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调教大宋-第3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去信:“再绕弯子,老子弄个白番婆子给宋楷,让你抱个黄毛孙子!”
宋庠无语,这无赖什么损招都想的出来,怎么就想不通呢?
于是回了四个大字:
“焚书……坑儒!”
“……”
……
看着这四个大字,唐奕有种冲动——杀回埃及,弄死宋庠算了!
“焚书坑儒?”这特么还真不是汉人治夷,这是始皇治汉。
宋状元是把现在的罗马比成了先秦刚刚统一的列国,把当时的儒家依附分封而存的局面看做是罗马教权独大的写照。
不得不说,把儒家的灾难拿出来用,宋公序是真特么够阴的,这不就是明告诉让唐奕要大开杀戒吗?
可是,始皇焚书坑儒,下场可不太好啊……
……
唐奕心说,你别骗我,老子现在还没开杀呢,就已经不太好控制了。这要是再激进一点,还不直接就炸了?
再去信,“别玩我,民心不可逆!”
结果,这回宋庠也来脾气了。
“愚蠢!!”
“秦之焚书,还有下一步!”
“……”
看到这里,唐奕终于通透了,对宋庠佩服的简直五体投地。
坏!真他妈坏!坏的流脓!!
……
对秦朝来说,焚书坑儒确实有其负面影响,造成的社会动荡从一个侧面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可是,作为一个后来者,宋庠跳出当时的局限,从历史的角度看问题,却是给唐奕生动的上了一课。
那就是:
焚书灭儒之举,确实对秦有害,但却也粉碎了列国的分封制度,形成中央集权的局面,奠定了大一统的初步概念。
那个时候的华夏其实与欧洲很像,正统的封建制王朝、王侯公卿,等级森严。中原百姓像现在的欧洲一样,严格遵守着这个制度,不敢越雷池半步。
而像宋庠所说,跳出来,从全局来看从分封到中央集权,焚书坑儒确实有下一步,那就是陈胜吴广喊出的那句: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这句话可是太厉害了,说它是对华夏历史影响最深远的一句话,也不为过。
正因为这句话,穷苦百姓开始不屈服于命运,草莽可为将相,指点江山;无赖可以得国,把皇帝拉下马,把贵族出身的霸王灭杀在乌江边。
再然后,华夏的命运除了外族入侵导致的朝代更迭,绝大多数时间是由百姓的肚子决定的,而不是信仰和贵族……
你让我吃不饱肚子,我就敢反你!!这已经是千古定律。
皇汉死于内乱,天唐亡于一帮盐贩子,大明更是让一个下岗驿卒拉下了马。
……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个种子一旦在人民心中发了芽……
唐奕还真不信,欧罗巴这种贵族至上的体系能一直挺到一千年后?
做梦吧!
宋庠的主意其实并不难,唐奕举一反三,甚至可以来个加强版。一面重锤打压欧洲贵族,一面把“宁有种乎”的心思种下去。
另一面,咱们像大宋一样,给底层百姓一个向上爬的通道不就得了?
这个时代的欧洲,知识和权力都掌握在贵族和教会手里,平民别说知识,他们连拿起武器的权利都没有。
可以像埃及那样,先把书院开起来,向平民兜售知识和尊严,再从平民中选官……
三管齐下,到时是信神,还是信面包?把命运交给自己,还是交给神?就由他们自己选择了。
……
……
“唉……”唐奕长叹一声。
“要不怎么说这帮做学问的没一个好东西,这坑起人来,完全没有节操可言。”
第872章 四个声明
即使是在二十一世纪,西方世界的唯血统论、贵族情结,依然有相当的市场,在欧洲,这个爵、那个公依旧是高人一等的象征。
庶民与贵族之间的鸿沟,虽说被现代文明所冲淡,但是仍然或多或少地影响着欧洲的价值观,更不要说在十一世纪的欧洲。
血统的高贵与否,不但决定着你是铁匠的儿子,还是花匠的后代,更直接决定了人一生的命运……是贫穷,还是富有;是勇士,还是懦夫。
……
在这样的背景下,唐奕越琢磨宋状元的招数越特么损,越琢磨越想乐。
他实在想像不出来,当白种穷人高举锄头、镰刀山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冲进皇宫的画面是什么样儿。
更想像不出,失去了贵族统治和神权左右的欧洲会走向何方?
……
……
那么,问题来了,如何让贵族地位、唯血统论思想根深蒂固的罗马庶民接受这些外来思想呢?
呵呵,这就不用宋状元来教唐奕了。
所谓政治把戏,别说是唐奕这个本来就不是很君子的疯子,在大宋随便抓个县官,甚至拎一个儒生,都能给你玩的飞起。
儒学的仁治、德治、礼治,那可不是当摆设的。
……
首先,唐奕以教会的名义,向整个罗马城一连颁布了四个声明。
第一。
东方的宋朝并不想侵略罗马,相反,他们是神的使者,是来把罗马人民从暴君手中拯救出来的。
为了表达宋朝的善意,他决定,把罗马还给罗马人,把命运交给人民自己——大宋会帮助罗马重现罗马帝国的旧日辉煌,把长老院和议会重新带给罗马人民;
第二。
为了尽快恢复罗马秩序,还人民一个和平的罗马、一个昌盛的罗马,自由的使者、大宋的癫王殿下决定,把罗马城的七个山丘分成十四个行政区域。
每一个区域通过人民自行推举的方式,选出人民所爱戴、认可的官员若干。
分别为:
最高行政官一名,名为里正。
最高执法官一名,名为捕头。
最高事务官一名,名为主簿。
秩序监督者若干,名为捕快。
以上人员由大宋提供相应的佣资,服务于人民。
……
第三。
一个月之后,教会决定,在罗马广场的西北角(原大角斗场遗址)举行集会,对“渎神者”祁雪锋重新进行公开审判,新任主教德立普二世将最终决定原主教对祁雪峰的审判是否公正。
……
第四。
大宋癫王殿下眼见罗马人民生活的窘迫,也深深感觉到在与暴君亨利四世的战争之中,对罗马人民造成的无辜伤害。
为了忏悔这无心的罪恶,癫王决定,在罗马广场南端(原万神庙遗址),与教会合力创办“孔子学院”,让东方的璀璨文化与神的光辉一同照耀罗马。
同时,在学院尚未建成之前,先期设立孔子医院和孔子养善院。
医院将为罗马人民提供先进的免费的医疗服务;养善院将收留在战争中失去家园的老人与儿童。
……
……
这四条够仗义吗?
唐奕要是罗马平民,他都得感动的哭晕过去!
先不说第一条,旧罗马的辉煌那本来就是罗马人民心中的骄傲,大宋不是侵略罗马而是把罗马还给罗马人,这一点足够让所有人兴奋!
当然,兴奋之余,他们也就不再关心大宋还回来的罗马是帝国,还是共和国了。
……
对于普通平民,最重要的其实还是第二条和第四条。
第二条,罗马人自行推举区域的行政官和执法者,这相当于让罗马人自己决定谁来管理自己。
曾经高高在上的罗马官员不再是贵族专属,而很可能是自己身边熟悉的朋友、长辈,甚至就是自己……
浓重的参与感和自由感,让所有生活在最底层的民众开始期盼,乃至对生活又充满了希望。
这条消息一出,立马淡化了大宋军队攻陷罗马造成的恐怖气氛,进而对大宋人的到来,罗马人甚至开始不是那么恐惧了。
对此,唐奕也只能臭屁的一摊手,摆出一副无奈的表情:
“这帮白种人得压抑成什么样子了?”
要知道,皇权不下县,里正、族长治度,还有行政雇佣制,这在华夏都快玩淘汰了的东西,结果就把罗马人高兴成这个样子。
那要是来个科举制度、军功制度……平民也可能当官,甚至是宰相,士兵可以升到将军,那还不把罗马人乐出毛病来?
当然了,罗马人一高兴又忘了一个事儿,特么佣资啊佣资。佣资可是大宋在出,显然罗马人不明白,吃人嘴软,拿人手短的道理。
拿着大宋的工资,你要不帮大宋说好话,可能吗?
……
还有第四条。
这才是这四个声明之中最厉害的一条,这是唐奕在宋庠开书院的基础上进行的改良版。
说白了,文化入侵谈何容易?
人家说了上千年的语言,写了上千年的文字,信了上千的神……凭什么就改说你的语言,写你的文字,信你说的道理呢?
这一点,就不是金戈铁马、刀架在脖子上就能轻易改变的了。
怎么办?好办。
迂回战术、曲线救国呗。
首先,唐奕把汉学和教会绑在一起,先消除了天然的疏离感再说。
至于教会学校里教儒学、神父的课堂上讲科学会给信仰带来多大的伤害,那就应该是教会担心的问题了。
……
当然这还不够,医院和养善院这种慈善机构会进一步抬高孔子学院在罗马人民心目中的地位。
对于连饭都吃不起的罗马平民来说,医疗简直就是奢侈,能把他们从病痛中拯救出来,大宋应该比神更值得敬仰。
这一点,唐奕几乎不用怀疑。
看看后世的南美就知道了,当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一同来到美洲,西班牙人带去的是枪炮与征服,结果,美洲土著把西班牙人的头颅挂上了树梢。
而葡萄牙人带去的是礼物与神的仁慈,结果……
南美甘愿被葡萄牙剥削了几个世纪,最后整个南美说的差不多都是葡萄牙语。
唐奕相信,这招儿要是用的好,那欧洲和大航海之后的美洲没什么区别。
不同的是,若干年后,欧洲信奉的将不再是神,而是儒学!说的语言、写的文字,也将不再是“西撒克斯方言”,而是汉语!
第873章 中医对西医
坑已经挖出来了,唐奕洋洋自得,只等教会对祁雪峰的重新审判,还其清白,进而彻底动摇教会的地位。
然后就……就等罗马人自己往坑里跳吧。
……
……
罗马十四个行政区域的选举,唐奕是不打算参与的,只派出人员主持统计,把握大方向即可。
只要不是旧贵族或者激进、仇宋份子,大宋军管之下,基本可以做到“顺应民意”。
至于孔子学院,这倒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建起来的,主要还是从大宋向罗马输送文人比较麻烦。路远不说,主要还是没人愿意离乡背景,需要多费周折。
但是,养济院和医院却不用那么麻烦,随时可以问世,提前为孔子学院造势。
唐奕不是拖拉的性子,四个声明出台不久,先是征用了教会的几处房产供养济院使用,又从埃及调拨了一批粮食和人员,先在罗马广场开起了“粥棚”。
至于医院,那就更好办了,从涯州军内调派医兵出来即可,暂时为罗马穷人提供医疗服务。
……
还别说,立竿见影。
华夏文明,尤其是大宋,最擅长的就是这种以小恩小惠,赢得巨大回报的能力。
粥棚一开,不消一日,罗马城中无家可归或者破产穷人,就都聚集在罗马广场排成了长队。虽然每天每人养济院只免费供应一木碗的清粥或者面汤,但是起码饿不死人。
这大大缓解了罗马城因宋军入侵而造成的紧张气氛,赢得了罗马人的好感。
这些低层民众本来就是战争的受害者、牺牲品,有人能让他们不被饿死,能对他们好,自然很快就忘了宋人不过是外来者。
……
此时,唐奕和曹觉、宋楷就站在罗马广场的一角,看着不远处的宋人给罗马百姓们发放粥食。
曹觉拧着眉头,“我就奇怪了,这种事儿交给你新选出的那些罗马里正、捕快不就得了,干嘛非得用我的人?”
现在施粥的人员都是涯州军里特意选出来的汉人士兵,每天五十人,全军的汉人兵轮留排班。
“你懂个屁!?”唐奕瞪了他一眼。“交给罗马人,那特么这些穷人记的是里正的好,还是大宋的好?”
曹觉无语,做好事儿都这么多花花肠子,简直就不是人。
又看了一眼粥棚那边儿,歪着脑袋更是纠结。
“不过,也是奇怪了,这帮没出息的东西,打进城的时候,一个个生猛的不行,现在又都装的人模狗样,好像特么手上没沾过血的菩萨一般!”
“给老子丢人!”
曹觉说的,当然就是他手下的汉人兵。
打仗的时候,一个个跟打了鸡血一样,生怕落后于黎人和侬人。可是一旦放下刀枪拿起粥勺,却是换了个模样。
曹老二眼瞅着他们一个个脸上挂着和蔼的笑意,遇到饿的厉害的老人或者小孩还大发善心的多给一勺,俨然把罗马人当成自己的亲人一般对待。
……
对此,唐奕和宋楷也只能是报以无奈的苦笑。
宋楷反问曹觉,“要是换你在那里施粥,会板着个杀人脸,凶神恶煞一般吗?”
“呃……”曹觉一窘。
“我?我也不会干这活儿!”
其实他心里很清楚,换了是他在场中,估计也没必要和这些无辜的穷人一般见识吧?
……
唐奕则道:“这其实是个挺深的问题。”
“哦?”
二人轻疑,“怎么个深法?”
唐奕笑起来,来了谈性。
“归根揭底,就是汉人和西方的不同。”
“打个比方,假如两个男人因为一个女人而决斗,你们知道汉人和欧罗巴人的结果有什么不一样吗?”
二人更是糊涂,怎么施个粥,他就扯到抢女人身上去了?
“什么不一样?”
唐奕道:“这事儿要是在西方,哪怕是大宋周边的诸国,结果只有一个,就是那个女人一定会跟赢的那个走,而且走的理所当然,不会有任何负担。”
“这是一种‘慕强心理’,残酷的生存环境让他们崇拜强者。”
“这不废话吗?”二人一摊手。“天经地意,有什么好怀疑的?”
“再说了……”曹觉扁着嘴。“那可是决斗,输的那个肯定都死了,也只能跟赢的走了。”
“不!!”唐奕语气坚定。
“这事儿如果发声在中原,这个女人多数时候不会屈服于强者。”
“哪怕她跟着赢家走了,哪怕她心里其实根本不爱那个输的人,心里也一定会背负了极大的负担。”
“……”
“……”
二人一阵错愕,虽说乍听之下,跟随强者是极有道理,可唐奕这么一说,再回想一下汉人的过往和现在,好像还真就是这么回事儿。
“为什么?”
唐奕道:“同情弱者,这是汉人善的一面,也可以说是汉人文化仁的一面。”
……
“放眼中原,无论是儒、道、佛哪一家,都是在告诉世人‘修心’”
“儒家讲求人改变自己的行为,适应这个天下。”
“道家讲求人改变自己的行为,适应天地之规律。”
“佛家则是讲求人改变自己的行为,适应内心世界之变化。”
“对汉人文化影响最大的这三家,无一例外都是克制的学问。相对于阿拉伯世界和欧洲,我们汉人是内向的,是道德的。”
“说句大言不惭的话,这种道德甚至已经超越了‘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
“在西方,跟着强者走,这是自然法则,是生存真理。”
“可是在中原……”说到这里,唐奕已经不用说下去了,二人自然都能明白。
“也对。”曹觉接过话头儿。“仔细想想,我要是那个女的,人家都为了我战死了,我要是再跟他的仇人走了,那得多不仗义啊?”
宋楷则是思考着唐奕话中更深层次的意义。
“你是说,这些施粥的兵将……”
唐奕一摊手,“罗马都是大宋的了,那又何必对这些罗马人恶目相向呢?”
“这是另一种胜利者的骄傲,比耀武扬威要高级得多,高明得多。”
“高明?”曹老二又问。“怎么高明?”
不想唐奕嫌弃地又斜了他一眼,“跟你说了你也不明白。”
这个道理说浅一点叫“以德服人”,说深一点儿,那就是汉人文化的可怕之处了,叫做“仁者无敌!”
在后世,为什么那么多西方大国把还未崛起的中国列为第一大敌?为什么穷尽心思的要把华夏堵在家里出不去?为什么无所不用其极的诋毁东方文化?
真怕华夏强大了,和西方列强算后账?
屁!华夏从来都不是一个善于用武力清算的民族。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的角度,都找不出来华夏的恶意。
当然,非暴力方式那就另说了。
放眼华夏文明史,我们鲜少用武力彻底征服、同化一个异族。但是,潜移默化慢慢就从异族变成汉人的……不计其数!
所谓东西方文化的碰撞……有个屁的碰撞!连冲突点都没有,你告诉我怎么个碰撞?
宗教,我们不排斥任何宗教;文化,我们虚心的学习任何文化理念、价值观。
后世华人遍布全世界,到哪个国家都是最适应生存,且生存的最好的群人之一。
这还不说明问题吗?
只不过,问题出在……
宗教来了,我们不碰撞,但是过一段时间,教堂就成老年活动中心了;寺院就成领证上岗,还得有学历的工作了。
文化来了,也不需要慌,我们学你们,学精华,但从不妄自菲薄!!
即使在后世,西方价值观、功利主义更适应经济发展,更被年轻人所接受,很多人向往国外。可是,传统文化已经是最高大尚的东西,依旧被越来越多的国人所重新捡起来。
举个例子,在后世唐奕所在的时代。
二十年前,去国外刷盘子是所有出国的年轻人的目标。
十年前,有水平的想留在那儿找一份理想的工作,没水平的想开个餐馆,享受米国生活。
而唐奕临近挂的那会儿,百分之八十的留学生打算回国发展。
……
为什么?
因为我们已经学的差不多了,已经开始自醒、自觉、自豪了!
外国的月亮,已经不圆了……
……
同样的道理,在十一世纪的大宋,凭借这股子韧劲儿,凭着仁者无敌的大智慧,唐奕可以非常自信地喊出来:
“收拾一个罗马,还不跟玩儿似的。”
对此,曹觉虽然心里挺美,毕竟大宋无往不利,作为一个宋人那种自豪感是发自内心的。
可是,他就见不得唐奕那个嘚瑟样儿,特么你那么能,怎么还事事问宋楷他爹?也就和我这个没读过书的显摆显摆。
撇嘴呛声,“看把你能的,开粥棚算你使对路子了,那医馆那边你咋不说呢?”
“医馆?”唐奕一拧眉头。“医院那边怎么了?”
“呵呵。”曹觉干笑两声,却是不说话了,只等看唐奕的窘相。
倒是宋楷接过话头,“医馆那边我倒是听说了一点。”
“你听说什么了?”
宋楷哈哈一乐,“听说那边和养济院一比,恍若隔世!”
“这边忙的脚不沾地,那边却闲出鸟来了,门前都快长草了。”
“不会吧!?”只见唐奕瞪着眼睛。“特么罗马人都这么壮实,连个生病的都没有?”
曹觉大乐,“生病的倒不少,就是看病的一个都没有!”
“怎么回事儿?”
……
……
医院那边唐奕只是动动嘴,具体怎么弄的都是下面人去办。
这些他还真没太上心,料想之中,当是很火爆的。
在他的印象中,这个时代的罗马,所谓的医学成就只有一本《论医学》。
但是,也只是提倡多种养生方法,推重适量运动、节制性生活,注重气候、环境的变化,水浴、水土养生法和情志调养等来保持健康和长寿。
在中医里,这只能算是养生,而且,这点东西还是原罗马帝国的东西,现在也早就烧没了。
……
前面说过,西医这个年代治病就一招——放血!
感冒要放血,发烧要放血,头疼要放血,屁股疼也要放血……
要是没治好病,只有一个原因:血放的还不够。
当然,西医也不傻,外伤不放血。(已经放过了)
他们有一个让唐奕啧啧称奇的治疗外伤的方法,唐奕给起了个名字——动物疗法。
那是相当震撼!
受伤了怎么办呢?
好办,医生会把一只啄木鸟捧到伤者的面前,把鸟嘴摁到伤口处,让鸟儿帮你治病,把伤口的烂肉和脏东西都啄下来。
啧啧啧,那酸爽,怎一个通透了得。
如果发炎了,化脓了,怎么办呢?
这就不能用啄木鸟了,要找一只强壮的大狗或者猫……当然,你要是贵族老爷,有实力找来一只非州豹子那就更好了,医生会让阿猫阿狗把你的伤口舔的干干净净。
如果还治不好,死翘翘了……
那对不起,你的罪孽太深,神已经放弃你了。
你别看在后世,中医好像干不过西医,可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