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调教大宋-第1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来,看看这张!”
吴奎还在震惊之中,万没想到,观澜的学生这般厉害。
接过考卷一看,宋楷?白了宋公序一眼,原来是上我这儿来显摆的。
翻开一看,经义不扎实,诗赋平平,感觉这水平包拯给他定了个147名,完全就是看宋公序的面子。
可是,再看策论,吴奎服气了。
《论三司财税统筹方》……
好吧,又是一篇大策、大论!
现在,他又不觉得包拯是徇私了,因为这篇文章确实出彩,可进前五十。宋楷能排147,完全是文章拉高了名次。
宋庠看吴奎表情变幻,更是得意,有什么比自家儿子长脸更让当老子开怀的?
“犬子拙劣,这狗屁文章,当是入不了长文的法眼的。”
吴奎更是吃味,瞅把你得瑟的,显摆什么啊?不就……
好吧,吴长文家里也有两个不省心的混蛋小子。
宋公序家的二世祖都开窍了,怎么自己家的那两个还是那么不争气呢?
老吴头儿琢磨着,是不是也把他们送到观澜去管两年……
他与范仲淹是没什么大过节的,范希文当不会拒绝。
“吴相公,再看看这个。”
这时,包拯又递过来一份考卷。
这回吴奎直接翻到那面的策论,前面却是看都不看了。
《言朝议思弊书》。
嚯,比前边人题目起的更大。之前的都是实政方面的建议、论述,这位更牛,直接说朝政之弊了。
……
“嬴秦震矜厥勋,勒泰山,镵邹峄,剟之罘,刊会稽……”
好吧,太学文体,不用看名字也知道不是观澜学生的手笔。
再往下看,吴奎看不下去了……
也不是说不好,主要前面一众观澜儒生们的文章太好了,相比之下,吴奎是捏着鼻子看完的。
“什么狗屁东西!”
吴奎最后还是没忍住。
通篇就没一句有用的,先是把官家数落一通,再把朝臣数落一通,和着从皇帝到百官都是废物,就没一个比他强的。
按说,这种骂人文章放在以前,考官和皇帝还真吃这一套,是越骂越有好名声。
可是,这回不行了……
有观澜的在那比着,人家是有真东西,你这除了骂就没一句正经话了。吴奎哪能喜欢?
“空有其表,虚浮无物!”
一看卷首,太学生,刘几,刘之道。
到了现在,吴奎也没话说了,其他儒生和观澜确实不是一个水平线上的。
不禁好奇,范希文到底是怎么教出来这帮学生的呢?连宋公序家的二世祖都能教好,看来,老范育人之道还有颇有本事的。
……
吴奎服气了,余靖、孙沔又哪有不服之理?倒也光棍,闷着头扮鹌鹑,好像刚刚在殿上吵闹取仕不公的,就不是他们一般。
而老贾……可就尴尬了。
包拯冷眼看着贾昌朝,“开封取仕,中者两百三十一人之考卷尽在于此。贾相公要是觉得哪里不公,直说!!”
“这……”老贾憋得满脸通红。心中暗骂,特么也是不争气,哪怕差不多,他也有话说啊!
可是,实在差的太远,他连没理辨三分的底气都没有了。
庞籍这时也把手中一份考卷甩到贾子明手里,“这是犬子之考卷,贾相公可要好好验一验,别最后再闹出个考场舞弊、阅卷存私的罪名来!”
“呃……”贾昌朝汗都下来了。特么又不是我牵头闹事儿,吴长文他们也闹了好吗?你怎么不找他们!?
呵呵,谁让你身份特殊!
拿着考卷看也不是,不看也不是。
“算了……”
赵祯终于开口了。
看贾子明也是够可怜的,这些年,这种尴尬和排挤也是没少受。
“贾相公也不‘容易’……”
“既然众卿都不疑希仁取解之判,那就将开封解试的考卷张于贡院门前,以平考生疑虑。”
“遵旨……”包拯拱揖领命。
“众卿可还有上奏?”
“并无上奏。”
“那宽夫、彦国和公序留下。都下去吧……”
包拯好好瞅了瞅赵祯,特别是袖兜……你还有一份考卷没给我呢!
这个动作自是落在赵祯眼里……
“包卿家也留下吧。”
“是!”
……
待殿上只余文彦博、富弼、宋庠和包拯。
赵祯才对四人问道:“你们谁知道这个梁山伯是谁?”
呃……
四人面面相阙,他们几个都在观澜有客讲之职,倒还真没听说观澜里有个学生叫梁山伯。
文彦博以为,这个名不见经传的考生拿了解元,赵祯颇有好奇。缓声答道:“许是今年才入观澜籍的仕子,我等都没注意吧……”
赵祯摇头,从衣袖里取出那张考卷,让李秉臣递到文彦博手中。
文彦博展开一看,吓的手上一哆嗦,立时瞪着眼睛看向包拯。
“这份考卷都谁看过!?”
包拯心中一颤,如实答道:“除了我,只主薄韩曲,阅卷官董平书,复考官范纯仁看过。”
文彦博又急道:“刚刚贾子明可看过?”
“没有!”包拯笃定道。“我也觉得这篇策论有些敏感,上殿之后,却是直接给了陛下。”
文彦博长出一口气,转脸上请赵祯。
“还请陛下将旨,将韩曲、董平书、范纯仁三人,即刻幽禁,万不能走漏了风声!”
赵祯微微点头,给李秉臣使了个眼色,李大官立时会意,真的就出殿去“办事”了。
富弼和宋庠心惊不已,到底写的什么,让文扒皮和官家这般凝重?
富弼从文彦博手里拿过试卷,与宋庠凑到一处,只看一眼,也是吓得不轻。
立刻明白,赵祯为何认定这不是一个新到观澜的考生写的了。
《论大辽皇位内争与我朝收复失地之良机》
“……”
富弼抬头看向宋庠,“这应该是个与唐大郎走得极近的人才能写出来的文章!”
宋庠吓的一激灵,“莫要看我……卷主姓梁,又不是姓宋!”
抖了抖手里自己儿子的考卷,“我家那小子还是有分寸的,这种事,怎么敢明着写出来!?”
“那会是谁呢?”富弼喃喃自语。
“十三岁……还不满十四!”
……
第580章 气到炸
包拯其实早就有疑惑,不然,他也不会直接把这份考卷交到赵祯手里。
说实话,他虽然没有参与到谋划大辽的整个事件中去,但是,别忘了,赵祯之前曾经“求”过他一次,让他别掺合唐子浩与大辽之前的龌龊。
再加上,今天赵祯、文富等人看到这篇文章的反应,包拯哪里还猜不出,原来朝廷真的在谋划燕云。
“陛下放心,老臣一定守口如瓶。”
“若有必要,还请陛下将老臣一并幽禁,以防消息外露。”
赵祯苦笑,半开玩笑道:“这个时候,包卿家可不能再死脑筋了,朕是信得过包卿的。”
转头看向文彦博,“现在的首务是,把这个解元弄清楚,万不可再外传一字!”
文彦博道:“臣这就亲去一趟观澜!!”
说着,告退而走。
“回来。”赵祯把文彦博叫了回来。
沉吟半晌,“算了,大郎自有分寸,让他自己解决吧!”
“可……”文彦博还想争辩,却闻赵祯道。“朕乏了,众卿退下吧……”
……
观澜书院。
本是全院皆中的大喜之期,可唐家小楼此时却是气氛压抑、阴郁难明。
唐奕拿了个别头解元,这是挺高兴个事儿,离状元又近了一步。
可是,特么正牌解元却是把他吓出了一身冷汗。
梁山伯!
看着面前如鹌鹑一般缩着脑袋楚楚可怜的苏小妹和萧巧哥,唐奕就想不明白,这两人是怎么报的考籍?
就算观澜的人再不关心榜单,四年一科的轮才大典的榜单也得传到观澜吧?
唐奕不看还好,一看鼻子都歪了,肺都气炸了!!
梁山伯……祝英台……一个解元,一个第十一名。
“你们两怎么不上天呢!!!”
此时,范仲淹、苏老泉、苏轼、苏辙,还有宋楷、庞玉等人都聚在唐奕的小楼里。
这么大的事儿,居然等两个小丫头拿了名次才知道,着实让人心惊。
“你们知道不知道,万一被查出来是什么后果!?”
“这是要掉脑袋的!”
苏小妹低头做了个鬼脸,“这不是没查出来嘛……”
“你还说!”唐更气。
这小丫头被大伙儿惯的没边儿了,和着就没她不敢干的。
“安啦!”苏小妹还没意识到错误。“皇帝伯伯也是很疼我的,才不舍得杀我。”
“你……”她还有理了。
实在头疼地一拍额头,唐奕是后怕,万一当场识破,以老包的性子,连话都说不上。
看向萧巧哥,“你!”
“她不懂事,你也不懂事儿!?你是什么身份?藏都藏不极,怎么还敢跟她胡闹?”
“我……”萧巧哥登时眼泪就下来了。
“你别有气就往萧姐姐身上撒!”苏小妹还挺仗义。“主意是我出的,考籍是我塞进去的,与姐姐无关!”
日!!
唐奕真是服了她,看向苏洵,你的闺女,你不说两句?
可是,苏洵哪还有心思训孩子?自从知道这件事,他满脑子就两个字儿——欺君!
苦着脸道:“现在说这些又有何用?大郎还是快想办法救救小妹才是。这不中还好,可现在得了解元,这是欺君之罪,可要如何是好?”
唐奕苦笑着,摊坐在椅子上,“放心吧,欺君倒还不至于。”
“哦?”苏洵一怔,“不欺君?”
范仲淹接道:“明允也不想想,刨去官家的情感因素。这让一个十三岁的女娃娃拿了解元,要是传出去,大宋这些读书人还有什么颜面?”
“所以,就算陛下会怪罪,朝臣也不想选才大典传出这等丑闻,多半会压下来的。”
“呃……”苏洵心中一轻,原来是这么回事儿啊!
登时换了副脸色,“既然如此……那也没必要骂她们了,以后看紧一点儿便是。”
好吧,这还是一个护犊子的主儿,见唐奕训自家闺女,多少有些吃味儿。
唐奕跟这老货说不清楚,也懒得再说,见萧巧哥哭得可怜,上前递过一方丝帕,“别哭了……”
萧巧哥自知惹了祸,不敢接,抽噎着。
“我,我,我就想看看自己什么水平,能不能考过你们……我,我下次不敢了。”
唐奕帮她擦泪,玩笑道:“还敢有下次?”
萧巧哥扑哧一下,笑了出来,“没有了……”
那边苏轼本来还挺担心自家小妹,可是一看,只是让唐疯子说几句就算过去了,心理又有点不平衡了。
瞪着自家妹子,嘟囔道:“瞎捣乱,害得我没拿到解元!”
他是第二,苏小妹要是不考,可不就是他的解元?
这一句话不要紧,他刚说完,苏洵就炸了。
冲过来,点着苏小轼的脑袋就骂开了:
“你还有脸说?瞅你那点出息,让你妹妹给比下去了,还有脸说!”
“噗……”
苏辙在边上儿看二哥挨训,忍不住的想乐,让你多嘴,找骂了吧?
可是,这声笑倒把苏洵吸引了过来。
“笑?笑个屁?别说你妹妹,连曾子固都没考过,净出来给我丢人!”
日!!!
宋楷他们不干了,翻着白眼都想躲出去。
特么没你这么显摆的啊?怎么着?你们苏家这三头还想把前三都占了呗?
唐奕也是服了这苏明允了,自己是万年不中,可下儿子、闺女争气了,都不知道怎么得瑟好了。
正想把他们哄出去,却是贱纯礼从外面跑了进来。
“宫里的李秉臣来了!”
“嘎……”
苏洵一下子从天上到地下,僵在了那里。
“大郎……”
唐奕也是一震。
李大官亲来,多半是知道了点什么。
不容有疑,与范仲淹一同迎了出去。
李秉臣见到唐奕也不废话,直接交给他一张考卷,临走时多说了一句,“陛下说,相信大郎能够处理好……”
唐奕打开考卷一看,顿觉天昏地暗。
只知道苏小妹去冒名考了解试,哪里知道这丫头还敢把这东西写到考卷上。
苏洵在边儿上,看到唐奕看了眼不知道是什么的东西就表情扭曲,就知道要坏事儿,登时慌了心神。
“大郎,是不是?是不是陛下怪罪了下来?”
“你,你可不能坐视不管啊!”
唐奕强压心中烦乱,挤出一丝笑容,“没事儿,陛下是找我说别的事情,与解试无关。”
苏洵心中一松,“那……”
“带小妹先回去吧,近期看得严些,别让她出门。”
“好,好……”
……
打发走苏洵等人,与剩老师在侧,唐奕才把考卷交给范仲淹。
范仲淹一看,也是心中一紧,“这……”
“这丫头怎么可以写这个!”
……
第581章 客气
范仲淹合上试卷,也是惊魂未定,有些责备地看向唐奕。
“你也太不小心了!这种事儿,怎么能告诉一个孩子!?”
唐奕就知道老师会这么说,甚至赵祯都是这么想的。不然,也不可能让李秉臣来敲打他了。
哭笑不得地道:“我就算再不靠谱,和她说这些有什么用?”
“嗯?”范仲淹一疑。“你没告诉她?那这丫头怎么知道的这么清晰?”
唐奕略一猜测,就道:“我书房里都是宋辽的山河图,分析形势的草稿,与司马君实、萧家、突吉台家的书信,难免会让那丫头看到一些。”
“估计是看出点什么蛛丝马迹,为了炫耀,才写出这么个东西。”
范仲淹也是无语,那小丫头也是够逆天的。
“那陛下那里……”
唐奕头疼的就是这个,一咬牙道:
“我这就进宫!”
说完,也不犹豫,大步下山,直奔京师。
范仲淹看着唐奕的背影,悠悠一叹,想过早晚会有这么一天,却没想到,会以这样的方试到来。
……
“范伯伯……”
范仲淹正在失神之时,却见苏小妹怯生生地从路边的树后闪了出来,全然没有了刚刚的那种忘乎所以。
“我,我是不是真的惹祸了?”
她老爹苏洵不知道唐奕手里拿是什么,唐奕说没事,与苏小妹无关,苏洵自然就信了。
可是,苏小妹自己哪里会不认得自己的考卷?唐奕在说慌,意味着事情远没有他说的那么轻松。
范仲淹见是她,招手让她来到近前,有些溺爱地摸着苏小妹的头,“现在知道怕了?”
这小丫头不是不懂事儿,只是太小,被大家捧着,不知道什么是怕罢了。
苏小妹心虚道:“我就想……考过我二哥和唐哥,让他们没面子……”
“没想……没想给唐哥儿惹麻烦。”
范仲淹一笑,“没事的,也不全怪你,回去呆着吧!”
“记住,解试策论答的什么,谁也不能告诉,你爹都不能说!”
“嗯!!”苏小妹用力点着头。
“那唐哥儿不会有麻烦吧?”
范仲淹望下山下,“傻丫头,他的麻烦又怎么是你一个小丫头就能惹出来的?”
……
其实,事到如今,不论是结果,还是成因,都是十分微妙。
结果,明面儿上的自不用说,一个观澜考生,在考场上写了一篇不应该写的文章,很可能会影响大宋对辽的所有布置。
就这么简单。
但是,隐性的结果……却是微妙得多。
因为,赵祯对唐奕开始有了“客气”。
这是一个信号,一个不好的信号。
客气之中,少了一丝亲密,多了一丝顾忌。
说白了,赵祯要是放在以前,大可以直接让文彦博来观澜查个清清楚楚,或者如韩曲、董平书一般,直接把这个梁山伯幽禁起来,封锁消息的来源。
可是,赵祯两样都没选,而是看似十足信任地让唐奕自己处理。
可事实呢?以前,赵祯跟唐奕可根本不需要这种“十足信任”,甚至没有君臣之礼,没有“让对方放心”这一说。
让唐奕自己处理,不是相信唐奕能处理好,而是怕,怕自己去处理,处理的不好。
放在从前,哪来的这么多客气!?
当然。
这份客气,有苏小妹那篇文章的原因,唐奕把这么重要的事情透漏给了一个赵祯完全不任认的人。就算赵祯再任得过唐奕,但在他的潜意识里,至少唐子浩已经不是一个密不透风的人了。
而说到底,真的一篇考题就能让赵祯动摇吗?显然不是,问题还是出在唐奕自身。
这是一个必然,而且会随着唐奕离朝堂越来越近,而变得越来越显眼。
赵祯再仁,再视唐奕如亲子,也改奕不了一个事实:
他是皇帝!
……
唐奕到了码头,却碰上个很尴尬的事情——没船。
观澜两艘专门往来京城的船,一艘让马大伟用走了。正好今天曹佾来找张晋文,回程的时候家船不在,用的观澜的船。而且,刚走了一刻钟。
唐奕想进城都没有船了,看了眼天色,此时已经是临近黄昏,要是再耽搁,城门一关,想进城就更麻烦了。
四下扫看,正好见一团妖火从码头的画舫上下来。
唐奕毫不迟疑,急走两步行了过去。
“借船一用!”
刚下来的冷香奴哭笑不得地看着自故自上船的唐奕,心说,真是个土匪,有你这么借的吗?
略一沉吟,又折回船上,却见唐奕扔给船工两锭金子,“关门之前进城,另有重赏!!”
船工看了眼冷香奴,冷香奴微微点头。
“得勒!您坐稳。”
说着,下船一顿支应,加了一倍的纤夫,急赶着向京城而去。
唐奕也不进仓,站在船头远望。冷香奴来到他身后,默默陪着。
“你跟来做甚?”
冷香奴无语,“这可是奴奴的船。”
唐奕不接话了,她爱跟就跟着吧。
……
船行飞快,约莫过了半个时辰,开封城虽然还没到,但是汴河水面上的船支却是被超过去不少。
这时,前面一艘同向民船也是越来越近,到了近前,就见那边船仓里颠出一个人影儿,隔着水朝这边大喊:
“都什么时辰了,你进城干嘛!?”却是先走的曹佾。
唐奕看了他一眼回道:“面圣!”
“面圣?”曹佾不淡定了。
正要问,可是画舫太快,眼看就要超过去了,急令船工跟上。
可苦了这民船的船工,一队纤夫,追人家两队,幸好离开封城不远了,要不非得累死。
可就是这样儿,曹佾也是将将跟得上唐奕的船,一直到旧曹门才算跟上。
这时,天已经擦黑了,将将赶在关城门之前进的城。
在桃花坞码头下了船,曹佾也不管边上有冷香奴在。瞪着眼珠子就嚷开了。
“你没事儿吧?都什么时辰了?你面的哪门子圣?宫城早就闭宫了!”
唐奕面色阴沉,“简单,砸开便是!”
“……”
第582章 夜来
“砸开??”
曹佾突然觉得,这些年和唐奕一起练出来的大心脏,好像还是有点儿不够用,这孙子一次又一次地刷新着曹国舅的认知。
特么宫门是你说叫,就能叫得开的吗?
大宋朝的宫城,天黑落锁,外边的人不准入,里面的人也别想出。
这是祖上立下的规矩!
就算你是皇帝的亲爹、亲兄弟、亲儿子,也别想进去。谁知道进去人之后,是不是又一出“斧声烛影”?
多了不说,庆历七年正月那场侍卫叛乱,整个尚药局差点没让一把火烧没了,刺客都冲到了内宫里面,这是多大的事儿?
可照样外面的人只能眼瞅着皇城火光冲天,被宫门隔绝在外,干着急。第二天开门之后,才知道宫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唐奕想把宫门叫开?祖上可显有夜启宫门的先例,而且,每次夜门大开都是大事,他这又是发的什么疯?
曹佾都快哭出声儿了,“祖宗啊,你可轻点作吧!”
“这可不是去汝南王府闹一闹的问题,那是大内!你还想跑到官家那儿发疯去不成?”
唐奕不说话,目无焦距地望着前方,他还真就是去发疯的。
“公子……”
不知为何,冷香奴也忍不住惊声叫他。夜闯宫门,这可真不是小事儿。
……
唐奕仿佛没有听见,头也不回地冲出桃林,穿过汴河大街,直奔皇宫而去!
他当然知道不是小事。但是,他拼搏了十年,君臣之间无间相处了十年,眼看着大事将启,鸿图即展,最最基础的根基却要出现裂痕……
这是唐奕无法接受的。
在他心里,这才是最大的大事!!
为了这个,别说是去叫门,杀进去的心唐奕都有。
……
已经入秋,夜凉日甚。
赵祯洗漱完毕,披着一件棉袍坐在寝宫的床榻边上发呆。
“陛下……”李秉臣轻声唤他。
“早点歇息吧……”
正月一场大病,让宫中上下都紧张起来。这大半年,赵祯也是尽量调养,每日天刚暗下来就早早休息,今天已经算是晚了的。
赵祯回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