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厂公为王-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督主。”云铮悄声说道:“蓝。。。凉国公明日可能举事!”
“消息可靠吗。。。”徐如意的神色有些复杂。
“不知。”云铮摇头,从怀里掏出了一张纸条:“今日小人上街回来,有个小童在衙门口给小人递了一张纸条,说是有个老头儿给他的,让他转交给小人。”
徐如意接过纸条,定睛观看,只见上边写着:“中秋之夜,蓝玉将入三千营率军夺门。”
云铮又接着说道:“小人这两日仔细翻看与三千营相关消息,发现所军都督府、兵部、三千营似乎确有异动,纸条上的消息未必是空穴来风。”
说着,将自己刚刚查到的这几日有关三千营的消息消息说了一遍。
“知道了。”将纸条放入怀中,徐如意转身出了东厂。
虽然心中早有猜测,但真当猜测变为现实的时候,徐如意还是有些接受不了。蓝玉对他的恩情,其实都是源自于一个误会。可恩情就是恩情,在凉国公府上的日子是徐如意过的最舒心的日子,王方对他的关爱,蓝玉和牧夫人对他的照顾,这些都是做不得假的。
男儿立于世,仇要报,恩也要还。
若遵从徐如意的本心,他恨不得帮着蓝玉一块儿杀入皇城,将朱元璋斩于剑下。但他不能。这个纸条是谁送来的?徐如意不得而知,但无非就是天门、或者。。。朱元璋!
天门送来纸条是为了让他赶紧报告朱元璋,展现自己的忠心与能力。
而若是朱元璋送来的,那就是在考验他的忠心。他必须立刻进宫禀报,否则,稍一耽搁,勾起朱元璋的疑心,自己小命难保!
纸条既然送到了云铮的手里,那就说明传递消息之人不想见他,而是想让他自己选择。
‘我有的选吗?’走在街上,徐如意的脸上露出一丝苦笑。
有!
徐如意的目光慢慢坚定起来,双拳渐渐握紧。掉头向凉国公府而去。
就赌纸条是天门送来的,最后去见蓝玉一次,见他做什么?徐如意自己也不知道。
无论蓝玉反不反,皇上都会杀他,换做自己是蓝玉,也一定会拼一把,可他还是决定去见蓝玉一面,不然自己的心过不去!
。。。。。。。
是夜、月圆
凉国公府演武场上,蓝玉一把大刀上下翻飞,舞的虎虎生风。赤裸的上身汗水挥洒,双目赤红,嘴里呼喝有力,宣泄着心中的愤懑、不满。
“谁?!”一声历喝,长刀脱手。
“乒”
一声脆响,刀剑相击。
“当郎朗~”
长刀落地。
蓝玉抬眼观瞧,月色下,一个男子头戴猴子面具,一身紧身夜行衣,右手持剑,左手背在身后,傲然而立。
蓝玉上下打量了一番,开口问道:“你是谁?深更半夜来我国公府上,不知意欲何为?”
“公爷。。。能不能。。。不反。”
来的时候徐如意准备了一肚子的话,没想到真见了面,却冒出了这么一句来。
“不反?”蓝玉一挑眉毛,从腰间拽出一条汗巾子擦了擦身上的汗水:“蓝某听不懂你再说什么。”
“公爷不必多心,咱家乃是新任东厂提督太监。今日东厂收到密报,公爷欲在中秋之夜起事,不知真假,所以特来相问。”
“东厂?东厂就是这么办事儿的?倒是新奇。”蓝玉笑笑,仍旧没有回答。
徐如意颤声说道:“相信公爷也明白,咱家到此,已然担了天大的干系。事到如今,公爷难道就不能给句准话吗?”
沉默片刻,蓝玉收起脸上的笑容,认真的看着面前的东厂提督,开口说道:“蓝某虽然不知公公为何愿意前来相劝,但想来不会是皇上授意的。好,既然你问,那蓝某就告诉你。”
“我蓝玉,反定了!”
云大片大片的飘,将明月渐渐隐去。
不知从何处而来的风,吹来了天上的云,吹起了地上的落叶,却吹不散蓝玉铿锵浑厚的嗓音。
“我蓝玉一声戎马,征战天下,为他朱重八打下了这大好的江山,扫除了北元余孽。一身战功赫赫,我有做错过什么?”
“有,过错当然也有。硬要说的话,我玩儿了蒙古大汗的老婆,还曾带兵强冲喜峰口。但这又有什么打紧?值得他把我梁国公之爵改成凉国公?”
“说一千到一万,还是因为他朱重八怕了,他怕我造反,或者说,是怕我们这些老兄弟造反。徐达死了,我大哥常遇春也死了(蓝玉乃常遇春内弟),李善长死了,刘老道也死了(指刘伯温)。哪一个都是他朱重八搞死的,如今算算,轮也轮到我蓝玉了!”
“你自己说,要是换成你,你会怎么做?”
一番怒吼,说的徐如意哑口无言。
半晌
徐如意开口道:“不论有没有反心,只要有了造反的能力,那他就该死了。我明白公爷的意思了,可明日起事,公爷又有几成把握?”
“哈哈哈哈。”蓝玉仰天长笑:“最多也不过一成半。”
一成半?一个有些奇怪的数字,不过徐如意却没有多想。
“那何不。。。”
“何不什么?”蓝玉好笑的看着徐如意:“何不等等,也好多活两天?你当我蓝玉怕死?”
“。。。。。。。”
“既然公公今日来此,我蓝玉也和你说句实话。造反成不了,其实每一个跟着我的老兄弟都知道,我一开始也和他们说了。可他们为什么还愿意跟着我干?因为我们要出一口气!呲他朱元璋一脸血我们也觉得值!”
“傅友德冯胜他们总劝我说此事成不了,可他们却不明白,成不成,他们也活不了,等着看就是了,早一天晚一天的事儿。”
“你一会儿走后,无论你是去告诉朱重八也好,不说也罢,这都不要紧的。大势已成,众心所向,他拦是拦不住的,哪怕是把我蓝玉立刻处死也没用!”
“哈哈哈哈”又是一阵大笑响起。
。。。。。。
宫门早已落锁,隔绝了皇城内外。
大门能关住人,却关不住消息的传递。
阴影中,一个中年男子鬼鬼祟祟的来到了东安门前,手里攥着一个纸条,在门上敲了六下,长短交错,似乎是什么暗号。
过得片刻,门缝里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谁?”
“蓝,二十七,有紧急密报送上。”
沉默片刻,东安门的最左下角传来轻微的响动,一个门钉被人从里边抽去,露出一个拳头粗细的孔洞。
“递进来吧。”门里的声音再度响起
“是。”男子将手里的纸条向里送去。
“干什么?”男子突然低声惊呼,手里的纸条刚被拿走,就觉得自己伸进去的手似乎被什么东西扎了一下。
“没什么,有只蜜蜂。”
“哦。”男子挠挠头,暗道晦气,便又转身离去。
。。。。。。
冷宫,皇上关押妃嫔之所在。
其实皇城之中并没有任何一处宫殿叫做冷宫。
乾西宫位于御花园西侧,自从三位妃嫔陆续病死于乾西宫,这乾西宫也就成了一处实际上的冷宫,连皇上也不愿来此。
不过李彩娱倒是很喜欢这个地方,有事儿没事儿总喜欢在这儿逛逛,因为这里够冷清,够阴森。
脚步声响起,李彩娱眉头一皱,但随后又舒展开来,目光看向来者,轻声笑道“怎么了,脸色这么难看。这是谁又惹得我们的赵大堂主如此气愤啊?”
赵鹿亲,天门巽字堂堂主,脸色阴沉,来在了李彩娱的面前:“蓝玉明天起事的事儿你有没有告诉小门主。”
“没有啊?”李彩娱皱眉:“怎么这么问?”
“你自己看吧。”一个纸团弹向李彩娱的脸上,被李彩娱随手抓在手中。
“就在刚刚,蓝玉府上检校送来消息,要不是老子下边儿的孩子们机灵,估计消息就递到皇上那儿去了。”
“人呢?”李彩娱看完纸条上的内容,脸上浮现怒色。
“放心吧,处理了。”赵鹿亲冷哼一声:“被黄蜂尾扎了,估计现在应该都化成水儿了。”
李彩娱将手里的纸条一撮,化为碎屑:“这事儿我没告诉小门主,老张老刘那边儿也没有信儿,估计是老钱那边儿露的风。”
“不管谁露的风,关键小门主竟然去了蓝玉的府上,你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凉国公府上的检校可不止一个,今晚杀了一个,但日后若是一时不察,让皇上从其他检校口中知道了今夜徐如意见蓝玉的事情,那麻烦可就大了。就算检校被老张看死,滴水不露,可别忘了,还有一伙子锦衣卫在外边儿呢。到时候东厂关闭不说,宫里的太监最少也得死上一半。”
“我当然知道。”李彩娱思索片刻,笑道:“小门主或许只是一时冲动,毕竟还是小孩子心性,相信明早他就该入宫禀报了。”
“若他不来?”
“不会。”李彩娱摇头:“他不来,老钱押也得把他押来。不然。。。”
“麻烦可就大了”
“但愿如此吧。”
实际上,李彩娱和赵鹿亲却是多虑了。不用明早,此刻,徐如意已经在东直门前的墙根阴影之中坐好,只等明日宫门一开,便入宫面圣。
他也是想明白了,在皇上面前多表忠心,获得信任,之后才有机会获得蓝玉的审讯权。蓝玉的命他救不了,但让他走的安详点儿,少受点儿苦楚还是可以的。
到时候拖一拖,说不定会有什么转机呢?
。。。。。。。
另一边,蒋環看着手里的纸条,暗暗咬牙。
就在刚刚,他收到白莲教飞鸽传书,只有七个字:“天门门主徐如意”。
之前蒋環就一直奇怪徐如意到底是什么样的身份才值得天门拿出一张人皮面具来保。百思不得其解下,他便传信唐赛儿,把事情原原本本的说了一遍。没想到却得来这么个消息。
“唉。”蒋環暗叹,早知道徐如意的身份,他就是拼了命也。。。
好吧,这只是想想而已。天门虽然没落了,但白莲教也没好到哪里去,若是两方再来硬拼一次,便宜的不过是朱元璋而已。这也是为什么楚埋儿当初敢来与他交易的原因。
说起来,当初白莲教内部曾经讨论过将天门的消息透漏给朱元璋,然后自己坐收渔翁之利。可结果事情还没有定下来,便收到消息,上一代左护法被天门三个堂主暗算,废去一身武功。
所以说,除非有把握将四散各地的天门二十四堂一网打尽,不然的话,两方不过是两败俱伤而已。
第一百二十二章 反!
洪武二十六年的八月十五与以往似乎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
同样的明月几时有,同样的人约黄昏后。
这是一个美好的夜晚,在大街上,人们提着灯笼,那一个个漂亮的灯笼,代表着人们心中的那份喜悦。小商小贩肆意的叫卖着自己的货物,吸引着往来的游人。
熙熙攘攘的人群川流不息,摩肩接踵在这里不再是一句比喻,而是成了事实。即使如此,耍狮舞龙的队伍依旧还能够在人群中找到合适的缝隙前进也是一种本事。
大姑娘小媳妇们也难得的走上了街头,可在这种情形之下。。。几声羞涩的低呼也就在所难免了。小偷多,占便宜的人也不少。
“嗖~”
“啪!”
一声声清呖接连响起,烟花在天空中肆意的绽放,“星如雨”便也就是这番景象了。
站在五凤楼上,朱元璋观望的看着城中的繁华,张开双手,爽朗的笑道:“这就是大明天下,这就是我朱家千秋万代的江山社稷。”
“只可惜此月难长久,此景难长留啊。”身背后,徐如意暗自想着。
似乎是感受到了徐如意的情绪不对,老张不动声色的轻轻一指,点了徐如意一下。
徐如意扭头一看,只见老张板着脸瞪了他一眼,随后面上立刻扯起了一个万分自然的微笑。
‘四川的变脸也不过如此了吧。’徐如意暗自吐槽,但脸上也勉强挂起了微笑,只是没那么自然而已。
夜风渐起,吹动那冰冷的帝王心思。
没有转身,目光深邃依旧,还是看着远方:“你能够一大早便进宫告诉朕蓝玉的消息,朕很高兴,说明你往日里所说的奴婢本分也都是真的,不只是说说而已。
其实朕已经猜到了蓝玉想要谋反的事情,甚至于今天这个机会,也是朕送给他的。
蜀地一群乌合之众,打赢了有什么奇怪?朕不过是找个由头让南京更热闹而已。热闹也就是乱,不乱,他又怎么能反?”
或许是晚膳的时候多喝了两杯酒,让朱元璋今天的话格外的多:“他蓝玉百战百胜,我朱元璋又何尝不是杀伐无忌?天下大势在朕,朕又岂会怕了他?
腾骧四卫已被朕调入宫中,看护四门,禁军三大营他蓝玉经营多年,顶多只能使得动一个三千营,这样便想取朕性命?可笑!可笑!”
徐如意心中暗叹:‘其实他自己也知道不能成功,只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罢了。’
“徐如意。”
“奴婢在。”
“今夜或许不会平静,允炆胆子小,你去陪陪他吧。”老人不放心自己的孙子了。或许也只有在这一刻,朱元璋才更像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是。”徐如意跪地磕头,随后顺着阶梯下了五凤楼。
向东宫寝宫去的路上,徐如意脑中一直在回忆着昨日晚间与蓝玉的会面。令他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那一句“呲他一脸血。”
一代英豪的最后一战,两位英雄的正面交锋,一个严阵以待,一个慷慨赴死。这一战将是何等悲壮!
徐如意很想亲眼见证这一幕,但他的心告诉自己,他还不够资格,他的心还不够狠,不够硬。如果真的让他看到一个浑身浴血的蓝玉,他的反应或许超过自己的想象。也许待在朱允炆的身边安静的过上一夜,眼睛一闭一睁,也不是一件坏事。
虽然这么打算,可徐如意脑海中又突然想到了昨夜蓝玉说起胜率时所给出的那个诡异的答案“一成半”
为什么是一成半?
是随口说的一个数字还是他真的算过?
如果他算过,那又是怎么算出来的?
还没有想出个答案,徐如意已经走到了东宫,朱允炆的寝宫门口。
‘这个时间,想来他已经睡了吧。’徐如意想了想,放下正要敲门的手,转身在宫殿门前的石阶上坐下,看着天上皎洁的月光,胡乱的想着心事。
“徐公公。”一个略带崇敬的声音在背后响起,徐如意一回头,原来是朱允炆的贴身随侍小圆子,上次一起吃过烤鱼的。
“怎么?没睡?”徐如意拍拍身边的石阶,示意小圆子坐下说话。
小圆子受宠若惊的坐下,表情激动:“睡,没睡。太子睡,小的没。。。”
“干嘛这么紧张,放轻松点儿,我又不是妖怪。”徐如意好笑的看着小圆子,有些不明所以。
“嘶~”小圆子深吸一口气,然后慢慢吐出,算是勉强松了松弦,虽然声音还是有些紧张,但好歹能听懂了“太子睡下了,但小的睡不着,便想出来看看月亮。”
“想家了?”徐如意问道。
“嗯,小的。。。”
“别老自称小的小的,听的不舒服。”徐如意笑道:“我叫徐如意,你呢?”
“小的。。。”小圆子下意识的开口,随后不好意思的笑笑:“小圆子。”
“真名呢?”徐如意又问道:“总不会生下来就叫这个吧?”
这也算是入宫的规矩了。凡是进了宫的,名字都要改掉,有的还能留个姓,有的直接连姓都一并改掉。比如说大名鼎鼎的刘瑾,本家姓谈,是入宫后才随他干爹改姓的刘。还有九千岁魏忠贤,原名李进忠,也是一个道理。
“我。。。我叫刘喜,嗯,刘喜。”好像不确定似得,小圆子一连说了两遍。
“怎么,自己的名字都忘了?”徐如意笑道。
“嘿嘿。”刘喜有些不好意思:“确实太久没叫过了。”
许是徐如意随意的态度影响了刘喜,让他也渐渐的放松了下来:“公公,你真的好厉害啊,能够当上东厂的厂公。”
“算不得什么,不还是下人吗。”
“不一样的。”刘喜正色道:“有您在,我们这些宫里的也觉得有希望了呢。”
“希望?什么希望?你想篡位啊~”徐如意开了个玩笑,碰了下刘喜的肩膀。
“没有没有。小的没有非分之想。”刘喜赶忙摇头否认:“小的只是想着有一天能到公公手下当差就好了。”
“真的?”徐如意挤挤眼睛:“那你可要努力了,人都说文武双全。你哪怕做不到,但文武之中你好歹占一样,不然可进不了东厂哦。”
“小的。。。小的。”刘喜抓耳挠腮想了半天,最后还是黯然道:“我只会伺候人。”
不想打击刘喜,徐如意沉吟片刻,说道:“这样吧,我现在就收你做我东厂的内线如何?”
“真的?”刘喜高兴的快跳了起来,但随后又疑惑道:“什么是内线啊?”
“内线,内线就是。。。”徐如意解释了一番:“总之,以后多拉帮结伙,有什么消息就向我汇报,若是立了功,我就传你本事,让你正式入我东厂,如何?”
“嗯!”刘喜重重的点头,兴奋的满脸跑眉毛。
。。。。。。。。。。。。
三千营,禁军三大营之一。之所以叫三千营,是因为组建此营时,是以三千蒙古骑兵为骨干整编扩建的。
禁军三大营共分神机营、五军营、三千营。
战斗一般是三大营互相配合,五军营是步兵,神机营是远程攻击部队,战斗时神机营大炮先攻击、等敌人近了用火铳,然后五军营扑上去挡住敌人,等敌人出现颓势时或五军营战斗不利时三千营骑兵全力冲杀。
三大营配合起来威力无穷,可如果单独拎出来,那还是要数三千营的战力最高。没办法,神机营的火器故障率太高,五军营是步兵,两者加在一起也比不上有马的三千营。
当然了,三千营如今只是名字叫三千营而已,真正的人数已经达到了一万人。
虽是中秋之夜,三大营却没有放假,不过却多发了一个月的饷银,这也算是常例了。想想也对,要是在这个日子让几万见了母猪赛貂蝉的大头兵进城,那估计南京城都要翻个个儿。
禁军不同于其他的卫所兵,他们不事生产,没有自己的军田,平日里多是训练为主,所以最为精锐。
吃过了饭,三大营的大头兵们十几人,几十人的聚在一起,好歹也是中秋佳节,虽然不能离营进城,但他们也有着自己的热闹。
“大!大!大!”
“小!小!”
“开!”庄家把骰钟一掀,放声大笑:“一二三六点小!”
“哈哈哈!”笑声响起,赢家把银钱收在面前。
“哎呦。”懊恼的叹气,输了的面色纠结,感叹着自己运气不好的同时又在考虑着翻本的可能。
三大营的景象大都如此,只是三千营有些小小的不同。在营地偏西面的一大片场地,三千多粗大的汉子们手里牵着自己的马,低低的声音,似乎正在说着什么。
相比于这边热火朝天的豪赌,这边的景象要落寞很多。不过也没人在意,没人关心。一群蒙古人,又像以往一样和他们的马说话,神经病,管他们呢?
而蒙古人自己也不在意,中秋又怎么样?这是汉人的节日,又不是他们的。
夜空中,一朵奇怪的烟花炸开,似乎隐隐的组成一个刀的形状。
三千营中军帐前,左军都督府都督同知李虎看到了自己等待已久的信号,转身走进了帐中。
“公爷信号出了?”杜安沉声问道。
“出了。”李虎点头。
“邹宪和冯远呢?”
“也都准备好了。”
“好!”杜安不再多说什么,站起身,向外走去,李虎紧随其后。
。。。。。。
“都督!”
“都督!”
“都督您怎么来了?”
四散的兵丁们看到李虎和杜安,纷纷上前打招呼,毕竟前几天才来过,一时还忘不了。
两人态度从容,不时拱手,随口答复:“啊。就是随便来看看,”“今天中秋,看看兄弟们过的怎么样。”
就在这时,
“咚咚咚咚”
接连鼓声响起,响彻整个营地。所有人都是一愣,随后胡乱抓起面前的银钱便向校场奔去。
追魂点将鼓,三通鼓响而未至者,斩立决!
此乃军中铁律,无人敢于违背。
不得不说,洪武年间的大明军队不是后来的老爷兵,战力军纪都还是一等一的。
三通鼓毕,冯远放下手中的鼓槌,来到点将台上,厉声喝到:“弟兄们,我乃左军都督府都督佥事冯远!京城之中白莲教意图作乱,如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