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调教大宋-第1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什么意思,派到真定的人起码也得三四个月才会传回信儿来,到时再谈也不迟。”
  “你!!”
  贾昌朝瞬间全身紧绷。
  “你卑鄙!”
  唐奕摊手道:“无所谓卑鄙吧?斗了这几番,相公应该知道我唐奕不是什么好人。”
  “祸不及家人!”贾昌朝咆哮着。
  这回唐奕根本就不接了。
  “两个问题!回答我,对大家都好。而且,我保证,今晚在这里不论发生什么,不会有第五个人知道。”
  贾昌朝颓然四顾,这里只有他、唐奕和曹佾,那第四个人是谁,不用想也知道。
  “你想问什么?”最后,贾昌朝还是妥协了。
  他可以死,可以受辱,但是绝不连累贾氏宗族。
  这一点,不光是贾昌朝,几乎是深植在所以古人心底的家族观念。
  “第一,赵允让在谋划什么!?”
  “第二,包括你在内的一众朝臣,到底为何这般死心塌地地为其卖命?”
  “!!!”
  贾昌朝愣愣地看着唐奕,万没想到,唐奕一下就把最要命的两个关键都问了出来。
  见贾昌朝看着自己不说话,“怎么?这两个问题很难回答吗?”
  “很难……”
  唐奕点头。
  “看来,我问对了,连保全宗族都不足以让相公毫无迟疑地回答,必定是重要的问题。”
  “我能问大郎一个问题吗?”
  “相公问便是,必知无不言。”
  “陛下为何对你一个白衣秀士如此纵容依仗?”
  “呃……”唐奕尴尬了,这老货问的太刁钻了。
  “除了这个不能说,其它什么都行。”
  贾昌朝笑了。
  “原来,大郎也有不能说的秘密。”
  唐奕眉头一皱,“什么意思?”
  贾昌朝不答,自顾自道:“由此说来,那老夫也只能回答大郎一个问题,另一个算是不能说的秘密,大郎应该理解。”
  “哪一个不能说?”
  “第二个。”
  “第二个?也就是不能说赵允让是怎么控制朝臣的?”
  “那他到底在谋划什么?”
  “不知道。”
  “不……不知道?”唐奕有种被戏耍了的感觉。
  “老夫能如实回答你的,就是不知道,绝元半点虚言。”
  唐奕真想掐死这老东西!
  ……


第362章 天真
  从贾府出来,唐奕脸色阴沉难明。
  曹佾虽自己心情也不太好,但还是好心劝慰道:“也不是全无收获,至少知道这里绝不简单,不然,贾子明不会到了这个地步,还在为汝南王死扛。”
  唐奕不语,正是如此,才越发让他担心。
  谁知道以后赵允让会不会再卷土重来,不知其心,不见其行,连防都防不住。
  曹佾继续道:“再说,现在做定论也为时尚早,张晋文到真定行事,总要过一段时间才能见到效果。那时,贾子明只会比现在更惨,也许会扛不住,自己就说了呢。”
  唐奕摇头,“算了,问不出来的。”
  曹佾一叹,他也知道,以贾昌朝的定力,今天要是什么都没说,过一段儿多半也不会说。
  “我明日就回观澜了。”
  “呃……”曹佾意外地一滞。“不再拖一拖了?”
  唐奕苦笑道:“没有必要了,况且……”
  他这个况且说了一半就没有了下文,但是,曹佾却是笑了。
  “你终还是心软了。”
  唐奕回到观澜,朝里倒贾的怨气自然也就泄了,老贾这次也算是渡过了一劫。
  “无所谓心软不心软。”唐奕抬头看天,月色昏黄朦胧。
  “不能因为我一时之气,坏了陛下保了这么多年的名声。”
  曹佾笑了,这次是发自内心的笑了。
  逼死贾子明,固然对赵祯以仁治世的名声有损,但是,从贾昌朝这次做下的事情来看,死不足惜。
  唐奕能这么说,这么做,说明还是他自己不想把事情做得太绝。
  “大郎能有这分宽仁,是我等之幸也!”
  唐奕横了他一眼,“怎么?你还怕我以后坑到你们身上?”
  曹佾玩味道:“说心里话,于理,贾子明死活与我何干?但是,于情……”
  “不论是我,还是潘丰,亦或是别人,都不希望身边的人是个把事儿做绝的无情之人。”
  唐奕要做的是强宋、富宋,拨乱反正的逆天之行,将来会是什么样儿,谁又知道呢?谁又知道,曹家有一天会不会拦在他前面?
  比起“唐子浩有大智慧”,“有人情味儿”这一点,对于曹佾来说,更加重要。
  唐奕无奈苦笑,也不说破。
  有没有人情味,唐奕还真不用,用一个贾昌朝来做样子给曹、潘他们看,他想的比曹佾更加的深远。
  这事不单单是影响赵祯的名声那么简单,还关系到整个大宋政治环境的问题。
  北宋的政治,从太祖开国,历太宗、真宗、仁宗、英宗几朝,一直到神宗朝之前,没出过大的朝争党伐,更没逼死过一个朝臣。
  虽然也有龌龊,也有迫害,但大家真的都默契地控制在,君子动口不动手的层面,祸不及家人,事不出朝堂。
  以至于,开国之初这一百年,大宋就没出过真正意义的奸臣,大家的核心利益还是为了这个国家。
  即使如贾昌朝、夏竦、章得象这样陷害过范仲淹,打沉过新政的人,他们对大宋做过的好事,也绝对比坏事多。
  细数上下几千年,这样的政治环境真的是太珍贵了。重文抑武的文人政治,对外固然很窝囊,但是对内,却不是没有可取之处。
  唐奕可不想,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把大宋变强盛之后,朝堂上却成了乌烟瘴气、相互倾扎的另一个战场。
  可能唐奕有点天真,但是,这个时代,哪一个身着官袍的人不天真呢?大家都在小心维护着这份天真。
  他不能开这个头儿,正如曹佾等人也不想他开这个头儿,也固守着这份天真一样。
  能守一天,就守一天吧!
  当年,老师范仲淹都能够以德报怨,在得势之后,苦劝赵祯放过刘娥一系的旧臣。今天,他唐奕又为何不能给贾昌朝留一条生路呢?
  况且,这个人活着,比逼死他有用!
  ……
  唐奕说话算话,第二天一早就收拾东西,准备回回山。
  出桃花庵之时,萧巧哥忍不住又看了一见门前的那块长牌,悻悻然道:“我能把它摘走吗?”
  “摘它干嘛?”
  萧巧哥撅着小嘴儿,“挂在你院子里,时刻提醒一下某人!”
  她还是天真,以为唐奕写了但愿老死花酒间的诗句,就真的变成桃花仙人不问世事了。
  哪成想,这还没过几天,唐奕就又到回到那块是非之地了。
  ……
  唐奕一阵无语,看了眼送出来的董靖瑶,“你先问问她干不干吧?”
  董靖瑶没说话,微微低着头,显然是不愿意的。
  萧巧哥也觉不妥,转脸道:“那回去之后,小妹亲自抄一遍,裱起来挂在厅上。”
  唐奕不理她的俏皮,却对董靖瑶闷闷的样子感到别扭,还不如从前跳脱一点招人喜欢。
  一边往码头走,一边嘱咐道:“惜琴姐姐那边也忙开了,多去帮帮忙,别整天窝在庵里,人都呆傻了。”
  “嗯。”
  唐奕闻言顿了一下,“离那个刘几远点,不是什么好东西。”
  说完,也不给董靖瑶说话的机会,带着君欣卓和萧巧哥径自登船离去。
  ……
  回山还是老样子,繁华似锦、游人如织。唯一不同的是,望河坡上的观澜书院里,现在竟找不到一个“读书人”。
  唐奕虽只两个月没回来,也是吓了一跳,“哦靠!怪不得贱纯礼管曹满江叫曹阎王,这憨货下手有点狠啊!”
  这哪里是什么书院,简直就是军营,而且还是后世的军营,大宋的劳营都没这么规整。
  先说环境,上山的石板路上别说树叶儿,连点土面儿都没有,那叫一个干净。两旁的树林里倒是有落叶杂草,不过也全都扫到了一块儿,隔一段一堆排得整整齐齐。
  再说人。
  唐奕从山门一直走到上院,就没看见一个细皮嫩肉的文生。
  两人成排,三人成列(当过兵的应该懂,部队里出了营房不管是什么情况,两人时并排而行,三人以上竖列前进),全都是晒得黝黑,粗手粗脚的糙汉子。
  关键是,这些个糙汉还都穿着观澜的儒袍,那叫一个别扭,还真有点穿上龙袍也不像太子的味道。
  “喂!”唐奕眼见道旁一佣工正拿着大扫帚低头扫路。
  “范师父在哪儿?课舍还是后宅?”
  那佣工一抬头……
  噗!
  唐奕直接喷了。
  “章子厚?”
  这佣工是章惇,只不过挽着袖子,还黑壮了好几个段位,唐奕第一眼没看出来。
  章惇抬头一看是唐奕,先是一怔,随即黑脸立马冷了下来,二话不说,提着扫帚就抡了过来。
  “你这贼厮,看打!”


第363章 不要听话的“兵”
  这几个月,观澜书院的儒生们被曹满江折磨得跟牲口一样。
  对于这个“独臂阎王”,儒生们恨倒是不恨,好吧,其实是不敢恨。
  一提老曹的名号,章惇他们现在都直哆嗦。
  但,唯独对唐奕,儒生们恨不得扒了这孙子的皮。
  奶奶的,出了这损招没两天,自己就跑到桃花庵去躲清闲了,又是醒时花前坐,又是醉时花下眠的。
  在别人看来那是避世之句,可在观澜儒生们看来,这就是赤裸裸的炫耀。
  此时,已经被折磨得没人型儿的章子厚,一见唐奕还是白白净净,身边还有两个美少妇陪着,怎能不恨,抡起扫帚就打。
  “你这贼厮,看打!”
  唐奕心说,什么情况?
  容不得他多想,急忙向后一闪,避过大扫帚,且把章子厚闪了一个跟头。
  这货一击不中,更是气急,不依不饶地爬起来,又要再打。
  正好,这时山上下来三五个穿儒袍的黑汉,一见这边打起来了,站在一旁嘿嘿笑着看热闹。
  唐奕好好瞅了两眼,却是宋楷、庞玉他们几个。
  “看个屁,还不快拦住他!”
  不想,宋楷他们根本就没动的意思,不但不动,反而帮章惇加油。
  “章子厚,是爷们就揍他!”
  “拿你那娘们儿拳,掏这孙子的肚子!”
  “注意下盘,靠,儒子不可教也!撩阴脚,你倒是用啊!”
  ……
  唐奕支应着章惇,心里彻底无语了,这帮孙子才两个月不见,怎么越来越不像个儒生了。
  可是,话说回来,章惇哪里打得过唐奕?让他两只手,他也不是个儿啊。
  支把了半天,连唐奕的边儿都没沾到,还招来一群看热闹、说怪话的。
  最后,气的章子厚把大扫帚一扔,愤愤地瞪了一眼唐奕,“你等着!”
  然后,调头就走。
  只不过,想走?晚了。
  走到外圈,就见曹满江冷冷地站在山道上看着这边,章惇下意识地一缩脑袋,“曹,曹教谕。”
  曹满江瞪着章惇,“废物东西!”
  老曹张嘴就骂,唐奕还在琢磨,估计章惇要炸。却不想,章惇连个屁都没放,低着头认下了。
  “立正,向后转!目标码头,两个来回,半个时辰跑不完,中午饭就省了吧!”
  “出发!”
  唐奕目瞪口呆地看着章惇朝山下冲了出去,心中不由一阵哀嚎。
  心说,老曹啊,不是你这个训法啊!把这帮人都训成磕头奴才,我以后还怎么使啊?
  正要上前与曹满江说话,不想,曹满江环视了一圈看热闹的儒生,已经开口了,“打个架都他妈打不赢,要你们这帮饭桶何用!?”
  靠!
  唐奕眉头皱得更深。
  只见一众儒生,除了宋楷他们几个在偷偷撇嘴不服,另外的,没一个有表情的,跟个木头一样,低头受训。
  “来来,老曹,咱找个地方说话。”
  唐奕觉得,有必要改改了。好像之前他想的太简单了,老曹这么训下去,可是不行地。
  曹满江扫了一眼散了的儒生,压低声音道:“我们也正要找你呢!”
  “你们?”唐奕一疑。
  老曹也不多说,直接就带唐奕到了范仲淹的住处。
  范仲淹一见唐奕回来了,只问了一句,城里的事情都办妥了?就把话头引到了观澜书院上。
  “近几月你恶评缠身,也不好再拿书院的事情让你分心。”
  唐奕左右看看,心说,看来问题还不小啊!
  “到底怎么回事儿?”
  范仲淹苦笑一声道:“事情好像不是像你想象的那般发展,现在,新的军制之法在书院里倒是成型了,但是……”
  “但是怎地?”
  “但是,最近满江和我们都发现,书院的儒生血性是有了,可就是太听话了。”
  “太听话了?”
  确实太听话了,这一点,唐奕一回来就见识了。
  章惇敢跟唐奕抡扫帚,说明是有血性的。可是,一见曹满江,马上就老虎变成猫,连个屁都不敢放,这也是唐奕要说老曹不能这么训的原因。
  唐奕要的不是听话的“兵”,而是有棱角的文人。
  其实,唐奕和范仲淹他们都忽略了一点,这些儒生从小接受的儒学教育根深蒂固,用强力把军人的骨血注入到他们的身体里,即使他们不认同,但是尊师重道的观念还是会左右儒生的言行,除了最开始稍有反抗,等到适应之后,反倒比无知军汉更加的顺从听话。
  老曹担忧道:“你之前说,不让俺训听话的兵,而是要有血性。可是现在,我已经在各方各面都鼓励他们去对抗,哪怕打架,也是只罚输的,可你也看到了……”
  “是我没想周全。”唐奕沉声道。“这帮儒生,说白了,就是不习惯破坏规矩。”
  范仲淹点头。
  “确是如此,宋楷、庞玉那几个孩子,平时就顽劣,再加上和你呆久了,要比他们好上很多。”
  唐奕心说,您这是夸他们,还是损他们啊?
  老曹接道:“你还不知道吧?那几个混小子是书院里混得最舒坦的。跟你学了一身本事,都用在老子身上了!”
  唐奕翻着白眼道:“你就直接说,近墨者黑,不就完了。”
  转头对范仲淹道:“那别的儒生就没跟着宋楷他们学着点?”
  当初,定下工分制的规矩,又故意少发饭票,除了体验生活,学会自立,就是为了让他们脑子活份点儿“自谋出路”,别读书都读傻了。
  按说,这些宋楷他们最是擅长,别的儒生照样儿学样儿,也应该很快适应才对。
  “学着点儿?”
  唐奕不提还好,一提,范仲淹更是忧心重重。
  “现在书院拉帮结派更是严重,别说学着点,平时不打架就不错了!”
  “……”
  “按说不能啊?”
  唐奕就奇了怪了,让老曹做“坏人”,又标准化了吃穿用度,按理说,这帮儒生不应该还分化得这么严重才对。
  这事可不是唐奕一相情愿的事情,而是有心理学依据的。
  照范仲淹和曹满江的说法,现在书院分成几波。
  以宋楷他们为首,学业不怎么样,却生活的很好,军训很好的一波。
  以二章、二程为首,听话的一波。
  以曾巩、张载为核心,年龄较大的一波。
  等等等等,反正各波学子玩不到一块儿,学不到一块,相互看不起,相互不对付。
  ……
  “唉!”
  又听了老曹说了许多平时的细节,唐奕一叹,看来,只能用更狠的招儿了。
  “还是不够绝,明天看我的!”
  ……


第364章 有这个必要吗
  老曹说到底还是军人作派,功则赏,过则罚。
  说白了,就是他不会耍无赖。
  像今天的章惇,见到唐奕一时没忍住,结果罚了两个来回的“亡命冲码头”。
  而边上看热闹的宋楷他们,则是幸灾乐祸,巴不得章子厚遭这份活罪。
  “你还是做的不够绝,看我的!”
  唐奕夸下海口,他还真不信玩不转这帮愣头青。
  ……
  既然唐奕说他有办法,范仲淹也就不在此事上多废唇舌。
  “另外……”一向不跟唐奕客气的范仲淹,倒是有些支吾了。
  唐奕道:“老师是想说贾子明的事情吧?”
  “……”
  范仲淹一阵无言,沉吟良久才道:“既然你猜到了,也回来了,索性好人做到底,把张晋文撤回来吧。”
  唐奕一皱眉,“老师也觉得我应该撤回来?”
  范仲淹一窘。
  “按说,这次你被他们构陷得不轻,我是应当让你出了这口气的。”
  “但是官家……官家还是不希望你把贾昌朝逼得太绝。”
  ……
  其实,这根本不用范仲淹说,唐奕在昨晚去贾府之前就已经明白了。
  这次封街夜访是赵祯授意的,不然,唐奕是不会在这个时候就去见贾昌朝的。
  张晋文刚派出去就去叫嚣,那不是他的风格。怎么也得等在真定把贾家搅个天翻地覆,再去看看那老货是什么脸色。
  可是,毕竟现在是仁宗朝,赵祯还是下不了狠心。
  “老师!”唐奕语重心常道。“若是只想出这口恶气,我根本不用派张晋文跑一趟真定。”
  “那你这是……”
  “目前来看,咱们想从外面把汝南王一系撕开个口子,基本是不可能的了。所以,只能从内部下手了。”
  范仲淹了然。
  唐奕只说一半,他就明白了,唐奕是想从内部分化贾子明与汝南王。
  “能行吗?”
  “总要试试。不然,见招拆招,终还是太被动了。”
  “好吧!”范仲淹沉声点头。“只管去做,官家那里,我去说。”
  ……
  从老师那里回到自己的小楼,刚一进屋,就见君欣卓往外走。
  “晌午想吃些什么?我叫厨房准备。”
  唐奕一愣,心说,都中午了啊?
  “你们吃吧,我中午去食舍。”
  说完,转身又出去了。君欣卓一叹,与萧巧哥对视一眼。
  这就是她们都不想唐奕回来的原因,只要一回来,保准就得不着闲,时时都有琐事缠身。
  出了小楼,先去把老曹叫上,二人直奔食舍。
  路上,正看见苏轼晃晃荡荡地往食舍走。一见曹满江。这小子本能的一缩脑袋。
  “怎么就你自己?”
  中午儒生都是在宿舍那边集合,像军营里一样,列队到食舍用餐。
  “去见家母了。”
  老曹点点头,没说话。
  唐奕则是玩味道:“怎么没和家里人一块吃啊?”
  苏轼看了眼曹满江,“教谕不让。”
  唐奕嘿嘿地乐了,“我要是你,中午就不吃了。”
  “不吃了?”
  苏轼心说,你别闹了。不吃中饭,下午可怎么熬?两节大课下来,还要去挣工分儿呢。
  他却不知道,唐奕完全是看他年龄小,好心让他躲过一劫。
  ……
  到了食舍,儒生们还没到,唐奕干脆坐到了桌子上,等他们到。
  没一时儿,李方休和胡林带着儒生们到了。
  大家鱼贯而入,一见唐奕似笑非笑地坐在桌子上,心中虽有不愤,但没一个人敢支声。
  而宋楷进来一见唐奕也在食舍,忍不住就要靠过去打招呼,却被唐正平一把拉住了。
  “气场不对,离他远点儿!”
  宋楷狐疑地一琢磨,也是哈,处了这么多年,这货憋着坏的时候,一般都这表情。再说,坐在桌子上,怎么看怎么不像好人。
  “嗯,有道理,绕着他点!”
  宋楷他们躲了,有人却没那个心眼儿。
  程颐。
  程老二一进来见到唐奕,不由心中一喜,急行两走上前。
  儒生中除了宋楷等人,他和唐奕算是私下接触最多的。
  “什么时候回来的?”
  唐奕咧嘴笑了,笑的那叫一个灿烂。
  “上午刚回来。”
  “这段儿可担心死我了,真怕你让贾昌朝那厮压的爬不起来。”
  唐奕拍拍他的肩膀,“没事儿。”
  程颐撇了一看曹满江,压低声音道:“用过午饭我去找你,正好有几个财税题要问你。”
  “想啥时候来都行,我就在小楼。”
  “那行,我去打饭了。”说完,程颐转身就要走。
  “回来。”
  “嗯?”
  程颐定住,回身笑道:“还有事儿?”
  “也不算什么事儿。”唐奕两腿一蹬,从桌子上蹦了下来,脸色急转直下。
  “就是想问问你,谁让你在食舍说话的?”
  嘎……
  程颐笑容僵住。
  “我,我不是看你刚回来……”
  “我刚回来,你就坏规矩!?”
  “我……”程颐一时无语了,心说,这也太不讲理了吧?还有没有点人情味儿?
  “我什么我?!”唐奕厉声大喝。“码头一个来回,现在!”
  噗!
  那边宋楷实在是没憋住。
  哦操,这孙子太损了,明摆着阴了程老二一道。
  “你笑什么?”
  程颐还没跑出去,唐奕就转头看向宋楷。
  宋楷愣愣地左右四顾,“我,我没笑什么啊?”
  “看来,你是想陪着他吧?”
  “不想!”
  不想?唐奕哪容你不想?
  “码头!一个来回,现在!”
  宋楷不干了,“有这个必要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