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厂公为王-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起来吧。”

    “谢陛下。”二人起身,目送着朱元璋在御座上缓缓坐下。

    朱元璋喘息了片刻,闭上眼睛,有些慵懒的说道:“知道朕叫你们来干什么吧?”

    徐如意和郑峰对视一眼,随后齐声答道:“知道。”

    “嗯,知道就好。”伸手指了指自己的头顶,身旁侍立的老张来到朱元璋的身后,缓缓的为朱元璋揉动他的太阳穴。

    “说说吧,到底怎么回事?贡院里边会试的时候有没有出什么状况?郑峰。”

    “臣在。”

    “你先说。”

    “是。”郑峰低声回道:“回陛下,据锦衣卫探子回报,整场会试一切中规中矩,一如以往,并无任何的问题。”

    “没有任何异常?”朱元璋眼睛虽然没有睁开,但眉头却渐渐的皱了起来。

    “没有。”郑峰摇头道:“南北举子不和由来已久,这次之所以闹事,是因为榜单上所取贡士具是南方举人。而究其根本原因,似乎是因为。。。”

    “说。”

    “因为刘老大人他。。。题出的难了。”

    “题出难了?再难的题难道北方举子就没有一个人能答得上来?”

    对于郑峰的解释,朱元璋实在有些难以接受。三年一次的科举大考,大明立朝三十年,最少也经历了十次以上。怎么偏偏就这一次出了问题?

    不满的哼了一声,祝愿正微微睁旋又闭上:“徐如意。”

    “奴婢在。”

    “你来说说。东厂那边有没有什么动静?”

    “回陛下。”徐如意声音恭谨,躬身答道:“会试之前,洪武三十年二月二十二,南北举子曾于一茶馆儿之中因些许口角而争斗殴打,索性刘三吾刘老大人及时赶到,未曾造成严重的伤亡。

    会试第二日,洪武三十年二月二十九,贡院偏西墙的一处梧桐树下,会试主考官刘三吾与副主考官白信蹈曾商谈许久,前后大概两刻钟。因地处偏僻,东厂探子无法得知二人所说内情。

    会试第三日,洪武三十年三月初一,会试考生离开贡院后,曾分别于状元楼和及第阁摆宴庆祝。据探子回报,及第阁的南方举子人人面上似带喜色,气氛融洽。而状元楼的北方举子宴会气氛低迷,人人面色忧愁黯淡。”

    话里话外,徐如意没有做一丝一毫的分析,只是平淡的阐述了东厂所查探到的事实而已。常人听了或许没什么,但听在生性多疑,脾气暴烈的洪武大帝耳中,事情明显就不一样了。

    挥手让老张站到一旁,朱元璋睁开了眼,玩味的看着郑峰和徐如意,森然笑道:“一个东厂,一个锦衣卫。朕给了你们同样的权责职司,但如今出了事情,朕听到的消息却全然不一,是何道理啊?”

    闻听此言,徐如意和郑峰连忙跪倒在地。

    “今科所有考生试卷,朕已命人重新审阅,结果出来之前,一切都还是未知。不过你们也不要闲着,京城中任何的风吹草动要及时报与朕知,知道了吗?”

    “郑峰。”

    “臣。。。臣。。。”

    “哼”朱元璋冷哼一声:“你比毛蒋二人可差的远了。”




第一百四十七章 偷天换日 上

    所谓“三月兰花香”,花架上,一盆君子兰优雅的绽放。长长的叶子,像一柄柄利剑。中间一根粗粗的颈,上边盛开着一朵橘红色的花。花分六瓣,环绕着中间的一根雌蕊,六根雄蕊。

    好像是叫做“佛光兰”吧?

    徐如意不懂兰花,这盆佛光兰好像是下边哪个百户还是千户孝敬来的,几天前的事情,徐如意有些记不清了。这种无关紧要的事情,不值得在脑海中占据任何一个角落。

    目光虽然落在面前的兰花上,但徐如意心中想的,却是眼下的丁丑科案。历史上出了名的南北榜案,即便是徐如意也有所耳闻。如果没有意外的话,最后的结局,应该是所有参与这次阅卷的官员人头落地,唯有刘三吾因年岁太高而得以发配边疆充军,本质上来说,和死并没有什么区别。

    早先在武英殿上的一番话,其实是徐如意有意而为的。目的,就是在朱元璋的心中扎上一根刺,好让自己在因果的角度上来说,成为整件事情的起因,以此从这场杀戮盛宴中分一杯羹。

    之前蓝玉的逆案,徐如意并没有收获多少杀戮点。布局、制定名单、下命令的人是朱元璋,真正动手的是法场上的刽子手。而他,前前后后只拿了大概一千多点杀戮。如果不是之后陆陆续续的还有些收获,估计他连房天佑他们的解药都快发不出来了。还有日后必然会发生的燕王叛乱,徐如意也需要多准备些杀戮值,以备不时之需。

    丁丑科案确实是一场冤案,糊涂案。身为主考官的刘三吾并没有做错任何事情。相反,那个副考官白信蹈和其他几个阅卷官倒是一屁股的屎。不说别的,根据下边探子们的查探,他们大多都曾收受过燕王的贿赂,只凭着这一点,徐如意动起手来便不会有任何的心里负担。

    本心里徐如意不想动刘三吾,但在这个世界上,弱者,是没有资格同情别人的。这是他从蓝玉的血中领悟的道理。

    “来人!”

    “督主。”

    “去,把夜雨泽给咱家叫来。”

    “是!”

    。。。。。。

    徐如意和东厂这边磨刀霍霍,与此同时,锦衣卫和郑峰那边的情况就要复杂很多。

    虽然人们常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但最起码猎人在使用良弓和走狗的时候还会小心的爱护。在这一点上,朱元璋做的显然就不太地道。用毛骧把文官们杀完了,顺手就把毛骧扔了出去;等蒋環把武将们杀完了,又顺手把蒋環给杀了。如今又出来这么桩板上钉钉的大案子,郑峰的心里的委屈是可想而知的。

    “不行,我说不行就是不行。”郑峰死命的摇头,就是不松口:“皇上还没下令,咱们做的哪门子准备?炮制那么多证据最后要是用不上难道留给自己?”

    “大人。”座上纪纲激动的起身拱手道:“这段日子以来,东厂的威势明显凌驾于我锦衣卫之上。下边儿的兄弟们心中多有抱怨。如今正好出了这档子事,咱们正好活动活动筋骨。把事情办的漂亮些,为皇上排忧解难,也让东厂那帮生瓜蛋子看看咱们锦衣卫的能耐。”

    “你懂什么。”郑峰无奈的看着纪纲,随后挥手让周围的几个锦衣力士出去。

    待门关上,郑峰身形一垮,哀叹道:“纪老弟你有所不知,咱们锦衣卫的活儿没那么简单。对,根本上来说,皇上下令,咱们抓人杀人就好。可实际上皇上每次要杀的可不是一个两个,而是几十个上百个,还都是位高权重的部堂重臣。

    之前毛骧、蒋環事情办的漂不漂亮?在他们的手底下,咱们锦衣卫如日中天,可那又怎么样?毛骧和蒋環不还是死了?锦衣卫是锦衣卫,本官是本官。锦衣卫再风光,老子死了又看不到,有个鸟用?”

    听到这里,纪纲终于明白为何眼前的顶头上司做起事情来如此畏首畏尾。说白了,就是怕死。不过这也是人之常情,不怕死的人天下间又有几个?其实纪纲也明白,郑峰打从心底里是不愿意接手蒋環的位置的。他本心里只想做个有些威风地位的小头儿,风风光光的混一辈子。结果蒋環死了,皇上一时没有合适的人选,顺手把他这个锦衣卫同知给拎上来了。他能怎么办?他也没办法啊。

    可是理解归理解,纪纲却不打算放过他,他还指望着借着机会展露头脚,再攀高峰呢。

    “大人。”纪纲眼珠一转,又开口劝慰道:“小的知道您心里是不想趟浑水的,可事情摆在眼前,大人身为我锦衣卫的指挥使,弟兄们的眼睛都看着您,您躲是躲不了的啊。”

    “就是躲不了我才愁啊。”郑峰哭丧着脸,耷拉着肩膀,若不是认识的人,怎么也看不出来他能是锦衣卫的老大。

    “大人,要不您。。。病了吧”

    “病?”郑峰一愣,随后古怪的看着纪纲:“这个时候我说我病了,皇上不得立马砍了我?你开什么玩笑?”

    “大人,病也分很多种,伤寒是病,疯病。。。不也是病吗?”纪纲的声音低低的,带着一股子阴沉。

    “疯病?”郑峰的眉头皱起,但随即又摇头道:“平白无故的,人哪有那么容易就疯了?”

    “大人,疯病这东西确实不好得,一般来说,除非是受了什么剧烈的刺激,不然就疯不了。但属下恰好知道有一种情况,人也是会疯的。”

    “哦?”郑峰来了兴致:“说清楚些。”

    “是。”纪纲凑到近处,低声说道:“不知大人可知道疯狗病?”

    “疯狗病?”郑峰想了想,摇头:“没听过。”

    纪纲解释道:“小的在老家的时候,曾经看过一个好端端的汉子,只因为被一条狗咬了一口,人便起了变化。怕光,流涎水,神智不清,而且见人就咬,样子甚是怕人,跟疯狗一样。当地人都说这人是被二郎真君的哮天犬给咬了才出的问题,大人不妨照葫芦画瓢,也来上这么一出?”

    “被狗咬一口?”郑峰想着想着,身子猛一哆嗦,不悦道:“老子是不想死,但也不想疯。你这主意忒也不靠谱了。”

    “大人有所不知。”纪纲复又说道:“小人后来曾找几个叫化子试过几次,发现被正常的狗咬了其实什么事儿也没有,唯有被疯狗咬了才会出问题。大人若敢赌一把,小人为您找条好狗来,您只需咬咬牙,剩下的就是演出戏就行了。”

    “好狗咬就没事儿?你有多大把握?”郑峰问道。

    “十成把握,保证万无一失。”纪纲斩钉截铁的声音充满了自信的味道。

    “这。。。”郑峰还是有些犹豫:“你让老子想想。”

    “大人。”纪纲催促道:“您若真有心,可要早下决定。毕竟从被咬到发病,中间还隔着几天,若是等那边会试的卷子重新审阅完了您再疯,那估计就算是真的,皇上也不会放过您了。”

    “那。。。那你先找去把狗准备好,就这一两天,你让老子好好想想。”

    “好。”纪纲点头应承。

    “别跟别人说啊。”郑峰不妨心的嘱咐道。

    “大人放心,小的自然懂得规矩。”

    。。。。。。

    贡院之中,一众新任的阅卷官正在紧锣密鼓的复阅着所有举子的试卷。拿起一张卷子,一目十行的看完,粗粗品味一番,随后或者画个圈,或者挑一个勾,便放到一旁去。三张卷子大概一刻钟也就看完了,这种速度不可谓不快。这里不得不说一句,这帮子翰林院的学士们在经史一道的造诣确实不浅。

    但精通经史文章,不代表他们就会做官。在朱元璋手底下当官,做事能力只是基础,最重要的,还是体察上意。若不能领会皇帝的心思,做的再好也是无功,甚至可能有过。

    很明显,这帮翰林学士们正在“有过”的大路上奋力前行。

    “张大人。”董贯手里拿着个包子,一边嚼着一边说道:“现在大概也就还剩下两千多张卷子,再过上三五日应该就能全部批完。”

    “目前的结果如何?”张信放下手中的汤碗,问道。

    “呵。”董贯轻笑一声:“虽然卷子还没批完,但下官基本依旧可以断定,刘老大人阅卷并无偏颇。南北举子所做的文章,差距确实太大。随便拿来一张卷子,哪怕糊上名字,下官也能一眼就看出学子的籍贯来。”

    “唉,其实这也是可以理解的。”张信叹道:“当年蒙古人定都北平,对北方的苛政统治最甚,相较而言,江南的百姓们多有生息,借着南宋百年底蕴,文风昌隆,这也都是事实。让他们硬是考同一张卷子已经是有些不公,更何况今科刘老大人所出的题目又如此之难。”

    “千军万马独木桥的事情,运气不好,投错了胎又能怪谁?”董贯不屑的一哼。

    “确实也只能怪他们运气不好了。”张信摇头轻叹,随后左右看看,突然开口问道:“戴毅呢?他怎么不在?”

    戴毅也是张信从翰林院挑选来的阅卷官。此刻是饭点儿,众人都在饭堂之中急急的用餐,只盼能多少两刻钟时间好能小憩一会儿,休息休息脑袋。所以张信见不到戴毅,不免有些疑惑。

    “他啊。”董贯摇头轻笑:“他说手上的卷子还没批完,要等一会儿再过来。”

    “也不用这么拼命,时间还是够用的,何必基于一时。”张信笑笑,没有继续问下去。

    另一边,戴毅看着手上的卷子,眉头紧皱,神色纠结:“这个叫黄观的文章做的确实不错,便是相比今科状元的文章也要强上三分。只是这‘璋’字忘了缺笔,未免有些可惜了。”

    惋惜的又读了一遍卷上的八股文章,戴毅摇摇头,便要落笔,耳边突然响起一个声音:“戴大人,可要想好了再落笔,这次皇上给你们用的可是考生的原卷,没有誊抄,也没有糊名,天下间可就这么一张啊。”

    “谁?!”戴毅惊呼转头,手上的笔都差点扔了出去。

    定睛细看,出声之人头戴黑纱圆帽,身着褐衫,腰间悬着柄利剑。白面无须,面上似笑非笑,透着一股子邪气。

    “你是谁?”戴毅定了定心神,故作镇定的问道。

    “东厂查察司司主,夜雨泽。”来人说完,从怀中掏出一块牌子,黑铁铸就,上边铁钩银华的写着东厂二字,旁边还刻着一只异兽:虎头、独角、犬耳、龙身、狮尾、麒麟足。看起来威风凛凛。戴毅细细辨认,响起这是书中所载的谛听兽的模样。

    “东厂?”戴毅奇怪的看了夜雨泽一眼,皱眉道:“你来这里做什么?此乃贡院重地,闲人不得入内,还不速速出去,不然本官上奏皇上,到时候就是你们督主也保不住你。”

    “呵呵。”夜雨泽轻笑一声,摇头道:“戴大人,你愿意做什么是你的事,我也是俸命行事。多的也不和你细说。咱家今日来是有件事要请戴大人帮忙。”轻轻抚着腰间宝剑,威胁之意溢于言表。

    “帮忙?帮什么忙?”

    夜雨泽伸手一指戴毅手中的卷子:“黄观的卷子对吧?给我。”

    戴毅深深的看了夜雨泽一眼:“你要这卷子做什么?”

    “这你就不用管了。”夜雨泽嗤笑一声,随后轻声道:“听说戴大人的儿媳前些日子刚刚有了身孕?可要好好将养着,小心一个不甚,出了什么横事,那可就不好了。”

    戴毅又惊又怒,厉声喝到:“你敢威胁本官?!”

    “有吗?没有啊。”夜雨泽摊手笑道:“这可是咱家代表东厂,为大人送上的深深的祝福,大人可不要误会了。”

    “真的不能给你。”戴毅沉声道:“每一份卷子都是有数的,少一张本官都无法交代。”

    “放心,”夜雨泽淡定的说道:“只是拿去看看而已,明天还是这个时候,我亲自再给你送回来。”




第一百四十八章 偷天换日 中

    恃才傲物。读书人大多都有这个毛病,尤其是有能耐的读书人。

    解缙,做为大明朝第一才子,傲骨是没有,但傲气却是天下皆知。从洪武二十一年一举考中进士,被分配到翰林院中,他自觉一展胸中才学抱负的实际来临。先给朱元璋上了《太平十策》,后又再接再厉,屡次进言指点江山。

    说到底,他只是翰林院的一个侍读,偶尔一次两次的给皇帝提点儿建议倒也说的过去,但次数多了,难免容易引起皇帝的反感,尤其是当这个皇帝的名字叫做朱元璋的时候。

    洪武二十一年解缙步入了官场,但在洪武二十四年,他就被皇帝给踢了出去。没有任何的罪名,只是简单的一句“大器晚成,若以尔子归,益令进,后十年来,大用未晚也。”用现代的话来说,大概就是“你还欠磨砺,回去修心养性,十年后再来,朕会重用你的。”

    人生有几个十年?十年后还会有人记得他吗?

    解缙思前想后,还是决定,官可以不做,但必须要留在京城之中。只有在这里,他才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京师居,大不易。

    孤身一人想在这南京城里过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在所有人都知道他被朱元璋所反感的情况下。

    好在他字写的不错,才学也是真的。平日里在街上摆个书画摊子,为人代写个书信状纸的倒还能勉强度日,虽然这并不是他想要的生活。

    对于自己的失败,解缙曾经无数次的反思。最后在一个月朗星稀的冬夜,他手捧着三国志,念头终于通达了。

    自己并没有做错事情,唯一错的,是自己太过幼稚了。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又如何?一步踏错,万劫不复。

    夕阳西下,解缙将摊子简单的收拾一下,将桌椅送还给旁边的馒头铺子,顺便又花上两文钱买上一个馒头,缓缓向家中走去。

    我愿意献上我的一切,只要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

    。。。。。。

    “回来了?”

    破败的小屋中,解缙有些愕然的看着面前的不速之客。

    “知道咱家是谁吗?”

    “咱家。。。”解缙惊喜的看着徐如意:“公公是宫里来的?可是皇上要召见我吗?”

    “想的挺好,可惜你猜错了。”徐如意轻笑道:“咱家是东厂的提督太监,徐如意。”

    “东厂?”解缙有些不明白东厂找自己做什么,但还是恭敬的说道:“不知公公此来有何贵干,学生一定竭尽所能。”

    声音谦卑到了极点,脸上还带着谄媚的笑容。若是之前的解缙,他或许会冷哼一声,对徐如意嗤之以鼻,但现在,他不敢,也不配。

    “咱家有份卷子,想让你看看好坏,品鉴一番。”徐如意伸手一指桌上的文卷:“你可愿意?”

    “学生愿意,能为公公效劳,是学生的福分。”解缙说着话,三步两步走到近前,拿起桌上的卷纸读了起来。

    盏茶的功夫,解缙将手中的卷纸放下,恭敬的说道:“公公,这个。。。是今科会试的考卷吧?”

    “不错。”

    解缙想了想,开口品评道:“这文章确实是好文章,虽然策问中有些见解略显稚嫩,但经史篇的八股做的很不错。文采斐然,令人拍案。”

    徐如意摆手道:“不要说那些虚的,你只要告诉咱家,这人才学如何?当不当的起一个贡士?”

    “当得起,而且绰绰有余。”解缙答道:“本朝科举,虽分三场,但最为紧要的还是第一场的经史八股。这人笔力深厚老练,显然是个饱学之士。但从这纸上文章而论,若我为今科主考,此人必定榜上有名,甚至点他做个会元也不是不可能。只是这里。。。”解缙伸手一指卷中的某处又说道:“这里忘记避讳缺笔,按规矩只能绌落,殊为可惜。”

    历史上的黄观在科举场上连中三元,他的才名便是徐如意也是听说过的,所以徐如意才会找来他的答卷来看。只是东厂之中识字的人不少,但有能力品评的人却没有。而且此事还需要隐蔽。思来想去,徐如意从记忆中翻出了眼前的解缙。

    有才,无风骨。

    这种人正是他所需要的,若是用的好了,将来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满意的点点头,徐如意从怀中掏出一锭十两左右的银子放在桌上:“这十两银子是给你的好处,管好自己的嘴巴。”

    说完徐如意站起身,将卷纸卷成一卷,拿在手中,便要迈步离去。

    “公公,请留步!”解缙猛然出声。

    徐如意停住脚步转过身来:“怎么,嫌少?”

    解缙面上神色变换,猛然跪倒在地,将手中的银子举过头顶:“为公公效力是学生的福分,岂敢受公公的奖赏,还请公公收回。”

    徐如意看看解缙,随后抬眼四下打量一下,笑道:“看你住这狗窝一般的地方,谁人能想到你曾也是天下闻名的翰林学士?咱家打听过了,你每天就靠着给那些个不识字的泥腿子写个字挣那么几文钱过活,两个馒头吃四顿。这十两银子对咱家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对你而言可不是小数目,你确定不要?”

    一番话,说的解缙眼泪都快要掉下来了。这银子他想要,但他不能要,他要用这银子来从徐如意手上买一个前程!他相信自己的才学,他现在只缺一个机会!

    “公公!”解缙抬头道:“学生斗胆猜测,这卷子上的文章可是出自北方学子之手?”

    “是。”徐如意含笑点头。

    “学生自幼写的一手好字,尤擅模仿他人笔迹,不留丝毫破绽。学生可以为大人将卷子誊抄一份,将那错处改去,不知对公公心中所想之事可有所帮助?”

    “哈哈哈哈!”徐如意仰天大笑:“好好好,好一个大明第一才子,只凭这份心思,若在这大街上写一辈子的字也太过可惜了。皇上不待见你,老天爷抛弃了你,咱家再给你个机会如何?”随手将卷子扔到桌上:“银子你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