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调教大宋-第2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算了,再陪你疯一回!”
  “借就不借了,算我入股。”
  “也算我一股!”潘丰见曹国舅开了口子,立时激动附和。
  其实,他是偏向唐奕的,只不过不得不跟着曹佾的步子走,毕竟曹国舅不光代表曹家,还有官家那一层关系在里面,不得不考虑。
  “回头咱再给杨文广和王咸英去信,让他们也放点血!”
  “那是自然。”曹佾阴笑回应。“总不能好事落不下他们,败财却没了影子!”
  “这就对了嘛!”潘丰大笑。“什么特么钱不钱的,咱们观澜几家同进同退,就算败家也是乐子!”
  略一沉吟,“也别送什么信了,我亲自回去一趟,正好在中原招募工匠、准备物料都需要一个人盯着。”
  ……


第761章 狮子大开口
  潘丰要回去张罗,唐奕自无不可。确实要一个来过涯州,熟悉海南情况的人回去主理诸般杂务。
  其实唐奕知道,潘丰急着回去,还有一个原因,他那个不省事的儿子潘勇的事儿,还一直悬着。虽然这事唐奕也好,曹佾也罢,都当没这事儿一样,谁也不提。可是,潘丰这几天一直心神不定,显然他自己十分在意。
  定下归期就在明日,潘丰立马回去准备了,而唐奕和曹佾则是找上了炎达。
  炎达老汉在亚龙湾已经住了几天,原本还有几分疑虑,可是这几天见那个癫王左指右点,真是一副大干一场的架势,倒也真信了唐奕要在这里大兴土木。
  至于雇佣他的族人为其所用,炎达觉得,不是什么坏事,总比在山里饱暖无常来得好。
  “炎达族老,咱们来谈谈价钱吧。”
  唐奕也算摸准了和这老汉交流的脉门,别绕弯子,直来直去最好。
  “建城造屋的工匠和物料已经着手筹备,想来最多两个月就能到涯州。在这之前,炎达族老可以先伐木开荒,为工匠的到来做准备。”
  “价钱?”
  “啥价钱?”唐奕太直接,炎达反倒没听明白。
  唐奕道:“当然是用工的佣资。你们给我干活,我总要付酬劳的吧?”
  ……
  要是放在从前,是肯定没有这么一出的,唐奕从来没亏待过使力气的工人。不论是观澜的佣工,还是各个工程的苦力,一律比大宋正常用工的佣资只高不低。
  可是这回……财神爷也有走窄的时候,手里没钱,能省就省点儿。岭外的用工肯定比中原成本要低,唐奕却是不敢再装大方了。
  “这样吧,每年采珠季节都老们雇人给多少工钱,我翻一倍。老哥觉得如何?”
  “这个嘛……”
  炎达立时抖了抖肩膀,下意识的挺了挺身板儿。
  城里的都老们平时都是这个样子,炎达觉得自己现在是在和癫王殿下谈“生意”,应该有个派头。
  认真地沉思了起来,这可不是小事,关系到全族老少的生死,得好好琢磨一翻。
  唐奕也不催他,和曹国舅在一旁静等。
  压一压佣资也是无奈之举,打心眼儿里,唐奕不想沾穷人的便宜。
  过了好一会儿,唐奕才笑着对炎达道:“怎么?两倍族老还嫌少?没关系,可以再加一点。”
  纠结了半天的炎达一听,一张老脸涨得通红,身板依旧挺直,不敢弱了气势。
  终于开口了。
  咬着牙好像下了很大的决心,“要不这样吧!”
  “工钱……就算了。”
  “可是殿下要管饭!”
  “管饭……”
  急忙又补了一句:“可不敢糊弄,要管饱!”
  “管饱?”
  唐奕一脸懵逼的和曹国舅对视一眼,万万没想到是这个结果,还特么有这好事儿?
  可是,落在炎达眼里,却是另一回事儿,只当要多了。
  立时气势一弱,老腰一佝偻,从一个像模像样儿的讨价“商人”,变回那个憨直老头儿。
  苦着脸道:“殿下莫怪,可不是老汉贪心啊……”
  “工钱换不来多少粮食,根本吃不饱。”
  “殿下的活计都是力气活,吃不饱哪能干好活?”
  “不是,你等会儿。”唐奕不让炎达再说下去,出声打断。
  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误会啊?和着管饱比工钱还多?
  “都老们给多少工钱?”
  炎达如实答道:“像德旺这像的大都老给钱少,半绑半雇,一月才十个大钱。”
  “小门户的都老却是实在些,一天就有一个大钱呢!”
  说到这里更是委屈,“可是,就算是一个大钱,也不够一个成年汉子一天的吃食啊?”
  “殿下就算给翻倍,也是不够的。”
  “所以……”
  下面的话炎达没好意思说,所以还是管饭实惠一些。
  ……
  ……
  唐奕呢,心里一万头草泥马狂奔而过啊……
  猛的扯开嗓子大吼:
  “老二!!”
  回过味儿来第一件事就是找曹觉。
  “啊?”
  曹觉正海边闲逛呢,自然不知道为什么叫他。
  “去把德旺那帮混蛋捶一顿!”
  “因为啥啊?”
  “老子不爽,行不行!?”
  “行!”曹觉一缩脖子,调头就去了。
  你开心就好。
  ……
  “殿下息怒,殿下息怒!”炎达一看唐奕生这么大的气,还以为是因为自己。
  “要不,再少点也行……管一顿饭,剩下的咱们自己想办法。”
  ……
  “老哥啊!”唐奕哭笑不得地看着炎达。
  他现在算是知道都老之家是怎么敛财的了,一个月十个大钱,亏他们想的出来。
  “老哥啊,在我们汉人的地面儿上,就算是无产佃户给最黑心的地主出义佣,也没到不管饭的地步。”
  “啊?”
  炎达闻之一脸呆愣,“都管饭?真的?这么好啊?”
  “当然是真的。”
  曹佾也是服气了,难怪岭外贫富差距如此之大。这么盘剥法,简直就是不给人活路。
  就算是给大宋朝廷出徭役,不给钱也不管饭,可是那抵的是役税,也相当于给钱了,哪像炎达说的这么黑。
  海南偏僻,物价很低,宋钱很值钱。曹佾在涯州城里见过,一条五六斤沉的海鱼也才几文钱。
  可是,一个月十个宋钱能干嘛?还是太低太低了。
  曹佾现在早忘了什么省钱,什么赔本了。
  “老哥,管饭管饱这个事儿,你根本就不用提,这是义务,而非佣资。”
  “佣资是你付出劳动,赚取的额外养家之资。这是汉人的规矩,天经地义!”
  说出这话,曹佾还颇为得意,满脸都是汉人的自豪与傲气,这就是蛮夷和汉地治下的区别。
  “啊……”
  炎达一听汉人的地界那么好,惊诧的脸都僵住了。在老汉眼中,那简直就是神仙过的日子。
  “这么说,不单管饭,还有工钱?”
  “当然有!”唐奕朗声大笑。“老哥开个价吧,看看多少工钱合适!”
  “……”
  炎达再一次沉默了。
  本来想说管饭就行,可是,黎峒太穷了,来了这么一个阔老爷,却是难得的机会。
  又过了半天,这位黎族老汉终于下定了决心,伸出两根手指:
  “一天……两个大钱!”
  ……
  唐奕算了一下,一个月六十文……
  嗯,这老汉还真要得出口。


第762章 想走也走不了
  一天两个大钱……
  一个月六十钱……
  一年七百二十钱……
  什么概念?概念就是,在海南,一个大活人累死累活的干一年,都不够中原养一头猪一年所耗费的粗料。
  就算炎达把全族老少都叫来干活,挣唐奕的钱。算八千人,一年下来,唐奕要支出的佣资也才不到六千贯。
  八千人啊,干一年才六千贯!这还是炎达使了老大的劲,认为占了多大便宜才喊出来的价格。
  唐奕都不好意思答应了,“老哥,要不你再加一点吧!没事儿,不差你们这一点儿。”
  “可不敢再多了。”倒是炎达一口回绝。
  两个大钱还供饭,这样的好事在老汉看来已经是占了大便宜,再有贪心,老天是要惩罚的。
  得,唐奕只能勉为其难地答应下来,这就是所谓的价值差异、地域差异。
  两个大钱就能雇佣一个大活人,要不是这里太过偏远,唐奕都想把酒坊什么的,乱七八糟费人工的生意都搬到海南来了。
  “那就这么定了。”唐奕当即拍板。“老哥可以回去准备,现在粮船还没到,我就算想快点开工,也养不了那么多人。起码要一个多月,到时老哥再来。”
  “哦。”炎达一听略有失望,前几天不是还恨不得咱把人直接带过来吗?
  “定了?”
  “定了!”
  “要不这么着吧……”
  “咱现在就把人带过来先干着,殿下只管开工钱。”
  “饭食,咱先自己想办法……”
  说着,炎达老汉嘿嘿憨笑,“最多不就两个月嘛,挺挺就过去了。”
  “……”
  得,又白送了两个月。
  唐奕心道,这海南的黎人是真实在啊,殊不知粮食才是大头儿。
  既然下来了,炎达也不敢耽误,立刻辞别唐奕,连夜赶回岭曲叫人。
  在这老汉看来,山里人靠山讨食再正常不过了,一天有两个大钱的收入,却是白来的一样。
  ……
  ……
  炎达头天走,第二天却是潘丰也要上路。
  施雄一见潘丰要回中原,立刻来了精神,说什么也要‘护送’潘国为回去。
  理由倒也极为充分,遇上海盗可怎么办?
  唐奕哪看不出他那点心思,海盗追得上他的快船吗?这货分明就是想赶快回去雷州,好继续当他的老爷兵。
  怎么可能让他得逞?来了就别想再走。
  “施雄啊,不着急上路,去把巫启航叫来,我有话和你们说。”
  一听癫王话里的意思,这是有心放他们回去?
  施雄听完立马眼睛一亮,屁颠屁颠地去叫巫起航了。
  “真放他们走?”潘丰有点不信。
  “放个屁!”唐奕淬了一口。“他们走了,谁来看管那几百号都老?”
  潘丰登时了然,就说唐奕没那么好心,不再去理会施雄的事儿。
  “还有什么要交待的吗?”
  “……”唐奕沉吟了一下。“要是回京的话,给范师父带个好。”
  “别的呢?”
  “别的,没有了。”
  潘丰怔了一下,“官家那里就没什么要我捎的话?”
  “让……让他老人家保重身体吧!”
  “诶。”潘丰暗叹,这一老一少,何必呢!
  气氛僵在这里,倒是施雄拉着巫起航回来了。
  “殿下,起航到了。”
  “嗯。”看了巫起航一眼,这家伙从来都是个冰块儿脸,也不见个笑模样。
  也不与他们废话,“可有家眷?”
  “有!”
  施雄答的那叫一个快。心说,看在我们拖家带口的份儿上,你就放了我们吧。
  “嗯。”唐奕又点了点头。
  “也在雷州?”
  “在!”施雄又是快问快答,也不管癫王殿下怎么聊起了家常。
  “那就好。”唐奕没头没脑的来了一句。
  没再理这两人,却是掉头看向潘丰,“都有家室,在雷州,记下了吧?”
  潘丰嘿嘿一乐,登时明白了唐奕的意思。
  “记下了。”
  看向施雄和巫起航,“两位放心,且等某家回转,必让你们一家人团聚。”
  嘎……
  施雄差点没噎死,死了老娘一般的哀戚:“几个意思啊?”
  “意思就是,你们回不去了。”唐奕眯眼看着施雄。“老老实实在这里给我呆着吧!”
  “殿下!”施雄哀嚎出声。“小人尽心竭力护送殿下,这一路没有功劳却也有苦劳,您可不能啊。”
  ……
  唐奕懒得和他扯闲篇儿,“明告诉你,于公于私你都回不去了。”
  “所以,老老实实在这儿给我干事儿,我唐奕不会亏待自己人。”
  施雄苦着脸,哪敢反驳,这位爷就是个纯疯子,施雄怕他。
  听闻唐奕又道:“除了朝廷的粮饷,我再给你和你的兄弟们每人一份私饷。”
  “不算多。可是,给我干个三五年,回去之后,搬到中原置一份家业却是足够了。”
  ……
  施雄怔怔地看着唐奕,那还不多?在中原置业啊,还不是岭外,是富庶的中原,不干是傻子啊!
  只见他翻脸比翻书还快,原本愁云满腹立时来了个多云转晴。
  一个大礼到地,就差没给唐奕跪下了,“殿下隆恩,小人愿效犬马之劳!”
  唐奕点了点头没说话,而是看着一直默不作声的巫启航。
  “怎么?你没意见?”
  这段时间,打从雷州水军跟着他入海南开始,这个巫营将基本就没说过话。要不是看他发号过施令,唐奕还以为这是个哑巴。
  问到巫启航头上了,他却是不得不说话。可是,就好像唐奕欠他多少钱一样,还是那张臭脸。
  “若有调令,末将自是不敢不从。可是,要是殿下一家独断,你想拦也拦不住我!”
  “呵。”唐奕干笑一声。“行,等着吧,调令很快就有!”
  说实话,比起施雄的谄媚,他更不喜欢这个叫巫什么的。有点像王安石,情商太低,交流太累。
  解决了这两个人,也就不用纠结了,与潘丰道别:“路上多加小心,等着你回来!”
  潘丰也是一抱拳,“大郎不必挂念,少则两月,多则三四月,必归!”
  也不迟疑,上船就走。
  ……
  潘丰没说虚的,这一趟可以说是马不停蹄,从涯州到开封,何止万里,当真是两个月就回来了。


第763章 民族统一
  潘丰走后的第三天,炎达带着岭曲部近九千族众到了亚龙湾。
  唐奕没想到他来的这么快,更没想到,来的这么“光棍儿”。
  放眼望去,近万人的老老少少破衣烂衫不说,且几乎都是空着手来的,偶尔看见几个抱着做饭的陶盆的,还是少数。
  曹佾看得直咧嘴,“这老汉还真打算吃穷咱们是怎地!?就带了做饭的陶盆?”
  曹觉则是看得嘿嘿直乐,“大郎,你快成乞丐头子了。”
  唐奕也是无语,迎着炎达就过去了。
  “老哥!”哭笑不得的与地炎达道。“咱们这个活计,起码得干个两三年呢。”
  怎么着也得把家当都搬过来吧?这么空着手就来了,连个睡觉的铺盖、换洗的衣物都没带?
  “您倒是多做些准备啊!”
  炎达一听,也挺奇怪,“准备个啥啊?”
  一指身后,“全族上下,连没断奶的山娃子都带过来了,寨子里可是一点人口都没留。”
  炎达有点委屈,他这回可是赌上了,把全族的命运交到了唐奕手里。怎地?他还不满意?
  “还要准备啥?”
  “那这……”唐奕怔怔发呆。“你们……大伙儿怎么都空着手?”
  “哦。”炎达恍然大悟,登时老脸一红。
  “让殿下见笑了!”
  “咱山里人穷,哪来的什么家当?”
  窘迫地搓着老面,“不瞒殿下,还有一帮娃子连衣服都没有,遮了块芭蕉叶子就出来了。都在后面,不敢在众位贵人面前出丑。”
  “……”
  唐奕沉默了,默默地穿过人群向队后走去。
  曹佾知道炎达的话触动了唐奕心中的柔软,这个疯子见不得人受苦,也随着他往人群深处走。
  穿过人群,眼前的场面连曹佾也是愕然无语。
  只见数百个男男女女,就那么蹲在海滩上,身上只用树叶和手护住了一丝隐秘。见有生人过来,一个个蜷缩得更紧,眼神中尽是慌张地看着唐奕等人。
  “老二!!!”
  “在呢!”
  曹觉就在身边,也被眼前的景象所感。
  在中原也有穷人,穷到这个地步的也不是没有,可是人就在眼前,谁也接受不了。
  “还愣着做甚!?赶紧找衣服去!”
  “好勒!”
  曹觉这才反应过来,飞奔回船上,把大伙儿的换洗衣物全都收了出来。
  此时,吴老头也来到岸上,看着岭曲部众的凄惨,老头也是眼圈儿泛红,竟当场脱下罩袍,披在一个十一二岁的黎人女孩身上。
  那女孩有些受宠若惊,可又舍不得拒绝,把软软的衣衫使劲儿地裹紧。
  “江山社稷是为大义……”
  吴育直起身子,却是看着唐奕悠然开口:
  “牧一方百姓安乐,也是大义!!”
  “这些人跟了你,将来是死是活,却是要看你癫王的本事了啊。”
  ……
  唐奕也把自己的罩衣披在一个黎族孩子身上,听了吴育的话,只穿中衣,高揖过顶。
  “奕,定不辱命!”
  ……
  曹佾在一旁怔了一下,倒不是唐奕和吴育的此番作为触动了国舅爷的神经,而是……
  如果他没记错,这是近几天来,唐奕第二次这么郑重地给吴育行礼,说出“定不辱命”这句话了。
  按二人的交情来说,唐奕根本不用这么正式。
  为什么?
  ……
  等安顿好炎达全部,众人往回走,曹佾特意避开吴育,把唐奕拉到一边。
  “你和吴相公怎么回事?”
  “什么怎么回事儿?”
  “什么‘定不辱命’就行那么大的礼?”
  “哦!”唐奕恍然。
  “那是吴老头儿应得的。”
  曹佾更是迷糊,怎么就应得的了?
  唐奕解释道:“换做以前的吴育,万不会与我说这样的话。所以,我敬重他的转变,施大礼,不为过。”
  曹佾不信,“吴春卿虽然和你老师曾经有过一段不愉快,可是为人还是没问题的,算是心怀家国的好相公。换作以前,也一样见不得百姓疾苦。”
  唐奕轻笑反问,“哪儿的百姓?”
  “哪儿的百姓不是百……”
  曹佾顿住了,也终于明白唐奕话中之意。
  唐奕赞叹道:“吴育也好,别人也罢,包括我的老师们,他们都是好官,都是好人。”
  “可是,他们的这份好,又何曾给过夷狄南獠?”
  说白了,士大夫的善针对的是汉人。对于四边之蛮,他们从来也不曾存过一丝怜悯。
  这无关道德,乃是烙印在民族血液里的东西。
  自古以来,只有汉人才算是大宋子民,只有汉人才是高人一等的天朝娇民。
  “这很重要吗?”曹佾有些不解。
  吴育把黎峒也当是宋人一般,嘱咐唐奕要善待。在曹国舅看来,这不算什么大事儿吧?
  “很重要!”唐奕十分认真地回答。
  曹佾是将门出身,终究不是儒家正统,不明白这些老儒们的固执,也不明白在唐奕眼里这代表着什么。
  同情异族,进而慢慢的开始真正认可他们是大宋的一份子,再进而在未来的某一天使他们真正融入到大宋这个大家庭,像汉人守护自己的家园一样守护大宋。
  这样的意义才是最非凡的!!
  在唐奕看来,吴育有这样的转变,或者说,朝中那些围绕在他身边的有识之士有这样的转变,绝对是划时代的,不亚于一场革新的胜利。
  因为,只有他这个后世来的人才知道“大汉民族圈”和“大中华共荣圈”的区别在哪里,其对汉文化的攻守两端起到的作用有多大。
  “你说……”
  唐奕看着海滩上忙于安顿的近万岭曲部众。
  “如果有一天,岭曲的黎族百姓,乃至整个海南的黎峒,不再以黎峒自居,而是大宋子民。朝迁的相公、官家再不以南獠贬之,而称其为子。那海南烟瘴之所,还会是谈之色变的流放之地吗?”
  “如果当年侬智高也能得到这样的礼遇,当自己是大宋的一份子,还会有那场惊天叛乱吗?”
  “再往前数,如果我们把党项各部也当是汉人一样,而非区别对待,李元昊会反叛而出,自立西夏吗?”
  ……
  一连串的问题,问得曹国舅已经不会思考了。
  他回答不了,但是,他明白唐奕要说什么。
  自古以来,好像没人考虑过这个问题,天朝上邦,下国来朝,汉人从来没把夷狄当成过自己人。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真能把必异的蛮夷,变成族类?
  “现在是不是有点晚了?”
  “毕竟西夏已经自立多年,黎峒、侬峒、百越各族,自成一派也早就根深蒂固了。”
  “不晚!”唐奕笃定地回答。
  “什么时候都不晚!!”
  有一位伟人,千年之后才把各族连成一家。那都不晚,何况是早了一千年的大宋。
  ……


第764章 扒裤子
  领土扩展并不一定要用刀子,平定四边也不一定非要征服。
  可是,大汉民族的优越性,让汉人先天的排斥异族。
  汉家王朝的正统观念,也让生活在中原边缘地带的少数民族很难融入到中华文化圈之中。
  可实际情况呢?
  一直到南宋,汉人实控的领土一直都是那么三四百万平方公里。
  北不过燕幽;南不出五岭(明朝以后,岭外的黎、苗、壮、百越、疍民才逐步被同化);西则不出甘陕。
  就算有些地方一度归入汉土,也最多是武力进驻,从来没有真正掌控。
  这种思维确实巩固了汉文化的传承。
  可是,自古以来,从匈奴到诸胡,再到突厥、党项、辽金、蒙古、吐蕃、苗壮,包括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