丽堂皇的宫殿
弘光帝沉浸在幸福之中。
可是这几天接连传来的消息,让弘光帝很是不安,也很不满,“怎么会这样,好好的北伐,怎么一下变成内部混战了?”
弘光帝很是不解。
他恨。
恨张献忠的贪婪,更恨大顺军的不识好歹。
“逆贼终究是逆贼,本性难改啊。”弘光帝意识到,不能就这么放任下去,总不能说,南明军在前线作战,让两伙乱臣贼子跟在后面捡便宜吧。
于是,弘光帝背着摄政王欧阳朔,悄悄给南明军将领下达了一则密令:“此次北伐,圈地为上,攻城次之。尽可能地占下北方领土,不要让乱臣贼子捡了便宜,切记,切记。”
就是这样一封密令,搅动了南明军,给李靖跟郭子仪带去不少麻烦。南明军将领自觉有皇帝陛下撑腰,说话的底气自然就硬了。
所以说,人心难测。
除了给前线下达秘令,弘光帝在朝中也渐渐活跃起来,利用靠近他的文臣,开始筹划接收北方领地一事,摩拳擦掌。
只是弘光帝到底还是顾忌欧阳朔这位摄政王,没做的太明显。
不管怎样,朝廷风向已经在渐渐转变,再者派遣官员去接收失地,也是正常之举,有利于平息当地的动乱,是好事。
欧阳朔没理由干涉。
事实上,欧阳朔也没有没有干涉,从头到尾,他都是冷眼旁观。
如果换做三年前的欧阳朔,遇到这等棘手问题可能还会有点小情绪,现在嘛,欧阳朔早已练就一副“铁石心肠”,不动如山。
摄政王府。
李靖跟郭子仪的密信,早在一天前就已经送达。
事实上,早在北伐之前,贾诩就对北伐之事做过各种推测,多尔衮以退为进的战略虽然大胆,到底还是没有脱离这一范畴。
针对此情况,自然也就有应对之策。
“到底还是一群乌合之众,不堪大用。”欧阳朔失望地摇了摇头。
历史上,清朝能一统天下不是没有缘由的。
就大西、大顺以及南明这样目光短浅的政权,见到一点利益就挪不开腿,一个劲地忙着互相内斗,怎么可能斗得过如朝阳初升的清朝。
好在欧阳朔也没真的全部指望他们。
北伐开始之前,在贾诩的协助下,欧阳朔就制定了两套作战方案。倘若大西军跟大顺军不闹什么幺蛾子,那自然好说,一路打到燕京便是。
这是最好的结果了。
凭借四十五万南方联军,在李靖指挥下,再以整个天下为后盾,就算多尔衮准备的再充分,欧阳朔也有信心围困燕京,最终拿下这场战役。
孤城难守,乃用兵之定律。
另一套方案,也可以说是应急预案。像张献忠这样的起义军头子,欧阳朔终究还是不能报太大期望的。
关键时刻,还得靠异人军团。
当然,欧阳朔也没指望,仅凭禁卫军跟烈焰军就能打下燕京,那不是自信,而是自大了。
非常时期,就得用非常手段。
想到这,欧阳朔看向对面的凤囚凰,笑着说道:“建业这边就交给你了!”
“放心去吧!”凤囚凰点头。
………………………………
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奇袭(8/18)
战役第二十四天。
摄政王欧阳朔连同三千神武卫,突然消失于建业,不知所踪。
于此同时,此前一直隐身的异人领主凤囚凰,突然由幕后走向台前,代替欧阳朔,开始主导建业朝局,同时负责为前线大军筹措、督运粮草。
陪在凤囚凰身边的,只有两千落凤城亲兵。
…………
战役第二十五天。
茫茫海面上,大夏皇家舰队破浪前行。
旗舰余皇号顶层甲板上,欧阳朔勇立潮头,望着前方茫茫大海,问道:“还有几天,舰队就能抵达渤海?”
渤海,旧称勃海、北海,是西太平洋的一部分,乃华夏内海,三面环陆,在辽宁、河北、山东、天津三省一市之间。
此去渤海,乃为一关口。
此关北倚燕山,南连渤海,故得名山海关。
周瑜回道:“回禀王上,眼下舰队正是顺风而行,顺利的话,最迟后天就能抵达目的地。”
“好!”
欧阳朔神情振奋,不觉有些期待。
山海关素有“天下第一关”之称,建于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时期间,见证过明王朝的兴衰荣辱,更是清军得以入关的关键之地,因而意义非凡。
在大顺军跟大西军生变之后,欧阳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顺长江而下,跟皇家舰队汇合之后,进入茫茫大海。
欧阳朔此行的目的就是拿下山海关,截断清军最后一条退路。
既然多尔衮气定神闲,不愿过早地跟南方联军交战,欧阳朔干脆就再添一把火,逼迫多尔衮提前出手。
拿下山海关之后,欧阳朔自不介意去关外转一转。
虽然说清朝已经于一年前迁都燕京,可在关外,在清朝旧都盛京,还是生活着不少满族人,甚至还有皇室血脉留在关外,可谓清朝根基之地。
根基之地遭难,欧阳朔就不信多尔衮不急。
就算多尔衮能沉得住气,那些满洲贵族以及遗老们也绝不会答应。
…………
中原。
就在欧阳朔率部北上时,李靖跟郭子仪两位大将也没闲着。李靖率部攻下开封之后,就暂且停止北上,就地休整。
郭子仪部则选择在济南休整。
借着大军休整的契机,两人不约而同地加强了对南明军的掌控,让一些不稳的或者不堪大任的将领靠边站,转而提拔一些能征善战的将领。
高杰与黄得功、刘良佐等都是出自行伍的悍勇匹夫,其部下却不乏良将猛士,比如李定国,孙可望等在内部斗争中失势的将领。
这些将领被提拔上来,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一则他们不是“外来者”,不会引起南明军士卒的反感。二则他们本就勇猛善战,而且曾经担任过军队主将,无需适应调整,很快就能进入状态。
甚至于说,这些将领的上位,反倒提升了南明军的士气。
至于调整将领的理由那也好找,联军连战连捷,自然就要论功行赏,李郭二人的具体做法,很是体现了他们的智慧。
他们不是将那些不合格的将领直接降级或者贬斥,而是高高抬起,提拔任命为镇守地方的总兵,看似高升,实则是借机将其清除出军队。
那些被“排斥”的将领也乐得如此。
在他们看来,占领的领土已经是南明地盘,自然需要有人镇守,刚好他们接到皇帝陛下的密令,让他们优先占地盘,因而也就顺水推舟,答应下来。
既然是总兵,那也要有兵。
这同样好办。因为清军撤离,地方民兵武装四起,成了最佳整编对象。将这些民兵武装整编到一起,也有助于稳定大后方。
除了民兵武装,大军每经过一座城池,就有大量热血青年报名参军。
有此两点,何愁没有兵员。
甚至于说,李郭二将还从民兵武装中,挑选一批真正的热血善战之士,补充到南明军中,同时剔除军中的一些不合格者。
如此一来,李郭二将不仅彻底掌控南明军,消除隐患,还进一步提升了南明军的战斗力跟凝聚力,可谓一举两得。
至于弘光帝,对他而言,既然有地盘可接收,也就不在意这些细节了,而且不管南明军怎么变,都还是南明治下的军队不是。
如此,自然是皆大欢喜。
虽然大顺军的出走,以及大西军的不配合,确实对南方联军造成一定的冲击,但是经过这轮调整之后,联军总体战力并未被大大削弱。
这就是整编的魔力了。
倘若多尔衮由此对南方联军的实力造成误判,选择主动出击,那时,无论是李靖率领的中路军,还是郭子仪的东路军,都会给清军带去大大的惊喜。
…………
因为忙着整编军队,接下来几天,北方大地显得有些平静,最先爆发骚乱的反倒是西面的陕西。
战役第二十六天。
六万大顺军一路疾行,终于进入陕西地界,跟正忙着圈地的大西军相遇。
没有废话,两支大军直接打了起来。
一开始,因为大顺军是集中在一起,大西军则分散在各地,在局部的兵力对比上,大顺军反倒占据优势,很是打了几场胜仗。
胜利之后,大顺军气势如虹,豪气干云,直取西安。
得到消息,坐镇西安的张献忠也已反应过来,开始收拢部队,不满说道:“哼,一群大顺余孽,竟然还敢在我面前放肆。”
如果李自成还活着,张献忠自然不作他想,估计会乖乖让出西安,可眼下的大顺军还剩什么?一群残兵游勇而已。
对这些人,张献忠又怎会放在眼里。
倘若大顺军采取稳步推进,一点点蚕食陕西的战术,凭借他们在陕西的影响力与人脉,估计很快就能聚集起一支大军,跟大西军抗衡。
那样一来,鹿死谁手还真尚未可知。
偏偏大顺军太自大。
在打了几场胜仗之后,大顺军将领就骄傲的不知道自己是谁了,根本不做任何休整,直取西安,将行军意图完全暴露在张献忠眼中。
见此,张献忠开始悄悄撒网,坐等大顺军上钩。
………………………………
请假条
笙箫媳妇昨天晚上已经住院待产,笙箫需要24小时陪护,请假一天,以上,致歉!!
………………………………
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攻陷山海关
大顺军到底还是上钩了。
战役第二十九天,就在大顺军快接近西安城时,在张献忠的亲自调度下,以十二万大西军为主力,配合这段时间收编的六万地方民兵武装以及吸收的两万新兵,号称二十万大军,将大顺军团团围住。
接下来的大战,堪称惨烈。
被围住的大顺军还算刚烈,没有投降,而是选择捍卫大顺最后的荣耀,跟大西军厮杀的很是坚决。
那一战,打得天地变色,日月无光。
据幸存者回忆,那天的晚霞格外妖艳,鲜红如血,无法计数的尸体就像麦子一样,铺满了灰色的大地,阴森恐怖。
双方死伤惨重。
大顺军自不必说,除投降的一万余人,剩下的悉数战死。大西军同样不轻松,新招募的新兵基本报销不说,就是十二万精锐也阵亡一万五千余人。
两败俱伤!
“幸好,我们还是赢了!”
站在炼狱一般的战场上,张献忠心有余悸,脸上神光煜煜。
击败大顺军余部,对大西国而言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胜利,至此以后,陕西,乃至山西地界,大西军再无敌手。
两大行省,再加上大西国的根基之地——蜀地,一个新的王朝已经显露雏形,张献忠站在一个新的起点,雄心勃勃。
“一统天下,也不再是奢望!”张献忠信心满满。
…………
大顺军余部全军覆没的消息,很快传遍北方大地。
多尔衮得到消息,心中一动,他意识到,清军出击的时机已经到来,阿济格等满清将领更是一个个摩拳擦掌。
一场大决战,就在眼前。
李靖得到消息,遗憾地摇了摇头。大顺军余部本可走上一条康庄大道,完成他们的首领闯王李自成都未曾完成的壮举——击败清军。
奈何因为他们的执念,最终作茧自缚。
于此同时,李靖也意识到,距离清军全面出击或许就在眼前。以多尔衮的狡猾,肯定会先将大西军晾在一边,专心对付中路军跟东路军。
各个击破战术,清军可是玩的烂熟。
而以张献忠的秉性,只要清军不主动进攻陕西,大西军自也乐得安乐,绝不会像此前对欧阳朔承诺的那样,选择主动出击。
目光短浅是起义军的通病,对现在的张献忠而言,将陕西、山西彻底纳入大西国治下,才是当务之急。
没有大西军的增援,整编之后的中路军兵力十二万,东路军兵力十五万,以二十七万大军迎击五十五万清军,确实压力巨大。
好在李靖抗压能力非凡。
…………
战役第三十天,清军终于出动了。
摄政王多尔衮亲率二十五万清军,迎击李靖统领的中路军;阿济格会同帝尘,同样率领二十五万大军,迎接郭子仪部。
留守燕京的仅剩五万清军。
两路大军齐出燕京,犹如两个巨大的箭头,直插中原大地。【清灭明之战】最大规模的一场大战,正式拉开帷幕。
就在清军出击不久,山海关突然传来变故。
…………
事实上早在几天前,大夏皇家舰队就已经进入渤海,舰队在海上漂泊数日,一直未真正逼近山海关。
因为欧阳朔在等。
只有清军离开燕京,奇袭山海关才能收到奇效。
清晨,旭日东升,橘红的阳光照射在海面上,波光粼粼,犹如金色海洋,灿烂夺目。海风吹皱,旌旗飘飘。
山海关即有“天下第一关”的美誉,自然不简单。
除主城——关城山海之外,南面毗邻渤海,北面有北翼城,东面有东罗城,西面有西罗城。
就连毗邻渤海附近都还建有南翼城,直接延伸至海上。
舰队袭击的目标正是南翼城。
自打清军入关之后,吴三桂部就非常识趣地撤离关城,交由清军驻扎。一开始,多尔衮足足安排了三万驻军,扼守此咽喉要道。
为的就是守住清军撤离之枢纽。
等到清军拿下燕京,驻军就被裁撤至两万。接着清军攻打大顺,急需大军,又调走一万,将山海关驻军裁撤至一万人。
就算如此,多尔衮丝毫没觉得不妥。
清朝迁都燕京,重心南移,山海关的战略地位降低至历史最低点。就在多尔衮收拢大军至燕京时,山海关驻军已不足八千,而且不再是精兵。
这样的关城就算防御再严密,也难当皇家舰队。
“轰!轰!轰!”
伴随着整齐划一的炮火声,攻“关”战开始了,六米余高的城墙在猛烈的炮火面前根本不堪一击,轰然坍塌。
“杀!”
三千神武卫在许褚的率领下,乘坐赤马舟,迅速杀向岸滩。
突然遇袭的山海关几无任何抵抗之力,节节败退,在犹如杀神一般的神武卫面前,根本无法组织起像样的防线。
不到一个半小时,南翼城就宣告沦陷。
见此,一万五千余名皇家舰队的火枪手跟着登陆,配合神武卫,浩浩然杀向主关城。为了轰开关城厚实的城墙,皇家舰队甚至将火炮运上岸。
大夏皇家舰队配备的P1型火炮,可比红夷大炮还强。
“哗啦~~~”
经过半个小时的连番轰炸,厚实的城门终于被轰出一个大窟窿,城关宣告失守。清军擅长以红夷大炮开路,大夏军自然也烂熟。
此所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杀!”
南翼城之战对神武卫而言不过是一场热身战,只有驻扎在关城的五千清军才让神武卫有些兴趣,杀意大起。
眼见敌军势不可挡,驻守关城的清军试图投降。
奈何欧阳朔此战打的就是一个突击战,而且需要流动作战,兼且又在战役地图,哪里有心思去处理战俘。
“片甲不留!”
神武卫很好地执行了欧阳朔的命令,等到下午四时许,不独主关城,南北翼城以及东西罗城悉数沦陷。
驻扎在山海关的八千清军,无一人幸免。
打下山海关之后,神武卫根本不做停留,在欧阳朔的亲自率领下,继续北上,进入清朝旧地,准备掀起阵阵杀戮。
………………………………
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老巢安危
山海关的突然失守,给了清朝一记闷棍。
“怎么会这样?”
他们刚忍痛放弃北方大片领土,却突然失去通往旧地的唯一枢纽。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终于有大臣对多尔衮的作战计划提出质疑,“主动放弃城池,致大量族人性命于不顾,只为挑动南方联军的内乱,这样做值得吗?”
“代价是不是太大了一点?”
山海关称得上是满人心中最后一道防线,山海关在,他们心中有底,就算在中原逐鹿失利,大可退回旧地,还能东山再起。
而山海关一失,则清朝再无退路。
因此,山海关陷落对清朝而言,最主要的还是一种心理上的冲击。
多尔衮是在行军途中得知山海关失陷一事的,他下意识的反应是,此事利大于弊,能够很好地凝聚起清军士气。
一支没有退路的军队,往往能迸发出让世人惊叹的力量。
出征之前,清军将士对龟缩燕京的做法,不理解的大有人在。在北方领地一一陷落之时,军中怨气颇重。
即便出征,士气也并不理想。
山海关的陷落,无疑是一个契机。可后续事情的发展,大大出乎多尔衮的预料,让他的一切算计成空。
…………
战役第三十三天,神武卫顺利挺进清朝旧地。
神武卫在清朝旧地的行动既迅疾如风,又神出鬼没,一时出现在盛京北面,一时又出现在盛京以西,如无影之狐。
其造成的杀伤,那也是相当的恐怖。
像神武卫这种特种作战部队中的特种作战部队,面对清朝旧地本就不坚固的城池,利用钩爪等特种作战装备,很容易就能潜入城中。
甚至于说,神武卫还能通过高明的化妆术,偷偷潜入城中。
神武卫一旦进城,捣毁的都是中枢要害,或是点燃府库,或是斩首大官,或是屠灭大贵族,无论哪一样,都足以致命。
一时间,清朝旧地人心惶惶。
三千神武卫就像一群心肠冷酷的幽灵,飘荡在广袤的清朝旧地,举着死神镰刀,肆意收割生命,散播恐惧。
“快,上报燕京!”
等到周边城池陆续遭难,盛京留守官吏再也撑不住,向燕京朝廷求助。
自清朝迁都燕京之后,盛京留守官吏基本上都是不得志之人,或是不被多尔衮信任之人,说是留守,其实就是被边缘化。
就算如此,盛京之地位依然不可动摇。
不为别的,只因盛京生活着满清八旗遗老,他们虽然不再介入具体的朝务,但每一位老头子都是跺一跺脚,清朝就要抖三抖的人物。
由此可以想见,接到盛京急报,满清朝廷会有何反应了。
山海关陷落已经在朝廷引发波澜,盛京的求救信犹如火上浇油,将原本因山海关陷落而引发的对多尔衮的不满,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朝局震荡。
这一次反对多尔衮的浪潮中,不乏重量级权臣。维护顺治帝正统的保皇一派更是借机发难,矛头直指如日中天的多尔衮。
一时间,风头最盛的多尔衮竟成为众矢之的。
更加糟糕的是,多尔衮不仅本人率部亲征,其亲信大臣像阿济格等人,也都随军出征,不在朝中。
面对越发激烈的指责,竟无一位重量级大臣站出来为多尔衮说话。即便真是多尔衮的亲信,此时也选择了自保为上,没做出头鸟。
历史上对多尔衮的清算,似乎有提前上演之架势。
好在顺治帝到底还年幼,尚不到亲政之年,因而无意真的就此铲除多尔衮一派。就算如此,略失惩戒也是必要的。
朝廷下令,出征大军立即停止南下。
相比征讨南方联军,收复山海关,救援盛京自然更加重要。
多尔衮接到朝廷旨意,脸色阴沉无比。他意识到,这一切可能都是敌人的圈套,目的就是阻止清军南下。
至于朝堂上对他的攻讦,也足以引起多尔衮的警惕,顺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