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调教大宋-第3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是……范师父?
  他与王德用联手,这天下就没有使唤不动的文官武将了。
  也不是。再次否定了这个猜测。
  此二人联手就不用这么麻烦,振臂一呼,大局必成。
  那是大宋最有威望的两尊神,这二个人要是一起支持唐奕,不用唐奕出面,官家只有一条路可走,换掉太子,认输!
  而且,唐奕太了解自己的老师了,这种不利国家的事情,刀架在脖子上老师也不会干。况且,他让范纯礼传给自己的话,也与此事相悖。
  ……
  “那会是谁?”
  唐奕眉头拧成了一个川字,万没想到,这个局面会这般复杂。
  “现在不是纠结到底是谁的时候。”
  老贾此时极为冷静,却是复杂,他越不能乱。
  “当下首务,是稳住西北、西南!”
  唐奕点头,“似乎不难,我亲自去信让他们别动,他们应该会听。”
  “很难。”老贾直接就泼冷水。
  说着话,把一封信交给唐奕,“这是刚刚收到的,你看看吧。”
  唐奕一看,破口大骂:“石安石这个王八蛋!!老子非活劈了他!!”
  “别急,官家没答应。可是……”
  贾昌朝话锋一转,“可是狄青的威名势必让王守忠等人做惊弓之鸟,万一官家改了主意,那就算你随了他们的心意,也不能可成事了。”
  “所以,这个时候不管你怎么说,他们都会以防万一,更加坚定的回师兵谏。”
  “不会的!!”唐奕紧咬下唇。“不会的……”
  “呵。”贾昌潮干笑一声。“不会什么?他们不会不听你的?天真!”
  “官家不会改主意……”唐奕喃喃出声。“我知道他,他不会的……”
  老贾愕然,此时他这条老狐狸都开始痛恨自己,痛恨这个局。明明相互信任的一对父子,却非要逼到今天这个局面。
  “官家不会,可是有人以为他会,结果是一样的。”
  唐奕揉着额头,疲惫不堪,“那你说怎么办?”
  “其实……”
  “算了!!”唐奕打断老贾,“你自己定吧。”
  说完,掉头就走。
  到了门口,又停下来道:“这段时间,我会在野猪岛上呆着,不管什么事,不要来找我!!”
  “……”
  贾昌朝一阵沉默,他知道其实唐奕知道该怎么办。
  不想王守忠他们动,唯一的办法,就是唐奕自己动。
  可是,他不想面对,唯有逃避。
  那真的……
  太残酷了。
  ……
  “好。”尽量让语气轻松,老贾对着唐奕的背影淡然应允。
  “老夫帮你拖着。”
  ……
  ……
  贾昌朝履行着他的承诺,倾其所能的……拖着。
  首先,官家册封唐奕为镇南王的圣旨到了涯州,老贾连通知都没通知唐奕,直接就帮他拒了。
  谢请陛下天恩,但是,不接受什么镇南王。
  不受王爵,也就等于不接受知岭外军政事的任命,也就等于告诉所有人,唐奕不接受安抚,他要搞事情。
  随后,老贾以自己的口吻给王守忠、石进武、庞籍等人分别写了一封信。
  表面上看无甚重点,只是说些涯州近况,信中倒是提到,癫王殿下与狄汉臣近期时有书信,忘年之交更胜以往。
  而涯州军方面也是从无滞怠,正在全力休整演练,随时可再次出征一战。
  当然,再次出征是南下欧洲,还是北上开封,就得他们自己去体会了。
  最后,贾昌朝隐晦的在信中提到,不到万不得已,不希望他们放弃西北和西南。
  因为,他不想背上失地祸国的恶名。
  ……
  这一招果然有些效果。
  也许是这封信给大伙儿吃了一颗定心丸,也许是信中的提到的某个点让癫王系背后那个主使之人有些忌惮……
  反正,西北、西南总算是稳了下来,暂无进军的迹象。
  贾昌朝刚刚缓了一口气,还没来得及得意,结果……
  刚进腊月,还有整一个月就是年关,又出事儿了。
  而且,这次是真正的大事,再无转圜的余地,必是一场血雨腥风。
  ……
  ……
  贾昌朝来到野猪岛上。
  最近这一个多月,唐奕就没下过岛,似是在鼓捣他的火药,不分黑白,不眠不休。
  见到唐奕的时候,老贾几乎认之不出,邋遢凌乱,仿佛变了一个人。
  “来了啊……”唐奕眼光不移,手里拿着小秤,依旧忙着他的活计。
  老贾一阵心痛,这场纷争,伤的最深的,就是唐奕。
  “老夫也不想来……”
  唐奕疲惫的脸上挤出一丝笑意,“出事儿了?”
  “嗯,出事儿了。”
  “呵呵……贾相爷都解决不了的事情,一定是大事吧?”
  “嗯,是大事。”
  “说吧,出什么事儿了?”
  贾昌朝顿了顿,“开封飞鸽快报,官家降旨,召狄汉臣与二十万禁军归京!”
  啪嗒……秤盘落地,唐奕整个人都定在那里。
  “可靠吗?”
  “可靠。明旨下发,此时应该已经到了狄青的手里。”
  “呼……”唐奕深呼口气,只觉天旋地转。
  “陛下怎么会……”
  “你别着急……”老贾劝慰。“官家已入弥留之际,每日只短短片刻清醒……”
  “许是……许是糊涂了……才下的这道旨。”
  “并非本心。”
  唐奕扶着桌沿慢慢坐下。
  “已经……不重要了。”
  “那我们……”老贾只说了半句,因为下半句,就是在逼他。
  “还有选择吗?”
  唐奕闭着眼睛,茫然反问。
  “没有了!”这是他自己回答了自己。
  猛的瞪圆双目,“传本王将令……”
  “涯州军明日开拔,兵指开封!”
  “丢了命,也不能丢燕云!!”
  说着话,猛然站起,眼神之中已经全是坚毅,满是绝然,整个人疲态尽退。
  那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唐疯子,又回来了。
  “来人!!”指着墙角堆的和房梁差不多高的一大堆木箱。
  “装船,我要带到开封去。”
  又看向老贾,“写信给王守忠、石进武、庞籍。”
  “人归,兵不归,尽数回京共赴艰难。”
  ……
  ……
  可是问题来了,这道逼着唐奕不得不带兵回京的圣旨,是在怎样的情况之下发出来的呢?
  赵祯就算病糊涂了,能允许自己背上燕云复失的罪孽去见列祖列宗吗?
  ……
  很简单,这道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既是真的,也是假的!!!
  因为,根本就不是赵祯发出去的。
  ……


第894章 不忠不孝不仁不义
  时间倒退回十天前,这时的赵祯病情更重,已经无法处理政务。
  三日前,不得不再次让太子监国,皇后曹氏辅之。
  幼主得国,太后垂帘的政治格局,已经基本现出端倪。
  ……
  此时此刻,皇城之内,政事堂文彦博的职房之中,文彦博看着隔案而坐的王安石,悠然开口:“介甫此来何事?”
  王安石肃然,“江山社稷,概系于此!!”
  噗!!
  文彦博直接就喷了。
  特么还是王介甫会聊天啊,一句话,把江山社稷就全压进去了。
  弄的文扒皮一点都不敢怠慢,不由得坐直了身子。
  “到底什么事?”
  王安石道:“早前,安石曾单独见了一次官家。”
  文彦博眉头一皱,“很重要吗?”
  “很重要。”
  “说的什么?”
  “说的是,诏令狄青回京勤王之事。”
  “!!!!”
  文彦博也特么惊着了,狄青回京?那燕云不要了?
  看着王安石良久,文相公强行让自己镇定下来,“是你一个人在说,官家在听吧?”
  王安石也算光棍,“不错。”
  “那结果呢?”
  “结果是,陛下说丢了他,也不能丢了燕云。”
  呼……不知为何,文扒皮竟然长出了一口气。
  倒不是此事太荒唐,有卖国之嫌,让文彦博忌惮,而是……
  而是,王介甫刚一开口说这事儿,他眼前自动冒出来的,是唐疯子的狰狞。
  你敢把燕云丢了,那疯子非得扒了你的皮不可。
  “既然陛下不同意,那你来找老夫做甚?”
  “因为此事,由不得官家!”
  “……”
  文彦博沉默了,“你什么意思?”
  王安石淡然道:“你我反对癫王,初衷是一样的,文相公又何必问我呢?”
  “一个异姓王,身边捆绑了无数利欲熏心之辈。若这样的人当权,对大宋之害,不亚于一场内乱。”
  文彦博没有说话,还是冷冷地看着王安石。
  他确实是这么想的,可是,也还没到舍弃燕云的地步。
  那是武人的鲁莽,他们可以丢了西北、西南,可是他文彦博不能,因为他比武人更高尚。
  “醒醒吧,文相公……”王安石显然还没说完。
  “纵观古今,哪一朝哪一世,哪个异姓王掌权,逐利小人弥漫时局的朝廷能有好下场?”
  “即使唐奕没有二心,可是他身边的人掌握着大宋的钱,掌握着大宋的粮,到了一定地步,他们是不会满足于唐奕只是一个权王的。”
  “现在……就是最好的例子!!”
  文彦博听罢,胸中一阵烦闷。这个王安石,太特么能聊……
  说实话,文彦博有点动摇了。
  “你到底要说什么?”
  “我要说……”王安石眼中献出狂热!
  “我要说壮士断腕!我要说,弃子争胜!我要说,燕云不是不可以丢!”
  “可是,丢了燕云,我们都是罪人。”
  “呵……”王安石轻蔑一笑,眼中尽是不屑。
  “到了这个时候,相公心里想的,还是自己那点虚名吗?”
  文彦博面上一热,强辩道:“燕云很重要,丢不得!!”
  没了燕云,大宋就又回到提心吊胆过日子的年代了,哪能像现在放手大干,无所忌惮?
  不想,王安石摇头,“很重要,可也没那么重要。”
  “相公别忘了,现在的大宋不是以前的大宋,现在的大辽,也不是从前的大辽。”
  “宋人现在不再谈辽色变,因为我们刚刚打败了他们。宋人现在粮多兵足,想把燕云再夺回来,并没有以前那么难了。”
  说到这里,王安石站了起来,双掌支着桌案,逼近文彦博。
  “用暂时的放弃,换一个朗朗乾坤,换一个由真正有家国抱负的君子名臣创造的大宋……不值得吗?”
  “……”文彦博一时之间,竟无言以对。
  “可是,可是陛下已经拒绝了,你还能怎样?”
  王安石诡秘一笑,“现在掌管御印的,可不是陛下。”
  “你!!!”
  文彦博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这个王介甫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太子刚刚监国,皇后刚刚摄政的时候来找他了。
  这孙子是准备欺负那对孤儿寡母不识数啊!?
  “你,好大的胆子!”
  但见王安石摇头,“正因为安石胆子不够大,这才来找文相公。”
  操!!!
  文彦博差点没暴粗口,原来在这等着我呢。
  为什么来找他?
  很简单,他是同平章事,而王安石把司马光和范镇顶下去之后,独坐门下省给事中。
  他们两个,再加上皇后手里的御印,再加上一个没什么重要性的富弼,几乎就是圣旨的全部流程了!
  王安石这是想绕过官家,记皇后带天下直接下旨。
  文彦博此时已然被王安石说动……“能……能行吗?”
  只闻王安石郑重道:“只要狄青回京,大局必稳!”
  “文相不能再犹豫了!!我们现在……实在太被动了!”
  说着话,倒退两步,双掌抱前,一揖到地。
  “江山社稷,全在相公一念之间!!”
  ……
  王安石太厉害了,连文彦博这样人物也被他架在那不上不下,左右摇摆。
  那句“太被动”,一下子就点在了文彦博的死穴之上。
  ……
  确实太被动,太子一脉,虽然占着京中听话语权,可是……百无一用是书生!这些文官也只能见招拆招,猫在朝堂上动动嘴。
  真说硬实力,又哪里比得上手握重兵的唐子浩呢?
  而最后这个大礼,更是让文彦博动容。
  不禁自问:老夫能不能做到王介甫这一步,不惜背上这个卖国的恶名来换一个朗朗乾坤?
  能!!
  姥姥!
  文扒皮这辈子除了一个唐奕,就没服过谁。
  只要狄青回朝,那特么唐奕也得给他踩下去!!
  绝然看向王安石!
  “皇后那里怎么办?”
  王安石大喜,文彦博问出这句,说明他已经默许了。
  “只要相公点头,别的事,安石自会去办妥。”
  “我这就去见皇后,然后去说服富相公。”
  只见文彦博点头沉思,王安石这么一说,他就懂了,可行!
  其实,皇后那里并不是问题。
  母凭子贵这是后宫法则,曹皇后当然不希望自己的儿子被换下去。再加上王安石这张利嘴,连蒙带唬,曹氏一个妇道人家,能扛得住才怪。
  至于富弼……文彦博也明白为什么要找他,圣旨审核,有一环是必须要内相签押的。
  可是……
  “不要去找富相公,他不会听你的。”
  文彦博比王安石了解富弼,说出花来,富弼也有他自己的底线,是不会干出这种事情的。
  “这样吧……”长叹一声,心道,既然决定要做,那就做到底。
  “你去面见皇后,富彦国那里,我来解决。”
  王安石闻言,再次大礼奉上,“那就有劳相公。”
  ……
  ……
  等王安石一走,文彦博在职房之中踱步良久,思考着怎么解决富弼这个障碍。
  最后,这老货想来想去,还是觉得,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对富弼没用,还是得……用骗的。
  再一思索,文彦博在案上翻出一张空黄封诏书,背着手,踱着步,就来到了富弼的职房。
  富弼正在整理明日要呈给皇后和太子的奏折,内相说白了就是皇家顾问,是秘书、参谋。
  太子监国,万事生疏,最忙的就是他这个内相。
  见文彦博不请自来,立时露出笑意,起身相迎。
  “宽夫怎么有空来老夫这里串门?”
  文扒皮咧嘴一乐,“坐得久了,出来透透气,来找彦国讨碗茶喝。”
  富弼大笑,打趣道:“少来!宽夫历来无利不起早,定是有事。”
  文扒皮立时摆出被拆穿的尴尬,讪笑道:“彦国不君子,非礼勿言啊!”
  “哈哈哈……”
  说罢,两个老相公相视大笑,皆大欢喜。
  “说吧,何事?”
  文彦博也不磨叽,抖了抖手中的黄封诏书,“京中官宦过通济渠免税的诏令,拿来给内相宣行。”
  富弼一怔,这道诏令他是知道的。
  如今时局微妙,一些官员大族担心两方从文争演变成武斗,进而殃及开封,所以都刻意的想暂避风头,从京城往外搬。
  对此,作为当事方的文富等人心有亏欠,自然尽量放行。
  而出京,南下必走汴河自不用说,北上则是走新修的通济渠。
  这些人中,有的家大业大,一运就是十几船的家什器物,运河税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所以,前几日就有人上奏,可不可以为官员们免了运河税,方便众人。
  这点小钱,对朝廷来说自然不在话下,昨天只是稍稍议了议,就算过了,现今正在走程序。
  只不过,富弼不解的是……
  “这等小事,怎还劳宽夫走一趟?”
  “嗨……”文彦博长叹一声。“家丑……惭愧啊。”
  “彦国也知道,老夫家中……”
  “哦。”富弼秒懂,原来送旨宣行是幌子,走后门才是真的。
  文彦博家里那点事,已经不是什么秘密,家大业大,夫人的心也大。
  自家老爷是当朝相公,脸上自然有光,加之爱面子,谁来投奔都是来者不拒,安顿帮衬。致使文家要搬家的话,那阵仗估计不亚于禁军出征,起码得有几百口子人。
  且昨日庭议,也不是什么人,什么船都免税放行,上下都有限度。诏曰,凡超二十船者,不免。
  此时,文扒皮脸上颇有为难。
  “彦国知道,其实这事也没那么复杂,给河监递张条子,总不会为难咱们。”
  “只不过……”
  下面不用说,富弼也明白,一边摊开纸墨,一边道:“小事。”
  文彦博这是不好意思自己给自己开放行的条子,让他代写,面子上过得去些。
  这等成人之美的小事,富弼又怎会拒绝?
  只消片刻便以写完,吹干,交到文彦博手里。
  大宋首相喜滋滋的揣到怀中,“嘿,欠了彦国一个人情。”
  富弼大乐,“这算什么人情?要欠也要欠个大的才够本。”
  文彦博不依,“要不,我给彦国也写一张?”
  富弼一翻白眼,“老夫可用不着。”
  “怎么?彦国真不打算……”
  文彦博可是知道,富弼不用开条子,不是他的家底不多的缘故,而是他没打算避祸。
  只闻富弼淡然一摊手,“子女都在老家,京中只有我这个老翁带一老婆,三五老仆伴身,有什么可搬的呢?”
  “哦哦。”文彦博忙不迭的点着头。“彦国过的清苦啊……”
  说着话,也不打算多留,“彦国先忙,老夫就不打扰了。”
  富弼躬身礼送,“宽夫慢走。”
  可是,富相公没想到,文彦博走到门口,又回来了。
  抖着手里的黄封诏书,“看老夫这记性,办了私事,却把正事扔到了一边。”
  富弼讪笑不语,心说,那本来也就是个由头。
  调笑道,“我看宽夫是急着把那些亲戚都打发走吧?好落得个清净。”
  一边说,一边接过。
  左右也不是什么要紧的诏令,展开也不细看,准备盖上相印,直接宣行。
  可是,马上就愣住了,“这……这怎么是空的?”
  “啊……啊??”那边文彦博也是一怔,拿过来一看,登时臊的脸色通红。
  “老眼昏花……拿错了……”
  富弼无语,心说我看你是心不在焉。
  看着文彦博,“那……”
  意思是,那就拿回去吧,到时让职吏送过来就行了,反正你的“正事”也办完了。
  不想,文彦博把诏书又递回到富弼手里。
  “左右也不是什么要紧事,彦国盖上印就得了,回头我让王介甫重拟一份,就不来麻烦彦国了。”
  说完……
  文彦博的心已经提到了嗓子眼。绕了这么半天,为的就是这句。
  他会答应吗?他会答应!
  这种事不合规矩,可也不是没有。毕竟空白诏书并不是那么要命,别忘了,光盖上内相宣行的印信没用,还得皇帝的御印,给事中归班的书行印信,加上他文彦博的首相印信才能生效。
  这种事不稀奇,连富弼以前也干过。所以……
  他会答应。
  ……
  而对面的富弼果然没多想,淡然一笑,“也好。”
  将空白诏书展开,取出印信盖了上去。
  只不过,按压之时,碰到了刚刚用完的笔盏,封皮上沾上了一小点墨迹。
  “这……”富弼一阵尴尬。“老夫太不小心了。”
  “要不,宽夫再换一张?”圣旨诏令怎可污秽?沾了墨,也就废掉了。
  “没事!”不想文彦博却是大包大揽。“看不出来,就这么着吧。”
  说着话,拿起桌上的诏书就走。
  “回头到老夫职房喝茶,我那有御赐的小龙团。”
  ……
  ……
  后面的事,自不用多说,王安石找到曹皇后,一通嘴炮顺利搞定。那张已经添上字,盖了内相、首相、给事中归班印信的诏书,又添了一枚玉玺龙印。
  短短的一天,文彦博仿佛是过了一年那么长。说实话,这种事,他也是第一次干。
  看着印押齐全,送到狄青手里就算生效的圣旨,文彦博心情极为复杂。
  “但愿后人能明白我辈之苦心吧……”
  正要吩咐人快马送驿燕云,哪成想,富弼进来了。
  “宽夫兄,我来分你的小龙团了。”
  文彦博一阵慌乱,“快,快请,快请!”
  急忙招待富弼坐下,备茶款待,而那封诏书却是就放在了案上。
  不是文相公不小心,而是他很放心。
  富弼是有礼有德的君子,就算是摊开在桌案上,他也不会多看一眼。
  可是,文相公又失策了。无意间,富弼还真就看了他的桌案一眼。
  “咦??”富相公一眼就看到了有墨点的那封诏书。
  “这份旨意还没发出去呢啊?”
  说着话,漫不经心的捡起,展开。
  “别!!!”
  文彦博想要阻止已经晚了,心中大叫:完了!!
  让富弼知道这件事,那就算黄了。
  “彦国,你听我说……”
  有什么好说的?富弼眉头紧皱,把诏书从头到尾,好好看了一遍,沉默着抬眼看向文彦博。
  “彦国……”文彦博急道。“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样,你听我说!”
  “说什么?”
  富弼抖着那张诏书,“说为什么要绕过我,发这么一道旨?”
  “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