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厂公为王-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些都没什么,不过徐如意看到了不寻常的地方。
官道上偶尔有江湖客或者是差役骑马而过,但每一次当马匹经过那头黑驴的时候,总是会下意识的往旁边闪,好像并不想靠近那头驴,也因此,经常将骑者闪的一愣,不过倒也没有因此引发什么冲突。
从各种角度来讲,无论是个头,体魄,马都不应该害怕驴子,更何况还是飞驰的骏马。
“大哥。。”忍不住好奇,徐如意紧走几步,追上了黑驴的主人。
“额。。怎,怎么了”黑驴的主人是个四十多岁的男人,衣着简单,还带着两块布丁。皮肤黝黑,看着就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夫。此刻看到衣着光鲜的徐如意上来搭话,有点不知所措的样子。
客气的拱了拱手,算是对长辈的见礼,徐如意开口说道“老伯,您这头驴,好精神啊。”
“哈”许是看徐如意年纪不大,又举止有礼,老伯也就放下了心中的防备,回道“我这驴子可不一般。”
许是被挠到了痒处,又或者走的累了,老伯停住了脚步,打开了话匣子“我这驴啊,是那天我上山砍柴的时候在山上捡的。”
“捡的?”徐如意有些疑惑的问道。
那个时候樵夫砍柴多是为了进程里卖钱谋生。至于自家有地的平常百姓农夫大都自己在左近的山上或者树林里打点柴以作家用。
“说捡的也不太对”老伯神色神秘“那天啊,我在山上打柴。我这人没啥爱好就是干活的时候喜欢喝两口”
说着话,老伯解下了腰间的酒皮囊,拧开盖子,喝了一口,随后本想拧上盖子,不过想了想,又递向徐如意。
“谢谢老伯”徐如意接过皮囊,也不客气,仰天灌了一口。倒不是徐如意不知道推让,而是喝酒能拉近关系。就好像两个人抽烟,互相递个火就能亲近不少。
“呵呵”老伯看徐如意的痛快劲,心里更无防备,接着说道“那天我看完了柴,捆好了,就在一个树墩子上寻思着喝两口,结果刚拧开盖儿,这老家伙就不知道从哪冒出来了。”
“哎呦”正说着话,后边的黑驴用大脑袋撞了老伯一下,眼神似乎有些不满。
对,不满,徐如意也不知道自己怎么看出来的,就觉得这驴的眼神真的很特别。
“好,好。”老伯被顶了一下也不生气,只是从怀里拿出一个破碗来,又把酒囊里的酒往里边倒了一些,送到了驴头下边。
“呼噜呼噜”黑驴将大嘴埋在碗里,不客气的喝了起来。
“当时啊,它直接就把我的酒囊抢走了,叼着口儿,头一仰,全给我喝了。”老伯脸上露出笑意“我当时气得不行,想宰了它吃肉,但又怕它是有主的。”
“后来我四下里找了找,发现它好像是头野驴。不过也不知怎么,就一直跟着我了。我心想,白捡的总不能亏本吧,就把它给带回家了。”
“谁想到啊,这驴子壮是壮,能背能驮的,比牛都有劲儿。可就是不让带龙头啥的,不拉磨。这倒也没啥,关键它还和老汉我抢酒喝”
“这酒叫它喝的呀,比老汉我自己喝的都多。不给还不行”老汉说着,伸手打了驴头一下,倒也不重,“不给就满地打滚,还顶我。你说不要了吧,我还怕被人抓了吃肉,毕竟养了挺久,也有感情了。”
“这样啊。。。。”徐如意若有所思。
之前徐如意一直想着要买匹马当坐骑。之前在千灯镇上,他也曾抽空去马市上看看,不过结果并不理想。问题不在马上,而在他自己。裆下的不同暂且不说,最主要的是他不会骑马呀。
前世里他总共就旅游的时候在蒙古草原上骑过两回,还是那种被人牵着,不让跑的马,那脾气,安两个角说是牛都有人信。
如今真的骑上了高头大马,他被颠的头晕目眩,差点被摔下来。
一连试了三四次,徐如意终于放弃了,明白自己五行缺马,而且还是没法补的那种。
当时也是惯性思维,没想着找个替代品,如今。。。。。
“老伯”徐如意面带微笑,微微躬身
“怎么?”
“您看,能不能把这驴卖给我啊?”徐如意说着,从怀里掏出十两银子。
这是之前自己的乖徒儿古云真孝敬的。不得不说,他可真是个土豪,他那小书童所背的行李里可谓是黄金不缺,白银不少,还暗藏珠宝。徐如意也就没和他客气。
“卖给你?”老伯听了一愣,随即上下打量他一下,“你要这夯货干嘛?”
“老伯您看”徐如意张开双臂,原地转了个圈“我要去CD那边投亲,可我这小身板实在骑不得马,家里也没说给准备个轿子啥的,就我孤身一人,行走实在多有不便,如果能有您这头驴,那我的路程可就轻松不少了”
许是看出老伯的顾虑,徐如意又说道“您放心,我一定好好照顾它,绝不会害它性命就是,我那亲戚家中颇有余财,将来就算将他养在家中也不差它这点酒食”
“好吧”老伯想了想,终究还是同意了“不过钱我就不要了”
“您拿着,我不差这点钱,毕竟这是您的驴”
一番推让之后,老汉终究还是收下了这十两银子,徐如意也心满意足的骑上了这头小毛驴。
十两银子买头驴可绝对不算亏待,那个时候,一头牛也才五两银子左右,如今得了十两,老汉自然也是心里快活,连带着,把自己的酒皮囊都送给了徐如意。
第四十九章 兴亡皆苦
中华五千年来,盛极一时的名诗名句历朝历代可谓数不胜数,或因辞藻的华丽优美,又或者因为当时的政治需要,甚至有可能是因为作者自身的身份和名气等等。但真正能够做到流传千古的却并不多,它们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打动人心,让与闻者产生共鸣。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张养浩的一首潼关怀古真可谓道尽了世事沧桑。
“黑子啊黑子,”徐如意坐在黑驴的背上,轻轻地抚了抚它的鬃毛,“真希望你能走慢点啊。。。”
黑驴并不能理解自己背上主人的话语,依旧悠闲地走着。
对于自己胯下的黑驴,徐如意大概有了些了解,也有了些猜测。
自从买了这头驴子,徐如意觉得自己应该是捡到宝了。这头夯货虽然平日里懒懒散散的,但每次只要酒喝饱了,那可真是一路狂奔。虽然不至于日行千里,但一定的距离下,速度真是不弱于一般的骏马,而且还很稳,坐在它背上的徐如意从来没有颠簸的感觉。
徐如意并没有相马相驴的本事,不过前世的时候,他曾听人说相声的时候提过一种特别的驴。
龙性本淫,常常与其他族类交配,若是将蜈蚣污了,生下的叫飞龙;若将马污了,生下的就叫龙马;其中,若将驴污了,生下的就叫做特。传说文昌帝君的坐骑就是特。
人们常说千里独行特,指的也就是这种驴。
它的速度徐如意是体验到了,不过他宁愿它能走的慢一点。
半个月前,蜀中CD南边的叙州府地龙翻身,殃及治下一十六个村县。(根据大明朝的版图划分,全国共分两京一十三省。其中四川布政司,也就是相当于今天的四川省,下辖九府一州。叙州府和CD府都属于其管辖范围。)
古时候的通讯与交通并不发达,尤其关键的是官员的职责划分太过于复杂和简单。
说简单,四川布政使衙门基本可以直接管辖自己治下所有的人事政务,一场地龙翻身,衙门官员只要把事情调查明白,上报朝廷也就好了。
说复杂,则是因为四川之内名义上虽然布政使官职最大,但他不能管到军队的头上,不能管到藩王的头上(蜀王朱椿,洪武二十三年就藩CD府),所以如果要调查地龙翻身所造成的损失伤亡,就只能靠自己手下的那些书生文官,还有衙役班头等等。
互相推诿,效率低下,又怎么能够很快的将事情查好上报呢?
对于这些真正办事的人来说,地龙翻身又翻不到他们的头上,查的快慢好坏都不会影响自己的前程,就算上边想发火也拿他们没办法,毕竟法不责众。
不过下边受灾的百姓可就受了苦了。
“唉。。。”徐如意叹了一口气,有些无奈的闭上眼睛,摇了摇头。
虽然距离四川布政司还有一段距离,可是陆陆续续的,官道上,城镇里已经开始出现逃难的灾民了。
灾民与一般意义上的乞丐还是有些不同的,最大的区别在于眼神,乞丐的眼神是一种习惯,要到钱的时候,他们的笑不假,挨饿叫喊的时候他们的哭也不真。而这些逃难的灾民,他们的眼神之中有着疑惑,有着茫然,还有着渴望。
只要看着他们的眼睛,你似乎就能明白他们心中的迷茫:“为什么是我?”“我要去哪?”“我会怎样?”
天灾与人祸不同,人祸发生的时候,你可以有一个发泄和仇恨的对象。比如你被强盗抢了,你可以骂强盗,你可以拼命。可天灾发生的时候,你也只能怨自己倒霉了。
古时候的百姓,生活上并没有保障,一旦老了,那就只能靠自己年轻时候攒下的家底来过活。可对于这些种地吃饭的农民来说,他们又能攒下多少钱呢?所以也才有了养儿防老的说法,只要你把土地留下,哪怕你老了,不能耕种了,可总还有你的儿子来继承你这微薄的产业,继续那土里刨食的生活。
可是,一场地震,地陷天塌。灾民们或许不在乎失去的房屋,甚至没有时间去为逝去的亲人伤心,他们在意的是土地。叙州府的灾民们本来还在庆幸地震发生的时候他们还并没有开始春种,但接踵而至的水灾却如当头一棒,将他们的希望彻底打灭。这一次的地龙翻身,让流经当地金沙江、岷江相继决口,一十六县无一幸免,千里良田毁于一旦,他们也只好踏上了逃难的旅程。
徐如意坐在驴背上,回首望着南京的方向:“希望朝廷能够及时的采取些措施吧”
巳时
承天殿
今日的早朝到此刻也还没有结束。
纷纷扰扰的喧闹声充斥着金碧辉煌的殿堂,让原本庄严肃穆的朝堂变得好像一个菜市场一般。
“陛下,地龙翻身实为上天对陛下的警告,陛下理应下罪己诏,安抚天下百姓”御阶之下,东宫侍读涕泪具下的看着朱元璋。
“臣礼部尚书王朋附议”
“陛下,地龙翻身,此乃不祥之兆,必为上天示警于陛下,望陛下自省!”齐泰也越众而出,不甘人后。
“陛下,自汉以来,天人感应以多得印证,乃天下至理。若陛下不纳臣言,上天震怒,频降天灾,则社稷危矣啊!”吏部尚书姜宇成在地上磕头,额头青紫一片,可见用力之重。
“陛下,臣。。。”这是御史大夫段哲。
“陛下。。。”这是礼部尚书冯英。
“陛下。。。。”
。。。。。
吵闹总的来说应该分为三方。以冯胜、蓝玉、王弼、汤和等为首的军中勋贵一如既往的保持着沉默。军政两分,勋贵不得参与政务是朱元璋定下的铁则,虽然后世渐渐地被废去,但至少在洪武朝,这条规定还在坚定地执行着。
另外两方,身为至尊的朱元璋和底下的文官集团,则是这场喧闹的主角,或者更准确的说,此时此刻,面对着群情激奋,争相发言文官们,朱元璋只是保持着沉默,只是他那压在肚皮下的皮带,还有那粗重的喘息声则显示着他内心的愤怒,显示着他是有多么的想举起屠刀,只可惜他不能,因为文官中带头的,不是别人,而是他最疼爱的孙儿,朱允炆。
大概一个月前,为了让朱允炆更早的得到锻炼,朱元璋特准朱允炆可以一同上朝参政。
“皇爷爷,地龙翻身,天人感应,或许真的是上天示警于我皇室,可能。。。。。。。”
听着左前方几步之遥的朱允炆侃侃而谈,朱元璋真的有些失望了。
‘或许真的应该让那个小太监赶紧回来了!一个腐儒又怎能坐稳这锦绣江山呢?’
第五十章 白莲疑踪
四川布政使司何斌,虽然用八百里加急送来了蜀中天灾的消息,可是出发的时间本就不早,如今朝廷收到消息已经是半个月以后的事情了。
灾情如火,本就是从乱世之中走出来的朱元璋对天灾的可怕感同身受。
不能再等下去了!
三天了,从朝廷收到消息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三天,朱元璋的耐心终于在此刻被耗尽了。
“够了!”声音回响在承天殿内,
朱元璋的声音虽然苍老而低沉,但那手握乾坤的帝王之气不减,朝堂上的吵闹好像突然被人画上了休止符一般。所有人都闭上了自己的嘴,静静地望着龙椅之上的真龙天子,等待他最后的裁决。
“着,户部调银一百万两,火速发往四川!”
“着,吏部火速选派天官,前往叙州府体察灾情!”
“礼部立刻传旨蜀王朱椿,立刻发兵前往灾区,统管当地治安,若有异动,可便宜行事!”
一连三道旨意,全部都围绕着救灾的主题。
“陛下!”
“陛下!”
“哼!”朱元璋怒哼一声,终于还是说道“朕即刻发罪己诏,自省己过,诸卿无需多言!”
群臣跪倒在地“吾皇圣明!”
一声声歌功颂德是如此的刺耳,朱元璋叹息一声,挥了挥手“退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三三两两的朝臣聚在一起,他们还要讨论具体的实施,以及救灾的人选等事宜。
朱元璋本可以更早的说出自己的决定,但他依然等到了今天,只是因为他希望朱允炆能够自己想明白其中的道理,可惜他没有。
在朱元璋的心里,三天的时间并不多,他等得起,但有的时候三秒钟就能发生意外,更何况是三天的时间呢?
灾民的出现直观影响最大的就是治安。衣食无着又一无所有的农民历来都是暴乱的主力。长期的劳动让他们有了较为强健的体魄,而失去一切的现实又给了他们放手一拼的勇气。
他们或许不会直接的冲击官府造反,不过走入绿林,动刀行抢还是没有问题的。
当然,能够在此时想到落草为寇的往日里当然也不会是什么本分的人。
马头山位于叙州府屏山县东侧,这个名字是谁起的,已经没人知道了。不过山上最近可是热闹起来了。
齐老四以前是屏山县当地有名的大混混,属于是地头蛇一级的。往日里横行霸道,手下也有十几个弟兄,如今一场地龙翻身,齐老四靠着自己往日里的一点积蓄,又找了几十号人,洗劫了两家大户后,便一起来到了这马头山上开山立寨。灾民的日子不好过了,不过他们的日子反倒不错。
寨子建的很快,毕竟是这时候的苦力好找,一抓一大把。
今天,是齐老四正式就任寨主的日子,早在四天以前,寨子就建好了,不过他愣是等到了今天,因为他找了个算卦的说今天是黄道吉日。
寨子的规模并不算太大,不过也不小了。按理说今天应该热热闹闹的,不过不知道为什么,寨子里并不能看到一个人影,甚至连说话的声音都没有,只是一片死寂。
“吱扭~”
一双玉手缓缓地推开了山寨大厅的两扇大门,温暖的阳光随着大门的打开,照进了这宽敞的大厅。
“你就不知道收拾收拾啊!”娇柔的声音响起,说话的是一个年轻的女子,尖下巴,身穿一件月白色直领斜襟长衫,黑亮的乌发,头绾风流别致乌蛮髻,肤如凝脂的手上戴着一个翠珠连袂金镯,水汪汪的大眼睛顾盼流波,说不出的灵动,正是莫愁湖边徐如意见过一面的白莲佛母唐赛儿。
“是属下的不是,请佛母责罚”身背后,一个身穿月白色袈裟,肥头大耳的和尚低头认错,不过语气显得有些随意。这大和尚不是别人,正是白莲教的右护法,法号无生,人送外号“从不惹事”。江湖中或许有叫错的名字,但从没有取错的外号。无生的外号很有意思,听起来好像是说他很老实一样,但实际上恰恰相反。他手上杀的人估计比一般人一生见过的人都要多的多。他这个外号并不是说他不主动惹事,而是他每次杀人前总要找个理由再动手,而且杀完了人还会把这个理由写在现场。这些理由当然不是什么正经的理由,有时候还很荒唐。比如说三年前,他奉命屠杀河北李家庄的时候,他在墙上写的理由就是“他们看我的眼神不正经。”
“每次都这么说,真没有诚意,哼”唐赛儿皱了皱娇小的鼻子,轻哼一声,随即说道“阿大阿二!”
“属下在!”阿大阿二站到唐赛儿的身前。
“收拾收拾吧”唐赛儿往地上一指。
“谨遵佛母法旨!”阿大阿二态度恭谨,回答干脆。答应一声之后,便回身招呼了几个人,走进了山寨大厅。
大厅的地面上,纵横交错的数不尽的尸体倒在了地上,一双双绝望的眼睛大大的睁着,有的手里还握着兵器,不过显然并没有什么用,所有的死者都是这无名小寨的人,并没有外人的尸体。
曾经幻想着要做一番大事的齐老四也死了,不过他的尸体依旧还保持着坐姿,就坐在大厅正当中的那把交椅上。
“他怎么坐着就死了?”唐赛儿有些奇怪,她之前没有注意到。
“谁知道呢”无生答道。
“你做的你不知道?”对于无生的答案,唐赛儿肯定是不信的。
“额,”无生挠了挠自己的光头,似乎也有些纳闷儿“当时他手下的这帮杂碎一拥而上,我也就没注意,等我都杀光了,才发现他已经死在那了,嘴角有些泛绿,可能是服毒了?”
“吓死的”阿大上前看了看,肯定的说道“嘴角这些墨绿,是胆破了。”
“哈”无生笑了一下“还真有吓死的啊,我还当他服毒了呢,当时我还想说他可真是条汉子。”
“这次又找的什么理由啊?”唐赛儿有些好奇。
无生伸手一指西侧的墙上。
唐赛儿抬眼望去,只见墙上鲜血写就五个大字“名字不好听”
“噗嗤”唐赛儿忍俊不禁,伸手打了无生的光头一下“你可太损了,亏你还是个出家的。”
“阿弥陀佛”无生双手合十,口宣佛号“出家人不打诳语,齐老四这名字确实不好听啊。”
第五十一章 寨内论事
以白莲教的权力架构,教主至上,其下为左右护法,总理江湖事务,再有莲花使者掌管教中内务,还有风雨雷电四位天威尊者掌教众赏罚,还有天地人神鬼五路将军统领四方教众,掌征伐。这些掌权者虽然地位互有高低,但因为职司不同,彼此一般互不统属。在此之外,还有五位长老,代表白莲教行走江湖。他们地位超然,什么都可以管,也可以什么都不管,他们的意志就代表了白莲教的信念。
马头山无名寨子的大厅之中已经被清理的干干净净,大门紧闭,虽然屋外的月光照不进来,但大厅里灯火通明。
最上首的交椅之上,佛母唐赛儿恬静的坐着,身背后站着自己贴身的护卫阿大和阿二,身前不远处,五张椅子以二三之列排开。最前方的座椅上坐着白莲教的左右护法:司空玄、无生。后面的三张椅子上,则分别坐着两男一女。他们分别是白莲教三位莲花使者:“白莲使者”宋义、“绿叶使者”石真、已及“金藕使者”赵娘子。
“无生老母降凡尘,光照众生永长存”唐赛儿高声一唱,手结莲花印,放于胸前,神色庄严。
“天生地养万万载,不堕轮回佛子心”身前众人包括身后的阿大阿二紧跟着唱道,同时手结宝瓶印放于额前。
唐赛儿双手打开,手心中出处无数金银粉末,飘飘洒洒,于半空中交汇,隐约间众人仿佛看到了一副无生老母降世图。
片刻,尘埃散去,厅堂之中似乎散发着异香。
“大和尚!”白莲使者宋义当先开口“你这选的什么地方啊。。。。。”
无生是这里唯一的出家人,宋义的话很明显是对他说的。
“怎么,施主不满意?”无生右手单掌立在胸前,态度恭敬的看着宋义。
宋义身为白莲使者,入教最早,是老一辈的人物了。如今算来已经六十多岁了,说话极有分量。
“和尚我已经尽力了啊。。。”无生辩解道“又要在叙州府内,又要偏僻,易守难攻,最后还要有个深邃的山洞,这么多的条件,我能找到这个地方已经不容易了。”
“算了,无生也不容易,就别挑剔了。”宋义的身边,金藕使者赵娘子也出声劝慰,声音妩媚。
“哼”宋义冷哼一声,也没说话。
“还是说正事吧,现在什么时辰了?”唐赛儿开口道,声音清脆动人。
“应该快到子时了”阿大低声说道。
“蝎老应该快到了吧?”唐赛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