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调教大宋-第2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休政殿上,一君一臣,如父如子……
  唐奕明知圣心所向,却任性的说出,“我不想当官”。
  而赵祯也知,放其在观澜生长是险,却也答了一个,“好!!”
  潘丰都不敢想象,两人对峙三个时辰之后,就说出这么两句话,那得是什么样儿的场面!
  ……
  “那,那接下来要怎么打算?”
  在潘丰看来,赵祯与唐奕虽然只说了两句话,但是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唐奕讪笑着,再饮一杯,“能怎么办?凉拌!”
  又叹气道:“朝廷就要揭不开锅了,却是要管一管的。”
  曹佾顿了一下,“你要如何解决?”
  唐奕苦笑摇头,“还没看历年财报,说不好。”
  “不过,多半还是用钱砸。”
  “用钱砸……”
  曹潘二人对视一眼,国无小财,这可不是小数目就堵得上的窟窿,这疯子怎么说得这般轻松?
  “想让朝廷度过这一劫,绝非扔个几百万贯就能行的。”曹佾分析了起来。
  “说不定,不比用兵燕云花费小,咱们还哪儿来的那么多钱?”
  唐奕神秘一笑,“放心……”
  “咱们有得是钱!”
  ……
  二人不明所以,可唐奕却是卖起了关子,不想多说。
  话锋一转,唐奕又道:“等三司的事一完,我会去海州一段时间,算是避一避风头吧。”
  海州船场的第一批海舟巨舰已经基本完工,是时候往出走一走了。
  况且,出京一段时间,对唐奕来说很有必要。
  给赵祯和朝臣一个缓冲,唐奕也算淡出人们的视线,甚至是淡出观澜,算是给赵祯吃一剂定心丸吧。
  若有所思地看着曹佾和潘丰,唐奕突发其想地道:“怎么样?有没有兴趣和我一起出去玩一趟?”
  “玩什么?”
  唐奕玩味一笑,“你们不是很关心军改吗?带你们去看看,这个军改是怎么个改法!”
  “真的!?”
  二人登时来了兴致,难道军改的关键不在京城?要去外面看?
  “真的!”唐奕重重点头,再饮一杯。
  ……
  ……
  三人在樊楼喝到后半夜,皆是醉的不省人事,方才罢休。
  好在樊楼作为开封第一名楼,要什么有什么,客房的档次一点不比观澜差,唐奕就睡在这里,也省了一番折腾。
  第二天临近中午,唐奕才悠然转醒,顿感头疼欲裂。
  想到与贾子明还有一阵未了,只得勉强爬起来。
  到了楼下才知道,昨夜他传讯回观澜,现在,回山来的人已经等了他一上午了。
  ……
  迷迷糊糊地带着人就奔了皇城,可是到了左掖门,守卫皇城的兵丁却不敢放唐奕进去了。
  因为……
  因为……
  因为特么唐疯子带的人有点儿多,足足有三百多。
  这哪敢放他进去?皇城几时成他们家后院儿了?带这么多人进皇城?
  可唐奕还真就不在乎这个,规矩?老子偏不守这个规矩,你就说你让不让进吧?
  无法,官家又不在宫内,守卫只得上报政事堂。
  可政事堂里除了老贾在这儿等着唐奕,其他管事儿的都在回山。
  老贾一听唐奕带了三百多人要进宫,顿时脸都绿了。
  这孙子是真损啊,存心给他找别扭。这要是放进来,官家要是怪罪下来,他是铁定跟着唐奕吃瓜捞的。
  可是,不放……
  不能不放啊!
  “放!!”
  贾昌朝一咬牙,你敢作,我就敢陪着。
  报传的侍卫统领都快哭出来了,贾子明和唐疯子不是有仇吗?他不是应该拦一拦,给唐奕找点儿不自在吗?
  “这,这不合适吧?要不,和陛下禀报一声?”
  “有什么不合适!?”老贾眼睛一立,倒也光棍。
  禀报?一来一回又拖到明天去了,他又得在这儿陪那小混蛋一天。
  “放!政事堂所在属外城节制,进出不用禀报陛下!”
  “行!”
  “放!”
  那统领捏着鼻子应下,只得自认倒霉,这才真是神仙打架,小鬼遭殃呢!
  等唐奕带着人到了三司职房,老贾都不禁一阵眼晕,特么大朝会也没这么多人吧?
  “你带这么多人来做甚!?”
  唐奕一耸肩,“查账啊。”
  “……”
  老贾也是服气,“朝廷的账也是谁都能看的吗!?”
  唐奕一撇嘴,“那我可管不了了”。
  五十年的账目,要他自己看,不得看到明年去?不找帮手来可怎么弄?
  再说,刚打了文扒皮,正是疯传他胡来的当口。赵祯又出于别的原因不好真和他动怒,那还不借题发挥,好好再疯一疯?
  贾子明还想说话,可是唐奕根本就不给他机会,一指满屋子的账册,对跟来那三百来人吩咐道:“自己动手,天黑之前,我要看结果!!”
  “得勒!”
  贱纯礼一声高叫,一下把贾子明划拉到一边,抱起一个箱子就和宋楷他们闪到一边儿干活儿去了。
  于是乎,三百来人有样儿学样儿,登时屋里就忙开了。
  贾昌朝瞪着眼睛,气的一句话都说不出来,特么唐疯子哪儿找来的这帮愣头青!?
  其中一部分是观澜的那些活土匪,老贾倒是见过几个,知道这些都是今科进士,过个账的本事还是有的。
  可是另外一部分,贾相公就不淡定了……
  一个个粗衣麻袍,一看就是农户出身,哪是会看账的料子?
  年纪更是离谱,最大的不过二十出头,还有十几岁的娃娃,贾相公甚至在其中看到几个女装的身影。
  女人也能来查朝廷的账了?这都是唐疯子哪儿淘换来的极品!?
  ……
  “唐疯子!”老贾终于炸毛了,简直就是胡来。
  “唐……”
  喊了一嗓子没反应,第二嗓子刚出一个字,老贾就停住了,只见那个小疯子歪在椅子上已经睡着了,特么呼噜都出来了。
  老贾眼前一黑,暴吼一声:
  “唐疯子!!把你这帮农户领走!!”
  “嘿……”
  唐奕宿醉未醒,早就睡死过去了。
  却是那边宋楷一边看着账,一边心思飞快算计,一抄录在一本新账之上,一边嘿嘿讪笑。
  “不是瞧不起您老,论起算账的本事,相公还真没这些‘农户’来得精通。”
  “农户?”
  宋楷暗自撇嘴,这是观澜民学出来的牲口,可不是什么一般的农户。
  这十年间,唐奕在民学专教术数,还有他那些没人看得懂的“缪学”。
  这些民学的“牲口”论起数术之学,那是上院宋楷他们这些进士老爷的祖宗。
  不客气地说,大宋朝最会玩术数、最会算账的,就属这帮“农户”了。
  贾子明还瞧不起这些农户?
  呵呵……
  宋楷暗笑,等着打脸吧!


第670章 这个问题有点儿大
  宋楷一句“还真不是瞧不起您老”让贾子明心中无怒,反倒一阵哀戚:
  “不是瞧不起?”
  分明就是瞧不起!
  他贾昌朝竟已沦落到如此地步,被一个官场新丁、昔日纨绔这般奚落?
  老贾一时无状,却是老脸胀得通红,无可辩驳。
  可是转念一想,怪得了谁呢?在大宋这个以德立威的时代,贾相爷失臣德以轻身,失言德而轻心。
  干下的那些事,有哪件值得尊重?
  勾结汝南王而不臣,佞言功勋而不义。
  别说是一个观澜出身的活土匪,就是现在满屋的布衣农户、街面儿上的平头百姓,又有几个正看一眼他这个大宋宰相?
  恍惚之间,却闻宋公序的那个“纨绔”儿子,再次悠然出口:
  “相爷在想什么?”
  “是不是正琢磨着,怎么从这场面里扣出一点毛病,好再上唐疯子一本?”
  “你!!”
  贾昌朝猛然惊醒,这是怎地了?真的老了?怎么无端端地悲天悯人起来了?这可不是他贾昌朝纵横官场几十年的作风。
  “哼!”
  老贾骤然冷哼,恢复了一位相公应有之威。
  “毛病还用老夫有意找吗!?”
  环指场中,“你们找来一帮农户把三司职房弄得乌烟瘴气,视国朝财所如同儿戏,真当这政事堂里都是瞎子,看不见吗!?”
  ……
  “呵呵……”
  宋楷露出一个玩味的笑容,不再多言,反倒是转向那帮“农户”,半开玩笑道:
  “都听见了吧?贾相爷可没把你们放在眼里,都查仔细点儿……”
  说着,再看了一眼贾昌朝,“可得查出点什么,让相爷过过眼。”
  贾昌朝一怔,随即释然。
  朝政也好,国财也罢,那是士大夫之所长也,职所在也,他还真不知这群愣头青能查出点儿什么。
  “那老夫倒看看,你们能查出点……”
  ……
  砰!!!
  打脸来的就是这么快,老贾话还没说完,只听砰的一声,箱子关死的声响。
  回头一看,只见十几个“农户”正合上一口账箱,同时,为首的一位清秀少女抬眼看向这边。
  “庆历六年的查完了。”
  “……”
  老贾张大着嘴巴,半天回不过神儿来。
  假的吧?
  你骗谁呢!?
  三司一年的账……查完了?
  要知道,所谓三司,是三个财属部门,盐铁司、度支司、户部司的统称。
  而除这三个总司之外,又复置:都磨勘司、都主辖支收司、拘收司、都理欠司、都凭由司、开拆司、发放司、勾凿司、催驱司、受事司、衙司、勾当司、三司推勘公事司、勾当诸司、勾当步马军专勾司,共一十五个分司。
  也就是说,三司下属十八司囊括大宋朝国计民生、军政百务,从上到下,吃喝拉撒,所有的财务收支。除每年各州春秋两季的税收大账,连皇帝吃了几斤咸鱼,朝臣发了几石冬碳的小账也都在这里面。
  这得是多么庞大的账务?
  可是,从唐奕带人进来到现在,不过半个时辰不到,一年的账就查完了!?
  这要是换作三司在册的属官来复查一年的账册,怎么也得三天吧?
  就不到二十来个人,半个时辰,特么翻也得翻一会吧?
  唐子浩那个民学里教的都是妖怪不成?
  老贾不由怪叫一声:“你们这叫查账?!走马观花一般也叫查账?”
  宋楷闻之一笑,“九九,听见了吗?仔细点,贾相爷可是等着你挑出点儿毛病呢!”
  那少女不是别人,正是王伯的外孙女韩九九。
  刚刚那位老相公的轻言她自然听在耳中,此时宋楷一激,也来了胆气。
  小脸儿一扬,傲然道:“放心!”
  “这账记得太糙,可比咱们观澜的差远了,想不看仔细都难哩!”
  “……”
  贾昌朝无语了,这可是国账!
  太……
  太糙?
  而韩九九下面的话却是让老贾差点没坐地上。
  “宋哥儿,有污账,要报出来吗?”
  “嘿!!”宋楷登时来了精神。“还真查出点什么了?贾相爷等的就是污账,还不快报上来?”
  ……
  你大爷!
  贾子明差点没骂娘。
  他现在才反应过来,庆历六年……
  那一年正好是他出知首相,三司之事由他分管,这要是真查出污账……
  宋楷这是成心给他找事儿。
  ……
  十八司所辖冗繁,大宋的钱袋子尽归这一个衙门口儿,要说干干净净、清清白白,可能说的人自己都不信。
  所幸朝廷高俸养廉,鲜有巨贪,一些小恶小污,上到官家,下到御史台,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掀出来,没人在钱上做文章。
  说白了,大宋“钱多”从来不反腐。
  可是,前提是别掀出来……别放到台面儿上来,一旦掀出来,那就不是钱的问题,而是德。
  失德,事情就大条了。
  ……
  宋楷看老贾表情精彩,那叫一个爽啊,让你特么使坏,让你特么装!
  ……
  接连给九九使眼色。
  九九自然会意,无所畏惧地斜了贾昌朝一眼。她可是知道,这个老相公不是什么好人,多次与唐哥儿为难,最是恨人。
  随手从箱中翻出一本账册:
  “庆历六年秋,青州、那州、真定、登州等十七州府,因市少铜绢流转,以粮抵税,上缴谷粟一百二十万石,市价折钱20万贯。”
  贾昌朝一皱眉,也不管什么身份不身份,极力自证:
  “这有何不可?以粮抵税,常有之事。”
  九九轻笑:“这批抵税粮确实无错,收开封府常平仓代管。”
  老贾暗暗长吐一口浊气,说到这里,他想起来了,这事儿他有印象。
  “你这小娘大惊小怪!此笔税粮,老夫尚有印象,屯田司有案可查,如数入仓。大概是庆历八年实量出仓,绝无贪没,怎是污账!?”
  实收实入,实出实报,怎么和污账扯上关系?
  九九再笑:
  “就知道相爷会这么说,所以刚刚咱们顺手也看了庆历八年开封常平仓的度支账目。”
  “这批抵税粮确实实量出仓贩售,做钱二十万贯纳入制库,分文无错呢。”
  “那你还……”
  “还……”
  贾昌朝面对九九别有深意的眼色,辩不下去了。
  放在账上确实无错,应收税款二十万贯,以粮抵资,一两不差,出仓也是足量实出,得钱二十万,如数入库。
  可是,单拿出来说,这里面还真有问题。
  庆历八年是什么年景!?黄龙起舞、水漫山河。
  粮价岂是两年前可比?最少最少也要差出五六倍。要是赶在最高价时出仓贩售,可能十几倍的价差也不是没有可能。
  “这……这……”
  贾昌朝汗都下来了。
  这事儿他还真不知情,甚至九九不拿出来,到现在他也看不出问题,肯定是底下人做下的好事。
  可是,若是查下去,那一百二十万石的粮款差价哪儿去了?可能是近百万的巨资,这是小事儿!?
  而事出之时,文富二人还没入朝,责任还不是得他来担?
  “啧啧啧……”
  宋楷这货从韩九九手里接过那本账,慢悠悠地塞到贾昌朝手里。
  “您看看,真查出点什么事儿了吧?”
  “还不小呢……”
  “我……”
  老贾开始后悔了,真不应该把这帮农户放进来。
  进来就挖了个坑,差点没摔死他……


第671章 吓出毛病的贾昌朝
  说实在的,宋楷还是心大,加之虽然干了点儿正事儿,但骨子里还是个纨绔公子,对这批抵税粮根本就没什么概念。
  他只当是抓住贾昌朝一点把柄,让这老货难堪一回,也帮唐奕出一气恶气。
  可是,他心大,老贾可是明白着呢,这哪里是“一点儿”把柄的问题?
  ……
  一百二十万石谷粟抵税二十万贯,到了庆历八年贩售出去……
  老贾没记错的话,那一年粮价最高时翻了十几倍,开封府一贯五百钱也买不到一石粗粮,这里面得差了多少钱!?
  要是操作的人心黑一点儿,以最高价抛出,这批原本二十万贯的粮就能卖出两三百万贯,中间差价有两百多万。
  两百多万贯……
  想想当年,开封首富曹景休才有多少家财?只这一笔,就能抵得上两个开封首富。
  这是要捅破天的啊!
  ……
  ……
  此时,宋楷还在没轻没重地紧抓不放,贾昌朝已是脸色煞白。
  把韩九九查过的账本拿来一个字一个字地看了一遍,又找出庆历八年开封常平仓的出仓账册和三司入库二十万贯的账本仔细核对。
  确认无误,老贾扑通一声,直接坐在了地上。
  他是吓的。谁有这么大的本事一次就侵吞两百多万?谁也没这么大的本事啊!
  没有庞大的串联密谋,没有上下如一的指挥策应,谁能把一百二十万石粮食在灾年就这么神不知鬼不觉地抹平了!?
  贾昌朝不敢往下想了,这会是一场风暴,一场掀翻无数人的风暴。而第一个倒下的,就将是他贾昌朝。
  ……
  宋楷见老贾坐在了地上,还不肯放过,登时一声怪叫:
  “哟!”他很是意外,贾昌朝怎么这么大反应。
  “贾相爷,怎么还坐到地上了?”假模假式地上前去扶,嘴上却是一点也不饶人。
  “不会是……这事儿您也有份儿吧?”
  ……
  “咳!!”
  宋楷刚说完,还不等老贾有什么反应,那边睡得正香的唐奕猛的一声清咳。
  三司职房为之一肃,众人无不怔然看向那个歪在椅子上的唐疯子。
  老贾此时已经不会思考了,浑身冰凉地看着唐奕。
  与唐子浩斗了这么多年,突然让他抓住自己这么大一个把柄,老贾都不敢想,这疯子会利用这事做出多大的文章。
  ……
  而唐奕,清咳一声引得众人注意,眼皮微抬,似真似假地扫了一眼众人,尤其是贾昌朝。
  宋楷心中大乐,大郎这是要发飙了。
  正等着好戏开锣,只闻唐奕声音低沉,不怒自威:
  “让你们来,是看历年财税收支概况的,而不是来查账的!”
  说完,两眼一闭,又睡了过去。
  嘎!?
  宋楷直接噎在了那里。
  “完了?”
  急叫出声:“这多好的机……”
  “闭嘴!”
  作为观澜进士老大哥一般存在的曾巩终于站了出来,一把拉回宋楷,“可不是完了!”
  一边说,还一边招呼众人,“听大郎的,只计收支概况,污账、坏账非我辈所及,暂且不计。”
  “……”
  此言一出,不但宋楷有点糊涂,贾昌朝也是一时没反应过来。
  什么意思?唐疯子玩的是哪一出!?
  完了?
  不计了?
  不管了?
  过去了!?
  这不是唐疯子的做事风格啊?
  老贾心里没底,这事别说是这个小疯子,就算是换了任何人,也大有文章可做。
  可是,只见那个叫九九的小丫头真的就极为听话地把有问题的那两本账册扔回了账堆,再不多看一眼。三百来号人好像没事儿人一样,继续统计账册。
  老贾就算是不信也没办法,眼睁睁地看着三百来号人忙活开来,把他扔到了一边儿。
  ……
  ……
  整个下午。
  除了宋楷依旧愤愤不平,时不时挑出几处有问题的账目故意高声唱叫吓一吓贾昌朝外,余者真的就再没放出一处污账坏账,真的就只是统计历年的财税收支。
  而贾昌朝也不知道是该放心好,还是不放心的好……
  真的没人再揪着污账不放,唐奕也是真的睡过去再没有醒。
  可这一下午,只一个宋楷就够贾昌朝受的了。被宋楷吓的,说老贾少活十年都不为过。
  “哟!”
  宋楷只发出了一声“哟”,贾昌朝就条件反射一般弹了起来,杀人一般瞪着宋楷。
  宋楷嘿嘿奸笑,“贾相爷快来看,这个账做的可是高明得多。”
  我看你大爷!
  老贾乌纱也歪了,袍子也拧了,胡子都吹乱了,早就乱了心神,那叫一个狼狈至极。
  这小子怎么比唐奕还坏!?
  ……
  “为庸!”曾巩实在看不下去了,出声喝止。“干你的活,少说话!”
  宋楷委屈地一摊手,“哪里还有活?都让他们干完了啊,闲着也是闲着嘛!”
  老贾一阵恍惚,五十年的账啊,这帮“农户”真的一下午就查完了?
  现在,他是一点也不敢怀疑这帮人的能力了。
  无怪乎唐子浩能把生意做得那么大,有这样一群精兵在手,再大的摊子也玩得转啊!
  而曾巩却是无语地看着宋楷,这货跟着唐奕是一点好的都没学到,毛病倒是攒下不少。
  左右看看,发现大家手上基本已经完活儿了,等韩九九把统计好的数字都收上来,统计到一处,曾巩这才叫醒唐奕。
  唐奕被曾巩推醒,伸了个懒腰,回头瞪了一眼歪了一下午的那把椅子,“他娘的,这什么破玩意儿?睡得老子腰疼!”
  “……”
  曾巩等人无不对唐奕白眼相向,有种你别睡啊?
  “咦!?”
  刚骂完椅子,唐奕就夸张地看向贾昌朝。
  “贾相爷,怎么还站着呢?坐啊?坐。”
  坐?
  贾昌朝哪里还坐得下去?那一百二十万石粮食就像一把穿心剑,刺得他坐立不安。
  唐奕当然知道他是怎么回事儿,苦笑摇头,“我唐奕没别的优点,说话还是算数的,今天只做统计,不查坏账!”
  “你!!”
  贾昌朝一阵错愕,面上有些挂不住,抢白道:“你爱查不查,这……”
  “这一桩与老夫没有、没有半点关系!”
  “呵。”
  却是宋楷讥笑出声,“没关系?那相爷磕巴什么啊?”
  “我……”
  贾昌朝再次哑火,他还真不敢打包票这事和他一点关系都没有。
  唐奕观之轻笑,为贾昌朝解围道:
  “行了。”
  又看向韩九九,“把统计结果拿给我看。”
  之后,真的不提半个字那一百二十万石抵税粮的问题。
  ……
  足足半个时辰,唐奕都一动不动地坐在那儿盯着财报不放,仿佛这屋里除了手上的财报,就没了别的东西。
  期间,紧皱的眉头就没舒展过。
  最后,唐奕有些失望地放下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