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调教大宋-第2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好吧。”石全海悻悻然点头,心里想什么都让这疯子猜着了。
“那剩下一万的老弱之兵怎么办?也编入琊琅军?”
“不!”唐奕直接摇头。“剩余一万老弱之兵暂且把军械、兵甲都收拢上来,留琊琅军备用。”
“重新整编之后,暂且……”
“暂且就叫‘海南农垦建设兵团’吧!”
“啊,啊?农垦?”
石全海又犯愣,一时间连兵团是个啥玩意都忘了和唐奕计较。大叫道:“殿下不会是想让咱手下的兵去给你种地吧?怎么还把刀甲都收上去了?”
“对了!”唐奕眼睛一立。“种地老子都闲岁数大!”
“那,那殿下你也不能这么弄啊。”石全海一脸的便秘。“那……那空饷你给咱收了,咱还没法和兄弟们交待呢,这又抽了咱一万兵去给你种地……”
“那,那一点好处没有,谁还给咱们卖命啊?”
唐奕一翻白眼,这货在钱眼儿里算是出不来了。
实在没心思和他废话,“那个粮草都尉呢?”
“末将在!”
“以农垦建设军团的名义建一个账册。将来农垦兵团的所有产出,一半上缴三司财政,另一半归自己,随意支出。”
说到这儿,唐奕眯眼看着石全海,“想要钱是吧?”
“海南到处是荒山野地,你们有多大本事就开多少荒种多少粮。能得多大的好处,全看你们自己的本事。”
“当真!?”石全海俩眼登时冒绿光。
心说,那可是一万人啊,就算老了点儿,可是种地却没问题。
这要是玩了命地开荒,十万亩田也开得出来。海南这地方能种三季水稻,打出来的粮食就算朝廷分走一半,那也比一万空额的数目大得多了。
“当然是真的!”唐奕一点不含糊。“我说过了,从来不亏待自己人!”
……
转向一众将校。
“从现在开始,往后琊琅军年满四十岁的老兵即改编入农垦建设兵团,保留军籍,粮饷照发,转为农职。”
“凡年满四十五岁,且在农垦兵营劳作满五年的,分配一定数量的土地归属个人,发半饷。但每年自营地产出归个人所有,农税只十取其二,一成上缴朝廷,另一成仍归兵团所有。”
“凡年满五十岁者,若家中有男丁从军,半饷续发至终老。”
“无男丁从军,则收回军籍,农税依旧十取其二,朝廷和兵团各得其一。”
“伍长以上,至营尉以下。按官阶大小,另有安排。”
“总之,一定让兄弟们过的下去,还过的好!”
“……”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道,好像跟着癫王讨生活,也不赖啊。
……
……
大宋之前治理冗兵难见其效,早就说过了,无外乎动了太多人的奶酪。
唐奕只能做一个大奶酪出来,去换将门和军队统治阶级现在手里的奶酪。
只不过,人都是现实的,在没见到利益之前,是不会轻易放下手中现有的利益的。
幸好,在涯州唐奕一言之堂,只手遮天。他正好可以借此来把这个奶酪让天下人都看得见,摸得着。
……
其实啊,冗兵这个问题,不光大宋有,后世刚刚统一华夏的太祖也遇上过。
几百万军队打下来了江山,换回来了太平。可是,和平时期又用不着那么多军队怎么办?
太祖可比宋朝的皇帝们英明神武得多,兵转农、兵转工。
当兵的还是当兵的,可是却放下了枪炮,拿起了锄头、犁杖。
什么农垦兵团、生产建设兵团,说是军队,却以集体的形势迅速投入到农业生产、国家建设当中去。
这是软着陆,高明得很!
既不会因为太激烈引起动荡,又能快速的把消耗资源的军队变成资源的生产者。
不同的地方在于,后世的兵团产出大多数归国家所有,而大宋则要分出一部分给既得利益。
在唐奕看来,这没什么不可以。而且,这个办法也完全适用于大宋现在的情况,甚至在某些方面,比后世更合适。
其一,五岭之外还处于蛮荒状态,朝廷既掌控不足,又没有精力开发,正适合农垦兵团的大展拳脚。
后世两广地区的千里沃土,别说是大宋现在这点老弱残兵,就是把百万宋军都发配过来,也一点不显山露水,完全消化得了。
其二,粮食在这个时代还是一个国家国力是否强盛的重要指标。让消耗粮食的兵去生产粮食,让花费国家财政的军队去创造财富。这一正一反的变化,不用细算也知道会是什么效果。
其三,大宋实行的募兵制始终还是存在缺陷的。一入军营,终身为卒。看似和后世的职业军人很接近,可是大宋始终不能很好地解决老兵安置的问题。
随着军队老龄化的日趋严重,势必造成战斗力渐弱的后果。
通过农垦兵团的逐级筛选,把老兵逐步转化成自耕农,不失一种良策。
……
唯一的问题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岭南也有饱和的一天,可开发的土地会越来越少。可那将会是一个很长的过程,不在唐奕现在考虑的范畴之内。
也许真到那一天,大宋的疆域已经扩张出另一个有待开发的地方呢?
以后的事,谁说的准?
……
第793章 绝对吃药了
等石全海、石全安带着一众将校下去之后,曹觉这才撇嘴出声。
“这就是你给朝廷想出来的兵制新法?”
“对啊。”唐奕点着头。“咋样?还行吧?”
“不咋样儿!”曹老二嫌弃地瞅了一眼唐奕。“大宋禁军主要问题在于空额,你是给了好处,可是空额的问题还是没解决啊?”
“你以为你这扔出一块肉,别人就乖乖地把嘴里的肉吐出来了?”
“做梦!”
“那帮人贪着呢,小心嘴里的肉没抢下来,锅里的也搭进去。”
“到时候,既喝着兵血,又拿着农收,两不耽误,看你怎么办。”
曹老二还当是什么好主意,昨夜卖了半天关子也不肯说,原来就是这点本事。
“吃去呗!”唐奕的回答出人意料。
“空额这东西,你想怎么吃就怎么吃,老子问都不问,提都不提。”
“……”
见曹觉一脸茫然,“不明白吧?”
“不明白问你哥去。”
说完,两手一背,悠哉悠哉地走了。
……
“瞅特么把你能的,咋不上天呢?”曹老二这个气啊,就见不得唐奕这故作高深的嘚瑟样儿。
“君嫂子就多余把你接回来,就特么应该在荒岛上臭着你!”
扑通,唐奕一个趔趄,差点没载地上。
昨天君欣卓可是把他摁在澡池子里,搓了足足半个时辰才让他进屋。
洗个澡,瘦了半斤。
曹老二这一嚷嚷,唐奕就感觉浑身不自在,好像那股子油泥味儿又往鼻子里钻。
……
……
还别说,曹老二真去找他哥问去了,不然心里悬着个事儿,他吃不下饭。
对此,曹国舅只是报以冷笑:
“能吃多久?照着大郎这个法子办,禁军转农垦,五年后转自耕农,撑死了能吃五年的空额。”
“大宋立朝百年,这么多年的空额都吃下来了,还在乎这区区五年?”
“……”
曹觉怔住了,好像是这么个理儿哈,自己咋就没想到呢?
可是,不对啊。急急又问曹国舅:
“就算转了自耕农,不也能领半饷吗?也不少钱呢。”
“呵。”曹国舅干笑一声。“远的不说,就说眼前的石家兄弟,你给他五年,到时候你去问问他,还要不要那个空额?”
“啥意思?”曹觉没懂。“有空额为啥不要?”
“你啊!”曹国舅横了弟弟一眼。“当兵真是当对了,你这样儿的也就干点儿打打杀杀的营生,别的事儿多一个弯儿你都转不过来!”
曹觉眼睛一立,“有你这个满肚子花花肠子的大哥挡前面,我琢磨那么多干啥?”
“……”
得,这位还挺理直气壮。
曹佾也懒得和他废话,“你就说吧,开荒种地的利大,还是吃空饷的利大?”
曹老二挠头好好琢磨了一番:“应该是开荒吧?对,开荒没错!看石全海那眼神都冒绿光儿了。”
转而一皱眉头,“可是不对啊,这两项不冲突啊?”
“怎么不冲突?”曹国舅反问道。“开荒不用人啊?空额能领贪饷不假,可能当劳力吗?”
“呃。”
“用不上五年,长脑袋的就都会发现,空额吃饷不如实兵劳力来得实惠。”
“到时候,谁还要空额?”
唐奕这招厉害就厉害在这儿,不像以前了,皇帝哭天抹泪,相公苦口婆心,为的就是让将门消减一点空额以解财政之困。可是痼疾以成,再怎么软的硬的齐上阵,也见不到效果。
可是,这回呢?
根本不给你提削减空额的事儿,到时候,你自己就嫌手里的空额不能下地干活了。
谁都不愿意要了,冗兵的问题也自然而然的就解了。
……
嫌弃地又瞪了弟弟一眼,心说,还瞅不起石全海呢,就你这脑子,也不比石家老三强到哪儿去!
“知道咱们曹家现在在干什么吗?”
“干什么?”
“赶紧把手里的空额都换出去呀,用空饷换别家手里的实兵。”
“日!”曹老二忍不住骂出了声儿。
曹家往出扔空额,换别家手里的实兵?
而且,专挑四十左右岁的老兵、弱残兵往手底下划拉。空额白拿钱,实兵要给贴饷这个道理谁不懂?那别的将家还不蹦高高的换?
估计都会以为曹家脑袋进水了。
可唐奕这套兵制新法一旦实施,那可就有意思了,谁手里的活人多,谁占便宜。
是谁脑子进水,可就不好说了。
曹国舅得意地嘴角上扬,“得亏咱们和大郎这里先得了消息,不然就亏大了!”
……
“哥,我能问一句吗?”曹老二张着个大嘴巴,怔怔出声儿。
“问吧?”
“你都换给谁了啊?”
“石家。”
噗!!!
“你也太坏了。”
……
……
这一遭确实够坏的,曹国舅是专挑的石家下手,把曹家的空额都甩给了石家。
石进武要是真就攥在手里,等新兵制一实行,绝对傻眼。
可惜,曹佾想坑石家一道却没坑着。
石全海脑子不好使,不知道癫王这个农垦建设兵团的深意何在,可石全安却是精着呢。
涯州的农垦兵团建立不足一年,他就回过味儿来,看出点门道。联想观澜商合和官家近年的动作,哪还想不出这不是涯州专属,而是给大宋禁军预备的。
急急给家里去信,而石进武这个时候已经是吃的“盆满钵满”,正觉得占了曹家的大便宜呢。
把老弱残兵都换给了曹家,自家掌控的禁军空额是大了点儿,可是战力却没减,能不高兴吗?
再一看儿子的信,嘎的一声,石进武差点没晕过去,气的就差冲到曹家大开杀戒了。
破口大骂:“曹景休这鸟厮,坑煞我也!”
可是气也没用,只能吃了这个哑巴亏,所幸还有时间,尚可补救,石进武只能想方设法把自己手里的空额再从别家换来老兵。
可是,换给谁啊?曹潘王杨四家是别想了,人家早就打点好一切,只能新兵制实施。
无法,只得慢慢换给一些中小型的将家。
没想到的是,因为这个换空额的举动,大宋禁军中的空饷问题逐步的向中小型将门集中。
等到新兵制一经颁布,除了几个大型将门早有准备,小将门苦有巨额空饷可贪,却没有实兵去开荒,自然是吃了大亏。五年之后,空饷都没得吃,也就逐渐没落了。
而赵祯削减空额之弊,因为小将门的影响力普遍不大,少了掣肘,更是顺风顺水,无所顾忌。
最后,贯穿整个北宋,影响力仅次于文官集团的将门,只剩下曹潘王杨石柳六家幸存于世,使皇权对将门的掌控更加巩固。
……
当然,这是意外之喜,是连唐奕也没想到的后话。
唐奕可没有太多心思放到军制上,一来,那是以后的事,想实行还需要一点时间。
二来,涯州虽然现在的兵不少了,可是有曹觉、有秀才一班老阎王营过来的猛人操练,根本不问他操心。
此时的他,心思都在野猪岛上。
……
昨天和炎达的对话虽有敷衍之意,可是有一句唐奕没说错,野猪岛不论对于他自己,还是将来的大宋,都是极为重要的一环,每一处细节他都要盯着点,亲自督办。
这段时间,白天基本都在岛上的工地,入夜就回家陪媳妇,小日子过的倒也算悠闲。
而家里那三个娇妻,虽然一次败露,惹得三女好几天也没给唐奕好脸色。可是以他那三寸不烂之舌,开启忽悠大法,没两天又让他忽悠的服服帖帖,小日子岂是一个滋润了得。
转眼到了三月末。
亚龙湾的涯州新城经过大半年的建设,已经初具雏形,最起码城墙已经立起来了,城中各个功能性的官署衙门也都建的差不多了。
呃……当然了,就是没有官儿,也没有居民……
这个唐奕倒不担心,只要秩序建立起来,别的慢慢往里填。再不济,还有炎达的近万族众已经确定在新城落户,再也不回山里了。
这期间,京城那边依旧每月一封信,依就是老样子,观澜账目,加上一些琐事。
可是,唐奕依旧都没回信。
……
三月的来信还没到,可是二月的信提到了杨怀玉和阎王营,又把唐奕气的够呛。
赵祯的信里只说阎王营调守辽河口,至于为什么,却是只字未提。
对此,唐奕还真就没生气,反而挺高兴。
辽河口这个地方看似挺凶险,其实无甚大事。现在的金五部还远没到后来横扫中原的实力,充其量就是小打小闹的扮两回土匪,劫个城什么的。
以阎王营的本事,还真不怕这个,杨怀玉去那儿算是度假去了。
……
说心里话,唐奕不太想阎王营重建,更不想他们去守边,他终究不是军人,也终究不能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
在他眼里,那就是他的兄弟,不求他们功高盖世,只求平平安安。
算上前身邓州营,阎王营已经为从南打到北,为大宋立下了两次不世之功了。
够了,不能再有第三次了。
……
唯一有点纳闷儿的就是,好好的怎么跑到辽河口去了?
结果,范师的来信解开了心中疑问。
范仲淹的来信也提到了阎王营北上辽河口的事,而且是把事情的原委都说了一遍。
原来是赵祯脑袋一热差点把阎王营卖了,后来又后悔了,不得不打发出去避避风头。
这下,唐奕是来劲了。
“我说什么来着?特么有什么好东西都能卖出去!”
在自己的院子里当着一院子的人,指着曹老二就吐槽开了。
“你怪我不把炮给朝廷,现在看着了吧?”
“别说炮了,咱那帮兄弟差点没给卖了!”
这回曹老二想帮“姐夫”说两句好话,也是无从说起了。
想想也真是,憋气地直挠头。
“特么都咋想的!?澶渊那点破事儿用刀子杀回来才是正经,靠嘴皮子就能不丢人了?”
“还把阎王营卖了。”
“呵呵。”
唐奕干笑两声儿,没接。
这个‘呵呵’,可就有点后世‘呵呵’的味道了。
“我去你叉叉叉叉!”
“妈了个巴子!”曹老二越想越气。“干脆给杨怀玉去个信儿,让他来涯州。咱们兄弟一起快活算了,当他姥姥的兵!”
碰!!!
曹觉一来气,照着院儿里的石桌就是一脚踹过去,把石桌都踹倒了,轰的砸在地上。
“还他妈不够憋气的!”
“吵什么吵?”
没等曹老二再发疯,院门口却是一声怒喝,吓的曹觉一缩脖子。
只见孙郎中背个手,刚进来就一脸严肃的要吃人。
“病人需要静养,你们这又是喊又是叫,又是拆房子的,没病也让你吓出病了。”
唐奕一激灵,这才想起今天正事儿要干嘛了。
他是在这等着孙老头来看病的,结果人没来,信先来了,看了一眼信,倒是把看病的事气忘了。
瞪了一眼曹老二,“你消停点儿!耽误了我家娘子问医,老子和你没完。”
曹觉也是才反应过来,立时局促地挠着后脑勺儿,“嘿……真忘了。我的……”
“我的错。”
这可真不是小事儿,因为不是一个嫂子要问桥,而是三个嫂子一起病了,这还不是大事儿?
听唐奕说,头几天就都不太好,起先是身子乏,只当是受了凉,唐奕要找孙老头来看,三女都不依。
老人家岁数大了,能不麻烦就不麻烦了,熬上几碗姜汤下肚,也就好个七七八八了。
唐奕也大意了,只当是小毛病,没太放往心里去,嘱咐使女好生照顾,又忙着野猪岛的事情去了。
后来,三个女人不但前症不见好,开始腹胀,一连好几天,又不想唐奕分心,也就蒙混着过来。
到了今天早上用早饭,又严重了,三个女人粒米未进不说,倒是都吐得凄惨。
这回唐奕哪敢不重视,急忙去叫孙郎中。而大伙儿也是担心的紧,都聚在唐奕这里看看是什么情况。
都估摸着是什么传染的疾病,不然,也不能三个人一起病了。
“您老快里面请,我不懂事儿,别和咱一般见识。”曹觉不敢造次,说着话,急忙上前扶着孙郎中。
孙老头儿背着手架子颇大,被曹觉推着往里走还不忘数落,“这不是老夫的问题,真是什么不能惊吓的病症,吓着怎么办?”
“就是就是。”唐奕在一旁附和着。“你小点声。”
接过曹老二的班儿,扶着老头要进厅。
“你进来做甚?”
到了门口,老头儿一瞪眼睛,把唐奕拦下来了。
“一个大男人,瞎闯什么?”
“我……”
唐奕一阵无语,我娘子有病,我这个当丈夫的还不能看看了?没这规矩啊?
孙老头儿一甩头,“一边候着去,别哪儿都有你!”
得……
“您老慢走……”唐奕溜溜的往门边一站,这老头儿他惹不起。
“看细心点啊。”
孙老头瞪了唐奕一眼,悠悠地自己进去了。
其实吧,今早唐奕一来说是什么症状老头儿已经猜出个大概是什么“病”了,之所以不让唐奕进,是因为老头儿心里虽然有数儿,可是还是有点画魂儿。
他不太信,真是那个“病”……
……
……
老头儿进去有一刻钟还没出来,唐奕真有点急了,不会真是什么大病吧?
曹老二还算不错,没落井下石,上前安慰:“安心,嫂子们都是吉人天象,出不了大事儿!”
范纯礼也道:“有孙先生在,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等着吧,说不定孙先生在里面行个针,都不用吃药就好了呢!”
唐奕抹了一把额头上的细汗,没接话。
没病自然好,可是,这老头儿怎么还不出来呢?
这时,曹佾、潘丰,就连辜胖子都上来劝唐奕别自己吓唬自己。
……
又过了一会儿。
终于,房门吱嘎一声开了,孙老头儿脸色煞白,一脸呆愣,脚底下还有点拌蒜地出来了。
……
完了,唐奕腿一软,差点没坐地上。
看老头儿的表情就知道,要坏事儿!
强咽一口气,让自己镇定下来,冲到孙郎中身前。
“怎么样!?”
孙郎中没说话,倒是眯起眼睛来瞅着唐奕。
“老夫行医一生,就没见过这样儿的!”
“……”
这回不光唐奕吓的没了人色,院里的人也都心头一紧,孙老头儿都没见过的病,那可怎么办?
“您,您就别吓我了……”唐奕说话的声儿都开始发颤。
“直接说,什么病?”
……
孙郎中不答,倒是问了一个唐奕没听懂的问题。
“你是不是真吃了什么药了?”
“???”
“还是童子之身养了太久,憋出奇迹来了?”
唐奕被折磨得不要不要的,这个节骨眼儿,特么这老头儿怎么也开始卖关子?
“啥意思啊?”
“诶……”
孙郎中长叹一声,背着手就往院外走,嘴里还嘟囔着:
“真是奇了。”
“喜脉见多了,可是三个喜脉一起号出来,还是头一回……”
“这小子得亏不差钱,要不一下一个,谁养得起?”
“……”
“……”
“……”
“……”
院子里绝倒一片,不约而同看向唐奕。
咕噜……
曹觉咽了下口水。
“你……你你你,你绝对吃药了!”
……
“老,老头儿啥意思?”
唐奕哪还有心思和他拌嘴,脸色憋的通红,到现在还没反应过来……
第794章 五月汴京夏似春
五月,开封。
……
“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
王都送春去,又迎夏始来,万物蓬勃至,幼绿翠满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