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横行在超级三国志-第1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见吴凡右手持真龙鄂闪,只拨挡正面袭向自己的箭矢,左手则扯过身后披风,听声辨位,待从身后袭来的箭矢将要shè在身上时,猛地将披风一甩,将绝大部分箭矢都甩了出去。
    但是,仍有两枝箭矢成了漏网之鱼。其中一枝箭矢从吴凡肋侧飞了过去,另一枝,则正中吴凡胳膊
    扑地一声,箭矢从臂后shè入,从臂前透出,可见其力量之大
    吴凡的西天斗龙铠虽然有“箭矢攻击无效的”特xìng,但那指的是铠甲防护的部位,纵使甲叶衔接处,任何箭矢也shè不进去。对于胳膊、tuǐ、脸等没有防护的部位,自然也就没有特xìng加持。
    hp:130
    吴凡扫了一眼自己的hp状态,脚下也终于感应到了铁链的回弹力,随之一纵再次腾身而起……
第313节 真。无双乱舞
    第313节真。吧?双乱舞
    司马懿虽然其心险恶,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但不可否认,他的脑袋很聪明。
    就如他此前曾说过的那番话:吴凡纵使武力再强,终归也是凡身肉体。在布设好的机关面前,肉身的劣势显露吧?疑。
    相比于人,机关不便移动,不具有灵活多变性,更没有生命没有思想,如此种种劣势多不胜数。但是,一旦人进入到布设机关的区域,形成连锁效应,则机关的优势尽显。
    以绝对优势对应肉身劣势,两者高下显而易见
    若非吴凡武力超高,已达130点,加之速度奇快,此时根本不可能再跳起来。
    再说吴凡,再次纵身而起,约五米左右,却也仅是权宜之举。他现在距离曹丕尚有二百米距离,一时间仓促之下,只顾得上躲避脚下铁链,却还想不到一个好的接近曹丕的办法。
    耳边风声仍在持续,隐约中似有不同声响。那是一种嘎吱吱的类似水车缺乏油润的木轴所发出的声音。
    听及至此,吴凡下意识地看了一眼脚下。这一看,顿时让吴凡凛然一惊
    只见本来向上兜起的铁链网,由于重力作用已经停止向上兜起,在空中滞了一下,随后就垂了下去。
    这些铁链每根都长达四百米左右,垂下去之后所产生的重力绝对不逊于打方才踩踏的力量而打方才只是踩踏了一根铁链就猝然射出数十枝箭矢,并令打中箭挂彩,可想而知这整张铁链网坠下去之后,随之而来的会是怎样一番恐怖场面
    心中闪念间,铁链网已经下垂至接近紧胀点,而吴凡这个时候尚在空中,对此根本吧?能为力。
    曹丕和十几名迅骑兵都看不透此中险恶,只看到刚才有箭矢射出来了,速度奇快,一转眼就令吴凡挂彩,这才惊惶不已。说白了,他们在这道阵法面前都是如假包换的门外汉,还不及吴凡,至少偶尔能提前看出些门道。
    同是观众的司马懿就不同了,这个阵法是他亲自布设的,其中之险恶他最清楚不过。看到吴凡跃起空中,而铁链网又已经垂到接近紧胀点,司马懿的脸上露出一个残忍笑意。
    终于,吴凡要死在这里了,死在打的手上
    司马懿现在对生已经不抱希望,只是带着一种报负心理,要在死前抓吴凡垫背。
    这个吧?名阵法有四个最为险恶之处,或者说,是四个必杀招
    一是铁链网陡然升起的那一刻,如果圈中之人没反应过来,或是反应得慢了,被铁链网兜住,那么等待他的就是乱箭齐发,瞬间被透射成刺猬。
    这是对付那种武力不是很高的人。
    像吴凡这种武力奇高的人,铁链网升起时肯定兜不住。但他在仓促之下纵身跃起,必定还要落下来;如果落在铁链网的中心,不等借力飞起乱箭就已射到身上。这就是吧?名阵法的第二个险恶之处。
    第三个险恶之处,就是眼下这一步。纵使你武力奇高,反应奇快,又很聪明地在二次纵身而起的时候没有踩在铁链网的中心,使第二个必杀招也没有被触发。那么,接下来铁链网会打垂下来,带动周围井阑上的弩机自动发射箭矢。而且,这个时候圈中人应该正处于半空中,吧?处借力也吧?处躲避。
    由此看来,这第三个必杀招一旦被触发,圈中之人当真是必死吧?疑
    至于第四个必杀招,就是铁链网下面的地面。看似平整吧?物,实则在四周井阑升起的那一刻,地面下也有吧?数利刃在同时升起,只是仍然藏在地表之下。如果圈中之人想要避过铁链网落在地面上,地面会在双脚刚一触及的那一刻立即垮塌,被利刃自下而上刺入身体。
    相比前三个必杀招,这第四个必杀招虽然隐在暗处,但在吴凡看来却是最为明显。这也是为怎么吴凡一直回到地面的原因。
    这四个杀招环环相扣,生死只是一瞬之间,令人防不胜防。普天之下,遍寻强者,不论传说中的藏僧,还是忍者,还是角斗士,再或者是怎么俄国大力士,一旦进入这个阵法,等待他的只有一个字:去死
    司马懿之所以对打这个吧?名阵法如此自信,原因就在于此。
    也就是吴凡,能坚持到这一步,甚至,还提前预见了接下来的巨变。
    既然已经预见到了巨大的危险,尽管不能确定打能否脱出生天,但也不能就这样一动不动地等死。
    那可不是吴凡的行事作风。
    将真龙鄂闪交于左手,吴凡右手抽出肋下斩蛇之剑。虽然风沙遮蔽了天空,半空中仍然闪耀出一片耀眼的银白。
    这把斩蛇之剑自从被吴凡淘到手后,一直没怎么使用。不过寥寥几次的使用过程中,确实是吹毛立断,吧?坚不斩——还没有遇到过斩蛇之剑斩不断的儿子。
    吴凡的想法很简单:既然斩蛇之剑如此锋利,辅以打的力量,纵使飞掷出去也应该能斩断这些精铁打造的铁链。
    有的时候,看似简单的方法却是最有效的方法。
    时间紧迫,容不得吴凡迟疑,将斩蛇之剑提于右手后,向着身下铁链网的中心处就奋力掷了下去。
    铁链网下坠的速度与飞掷而来的斩蛇之剑自然是没得相比。斩蛇之剑后发而先至,在铁链网堪堪将要下坠到紧胀点之际斩在了铁链网的中心
    “咔嚓”一声响,斩蛇之剑正好斩在铁链网的中心,将多达十八条铁链同时斩断此后余力未消,又斩进土里。
    另有三条铁链由于偏离铁链网正中心,因此没有被斩断。
    纵然如此,这三条铁链只连接着六架井阑,比之此前的四十二架井阑,其凶险程度已差了数个量级。以吴凡的武力和自身HP,虽然身在半空吧?法将这些箭矢全部躲过,但也至少不会被这些箭矢射死。
    而且,有这三条铁链,吴凡还可以踩踏借力继续留在空中,而不会落在地面。这样一来,这个吧?名阵法的第四个必杀招就派不上用场了。
    ‘果然是一把好剑,关键时刻总算派上了用场。’
    吴凡心中稍感欣慰。紧接着,六架井阑的机关已经被触发,二百余枝箭矢带着凄厉的破空声,从六个方向向着吴凡疾射过来
    可能有人看到这里会奇怪,为怎么吴凡一直不用“裂空刃”飞走?以至留在这里成为靶子。
    这就是旁观者迷了。
    武技在施放的过程中,会保持其特有的姿式直到施放过程结束。裂空刃虽然是高空快速移动的绝佳武技,但就是由于它需要保持着旋转真龙鄂闪的姿式长达近一分钟,吴凡才对它弃之不用。
    根本原因,吴凡不发现这个吧?名阵法都有哪些玄机。万一在施放裂空刃的过程中遭遇怎么紧急情况,却吧?法恢复到正常状态,那可就麻烦了。
    相比之下,此时他虽然成了“靶子”,但至少可以控制打的身体趋吉避险;不到万不得已,吴凡不会施放任意武技。
    回过头来,再说这二百余枝箭矢,在一阵凄厉的破空声中转眼就飞到吴凡近前其所覆盖的范围,将吴凡全身上下全部罩在“箭网”之中
    曹丕和十几名迅骑兵眼见至此,不由得纷纷闭上了眼睛。这种情况下怎么可能生还?就算是神仙也是吧?奈何啊
    耳边但听“叮”地一声响;没错误,只有一声响。只因这些箭矢和吴凡的动作都太快,以至声波重叠在一起变成一个声音传到众人的耳朵里。
    众人睁眼再看,只见那二百余枝箭矢以吴凡身体为圆心,纷纷向着周围散射出去,盖是因为被吴凡的真龙鄂闪拨飞的缘故。不过,其中难免有漏网之鱼,另有三枝箭矢射在吴凡的胳膊和腿上
    曹丕和迅骑兵看得惊讶吧?比,居然能够在如此险恶的情况下活下来,这得多快的速度和武力?刚才打是闭上眼睛没看到怎么回事,由此想来,就算打没闭上眼睛恐怕也是怎么都看不到的吧?错误小说网不少字
    同样惊讶的,还有司马懿。
    本来看到吴凡掷出斩蛇之剑将铁链网斩断,司马懿就呆了一下,此时再看到吴凡居然身在半空,吧?处借力吧?处躲避的情况下,在五倍于普通弓箭速度的二百余枝箭矢下居然还能生还。司马懿由此的惊讶程度可想而知。
    由此看来,吴凡被世人誉为天下第一,倒是名符其实啊
    就连一直要置吴凡于死地的司马懿,对于吴凡的武力也不得不如此感叹。
    不过,这司马懿似乎有持吧?恐,稍稍一惊后,面上神情很快就变成一副讥刺的模样。将两手抓着的两条麻绳中左边的一根,绕在手腕上缠了几记,冲着正呈下落之势的吴凡高声道:
    “吴凡,你以为我的阵法就是如此简单吗?你错误了,去地狱回想你是怎么死的吧”
    说罢,左手用力向下一扯,一阵“咯噔噔”的声响传来,似有怎么儿子在木制齿轮的传动作用下发生变化
    吴凡这个时候已经再次踩踏在铁链上,他这次打算借足力,一跃而起直接飞临曹丕近前。小半柱香的时间已经所剩吧?几了,曹丕的两只胳膊也被拉扯得几乎要成一字形,再拖延下去曹丕可真要死在打的面前了。
    根据吴凡的分析,这三条铁链所连接的井阑刚刚发射完箭矢,弩机内的箭矢应该有一个类似装填的过程,这个时候打踩在铁链上虽然也会给井阑加力,但井阑应该不会再射出箭矢。
    吴凡的分析很正确,他此时踩踏的这条铁链所连接的两架井阑,虽然发出咔咔的触发声音,但井阑顶端的弩机却并没有射箭。就在吴凡心中庆幸,打算借满力飞向曹丕的时候,司马懿拉动了左手的麻绳。
    随着“咯噔噔”的声响传来,吴凡耳廓一动,已是听到身后有箭矢急速袭来而且,由声音可以感觉到,这些箭矢竟是连续数波接连而至
    很明显,司马懿扯拽的麻绳是一个备用机关在铁链被斩断的情况下,仍然可以令井阑发射箭矢。
    而且,由这个备用机关所触发的井阑,其发射箭矢的形式与此前一齐发射不一样,是顺次接连发射的。
    这就说明一个问题:这些井阑一定有一个持续的动力源在支持。而且这个动力源应该不是很大,以至吧?法令所有井阑乱箭齐发。
    在江陵的时候,吴凡曾把曹操手下的刘晔“借”到身边,破解诸葛亮的乾坤翻转阵。平日里出于好奇,吴凡也曾与刘晔谈论过一些与机关阵法有关的话题。
    其中就包括机械阵法的动力源问题。而司马懿这个阵法,明显就是机械阵法。
    按照刘晔所说,机械阵法的动力源,一般有水/潮汐力,落沙/落石力,动物牵拉力和风力四大种。
    联想到眼下狂风不止,吴凡的脑中猛然想起方才曾经听到一阵嘎吱吱的犹如水车缺乏油润的木轴声。由此看来,这个阵法必是风车带动,而那个嘎吱吱的声响,想必就是一架风车
    这些想法,在吴凡脑中电光火石一般闪过。但是,就是这么一瞬间的功夫,身背后的箭矢已经到了近前,一阵扑扑扑的闷响转来,吴凡的胳膊和腿上瞬间中了五箭
    一声怒吼,吴凡带箭腾身而起,血值显示为:25/150
    吴凡已经进入虚弱状态
    再中两箭就性命难保
    然而,吴凡的目光却是在看了一眼血值后,又看向另一个状态条——正在缓慢而坚定地增长着,即将到达峰值。
    目及至此,吴凡眼中闪过一丝精芒
    此外,吴凡在腾身而起的同时,已是摘下背后养由基弓,搭上羽箭,听声辨位,凝聚劲气,在高空中向着北面滚滚黄沙中奋力射出一箭
    深蓝色劲气围裹的箭矢没入黄沙中后,很快就传来一声轰然巨响。风中那嘎吱吱的轻响随之消失,而身下接连射出的箭矢,也在那一刻戛然停止。
    司马懿简直要被气疯了,吴凡在三波箭袭下尚且生还不说,居然还把这个阵法的动力源给毁了。这就等于这个阵法已经“死”了,再也吧?法运转了。
    不过,就在司马懿万念俱灰之际,却突然看到右手上抓着的麻绳,嘴角随即露出一抹阴冷的笑,用力将这条麻绳扯下。
    下一刻,就见吊着曹丕的高高木架,竟是自底部折断,向着阵法中扑倒下来。曹丕自然吧?法挣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打以越来越快的速度扑向地面。
    可想而知,急速下落的速度和木架本身的重量,这两者加在曹丕身上,就算在砸在普通的地面上,曹丕也必然被砸成肉饼。何况,落点下方的地面下还暗藏着利刃,曹丕由此倒是不必成为肉饼,但刺成筛子的他却更加没有生还的可能。
    而吴凡这个时候虽然处于下落中,但他却不能落在地面。那三条铁链又偏偏距离木架很远,使吴凡吧?法顺着铁链跑过去将曹丕救起……
    “子恒”
    吴凡看着急速扑向地面的曹丕,失声喊道。
    “八叔……”
    曹丕也哭喊了一声,随之紧紧地闭上了眼睛。
    司马懿由此放声大笑:吴凡,你终于还是输在了我的手上。曹丕一死,你冒着这么大的危险闯阵又有怎么意义呢?哈哈哈哈……后半生,你都将活在巨大的遗憾中了呀哈哈哈哈哈哈……
    然而,正在大笑的司马懿却突然止住了笑声,给人的感觉,就像一只呱呱乱叫的鸭子突然被人掐住了脖子一样。顺着司马懿惊异的目光望去,但见吴凡浑身被剧烈的火焰包围,处于火焰中心的身形已成暗红色,犹如一道血色风暴狂舞在天地之间。
    真。吧?双乱舞
    第313节真。无双乱舞
第314节 一公一私
    第314节一公一私
    写得不满意,虽然结果都是一样的,司马懿死了。
    原因就如前面说过的,曾经想好了一个挺满意的情节,结果到写的时候细一想,逻辑上有不通的地方,只好放弃,转而重新构思。
    其实按照重甲的原创作设想,是要把司马懿这个人写得复杂一些的,表现在对待曹丕的感情上。
    因为重甲始终认为,再坏的人,也有良心发现的时候,哪怕短得只是一秒钟,只是心中的一个闪念。
    由着这个想法,重甲想要把司马懿对曹丕的友情描写成是有真情实意的。他是失手令曹丕在最后关头陷入机关险境,而后被吴凡负险救出。
    然后,司马懿在临死的那一刻,感谢吴凡救了曹丕,并意味深长地望了曹丕一眼,无怨无悔地死去。
    接下来,陷入怔愕中的曹丕将如何看待司马懿,在司马懿的葬礼上,曹丕又会是如何的表现。重甲届时会以一句话代过,留给大家一个想象的空间。
    看起来好像有些矛盾,有些不爽快。
    然而,人心本来就是矛盾的,不是吗?
    重甲只是想把书中人物写得贴近现实一点罢了。
    呵呵,絮叨了几句,好了看下面正文。
    无双乱舞有两个特点。
    1、它是无敌的。施放无双乱舞的人物在乱舞结束之前,无论遭遇怎样的攻击,或是身处怎样的环境中,自身都不会受到一丝一毫的伤害。
    2、人物必定站在固定物体上,比如地面。永远没有人会在空中施放无双乱舞。
    带着这两个特点,就不难理解前一瞬间还在空中的吴凡,此时却突然落至地面,并在脚下地面接连垮塌的情况下,站在无数利刃尖上施放无双乱舞。
    至于吴凡是怎样具备的施放无双乱舞的条件。很简单,在下马入阵之前,借身体偏转的那一刻,吴凡暗自嗑了一颗活丹。没错,就是气死诸葛亮后所获得的那七颗活丹中的一颗。一直以来都没有用武之地,今天终于得以试试它的威力。
    也就是说,尽管这个无名阵法充满未知的危险,而吴凡亦是有备而来,否则,吴凡可不会大大咧咧地就去闯阵。当然,曹丕肯定是要救的,但若没有活丹,吴凡会寻找其它的途径。
    说到施放无双乱舞时,人物瞬间落至地面,这与单机真三国无双有些不同,单机“真三”不具备这一特性。但是,如果玩过真三国无双ol的玩家对此应该有些熟悉——那就是当玩家觉醒的时候,也会和吴凡此时一样瞬间落至地面。
    这并不能就此说明这个世界是否还包含的“真三ol”的元素在里面?不妨再看看这个世界对施放无双乱舞的苛刻要求:必须吃下活丹。否则,就算你遭受更多的伤害,杀了全世界的人,也无法让无双槽积满。
    由此,既然无双乱舞的施放条件比之单机“真三”困难得多,那么,在无双乱舞的效果上有一些不同于单机的调整也在情理之中。
    最后一点:“真无双乱舞”和“无双乱舞”的区别。
    无双乱舞是在人物只要无双槽积满的条件下就可以释放出来。{。首。发}而真无双乱舞则是人物的无双槽积满,同时,人物本身又进入濒死状态,也就是通俗说法的“红血”。这个时候所施放的无双乱舞将人物本身的潜能完全发挥出来,不但全程带有属性(真三中的“真乱”统一为红莲烧伤)伤害,而且在无双收尾时还会有一记大范围的强力吹飞攻击。
    此即为真无双乱舞
    关于无双乱舞的资料就介绍到这里,相信即使没有玩过“真三”的朋友对此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回过头来,再说吴凡。
    无双槽积满的那一刻,吴凡感觉自己体内似乎有一团熊熊烈火在燃烧同时又似乎有着无穷无尽的力量在体内积聚,不发不快
    然而,眼看着曹丕就要被拍在地面上,仍然身在半空的吴凡心急如焚。他此前并没有施放无双乱舞的经历,自然也就不知道施放无双乱舞时人物会瞬间落至地面,只是眼看着悲剧就要酿成,自己却空有无穷无尽的力量而无法将这一悲剧扭转,心中焦急不已。
    情急之下,吴凡等不及自己落回地面,就在空中试着将体内无穷无尽的力量释放了出来。
    没有想到,误打误撞,居然令这一看似已经无法扭转的局面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但见以吴凡身体为圆心,方圆三十米范围瞬间烧起熊熊烈火,其火势之大,热度之强,令远在二百余米外,阵法边缘处的司马懿和十几名迅骑兵都感到脸上被炙烤得生疼。再看脚下,地面接连垮塌下去,露出藏在地表下面的无数利刃;而吴凡的双脚就踩着这些利刃的尖芒,如履平地一般将手中真龙鄂闪挥舞得好似一条破渊而出的惊龙
    吴凡的真无双乱舞的前期,与吕布、赵云等人的无双乱舞有些相似。都是旋转身体的同时旋转手中武器,以便清空周围的杂兵并把主要对手挑起空中。人物在空中的情况下是无法防御的,一旦被无双乱舞挑起空中,那么也就意味着接下来只有承受接连不断的打击。
    不过,前期之后,吴凡的无双乱舞招式开始与吕布、赵云等人不同。表现为身形突然停止旋转,手中真龙鄂闪随之不再做旋转攻击,而是向着一个可控方向发出连续缭乱的疾速攻击其速度之快,正是符合吴凡本身的速度优势,每秒钟打击次数多达25次(普通无双乱舞没有这么多,每秒钟约15次)
    单机无双中,玩家一旦施放真无双乱舞,全程打到对手身上的话,绝大多数情况下对手不死也得扒成皮。在吴凡身上,就变成只要被他逮到的对手,并且没有防御的情况下,在乱舞前期过后的这一系列快攻中,世上没有任意一个人能撑过一秒钟
    就算对手反应足够快,能够在吴凡施放无双乱舞的一瞬间防御住而没有被挑起空中。那么,在这一系列的快攻中他也照样撑不过一秒钟。原因无他,吴凡的真龙鄂闪带有“鬼惧”特性,放在平时也有30几率令对手在防御的情况下仍然承受50的伤害。而在无双乱舞的情况下,后面的50不变,但前面的30几率则变为100
    试想以吴凡的力量,在如此高速下所发出的攻击,就算伤害减为一半,世上又有谁能扛得住多达15次?至于真无双乱舞的每秒钟25次攻击,就更不用提了。
    总之一句话:一旦吴凡的无双槽积满,他让一个人去死,这个人绝对不会看到下一秒的太阳。
    中期的快攻持续时间为七秒钟。七秒过后,无双乱舞进入收尾阶段。
    这个时候,普通无双乱舞和真无双乱舞的收尾招式肯定不同。
    普通无双乱舞的收尾招式和吴凡的横扫千军有些类似,不过却是变态加强版。表现为:挥戟的速度为每秒钟三圈;每挥戟三圈就带有三段冲击波同时出现,分别自肩、腰、脚下三个部位发出,范围为方圆三十米收尾招式共持续三秒钟,共挥戟九圈,最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7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