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霸汉-第1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惜,你还有一个问题不清楚,这可以说是你们的一大败笔,即廖湛是有着双重身分的人!”刘寅淡淡一笑道。
    “双重身分?”曾莺莺讶然问道。
    “他是你们天魔门十二圣使之一,但同时也是邪神门徒,所以,你们的消息传给了他,也等于送给了邪神!”刘寅道。
    “他是邪神门徒?”曾莺莺吃了一惊,脸色数变问道。
    “不错,天魔门之中早就有邪神的人安插其中,你们不知道,但这一切都瞒不过我!其实你的身分并不只我一个人知道,二弟也很清楚!”刘寅又道。
    “夫君也清楚?”曾莺莺再次吃了一惊。
    “不错,因为廖湛对他的忠诚比对天魔门更甚!”
    “为什么?”
    “因为二弟便是邪神的亲传弟子,在八年前他就背着我拜邪神为师。他以为我不知道,可是他也太小看我这做兄长的了,只不过他是我兄弟,所以我没杀他,因为我知道他绝不会甘心受制于邪神,他所做的一切虽然绝,却一直都只是为了超越我这个长兄,为了能复汉室江山,尽管他永远都超越不了我,可我原谅了他,即使是现在他想我死!想让刘玄杀我!我都不会怪他,但你却不同!”说到这里,刘寅露出残酷的笑容。
    “所以你要杀我?”曾莺莺觉得刘寅的心思深沉得有些可怕。
    “不错,我杀你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刘寅又道。
    “什么原因?”曾莺莺问道。
    “不想你坏了二弟的大事!”刘寅道。
    “坏他大事?”
    “不错,因为他想以另外一种身分出现,而他的真实身分则由刘嘉顶替,你是他的妻子,刘嘉如果和你同床共枕,必瞒不过你,所以为了不让他的计划穿绑,我必须代他出手杀了你!我知道他曾经爱过你,肯定下不了手!”刘寅笑了。
    “他要以另一种身分出现?”曾莺莺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不错,他会以改头换面术变成刘玄!然后,汉室的江山,就是我舂陵刘家的,而不是刘玄的,也更不会是天魔门的!”刘寅道。
    “你怎会知道这一切?”曾莺莺面若死灰地问道。
    “因为刘嘉在我和他之间选择了我,而在他身边的许多人也都是我的,邪神门徒之中也有我舂陵刘家的死士!”刘寅傲然笑了。
    “你为什么要对我说这些?”曾莺莺的心彻底地沉入了深渊。
    “因为让你死得明白,让你死得甘心!”刘寅冷然道,顿了顿,旋即又道:“还有许多事是你根本就无法想到的!就比如为何我会明知去宛城会是死路一条,却还要去!是吗?”
    “为什么?”曾莺莺确有些好奇。
    “因为我活着,便永远无法让天魔门与邪神门徒争斗起来,还有另外一支潜于暗处的邪宗!如果我死了,这三股力量就立刻会拼得你死我活,甚至是三败俱伤!从而最终能使天下得以安稳!”刘寅悠然道。
    “你死了便可让他们相互争杀?”曾莺莺不信地道。
    “没有人比我更了解二弟的性格,他绝对是个很有才华和智慧的人,当他化身为刘玄之时,不仅是邪神的弟子,也便成了你们天魔门的护法,有廖湛为其打点,保证天魔门不会有任何觉察,那结果自然会借此不断地消耗你天魔门的人。他为了摆脱邪神,也必会借天魔门之手诛除那些碍手碍脚的人!”刘寅悠然笑道。
    “你可以选择不死的!”
    “哼,如果我不死,二弟就永远都无法实现他替身的计划。天下间,惟有我才是他最敬惧的人,而你们天魔门与邪神的人都视我为眼中钉,我若不死,他们就不会存在大的矛盾,如此一来,我活着反而成了他们矛盾的缓冲!消灭天魔门、诛除邪神门徒和邪宗是我一生的心愿之一,如果能让这三股势力得到抑制和清除,我死又有什么不值得的?”
    顿了顿,刘寅又道:“我从来都不觉得死亡有什么可怕,自刘家江山改姓王的那一天起,我就不在为准备活着而忙碌,而是一直都在准备着死!”
    刘寅淡笑望着曾莺莺,又道:“我知道你师尊秦盟乃是大秦遗孤,一生都以复秦为目的,所以,他才会刻意培养傀儡皇帝,直到某一天,他也像王莽一样摄政天下,而你们不过只是他利用的工具罢了!”
    曾莺莺还能说什么?刘寅所知道的比她都要多,她只是猜测才得出的答案,而在刘寅的口中却变成了事实,说得那么肯定,却又确是事实。
    “你知道我做一切的目的,是为了谁吗?”刘寅悠然一笑,又问道。
    “谁?”
    “三弟刘秀,也即是枭城的城主林渺!”刘寅吸了口气道。
    曾莺莺神情变得有些怪异,反问道:“难道你认为他比我夫君更有潜力?”
    “不错!二弟之错,便错在不该成为邪神的弟子,否则,我根本就不必去认三弟刘秀,也不会承认林渺便是我刘室之后,只要我不开口,其他的任何人单方面承认林渺的身分,都绝不会有人相信,惟有我这舂陵刘家之主才能够为其正身!”刘寅有些无可奈何地道。
    曾莺莺这才恍然,否则以刘仲的才华,刘寅绝不会弃而不助,问题是因为刘仲乃邪神弟子。
    刘仲想刘寅死,而刘寅也安排了自己的后招,使刘仲得不到舂陵刘家之助,并让其引得天魔门、邪神、邪宗三股强大势力拼战,而刘寅可能安排下了另外的后招,以助林渺在这之中拣得便宜。
    江湖中皆传,刘寅智深如海,高瞻远瞩,是继武皇刘正之后刘家最可怕的人物,只听刘寅这一席话,曾莺莺便知道江湖中的传闻并没有错。
    刘寅在江湖中并未做出太多的大事件,但是江湖中人却能如此高看他,这说明,这一切并不是虚谈。
    刘寅突然笑了,笑得极为得意和诡异,也让曾莺莺感到一阵阵心寒。
    “你笑什么?”曾莺莺的神色间惧意大露,突然之间,她竟觉得刘寅像是一个无所不知的人,一个无所不知的人又如何能够战胜?她最后一点信心也被刘寅的诡笑夺走。
    刘寅吸了口气道:“我笑阴月圣女还是中了我的计!”
    曾莺莺顿时神色大变!
    “哈哈,不过已经迟了,你的天香魅法已被破!因为你连最后一点信心也完全失去了!”刘寅冷笑道。
    直到此时,曾莺莺哪还不明白?刘寅之所以与她说这些惊世骇俗的秘密,就是要夺其信心,彻底地破除她的媚功。
    刘寅不是想让曾莺莺死得明明白白,而是因为他根本就下不了手杀曾莺莺。
    普天之下,没有一个男人能在曾莺莺媚功未破之前舍得下手杀她,也不可能下得了手,刘寅也不例外!
    尽管刘寅知道必须杀了曾莺莺,但是那并不等于就下得了手。
    当年武皇刘正因杀无辜十数万,而道心尽去,心存魔念,这才走火入魔。如果一个真正的高手很违心地去杀死一个无辜而且对自己深具影响的人,那他心中将永远存在一个阴影,甚至使自己的心灵出现破绽,刘寅便不想这样的事情发生。
    天香魅法的媚功可谓是天下无双,在不经意间便会影响人的意志,使人生出无限的亲情或是杂念。
    刘寅也不能例外,所以他便说出了许许多多让曾莺莺骇然的话,以使其媚功损耗。
    天香魅法的施法者,与其本身的自信和意念是分不开的,当曾莺莺信心彻底瓦解后,对刘寅生出无限惧意之时,那么天香魅法则不攻自破。
    曾莺莺发现这一点之时已经迟了,刘寅自不会给她第二次机会!
    曾莺莺死了,刘寅的功力震断了其七经八脉,于是生机俱绝而亡。
    她死得很安详,仪态依然绝美,刘寅并不想破坏那种得天独厚的美丽,所以只以一种不破坏外表的方式杀了这位曾惊艳天下的美人。
    刘寅轻轻地叹了口气,他的额角竟渗出了汗水,与天香魅法相抗的经历,虽只是唇枪舌战,但是却与高手决斗无异,一不小心,便反会被对方所制。
    刘寅没被制,他的功力较之曾莺莺深厚得多,这些年的苦修已使他拥有了让人无法想象的意志力。
    江湖人总喜欢认为崆峒派掌门松鹤才是正道第一高手,他们却似乎忘了,刘寅乃是武皇刘正的亲侄子,在武皇自江湖中消失之前便有二十岁了,也便是说,刘寅才是武皇刘正真正的传人。
    刘仲的武功虽也在江湖中轰动,但却大多是由刘寅亲自所授,外加游学各地,遍访名师所得,刘寅才是真正继武皇刘正之后正道的第一高手!
    只不过,刘寅是一个极懂得收敛的人,在江湖之中,他从不轻易展示自己的武功,是以,他的武功多不为外人所知,这也是江湖中人将松鹤排在刘寅之前的原因。
    一个懂得如何隐藏自己的人是真正可怕的,而刘寅不仅懂得如何隐藏自己的实力,更懂得在沉默之中去发挥自己的所有力量。
    他苦心经营了二十余年,任何小视他的人都只会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都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远处的丫头并不知道曾莺莺死了,她们只见到刘寅和曾莺莺谈得很投机,直到后来刘家人宣布,曾莺莺暴病身亡之时,她们还以为只是在做梦。
    刘仲收到曾莺莺暴病而亡的消息及刘寅亲自写来的一封信时,他竟然哭了。
    刘仲哭了,便在自己的帅帐之中,当着众将士的面,毫不作伪地痛哭流涕。
    众将听了都为之心酸,主帅在帅帐之中流泪,他们觉得刘仲是一个不作伪之人。
    众将知道是曾莺莺死了,于是每一个人都原谅了刘仲!更为曾莺莺感到庆幸,能得夫如此深情,此生也算是值得了。
    不过,每个人的心中都不免多了几分惆怅,自古皆是红颜多薄命,曾莺莺也不例外。曾莺莺之死,并不只是刘仲一个人的损失,整个中原都不知道有多少王孙公子、江湖浪子为其落泪。
    刘仲掉泪,众将也相伴其哀然,不过,皆上前劝慰。
    刘仲流泪良久,才止住,一声长叹。
    所有人都以为刘仲在叹曾莺莺,但只有刘仲心中才明白,他从来都不会为女人流泪,从来都不会!
    刘仲流泪,是因为刘寅的信!
    如果说这个世上只有一个他最尊敬的人,那这个人不是武皇刘正,而是长兄刘寅!
    刘寅不仅仅是他长兄,更是兼半父之职,自小对他的关怀无微不至,其才华、其武学从来都是刘仲的榜样。
    也许正因为如此,他总觉得自己活在长兄的影子之中,永远都无法超越。
    刘仲这么多年来的努力,便是为了有一天他能够胜过长兄,成为武皇刘正之后刘家的第一人。尽管在许多时候他可以不顾牺牲一切,包括他长兄,但是没有人能否认他对刘寅的尊敬和感激。
    刘仲这一生,都深受刘寅的影响,在每一点细节之上,都似在模仿刘寅,这种情结,是外人绝无法明白的。
    刘寅来信了,告诉刘仲,曾莺莺死了。江湖中人都以为曾莺莺暴病而亡,但刘仲却知道绝不是这样。
    他可以肯定,曾莺莺是刘寅杀了,这让刘仲并不意外,他已经想到了这一点,而刘寅的密涵之上也说明了。
    刘仲不怪刘寅,他知道刘寅的性格,绝不会留下身后未完之事。
    刘寅知道了曾莺莺的身分,那么,曾莺莺迟早都会死。
    刘仲也很明白,他绝不可能下得了手,那么,刘寅代其出手才是最好的结果。但他也明白,刘寅一旦真的出手杀了曾莺莺,那么,他便是已经决定了什么。
    刘仲知道长兄决定了什么,所以,他才会流泪。
    没有人知道刘仲是为刘寅的决定而流泪,也许他再也没有当众为长兄流泪的机会了,所以,他毫不作伪。
    刘寅在信中已经估计到了自己的命运,但也隐隐透露了一点关于刘仲和邪神的关系。
    刘仲知道信中说到这里便已经足够了,因为他了解刘寅,写到这份上,就说明刘寅完全知道了他与邪神的关系,但刘寅却不是责怨他,而是叫他要好好利用这个身分和机会,为舂陵刘家争气。
    刘寅确实没有怪刘仲,而是劝刘仲不要顾忌什么,放手而为方是大丈夫所为,这种理解让刘仲感动。
    他知道,自己永远都无法超越长兄刘寅,永远都不可能比刘寅更强,因为他发现自己对刘寅而言已经没有任何秘密可言,但他对长兄的行事却依然一知半解,不得要领,只自这一封信之上,刘仲便可看出自己的差距。
    刘仲心中徒然有一种极重的失落感,就像是失去了久立于家门前的古树,在经历了无数风雨之后,视野突然开阔。虽然,是气象一新的感觉,可是,在突然之间,仿佛失去了重心,少了凭藉,无方向感了。
    刘寅便是那棵大树,但很快,这棵大树便会倒下,在刘仲的心中倒下,然后塌下一片天空。
    刘仲调整了一下心情,对众将的安慰只是笑了笑,仿佛倏然之间决定了一件事情,于是变得更坚定!
    林渺依然在枭城,同一天,他收到了两封信。
    一封是小刀六寄入关内的,告之其与呼邪单于交好,将与匈奴做生意,并附有呼邪单于欲与枭城、信都交好的文书。
    这确实是一件让人振奋的事,便连林渺和任光都不得不佩服小刀六。
    谁不知道呼邪单于最恨的便是汉人,但小刀六却能与呼邪单于搭上关系,真不知还有什么人是不能与小刀六发展生意关系的。
    林渺还知道小刀六这次前往大漠,还收服了几支马贼,沿途更受到了许多小部的欢迎,便是在南匈奴之中,也是极受欢迎的客人。因为小刀六的飙风骑为呼邪单于打了一次大胜仗,更将天机弩的威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飙风骑的威名确实已响遍整个大漠,其作战能力之强,几让呼邪单于惊羡不已。因此,小刀六便成了呼邪单于的贵宾,成了匈奴都要巴结的对象。
    小刀六确实是春风得意,匈奴的各大部落的酋长竞相交结,这也给他带来了无限的商机。
    匈奴人豪爽,如果认定了你,便是极诚恳,因此,在大漠,小刀六比在中原还要得心应手,是以,为耿况准备数千匹良马根本就不是问题。
    林渺还收到了刘寅的第二封信。
    这封信来得好快,快得让林渺的心情有些沉重。
    直觉中,林渺感到他预测的事情将要发生,心中的阴影也越来越重。
    刘寅没说刘玄召他相见的事,而是说,如果他有什么不测,那么舂陵刘家便要靠林渺了,而且还说将琦琪等人托负给他。
    这让林渺有点意外,这信为什么不是给他二哥刘仲,而是他呢?
    另外一个问题,也同样让林渺无法释怀,刘寅这是托孤吗?舂陵刘家可不只有他这个自小生长在外还未曾认祖归宗的野小子,至少,还有一直以刘秀之名存在的刘仲,就算是托孤也轮不到他。
    “难道刘仲也会出事?”林渺心中想,于是他决定要去舂陵一趟。
    无论刘寅和刘仲会发生什么,他都必须去舂陵,因为他乃是真正的舂陵刘家的后人,更是名符其实的刘家老三刘秀。
    林渺还知道,“光武”这个名字是武皇刘正给他取的,自小就对他寄予了厚望。
    “光武”,顾名思义,便是要恢复汉武皇帝刘彻全盛之时的大汉王朝。
    这是一个绝对有分量的名字,是以,刘仲用了这个名字十数年,却不敢在最后占有它,还得恢复自己的名字,就是因为刘秀之名乃是武皇刘正所取。
    在刘家,没有人敢冒犯武皇刘正,没有人不尊重武皇刘正,也正因为武皇七破皇城,杀寒了王莽的胆,才使王莽虽得天下,却不敢杀戮刘家之人。
    没有人会不明白,这是因为武皇刘正的存在。
    因此,武皇刘正不只是武林的一个神话,更是汉室江山和刘室子孙的一个神话,即使是刘正信口取的一个名字,在刘室子孙之中,也绝不也有人随便占用和取同样的名字,这是对武皇的一种尊敬。
    林渺就是刘秀,字光武,这是他的荣幸,因为这是武皇刘正为他取的,没有人敢随意冒犯这个名字。
    所以,林渺必须去舂陵,去认祖归宗!
    今日的林渺已不是昔日的林渺,动一发而牵全身,他已是十数万军民的最高统帅,每一个小小的错漏都会影响到这十数万人的生死。
    林渺不是莽撞之徒!
    也许在一年前,林渺还有点莽撞和任性,但一年后的今天,这一切却是不可能再发生了,他已经不是未历江湖的混混。
    此刻,没有人敢说林渺是混混,也许,在某些行为之上仍有点无赖的习气,但那绝不是冒失,而是手段。
    枭城也不是昔日的枭城,已经到了极盛之时,昔日的外城成了今日的内城,各路的商贩都赶趟儿似的挤向枭城和信都。
    这些商贩大多都是来自中原,因为他们知道,枭城和信都都有绝对上乘的北方货,更多的是来自漠外和长白山的宝贝,而这是在中原求之若渴的东西。
    来这里的有大商贾,有小商贩,当然,也有许多是探子,还有大量来枭城这片乐土开荒的难民。
    这使枭城和信都成了大漠与中原连接的枢扭,其经济自然以无法估计的速度繁荣起来。
    这让五校军眼红,让大枪义军也眼红,但是五校军根本就不敢轻迎枭城之锋芒,此刻枭城的铜马军可不是昔日的铜马军,其作战力之强,让王校心寒。
    当然,并不只有枭城军的力量,还有信都数万大军在虎视眈眈,任何想打枭城主意的人,便不得不考虑清楚,自己所要对付的是些什么人。
    枭城城主林渺,更是天下炽手可热的人物,其擅战更是天下闻名,以数千伏牛山的义军击溃王邑的十万中军,自百万大军的围困之下解救出昆阳。
    百余年来,天下从未有比这更经典的战役,除两百年前一代天骄韩信用兵达到了如此境界之外,谁能有这般威势?最多也只有西楚霸王项羽有过破釜沉舟的经典可以与之相比。因此,谁欲攻打枭城,还要问问,身边有没有像严尤那般名将。
    王校虽妒,却也并不是没有捞到好处,至少,林渺与白善麟的作法,使五校军也自枭城繁荣的生意网中获取了不少的利益,这比以前要好多了。
    冯逸飞多多少少还是有点感激林渺,而军师段让更力举与枭城结盟,以期分享更多的好处。
    当然,五当家黄宪却反对段让的提议,因为他认为枭城军不可靠,若结盟,他日只怕会被林渺吃掉整个平临城。
    冯逸飞一时也没主见,但至少,他不会与枭城为敌,也不想枭城变得冷清,这也关系到他平临城的利益。
    林渺心中自然很明白这一切,所以,他才敢在这种时候离开枭城而去舂陵。
    再过一段时间就没有这样的机会了,现在王郎的势力虽强,但北上的势头却被马适求的义军顶在巨鹿。
    马适求的义军有枭城与信都的支持仍可以撑上一段时间,所以林渺也并不担心南面的王郎。
    东面乃是义兄任光的信都军,更不用担心,北面则有大哥吴汉在渔阳的兵力,和上谷的耿况。
    耿况乃是耿纯的兄长,所以,耿况只会与枭城和信都交好,自不会威胁到枭城的发展。
    枭城处于西北王校,北面上谷,东面信都,南面巨鹿之间,确实占了地利、人和,加上天时,因此,正合林渺韬光养晦的策略。
    这一点连林渺都感庆幸。
    “大司徒!”马武大步横于刘寅身前,阻住刘寅步向禁宫的路。
    “马将军为何挡我去路?”刘寅讶问。
    “大司徒!”马武神色有些古怪,却不无忿然之色地欲言又止。
    “将军有何话不妨直说!”刘寅惑然。
    “末将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马武深深地吸了口气道。
    “但说无妨!”刘寅神色微变。
    “大司徒本可以不用回来的!”马武咬咬牙,似乎决定了什么道。
    刘寅神色微缓,顿时明白马武的意思,心中禁不住有些感动。马武确实是他比较欣赏的人之一,当日凭五千战士死守淯阳月余未失,这才能有绿林军反败为胜的战机,此人确实是个了不起的将才。
    “将军的心意,刘寅知道,但有些事情并不只是个人的臆断便可以决定的。做人,但求无愧天地,我为何不能回来?”刘寅说着,笑了笑又道:“以马将军之才,将来必是我大汉的梁柱,好好珍重!”
    “大司徒!”马武又叫了一声。
    刘寅心中暗叹,道:“我意已决,将军请回吧!”
    马武的目光丝毫不移,坚定地对视着刘寅,半晌才深吸了口气,恳然道:“大司徒是我马武最敬佩的人,跟大司徒一起作战的日子也是我马武最痛快的日子!”
    顿了顿,马武又道:“世间知音难觅,末将希望大司徒能在见了圣上之后来与我共论兵法!”
    刘寅望了马武一眼,平静地笑了笑道:“好,我记得将军的约会!”
    马武一抱拳道:“我在府上设宴相候,大司徒珍重了!”
    “珍重!”刘寅也还了一礼。
    马武迅速让开路,刘寅头也没回地便向禁宫行去,却听得马武的一声叹息自背后传来,他不由得又暗叹了声,心中涌起一阵莫名的悲哀。
    “朕传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