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调教大宋-第2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闻赵祯厉声道:“这个胆大包天的小子,末得旨意,他怎么就回来了!?”
  “他不该回来!”
  “更不该这个时候回来!”
  “传朕旨意,癫王速速出京,不得有误!”
  “陛下!”李孝光不去传旨,却是苦声一唤。
  “癫王可是从万里之外的涯州回来的……”
  “大胆!”赵祯冷冽大喝。“你这个内官敢妄言政务,该当何罪!?”
  “陛下!”李孝光立时拜倒。
  “这不是政务啊……”
  “大胆,大胆,大胆!!”
  赵祯几近咆哮。
  “陛下……”
  “……”
  赵祯只觉天旋地转险些栽倒,扶着门沿暂缓数息才缓了过来,理性也随之归体,不由怔住。
  朕这是怎么了?
  抬眼见李孝光还躬身大礼不起,不由心中一阵烦闷,抛下李孝光独自前行。
  “起来吧!”
  李孝光大喜,“谢陛下不罪之恩!”
  “你啊!”赵祯一边走,一边叹。“平时少和殿前司的军汉厮混,多和你家大人学学。”
  “奴婢谨记!”
  “去宫门前迎迎吧……”
  “那小子要是来了,直接带来见朕。”
  “奴婢领旨!”
  ……
  ……
  李孝光这一去,直到了天近黄昏也未回转。
  赵祯整个下午就在福宁殿上批阅奏章,可是终是心神不宁。
  天色渐暗,也未等到唐奕进宫,放下奏折,看向外面的天色,喃喃道:
  “宫门就要落锁了吧……”


第801章 朕老了
  这一夜对于赵祯来说,注定不眠。
  福宁殿的灯烛一直亮到晨鸡报晓,李孝光进来,见赵祯还坐在书案前看书,于心不忍,却也不得不出声儿。
  “陛下,该上朝了。”
  “哦?”赵祯呆愣地抬头一疑。“早间了?”
  “可不是……”李孝光小心回着话。
  见圣人双目血丝密布,一脸的倦态,又道:“要不,奴婢去回了众臣?”
  “只道圣人身体不适,欠上一朝也无妨。”
  赵祯揉了揉发涩的眼睛,讪笑道:“你呀,又要替朕做主了。”
  “奴婢不敢!”
  赵祯显然没有责备之意,只是随口一说,缓缓支起身子,脸上随疲态未去,但却有几分轻松,反倒让李孝光有点捉摸不透了。
  只闻赵祯悠悠然道:“平时欠一朝也就欠一朝了,今日却是不能的。”
  “今日不能欠?”李孝光呆愣了一下,一时没想明白其中的道理。憨然一笑,“陛下妙算,奴婢还真猜不透了。”
  经过这一夜不眠,显然赵祯想通了很多事情,“癫王自已跑回来,既不见朕,更不昭示心意,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李孝光僵在那儿半天,“奴婢愚钝,不知癫王与陛下的用心。”
  “呵呵……”赵祯轻笑着,禀退左右内侍、宫人,只留李孝光一人伺候着换上朝服。
  “意味着,很多人怕是要坐不住喽。”
  正说着,昨夜的当职大监进殿来报,李秉臣李大官此时正在漏院待朝。
  赵祯闻之,不觉意外,反而释然一笑。思量片刻,吩咐道:“那就先传李秉臣福宁殿见驾,让群臣先在漏院候着吧。”
  说完,反倒不急,慢悠悠地穿戴妥当,往福宁殿上一坐,只待李大官前来见驾。
  ……
  皇帝这边不急,可是朝臣们却是急了。
  什么情况?
  现在唐奕回京的消息已经传疯了,可是按理说,一个外放的嗣王回京,不管干嘛,也不管你是自己回来的,还是陛下招回,首务都应该是进宫进驾才对。
  只要皇帝知道他回来干什么,那群臣也就知道他回来干什么了,毕竟在这宫墙之内,没有什么秘密可言。
  可是,那疯子昨天到了回山就不动窝儿了,往观澜一缩,既不出来也不走,这就有点让人看不透了。
  更看不透的是,今早李秉臣就从观澜回京,那架式,朝上必然要请见有禀的。
  这会儿倒好,朝都不用上了,直接被官家叫到内宫去了,这里面儿有事儿?
  任韩琦想的头发都白了,也想不出来赵祯和唐奕这回玩的是什么把戏。
  煎熬,绝对的煎熬。
  本来,唐奕在这个时候回京,对于韩琦和一众守旧之臣来说是天大的好事。就算那疯子再能,这个时候回京也无异于给赵祯添乱。
  可是,这又是闹的哪一出啊?
  足足等了半个时辰也不见李大官出来,更不见赵祯起朝。
  韩相公心里有点发毛,难道唐子浩是赵祯故意叫回来的?可他回来到底能起什么作用呢?
  正在百爪挠心之际,抬头就见李孝光慢悠悠地走进了漏院。
  韩琦为之一振,目光骤敛,暗道,任你装到什么时候,总是还是要摊牌的吧?倒要看你们使的什么伎俩。
  而一众朝官见李孝光出来了,知道这是来传朝的,个个整装肃立准备上朝。心里也都是松了一口气,总算是要开朝了。
  ……
  李孝光悠悠的往那一站,一甩拂尘,豆大的小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儿。
  “有旨意……”
  一听这开场,都没用李孝光说下面的话,大伙儿就不自觉地躬身还礼,准备迈步往里进了。
  ……
  那边,李孝光笑容满面地看着大伙儿往里走,却不作声,直到韩相公都走到门边儿上了,这位才扯着公鸭嗓子,又嚎出一句:
  “有旨意,宣汝南王世子赵宗懿、赵宗实……同朝……上殿!”
  哐当!!
  韩琦一个跟头差点没载地上,这阉人,说话大喘气啊?
  “为何还不上朝!?”
  李孝光白了韩琦一眼,懒得搭理他,拂尘一甩,调头走了。
  得,韩琦闹了个大红脸儿,进也不是,退也不是,没办法,只能站在门口儿等着吧。
  现传赵宗懿和赵宗实上殿,一来一回,那两兄弟再换朝服折腾一会儿,没一个时辰根本到不了。
  这回不光韩琦,一众朝官皆是面面相觑,这闹的是哪一出?怎么连那两个瘸子都叫来了?
  而且,看这架势,那两兄弟不来,赵祯是不打算上朝了。
  这么长时间,官家和李秉臣在里面密谋什么呢?
  ……
  ……
  呵呵……密谋什么?
  此时,福宁殿中,大宋官家与李老大监对几而坐,各执黑白,正享受着纵横弈棋之乐。
  “陛下还真沉得住气,外面的人恐怕都快成热锅上的蚂蚁了。”
  “呵……”赵祯擎子观棋,干笑一声。“等着去吧,这回看谁先坐不住!”
  李秉臣则道:“也是奇了,子浩这一回来,还没见到陛下,陛下这精气神倒是变了个样儿。”
  赵祯心情不错,“你想说什么?”
  “老奴是说,子浩是陛下的定心石,现在石头回来了,陛下也有底气了。”
  赵祯眼睛一立,“没他朕也一样有底气!”
  “好了好了!不提那恼人的家伙,安心下棋!”
  ……
  说完,嘴还不闲着。
  “你这老太监端不厚道,自己在观澜躲清净,却甩了个愣头青与朕。”
  李秉臣不敢再提唐奕,显然,越祯即使知道了唐奕昨天不进宫的用意,心里还是有点别扭,只得跟着赵祯的话头儿。
  “怎地?孝光那小崽子让陛下烦心了?”
  赵祯撇嘴摇头,“和你一比,差远喽。”
  李秉臣更乐,“那小子确实不够贴心,但贵在忠心,陛下多费心了!”
  “嗯……”赵祯落下一子,李大官这么说,反倒他有点于心不忍了。
  抬眼瞅了一眼李秉臣,“放心,孝光除了话太多,别的地方用的倒还是挺顺手的。”
  李秉臣一叹:
  “在这宫闱之中,管不住嘴,是大忌啊……”
  赵祯一板脸色,“你这老监真是絮叨,朕还能因为这点事儿就发落了他不成?”
  李秉臣微微颔首:“那老奴就先谢过陛下了!”
  “诶……”赵祯长叹一声。“怎么小的都这么不省心呢?那小子……真的就只说了一句,国事体大?”
  大老远的回来,不来见也就算了,连话都说的这么生分,这才是赵祯耿耿于怀的所在。
  “看来,陛下还是放不下的……”这回可不是李大官提起来了。
  “那索性就留在京中不就好了?别让他再回去了。”
  “……”
  赵祯沉默良久,终还是缓缓摇头,“不行!”
  李秉臣眉头一皱,“老奴多一句嘴,既然陛下没当他是臣子,那何必又用臣子之术防着他呢?”
  “秉臣啊。”赵祯直起身形,愁容满面。
  “朕老了……”
  “陛下说的哪里话,您春秋正盛,怎么尽说些丧气话?”
  赵祯缓缓摇头,“朕的身体,朕自己最清楚。”
  抬头看着李秉臣,“朕不当他是臣子,那是因为朕了解他,也压得住他。”
  “可是,朕走之后呢?新皇了解他吗?压得住他吗?”
  “朕不得不防这一手。”


第802章 和人说话,还是和“腿”说话
  赵祯这一番感慨不要紧,对面的李秉臣却是一时无措,茫然怔住。
  官家这是在干什么?在向一个老太监吐露心声?
  略一晃神,又急忙收拾心神,立时意识到自己那句“多嘴”确实是多嘴了。
  君不密则失臣,李秉臣虽然不是一般的臣,可是有些话,也不应该是赵祯拿到台面儿上来说的。
  急忙转了话头儿,看着棋盘潸然一笑,“老奴棋艺不精,却是又输了。”
  赵祯一怔,这才发现自己说错话了,不禁摇头苦笑,“看来,朕是真的老了。”
  李大官只当没听懂,笑言道:“陛下棋力更胜从前,当是宝刀未老才对,怎能老了?”
  “你呀!”赵祯无语长叹。“李孝光要是能学得你一半的油滑,却是能让朕省心不少。”
  把棋子一扔,也不提刚刚的事情,“那就再下一局。”
  说着,瞪了李秉臣一眼。
  “你这老奴越来越不像话,本欲看一场好戏,却是被你这句多嘴搅的没了心情。”
  “呵……老奴万死!”李大官干笑着回应,安心下起棋来。
  ……
  一个时辰之后,职守大监来报,赵宗实和赵宗懿已经在漏院候着了。
  赵祯这才直了直腰,“不下了,不下了!某此人啊,一辈子也改不了阿谀奉承的毛病,下个棋也不让人痛快!”
  李大官掩嘴一笑,却是再不向从前那般自然了。
  “那,老奴这就回观澜了。”
  见赵祯点头应允,“这个……”李秉臣迟疑了一下。“要不要把赐婚的事先与大郎说说?”
  说着,老大官谄媚一笑,“也好让他小子先高兴高兴。”
  这回赵祯倒是有些犹豫不决了,良久方道:“让他先悬着吧,等朝中之事了解再说。”
  “这……”李秉臣苦着脸道。“有这个必要吗?”
  “嗯!?”
  “老奴告退!”
  李大官知道再说也是徒劳,颤巍巍地转身退下,行至殿门,却又停了下来,脸色数变,几张其口。
  赵祯看出李秉臣欲言又止,“还有何事要禀?”
  老大官转身,沉吟了一翻,终还是拱手高揖,“无事要禀,老奴告退!”
  ……
  目送着李秉臣下去,赵祯心里也说不出是个什么滋味。
  他当然知道这老大监想说的是什么,当然也知道拖着唐奕没有必要,反倒平添不悦。
  可是,赵祯心里总有一丝不确定,万一两法加上赈灾之事处理不当,那么赐婚只会让事态更乱。心中长叹,还是等万事妥帖之后再许他也不迟。
  站起身形,招呼李孝光进殿。吩咐道:“朕也得去看看,那几位爱卿是不是等急?”
  说到一半,赵祯停了下来。
  左右思量,某些人越是等不急,那就越有可为。一个多时辰都等了,那不妨再多等一会儿吧。
  “去,把秉臣叫回来,朕还想再下几局。”
  ……
  ……
  唐奕可不知道,这位让他又爱又恨的官家,再一次把他的私事掺杂到了朝争之中。
  更不知道,韩相公和魏国公,还有那几个瘸腿兄弟,在漏院越等越是心焦,越等越是胆颤。
  此时,唐奕刚用过早饭,伴着观澜新生的晨读颂诗之声,来到位于观澜一角的一处院落。
  推门而入,就见沈括坐在院中发呆。
  飒然上前,和声一笑,“存中兄,在等我吗?”
  沈括茫然抬头,缓缓起身,苍白的脸上挤出一丝笑意,“昨夜就想去看你,可是万里船车劳顿,想来也是难熬,就没过去,今晨却是早起了一点。”
  唐奕抱歉拱手,“昨晚我也是想过来看看存中,然……”
  微微耸肩,“你知道的,我回来的好像不是时候,琐事缠身忙至深夜,倒是让存中兄久等了。”
  唐奕不说还好,此言一出,似是触动了沈括某处神经,原来唐奕回来就投身到那肮脏的朝争之中!!
  神情顿时一暗,既不回礼,也不让坐,陡然拂袖。
  “原来,唐疯子也开始从于韬晦了……”
  “不知子浩这一夜可议出了什么?又要舍哪方百姓,淹几州良田,来换回朝堂上的颓势呢!?”
  “……”
  沈括胸中有怨气,唐奕一时竟无言以对。
  黯然一叹,不理会他言语之中的嘲讽,“当时……”
  “当时是怎样的情形?跟我说说吧。”
  “说说?”沈括冷然笑道。“有什么可说的?”
  “你现在就去河北路,现在就是去黄河边!”
  “想看什么样的情形,就有什么样的情形!”
  逼前一步,“你是想看浊涛千里!?还是想看民贱如狗!?是想看卖儿卖女!?还是想看饿殍遍地!?”
  “还是想看……”
  “那些所谓豪族是如何草菅人命?如何不屑把你的革新之志扔进黄河,再目送着它随滔天洪流淹没大宋的!?”
  “沈存中!”唐奕猛然一声咆哮。“你冷静点!”
  “我冷静不了!”
  沈括毫不退让,再逼前一步,抬手一指,正是北方。
  “他们!”
  “他们当时就站在堤岸上!”
  “他们当时就站在堤岸上,眼睁睁地看着溃堤,却不许家中的佃农上前一步!”
  ……
  说到这里,沈括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量,眼中血丝密布,缓缓地瘫在地上。
  “一百人……”
  “当时若是给我一百人堵上最后一处缺口……”
  “就不会有这场天灾!!”
  “……”
  唐奕蹲下身子,扶着沈括的肩膀。
  “沈存中,你看着我!”
  “我不看!”沈括甩开唐奕,望过来的眼神尽是轻蔑。
  “本以为唐子浩与那些士大夫不同!本以为你回来会还灾民一个公道!本以为……”
  “你会结束这天下兴亡百姓皆苦的狗屁世道!”
  “可惜……”
  “你和他们一样,一入局,想的先是自己和输赢,却从未考虑过那些为沦为棋子的百姓是何苦难。”
  ……
  唐奕无声地看着,默默地听着,可是心中远没有表面那么平静。
  此时此刻,当沈括开始质疑他的时候,唐奕有那么一刹那的恍惚。
  他造就了现在的沈括,一个与原本历史截然不同的沈存中,一个抛去个人趣味,无比纯粹的技术宅。
  这与后世躲在自己的世界里,一心做学问的那些人很像,除了心之所好,就只剩下最基本的善恶观,没有官场的嘈杂,更没有党同伐异的尔虞我诈。
  这样的人入不了官场,这样的人很傻,近乎不可理喻。
  可是,正是这样的沈括咆哮出来的一通“傻话”,却有如一柄千斤重锤,直接砸在了唐奕的心里。
  傻吗?
  傻!
  幼稚吗?
  幼稚!
  可是,那不就是曾经的唐疯子吗!?
  若不是傻,若不是幼稚,若不是那份纯粹,何来这十年的风风雨雨?何来今日之苦恼!?又何来赵祯与癫王之裂隙?
  自己曾经也是一个傻子,一个纯粹的人。
  只是,若没有沈括的质疑和提醒,唐奕自己都没意识到,他真的变了。
  当看到黄河泛滥,各州灾苦的时候,他第一个想到的是“回来的不是时候”;第二个想到的是,王介甫的新法会给自己的革新带来哪些弊病。然后才是那数十州县的百姓,然后……
  然后他甚至要拖上一拖,先达到所谓的目的再行它事。
  从前那个唐奕会这样吗?
  从前那个唐奕会第一时间去挽救人命,而不是“很成熟的”先考虑大局。
  不知不觉间,唐疯子想捣毁的那个弊朝已经把唐疯子同化,他已经不再是初到大宋手握千年智慧的旁观者,而是同样心机算尽、利益为先的局中人!!
  ……
  回过神来,平静地看着沈括,诚然吐出两个字:
  “谢谢!”
  说完,猛的起身,大步向院外走去。
  “谢……谢我什么?”
  唐奕没头没脑的一句,反倒把沈括弄懵了。
  唐奕停了一停,微微偏头,露出半边决然笃定的面容。
  “沈存中……”
  “人心难测,千古朝堂如是,不是你我就能左右的了。”
  “不过,我能保证,我还是我。即使变过,但赤子之心却从未换掉颜色。”
  “还能保证,恶人,必有恶报!”
  “天不收,我唐奕,替天来收!”
  说完,决然而走。
  ……
  ……
  唐奕顺着山路大步向前,步伐却是越来越坚定,越来越有方向。
  途中正遇见范仲淹、王德用几个老家伙晨起散步。
  见唐奕一副风风火火的样子,范仲淹不由发问:
  “何去?”
  “进城。”
  “哦。”
  范相公可能是老糊涂了,一时没反应过来,不但无所谓地哦了一声,接着又问了一句。
  “大清早的,进城做甚?”
  “面圣!”
  “嗯,早去早回。”
  “……”
  尹洙捅了捅老范,“他说进城。”
  “嗯,老夫听见了。”
  “进城面圣。”
  嘎!
  老范这才反应过来,嘎一声差点又没晕过去。
  “逆徒,回来!你面的哪门子圣!?”
  可惜,哪还有唐奕的影子?
  王德用这时候才反应过来,一脸呆滞地看着尹洙和范仲淹,“这小子面色不太对啊……”
  “不会又到御前发疯去了吧?”
  ……
  ……
  唐奕从回山到京城起码要一个多时辰,到了也得中午了。
  至于早朝,等他到了,更是早就没影儿了。
  可他哪知道,此时早朝不但还没散,甚至连开始都没开始呢。
  现在,韩琦他们一个个急得宛若热锅上的蚂蚁,心里更是一阵阵的发毛,都不知道癫王回京和赵祯拖朝不上,到底憋了什么大招儿。
  可惜,就算韩稚圭、赵家的瘸兄弟,加上一个魏国公,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却无论如何也没想到,那个疯子正憋足了一股疯劲儿往京城里赶呢。
  不但他们想不到,赵祯也没想到。
  在原本的计划中,唐奕可不会这么直冲冲地就进宫来。唐疯子的名号只要往回山一立,就能喜迎足够多的目光,赵祯亦可以用他来做足够多的文章。
  此时,大宋天家正与李大官继续下棋。
  而且,李秉臣去而复返,好像没打算再让着赵祯,十成棋力用出十成,加上赵祯此时反倒有点心不在焉,盘中已是险象环生了。
  正是这时,李孝光慌慌张张地跑进来,“启,启禀圣人……”
  赵祯抬眼扫了他一眼,“慌什么?怎地?外面闹起来了?”
  李孝光抹了一把冷汗,心道,可比闹起来严重多了。
  “启禀圣人,癫王唐奕,皇城外……求,求见!”
  “什么?”赵祯腾的站了起来。“他怎么来了!?”
  李秉臣本来也挺意外,可是赵祯这话一说,李大官心里反倒有种说不出的滋味,破天荒地噎了赵祯一句,“他不应来吗?”
  此时,赵祯暂且放下心事,心思电转,暗自算计了起来,倒是没听出李秉臣话有异。
  自顾自地嘟囔:
  “也好……”
  脸色由暗转明,猛的抬头看向李孝光,“传旨,升朝!”
  “诏癫王,紫宸殿候驾!”
  李大官眉头皱得更深,“陛下这是……”
  “来!”赵祯一声呼喝。“咱们继续下棋!”
  得,这话一说,李秉臣也算明白了,这是把一众朝臣都甩给唐奕了。
  ……
  ……
  那边儿,韩琦等人从天没亮就在漏院站着,这都快中午了也没上“早朝”,心和腿是一个感受:
  酸啊!
  别提多烦躁了。
  这会儿,李孝光终于出来了,韩琦眼瞅着他扯着脖子,尖声尖语的:
  “有旨意!!”
  “……”
  “……”
  “……”
  这回韩琦学聪明了,不动。
  再让这阉人涮一次,韩相公就得跳五丈河保智商了。
  而李孝光果然是有旨意之后又大喘气,半天也没个下文儿。
  韩琦冷笑,阉人就是阉人,也弄不出别的花样儿来了。
  哪成想,他不动,李孝光还不宣旨了呢,专找韩琦。
  只听他尖着嗓子叫道:“呦,韩相公,耳背还是怎地啊?等什么呢?上朝啊,陛下可还等着呢。”
  啊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