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席卷晚明-第2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来的路上,朱由菘和孙传庭已经商议完毕,这次出征辽东,不使用山东兵马,而是直接就用蒋先一的华南督师兵力。
辽东多山。连绵起伏,森林遍布,这种地形,和华南地区相似。山东兵马没有经受过这种情况,如果调动山东兵力过去,反而会弄巧成拙。反而不美,最终,朱由菘和孙传庭决定,调动地形和华南地区有些相似的华南督师前往。
而且华南地区的兵力,那是吃的辣椒,辣椒御寒。东北的天气即将进入严寒时期,这些士兵吃辣,也能够稍微抵挡风寒,这对于士兵的抵抗力,已经是有好处。
当前,朱由菘已经下达军令,征调十二万斤辣椒来登州,达到平均每个士兵出征的时候,身上有一斤的辣椒,而且军服方面,也开始在发放到每个即将出征的人手中。
蒋先一的兵力已经在三天前抵达登州,如今这支兵力,就在登州附近。当前,在做渡海的准备工作而已。
沙沙。。。。。。平静的海面传来脚步声,躺在沙滩上的朱由菘扭头看去,孙传庭。蒋先一、张明远等人已经从远处走了过来。
“坐下吧,不用多礼了。”朱由菘指了下身边的沙滩缓缓道。
几人相互对望一眼后坐在地上,朱由菘见几人坐下,随即开口询问目前的准备情况。
不能等,二十万的兵马在登州,这个消息肯定是会让多尔衮知道,以多尔衮的精明,他定然会想到自己要做什么,因此自己一定要快,用最快的速度行动,这么以来,就算他多尔衮知道,自己的兵力也已经到达了朝鲜登陆,到时候反应过来的多尔衮,就不会那么快的进行部署,自己打下辽阳一带,是十分容易的事情。
一旦打下辽阳,就能够立即进攻盛京城,拿下盛京后,就能够相互之间形成犄角,不会惧怕对方的进攻。
孙传庭知道朱由菘的心情,同时也明白这次行动最重要的就是速度,只有速度,才不会暴露。
“皇上,水师方面已经全部准备完毕,随时可以运输兵马。”张明远拱手应答。
张明远伤势已经好了,在加上有最好的太医治疗,如今已经完全康复,只是已经稍微有些瘸。但是这并不代表,他不是最好的水师将领。
“皇上,陆军也开始全部准备完毕,随时等候命令。”蒋先一也随即开口说出当前准备。“
总算是准备完毕了,朱由菘深吸一口气看着面前的孙传庭。
孙传庭这次是这支兵力的总统领,蒋先一是副将。两人都是大明最得力的干将。军中一切军务,他已经完全交代给了孙传庭。
目前,是不是渡海的时候,那就要看孙传庭的。
孙传庭见朱由菘的眼光中透露出来的是一种期待,只能将眼光看向张明远。
这次渡海作战,他说了算的地方,那是在登陆过后,至于海面,那就是要靠张明远。
只有张明远才知道什么时候合适,他是水师统领,对于海面的情况比自己要清楚。自己在海上就是白痴,而张明远就是蛟龙一条。
张明远也看出孙传庭的意思,稍微抬头看了下远处的天空后,张明远抬起头道:“皇上,孙大人,恕末将直言,如果要登陆,我们就要尽快,估计半个月后,天气就要变化了。”
看来真的要抓紧了,朱由菘听到这扭头看向孙传庭道:“让大家加快准备,明天之内必须要完成一切准备,绝对不能在拖延了。”
众人听到这话,虽然各自都不出声,但是内心中,都已经对朱由菘的话十分赞同。
第九百九十一章他们去哪里了
孙传庭听到这,更是连忙站起来对跟随在身边的副官传达下去命令,让各军立即去准备。
时间一日很快而过,第三日,登州水师码头,一直平静的码头,开始忙碌起来。
身穿黑色铠甲的明军,以及码头停泊的军舰,被分开成为了七八个水师停泊地点。
无数明军,在各自将军带领下,开始整齐登船。
每当一艘舰船装载完毕,很快就会离开码头,紧随其后,另外空余的战船也开始出来。
战船装满后,到最后,就是一些征调过来的大型民用船只。
数百艘战船,民用船只,将整个登州码头拥挤的缝隙都差不多没有。
码头西北的山坡上,有一处瞭望台,这里是用来观察敌情的地方,此刻的塔楼上,朱由菘已经放下手中的万花筒后转身问道跟随在自己身后的孙传庭以及蒋先一道:“我们这样的运载,大概还需要多久的时间”
十五万人马不是一天就能够装运完毕,虽然说在大军登船的时候,各军的粮草已经开始在威海卫装船,但是这十五万人马,估计也需要一段时间。
反正从早晨到现在,已经过去将近三个时辰的时间,才装载八万人马,在怎么算起来,也需要今晚,才能够将兵力全部装运完毕。
“皇上,恐怕要今晚了,如果快的话,明日早晨我们就可以起航。”孙传庭拱手道。
算快的了,朱由菘寻思到这里,再次举起万花筒往前面看了过去。
如此重大的军事行动,数百的战船在登州一带移动,怎么能够隐瞒得了在登州的清军探马。
不过让人惋惜的是,清军已经全部退入到黄河以北,消息不是那么容易传达出去,无可奈何之下的清军开始小心谨慎的离开登州城,然后寻找机会渡河。
这一耽搁,一直到两天后,也就是明军已经出发一天后,探马度过黄河,然后用最快的速度,往京城方向而去。
京城。寒风呼啸,树叶也已经开始全面的掉落,京城的翠绿已经在也看不见,只有光秃秃的树木在向人们宣布,马上就是要到新的一年。
天气的寒冷,让京城的人已经不是很容易出门,大部分人都待在了家中,躲避严寒。
街面上行人稀少,只有是不是的看到一群人担着单子走街串巷的磨剪刀菜刀,补碗什么的。
马蹄声的传来,让平静的街道居然出现了一片热闹的气息,片刻后,几匹快马就已经从街道分奔而过,往不远处的摄政王府冲了过去。
摄政王府,下人也依然穿上了厚厚的棉布衣服,虽然没有王爷多尔衮穿的精美,但是相对于外面的百姓来说,起码他们不需要忍饥挨饿。
天气有些寒冷,多尔衮这两日来在加上老毛病犯了,更是不能去早朝,因此在家中修养。
但是这并不代表,他就无法插手朝廷的事情。一般皇帝处理朝政后,都会将今日发生的事情给自己进行汇报。
稳坐书房,他也能够了解一天发生的事情。
坐在书房中,身穿蟒袍的多尔衮伸出手来放置在香炉面前取暖的同时,哈了一口气,再次拿起毛笔。
还没开始动手书写。外面沉重的脚步声,让多尔衮皱起眉头。
本来是兴致大发想要书写两个字来,但是也不知道是那个不长眼的居然在这个时候来打扰自己。
房门轻微的被推开,随着一声“王爷。”多尔衮心中的不满也放松下来。
此人是自己的管家,在王府,也只有他敢这么放肆推开房门。
“怎么了?”虽然没有不满,但是语气中,依旧透露出来一种严肃。
管家注意到了这一点,但是相对现在手中的消息,这些不雅的动作已经是没有任何可以担忧的事情。
“王爷,登州方面来了人了。”
登州,登州一直就是明军的势力范围,而且前段时间,阿巴泰传来消息,他们已经退守黄河一北,登州方面这个时候来人,定然是有什么消息传来,寻思到这,多尔衮放下手中的毛笔,穿上披风走了出去。
来到大厅,一个身穿正蓝旗军服的人已经站在大厅内,那人见到多尔衮,赶紧打了个千跪在地上:“奴才参加王爷。”
多尔衮嗯了声坐在椅子上后这才问道:“登州什么情况。”
说完的同时,为了让自己更加轻松威严。他端起了边上的茶水品尝起来。
探马低头寻思一下后拱手道:“王爷。奴才接到登州方面传来消息,登州水师以及数十万兵马正在登州集结装运。”
噗。。。。。。。。
装逼不成。多尔衮一口茶水吐在地上惊恐的瞪大眼睛不敢相信面前士兵的话。
登州水师以及十几万明军在集结装运。有毛病呢还是干什么。
“你说什么,你在说一遍?”以为是自己听错了,多尔衮眯起眼睛震惊问道。
士兵颤抖一下,只能再次将情况进行汇报后惊恐的看着面前的多尔衮。
他们要干嘛,他们要干嘛,连续的询问,多尔衮扭头看向自己旁边的管家皱眉问道:“朱由菘想要干什么?”
管家如何知道,自己不过是一个奴才,如何能够给高高在上的王爷说出任何的建议。
然而王爷已经询问,自己如果不回答,也是罪过,低头寻思片刻,管家将矛头迁移开道“王爷,要不奴才去找来郑亲王,你们商议一下如何?”
也好,郑亲王那边也是有情报消息的,如果有他的消息,估计会得到更好的结果,多尔衮沉思到这,点点头示意管家立即去请齐尔哈郎,而他却在这里等候。
还不曾等一杯茶水的时间。管家就匆匆的从外面跑了进来。
见到这一幕的多尔衮从椅子上站起来疑惑问道:“你怎么这么快就回来了,去了他府邸了嘛?”
这里去郑亲王府不是一条两条街,没有一刻钟的时间根本就不可能来到这里,如今见管家居然麻溜的跑回来了,这如何不让他赶紧到吃惊。
第九百九十二章九死一生的行动
管家应该是骑马过去的,到不是十分累,不过这王府有些大,跑进来也是要花费一些时间,因此他喘息两口气缓和一下后道:“王爷,奴才在半路上就遇到了王爷,他似乎也是来这里的。”
哦,听到这的多尔衮感觉事情不妙,随即走出房门到外面去迎接。
坏事了?见齐尔哈郎那严肃的表情以及让人感觉到有些压郁的神色,多尔衮心中咯噔一声的同时赶紧上去拱手道:“郑亲王,你今日突然来到本王这里,是不是出现什么事情了。”
心中已经想到齐尔哈郎为何来到这里,但是多尔衮还是不敢相信,因此才拱手询问。
齐尔哈郎现在没有心情跟面前的多尔衮斗法。左右看了下,这院子中居然还有几个下人在,他指了下远处的书房道:“走书房去说吧,这里不方便。”
多尔衮皱眉一下,赶紧前头带路。
进入书房管家上好茶水就退后到了一边,齐尔哈郎这才重重叹息一口气来。
一口气,让多尔衮原本就心情不佳的心情更加低落,他抬起头一脸迷茫的看着齐尔哈郎,结结巴巴的道:“难道登州那边。。。。。。。。真的有大规模兵马集结。”
齐尔哈郎沉重的点了点头:“看来你已经得到这个情况了,刚才我得到消息,明军十五万人马在登州登船。似乎是有什么打动作,我不知道他们究竟是要去哪里,因此特意过来和你商议。”
去哪里,这正是自己要征询的意思,没有想到齐尔哈郎都不曾知道这个消息。
多尔衮有些心慌了,十几万人在登州集结登船,现在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天,不用说,对方肯定已经出发,只是还不知道,他们究竟是要去什么地方。
多尔衮沉思片刻,随即让管家取来了地图,两人究竟的摊在了地面上看了过去。
过来片刻的时间,多尔衮和齐尔哈郎猛的抬起头来惊恐的对望一样后又同时指向了辽东方向后道:“难道是要去辽东?”
两人几乎一同说出这话,这让在旁边的管家都下了一跳。
那辽东是什么地方,是大清国的龙兴之地,如果明军要是去了哪里,捣毁了龙脉,那大清国可就是完了。
不过仔细想了下,管家似乎也感觉到有些不可能,关外并不是那么薄弱,现在还有将近六万兵马在关外,而且即将进入到了寒冷的冬季,明军没有那种条件过去。就算过去后,物资方面,也会让明军望而止步。
心中的问题,让他只能开口,将自己的意见说了出来。
多尔衮和齐尔哈郎微微颔首点头后,面部刚才的惨白如今也算是恢复过来。
多尔衮和自己的管家想法一样,不过齐尔哈郎毕竟是小心谨慎的人,见两人似乎已经放松,齐尔哈郎提醒道;“以防不测,还是要立即下令关外,让他们密切注意一下,是否有明军大队人马出现,另外立即让金州方面加强防御。”
多尔衮面对大清国的利益,绝对不会和齐尔哈郎对着干,他当即取出自己的令牌,让管家立即去安排,去通知关外务必要小心。
眼看管家离开多尔衮这才算是平静下来,和齐尔哈郎再次坐在书房中闲聊。
两人也许根本就不知道,这次,朱由菘是反其道而行。不但要去辽东,而且还是要从已经被清国征服的朝鲜登陆。
呼呼呼。。。。。。。。
冬季的海风吹拂在人的脸上,让人感觉如同刀子一般,站在甲板上的朱由菘哆嗦一下,紧了下自己的衣服后看着茫茫的大海。
已经从登州出发五天时间了,这五天,朱由菘在战船上,除了看到茫茫的大海之外,再次看到的,也就是左右两边密集的运输士兵的战船。
十几万的兵力,都在这几百艘战船上。朱由菘看着这群跟随自己深入敌人老巢的士兵,心中也是一阵感叹。
谁也不知道,到时候会有多少人回来,也许自己到时候能够跟阎应元等人汇合京城,也有可能,自己以及这十五万兵马,将会战死沙场。埋骨他乡。
风险是大,但是一旦自己成功,就能够开辟第二战场,让清军陷入到两线作战的境地,不管从任何角度来看,这一场渡海进攻,都是值得的。
多铎的兵力和岳托的兵力被牵制,也让这个事情成为了可能,如此机会,自己绝对不会放过。这是朱由菘最直接的想法。
咚咚咚。。。。。。身后传来一阵脚步踩踏在甲板上发出的吱嘎声,朱由菘扭头看去,孙传庭以及张明远已经从船舱走了传来。
“皇上,在等一天,我们就要到达仁川了。”张明远来到朱由菘面前拱手道。
朱由菘听说已经要到仁川,心也算是平静下来。
仁川郡登陆,这是在青州就已经制定下来的计划。
来登州前,孙传庭和自己就曾经商议过。
在朝鲜登陆的话,一定要选对地点,如果是要迅速的进入辽东,进入九连城,那定然是要选择平壤一带,毕竟从哪里,到达九连城不过三天的时间。但是,孙传庭却考虑道。
朝鲜始终已经是让清军占领多年。谁也无法保证现在的朝鲜国王是不是还认大明这个爹。
如果说他已经死心塌地的跟随清国,从平壤登陆,虽然会让大军进入九连城,但是却容易遭受到朝鲜军队后面攻击,这会陷入到包围中。
以防不测,孙传庭建议从仁川登陆,如果朝鲜国王还是认识大明这个爹的话,那就好说,如果不同意,迅速占领汉城,控制朝鲜国王,让朝鲜兵力立即参站,进攻清军。
一举多得,不会出现任何的错误。
孙传庭的这个计划让朱由菘双眼一亮,立即也就决定使用这个计划,从仁川登陆。
总算是要快到了,看着茫茫的海面,朱由菘深吸一口气后扭头看了下面前的两人道:“咱们要做好九死一生的准备了。”
嘿嘿,几人嬉笑起来,不过这笑容,多少有些让人感觉到尴尬。
第九百九十三章兵抵仁川
张明远到是没有什么,他是水师将领,将兵马运输下去后,他的主要责任,就是将粮草运输,不会遇到什么危险,毕竟整个清军水师已经全部被消灭,没有对手可言,但是蒋先一。孙传庭等人,那就将会陷入到没有任何支援的境地,如果有支援,那就是朝鲜,一朝鲜为基地,对清军展开进攻。
成功,从山海关南下,不成功,退守朝鲜。等候援军。
仁川郡,历来都是汉城的南大门,因此朝鲜历代国王,都将这里建设成为一个水陆两军联合巡防的一个军事重镇。
朝鲜水师一般的力量,都集中在了仁川一带,而在仁川,依旧还有将近两万的朝鲜兵马在驻扎。
现任的朝鲜国王,是李淏,多尔衮赐的王名叫忠宣王意思是忠诚大清的意思。
仁川城,今日因为天气的原因,驻扎在仁川西北的水师根本就没有出动,
临近中午,水师提督李浩见天气已经好转,因此特意派出两艘巡逻快船,出动,去例行巡逻。
朝鲜的战船根本无法更明军相提并论,在他们眼中,大型战船,不过是明军中等战船而已。
而中型战船,不过是明军中等水平。
今日奉命出去巡逻的是小型战船两艘,也就是他么的跟明军的一些商船大不了哪里去,上面就安置了一门青铜火炮。射程短不说,而且航速还不怎么样。
作为朝鲜水师百户的金成欢此刻正在自己的船舱中悠闲的喝茶。
朝鲜已经没有任何的战斗,他完全就不明白,李浩有什么必要还让自己巡逻。
巡逻,巡逻,还没有在自己家中抱起老婆睡觉的舒服。
有些不满的金成欢举起手中的酒杯一饮而尽。
哐当一声。似乎船舱房门被谁给推开,紧随其后一个红白交加的人冲了进来。
他么的谁啊,吓死我了,金成欢低头看了过去,这才发现,进来的人居然是自己的副官。
只是,一向就沉稳的副官,为何今日做出如此不堪入目的事情来。
“你这是怎么了,遇到鬼了,还是昨晚事情做多了?”金成欢皱眉不满问道。
副官现在还浑身发冷,额头冷汗直流,伸出手来颤巍巍的看着面前的金成欢后再次道:“百户。。。。。。。。明军。。。。。。。。明军战船。”
放屁的呢,明军早就已经不管朝鲜多年了,哪里还会有明军的战船,金成欢一脸的不敢相信再次举起酒杯。
副官见到金成欢不相信,失礼的拉扯着金成欢出了船舱。
金成欢不满的被拉扯到了甲板,这一抬头顺着副官的随后看了过去,顿时吓得一阵阵哆嗦。
远处的海面,密密麻麻的都是战船,那些战船如同乌云一样,似乎都已经要将海水填满,整个海面,都是战船。
在看那桅杆上飘动的军旗,那不是大明的战船,又是什么。
卡卡卡卡,金成欢的牙齿在上下打颤。他估算着,这起码有将近三百多艘战船。
三百多艘,而且看那上面的火炮,更是让人感觉到心惊胆战。
“快。。。。。。快回去,立即汇报督师,明军来了。”金成欢皱起眉头赶紧道。
仁川水师提督衙门,李浩并没有金成欢预料中的那种惊慌,相反,他内心,居然还有一阵阵的激动。
示意金成欢下去后,李浩当即往汉城方向跪下婆娑道:“大王,明军终于回来了。”
是朱由菘多心了,这些年来,虽然说朝鲜已经归顺了清军,但是这多少,是有一种被强制用军事力量来征服的,朝鲜上下,对于清军没有多少感情,但是对于明军来说,那才是有感情。
这些年来,朝鲜上下都希望明军能够出现,帮助自己打清军,可是一次次的等候,最终换成的都是泪水,这已经让在场的人不在抱任何的希望。
也就在大家都要认为已经无法在改变的时候,明军的突然出现,让已经心灰意冷的李浩再次燃烧起来希望。
几百艘战船。这是何等强大的兵力,当今天下,除了大明能够做到,又有谁能够做到。
激动中,李浩立即下令,让水师副将立即带领全部水师去迎接的时候,同时准备了马匹,他要亲自前往皇宫,将这个消息告诉大王。
仁川海面,众多的战船已经开始分开,形成了战斗队列,谁也不敢保证朝鲜方面现在是什么意思,以防不测始终是好的。
“他们来了。”已经进入到船舱的孙传庭指了下远处的海面对朱由菘道。
战船船队早就已经看到了远处当时的巡逻战船,只是朱由菘并没有下令攻击。
一旦攻击,安就是宣战,自己这次来,不过是借道而已,没有必要跟自己这个朝鲜过不去。
因此他并没有下令攻击。而是让这两艘战船回去的同时,让张明远做好准备,毕竟有可能,会爆发战斗。
如今,远处的海面,已经出现几十艘的战船,看样子,是全部水师已经出动。
太寒酸了,相对于自己庞大的舰队,对面的朝鲜水师就是小蚯蚓一般的纯在。
丝毫没有任何的伤害能力。
“明远,传令下去,不要开战,如果对方不动手,我们就不要动手。”朱由菘扭头对身边的张明远道。
张明远应了声,转身将消息传达出去。
战船开始互相毕竟,但是士兵已经将炮火对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