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网游之全球在线-第5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样的结果,当然无法让威廉满意。
可现实就是这么残酷。
“要不,跟西班牙或者高卢组建联军,一共攻打尼日利亚?”安妮建议。
威廉坚决摇头,“别看我们同属一个阵营,可他们都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主,真要组建联军,这蛋糕要怎么分?”
还有一句话威廉没有说出口,如果连攻打尼日利亚都要求助组织,那也太没面子了,威廉的自尊心根本接受不了。
“而且现在西非还有其他目标,他们何必舍近求远。”威廉补充说道。
安妮问道:“那该怎么办,撤军吗?”
威廉点头,“撤吧,既然打不下,就不要勉强,免得白白消耗军力。我们还是老老实实守住本土,经营内政吧。至于西非,我们不争了。”
安妮眼神瞬间黯淡下来,她可是被誉为王朝女战神。
见此,威廉安慰说道:“你也不要感到可惜。别看他们现在抢地盘抢的正欢,真正残酷的战争还没开始呢。”
“哥哥你是说大夏?”安妮一点就透。
“不错。你都知道了吧,大夏在东非,短短半年时间就攻克九国,战无不胜,简直让人胆寒。他们现在止戈,可不是说就满足于现状,而是在抓紧时间消化现有领土,等到消化完毕,就有好戏看了。”
说到这,威廉就叹了一口气,“有时候,还真羡慕那家伙啊。”
四年前,欧阳朔率领远洋舰队抵达艾维克堡时,威廉当时也没觉得,两大领地有什么差距。
四年过去,两者已是天差地别。
威廉似乎看到,大夏横扫非洲大陆的情景,越发坚定了退出西非的心思。
安妮却有不同看法,皱眉说道:“哥哥,荒野不比现实,残酷无比,争霸之路更是不进则退。我们现在退缩,未来可能连本土都守不住。”
“远的不说,日耳曼王朝就对我们虎视眈眈呢。”
在西非的扩张,日耳曼王朝就是最积极的一个。
因为占据欧洲腹地,在兼并诸国之后,日耳曼王朝足足有两千万玩家,王朝军队接近三百万之巨,国力强盛无比。
日耳曼王朝,扛起了湛蓝徽章在欧洲大陆的大旗。
在夯实内政的同时,日耳曼王朝左右开弓,北上征服北欧诸国,南下进击西非大陆,是欧洲最活跃的王朝之一。
两大王朝隔海相望,历史上更是打过两次大战,再次交锋,不是没可能。
威廉摇头,笑着说道:“日耳曼王朝周围强敌环视,想要攻打我们,还是先解决周边的高卢王朝、凯撒王朝跟罗曼诺夫王朝吧。”
“而且组织内部已经有人提议,看能否在适当的时候,集合我们五大王朝之力,一起围攻日耳曼王朝,将其赶出欧洲大陆。”为了使妹妹信服,威廉不惜抛出一个惊天大八卦,“如果计划成功,整个欧洲大陆就将是组织的天下,我们只要守住本土,以家族在组织的地位,就可高枕无忧。”
安妮听了,这才若有所思。
就算这样,安妮还是有些不甘心,“我们在尼日利亚已经打了这么久,就这样撤军,实在得不偿失。要不……”
安妮小心翼翼地看了哥哥一样,道:“要不,我们悄悄向大夏求援,让他们助我们一臂之力,拿下尼日利亚。哥哥不是跟他还保持有联络吗?!”
“千万别!”
威廉态度很坚决,“你就别打这鬼主意了,你该知道背弃组织的下场。如果此事被组织察觉,未来我们还要不要在欧洲大陆立足了?”
“事情做隐秘一点,怕什么。”安妮还真是天不怕地不怕。
“不行,想都别想。”威廉深深望了一眼妹妹,说道:“明天开始,你还是休息一段时间吧,撤军之事就不用操心了。”
“哥哥!”安妮大急。
威廉不容置疑:“就这样,你下去吧!”
安妮见了,气呼呼离开。
威廉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你哪知道,这里面的水到底有多深啊。”
………………………………
第一千两百六十三章 榨干最后一丝战争潜能
高卢王朝,维克城。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随着西班牙王朝强势崛起,高卢王朝已经成为欧洲六大王朝中最垫底的存在。
因此,亨利的烦恼不比威廉小。
高卢王朝虽然拥有六百万玩家,比钢铎王朝还多一百万,但是在西非的军事行动同样磕磕绊绊,目前为止,也只攻下一个小国利比里亚。
这样的战果对高卢王朝而言,不过是杯水车薪,并不足以改变什么。
这还不是让亨利头疼的。
最让亨利担心的,是高卢王朝糟糕的地缘位置。
西南,高卢王朝跟西班牙王朝以比利牛斯山脉为界,东南跟凯撒王朝以阿尔卑斯山脉为界,有高山阻隔,兼且同属一个阵营,因而相安无事。
偏偏在东北方位,高卢王朝跟日耳曼王朝同属北欧平原,一望无际的广阔平原,根本无法给高卢王朝带来一丝的战略缓冲。
一旦白银之手要围剿日耳曼王朝,高卢王朝就首当其冲。
这就很被动了。
亨利才不相信组织的鬼话,说什么能一战而定。
日耳曼王朝可不是软柿子,真要面临五大王朝围剿,势必要做殊死一搏。实力垫底,又无天险可守的高卢王朝,可不就最佳攻击对象。
那样一来,组织是获益了,高卢王朝却未必能保得住。
因此,在日耳曼王朝积极向外扩张的同时,亨利是寝食难安,偏偏限于地缘格局,他又无力改变什么,只能静待大战的来临。
亨利期待着,能有一个转机。
…………
九月十五日,京师。
欧阳朔暂时还无暇顾及欧洲大陆,到是前日帝尘上了一封奏章,说已抵达欧洲,不日就将一一拜访六大王朝。
对此,欧阳朔也没抱太大指望。
想要撕开两大组织的口子,欧阳朔还需要一个契机。
倒是张仪跟蒙古帝国的第一轮洽商,让欧阳朔有点失望,成吉思汗答应大夏军借道窝阔台汗国之事,却怎么也不愿放下身段,归降大夏。
谈判就此僵持下来。
欧阳朔也很干脆,直接召回张仪,言明:“机会只有一次,蒙古帝国下次要谈,就得派人来京师谈了。”
最让欧阳朔牵挂的,自然还是吐蕃战事。
连日来,大夏四路大军不计牺牲,拼死一战,不断攻城拔寨,已经剪除吐蕃的第一道防线,获得一个稳定的前进基地。
两百万大夏军,终于悉数踏上吐蕃土地。
于此同时,阿育王朝五十万禁军,连同海量粮草物资也陆续运抵吐蕃,两大王朝之间的这场世纪大战,这才算全面开战。
近四百万大军,将在广袤的青藏高原展开一场场殊死搏杀。此一战,堵上了大夏皇朝跟阿育王朝两国之国运,无论哪一方,都承受不住失败的代价。
可因为出发点不同,双方的态度又有不同。
阿育王朝是要守住吐蕃,捍卫荣耀,因此打的比较保守,以退敌为上。相反,大夏本就是打着消耗双方兵力的残酷目的,打的非常激进。
一攻一守,效果自然就不一样。
在李靖的统一指挥下,在四路大军统帅以及诸位将领的调配下,两百万大军组成一条黑线,由东向西,不断推进。
无论挡在他们面前的敌人是多是少,都无所畏惧。
因为打的太过激烈,被大夏军攻下之城池,基本都是满目苍夷,有的甚至被火炮轰成废墟,狼烟四起。
阿育王朝同样狠心,除了从本土运来粮草,为了节约成本,更是在吐蕃刮地三尺,整的吐蕃上下,怨声载道。
九月二十日,一支吐蕃降军企图反叛,奈何谋事不密,被阿育王朝大军提前获知,反而中了阿育王朝的圈套,五万将士悉数被杀。
五万颗头颅被垒成一座超级京观,堆在逻些城郊外,让人观瞻。
消息一出,震动了整个吐蕃。
阿育王得到消息,说了一句:“吐蕃异类,不知天恩,该杀!”
一不作二不休,阿育王干脆下令,将吐蕃王室屠戮一空,整个吐蕃实施军管,但凡是青壮年都被强制征召,或是协助守城,或是被征调去运输粮草。
如此疯狂行径,将吐蕃化作炼狱。
手段疯狂,并不代表阿育王没脑子,从大夏军的态度,他已经窥见,这场大战对阿育王朝的意义,早已超出吐蕃这一个范畴。
如果不能打赢此战,阿育王朝将再无立足之地。
阿育王甚至担心,大夏一旦取胜,会乘胜追击,直接杀到阿育王朝本土,与其如此,还不如御敌于国门之外。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吐蕃百姓的生死,又何足道哉。
“一切都是为战争服务,只要打赢此战,就是将吐蕃百姓悉数变为奴隶,他们也反抗不得。如果打不赢,更是一切休提。”阿育王如是说。
为此,阿育王不惜挥动屠刀,压榨出吐蕃的最后一丝战争潜能。
阿育王的铁血手段,立即收到效果。
在后勤补给顺畅的情况下,前线的阿育王朝大军士气大振,聚城而守,凭借地利之便,跟大夏军打的难分难解。
每攻破一城,大夏军就要付出惨重代价。
为了不影响军心,四路大军统帅只能采取轮换制,以军团为单位,将部队一支接一支地派上战场,就当是练兵。
以右翼秦军为例,设五个正规军团,剩下的十五万就是预备队。
何为预备队?
就是当军团出现战损时,直接从预备队补充兵员,次日就能恢复满编。如此,既能保证军团一直处于满编状态,又不因伤亡过大,而出现士气低落。
此举果然奏效。
当天负责攻城的军团,将士们虽然感到身边的同伴不断有人阵亡,晚上回到营地,却从没觉得营地空荡荡,感觉就像没死多少人一样。
虽然是错觉,却很能抚慰人心。
如此一来,次日一早,将士们又能重新抖擞精神,带着新来的同伴,干劲十足地杀向战场。
在铁与火的淬炼下,能一直不死的,就是真正的精锐。
这很残酷,却是真实的战场。
事实上,如果从全局来看,只会感到更加残酷。
还是以右翼军为例,到九月底,经过近一个月的鏖战,秦军的十五万预备队,已经十不存一,基本消耗一空,可见战争之惨烈。
这还是秦军精锐,其余几路更是不堪。尤其是中护军,本身只有三十八万人,只够整编出四个正规军团,剩下的十万人充当预备队。
到了九月二十五日,中护军的十万预备队就被消耗殆尽。
付出如此惨重的代价,在十月一日,大夏左翼军、中护军以及中路军三路大军,终于打到逻些城下,胜利会师。
………………………………
第一千两百六十四章 流言可杀人
盖亚七年十月二日,成都,西北战区统帅部。
一月鏖战,大夏军折损五十余万,斩敌六十余万,俘虏近二十万,耗费粮草物资无数。战俘之中,基本都是原吐蕃大军。
如此战果,也从侧面印证了贾诩的“绞肉机计划”,名副其实。
对攻城方而言,这样的战果已经非常了不起了,毕竟交战双方均以王城禁军为主,战力上并无明显差距。
大夏军强就强在,有一批名将,这是缺乏历史底蕴的天竺比之不及的。
天竺虽说也是文明古国之一,但唯一拿得出手的也就是孔雀王朝时期,往后都是被外族征服,乃至被长期殖民的历史,一直到现代文明的诞生。
仅英国在天竺的殖民统治,就长达两个世纪之久。
随着左翼军、中护军以及中路军在逻些城外会师,吐蕃之战正式转入第二阶梯,西北战区统帅李靖发布了一系列军令。
着中护军配合中路军,正式攻打逻些城。
左翼军跟右翼军则继续西进,两翼齐飞,杀进逻些城后方,截断阿育王朝对逻些城的支援,务必在一个月之内,攻克逻些城。
作为原吐蕃王城,逻些城是青藏高原唯一拿得出手的坚城,城池坚固,占地极广,也是阿育王朝大军的中枢之地跟粮草基地。
一旦攻破逻些城,就基本宣告,此战大夏赢了一半。
不用过多描述,双方都深知,必须要以逻些城为焦点,展开一场大决战。
为此,李靖更是亲自敦促后勤,将大量火炮跟攻城器械,突破艰难险阻,一定要在最短时间内运抵前线,协助大军攻城。
正在李靖思考前线战局时,军师荀彧再次走了进来。
前番荀彧建议绕道窝阔台汗国,迂回到敌军后方,袭击敌军粮道,被李靖拒绝。随着战事推进,荀彧又提了两次,均遭到拒绝。
正所谓,事不过三。
荀彧是个绝顶聪明之人,更知道统帅李靖决不是蠢人,既然铁了心要刚正面,就一定有其他意图在里面,而且朝廷也没过问,就更印证了荀彧的猜测。
如此,荀彧就不再提及此事。
不曾想,这次荀彧刚一走进房间,李靖就笑着说道:“军师,你之前提的迂回袭击敌军粮道之计,可以实施下去了。”
“可是时机到了?”荀彧问。
李靖点头,“正是。敌军已经被消灭近一半,眼下我军围困逻些城,一旦切断敌军粮道,敌人的百万大军,就如瓮中之鳖。”
荀彧点头。
…………
吐蕃,安多城。
这是右翼军攻下的第一座城池,也是右翼军指挥部所在地。
因为通讯便利,战区统帅部的军令很快就传到右翼军统领王翦手上,要求右翼军调拨一个军团的精骑,绕道窝阔台汗国,袭击敌军粮道。
考虑到秦军对此地不熟,经统帅部协调,在窝阔台汗国境内,将由蒙古帝国派出向导;等再次杀进吐蕃,则由山海卫密探引路。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作战细节。
王翦看罢,对战区统帅部的策划能力,乃至对李靖本人,都有了一个清晰认知,论军中分工之细,作战安排之科学,秦军确实比之不及。
“能一统中原,绝非偶然啊。”
王翦有些感慨,首次对大夏,对朝廷,有了一定的认同。
“来人!”
“在!”
“叫王贲来。”
“诺!”
如此艰巨的任务,王翦自然一下就想到,要让儿子王贲出征。换做其他将领,王翦还真不放心,此番出征,要深入敌后,可是要随机应变。
事情也凑巧,王贲昨日刚率部从前线撤下休整。
很快,王贲就赶到营帐,行了一礼:“父帅!”连日的征战,王贲皮肤都变得黝黑不少,却更具秦人的阳刚之气。
因为几次身先士卒,王贲脸上更是有两道伤疤,更显男儿气概。
“你看看这个。”
王翦将刚收到的军令递了过去。
王贲接过一看,脸色一喜,道:“父帅,让我去吧!”
“再休整一天,后天出发,路上小心。”王翦也不废话,只最后一句,稍稍暴露了这位老将,对儿子安全的感怀。
王贲是王翦一手调教出来的名将,父子二人秉性很是相似。只是现身荒野的王贲年轻,不可避免还带着一丝年轻人的锋芒跟锐气。
历史上,父子二人可都是功成身退,在大秦帝国建立之后,就退出政治舞台,彻底消失在朝廷视野之中,让蒙恬独领风骚。
直到秦朝末年,王贲的儿子王离,才再次现身。
“父帅放心!”
王贲心中一暖。
父子二人在营帐中,就着地图,详细商议起行军路线来。
…………
天竺,阿育王朝,德里城。
这段时间,阿育王的心情很糟糕,他完全没想到,在吐蕃战场先后投入一百五十万大军,耗费粮草物资无数,还是无法阻挡大夏军的推进。
前线每丢掉一座城池,阿育王的心情就阴郁一分。
面对如此糟糕的战局,阿育王甚至起了亲征的打算,只是在朝中大臣们的死死阻拦下,阿育王这才作罢。
用大臣们的话来说,“不是前线将士不拼命,而是敌军实在太强悍。”
直到此时,阿育王才真正认识到,大夏之强悍,确实非阿育王朝所能比拟。别的不说,仅在粮草物资的供给上,阿育王朝占尽天时地利,依然赶不上大夏。阿育王简直想象不出,大夏军民是如何翻山越岭,将粮食运到前线的。
在大夏军围困逻些城之后,阿育王有点打退堂鼓了。
阿育王不是傻瓜,也不是纯粹的战士,不会真的为了捍卫荣誉,置王朝前途命运于不顾,将有生力量白白消耗在吐蕃战场。
眼下之吐蕃,经过连番大战,且不说能否守住,就算守住,也是一个废墟。除了荣誉,对阿育王朝而言,吐蕃已经不具备任何实际价值。
可就在此时,天竺民间突然流传起一个“谣言”,说:“阿育王被大夏打怕了,吓得夜不能寐。不出一周,必定狼狈撤军,丢盔弃甲。”
谣言还有很多版本,无一不是嘲讽阿育王的。
更让人心惊的是,这些流言似乎在一夜之间,就在阿育王朝全境传遍开来,上至王公大臣,下至黎民百姓,全部知道了。
很显然,流言传播的背后,有别有用心之人在推动。
甚至于说,流言本身就是他们炮制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不想让阿育王朝从吐蕃撤军。
阿育王虽然识破敌人的阴谋,却又不得不中套。
因为流言传遍的实在太快,太普遍了,已经成功激起了阿育王朝百姓的同仇敌忾之心,如果王朝此时从吐蕃撤军,必将尽失民心。
………………………………
第一千两百六十五章 史上最强裁军方案(二合一)
一场流言风暴,将阿育王逼到悬崖边上。
在这种舆论氛围下,阿育王不仅不能从吐蕃撤军,还要想办法守住吐蕃,最起码也要跟大夏达成某种协议,给本国百姓以交待。
否则的话,风波绝无法平息。
此次流言风暴的始作俑者,正是孔雀王跟笈多王,他们已经在暗中谋划,待吐蕃之战一结束,就合攻阿育王朝。
如此,又怎会让阿育王朝轻易从吐蕃撤军。
只有阿育王朝在吐蕃损兵折将,元气大伤,他们才有获胜的机会。
过程中,黑蛇卫亚洲司驻天竺的密探,也跟着推波助澜,在三方势力的共同努力下,才在最短时间内,将流言迅速发酵。
思考再三,阿育王一咬牙,决定再向吐蕃增兵五十万,同时下令逻些城驻军,务必坚守到援军抵达。
能守住逻些城自然最好,就算守不住,阿育王也希望通过这五十万大军的接应,将大部分军队顺利撤回国内。
只要军队在,阿育王就无所畏惧。
于此同时,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百姓期望,阿育王下令,出征的五十万大军乔装一番,跟运输粮草的队伍混在一起,悄悄进入吐蕃。
阿育王是担心,一旦被百姓知道,王朝投入两百万大军,还保不住一个吐蕃,实在有损王朝威望,故而才低调行军。
…………
十月五日,京师。
阿育王先是在吐蕃实施残酷的军管,视吐蕃百姓如牛羊,肆意压榨;跟着国内又陷入舆论风波,骑虎难下,显示天竺内部暗流涌动。
欧阳朔只能感慨,真是天助大夏。
有此两点,贾诩制定的“绞肉机计划”基本就能够实现,甚至因为孔雀王朝跟笈多王朝的“积极”配合,说不定还能收到奇效。
前线有捷报,朝廷这边关于裁军方案也有了进展。
军机处、枢密院以及资政阁三方,联合制定的大夏史上最大规模裁军方案,同时也是最彻底的一次军改方案,已经基本成型。
只待欧阳朔审核通过,就能开启。
此番裁军,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减少军团一级编制,而是将军团从七万人规模,一律裁撤至五万人,减员两万。
这就非常厉害了。
包括禁卫军在内,大夏军共计十九个集团军,每个集团军下瞎五个军团,再加上瀛洲兵团跟南美兵团,合计九十九个军团。
每个军团减员两万,意味着要一次性裁撤一百九十八万大军,裁军比例高达28。6%,超过四分之一。
意味着每四名将士中,就有一人要退役。
裁军之后,大夏军将由高峰时的六百九十三万人,缩编至四百九十五万。
当然,裁军不是简单的减员,要实现军团从七万人编制向五万人编制的转变,改革的是整个军队编制架构,进行了一次彻底的重塑。
裁军之前,大夏军以十人为火,十火为队,五队为营,五营为旅;五旅为师团,配千人直属大队;五师团为军团,配直属旅。
裁军之后,大夏军仍以十人为火,设火长,所不同者就是由十火一队改为五火一队,共五十人,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