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席卷晚明-第1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根据陈诚从北面传来的消息,围剿豪格的兵力,目前都已经快要抵达到了太原。

  一旦抵达太原,那么多铎定然会对豪格展开行动。

  但是豪格那边,反应让自己感觉到担忧,虽然说他已经让吴三桂去了潼关,但是这依旧还是让自己放心不下,很简单的一个原因,吴三桂手中,只有八万兵马,想要用八万人去对抗清军十几万人,这并不是一个十分容易的事情。

  而且这八万人马中,能够充当主力的,也就是五万人马。

  以少胜多,这种事情在以前的战场,不是没出现过,但是不会出现在吴三桂的身上。

  吴三桂,手中的兵力,都是曾经跟清军交手的,都失败过,你心里压力,不是一般得大,这其中高桂英曾经的老营就是其中之一,差点在山海关给打没有了,这都是后面才组建起来的兵力。

  用已经被打破了胆子的军队气扛起多尔衮六个旗的兵力,朱由菘感觉到十分的不乐观。

  因此,他想了一下,要想扭转这个局面,那么就要在首战中,打出豪格兵马的威风,杀杀清军的锐气,这个事情,除了明军外,他吴三桂,办不到。

  “蒋先一、张庆的兵力,目前分别到哪里了?”端起凉亭上的茶杯,朱由菘品了一口后,询问到面前的孙传庭。

  孙传庭听到朱由菘询问,当即开口说道:“这两日内,就能够抵达。其中,张庆调动出去的兵马,已经抵达三门峡一带。”

  那就好,听到这话的朱由菘点了点头放下了茶杯站起来后开始沉思。

  片刻后,朱由菘转过身看了一下面前的孙传庭和陈诚后说道:“飞鸽传出刘体任,让他统领兵马进入,另外,从刘体任所部抽调出来五千人加入其中。”

  张庆调动过去的兵力,没有参加过任何的战斗,第一次上战场,难免有所害怕,朱由菘想要打消这些新兵的胆怯,那就只能用老兵带领。

  这刘体任在洛阳的兵马那可都是连续多次跟多铎交手的兵力,他们可是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因此,从中调动五千人加入,那么整个军队的士气,也就会一下子改观过来,在和清军交手的时候,就处于不败的境地。

  孙传庭明白朱由菘的意思,因此微微点头后,算是答应下来,并且表示,将会用最快的时间,将命令传达到刘体任手中。

  其实朱由菘根本就不知道,他调动的两个军的兵力,已经让北京的多尔衮坐立不安,浑身发冷。

  此刻,就在北京城,多尔衮正面对着清军南边的军事地图,抱起早已经发冷的茶水,在哪里皱起眉头发呆。


第七百零九章钱谦益对朱由菘的歹毒评价

  多尔衮现在双眉紧皱,嘴唇也用牙齿轻微的咬住。

  哎。。。。。。。。

  多尔衮深吸一口气,揭开茶杯,准备喝一口润一下喉咙,但是凑近一看,这茶水早就已经冷淡下来。

  他喝不惯凉茶,因此当即将茶杯放在了一边的红色茶几上面,抱起双手,再次来到了地图面前。

  多尔衮不担心陕西豪格的局面,他现在,但是的是另外一个事情。

  洪承畴在南京死掉后,他手中在朱由菘哪里,已经没有人在身边,这让他的情报系统一下子陷入到了瘫痪不说,收集情报,更是十分的困难。

  原本,朱由菘的调动的兵力,就已经在十天前出发,可是,多尔衮,一直到昨天下午,才得到消息,这还是因为,这支兵马抵达开封,隐藏在开封的探马获得消息,然后才紧急上报而来的,不然的话,自己根本就不知道,明军已经调动大军来到这里。

  这是要干什么呢?面对着开封黄河一带的局势,多尔衮皱起眉头后在心中想了一下。

  两万多人进入开封,这究竟是要做什么,难道是要利用我调动莽古尔泰的正蓝旗去围剿豪格的时候,对我大清国展开攻击不成?

  应该不会啊,如果说是要对我展开攻击,那么我同时也调动了在青州的正红旗,如果朱由菘要进攻的话,那么在济南的史可法那边,也会有探马汇报明军调动的消息,可是到现在为止,自己根本就没有受到那边任何的情况。

  也就是说,目前,明军调动的兵力,也就是在中原一带才有的事情,其余各地,都十分的平静。

  这就奇怪了,如果朱由菘不是为了进攻,那是为了什么?

  百思不得其解,多尔衮皱起眉头后来回在房间中踱步沉思。

  哒哒哒。。。。。。。门外的脚步声清脆的传来,打断了多尔衮的沉思,多尔衮抬起头看了一下,管家稍微弯下腰已经来到了自己的面前露出一丝让人讨厌不起来的笑容。

  “王爷,范文臣大人,钱谦益大人来了。”管家笑眯眯的对面前的多尔衮说道。

  这两人是多尔衮叫来的,因此听到两人到来,多尔衮当即放下双臂,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情绪,露出笑容后,随即走了出去。

  片刻后,多尔衮就见到身穿一品官员袍服的范文臣以及钱谦益两人并排的走了过来。

  范文臣和钱谦益是在门口相遇的,两人一碰面,就知道多尔衮这里一定是出现了事情,因此两人加快了脚步。

  “参见王爷。”虽然两人看出多尔衮的笑容,但是那笑容中却出现了一丝的担忧神色,这让两个在朝廷中混了多年的人,哪里看不出多尔衮的内心是在担忧,

  两人不点破,而是来到多尔衮面前叫了一声。

  多尔衮见到两人跟自己行礼,心中的忧愁似乎也要相对减少了不少。

  将两人迎接进入到了书房,并且让管家上茶后,多尔衮这才缓缓说道:“昨日,黄河前线传来消息。明军从南边调动将近两万多人进入开封。”

  咯噔,听到这话,正在喝茶的范文臣和钱谦益当即对望了一眼随即开始沉思多尔衮的话语。

  这话中,是有一个很重要的信号,那就是,这朱由菘调动两万多兵力进入这里,并不是无缘无故,这里面,一定是有原因。

  “王爷,难道他们是想利用这次豪格叛乱的机会,对我们展开攻击嘛?”范文臣低头沉思了一下后随即紧张的问道。

  这也是我担心的问题啊,见到范文臣拱手说出这话,多尔衮心中叹息了一口气,他也是因为始终想不出来这里面的道理,这才召集两人前来商议这个事情的。

  可是现在,从范文臣的话语中听来,似乎,这两个人,也都不清楚。

  “钱大人,你在南京多年,对朱由菘多少有一定的了解,你说说,他这么做,究竟是想要做什么?”多尔衮不想去在询问范文臣,

  范文臣从来没有见到过朱由菘,根本就不了解朱由菘,但是钱谦益这个人不一样,他曾经是东林党领袖,又是朱由菘的内阁大臣,因此有些事情,他是十分明白的。特别是对朱由菘的一些习惯,是在场的人中,最了解朱由菘的。

  因此多尔衮稍微在心中沉思一下,随即将目光转移到了钱谦益哪里,希望能够从哪里听到一些对自己有帮助的话来。

  钱谦益见到多尔衮问道自己,低头沉思片刻后说道:“王爷,朱由菘这人,城府很深,这人十分阴险狡猾,他要不出手的时候,就不会出手,但是一旦出手,就会将对手一举拿下,当初左良玉叛变,九江城。安庆连续沦陷,朝廷各地兵马几乎打的残废,他硬是死活都没有让自己手中的兵力出动。”

  这个事情多尔衮知道,当年左良玉叛乱势如破竹,朝廷几乎没有能够阻挡一天的能力。一直被打到了南京郊外,当时他记得,南京都已经准备迁都凤阳了,可是朱由菘大手一挥,从他的老巢江阴一下子出现五六万大军,然后在南京外围将其左良玉打退,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这个本王听说过。”多尔衮稍微点头沉思一下后顿时开口说道。

  钱谦益听到多尔衮说话,当即点点头,在见到多尔衮不说话后,他随即再次说道:“王爷应该知道马士英,当年他在朝廷,那是说一不二,手中四个镇的兵力盘踞在江北一带,可是最终如何,朱由菘这阴险小人,先是拉扯过来了黄得功,随即分化刘良佐和刘泽清二人,硬是将马士英的四个阵给全部消灭掉,从而夺取了兵权。”

  这个自己如何不知道,现在刘泽清和刘良佐,两人就在自己耿精忠以及尚可喜哪里担任统领,他如何不知道这个事情呢。

  哎,这个阴险人啊。多尔衮想起朱由菘收缴兵权,随即在对自己一而再再而三的展开攻击以及对张献忠出手的事情上来看,顿时也就深吸一口气的感觉到自己是遇到了一个强悍的对手。


第七百一十章 茅坑里面的石头祖大寿

  强悍的朱对手,如果有的选择,自己宁可要崇祯这样的对手,李自成这样的对手,也不想要朱由菘这样的人来作为自己的对手。

  多尔衮心中有一丝丝的后悔,当年,如果自己不趁火打劫,在李自成快要进攻北京的时候,脑袋发热的进攻山海关,恐怕事情也不会是今天的地步,那个时候,如果自己放吴三桂前往救援的话,恐怕今天,自己已经坐享天下,哪里还被明军给阻挡在了河南山东不说,反而是让朱由菘挑拨离间的让豪格反叛了大清国。

  世界没有后悔药,自己就算心中在后悔,事实已经是事实,他已经无法去改变,只能是根据目前的情况,走一步算一步。

  多尔衮见到钱谦益还在那里说朱由菘的阴险小人占便宜的性格,他担心自己承受不下去,当即挥动了一下手臂后说道:“钱大人,你说说,这朱由菘调动兵马来这里的原因是什么呢。从你的角度来看?”

  这个?正说的唾沫横飞的钱谦益见到多尔衮打断了自己,顿时就皱起眉头。

  这要说了解朱由菘,他在这里敢说第一,就没有谁敢说第二,但是问自己这个朱由菘调动军队来开封的目的,这可是有些为难他,他真的不知道。

  不过,如果不回答多尔衮的话,恐怕今天自己这牛皮就是有些抬高朱由菘,贬低多尔衮了。

  感觉到事情不是很妙,钱谦益当即装作沉思的样子在哪里不停的思索,如何将这种军事上面的事情推卸出去。

  怎么办?我该如何去推掉这个事情,我根本就对军事上面的问题不清楚,更不要说,那朱由菘狡诈如同兔子一样,自己根本就琢磨不透他的想发。

  给谁呢,让谁来当这个替罪羔羊呢,钱谦益来回的在心中物色人选,最终,他将目标锁定了一个人。

  这个人,自己曾经也有交情,甚至是来到北京后,他也跟这个人交往不少次。

  此人,也曾经是一个汉人,而且是崇祯十分看重的一个将领。

  当年,镇守锦州十几年。让皇太极恨之入骨。让多尔衮气的暴跳如雷,吴三桂的舅舅,原辽东督师袁崇焕手下锦州总兵,祖大寿。

  这祖大寿,七年前在锦州,因为洪承畴援军不到后,锦州城内已经无法在抗击下去后,这才无奈之下,再次投靠皇太极。

  祖大寿是明军中,反复投降清军而受到重用的人。

  第一次,是大凌河一战,祖大寿奋战大凌河一线。最后迫于无奈投降,然而这人投降清军后,随即找借口说带人去打锦州,当时的皇太极就信任了,让他会锦州,哪里知道,祖大寿回去就将衣服换了,开始镇守锦州,这一镇守,就是十来年的时间,可是将皇太极都气出好大的一场病来。

  最后来,祖大寿再次投降后,皇太极也没有对其责怪,而是让其担任了兵部尚书。

  皇太极死掉后,虽然说多尔衮两兄弟掌管朝廷权利,但是对于祖大寿这人,还是没有任何的动弹,依旧让他担任兵部尚书。

  “王爷,微臣不得而知,不过微臣估计,有一个人,一定能够知道此事?”想到这里的钱谦益当即说了出来。

  谁?听到钱谦益前面的话语语气,多尔衮心中都已经有了一种想要骂人的冲动,但是听到钱谦益后面的话,多尔衮当即瞪大眼睛,有些期待的看着钱谦益,希望他能够说出这个人的名字。

  见到多尔衮那种殷切的眼光,钱谦益低头沉思一下后,随即一字一字的说道:“兵部尚书,祖大寿。”

  我尼玛,听到这话的多尔衮当即心都凉了半截的同时,并且在心中飚出了一句咒骂。

  祖大寿那在多尔衮心中可只能用一句话来形容。

  茅坑里面的石头,又臭又硬。

  他投降这么多年来,虽然担任兵部尚书,但是有几次去上朝过的,简直比自己都还要牛逼一些,更可气的是,这个人,从来就不提出任何的建议,每次朝廷商议事情,他最多的话语就是,微臣赞同。微臣赞同。”

  他么的巴子给呢,想起祖大寿,多尔衮心中就有一种骂人的感觉,

  祖大寿,在这里,如同就是行尸走肉一样,如果今天不是钱谦益提到了这个人,他都已经忘记了祖大寿的存在。

  值当没有说。听到这话的多尔衮当即皱起眉头后脸色一下子黑暗下来。

  他知道,去找祖大寿,还不如去叫菩萨的好,那人根本就不会说,哪怕你将刀子架在他的脖子上,他都不会。

  当初皇太极对他都没有办法,更不要说自己了。

  “王爷,微臣愿意过去问一下。”钱谦益如何不知道多尔衮和祖大寿之间的矛盾,因此他稍微沉思一下后,随即对面前的多尔衮说道。

  多尔衮听到钱谦益自告奋勇,微微点头。

  死马当活马医了,如果真的是推不出来朱由菘的想法,自己也只能是调动兵力,加强黄河一带的防御了,不然的话,如果朱由菘突然进攻这里,那么整个黄河防线,以及山东防线,都会出现崩溃。

  “好,本王答应你,你可是要速度快一些,多耽搁一天,这对于我们来说,就是多增加了一分的危险。”多尔衮低头沉思一下后,随即挥动了一下手臂。

  钱谦益听到这话,当即站起来后说道:“微臣这就去准备。”说完,钱谦益率先告辞。

  多尔衮稍微点头,等到钱谦益出去后,他将目光看向了旁边的范文臣后当即疑惑的眨眨眼睛后问道:“你觉得他能行嘛?”

  这个?范文臣听到多尔衮这么不自信的话语,当即心中咯噔一声,他又不是没有跟祖大寿打交道过,如何不知道祖大寿的脾气。

  根据他的分析,这钱谦益去祖大寿哪里,恐怕也整不出任何的消息。

  但是也不好说,根据自己的人汇报,钱谦益和祖大寿的关系,十分的融洽,也说不准他能够得到消息。


第七百一十一章祖大寿的厉害

  范文臣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根据自己的人汇报,钱谦益跟祖大寿的关系,是几个人中走的最近的,在北京城内,似乎还没有谁,能够有他跟祖大寿的关系走的近。

  想到这,范文臣稍微抽动了一下自己的嘴角后缓缓对多尔衮说道:“王爷,此事也说不好,也许钱谦益还真的能够问出来。”

  但愿吧。听到这话的多尔衮在心中叹息了一声。

  祖大寿的府邸,位于北京城靠近西门的位置,这个地方,曾经就是祖大寿在京城的府邸,祖大寿对于财物什么的并不是很在意,这房子,并不是很大,那房门上的油漆,的已经在脱落。

  摆放在两边的石头狮子,都已经在开始发出青苔,看起来十分的脏乱。

  大门往那边开动,此刻,两个八旗镶黄旗的士兵,正威风的站在门口,看着外面行走的信任。

  这是多尔衮专门派来保护祖大寿的人,

  其实,祖大寿心中明白,究竟是保护,还是说是在监视自己,他心中明白,只是自己就从来没有说过。

  今天的天气很好,身穿着长袍的祖大寿拿起一把扇子,正坐在院子内,看着外面的行人晒太阳。

  祖大寿身材稍微有些肥胖,但是却十分的结实,虽然说他已经投靠了多尔衮多年,但是这武艺还不曾落下,现在,就在他的旁边的青石凳子上,还放置着他不知道敲碎了清军多少脑袋瓜的那个铜锤。

  他十八般武艺都会,但是使用的最好的,还是锤子。这个一下子敲下去就能够听到噶波脆,他特别喜欢。

  一阵轻微的脚步声响起,虽然说来人可以的在压制这种脚步声,但是闭上眼睛的祖大寿还是能够感觉出来,这人不是自己府中的人。

  自己府中的人,任何人的脚步声是什么样子,他都能够知道。

  感觉不到外人,祖大寿抚摸了一下自己已经在开始花白的胡须后缓缓说道:“别刻意隐瞒了,我还没有睡呢?”

  呵呵呵呵脚步声不熟悉,但是这笑声,祖大寿还是听出来了,钱谦益的。

  慢慢的睁开眼睛,祖大寿就见到钱谦益在自己管家的陪同下走了进来。

  祖大寿对于钱谦益并不是很感冒,对于祖大寿来说,这钱谦益投降,跟自己有很多的相似,也是在被围后援兵始终不到,才迫不得已的投降,对于这一点。他能够看住当初钱谦益的那种焦虑,也就是因为这个事情,祖大寿在钱谦益来到北京后,才刻意的跟钱谦益走进。

  似乎有一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觉。

  “你怎么来了?”祖大寿笑了一下,随意钱谦益坐下。

  钱谦益来这里当然是有目的的,他稍微笑了一下,就开始跟祖大寿拉家常。

  钱谦益知道祖大寿脾气,你要是直接询问两万多明军到开封的事情,那就是找死,祖大寿能直接的将自己打出去,甚至能够用他旁边的铜锤一下子敲死自己。

  来的

  

  路上,他还是仔细的推测了一下后,最后决定用自己的感情来感化祖大寿,从而让他说出来。

  祖大寿这人很重情义。当年袁崇焕被崇祯下天牢后,祖大寿当即带领宁远守军就冲到北京了,如果不是袁崇焕亲自书信让他返回宁远,估计这丫的能够打北京救袁崇焕。

  “哎我遇到一个难事情,如果处理不好,恐怕今后,我就很少能够到这里来了,说不好,旧的去关外放马了。”聊了一会的钱谦益当即深吸一口气叹息说道。

  怎么回事?祖大寿疑惑了一下,将扇子放在了旁边的桌子上看了下面前的钱谦益很久,这才示意钱谦益说一下。

  钱谦益见到祖大寿这么说,当即就整理出来一跳理由,大概就是明军从南边调动出来两万多人进入开封,多尔衮召集自己商议此事,如果想不好,就发放到关外。

  这理由充满了悲催。说白了就是自己处理不好就会被撤职。

  是这样?祖大寿果然是上当,当即他沉思了一下后随即微微说道:“你怕什么,有老子在呢。”

  成了听到这话的钱谦益当即心中窃喜,随即露出一丝死灰复燃的光芒看着面前的祖大寿。

  祖大寿其实心中跟明镜一样,他了解明朝,可是要比钱谦益大。当即他开口说道:“你回去告诉多尔衮那小子。进入开封的明军不是冲他黄河北面去的。”

  就是这样?钱谦益张大嘴巴,准备听祖大寿说下去,可是祖大寿居然闭上了嘴巴。

  “完了,就完了。”钱谦益等候老半天不见祖大寿说话,顿时眨眨眼睛疑惑的说道。

  祖大寿抬起头看了一眼面前的钱谦益后,随即点点头说道:“他推测能力根本就不差,你只要告诉他这句话,他就明白了。”

  既然祖大寿都告诉了自己钱谦益也还不是那种得到答案就跑的人,两人又在这里闲谈了一个多时辰后,然后一起吃了个下午饭后,这才起身告辞离开。

  哎,将钱谦益送到门外的祖大寿返回后,他就见到自己的管家站在自己的面前,似乎脸上充满了担忧。

  这人曾经就是自己的参将,当年迫于无奈,也跟随自己投降清军。

  “你怎么了?”祖大寿眨眨眼睛问道。

  这管家深吸一口气后说道:“老爷,明军真的不是对付黄河北线嘛?”

  当然是真的,听到这话的祖大寿知道自己的管家不明白,随即笑了一下说道:“我欺骗不少人,但是有两个人我不会去欺骗,一个是袁督师,另外一个,那就是你。明军不会北上,连续征战斗,西击张献忠。东进打李自成。在加上当年左良玉叛乱,明朝的内部,其实粮草已经亏损。”

  说道这里,祖大寿沉思一下后说道:“如果明朝皇帝真的是一个明君,他定然不会在这个时候在发动任何对于这里的战斗。”

  祖大寿不愧是袁崇焕手下悍将,的确,明军粮草,已经不多。


第七百一十二章刘体任帅军进入边界

  管家一直认真的将双手交差在小腹,听取着祖大寿的话语,听到这里,他当即疑惑的说道:“将军,既然说明朝皇帝朱由菘不是为了进攻清军北线阵地,那么他调动两万人进入开封,这又是为了什么?”

  为了什么,呵呵,祖大寿听到这里,笑了一下后随即端起旁边的青花茶杯品了一口茶水后说道:“很简单的,多尔衮这小子把豪格给逼反了,他要剿灭豪格,但是明朝皇帝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