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调教大宋-第3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此时,曹觉等人也是眉头紧锁。
刨去曹老二那两炮,这可以算是涯州军远征万里之后的第一战。
可是,第一次亮剑……而且是以多打少,却没打赢,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看着地上的尸首,众人心中染上阴霾。
看来,也不能轻视了天下英雄啊,这破地方也不是没有狠角色!
……
“咦?”
久未出声的唐奕一声轻疑,刚刚只顾关注装备却是没怎么看人,不经意间却是让他又看出些端倪。
这死尸显然不是阿拉伯人,更不是北非人种,看着倒像是……
像是东洲白人。
而且,脖子上那个突兀的皮制项圈与其一身精钢铠甲罩着的身体……怎么显的那么格格不入。
紧皱眉头,“去把韦拉叫来,看看他能看出些端倪与否。”
曹觉得令,立马派人去叫韦拉。
过了不一会儿,韦拉应召而来。
一进营帐,便惊叫出声:“马木留克!!?”
“马木留克禁卫军怎么会出现在这儿!?”
……
“马木留克!?”唐奕怔怔复述。
“你是说,这是马木留克骑兵!?”
靠!!
心中暗骂,这个时代怎么会有马木留克!?
……
第859章 内外交困
马木留克,在阿拉伯语中意为:奴隶。
中世经以来,繁盛的阿拉伯奴隶贸易把高加索、西北亚的非教徒大量贩卖至阿拉伯世界,而阿拔斯王朝的哈里发们挑选其中身体素质最好的幼童送入军事学校从小培养,进而组成了一支令人闻风丧胆的奴隶军队。
他们最初以阿拉伯王室禁卫军的形式存在,是最强大的骑兵和近战兵种。后来更是完成从奴隶到统治者的逆袭,在埃及建立了自己的政权——马木留克王朝。
从十三世纪到十六世纪,长达三百年的时间里,马木留克骑兵都是纵横亚非,无可匹敌的存在!
……
唐奕对马木留克的记忆仅存于两件事。
第一件,横扫欧亚无坚不催的蒙古大军惨败于马木留克骑兵之下,进而保住了阿拉伯世界最后的一个火种。
当然,这里面有蒙哥大汗突然去世,南下北非的蒙古大军临时抽调兵力回师的原因。
可是,艾因札鲁特战役时,正是如日中天的二万五千蒙古铁骑最后竟然被全歼,也足以说明马木留克骑兵的彪悍了。
……
第二件,则是后世一部影视作品之中,有以马木留克这种训练模式为原型的无敌之师给唐奕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冰与火之歌》中的无垢者,就是龙妈在阿斯塔波拐来的太监军队。
战术精湛,没有恐惧!
……
不过,在唐奕的印象之中,马木留克要在两百年之后才登上历史舞台,怎么现在就有了?
好吧,其实是唐奕陷入了一个误区,他记忆中的马木留克是已经夺取埃及政权的马木留克王朝。
事实上,马木留克奴隶军团由来已久,早在法蒂玛王朝建立之初,埃及哈里发就有训练奴隶幼童充当禁卫军的传统,被称作古位姆卫队。
而且,古拉姆时期的马木留克,远比后来的马木留克王朝时期强悍的多得多。
阿尤布王朝时,阿拉伯的统治者曾经对马木留克进行过改组,允许“自由民”加入这支禁卫军。
这虽然大大增加了马木留克骑兵的数量,可是同时也拉低了原本奴隶军的纪律性和战斗力。
要知道,最初的马木留克和无垢者分毫不差,全是阉割的幼童。从小学习战争技法,灌输教义与忠君思想,没有感情,没有故乡,既不知道恐惧,又忠于君主。
是马背上的重装无垢者!
……
……
等唐奕听明白韦拉的解释,看着面前的尸体怔怔发呆。
和着,现在的这个马木留克,比我知道的那个,建立王朝、击败蒙古、横扫亚非的马木留克更牛叉……
靠!!这下事情大条了。
埃及人派重装骑兵到苏伊士附近,又是见面就打,显然并不友善。
不但唐奕想和平借道苏伊士的计划很可能难以实现,而且大宋远征军还将面对马木留克,这个当世最强的重骑兵集团!
果然,事态显然开始向着唐奕不希望见到的方向发展。
第二天,侬继思的哨骑再次在苏伊士外围发现了重骑兵的身影。
这一次,狼兵没有正面迎敌,而是急撤回报,全军戒备。
并不是狼兵怯战,而是实不可敌,毕竟三万重骑不是一个哨营可以正面硬刚的。
“三万!?”
“这已经是马木留克禁卫的所有兵力了。”
韦拉得知消息,立刻向唐奕谏言,“殿下,我们应该回到船上,原路返回,不可以正面硬敌啊!”
对此,杨文广却有不同意见。
“原路绕回倒还不至于。只要我军退守海岸,身后有炮舰呼应,可诱敌深入,把战场设于苏伊士城及其海岸一线。”
“一旦他们敢进入大炮的射程,那就是我们的天下。”
侬继思在旁则道:“何需多此一举,咱们倍数于敌,只要结阵以待,不怕他的骑兵!”
唐奕只觉头疼欲裂,让他原路退回,再绕一遍非洲,显然他是不甘心的。
可是,马木留克骑兵擅长以守为攻,先利用精湛的弓射杀伤来敌,再行冲锋。
让他们主动攻入苏伊士,进入大炮射程,也不太容易。
而如侬继思所言……
唐奕倒不是信不过涯州军,他相信涯州军的战力绝对不输这世上任何一支军队。
而且,即使没有舰炮,涯州军也有步炮,战而胜之也不是不可能。
可是,以这帮没心没肺没感情的“死太监”的尿性,万一大炮也吓不住他们,跟你死磕到底……
他们不怕死,唐奕怕啊!
涯州军这个时候损失一个兵他都心疼,这还没到罗马呢,就和马木留克拼一道?
特么多亏得慌!
……
不过,唐奕就纳闷儿了,老子就借个道,还特么给你钱,至于下死手吗?
他哪知道,不怕猪一样的队友,就怕神一样的对手。
他这里计划的再好、再全美,也架不住沙赫那个王八蛋给他到处宣扬。
什么来自东方的异端,旨在毁灭所有真主的恩赐之地……
什么魔鬼唐奕会杀死每一个阿拉伯男人,并把他们的女人和儿童轮为奴隶……
什么赛尔柱人之所以只是被洗劫,是因为比起塞尔柱人,那个魔鬼更想马上把先知的后裔溺死在尼罗河中。
……
特么法蒂玛王朝虽然与塞尔柱人是宿敌,教义相左,可是怎么说也是信奉同一个真主。
再说了,先知的后裔那不就是指着他们的阿里发吗?
现在整个阿拉伯世界已经传遍了,由不得他们不信。
所以这次,埃及人铁了心的打算和唐奕死磕。
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誓死保卫哈里发,保卫开罗!
……
不过,唐奕还不知道,他现在已经出名出到国外去了,更不知道阿拉伯人比特么大宋还有想象力。
不是唐疯子了,而是魔鬼。
此时思量再三,为了“少惹麻烦”,唐奕最后还是决定,和埃及人聊聊。
也许这回告诉对面“这是个误会……”,人家就信了呢?
是以,三军集结,大军压进,拱卫唐奕来到两军阵前。
涯州军军容整肃,六万男儿结阵以待,杀气冲天。
对面的马木留克也不含糊,不愧为恶名昭著、横扫欧亚非的无敌之师。虽只有宋军一半的兵力,但重骑大队一字排开,毫不畏惧人数上的差距。
唐奕暗暗感叹:马木留克啊!无敌铁骑啊!怎么不是我的啊?
收拾心思,于阵前喊话:
“宋人唐奕!!”
“求见法蒂玛的哈里发!!!”
……
不多时,敌阵排众而出一头戴尖角铁盔的大胡子。
好吧,阿拉伯人好像很钟爱大胡子。
“法蒂玛御前统帅苏玛,对面的东方魔鬼,有话快说!”
唐奕没头一皱,我要见哈里发,你就出来个带兵的,瞧不起老子啊?
再次重申:“我带着和平而来,求见哈里发陛下!”
苏玛轻蔑一笑,“陛下远在开罗,哪是你说见就见?”
“来自东方的魔鬼,与我法蒂玛勇士一战吧!鲜血会洗去你的罪恶,弯刀会带走……”
嘎???
这大胡子后面说什么,唐奕一律没听进去。
法蒂玛哈里发不是御驾亲征?那你特么派出全部近卫军来吓唬老子呢啊?
心中猛的升出一个大胆的想法,随后就怎么也挥之不去……
猛一转身,大步而走。
“撤!”
那边儿的大胡子苏玛还没絮叨完呢。
“哎!?”
看着一点不废话,呼啦啦遁走的宋军,登时怔在那里。
特么本帅还没说完呢!
……
回到营帐,唐奕立马笑嘻嘻的看着曹老二。
“老二,你将功补过的机会来了……”
曹觉一哆嗦,唐奕这个表情,说明马上有人要倒霉了……
不是自己,就是敌人!
……
……
遥远的大宋。
若是大宋知道,唐奕西征的举动并不顺利,必然会比现在还要压抑、交困得多。
当然,现在的大宋,已经足够焦头烂额了。
……
其余还算好说,西北局势虽尚不明朗,可是二李之间显然无暇顾忌给大宋找麻烦。王守忠除了要严防西夏悍匪入境,倒还没有别的麻烦。
主要问题还是集中在东北和西南两线!
东北的大辽陈兵边境,既不攻也不退,给大宋的压力可想而知。
原本赵祯还打算把狄青调回主持军务大局,可是现在,却是一动也不敢动。
不但不能调回,反而要向燕云增加军备,以防后患。
西南的吴哥朝虽然已被石进武赶出边境之外,可是警报未除,仍不敢掉以轻心。
石进武虽在军报之中之字未提,可是赵祯也十分清楚,仅凭烂到根儿上的破烂禁军能做到这一步,已经是相当不容易了。
与王德用思量再三,又向占州增兵三万,加百万贯军备粮草,已备不时。
如此一来,东北、西南军费骤增,可是苦了三司财官,东拼西凑捉襟见肘。
文彦博半年之间就从华联那里调钱十几笔,最后曹佾、潘丰已经向文相公发出警告,华联的负荷已到极限。再无端放钱就要出乱子了!
可是,文扒皮也没办法,用兵就是用钱,大宋本就还没完成自救,两线作战,实在太难了……
入秋。
朝廷终于得到癫王西征的消息:
塞尔柱生变……
改道红海……
埃及受阻……
不得寸进!
第860章 众志成城,千万个唐子浩
显然,这次远征并没有打交趾那般顺利。
……
此时此刻,朝堂之上,当涯州军受阻埃及的消息一经传回,每一个人对于癫王这次贸然行事,立马从颇具微词变成了怨声载道。
紫宸殿上,百官列位。
“如今内困未除,交壤之邦尚不顺和,癫王却一意孤行讨伐什么不相干的罗马,这也……这也太任性了!”
“何止‘任性’二字可表!?”有人言辞更是激烈。
“简直就是误国!!”
“如今危难之季,他却不在宋内为朝廷分忧,此为罪也!”
“对!!”立时有人附和。“平时癫王事事躬亲,可关键时刻却困在什么埃及,实为失职之罪也!!”
……
又有官言道:“绿衣大食(埃及)素来与我朝商贸往来颇多,在大食诸邦之中,亦是最开明懂礼的一支。如今癫王这么一闹,绿衣大食也与我朝交恶,怕是再也不会来做生意了。海贸之财又要减收,实为不智。”
……
“关键是,观澜商合尚需他回来主持大局。”有三司官属又挑出唐奕另一条罪状。
“朝廷此次借款已经被华联所拒,曹国舅明言,癫王回来之前,华联再无法向朝廷提供借贷。如此一来,三司何来军资支应东北、西南两线军耗?”
……
户部营造司属官则道:“沈存中日前在黄河工地上表,他细观河势多日,料定秋汛之时,黄河上游必有河患,报朝廷多加防范。”
那官员说到这里一摊手,“可是如何防范?哪来的钱?哪来的粮?”
“况且,沈存中在信中又要钱了。下一笔河款,明年开春之前必要布署到位。”
“没有癫王在朝周旋,又哪来的修河钱?”
……
乱哄哄的吵闹之中,一白发苍苍的老臣缓缓出班,抱手大礼,拜向赵祯。
“请陛下即刻下旨,召回癫王!!!”
“若再执迷不悟,就算西征有成,但大宋本境也是要出大乱子的啊!!”
言之凿凿,恳切不已。
文武群臣皆是一怔,之后随那老臣一道,一拜到底。
“请陛下即刻下旨,召回癫王!”
……
赵祯被他们吵的一个脑袋两个大,正痛苦的揉着眉心,此时见群臣下拜上请,一股无名之火终于压抑不住。
砰!!
猛一啪扶手,腾的站了起来。
“够了!!!”
“你们……你们……你们这群……”
“庸臣”二字终于是没有说出口,可是面目狰狞的脸上还是写满了愤怒。
一字一顿,咆哮出声:“少了朕的唐子浩!!你们……连治国都不会了吗!?”
唰的一下,殿上群臣脸色煞白。官家这话,说的不可谓不重。
可是,若是官家不说,群臣还真没意识到这一点。
曾几何时,大伙儿好像早就习惯了唐疯子这个无冕权相来左右支应、破局解困,这十多年间,好像就是这么过来的。
“陛,陛下……”
那白发老臣怔怔出声,言语之中,有几分顿悟,几分懊恼,亦有几分无奈。
“周侍郎……”
此时,文彦博终于抬起眼皮,看向那老臣子。
“周老是不是已经忘了,没有癫王的日子要怎么过了?”
“早干什么去了!?”
文扒皮一声咆哮,扫视彻底蔫下来的群臣,其间还好好剜了一眼拖着一条瘸腿的韩琦。
“用人朝前,不用朝后!!”
“当初诟病癫王,把唐子浩逼去涯州的时候,你们怎么没说少了唐奕不行!?”
“现在又把所有问题归罪一身,圣人之学都学到狗肚子里去了!?”
……
“文爱卿,算了……”等文彦博已经骂爽了,赵祯方悠悠开口。
文扒皮这是替赵祯骂的,官家此时自然也爽了。
“诶……”长叹一声。“朕也没有责备之意。”
“不过,众位爱卿要明白,大宋朝不能只有一个唐子浩,更不靠着一个唐子浩才能享受太平。”
“越是危难之时,咱们君臣更应该齐心合力,共度难关。”
“朕希望,你们都是朕的唐子浩……”
“百姓也希望,有千千万万个唐疯子为国效力!”
“你们……明白吗?”
群臣自觉惭愧,诚然下拜,齐声山呼:“陛下圣明……”
“稚圭,明白吗?”赵祯特意点了韩瘸子的名。
意图十分明显,家国已经到了这个份儿上,暂且休争吧。
韩琦脸儿都白了,弯腰拜倒。
“臣,明白。”
“明白就好!”赵祯欣慰点头,扫视群臣。
“你们都是朕的肱骨良臣,朕是相信的,圣人所学必有所用,治国安邦,想不输唐子浩!”
“朕有心与诸位共赴艰难……可好!?”
群臣再次拜倒,这一次眼神之中皆恢复振奋。
“共赴艰难!!!齐力救国!”
……
……
待百官散去,殿上独留文彦博和王德用二人。
赵祯疲惫的揉着眉心,良久方突兀出声。
“诏富彦国、宋公序等人归京吧……”
提振士气,话虽如此……可是赵祯很清楚,关键时刻,还得是文富合璧,宋庠、庞籍、丁度等人在身边,才用着顺手。
“但愿魏国公和韩稚圭能心系大局,别在闹下去了!”
“陛下……”对于魏国公和韩琦,文彦博却有说辞。“实在不行,强行除了吧。”
“……”
赵祯沉默半晌,缓缓摇头,“牵扯太大,恐时局不稳。”
文彦博暗叹,唐奕不在宋境,他总觉得那两个人留着早晚是个祸害。
可是,官家顾虑也有道理,西北朝廷现在当真容不得半点差池,西北不能乱啊!
“对了,海州船厂来报,船工于近前造出一种飞鱼快船,船身轻巧狭长,速度极快,可日行千里!”
“哦?”赵祯一震,终于现出一丝兴奋。
“当真?”
文彦博点头。
他说的飞鱼船,其实就是后世的飞剪快船。
这种船设计成空心船首,极少的上层建筑,狭长船身,一切皆为追求速度而生。
几年前,唐奕只是提出一个大概,由海州船厂的造船工们经数年摸索,方于近期完工。
……
文扒皮说是日行千里,一点都没夸张。飞鱼船的理想航速达到了14节,换算成大宋的“里”,一个时辰即是百里。
照这个速度,从涯州出发到达唐奕所在的苏伊士,只需一个月。
当然,实际航行不可能都是理想航速,但是就算再多一倍的时间,用时两个月,也已经是大大缩减了两地传讯的时间。
……
“那还等什么?”赵祯激动莫名。
“速派飞鱼船给大郎传讯,若是艰难,那就……回来吧。”
文彦博得令欲走。
“等等!!”
赵祯又把文相公叫住,“算了……”
狠一咬牙,“只说一切如常,让他权益行事!”
待文彦博走后,赵祯方对王德用道:“朕也离不开大郎啊……”
“可惜,大宋不能因为有了一个唐大郎,就君臣不思危难了!”
王德用欣慰点头,“陛下所言极是,不能事事都指望大郎,我等也要怒力了……”
“只是苦了爱卿,又要操劳了。”
王德用大笑,“陛下说的哪里话,老臣还硬朗得很!”
……
……
赵祯这次十分认真,一个国家如果只靠一人,那么就算再繁荣昌盛也是虚相。
必须有更多的唐子浩站出来,这个大宋才是直正强盛的大宋!!!
首先从赵祯自己开始,行表率之责。老皇帝事必躬亲,勤政无疏,每日必理政至深夜,鲜少休息。
群臣百僚见官家如此,自不敢滞怠。大宋这个老帝国终于上下齐心,现出一点生机。
不过话说回来,大宋文人的傲气还有君子德行,让百官极为认可官家的说辞,都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谁也不比谁差。
唐疯子也不是万能!他不也在海处遇困了吗?
他能办到的事情,咱们照样也不差!!
……
不再依赖唐奕,集众家智慧于一处。
……
首先,赵祯派使远赴吴哥,与石进武一软一硬,用兵为辅,怀柔为主,极力安抚吴哥朝暂且休兵。
大理、吐蕃这两个吴哥盟友也是同样许以财帛利诱,一面分化联盟,一面全力拉拢。
大辽方面则是孑然相反,大宋一改常态主动出击,狄青亲帅燕云守军不宣而战,奇袭大辽边军。
辽朝果然上当,三年前的大败阴影尤在心头,一击之下,退兵百里,暂时不敢冒进。
而驻宋使馆却是热闹起来,辽人开始学着大宋的路数,严正交涉,谴责大宋不顾邦交,主动开战。
对此……赵祯求之不得!!!
不怕你耍嘴皮子,就怕你露胳膊就干。大宋现在,需要空间。
国内方面,群臣共力,一面提早预防河患,在黄河下游迁出大批潜在灾民,一面制定了一整套详尽的加赋方案。
准备暂时向百姓收取税金,增加朝廷收入,以应对入不敷出的财政。
……
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谁都知道加赋不是什么好事。可是华联拿不出钱来,想渡过难关,只此一途。
……
涯州方面,贾相爷则是接到了官家的死命令!!!
无论如何,涯州必须在明年开春之前,把美洲新粮种的种植技术开发成熟,若有差池,贾昌朝提头来见!
……
而魏国公和韩琦还真就听话,没再出来搞事。连赵祯下旨让宋详取代韩琦三司使之职,他都乖乖应下,退居闲职。
其实,这两个老货也不是不想找事儿,而是特么找不着事儿。
两人绞尽脑汁一门心思都在火神炮上,可是炮有了,特么火药哪弄去,就抓瞎了……
整个涯州连个火药渣子都没剩,都让唐奕带走了。而想法去买通懂得火药制造的人材,二人也不是没有想过。
可是这种高科技人才都是观澜民学的人,那是唐奕从小就培养出来的铁杆儿,你别说花钱买通了,你就算把刀架在脖子上。人家也不会出卖信仰一般的唐奕啊!
……
总之,大宋上下,终于还是勉强一心,共赴艰难。
但是对于唐奕……说不怨恨那是假的!!
你说你,跑那么老远,有屁用?
就算打赢了罗马,打服了绿衣大食,也只是扬我国威,即不能开疆拓土,又不能给宋庭本属带来半点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