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调教大宋-第1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旦西夏的民生出了问题,或者百姓到了民不聊生的地步,那么统治者的政治方向必然会受到质疑,进而形成内乱。
  现在的情形是,西夏国主与辽朝联合得罪了大宋,致使大宋关闭互市,倾销官盐,断了西夏的民生大计。西夏国内,不论百姓,还是贵族,都把怨气归结到做出这个决定的皇帝身上,李杰讹这个时候进去搅局,是最佳时机。
  “可是……”李杰讹还是不太明白。
  “可是我一个粗人,就算进了西夏,又有什么用?”
  唐奕道:“你是皇族后裔,这本身就是你的先天优势。就算不是一呼百应,反李诈谅也是出师有名。”
  “我虽说是党项皇族,可我出生在大宋,对夏土之内的形势也是一知半解。大郎未免太抬举我李某了,真到了那里,可能连个立足的地方都没有。”
  唐奕阴阴一笑,“谁让你立足了?”
  “呃……”
  “知道什么叫打游击吗?”
  “不知道……”
  “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
  李杰讹差点哭了,“你,你这不就是让我耍无赖嘛?”
  “就是耍无懒!”唐奕一脸坏相地道。“记住了,没让你打赢,而是让你打乱!越乱越好!”
  “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逃!”
  “……”李杰讹再次沉默了……
  “这对大宋有何好处?”
  “这么说吧。”唐奕诚然道。“三年之内,宋辽之间必有一战,而且,这是事关国运的一战。胜则大宋永昌,再无北患!败则……败、无、可、败!”
  “所以,一旦宋辽开战,必须要保证西夏无暇参战。而且,此一战是大是小现在还无法预期,作为大宋第一能战之军的西军必定要北上,西北也就没有精力再布重兵防守西夏了。”
  “你明白了吗!?”
  唐奕语气极重,他机关算尽,布置这么多年,绝不能让西夏搅了这场关乎国运的大戏。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李杰讹这一环,是最关键的一环。一旦西夏能分身出来,与大辽两面夹击,那可就是结局未知了!
  “实话说吧,李大哥要是搞不定西夏,与大辽,陛下不敢打!”
  “……”
  李杰讹有点喘不过来气,他从没想过自己会这么重要,会左右大宋的国运。说心里话,这个担子太重,他觉得自己担不起这个责任。
  可是,不知为何,李杰讹眼前突然浮现出今早见到的那位皇帝。
  “陛下……有何布置?”
  唐奕闻声神情一缓,李杰讹能问这句,说明他已经动摇了。
  “西军之中,三位最优秀的党项将领认你差遣,兵源上到皇城禁军,下到西军边卒,随你挑选,想带多少带多少!”
  “军饷三倍于常,军械与阎王营看齐。云州的突吉台氏已经通过气,若有不敌,可随时退入辽境休整。潘越与你同去,方便两方联络沟通。”
  “还有……”
  唐奕肃穆道:“从现在开始,西域往来的所有收入我分文不取,都是你的了!”
  李杰讹一哆嗦,那可不是小钱。
  “你给我钱干啥?我又不是为了钱!?”
  唐奕笑道:“你到了西夏境内,人生地不熟,也不能全靠打吧?该疏通的疏通,该花钱的花钱。”
  “而且,我给你个特权,保你在短时间内,就能笼络大笔人心!”
  “什么特权!?”
  唐奕笑道:“陛下准你往西夏贩一定量的茶铁宋货。”
  李杰讹闻言一拍大腿,“你早说这条不就得了,别的都用不上!”
  “干了!!!”
  有了这些东西,他就等于有了免死金牌。只要不晃荡到李诈谅眼皮底下去,谁见了他不得供着?
  唐奕见他答应了,心中大石终算是落了地,“我再给你配五百匹西极马。”
  “不用!”李杰讹一罢手。“到马窝子里当‘土匪’还能缺马!?”
  大手一支站了起来,“那我回去好好琢磨琢磨,定下章程,再来与大郎商议。”
  唐奕起身,“拜托李大哥了……”
  李杰讹一抱拳,大步出院。
  ……
  等他一走,曹佾看着他离去的背影忍不住道:“你就这么放心这个人?”
  说心里话,曹佾觉得唐奕和陛下这回有点冒失了。这个李杰讹就算再靠得住,也是个党项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唐奕不说话,他又何常不知道,不够稳妥……
  可是,他已经没有别的办法了。
  “只要老李在宋辽开战之前不生异心,就足够了!”
  唐奕要求不高,只要挺过宋辽这一战。
  ……
  曹佾还想絮叨几句,可是没给他机会,李杰讹前脚刚走,就有仆役进来禀报,说是开封府主薄来了。
  唐奕知道是来查籍的,连忙让仆役把人请进来。
  而曹佾和潘越见唐奕还有别的事儿,也不多留,起身告辞。
  只不过,二人并排出院的时候,曹佾才想起什么,伸手照着潘越的后脑勺就是一下子。
  “臭小子!跟你爹说了吗?”
  潘越嘿嘿一乐,“保密哈。”
  潘越乐的憨,却一下触动了曹佾心中的柔软。
  早几年,潘越和他家的老三还满开封的惹是生非,如今却是都懂事儿了,有担当了。
  “还是要跟你爹说一声的……”
  ……
  查籍这种事儿,一般都是考生或者书院亲自到府衙去报备的。可是观澜不一样,这座庙太大,开封府也拿不起这个架子,不但亲自上门来取,而且还是主薄亲来。
  主薄姓韩,名曲,祖父任过前朝礼部侍郎,恩荫入仕。混到开封主薄之职,也算官运颇顺。不过,在唐奕面前,却是一点都没有优越感了,大宋朝谁不知道这位爷的脾气?
  属驴的,得顺着毛摸。
  之前,与唐奕也有过几次接触,韩曲都是小心应付,不敢惹这位爷发飙。
  此时,唐奕迎到院门前,韩曲更是忙不跌地拱手作揖,“哎呦,这是个什么事儿,怎劳唐公子出门相迎?”
  唐奕哈哈大笑,“韩大哥客气了不是?多次劳烦您帮忙,这点礼数怎么还要另提?”
  把韩曲领到院中落坐,转身到屋里取出一摞的考状。
  “知道韩大哥是为此特意跑这一趟,早就给您备好了。”
  “今岁应举共一百四十八人,都在这儿了。”
  ……


第558章 我懂
  把一摞考状送到韩曲面前,韩主薄双手小心接过。
  “148人?这人数端是不少。看来,今科观澜之名要更盛往年了。”
  对于这种恭维,唐奕倒没客气。因为他比谁都清楚,这一科不止是更盛往年那么简单。
  又取出一本小册子,是他这几天记录的考生之中有籍不入户,或是条件差一点的。
  把册子推到韩曲面前,“又要劳烦韩大哥了。”
  “哪里话,公子吩咐便是。”
  唐奕点头,“这148人之中多是外籍考生,难免有些纰漏。其中,有十三人是借亲籍取解,府衙查点之时还望高抬贵手。”
  “小事!”韩曲大手一挥。“不瞒公子,韩某亲来,就是怕咱们书院之中的公子们不董考规出茬子。下面的人再弄不明白,耽误了咱书院的大事。”
  唐奕拱手,“那就谢过了。”
  又继续道:“另有一多半都是购地入籍,但大多数都是家中早有准备,七年之限是满了的。只有十七人年限不足七年,好在只差半年、一年,最多的也不过两年。书院已经让他们自己去找卖地户,改一下地契,到时少不得要到府衙改底案。”
  韩曲更是满不在乎,这种事每年到考期都一大把。只要别太过,今年买的地,愣说满七年了,花点钱就能改。“这就不用公子操心了,列出姓名,到时直接来找我韩某就行。”
  唐奕笑道:“都给你列好了!到时该怎么花钱,韩大哥不用客气,不能让兄弟们白忙活!”
  “好说,好说!”
  “公子看看,还有什么要咱出力的?”
  唐奕道:“别的到没什么了,该出保的,我们观澜自己找人出保。但是……”
  唐奕指着名单下面的六个名字道:“这两个儒生,还要韩大哥帮个忙。”
  “不瞒大哥,这两人家贫,在我观澜苦读多年,都是品学兼优之辈。可是,您也知道,穷人家的孩子,即无钱置地,在开封也没什么亲戚。所以……”
  韩曲拧眉沉思,“就挂在我韩家名下吧。”
  “反正韩某族亲众多,又多在京城久居,把这两个公子挂到我家,不显山也不露水,没人来查。”
  “那就多谢韩大哥了!”
  说着,唐奕把册子交到韩曲手中,“那劳烦您点验一番,毕竟您是行家,看看还有什么要我们运作,准备的。”
  韩曲点头,“公子稍候。”
  ……
  韩曲那边开始逐张考状的看过去,有册子里提到有问题的考生,就单拿出来,回去好具体操作。
  唐奕让扑役端来茶点,伺候着,在一旁帮着他整理。
  没过多一会儿,也只看了十几状,却是又来事儿了。刚走了没一会儿的曹佾匆匆跑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封蜡封的信笺,进来一扬手里的东西:
  “范公让你过去!”
  唐奕一惊,那蜡封印是十字形的刻章,大辽来的。
  而信封四角则是用墨涂黑,说明是使馆通过华联传回来的密信。一个黑角是平信,没有太重要的事,要是四角皆黑……那就是十万火急了。
  韩曲一看来的是曹国舅,急忙起身,“见过国舅爷!”
  曹佾哪有工夫和他客气,点了头见过,就催促唐奕,“赶紧的!”
  唐奕看向韩曲,韩曲哪还能不懂事儿,“唐公子忙去便是,韩某只是粗点一番,哪用公子陪着。”
  唐奕拱手,“那就有劳韩大哥了,却有要事,多有怠慢。”
  说完,与曹佾急步出院,直奔码头。
  说是范仲淹找他只是托辞,“四角皆黑”的大辽密函还是头一次出现,要不是十万火急之事,司马光是不会发这种信的。二人要马上进宫,这封信,也只有赵祯才有资格亲自拆封。
  ……
  这边把韩曲一个人扔在了唐家小楼,但他却一点都没觉得怠慢。相反,韩曲还挺美。心说,这是唐疯子没把自己当外人啊,这是什么地方?这可是唐疯子最私密的住所啊。
  ……
  一边美着,一边接着办手头的差事,边上有扑役小心伺候,端是得劲。
  可是,数到最后……
  怎么是150?
  不是148吗?
  以为自己数错了,韩曲又数了两遍,150……没错。
  又对着名字,挨个查了一遍,多出来两张考状也被他掐在了手里。
  这要是放在别的书院,韩曲必定要找递考状本人,还有书院负责人重新确认一番,举业大事马虎不得。
  可这是观澜,范希文是多大一尊神?唐疯子是多大一个人物?
  韩曲有点打鼓,再一看多出这两个人——祝英台、梁山伯。
  这两个名字挺熟啊!
  能不熟吗?这是唐子浩亲自去开封府,韩曲亲自经手给办的户籍。要不他这个小主薄怎么可能和唐子浩搭上关系,称兄道弟。
  这才过去几个月,韩曲当然记得。
  想到这儿,韩曲全明白了,要么是唐子浩数错了,要么就是这两人本来就是“假籍”,人家不好开口。
  其实也不用开口,办户籍为什么啊,不就是科举这点事儿?况且,还是唐子浩亲自去给办的,可见关系匪浅。
  嗯,明白了,得懂事儿……
  韩曲把两张考状小心收起来,想着回去要特意盯着点,有什么不全的,赶紧给补上,端不能出了纰漏。
  收起整理好的另148张考状,起身对伺候的仆役道:“转告你家公子,这四人韩某定当竭力。”
  仆役虽不知他这话是什么意思,但是也是见过世面的人,小心道:“小的一定转告,另我家公子有吩咐,若是韩主薄忙完了,一定留您用饭。”
  “这边请!”
  韩曲罢手,“不劳唐公子费心了,天色不早,韩某且先告辞了。”
  仆役也不多留,“那我送主薄下山。”
  ……
  到了码头,韩曲一怔,来时坐的官船不见了。
  送过来的仆役却道:“不知韩主薄要忙到几时,我家公子让府衙的船先回去了,韩主薄坐我们观澜的专船回京便可。”
  韩曲自无不可,官府的破舢板哪有观澜的大船坐得舒坦。
  上船之后,仆役把韩曲让到舱中,还没走。
  四下无人,仆役便指着舱角一口尺许大的小箱子说话了。
  “我家公子说了,一点观澜特产,韩主薄别嫌弃,回去给府衙的差使们分分,算是一点心意。”
  ……
  说完这句,仆役才算完成了任务,告辞离去。
  等人都走了,船也开了,韩曲才心跳加速地打开箱子。
  “!!”
  观澜特产?他当然知道这是送礼,只不过不知道这“特产”是什么而以。
  可没想到……
  好吧,观澜特产,是黄金,一整箱子的金饼子。
  这下韩曲更加确定,那多出来的两个名字是唐子浩有意为之了。
  小事用送这么大一箱金子吗?
  还不懂吗?


第559章 紧张过度
  其实啊,韩曲懂个屁!
  唐奕要是知道他把萧巧哥和苏小妹给录上了,还会送他金子?你等着收刀子吧!
  这一科本来就是考的人太多,太敏感,唐奕哪能让这两个小丫头去添乱。
  而且,两个小姑娘考科举?
  考上之后,赵祯再给她俩许两个公主,演一出《女驸马》算了。
  唐奕送那一箱金子,本来的用意是不想沾这种小恩小情。
  说白了,唐奕现在什么身份,什么人脉?还用得着把两个寒门弟子挂到韩曲的名下去考吗?在哪儿不能随便弄两个考籍。
  故意留下两个人,是给韩曲台阶下,也让那箱子观澜特产送的顺情顺理。
  毕竟观澜这一科,几十个不合格的考生要开封府运作,这个人情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要是没点由头,直接给钱,韩曲是肯定不敢要的。
  结果,韩曲会错了意……
  ……
  且不说韩曲,此时,唐奕和曹佾二人已经到了宫中,那封四角墨信也已经到了赵祯手里。
  赵祯拆信一看,眉头瞬间拧作一团。
  良久,才把信交到曹佾手中,与唐奕二人观看。
  “耶律洪基四日前遣密使去了西夏,因由不明!”
  赵祯恨恨道:“司实君实判断,很可能是要秘密联合西夏,牵制我朝!”
  曹佾一激灵,“如今西夏物资奇缺,边境劫掠又收获甚微,大辽这一去,岂不是一拍即合!?”
  赵祯苦恼地揉着眉心,抬头看向唐奕,“看来,你昨天送过来的那个李杰讹得快点入西夏了。”
  唐奕摇头,“来不及。”
  “大辽可能还有算计,不急一时。可是西夏却等不了了,一旦辽使到了西夏,他们可比辽人还急,肯定会鼓动大辽马上生事!”
  “那可如何是好?”曹佾有点慌了。“这个时候是绝不能让两家联合起来的,太被动了!”
  唐奕又何尝不知,而且不是被动的问题,是失控。
  耶律洪基与西夏联合扰宋,大宋是防不下来的。即使现在的情形下,他不敢用全力,因为要防着耶律重元,但也够大宋喝一壶的了。
  后果就是,西夏一定能从这场物资危机中走出来,而耶律重元也一定能多从中捞到一些好处,大宋一定要妥协,甚至撤出边境重兵。
  这么多变数,后面会是什么形势,就已经不是唐奕可以预料的了。
  西夏缓过来了,那李杰讹去打游击也就失去了意义。进而宋辽开战之时,西夏就有余力参战。
  而耶律重元要是真借这个机会进一步超出控制地积蓄力量,那大辽皇位之争就有了变数,最后谁赢,唐奕说不准。反正谁赢,也不是大宋赢。
  ……
  “要不……”曹佾谏言道。“要不暂时开放西北互市,先稳住西夏再说?”
  唐奕没说话,是条计策,但解决了联合之急,却也同样放开了西夏的手脚。是为下策。
  赵祯摇头,“不到万不得已,不能开互市。”
  看向唐奕,“大郎可有妙计?”
  妙计?他又不是神仙,能有什么妙计?除非把密使宰了。
  咦?是个办法啊!
  若有所思地喃喃出声,“从大辽到西夏……燕云是耶律重元的地盘,他是肯定不敢走的,那就只剩云州这一个必经之路了。”
  赵祯心中一紧,大郎的意思是……
  “杀人灭口!”
  “不行,不行!”曹佾摇头。“你杀了一个,耶律洪基还能再派一个,你杀得完吗?”
  唐奕道:“这是时间紧迫,没办法的办法。杀了一个,能不能派出第二个,就得看司马君实的本事了。”
  赵祯一想也是,这是突发事件,司马光是在辽帝派出人之后才知道的,能做到这样已经算不错了。要是早有准备,以唐奕在大辽的人脉……
  毕竟大辽与西夏也是有仇的,很多人不想与西夏搅到一块儿。
  ……
  “不对啊!”唐奕猛然出声。“咱们是不是紧张过头了?”
  赵祯急道:“何意?”
  唐奕道:“细一琢磨,耶律洪基没有理由在这个时候生事吧?”
  “嗯?”
  唐奕继续道:“陛下您想啊,咱们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来看,猜想他是想连夏抗宋。”
  “可是,站在耶律洪基的角度来看,抗宋固然必要,但他有更重要的事要干啊。”
  越祯拿不准了,唐奕这么一提醒,他还哪里想不明白。
  大宋是担心两国联手,所以才下意识地往那方面去想。可是站在耶律洪基的角度,现在与大宋开战,真的没什么好处。
  别忘了,那里还有一个虎视眈眈,盯着皇位不放的耶律重元呢。
  他要与大宋打,那必然要绕过燕云,从云州进兵,整个大后方都暴露给了耶律重元。就算耶律重元胆儿小,不敢打大定,那也能趁机积攒兵力、财力吧?
  这个后果,耶律洪基不一定承受得起。
  “是咱们想多了?”曹佾彻底迷糊了,这哪说的准?
  唐奕咬牙道:“不管是不是想多了,这个辽使都不能留!”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
  出了大内,唐奕没有回观澜,而是拐了个弯,到了相国寺前街。
  黑子和董惜琴的店铺就在这条街上,他是来找黑子的。
  ……
  黑子一见他满脸愁容,就知道有事儿。把唐奕让到里间。
  “大郎,有何交代。”
  “想让你去一趟云州。”
  “行!啥事儿。”
  “杀人。”
  黑子乐了,“这个咱在行。”
  唐奕继续道:“到了云州,突吉台家会出人手帮你封锁各条道路,你要保证要杀的人回不了大定!”
  “几时动身。”
  “越快越好。”
  黑子二话不说,站进身形,“那我去收拾东西,这就上路。”
  “等等……”
  黑子回身,“还有啥吩咐?”
  唐奕有点不好意思,“这次……你得扮成辽人。”
  黑子更乐,“这有啥难。”
  说一半,黑子才反应过来,瞪着眼珠子指着自己的脑袋,“不会让俺……剃头吧?”
  扮辽人,辽人什么样?就是那个大髡瓢儿最显眼了呗。
  唐奕知道,让汉人剃头那比杀了他还难受,
  但是,这次是实在没办法,宋人是绝不能掺合进去的。
  苦道:“我是没招儿了,外人我不放心。”
  “没事儿。”黑子回过劲儿来。
  “剃!”
  ……


第560章 离我远点
  从黑子那里出来,唐奕又让曹佾赶紧给云州去信儿。
  现在看来,想在辽使入夏之前就拦住,已经是不可能了,只能寄希望于回程之时断了这个祸害。
  ……
  都安排好之后,唐奕才坐船回观澜,回到回山已经是日近黄昏。
  漫步在回山街市之上,对于街道上的人潮如织,唐奕全然无睹。
  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光是这次的突发事件,整个对于大辽的谋划,现在也已经是谋无可谋了。以后的事情,一直到耶律洪基与耶律重元的矛盾爆发这一段时间,就只能看老天帮不帮忙了。
  ……
  路过凝香阁时,想到萧巧哥可能还到这儿没走,唐奕忍不住就拐了进去。
  凝香阁平时少有人来,主要是冷香奴眼界太高,看不上一般的儒生。
  徐妈子一见是唐子浩,立时眉开眼笑的好不热情,都不给唐奕说话的机会,就急匆匆地上楼去招呼冷香奴了,而冷香奴也是第一时间就迎了下来。
  依旧是一身火红的衣裙,艳丽得让人不敢直视。
  唐奕不禁苦笑,“只是看青瑶还在不在这儿,正好接她一起回去,却是没想让徐妈妈惊动香奴姑娘。”
  冷香奴嫣然道:“青瑶妹妹已经回去一个多时辰了。”
  “哦。”唐奕点了点头。“那多有打扰,告辞了!”说完,掉头就走。
  “等等。”冷香奴叫住他。
  有些患得患失地可怜道:“公子……公子既然来了,就不多坐一会儿吗?”
  ……
  唐奕顿在门前,背对冷香奴,沉吟良久,终还是开口。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