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法师神游-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梅森心想,看来史记为自己的身份下了不少功夫,居然这么多人为自己说话。

    杨总兵神色毫无变化,摆摆手,示意亲兵将梅森拉下去。梅森自然毫不介意,无论是【力量抵消护罩】,还是小成的金钟罩,都足以让他轻松抵御二十下军杖。

    杖罚完毕,梅森重新进入军帐,杨总兵对他点点头,继续讨论战事:

    “……所以,倭首丰臣秀吉已经不再遵守停战协约,再一次掀起战争。”杨总兵说道:“前方斥候通报,约有七万大军进攻全州,旗帜为倭人统帅加藤清正;而约有五万大军前来南原,统帅也是我们的老对手——”

    “小西行长。”

    有军官轻笑一声:“小西行长前不久才被仰城公(李如松)大败,夹着尾巴逃回日本,没想到他居然还敢再来朝鲜。”

    虽然这军官试图缓和军营里的气氛,但所有人的神色依然无比凝重。

    倭人,五万大军,他们这些在万历二十年曾经与倭人激战的人都知道,倭人个个都是亡命之徒,五万兵力绝不可小视。

    而南原城里,只有三千守军。哪怕个个都是百战老兵,但是近乎十五比一的兵力差距,都已经让他们透不过气。

    有人问道:“朝鲜的军队呢?”

    杨总兵用一句话概括朝鲜的陆军:“闻风而降。”

    至于朝鲜的水军……大家提都没提,毕竟一个月前就已经被倭人水军尽数歼灭,只留下十二艘船。

    几乎所有明将都对朝鲜国王很无奈:好端端的,你怎么就将李舜臣换下去了,非要搞死自己国家的水军呢?

    “所以,这里是守不住了吧?”

    在一片寂静之中,梅森低声说道:“不如……” appxsyd 

 第九十三章 不怕

    “所以,这里是守不住了吧?”

    在一片寂静之中,梅森低声说道:“不如……”

    梅森没有接着说下去,但他想说的话大家都听得出来。

    杨总兵旁边一名军官抱拳,神色平静地说道:“总兵,如果我们向全州陈将军求援……”

    “陈愚衷麾下也不过五千人,他不可能会派人过来,”杨总兵看着堪舆,冷静说出自己的判断:“而他为人机警,绝不会在异国之城打必败之仗,可能现在已经全军收拾完毕,准备撤离了。”

    “那么我们也不必为朝鲜死守南原!”马上有军官接下话头,“总兵,为了保存实力,我们何须为了朝鲜君臣死守全罗道?不如效仿陈将军,全军撤退吧!”

    面对这样的建议,杨元没有愤怒,没有斥责,只是摆摆手,冷静解释道:“现在负责统筹朝鲜之战的,已经不是仰城公,而是麻贵麻都督。”

    “麻贵此人,为了迅速掌握大军之权,对弃城而逃之将必定斩首示众,以儆效尤,我敢断言,陈愚衷若真全军撤退,必然逃不了这样一个结局。”

    杨元冷声说道:“我追随仰城公,历战数十年,平壤、碧蹄数次大败倭人,如果就此弃城而逃,天下如何视我?朝廷如何视我?我一人之死,一人之清誉倒罢了,但我们是仰城公带出来的兵,不可以像丧家之犬一般逃跑!”

    杨元抬起头,扫视各军官一眼:“我已经派斥候通知麻都督,也派人请求援军,除非城不可守,否则我绝不弃城而逃!”

    见杨总兵如此言语,众军官也不再言语,听候杨元的指挥。

    “报!”

    一名斥候跑入军帐,大声汇报:“倭人大军,离南原城距离不足二十里!”

    “二十里……那就是正午时分,他们也该到达了。”杨元喃喃道,紧接着神色肃然,大声命令道:

    “鹿游原!”

    “末将在!”

    “我命你率麾下五百精兵,携陈克、罗武所部,前去守护东门!”

    “末将听令!”

    鹿游原领命而去,听到命令的陈克、罗武紧随其后,大步离开军帐。

    “毛承先!”

    “末将在!”

    “我命你率麾下四百精兵,携关长生所部,前去守御南门!”

    “末将听令!”

    毛承先和关长生也离开军帐。

    杨元吩咐道:“胡千海,你率所部一百精兵,前去通知李福勇统率朝鲜军,你等一同守御北门!”

    胡千海领命而去。

    剩下来的三名百总,无一不同时看着堪舆。

    倭人大军自西而来,目的是为了迅速占领全罗道,以便与明朝大军作战,所以攻势最猛的地方,自然是大军正对的西门。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命令,谁都知道南原守不住,然而大家尚有突围的机会,但是守西门的将领极有可能是第一个被突破的城门,那时候守将断无生离的机会。

    三人几乎同时深吸一口气。

    然而,杨元对剩下三名百总说道:“梅森、原锦程、范雪松,你三人率所部士兵,与我一同守御西门!”

    “末将听令!”

    离开军帐,梅森、原锦程、范雪松均是对视一眼,苦笑一声。

    “既然杨总兵执意如此,那我等也无须害怕,”范雪松故作轻松说道:“我们既然能打退倭人一次,那么这一次自然也一样。”

    “三千对五万,一个杀十五个就够了。”

    原锦程和梅森皆是笑了出来。

    范雪松说道:“大家回去喊醒所部士兵,准备前往防区吧。”

    梅森回去自己的帐篷,发现亲兵梅茂兵还守在外面。梅茂兵看见梅森点点头,问道:“百总,有什么事么?听说上个月朝鲜水军在倭人水军的攻击下全军覆没,杨总兵忽然深夜喊你们一起议事,是不是……”

    梅森没想到这个亲兵脑袋居然这么灵光,于是吩咐道:“你喊醒其他士兵,天亮之后在校场集结,我们要跟随杨总兵,前去西门防守。”

    梅茂兵大惊:“倭人来了?”

    “是啊,”梅森说道:“大概有五万人。”

    “五,五万人!?”梅茂兵的下巴快掉下来了,“整个南原城也只有三千守军,会有援军支援我们么?”

    梅森走入营帐,拍了拍梅茂兵的肩膀,说道:“放心吧,最坏的结局——”

    “也不过是一个打十五个罢了。”

    ……

    倭人来了。

    正确来说,当明军吃完午饭,他们就到了。

    千人如山,万人如海。

    穿着铠甲,佩刀戴枪的倭人大军陈列在城下时,那种震撼感和威慑力,对明军来说是无比强烈。

    倭人也没打算马上攻城——他们需要时间打造攻城器械。他们一天之内就围住了城池,并且射出箭书劝降。

    杨元没有回信,甚至连信都没打开,直接烧了。

    第二日,倭人派来一个明人,向城里人通知,全州陈愚衷已经撤退了。

    杨元直接拉弓射死了他。

    第三日,刚在城墙下睡着的梅森忽然感觉心脏有力跳动起来,一睁开眼睛发现天已经亮了。

    他走上城墙,看见杨总兵正站在上面,眺望倭人大军的军阵。杨总兵身边,范雪松,原锦程也站立在两边,正在说话。

    看见梅森上来,他们看了梅森一眼,原锦程说道:“梅百总,你来得正好,我们正在讨论,我辈武人究竟是荣归故里好,还是战死沙场好。”

    梅森笑道:“自然是马革裹尸,封狼居胥为佳。”

    范雪松摇摇头:“梅百总果然是年轻气盛,但我辈武人一生征战沙场,还不是为了功名利禄?如果来不及享受就死去,岂不是太亏了?”

    梅森哈哈一笑,也不争论,转过头看向杨元:“不知道杨总兵有何看法?”

    杨总兵看着城外倭人,平静说道:“其实,我一直都明白,你们在抱怨。”

    “抱怨为什么要前来异国。”

    “抱怨为什么要为了异国君臣而战。”

    “抱怨为什么……要客死他乡。”

    听见杨总兵的声音,许多城墙上的士兵都耸起耳朵,认真聆听杨元的话语。

    一时间,除了晨风的呼呼声,就只剩下杨元那沙哑的声音在城墙上回荡。

    “也没什么理由,不是为了扬大明国威,也不是为了让倭人知道大明的厉害,我的目的很简单:听军令罢了。”

    杨元看着三名百总,说道:“既然麻贵让我守住南原城,除非破城,否则我绝不会离开南原。”

    梅森终于理解这任务的完成条件了。

    城破之后,保护杨元离开。

    杨元继续说道:“你们也许觉得这是愚忠,但对我而言,这个理由足够了。一个王朝之所以能维持百年,除了需要聪明人,也需要像我这样的蠢人。”

    他忽然嘿嘿一笑:“遇上我这么蠢的将领,算你们倒霉。”

    三名百总摇摇头,齐声说道:“末将绝无此意!”

    “好了,”杨元忽然提气于胸,大声问道:“众将士,告诉我,你们怕死吗?”

    “不怕——”

    城墙上,排山倒海之音响彻晨曦破晓的异国天空。

    “很好,”杨元很满意,抽出腰刀,高举过顶,“我问完了,现在将你们的答案”

    “去告诉敌人吧!”

    万历二十五年,九月二十三日早晨,倭人大军强攻南原城!公告:笔趣阁app安卓,苹果专用版,告别一切广告,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进入下载安装 appxsyd 

 第九十四章 羽柴武备

    梅森听说,日本古代的城池,其实就跟县乡差不多。如此推断,那么这些倭人士兵也没多少攻城经验。

    然而,现在的朝鲜城池,也好不到哪里去。

    虽然杨元已经为了抵御倭人,挖掘一二丈深的护城河,并在城门安放了三门大炮,但面对数量十五倍于自身的敌人,还是太吃力了。

    从早上开始,倭人就开始驱赶本地朝鲜人或者组织敢死队,搬运沙土冲向城池,试图填埋护城河。

    每当守军试图用弓箭逼退填土人,倭人里的强弓手便会趁机射杀城墙上的守军,如鹰眼神射,不过一时辰,足足五十名守军已经被城下的强弓手活活射杀。

    梅森一看,心知护城河一旦被填,那么城池就无险可守,就抄起一把明朝制造的硬弓——朝鲜的弓又软又废,其他兵器也差不多,导致明军除了粮食,其他后勤都必须从本土运来。

    正在瓮城里驻守的范雪松大吃一惊,连忙拉住梅森:“梅兄弟,你别上去送死啊!城下这些百步之内取人性命的强弓手,肯定是贼酋丰臣秀吉的精锐部队,羽柴武备!”

    “羽柴武备?”梅森脚步一滞,“那是什么?”

    “梅百总你没参加上次跟随仰城公的战役,不曾跟倭人交过手所以不知道,但我们这些老兵可是很记得这些相当难缠的倭人精锐,”范雪松摸了摸胡须,又是得意又是担忧,“从抓住的俘虏和沈游击(沈惟敬)的口中,我们发现贼酋丰臣秀吉将他最精锐的部队——羽柴武备也派来朝鲜战场了。”

    “那可不是一般的士兵,手挽强弓不说,而且还会各种邪术,作战能力极其强悍,”范雪松对梅森劝道,“等一会,这些羽柴武备不可能持续高强度连射,等他们离开我们再驱赶这些填河的敌人。”

    梅森却是不太信。他知道日本战国时期的军人素质极其羸弱,不提一边耕田一边作战的农兵,就连专业军人的武士,也没几个强大,传说中的【真田第一兵】真田幸村,其实就是一个一米五的士兵。

    诸如德川家康、丰臣秀吉这些吃好喝好的大名,几乎都是一米五以下的矮子,偶有几个一米六(例如本多忠胜)就会被赐予“战神”、“XX之龙”、“XX之虎”、“鬼XX”的称号。

    甚至连战国时期的第一强兵“甲斐赤备”,就是一群矮子披着铠甲骑在比哈士奇大不了多少的矮种马身上,这样已经是战国当世最强骑兵了。

    这种国度的精锐部队,能有多强?

    不过梅森也没拂范雪松的面子,说道:“雪松兄,现在强弓之下,士兵们的士气都有些低落,俗话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如果任由这样下去,不用填河,我们就先垮了,我上去,起码可以鼓舞一下士气。”

    范雪松一听也是理,点点头嘱咐道:“千万小心。”

    梅森点头称是,从地上捞起一筒箭,一步一步走上城墙。

    一上城墙,他就看见城墙上所有弓箭手都藏在墙壁和城垛的阴影里,没有一个敢搭弓射箭。

    看见梅森上来,这些明兵神色一变,大喊道:“梅百总,别露头!”

    没等梅森反应过来,空中响起一声呼啸,只听一声铮鸣,梅森猛地举起右手,抓住一根差点就射穿他双眼的铁箭!

    抓住铁箭,然而猩红之心依然剧烈跳动,没有多想,梅森马上就地一滚,三息之后,足足三只铁箭射爆他刚刚位置身后的城砖!

    “梅百总,千万不要露头,”明兵们露出恐惧的神色,“这些倭人太可怕了!”

    梅森心有余悸地点点头,他不得不承认,如果刚才他被铁箭射中,就算是金钟罩护体,他也吃不了兜着走。

    “倭人里怎么可能有如此强人……”梅森称了称手上的铁箭,分量不轻,“由下而上,如此速度,如此威力,如此距离,这种当世稀有的神射手哪怕是大明也不多吧?怎么在西门,就冒出三个如此强大的倭人。”

    听见梅森如此说话,有一个明兵露出不以为然的神色,被梅森瞧见了,他便问道:“怎么,我说不对?”

    那个明兵说道:“梅百总说大明里如此强弓手稀少,我却是不认同,虽然在南原城里确实没这种强手,但是在仰城公和麻都督麾下,这样的猛将不多,但就我所知也有不少,故去的邓子龙邓将军,王有翼王总兵,赵文命赵游击,梁心梁游击,都是赫赫有名的善射之人。”

    “更何况,倭人有羽柴武备,但我大明的关宁铁骑也丝毫不逊色,上一次战争中,祖承训祖总兵带领七百关宁铁骑在数万倭人里七进七出,杀敌数千,哪怕是羽柴武备都毫无办法,梅百总怎可说大明无人呢?”

    梅森眨眨眼睛,听得却是糊涂了:“等等,你说祖承训带领七百关宁铁骑在倭人大军里横冲直撞……这可是真的?”

    “自然,”说起那次大战,这明兵也是与有荣焉,“据闻关宁铁骑皆是日啖一牛,负重三百的强兵,跟他们相比,羽柴武备根本不值一提。他们不仅能挽三石弓,舞动重马槊,而且个个精气运用自如,战场上等闲伤痛根本不放在眼里,曾经有大战三天三晚不能休息的记录。”

    这不是非常强大的武者么?梅森心里觉得有点不对,猛地站起来,搭弓射箭,往下一瞄。

    南原城下,许多衣不蔽体的难民搬着大袋大袋的沙土扔进护城河,而难民之中,有几个穿着披甲拿着硬弓的高大倭人——他们的月代头实在太明显,一个个还不带头盔。

    这些倭人一直在扫视城墙,一看见梅森马上拉弓,梅森也不甘示弱,瞄准其中一个便放开弓弦。

    梅森自然是不会射箭的——欧利西斯也没教。他只是做做样子,松开弓弦的下一秒便马上激活法术模型,三面白骨护盾便无死角地防护梅森的前方。

    铮!铮!铮!铮!铮!

    五声箭响,三面白骨护盾皆出现裂纹,梅森也马上蹲下来,不再敢冒头。

    虽然是短短数秒的一瞥,但梅森也看见那些名为羽柴武备的倭人,身体素质是如何强大,一个个虎背熊腰,目如鹰狼,都差不多是骑士般的实力,只是没有血脉能力而已。

    更重要的是,梅森那能看见法术波动的双眼,能看见这些羽柴武备身上,都有一股令人感觉恶心的强大波动!

    “什么一米五,村长战斗都见鬼去吧。”靠着城垛,梅森喘着气,按住自己不停跳动的心脏,神色诡异,“这个世界,也有能掌握超凡力量的生物!他们将力量赋予给这些倭人身上!”

    “这不是普通的历史世界!这TM就是一个超凡时空!”

 第九十五章 气诀

    一个上午,除去零星的数次反击,守军对下面的羽柴武备毫无办法。

    直到羽柴武备射箭射累,一个个回去准备吃午饭,守军才能松了口气。

    “梅百总,”梅茂兵跑过来跟梅森说道,“倭人暂时退去了。”

    梅森嗯了一声,问道:“护城河的情况怎么样了。”

    “一个上午被填了约莫一两尺……这样下去,不足三天,护城河就会被彻底填埋!”梅茂兵忧心忡忡,“倭人人数实在太多,哪怕是用人命,都能堆破南原城。”

    “但他们不会这样做。”

    梅森和梅茂兵转过头去,马上齐声说道:“杨总兵!”

    来者正是杨元。

    发现倭人发起总攻,杨元便马上回去军营开始统筹全城兵力,直到中午才能回来西门,接手梅森三人苦苦支撑的防区。

    杨元现在拿着一把牛角硬弓,全身戎装,说道:“倭人现在为了彻底占领全罗道,他们绝不肯折损兵力与我们这些残兵死拼,而是等待占领城池,与即将到来的明朝大军展开攻防。”

    “除非护城河被填,否则接下来都不会有短兵交战的机会。”

    正在另外一边吃着馍馍的原锦程马上喝上一口冷水,咽下嘴里的馍馍,忙不迭地走过来,“你终于来了杨总兵!唉,没有你我们是撑不下去了!”

    杨元点点头,“是的,接下来我会一直守在城墙上,不会让他们填掉护城河!”

    听着杨元如此信誓旦旦的语气,梅森有些疑惑,但眼下也不可能说出口。

    “倭人又进攻了!”

    城墙上的观察兵在大吼。

    杨元毫不迟疑,拿着牛角硬弓走上城墙,还吩咐道:“来个人,为我准备箭矢!”

    梅森身边的梅茂兵兴奋地大喊一声“是,大人!”,然后屁颠屁颠背着两筒箭矢跟上去。

    看着一城指挥官就这么走上最危险的前线,然而所有士兵——包括原锦程和闻声而来的范雪松——都没有表示异议,反而是松了口气,期待地看着杨元的背影。

    等杨元走远,梅森才低声问出自己的疑问:“原百总,莫非杨总兵是一名百步穿杨的猛将?”

    原锦程和范雪松一脸惊讶地看着他,原锦程刮了刮自己的鼻子,说道:“梅百总你居然不知道?”

    说完,原锦程自己就恍然大悟了,“对,你刚来不久,不知道情况也是正常。”

    看来史记为我的身份做好许多铺垫了,梅森心想。

    “我告诉你梅百总,咱们的杨总兵,前些年时候,可是关宁铁骑的军官!”原锦程很是激动地说道,“整个南原城,就属他实力最强,远超我辈!”

    “啊?”梅森看了看城墙上的杨元,只见他正在搭弓射箭,弦刚松开,一支铁箭呼啸射下,他便侧了侧脑袋,下一息后,来自倭人的铁箭便以毫厘之差跟杨元的脑袋擦身而过。

    紧接着,城墙上响起极其热烈的欢呼!

    “哈哈,那个倭人被射爆了脑袋!让他们这么嚣张!”

    “杨大人神勇无敌!”

    “将这些蛮子赶回去!”

    接下来,杨元每射出一箭,城墙上便欢呼一声。短短一刻,西门明兵的士气便尽数回复,甚至更加高昂!普通士兵们也不再畏惧羽柴武备,一个个开始射退意图填埋护城河的敌军。

    梅森走上城墙,看见难民和倭人士兵在箭矢下狼狈而逃,大地上早上耀武扬威的羽柴武备一个个被箭矢钉在地上,远远看去,就像一只只被拍死的苍蝇。

    刚才梅森看得很清楚,杨元在城墙上,箭矢永远比羽柴武备的快,所以他能轻松逐个钉死他们,然而以极其强大的观察力避开反击的箭矢,近乎毫发无损就将这些精锐士兵尽数杀死。

    “如斯恐怖……”梅森喃喃道,“如果再多几个像杨总兵这样的人物……”

    “没几个了,”范雪松说道,“也就鹿游原千总、毛承先千总这两人曾经在关宁铁骑待过,学过一些门道,虽然比不上杨总兵,但总归能与羽柴武备相持。”

    关宁铁骑。

    这个词已经在梅森耳里出现好几次了。

    另外一边,杨元长舒一口气,退后三步离开倭人的视线,才慢慢放下牛角硬弓,原锦程见状连忙跑过去扶着他坐下来。这时候梅森才想起来,杨元也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了。

    在这个年纪依然保持如此旺盛的战斗力,殊为不易。男人的巅峰状态为25岁~35岁,如果在古代这个数值区间应该还得再低一点,因为古代男性因为饮食不佳,衰老会提前许多。

    不过,梅森现在也不会将这里看成是‘正常’的古代了。

    “接下来,敌军会更加谨慎派出羽柴武备,咳,咳,”杨元喘着气,吩咐道:“我带来了一门铁炮,只求吓退,不求杀伤,你们自己看着用,咳,咳。”

    范雪松关心地说道:“杨总兵,你没事吧?要不要回去休息一下?”

    杨元摇摇头,叹气道:“老了,不中用了,我休息一下就好。”

    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