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调教大宋-第2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怎么处置,你得想出个章程来吧?”
他还说上正事儿了,唐奕也是无语。
不过,还无可反驳,那确实是个正事儿。
“让他拉到开封去,交给官家。”
“啊,啊?”范纯礼有点傻眼。
“那可是三千多万两啊!你……你不留点儿?”
三千多万两白银,还不算黄金,是什么概念?
现在开封白银兑铜钱是一两换两贯,就是六千多万贯宋钱,真不是个小数目。
“我留个屁!”
“拉走拉走!瞅见我就心烦!”
“行!”范纯礼心说,你是老大,你说了算。
“说第二件。”
“什么第二件?”
唐奕瞪着眼睛,“你进来不是说两件事吗,说第二件!!”
“哦哦!”范纯礼反应过来。“那什么,贾相爷找你半天了,刚刚去田里找你也没找着。”
“哦?”这倒是让唐奕有点意外。
“好像是找你说什么事儿。”
唐奕沉吟着,“也好,你把他带过来吧。”
“有些话,早说清楚早了。”
“行!”范纯礼应着声儿,返身出院。
他一走,吴育、孙郎中等人也一一起身。
“那就不耽误你谈正事儿了。”
说着话,吴育又对尹洙笑道:“我那有家里送过来的好茶,怎地?就在隔壁,师鲁过去尝尝?”
之后又看向孙郎中,“孙先生也一起吧!”
尹洙和孙郎中自然没什么不可以,随着吴育一起去隔壁的小院儿去了。
辜凯和曹国舅也想走,却被唐奕拦住了。
“你们等等,一起陪陪贾相爷吧。”
辜凯面色一苦,“我就别了吧,到时候帮你不帮亲,不合适。”
“帮亲不帮你,更不合适。”
唐奕笑骂,“躲是躲不过去的,你就老老实实听着吧!”
……
不多时,贾昌朝到了。
唐奕把他请进书房,既不热情,也不疏离,好像几天前船上那次喝骂从来没发生过一样。
“相爷找奕不知何事?”
而老贾更是深谐养气功夫,唐奕问话,他不但不答,反而四下打量起唐奕的书房和院落来了。
……
呵呵,老贾还真不是装的,他是真的在看院子,这老头儿现在心里有点不是滋味了。
本来吧,到涯州这么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来,贾昌朝的心理底限还是很低的,没打算来享清福。
万万没想到,到了涯州一看,这新城,这住所,一点也不比京城的差。
要不怎么说人就没有知足的时候,要说他现在住的地方,已经很满意了,可是……
今天往唐奕这边儿的“别墅区”一来,老贾才知道,合着你给我住的是最次的地方!
难怪范家小子说他们都住在城外,原来城外比城里舒服不是一星半点儿。
刚刚路过吴育门前,只见院儿里,三个老头儿坐在鸟语花香的凉阁里泡着茶,打着趣。边儿上还有标志小娘伺候着,那可真是听风看海,倚翠温香。
老贾心里有点不是滋味。心说,你看看人家,赢着党争,享着富贵,喝着茶轻描淡写的就把自己挤兑的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再看看涯州新城,一派繁荣,活力四射。
这种生命力,是在汝南王府,在北方士族之中,万难看到的。
老贾突然有种感觉,感觉自己前面那六十多年都白活了。
看着院落之中一池清水,荡漾着磷光……“这是做何之用?”
“呃……”
唐奕心说,你也够会问的。
“泡澡的。”
“泡澡?”老贾一脸呆滞。“这露天野……”
说到一半儿,老贾顿住了,可不是露天野地?谁来啊?
这要是到了晚上……幕天席地……
嘶!!
贾相爷倒吸一口凉气,不好意思往下想了。
太腐败了!
“贾相爷找奕,所为何事?”
“哦!”唐奕问了第二遍,老贾才算收回了心思。
直了直背身,“殿下不也想找老夫吗?”
“说说吧,准备如何用老夫这枚棋子?”
唐奕笑了,他其实很喜欢和老贾这样的人聊天……直接,从不绕弯子。
“那就要看,贾相爷想做什么样的棋子了。”
贾昌朝摇头,“老夫没想好。”
“殿下可以都说来听听,也许老夫听完就有选择了。”
“好。”唐奕满口答应。
“在我这儿有两个选择。”
“如果相爷想做一枚死棋,那就简单了。”
“怎么个简单法?”
“燕云的毛布生意南下河北诸路,我将其一分为二,辜家、贾家各执一半。”
“!!!”
老贾猛的抬头,瞪着眼珠子,看着唐奕。半天之后,才蹦出两个字:
“好棋!”
深吸口气,“只此一条,殿下把我强拉过来,就不亏本。”
唐奕淡然一笑,“那相爷想做这枚死棋吗?”
“我觉得行!”
老贾没开口,辜胖子先出声儿了。
要是这么办的话,他求之不得啊!
说白了,唐奕连蒙带唬的把辜家拉上他的贼船为的什么啊?为的是立旗,在北方士族之中立起一个标杆!
……
新旧之争,唐奕想赢,就必须对北方士族下手。
可是,那半宋的势力注定让唐奕没办法用雷霆手段彻底剪除,唯一的办法就是分化、瓦解。
可想而知,华联铺的金融手段一出手,北方士族必然会有一段时期的慌乱。而这个时候把毛纺织业交给辜家,就是给他们看的。
有点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味道在里面。
一些心智不坚、利益不重的家族,很可能会顺势向新党一方靠拢,力图在毛纺织上面分一杯羹。
本来辜胖子是不想淌这趟浑水的,可是没办法,他被唐奕盯上了。
现在好了,要是赵定贾家参与进来,那他辜家就没那么显眼了。毕竟一个宰相之家在旧党中坚的标杆作用,可比他这个墙头草来得显著的多。
可惜,辜胖子算盘打的响,却被唐奕一句话就顶的没影儿了。
“你一边儿呆着去!”
辜胖子一缩脖子,不吱声了。
唐奕继续看着老贾,“相爷觉得,如此可好?”
贾昌朝不答,悠然道:“既然有死棋,那也一定有活棋吧?”
“没错?”
“是什么?老夫想听听。”
“活棋的话,相爷可就不轻松了。”
“呵……老夫轻松了十年,反倒喜欢不轻松一点。”
“好,活棋就是,从现在开始,之后一个时辰,相爷可以问我任何问题,我必倾力做答。”
“但是,一个时辰之后,你问到什么程度,从今往后,就要干什么程度的事。”
老贾一皱眉头,一时之间没太懂唐奕的意思。
“何意?”
“很简单。”唐奕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贾昌朝。
“问到涯州之密,从此即安涯州之事。”
“问到观澜之密,从此即担观澜之务。”
“问到天下之密,从此即忧天下之忧。”
“……”
老贾眼神微眯,第一次听到还有这么玩儿的,他感觉,有点意思……
“你就不怕老夫出卖于你?”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那老夫若问到你不想答的呢?”
“这么说,相爷决定选活棋?”
“老夫想两步棋一起选。”
“可以。”唐奕拱手前揖。“先谢相爷的美意。”
“那老夫现在可以问了?”
“可以。”
“你到底要如何革除旧政?”
……
贾昌朝问出这句的时候,下意识的拔高声调,虽是坐姿,但也是全身绷直,莫名亢奋。
而对面的唐奕淡淡一笑,把手伸向曹佾,接过一摞文案。
拿起一件扔到老贾身前,“这是军改之策。”
再扔一件,“这是土改之法。”
再扔,“这是官制。”
又一件,“这是税法新政!”
“……”
贾昌朝呆愣地看着面前散落一地,可以说是唐奕最高机密的文案大册,全身骤然一松,萎靡瘫坐。
“你早就想好老夫会问这个?”
唐奕轻笑,“这恐怕是萦绕相爷心头最深的一个疑问了吧?相爷又怎么会不问?”
“而且,可以告诉相爷的是,这个问题算是奕附赠相爷的。这些东西,您可以拿回去慢慢看,不算在这一个时辰之内。”
“为……为什么?”
“因为不管相爷问什么,都逃不开新政之务。”
“从现在开始,相爷已经是新党中人了。”
笑意更浓,“相爷选择活棋的同时,也选了死棋。不也是送上了投名状,从此与北方士族彻底决裂了吗?”
贾昌朝说拿毛纺织,就意味着他要和守旧派彻底分道扬镳,所以唐奕才说出那句感谢美意的话。
呼……
贾昌朝长出一口气,缓缓点头,算是认同唐奕的话。然后把地上的文案一件一件的小心收起,放在一边。
抬起头,“老夫可以继续问了吗?”
“请。”
“你的野心有多大?”
“……”
唐奕挂在嘴解的笑意渐渐敛去。
“很大!”
“很大是多大?别告诉老夫,什么革宋维新,也别说什么官家、师长!”
“说你的欲望,说你有什么目的,说你革宋成功之后还有什么目标!”
“说你会不会改天换颜!”
……
一连串的问题砸下来,唐奕面无表情,而曹国舅和辜凯都特么听傻了。
有点儿玩大了吧?
唐奕刚才开到“天下”那个程度,也就是说,大宋的战略机要老贾都可问。
可是,老贾还是牛叉,直击人心。
这说明老贾很了解唐奕,他知道唐奕的欲望比天下还大!
“相爷可知,若我作答,意味着什么?”
“知道。”贾昌朝答的平静。
“问涯州,执涯州事;问观澜,执观澜事;问天下,则分天下忧!”
“老夫问你的内心,自然也是专唐子浩的心事!”
“那相爷还要问?”
“怎么?你怕老夫输不起?”
“相爷当然输的起,不过……”
“相爷是有分量的人物,不应该为家臣。”
贾昌朝笑了,笑的莫名壮烈!
和唐奕这个小娃娃一般的孩子斗了十年,老贾只是想最后的最后再确认一次,输给他冤不冤!
“那就要看,殿下的心事,到底是什么了。”
“明白了。”唐奕深吸一口气。
“国舅、敛之,你们先出去。”
第827章 四个亿的一盘好棋
“国舅、敛之,你们先出去。”
“你!”
曹佾瞪着眼珠子,差点没气死。早干嘛来着?正是节骨眼儿上,你让我出去?
“你有什么不能让我知道的啊!?”
唐奕淡淡地看着曹佾,“我什么都能让你知道,可是……”顿了一下。“我却不能什么都让官家知道。”
日!
曹佾一翻白眼,他就说唐奕非得让自己留下来干什么,原来就是个传声筒。
一想也对,贾昌朝这么敏感的一个人物是怎么收服的?唐奕是怎么用的?可不得让官家心里有个数吗?
可是,你不能又变卦啊!老贾问到点子上了,你又不让听了,好膈应。
“走走走走,没什么好听的!”
却是辜胖子蹿出来,拉着曹佾就往外走。
“不是。”曹佾老大的不乐意。“你放开我。”
“走走走,去找吴相公喝茶。”
辜胖子跟没听见似的,根本不和曹佾讲理。
傻啊?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
目送二人出去,唐奕没有直接切入主题,而是突兀地问道:“相爷怎么看宋之盛世?”
老贾苦笑摇头,“盛世?哪有如此羸弱之盛世?”
“勉强算是富裕、太平吧……”
唐奕赞许点头。老贾能这么说,说明他心里也有无奈。
可是,这不是唐奕的目的所在,继续问道:“那这富裕太平又因何而来呢?”
老贾一皱眉头,“子浩是想说你的观澜商合吧?”
“没错!今日的局面,商业一途确实贡献颇巨,但是……”
“难道子浩就想用这个来回答老夫的问题吗?”
唐奕笑了,“非也!”
略一沉吟,“算了,我们换一个角度,换一个问题吧!”
“相爷以为,始皇帝一统六合,根基何在?”
老贾眉头再皱,“你到底想说什么?”
“我想说粮食,还有人口。”
“粮食?”贾昌朝瞬间抓住脉络。“你是想说,始皇帝之所以能够一统六合,占了粮食之利?”
“没错。”唐奕认可道。“我们不妨从粮食的角度来解读过去,进而看清现在和将来。”
贾昌朝沉思起来,良久,方缓缓点头,“你这么说也没错。”
“战国之前,中原以黍为食,后产量更高的小麦传入中原,第一个收益的就是秦国的中兴之地岐山、少梁。也正是因为如此,这个镇守西戎的小国才能荡平六合,一统诸国。”
唐奕接过话头,“正是如此。”
“从上古到商周,中原农业以‘黍’为主,养活四海之民。可是,黍米产量有限,发展至战国时期,已经趋于饱和,养活不了更多的百姓了。”
……
从古至今,汉人奉行的原则就是有多少粮食,养多少孩子。
所以,粮食的产出,直接关系到人口的多寡。
夏周时期黍米能养活的人口数量,到了战国已经是极限了。
而就是在这个时候,华夏文明处于瓶颈的时候,小麦从西边传入了中原。第一个获利的就是秦国。
有粮,就有人。有人就是有战斗力。
正是因为粮产引发的连锁反映,让秦在与楚争夺巴国井盐这块大肥肉的时候占得了先机。
有了盐这个重要的经济物资,秦之兴盛也就更加的无可撼动了。
……
“秦以小麦振兴国力,此后历经数百年,又是小麦之利,奠定了中原富庶之地的威名。”
“可是,小麦和黍米一样,也有极限。其实到盛唐时期,中原人口就已经到了小麦的极限了,需要另一种高产作物来打破桎梏。”
……
“老夫明白你的意思了。”
老贾顺着唐奕的思路接道:“你是说,大宋的兴盛就是因为找到了这种打破桎梏的农物。”
“所以,现在的富裕与太平除了商之兴盛,还有它的功劳?”
到现在,老贾终于反应过来,唐奕要说的不是商业,而是占城稻。
唐闻言微微拱手:“相爷高见!正是占城稻。”
……
其实,华夏大地种值水稻的历史早了去了,可以上述到七千多年前。
可惜,一是因为产量,二是因为生长周期和技术的缘故,水稻一直无法取代小麦,打破粮食对中原文明的制约。
产量就不用说了,中原原始的稻种产量不比小麦高,而且从插秧到成熟,要五个月的时间。再加上育苗期一个月,也就是半年的时间,一年只能种一季。
所以,水稻只在江南地区是主要粮食作物,在北方,仍然是小麦的天下。
直到占城稻的出现……
后世的人们对这种来自古代越南的水稻有一个误区,那就是,以为它比中原的原有水稻产量高。
其实不然。占城稻的产量就算高,也没高到哪去,还不足以高到让华夏大暴人口的程度。
它最大的优势也不是产量,而是成熟期。
从下地到收割,只要三个月,有些地区甚至可以两个月就完成从种到收。
这就太关键了。
江南地区完全可以种两季,像海南这种地方可以种三季。
而且,正因为生长周期短,完美的避开了南方的梅雨、台风季节,规避灾害更加稳定。
最最重要的是,在北方,原本只能种一季小麦的情况被彻底颠覆,时间足够种一季水稻,再种一季小麦。
这是一个从“一”到“二”的质变!
也是两宋为什么强敌在侧,三冗难消,且天灾不断,还能凑和着过……而且过的还不错,甚至混成了历史上最富的朝代的原因之一。
因为,它赶上好时候了。
如果从粮食的角度来解读华夏历史,那么小麦是第一个台阶,占城稻就是第二个。
……
老贾发现,深入的和唐奕聊天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这个小疯子有一种异于常人,却能发人深思的本领。
做当大宋曾经的宰相,他想过粮食的重要性,想过怎么多产粮,想过前人的经验教训会给今天带来什么启发。
可是,他却从来没想过把粮食放在全局的角度,来审视整整一千多年的历史……
长叹一声:“如些说来,我辈无能啊!”
“等到了一个千年之机,却还是把国家弄到了今天这个地步!”
……
唐奕看着老贾,“不是一个千年之机,是两个!”
“两个?”
“对,两个!一个正在发生,一个……已经到来。”
站起身来,“相爷移步说话。”
把贾昌朝请到桌案前,取出一张大大的山河图,缓缓展开。
老贾一搭眼,上书几个大字:大宋疆域图。
可是,图挺大,字也挺大,大宋好像……有点小啊?只在图中间画了小小的一点。
唐奕一指图上最右,几乎十数倍于大宋的一大片土地。
“相爷现在应该已经知道了,海的那边不是尽头,而是另一片陆地。”
贾昌朝点头,“嗯,虽然只有两天,但涯州处处都是那片大陆的离奇传说。”
“那相爷也应该知道,船队带回了那边的东西。”
“你是指玉米?土豆和番薯?”
“对。”唐奕重重点头。
“这几样东西,单论产量,可以把大宋的粮产最少提升一倍!”
“而且,若是实际推广开来,远不止一倍,三倍、四倍也非不可能!”
“哦?”
唐奕解释道:“相爷还不知道吧?玉米、土豆不但产量惊人,而且不挑地。”
“耐汗、耐寒、耐热、耐盐碱,适应性极强,连山地、石头缝子都种得出来。”
“相爷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
贾昌朝瞪圆了双眼,万没想到,那小小的百艘巨舰之中,最不起眼的一艘小船里的种子竟是如此至宝。
“人口!”
老贾几乎是嘶吼而出,眼中直冒绿光。
“若是如此,天下之间,无处不可耕,无处不可种,必然户籍暴增!”
“如今大宋有户六千万,近亿人口(宋时一户平均不到两个人)……”
“若能暴涨四倍,就是四亿多啊!”
“呵呵。”
唐奕笑的极为开心,问出一个让贾昌朝之后三天都睡不着觉的问题:
“上一个千年之机我们并没有把握好,那么这次若是给相爷相当于四个大宋的一局好棋,相爷打算……”
“如、何、落、子!?”
第828章 野心太大
这个诱惑太大了。
四倍于现今大宋的粮食产量,四倍于现今大宋的人口基数,这盘棋……
如何来下!
贾昌朝只觉自己呼吸急促,心跳骤升,砰……砰,胸口撞击的声音在耳朵里震响回荡。
四个大宋……如何来下?
如何来下……
老贾知道,他赌了一把最大的,也赌对了。
这个局,他没遇到过,范仲淹也没遇到过,上述几千年历史,没有一个人遇到过!
好牌,这是一手绝对的好牌!
即使在他的有生之年很可能看不到那四个亿的局面,可是,能为其筑下基石、定下方针,贾昌朝已经心满意足了。
这对于任何一个有欲望的读书人来说,都是致命的诱惑。
……
不行,老贾开始患得患失起来。
现在想这些还太早,唐子浩在问他,问他要如何来下。
这是考校,若答的他不满意,那可能这四个亿好棋就落到别人手里了。
想到这里,贾昌朝几乎是趴在那偌大的山河图上,心智飞快的转动起来。
“岭南!”
贾昌朝那是有真本事的,稍一看图,就已经有了轮廓。
指着图上“小小宋朝”的最南边开口道:“玉米、土豆到处地可植,那么五岭之外的贫瘠山地也将再不是问题。”
“所以,岭外蛮荒之地也将很快成为历史,甚至……”
老贾飞快的思考着:“甚至在不远的将来,五岭之外这片土地会比北方更加的富庶。”
难怪唐奕先跑到岭南来了,他就是早有准备?
……
“还有!”老贾说到兴起,指着图上一角。
那里是大辽,虽然只有轮廓,没有写明是大辽,可是老贾认得,那就是大辽。
“四亿的人口已经不需要任何阴谋诡计!大辽将不再是威胁,大军压进,足可把辽人赶到沙漠里去!”
“不对。”刚刚说完,又自己把自己推翻。“不用这么麻烦。”
“玉米、土豆是耐寒耐旱的,也就是说,大辽五京范围之内,包括极北苦寒之地,皆可耕种。”
“我们只要用农耕把辽人拉下马背,拿起锄头就好。”
“农业会慢慢蚕食大辽,根本不用打。”
“还有西夏!”又指向同样没有名字的西夏疆域。
“吐蕃……”
“大理!!”老手在图上猛的一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