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调教大宋-第1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徐妈妈回头一看是唐奕,本来肃穆的老脸登时开成了向日葵,丝帕一摇,就把那几个浪文士扔在一旁。
  “哎呦,我的公子呀,您怎么才来啊?这些天可是想坏了咱家姑娘!”
  “您要是再不来,香奴这相思病可就落下喽。”
  唐奕哈哈一笑,“这不就来了吗?”向徐妈子拱了拱手,转身上楼。
  而那几个文士目送唐奕消失在二楼,心里是又气又恨又妒嫉,哪还看不出,这凝香楼简直就是区别对待。
  什么香奴姑娘病了,什么香奴姑娘不在阁中,什么特么的……
  都是借口,人家怎么就能直接上去了!?
  “妈妈这是何意?”其中一文士大怒。“不说什么先来后到,难道是欺负我等外乡人初到京师好欺负不成?”
  “呦~!”
  徐妈妈一心要上楼好好拍拍唐奕的马屁,哪还有心思管这几个愣头青?拉长了调子,斜着眼睛看那几个文士。
  也不跟他们假客气,“别说欺负不欺负的,公子好大的脸盘儿,楼上那位爷也是你等能比的?”
  文士更是不愤。
  “比不了!?倒要划出个道来,到底是我等文采不精?还是使钱不够!”
  徐妈子撇着嘴,都懒得理他了。
  这些初入京城的愣小子,都让家里惯坏了,自以为在家乡那一亩三分地无人可及,就天下无敌了。
  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
  “老身也不与你废话,比文采就不说了,人家楼上那位爷还不乐意搭理你呢!”
  “咱们就俗一回,今日就把话撂下,你只要比楼上那位钱多,你就能上去。”
  文士闻声冷笑,“钱?小生最不缺的就是钱!”
  旁边有人捧道:“这位陈公子,家中乃是富阳首……”
  话都没说完,徐妈已经不耐烦了,“什么富阳、穷阳的,楼上那位姓唐名奕,字子浩,打听清楚再出来现眼。”
  “来人,送客!”
  和唐疯子比钱多?纯粹找抽!
  ……
  二楼花厅。
  唐奕斜倚在榻上,闭目养神,楼下那几个愣头青已经灰溜溜地走了。
  入京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满耳都是唐疯子的光荣事迹,对于这位,他们还真惹不起。
  对面的冷香奴正静坐抚琴,一曲《高山流水》涓涓而出。
  “要说,你那把琴给青瑶还是明智的……”唐奕把手枕于后脑,慢条斯理地说话。
  “心不静,再好的琴也弹不出佳音,总少了些意境。”
  那边冷香奴心神一乱,手中一抖,挺好的曲子就这么弹坏了。
  整理神情,强作镇定,继续拨弄琴弦。
  一边抚琴,一边假装淡然地道:“哦?公子还听得出这《采桑曲》的意境?”
  唐奕牵起嘴角,很像那么回事儿的点头。
  “嗯,略懂一二。”
  “……”
  冷香奴恨得牙痒,恨不得把琴摔在这“坏坯”脸上。
  果不出所料,这土匪连所奏何曲都没弄明白,谈何意境!?分明就是顺嘴胡诌,故意气人。
  咬牙切齿地道:“那么,公子是来听曲的,还是有别的目的?”
  唐奕沉默了一会儿,目无焦距地看着房梁。
  “告诉你家主子,别再动狄青。不然,后果很严重!”
  “……”
  冷香奴再乱,“我可不敢,万一哪里说错了,出卖了唐公子,可是要吃不了兜着走的。”
  唐奕翻了个身,侧卧着看向冷香奴。
  “没事,由着你卖。”
  “……”
  冷香奴彻底服气了,哪有求着人出卖的道理?
  心思烦乱,正在思量到底要不要把唐奕的话传回主家……不想,那边的活土匪好像早就看穿了她的心思。
  “劝你如实转达,不然,我不把你怎么样,你背后的人却要不放过你了。”
  冷香奴皱眉,“为什么?”
  唐奕说出一句极为装逼的话:
  “因为,他们怕我!”
  冷香奴一翻白眼,不想与他纠缠,“马上就要取解,我这里你还是少来!”
  唐奕又笑,“那可不行,正是因为要取解了,才要多来。”
  “……”
  “我发现,每次心神不宁、无心读书之时,跑到你这儿来听两首曲子,立马就神清气爽、背书如神了。”
  冷香奴才不信他睁眼说瞎话,“刚刚不是还说我的琴没有青瑶的好吗?让她给你弹不是更好?”
  “才不是。”唐奕摇头。“你的琴弹得是不怎么样,但每次看到你……”
  “也是心神不宁,却还要强作镇定的样子,我就特别的欣慰,心神也就宁了。”
  “你!”
  冷香奴气得胸脯起浮,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砰的一声,玉手砸在琴上,悠扬曲调乍然而止。
  “徐妈,送客!”
  ……
  “哎呦喂……”
  冷香奴话音刚落,徐妈就一步三晃的进来了,显然就没敢离太远。
  “这是怎地了?怎么又吵起来了?”
  徐妈子不由分说,直接就开始数落冷香奴:“我说香奴啊,老身得说你两句,唐公子正是临考的接骨眼儿上,你就不能让着他点儿?吵吵吵,就没见过你这么金贵的姑娘!”
  冷香奴把头别到一边,她也不想吵,谁让这土匪说话就没一句正经的。
  徐妈又转向唐奕,却见唐奕已经起身。
  老妈子面色一苦,“公子别走!这才刚来,怎么就要走呢?”
  “这丫头不懂事儿,回头老身教训与她,公子别和她一般见识!”
  唐奕一乐,“还有别的事儿,就是过来看看。”
  说着,就往出走。行至厅门,又停了下来,回头对冷香奴道:“临近大比,以后就不来,姑娘照顾好自己。”
  冷香奴冷笑,“看来,公子还是怕耽搁了举业啊?也没说得的那般洒脱!”
  唐奕摊手,“有何不可?好不容易考一次,还不全力以赴?”
  “等拿了状元,再来听你唱曲儿。”
  说完,大步下楼。
  徐妈想拦却是拦不住。只得朝着唐奕的背影高叫:“公子再来啊……”
  “愿公子高中啊……”
  而冷香奴则是看着唐奕的背景,暗暗诅咒:
  还拿状元!?大宋朝要是把状元给了你这个活土匪,才是倒了几辈子的大霉呢!


第571章 白给的状元谁不要
  出了凝香阁,唐奕刚一抬头,就怔住了。
  因为街面儿上,迎面走来的是曹国舅和潘丰。
  “你们怎么在这儿?”
  这两位可是有日子没来回山了,因为老师发过话,再来……打出去!
  “找你!”
  曹佾斜眼看了唐奕身后的凝香阁一眼,“又跑这儿来快活?”
  “滚!”唐奕笑骂。“我这是办正事儿!”
  潘丰咧着嘴,连毛胡子都乍乍开了,“头回听人说,逛花馆子也算办正事儿。”
  唐奕不与他争辩,“已经把话递过去了,再特么打狄青的主意,就别怪老子无情了!”
  曹佾道:“能乖乖听你的?”
  潘丰也道:“你还是悠着点吧!现在的情形可不是发疯的时候,且先忍忍。实在不行,我潘家在三衙给他腾个地方,让狄汉臣先呆一段儿。”
  唐奕摇头,“那是两回事儿……”
  “你以为狄青爱呆在西府受那份活罪?”
  “可他必须呆在西府!”
  二人也不明白唐奕这话是什么意思,但既然唐奕有了计较,那就由他去吧。
  曹佾又看了一眼凝香阁,提醒道:“反正我觉得,这个地方你少来,别真一时嘴快,把不该说的也露了出去。”
  ……
  他不提还好,越提唐奕越烦,“特么那就是个榆木脑袋!”
  “别说我没说露,老子就真说露了,那傻妞也不带往出泄的!!”
  二人对视一眼,“什么意思,你说这是一出美人计吗?”
  唐奕郁闷道:“可能是开始吓唬的太厉害,给吓坏了。”
  “这段时间,故意说给她听,想让她漏出去的事儿,一件也没传出去。”
  “看着挺有主意的一个姑娘,却是笨得要死!”
  说到这里,唐奕还恨恨地淬了一口,“他妈的,白费工夫!”
  曹佾和潘丰有些哭笑不得,论瞪眼说瞎话,还是唐大郎厉害啊!
  逛窑子还真让他说出了“办正事儿”的味道。
  ……
  既然在街上碰见了,曹佾、潘丰也就不上观澜去触范公的霉头,三人在街边找了一间茶棚坐下,要了三碗冰犁汤。
  唐奕率先开口,“说说吧,大辽那边可有动静?”
  曹佾道:“陛下发话了,一直到大比结束,不让你过问大辽的事情。”
  “说吧。”唐奕有点不耐烦。“不让我掺合,反倒心里不踏实。”
  曹佾扭不过他,只得如实交代。这段时间,大辽还真是动作不少。
  “耶律重元已经聚拢了五万雄兵,加上白沟河一线的驻边守军也尽数被其收入帐下,如今已经有十五万大军陈兵幽州。”
  “加之你给他的毛纺之技,他倒用得不错。借以与大辽各部拉拢关系,朝中已经有许多贵族被他绑到了一条船上,料想应该离起事不远了。”
  “这么快!?”唐奕瞪着眼睛。
  他当然希望耶律重元快一点,可是没想到会这么快!
  “而且还聚兵十五万!?有点儿多啊……”
  唐奕怕耶律重元兵太多,要是一下子把耶律洪基撵了过去,那笑话可就大了。
  潘丰则道:“一点不多!我倒觉得这个数目刚刚好。再少,耶律重元就不敢动了。”
  “哦?”
  “你想啊!”潘丰饮了一大口冰梨汤。“以耶律重元的性格,是不敢把这十五万大兵全数投入到与耶律洪基的一战的。他生性多疑,西边的突吉台部虽与之有暗盟,但真到接骨眼儿上,他肯定还是不放心,要留些兵马防上一手。”
  “同样,对大宋他也不会放心,还要防一手。”
  “再怎么着,扔个五六万兵在燕云的西、南两侧,也是少不得的。”
  “所以,真打起来,耶律重元最多有十万可用军卒,刚刚好!”
  唐奕点头,潘丰说得不无道理,可能是自己太过紧张了。
  “既然如此,让陛下在雄州一线撤兵吧!”
  曹佾大笑,“还用你说?五日前,着令石进勇回撤百里的军令已经发了下去。”
  “咱们把白沟河一线全让了出去,这回耶律重元要是还不放心后方,那就真没辄了。”
  ……
  唐奕算是彻底放心了。
  现在,大宋上下都憋着一股劲儿,这股劲推着大伙儿奔着燕云这个目标而去。说上下一心,也不为过。
  “对了。”
  曹佾转了话头,贴到唐奕耳朵边儿上小声嘀咕。
  唐奕开始还没弄明白他怎么神神秘秘的,可是听下去之后,不淡定了。
  曹佾在他耳边说的是,赵祯带了个话儿。
  大意就是,只要唐奕过了解、会两试,状元就是他的了。
  这特么多不好意思?强行作弊。
  最后一关的殿试,出题人是赵祯,最后定名次的也是赵祯。唐奕只要过了解试和会试,就等于内定了状元。
  “这……不太好吧?”唐奕觉得得应该谦虚一下。“状元嘛,还是要自己考的。”
  曹佾白了他一眼,顺着他说:“好像是不太好!要不……我跟陛下说请一番,还是算了。以大郎的本事,考个状元自不在话下!”
  “别啊!”唐奕立马本性败露。“白给的状元不要,傻啊?”
  节操这东西对于唐奕……
  不值钱。
  “没事,我就勉为其难地收下了吧!”
  “哈哈哈哈。”曹佾摇头大乐。“你呀,陛下说的一点没错!”
  “陛下说什么了?”
  “陛下说,你肯定不会不好意思。”
  “哈!”唐奕这个高兴。“还是他老人家懂我。”
  曹佾看着唐奕,缓声又道:“陛下还说,这是你应得的。”
  ……
  至和三年的夏天。
  唐奕过得优哉游哉,虽然状元内定了,但是解试和会试还是要自己考的,书还是要读的。
  大辽过得明松暗紧,耶律重元和耶律洪基各自为大辽开朝以来最大的一场内乱,暗暗积蓄力量。
  文扒皮和富彦国过得却并不开心。
  这一年,大宋又起水患,他们两个东挪西凑,已经是强弩之末。
  这时候,二人最盼的就是先些让燕云之谋尘埃落定,好展开唐子浩那个谋划了近十年的改革大计。
  可是,问题来了。就算大辽打起来,大宋有机可乘,但是,哪来的钱用兵啊?
  朝廷的制库里,可是一个大仔儿都没有了!!!
  ……


第572章 送考
  又是一年中秋月。
  回山繁华依旧,却再见不到半个儒生。
  冷香奴倚在窗前下望,面无表情、神态木讷,也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姑娘,还是别等了。”
  身后传来徐妈妈的声音,“中秋一过,就是解试开仗。这个时候,唐公子哪还有心思来听曲儿?”
  冷香奴一窘,“谁等他了,再也不来才是香奴的幸事呢!”
  “唉……”徐妈一叹。“老身又得劝姑娘一句了,别总是与唐公子拧着来,归根结底,他还算是帮了咱们。”
  “若真是被你气的不来了,姑娘还哪能在这回山清闲?”
  “我……”冷香奴一阵委屈,略有不服。“妈妈~!”
  “哪里是我气他,明明就是那土匪有意戏耍。”
  “与其在这儿被他气死,倒不如回去被打死来得干净!”
  徐妈上前,“说什么醉话?听妈妈的,他不是要取解了吗?你去送个考,一来给家主看,二来也是贴心之举。”
  “兴许唐公子一高兴,就不再为难与你了呢?”
  ……
  解试,又叫秋闱。故名思议,是在盛秋举行。
  一般来说,各州府取解的日期都在八月初,考完五日放榜。中者,则要立即起程赶赴京师,参加来年的春闱会试。
  古代可不是当今,想去地球另一头儿,打个飞的,半天就到了。
  山高路远、道路险阻,走上几个月都是正常的。
  像川蜀、广南诸州,因为路途太远,秋闱甚至在五六月份就已经开考了。就是为了让考生提前上路,唯恐耽误考期。
  当然,这些问题对于开封来说,都不是问题,谁让它是“东道主”呢?
  解试、会试、殿试,都在这一个城里,方便得很。
  所以,开封的秋闱之期定在八月二十七,是全宋最晚取解的地方。
  二十七当日,一过五更鼓,整个观澜就沸腾了起来。
  唐奕被君欣卓叫醒,洗漱更衣,下楼用饭。
  考箱是早就准备好的,里面考试能用上的东西一应俱全,根本不用唐奕操心。
  吃了饭,唐奕拿起考箱就要出门,可总觉得好像少了点什么。
  “巧哥呢?”这一早上都没见着萧巧哥。
  君欣卓道:“昨晚睡在苏小妹那里了。”
  唐奕一皱眉,抱怨道:“这丫头,越玩越疯了,爷这么重要的日子也不说来送送……”
  君欣卓白眼道:“行啦,有我送你还不够吗?”
  唐奕大乐,“够……”说着话,贼手又不规矩起来。
  君欣卓推开他,“快走吧,范公他们都等着呢。”
  “哈,且先放你一马!”
  拎着考箱,去与范师父会合了。
  ……
  此时,天还没亮,大课舍前灯火通明,观澜今科应考的148人,尽数汇聚于此。
  曹满江独臂不失威仪地立于人前,整队肃穆。
  老曹虽然不再军中,但是在他眼里,秋闱,就是战场。
  一声喝令:“都有了!”
  啌!
  下首百多儒生,整齐列队肃立。
  老曹回身,于范仲淹身前道:“禀告范师,148名考生,尽数到齐,可否起程赴考?”
  范仲淹点点头,“嗯……”
  环视众人,“诸师有训,慎思慎考、耀我观澜!”
  “遵,师命!”
  下面一百四十八人的喊声差点没吼破天,一双眼睛直冒绿光,憋了这么多年,终于到一显身手的时候了。
  这时,唐奕也到了。
  范仲淹看他来了,把他叫到队前,“来的正好,你与诸生说几句吧,以壮声威!”
  唐奕一笑,“这有啥说的,一个取解而已!”
  回身对众儒生道:“告诉范师,我们的口号是什么?”
  “老子天下第一!!”
  “哈哈哈哈!”
  喊完之后,大伙儿自己都笑了,原来还挺紧张的气氛一下子就松了下来。
  “就是嘛!”唐奕大笑。“一个破秋闱,考不过就趁早回家哄孩子,别回来给咱观澜丢人!”
  “对!”众人齐声应喝。“考不过就回家哄孩子!”
  ……
  好吧,范仲淹身后的苏洵脸色一下就憋得通红,这帮混蛋,骂谁呢!?
  他当年就没过得了解试……
  唐奕不知道苏老泉窘态,继续向范仲淹玩笑道:“老师安心等着,区区解试,不足挂尔!”
  说完,回身大手一挥,“出发!”
  一众儒生抬头挺胸地奔着山下就去了。
  范仲淹等几位师父本来还想去送考,可让唐奕这么一说,心里琢磨,也对哈,区区解试,太当回事儿了吧?
  两手一背,回去了……
  “让他们自己考着玩吧!”
  ……
  唐奕打头,儒生们浩荡下山,行至山门,大伙儿一下就愣住了。
  时晨尚早,本应黑漆漆一片的街市之上,竟然有灯火摇曳。沿着大路一直到码头,一盏盏花格宫灯把整条街照得宛若瑶台仙境,如梦如幻。
  而每一盏花灯之下都摆着一把琴,都坐着一位明艳动人的娇态娘子,一直排到码头。
  “乖乖……什么情况?”
  苏轼挤到队前,这阵势,他哪见过啊?
  呵,没见过的还在后头呢。
  一看观澜应考仕子下了山,街道两旁的红尘艳姐儿们也不说话,也不起身,玉手微扬,细指撩拨,上百把瑶琴齐鸣……
  一曲《状元词》打破了回山黎明前的宁静。
  百琴齐鸣、百人同唱,那感觉,根本就不是平时听曲儿能比的。
  所谓仙音绕梁、慑人心扉,也不过如此了。
  ……
  唐奕缓缓迈步走在前面,缓行于街市之上,两旁尽是昏灯绝艳、琴音娇唱。
  别说儒生们没见过这阵势,唐奕也是没见过啊,听都没听说过!
  整个回山的青楼艳姐儿都来给观澜儒生送考,这等殊荣,千古未有啊!
  苏子瞻恨不得闭着眼睛走路,恨不得踩着那软绵绵的琴声进考场。
  “值了,值了……取不到解额也是值了!”
  啪!
  啪!
  王韶和章惇两个大巴掌同时甩在苏轼的后脑勺儿。
  “闭嘴!!听曲儿……”
  ……
  唐奕行到凝香楼前,特意多看了两眼,但是,门前却是空空如也。
  快走几步,临近码头,终于神表有所舒展。只见那团妖火果然安坐埠头之上,膝间琴音流转,同唱一曲《状元词》……
  立于码头静听,直到一曲终了。
  满街娇娘置琴起身,朝着码头方向深深一拂,“预祝诸位,旗开得胜、金榜题名!”
  ……
  唐奕笑了。
  大宋风流,尽收于此!!
  回身对着一众儒生放声大喝:
  “告诉诸位娘子……”
  这回都没用唐奕把话说全……
  “老子天下第一!!”
  “哈哈……”
  大伙儿哄笑着争先登船,唐奕也是向冷香奴点点头,在众娇娘的目送之下,登上了赴考的大船。


第573章 观澜匪帮
  观澜的儒生被回山的姐儿们宠的不行,夹道送考、百琴齐鸣,这样的人间佳话,估计谁也没享用过。
  但是,这是在回山,一到京城,可就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考船进城的时候,天已经亮了。旧曹门外的埠头上已经人声鼎沸,大伙儿从船上一下来,码头上的百姓无不侧目。
  “嚯~~!”
  这哪里是什么应考仕子,一个个人高马大、黑不溜湫。要不是布衣伦巾,还个个背着考箱,真当他们是套着儒袍的禁军糙汉。
  再仔细一瞅,这不是观澜的那群活土匪吗?
  要说这两年,观澜在开封城里最出名的不是名院风范、学富五车,而是教出了一群“愣头青”。
  谁都知道,观澜书院出来的学生已经野得没边儿,群架斗殴那是常有的事儿。逼急眼了,连禁军大营的那帮子兵痞都敢上手。
  前年有一回闹得最大,十来个大小伙子竟把禁军的二十多个痞兵开了瓢儿。
  后来惊动了开封府才知道,这些人里有三个老子是宰相、两个是御史,还有两个是欧阳修的弟子,其中还有范公和晏殊的儿子。
  ……
  如今,百姓们看到观澜儒生已经见怪不怪了。唐子浩那个大土匪带出一群小土匪,有什么可稀奇的?
  只不过,一百好几的观澜学生全体出动,这还是头一次见。
  “往年,观澜应举也就十几个人吧,今科怎么这么多?”
  旁边有人不住摇头,“谁知道呢,许是范公也没指望这一科能像前两科那般逆天,索性让所有人都来试试。说不定,比不过上两科的高中举率,却能保住登科的人数呗!”
  说完,还是不住摇头,“瞅瞅,这般作派,哪像个读书人?”
  “范公啊,也是越老越糊涂喽……”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