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席卷晚明-第1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遵命。”侍卫听到刘文秀的命令,立即跑了出去。

  汪兆麟究竟怎么样了,难道他没有遇到明军嘛。等到侍卫下去后。刘文秀看了一下梓潼方向后,随即在心中疑惑的想到。

  没有汪兆麟那边的消息,刘文秀不敢对明军发动攻击,但是他依旧还是从北线调动过来一万人,进行戒备。也防止不测。


第五百九十二章剑门归顺

  刘文秀虽然读书不是很多,但是在这个节骨眼上,自己不能进攻明军,一旦进攻明军,那么一切的机会就会失败,他只能是暗中做好准备,如果明军不来进攻最好,要是进攻的话,那么自己也只能反击,不然吃亏的,始终还是自己。

  一万人很快就到南面部署妥当,做好这一切后,刘文秀这才再次返回到中军中,焦急的等候着汪兆麟的消息。

  已经是黄昏了,刘文秀在下午的时候,已经派出去了三波人马,但是却没有任何一波返回来通知自己,心中烦闷不安,他随即就叫来了一桌子酒菜打发无聊烦闷的时光。

  刚喝了一丁点。外面侍卫就来告诉自己,左丞相已经回来了,现在就在中军外面。

  听说汪兆麟回来了,刘文秀一下子就站了起来。走出了中军外面。

  果然,走出门外,他就见到汪兆麟站在了哪里,而在他旁边,还站着一个身穿大西军服的人。

  “你总算是回来了。”刘文秀看了一下面前的汪兆麟后笑着说道。

  汪兆麟呵呵一笑,点点头后指了一下自己身后的一个人后说道:“你看看他是谁?”

  刘文秀听到汪昭麟这么一说,这才注意到了面前的这个人,仔细的一看,他似乎对面前的人有些熟悉。

  “怎么,一起共事这么久,你就将我忘记了。”那人缓缓的说道。

  李定国,听到这话的的刘文秀一下就明白过来,这人是谁了。

  的确是李定国,大军抵达剑门郊外后,孙传庭和李定国商议,大军暂时不忘哪里推进,而是就地驻扎在这里,而李定国和汪兆麟先进入城中,然后商量好了后,大军在进入城内接收剑门。

  汪兆麟对于孙传庭等人的小心表示理解,因此他也没有任何的反对,而是留下了自己的侍卫后,带上了李定国来到这里。

  刘文秀和李定国其实也算是老相识了,不过,因为这是黑夜,在加上李定国穿上了这么一身衣服,他反而还没有看清楚。

  “你也来了。”刘文秀听出是李定国的声音后顿时笑了一下说道。

  “走进去,快进去。”沉思了片刻后,刘文秀才让李定国得人进入房间中。

  刚好里面有酒菜。三人就在这里喝好后,李定国就直接进入话题询问刘文秀的意思。

  刘文秀见到李定国来,他就知道事情已经谈好了,也就没有任何的估计,只是希望,大军进入后,不要对自己曾经的事情进行伤害。“

  这一点,朱由菘早就已经提过,因此李定国当即点了点头表示答应下来。

  刘文秀对自己并没有多少的考虑,现在见到朱由菘已经答应了这一点,当即他就说到:“好,既然这样,明日你们进入城中吧,我下令解散军队。”

  等一下?李定国听到刘文秀要解散军队,随即慌忙说道:“你解散军队干什么,皇上并没有说让你解散军队?”

  什么?刘文秀有些吃惊。

  在李定国来这里的时候,他心中

  

  就已经想到,自己曾经统领的兵马,也许就不会在存在了,毕竟这始终是一个隐患,因此他第一意见就是,自己的军队,一定会解散。

  但是现在,听李定国的意思,自己似乎并不用解散军队。

  “老刘,我在梓潼的时候,皇上已经说了,剑门的军队不解散,只是要踢出一些不符合明军要求的兵力,随后,这支军队,将依旧在这里驻扎,不过,会进行一定的整编。”汪兆麟低头想了一下后缓缓说道。

  什么都不用说了,听到汪兆麟这话,刘文秀当即说道:“我明白了。”

  说完这话,刘文秀当即看了一下身边的副官后说道:“传令下去,明日一早,各军统领立即到中军开会。”

  清晨,中军大帐,各军统领都不明白,这大清早的,刘文秀是召集自己干什么。

  刘文秀已经想要投降,他担心有人不听自己的,因此这中军大帐外面,已经埋藏了亲兵,岁要是一会不同意,那么刀子就要上身。

  刘文秀看了一下下面的十几个将领,当即就将自己的意思说了出来,他这一番话,自己已经想了很久。

  这一席话,大概就是明军势不可挡,在打下去,不过是让士兵和百姓损失而已,他希望大家跟随自己一起投降明军,获得一个好的前程。

  其实这军中,已经对明军有所忌惮,现在听到刘文秀说出投诚的话来,并没有任何人反对,见到没有人反对,刘文秀当即就下令,让各军立即整理物资,等候明军来接收,而他自己,却带领着手下将领,前往城外,迎接明军进入城中。

  剑门郊外,明军大营。李定国已经换上了明军的总兵军服,等他换上军服后,明军已经着装完毕,准备出发。

  刘文秀依旧谈笑风生的跟着孙传庭等人在中军中说话。

  孙传庭对于刘文秀了解不是很多,但是从李定国哪里知道,这人,也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因此他也就和他谈论了不少。

  “报,大军整理完毕,请求出发。”一个侍卫走了进来,打断了孙传庭的话语后说道。

  孙传庭听说大军已经集结完毕,随即笑了一下后对面前的刘文秀和已经归顺的将军说道:“诸位,大军已经集结完毕,我们去城中谈论。

  刘文秀听到这话,随即站了起来。

  出了门,他就翻身上了马匹。

  “向右转。”

  刚上马匹,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紧随着,一个整齐的声音突然传来,刘文秀听到这个声音,当即回过了头,这一回头,顿时将他心都差点吓出来。

  刚才还对着自己的明军,现在已经全部转动过来,没有丝毫的一点混乱,也就是说,一气呵成。

  五千步兵,一气呵成,就冲这一点,刘文秀就知道,这支明军,是一直精锐的兵马。

  然而,等他从李定国哪里了解到,这不过是一支普通的明军作战部队后,他心中顿时咯噔了一声,暗中庆幸,自己归顺是正确的决定。


第五百九十三章清军动静异常

  刘文秀统领兵马也不是一年两年的事情,士兵是否是精锐。他能够从一些简单的行动中就能能够看出来兵马是否精锐。

  刚才,步兵的那一转动以及骑兵几乎统一的时间就上马,已经让刘文秀感觉到这支兵马的恐怖之处。

  而根据李定国的意思,这不过是从数万大军中临时抽调过来的人马,并非是明军的主力作战兵团。

  如果事情真的是这样,那么张献忠败的这么凄凉,也并没有什么好值得怀疑的事情,这样的兵马,根本就没有任何人能够抵挡的了。

  “你在想什么呢?”李定国见到刘文秀脸色有些发白,拍动了一下马匹到他旁边后问道。

  “没有没有什么?”刘文秀掩饰了一下内心的恐惧,随即跟随着孙传庭等人,进入到剑门关。

  两天后,已经全面接管剑门关的孙传庭总算是得到朱由菘已经到来的消息。

  因为朱由菘在军中的规定,大军并没有远出十里,而是就在剑门关关口迎接。

  一望无际的大军,身穿明黄铠甲的禁卫军。整齐的步伐。背上背上火枪的明军火枪兵。弓箭手、长枪兵,整齐的从关口进入城内。

  跟随在孙传庭旁边的刘文秀是彻底的不敢在想跟明军开战的事情了,刚才他看了一下,的确,每一支进入城内的兵马,那都跟当天的一样,根本就看不出,谁才是精锐,谁是一般的兵马,就算是陪同在朱由菘身边的禁卫军,那都是一样的行军,看不出来,他们精锐在哪里。

  剑门中军,朱由菘的到来,让整个归顺的十七个将领以及汪兆麟等人有些激动,他们知道,自己马上就会被委任一些官职,因此,第二天听说朱由菘要召集大家到中军开会的时候,十几个人都有些激动的穿戴好一切。来到经警卫森严的中军大帐。

  汪兆麟的确是猜对了,朱由菘今日召见这些人,的确是因为要赏赐的人,昨日下午,抵达剑门后,朱由菘就在当天晚上,和孙传庭、蒋先一、李定国等人进行紧急的磋商,对这剑门关投诚的将领进行安排的问题。

  根据李定国对于这些人的了解以及孙传庭的老练,在加上朱由菘的一些分化结果,最终决定。那就是刘文秀依旧在孙传庭身边效力,其余归顺各军,就会相对的分配进入到阎应元或者是蒋先一甚至是在张庆哪里,反正一句话,就是不刘文秀暂时有任何拉帮的可能,至于汪兆麟,听李定国的意思,这个人在于户籍方面很有能力,因此朱由菘决定,带回南京,让其在张慎言手中,暂时担任一个侍郎,等今后看情况而定。

  中军大帐,身穿明黄铠甲的朱由菘静静的看了一下站在下面的人员后,随即挥动了一下自己的手臂,示意陈诚宣读自己的意思。

  陈诚当即上前一步展开明黄色的圣旨,对于在场归顺的将近二十多名将领进行赏赐。

  根据朱由菘的命令,刘文秀担任总兵,随同骆显俊一同镇守剑门关、其余各将

  

  ,分别是副将、参将,最低的都是一个校尉,至于军中其余人马,暂时不变,以前是什么,那就是什么。

  朱由菘的这份赏赐,没有任何人去反对,无尽所有,几份每一个,都是根据自己的长处来划分的职务,就比如说马林新。他原本是一个文人,后来因为被逼迫之下才加入了张献忠的大西军队,随后一步步的登上了参军的位置,然而,朱由菘这次,让他摆脱了这武官,而是直接去担任梓潼地区政务管理工作。

  物尽其用,谁也没有反对,都在山呼万岁中,缓缓走了出去。

  等到赏赐的众人离开,朱由菘端起了旁边的茶杯后对面前的孙传庭说道:“合适吧?”

  孙传庭笑了一下,他明白朱由菘说的话指的是这次的封官问题,因此他微微笑了一下后说道:“皇上出马,那难道还什么问题嘛。”

  “你也开始拍马屁了,这可不是朕认识的孙传庭。”说完这话,朱由菘当即指了一下旁边的的两把椅子后对面前的孙传庭和李定国指了一下,

  两人对望一眼,随即都坐在了椅子上,看着面前的朱由菘。

  朱由菘缓缓的将手中的茶水放在了茶几上后缓缓说道:“目前,我大军已经将张献忠给几乎消灭,四川目前除了西部地区还有少量的人马在张献忠残部手中,其余各地,已经全部在我军手中,因此张献忠被全部剿灭,也是在这个月的事情,但是我们目前,还不能轻松啊。”

  朱由菘这话说完,随即在旁边的孙传庭和李定国都知道其中的意思。

  只看到孙传庭拱拱手后说道:“皇上说得对,虽然说张献忠目前已经被消灭,但是他不过是几个人马中最弱小的一部分,摆在我们面前的,还有势力远远强大于张献忠的李自成和多尔衮的清军。

  特别是多尔衮的清军,虽然说前次在华北地区受到我军打击,但是并没有伤筋动骨,他们依旧还是对于我大明虎视眈眈,时刻的想要南下对我军进行攻击。”

  “是的啊皇上,根据我情报署的情报,蒙古地区在西北荒漠一带的骑兵以及不步兵,都在开始往东面移动,看来他们是想组织一个强大的联盟大军,对我军进行强大的打击啊。”一边的陈诚听到孙传庭说道这里,随即也接过了话来后缓缓说道。

  蒙古位于西北地区的兵马在往东边移动,这个事情,陈诚跟朱由菘汇报过,那是在华北的多铎被消灭将近的十五天后,陈诚告诉自己,蒙古方面有异常情况,好像是在集结兵马。而当时朱由菘就让陈诚密切的注意。

  一直到前几日,朱由菘得到了陈诚的汇报,这些蒙古部落,在集结兵马,往东边移动。

  朱由菘得到这个消息后,立即就让位于那边的情报人员密切的注意他们的行踪。

  因此现在,陈诚再次提到这个事情,朱由菘顿时皱起眉头后看了一下面前的几个人后说道:“我们压力还是很大啊。”


第五百九十四章提心吊胆过日子的多尔衮

  自己的责任还是很大,根本就不能有任何的放松。听完孙传庭和陈诚的话,朱由菘在心中沉思了一下后想到。

  “皇上,四川北部已经已经收复,那么现在,我军该如何处理?”一边的李定国低头沉思了一下后问道。

  如何处理,这就要看后面的情况来进行了,轮实话,朱由菘真的想要好好的安静的和平两年。

  从自己登基以来,几乎都是在战斗,这对于民生来说,多少有一定的打击。

  自己想要好好的和平发展一年或者是两年的时间。

  “现在朕也不好说后面的路啊。”朱由菘想到这里后缓缓说道。

  难道说皇帝还没有主动权不成,听到这话的李定国心中沉思了一下后想到。

  朱由菘目前,的确是没有任何的主动权,自己打还是不打,并不是自己说了算,而是主要看他李自成和多尔衮的,自己不想打,可是有可能,这两个人会来跟自己找事情。这就是目前的情况。

  “朕不想打,但是有人要是侵犯我大明帝国的安全,那朕也就只有奉陪到底。”朱由菘一字一字的说道。

  霸气,朱由菘这话,让孙传庭和李定国心中顿时如同一团火一样的在燃烧。

  什么叫帝王,这就是,不怕事,也不惹事情,如果谁惹到,那就打谁,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

  “下去休整吧。”朱由菘见到两个人在哪里沉思,随即挥动了一下自己的手臂后说道。

  两个人见到朱由菘这么一说,随即应答了一声,都转身走了出去。

  “北京方面有什么消息嘛?”等到两人出去后,朱由菘这才问道还站在自己身边的陈诚。

  陈诚听说朱由菘问道这个事情,顿时开口说道:“皇上,多尔衮在接到假圣旨后,已经派人去了盛京了。”

  他么的去盛京干什么玩意?听到这话的朱由菘当即皱起眉头后在心中想到。

  “密切注意,有消息立即告诉朕。”朱由菘并没有想明白,随即对面前的陈诚说道,

  陈诚听到这话,随即应答了一声,转身走了出去。

  北京,摄政王多尔衮府邸,身穿朝服的多尔衮拿起一本正坐在自己的书房中观看。

  入关后,多尔衮知道自己不能够跟以前那样的策马打天下,而是要学会如何的治理天下,因此他从一个差不多十天不看一页书的人,居然开始学会了看书,而且他所看的书本,都是范文臣推荐出来治理天下的王者书籍四书五经。

  明朝用这几本书,从赶走了元顺帝后,到现在都还存在,几乎就是这几本书的功劳,因此多尔衮对于这几本书,那是一本本的看,几乎是没有任何的遗漏。

  “好书,好书。”看的精彩的多尔衮在书房中叫嚷了两声。

  这声音,让正刚来到门口的管家顿时露出了一丝微笑,他总算是看到了自己的王爷恢复了曾经的那种自信。

  自从和朱由菘有牵连后,管家就发现自己的王爷过的那叫一个生不

  

  如死,几乎和朱由菘交手,王爷就没有赢过,但是现在,自从和朱由菘停火过后,王爷再一次的心情好了起来,这对于大清,对于自己来说,那都是一个兴奋的事情。

  管家想到了这里,随即低头看了一下手中的书信,他估计,这封书信要是送到了王爷哪里,他会更加的开心。因此笑了一下的管家当即露出笑意走到了多尔衮面前后双手递出手中的书信后说道:“王爷,豫亲王从盛京传来的书信。”

  哦,听说是自己弟弟的书信,多尔衮当即放下手中的书本接过了书信撕开了信封。

  哗啦一下的铺开书信,多尔衮当即将上面的内容看了一下。

  这是弟弟给自己的书信,也就是说镶白旗现在已经全部整理完毕,这两天就会再次入关。

  总算是来了。看完书信内容的多尔衮当即哈哈大笑了几声后对面前的管家说道:“去整几个菜来。”

  哎,管家听到多尔衮这么一说,随即跑了出去。

  等到管家出去,多尔衮再一次的看了一下书信后,随即露出得意的笑容。

  多铎在开封差点被消灭后,这对于多尔衮的打击,是十分严重的,朝廷中,一些人见到自己的弟弟势力受到了打击,居然开始冒出了锋芒想要针对自己,如果不是大玉儿紧急的将两旗人马给自己震慑,恐怕现在,自己已经被挫骨扬灰了。

  正是因为这样,和明军停火后,多尔衮立即让自己的弟弟带领剩下的镶白旗,回到盛京去休整。

  说是休整,其实就是让他去扩充人马,自己的政治生涯,脱离不了多铎的支持,没有弟弟的镶白旗人马,光依靠自己的正白旗,这是没有多大作用的,不能左右朝廷的局势。

  因此,多铎必须要会盛京,这一点,朝廷中支持多尔衮的人都知道,所以多尔衮提出让多铎镶白旗放回关内休整的时候,就没有谁反对。

  然而,事情总是从不尽人意的地方发展,多铎走了后不久。豪格和明军有勾结的事情有冒了出来。

  得到这个消息的多尔衮如同坐在了针尖上,一天比一天难受。

  豪格抗旨不尊,不从潼关撤离后,他当即就感觉到,豪格要反叛,只是这个事情,他没有告诉任何人,而是用一种加强山西的形式,请求朝廷调动多铎镶白旗进入太原,加强山西防线。

  说好听点,是加强山西防线,说不好听,那就是为了防御豪格,如果豪格敢动手,那么自己就会利用镶白旗的优势,将其消灭。

  这个计策,大玉儿是看的真真的,她并不想国家处于分裂内讧的状态,如果内讧起来,那么最直接的受益者,就是明朝。

  可是形势所逼,她也没有办法,毕竟儿子皇位的重要性对于她来说,很重要,自己必须支持多尔衮,才能够保存自己。所以也就同意多尔衮的建议。

  然而,命令传达到了盛京,这个时候,镶白旗不过是刚将人马召集过来还没有开始进行完整的训练,也就拖延到了现在。并没有入关。


第五百九十五潼关的豪格

  镶白旗没有训练完毕,多尔衮也不好催促,只能是耐心的等候着自己亲弟弟的消息,如今,自己的弟弟总算是来信了,这如何能不让自己高兴,因此,今日,是要小酌几杯的。

  片刻后,管家就端来了酒菜,摆放在了桌子上。

  多尔衮高兴,连续喝了几倍后,这才对站在面前的管家后说道:“豪格这段时间没有什么消息吧。”

  豪格抗旨不撤兵到黄河后,多尔衮就派出探马,时刻关注着豪格的动静,而这些事情,就是管家在负责;

  管家听到多尔衮这么问话,随即想了一下说道:“王爷,豪格这段时间,依旧是在潼关一带驻扎,并没有什么大的动静。”

  哦,听到这话的多尔衮心中沉思了一下,随即点了点头后说道:“这就是好事情。”

  多尔衮有自己的分析,目前自己兵马没有到位,如果这个时候豪格有什么异动那对于自己来说,就不是什么好事,但是他不动,这就给了自己时间,因此听管家这么一说,多尔衮也就放心下来。

  波的一声,将手中酒杯中的水喝掉后,多尔衮指了一下面前的管家后说道:“立即将本王的意思传达给豫亲王,入关后,直接去山西,不用来这里见本王。”

  管家听到这话,随即应答了一声,转身走了出去,让人去给多铎送信。

  豪格,当初没有整死你,这一次,你还能够去哪里呢。等到管家出去后,多尔衮在心中沉思了一下后想到。

  潼关,清军中军大帐。身穿镶蓝旗铠甲的豪格正在自己的军中沉思。

  这段时间来,豪格并没有对潼关发动大规模的攻击,而是依旧在一个个的拔出李岩的前沿阵地。

  虽然说这种方式很慢,但是效果很有效,一旦占领后,李岩的兵马,就不能在拿回去。

  大帐内,豪格已经将当初抗旨不尊的事情给忘记了下来。

  当初吴三桂说道的那层话语中的意思,他也不在跟任何人提及,而是依旧我行我素,打潼关。

  豪格这人,就是太沉稳,他虽然表面不说什么,但是实际上,在暗地中,豪格已经让岳林在探听一下朝廷方面的动静。

  岳林实力有限,他根本就没有得到多尔衮派出人马去盛京的消息,因此豪格以为,朝廷是没有怪罪他,而是赞同了自己的意思后,所以也就将独占西北的事情放下。

  毕竟豪格,内心不想反叛。

  哒哒哒外面一阵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