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调教大宋-第3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个天下里的年轻人多数都和少年一样,在他们的观念里,生活质量远比生活高度更值得思考。”
“权力对于很多人来说,不是享受,而是一种负担。况且,在那个天下里,并不是只有权欲和从政才可以给人带来成就感。”
“有太多的道路可选,有太多的活法让你青史留名。”
……
“真好……”让唐奕意外的是,赵祯不但没有不认同的意思,反而是由衷的感叹。
“至少比朕强,朕就没法不肩负这种负担,太累。”
唐奕淡笑点头,却是没有多说。
“后来,少年这样的氛围里慢慢成长,良好的家庭让他更加明白亲情的可贵,富裕的条件又让他懂得享受生活。”
“他的人生几乎已经看不出什么波澜,求学,长大,接管家里的生意。不出意外,他会娶一个自己喜欢的女子,生下一双儿女,平淡却满足的过完一生。”
“可是……意外却偏偏来了。”
赵祯已经彻底沉浸在唐奕的故事里,由衷的为那个无名少年平淡而美好的一生而欣慰。
现在听到唐奕说出了意外,老皇帝心中一紧,急忙问道:“什么意外?应该过得去吧?”
唐奕摇着头,“他死了……”
“什么!?”赵祯不高兴了。“怎么好端端的就死了呢?”
“不行!”近乎命令似的对唐奕道。“得把你这个故事改改,不能让他死。”
“可他确确实实的死了。”
“死后的他,没有坠入轮回,亦没有到过地府,就像做了一个梦,回到了……”
“一千年前!!”
“一千年前!!?”赵祯浑身一振,陷入沉思。
“妙!!妙!!太妙了!!”
“大郎这个故事好!”
“回到一千年前?这可比周庄梦碟有趣得多。”
“回到千年之前……”赵祯还在喃喃念叨。“一千年前……”
“要的朕的话,不用回到一千年前,能回到三十年前那该有多好啊……”
赵祯也是人,也曾做过梦回年少,再无遗憾的梦。
……
此时,唐奕看着赵祯沉醉的表情,心道,看来穿越小说在什么时代都有市场啊!
忍不住道:“是啊,少年也没有想到,他会回到一千年前……”
“那后来呢?”
老皇帝已经被唐奕勾起了瘾头,急于知道那少年后面的故事。
(在这里断章,那是苍山想开刀子铺,可是……我并不想开刀子铺……)
……
……
“后来……”唐奕看着赵祯。
“后来那个少年开起了一间包子铺,想继续在一千年前过他那没心没肺的小日子。”
“可是,他终还是不能如愿。”
“他怎么了?”赵祯急问。“又出意外了吗?”
唐奕摇头,“没有。”
“他只是遇到了两个人,一位迟暮名臣,一位宅心仁厚的皇帝……”
“这二位素不相识的老人竟给了少年家人一样的关怀,而少年把对父母亲人的思念,也完全转嫁到他们身上。”
“他的心变了,他开始不再享受安逸,开始想为他们做点什么。”
“于是……”
“于是怎样?”
赵祯心说,那少年一定做了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只不过这小混蛋在这里卖关子,着实有些不厚道。
“于是……”唐奕悠悠道来,仿佛说着别人的故事。
“于是,他把自己变成了一个疯子。”
“一个与那个时代格格不入的……疯子!!!”
……
……
“疯子??”赵祯一时没听太明白。“怎么就疯了呢?”
“他为什么要疯?”
“这不合常……”
轰……
又一朵烟花在夜空绽放,斑斓的火光映照在唐奕的脸上,让赵祯不由一怔,只觉全身上下一阵发麻,汗毛都炸了起来。
嗡的一声,老皇帝脑中一片空白,看着唐奕的眼神里有惊恐,有不敢相信,更有……释然。
“你!!”
“你……”
“你……”
一个疯子,一个名臣,还有一个宅心仁厚的老皇帝……
一千年前……
那个完全不同的天下……
这些词汇,那些画面,在脑子里绞杀在一处,理也理不顺,想也想不通。
“那少年……是不是姓唐?”
唐奕点着头,“是姓唐。”
“那你就是那个少年?”
“对,我就是那个少年。”
“那你是人是鬼!?”
“我是人。”
“是陛下的唐大郎,也是大宋的唐疯子。”
……
……
夜空中,花烟绽放,福宁殿前,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与一个把心底最真的自己展现在老人面前的青年,定格成一个谁也无法理解的画面。
……
整整两个时辰,烟花已散,圆月当空。
李孝光等人就那么守在福宁殿外的远处,看见官家与唐奕聊着他们永远也不可能知道的话题。
借着月光,可以看见老皇帝时而激动的坐直身子,时而感叹的一头栽倒,可是脸上始终挂着满足的笑意。
……
整整两个时辰,唐奕终于用赵祯可以听懂的语言,让这位地地道道的宋人相信,自己不是神仙,也非妖怪,自己真的是来自一千年后的灵魂。
“怪不得!!怪不得!!”
赵祯连说两个怪不得,“怪不得你那脑子里都是此奇思妙想,无所不能!”
嫌弃地斜了一眼唐奕,“还以为真是个天才,原来……原来都是拾人牙慧,抄来的!”
“知足吧。”唐奕也不示弱。“给您一百个天才,也抵不上我这么一个无耻家伙。”
“哈……”赵祯心情大好。“那你再给朕说说,一千年后的人真的可以在天上飞?”
“真的。有一种叫飞机的器械,可载十人百人,瞬息千里,从开封到涯州,大该也就一个时辰吧。”
“那么快!!”赵祯听的激动不已。“那你为什么不给朕也造出这种飞机来?”
“额……”唐奕一窘。“我造不出来,太难。”
“那上天呢?朕想靠近了看看星河是何景象。”
“额……这个更难……不会。”
“那你把那个顺风耳千里眼,可以千万里外视人闻声的东西造出来总行吧……”
“不行……没那本事。”
“粮种总行吧?你不是说,一千年后的粮种比玉米还高产吗?”
唐奕都快哭了,“要不,您换个别的?”
赵祯不干了,“你这也不会,那也不行,那你还回来干嘛?”
“……”唐奕彻底无语,心说,你成心的吧?
“那朕再问你。”显然赵祯也没指望唐奕给他造这造那。
“千年之后,是哪家做皇帝?”
“这……”唐奕有点后悔了,我和你说这些干嘛?这不自己给自己找不自在吗?
他很想告诉赵祯,千年之后,已经没有皇帝了。可是,看着赵祯脸上因为说了太多话而染上不正常的潮红,看着他强撑着也要把心中所有疑问都解开的兴奋……
唐奕决定,撒一个谎。
咧嘴一笑,“还用问吗?当然是赵家王朝。”
“混小子,又来骗朕!”
不想,赵祯一眼就看穿了唐奕的伎俩,缓缓躺回榻上,仰望着夜空。
“这世上……哪有什么千年王朝啊。”
唐奕没说话,算是默认,这个谎确实很拙劣。
“说吧,朕一个将死之人,还有什么听不得的呢?”
“说吧,朕想知道……大宋是怎样的一个命数。”
好吧,唐奕在心中一叹,知道其实这个问题赵祯早就想问,只不过没敢问罢了。
据实而报。
“仁宗崩世,大宋历英、神、哲、徽、钦五帝……”
“过一甲子,联金灭辽,赎买燕云,次年金军南下,大破开封,徽钦二帝受俘,死于五国城,宗室数千之众北押金都受辱。”
“康王赵构,南逃,与金国隔江而治,再续赵家百二年气运,史称南宋。”
“后,蒙元崛起,南宋苦撑数十年,终是不敌,灭于崖山……”
……
虽然早有心里准备,赵祯听完这段话,眼泪就下来了。
“原来……燕云没拿回来……”
“我赵祯的子孙竟是……”
“二帝被掳,宗室数千之众被俘……我的子孙……怎么……”
“怎么……怎么如此多难啊……”
……
哪成想,唐奕凝重摇头,“陛下不用难过,徽钦二帝并不是陛下的子孙。”
赵祯一怔,瞪圆了双眼,“什……什么意思?”
唐奕道:“陛下走后,英宗即位,也名赵曙。”
“不过,他的原名不叫赵宗麟,而是……”
“赵宗实!!”
“所以,之后的神、哲、徽、钦四帝,都是汝南王府的后人。”
……
“……”
“!!!!”
明白了,赵祯全明白了。
在原本的历史里,不但燕云没有归宋,连他赵祯也没有儿子。
此时,老皇帝看着唐奕的眼神都变了,以前有些想不通的事情,现在终于都明朗了。
为什么唐奕在当年四面楚歌、无兵无将的情况下,还要疯了一样要夺回燕云。
原来,那是大宋的命数所在!!他比所有人都更清楚,没了燕云,大宋以后会发生什么。
他更明白,为什么唐奕拦也拦不住的一意孤行,打折了那一家人的腿。
原来,那是他赵祯的命数所在!!他是拿自己的一切,换了他赵祯的安宁。
原来……
不是他赵祯一直在宽恕唐奕,而是唐奕一直在维护他赵祯。
而他,他这个皇帝却一直在猜忌,在防……
“大朗,朕有愧于你……”
唐奕心头一酸,“父子之间,说这些……远了。”
……
……
是啊,远了。
赵祯心中尽是悔恨,是他自己一步一步把这层真的不能再真的父子之情扯远了。
望向夜空,烟花已经停了下来。
突兀道:“文富等人还在宫外守着呢吧?”
唐奕淡笑,“我不出去,他们是不会安心的。”
“是啊,你不出去,他们就没法安心呢。”
“那……你就出去吧。”
“……”
唐奕错愕之下,赵祯却是安慰一笑,“没让你走,就在宫外等一会儿,朕找他们有话说。”
“您累了,还是歇息吧!有事明天再说。”
“等不了了,去吧……”
……
……
强行撵走唐奕,赵祯躺在榻上思量着什么。
等李孝光、李秉臣,还有阎康走过来……
“把他们都叫进来,石进武那帮跟着癫王闹的也都叫进来,朕有话说。”
李秉臣劝道:“天色不早,城门已经又锁上了,陛下还是歇息吧!”
“锁上了?”赵祯一振,猛的坐了起来。
“不能锁!”
“传朕旨意,今夜宫门大开。”
说着话,赵祯又加了一句。
“上至王公宰相,下至贩夫走卒,人人可入,人人可出。”
“而且要明旨,在宣德楼上宣旨,让整个开封都听得见。”
李大官心中一热,他知道,官家这是在给唐奕证明,宫门大开,人人可入,那癫王就不算是逼宫了。
“秉臣啊,朕的时间,不多了……”
“去吧。”
第898章 重拟遗诏
初春,寒意未退,夜凉刺骨,赵祯也不回到殿内,就躺在殿前等着他的臣子们来见他。
……
不多时,文彦博、王安石等人来到福宁殿前。
也许是刚刚唐奕在宫门外的那阵咆哮唤起了他们的一丝人性,也许是做做样子,文彦博见官家大冷的天就趟在外面,急忙上到赵祯身边:“陛下,龙体要紧,我们还是进到殿里说吧!”
“不用。”赵祯淡淡地笑着。“心里挺暖和的。”
“……”
文彦博怔了怔,一时之间,没明白官家这话里到底有什么意思。
“宽夫啊……”却是赵祯看出了文彦博的迷茫,用只有二人听得见的声音道,“爱卿什么都好……就是……”
后面的话赵祯还是没说出口,到了这个时候,他还在想着为臣子留一个台阶,别让他下不来台。
其实,赵祯很清楚,文彦博急冲冲的上到近前,三分是真情,七分……还是为了揣测他这个皇帝的心思。
偏头看向群臣,内侍们已经在殿前掌了灯,一片通明,倒是看得真切。
“外面清肃,咱们就不进去了。”
众臣不敢违抗,弯身行礼,“喏。”
待大家都起了身,赵祯不急着说话,目光在每一个人的脸上扫过。
都在这儿了,有亲人,亦有臣子。
该来的,不该来的,都在这儿了。
甚至有几个金发碧眼的外域人,想来应该是唐奕从西方带回来的。
唯独……
“怎么不见范公在此?”赵祯找着范仲淹的身影。
李秉臣急道:“范公尚在回山。”
“哦。”赵祯点了点头,随之由衷道。“范公还是中正的啊!”
吩咐道:“去把范公请来!今夜,不能没有他。”
说着话,又看向几位宗亲,“皇兄、皇弟,到朕身边来。”
他说的是赵允弼等人。
“你们应该是和朕站在一头儿的吧?”
赵允弼一怔,领着一班宗室皇亲急急上到赵祯身边,用行动表明他们是一头儿的。
接着又吩咐李孝光,把皇后、太子、宗麒、苗妃都叫过来,站在自己身侧。
最后。
“福康、君丫头、萧丫头,你们也过来,让朕看看你们的孩子。”
“……”
这下,下首的一众臣子们不淡定了。
……
……
其实,他们进到宫中,心里都有疑问,癫王出去了,什么也没发生。
而那场诡异的焰火之后,皇帝又下了一道今夜通宫的旨意,随之就是召见群臣。且是太子党、癫王党一并召见。
这本来就让所有人摸不着头脑,而刚刚官家对赵允弼说的那句话,更是让大家心怀忐忑。
所有人不禁要问,赵允弼是官家那一头儿的,那我们……是哪一头儿的?
谁也说不清了。
再然后,太子和皇长子站在了官家身边,说明这两兄弟是一头儿的。
这本来就很诡异,结果,再再然后,唐疯子的家眷也站到了官家身边。
特么,唐疯子也成官家那一头儿的了……
大伙终于明白了,和着你们一家子都是一头儿的,就我们不是一头儿的。
而官家下面的一句话,让大伙儿更是不由得脊背发寒。
做完这一切的赵祯扫视全场,“都闹够了吗?”
“臣等有罪!”
“臣等万死!”
“臣等愧对陛下!!”
扑啦啦拜倒一片,无不山呼哀哉。
“哎……”赵祯看着一众臣子,本来要说几句重话,却是到了嘴边也没说出来。
哀然一叹,“哪来的罪过呢?你们没错……”
“是朕错了啊!”
一切的根源都在他这个皇帝,他用正常的思维去揣测一个不正常的人。可笑的是,那些他所在乎的东西,那个小疯子根本不在乎。
恳求地看着众臣,“到此为止,好吗?”
“臣等……遵旨。”
出声的是文彦博,不管真假,他听到赵祯说到此为止,心中不是挫败,亦不是遗憾,而是只有感激。
这是一个癫王必胜的局面,不到此为止的结果已经没有悬念。那就是刚刚在宫门前几乎就要发生的结果,涯州军会从他们的尸体上碾过去。
官家说到此为止,那是在给文臣留下体面,也是在救他们。
“谢陛下隆恩!!”
有文彦博带头,多数文官明白这里面的道道,皆是躬身下拜,唱喏遵旨。
唯王安石、包拯、唐介、富弼,四人直身未动,虽是无言,但却默默地看着赵祯。
赵祯一笑,对四人道:“爱卿且放心。”
说着话,又对赵允弼道:“明日宗正寺拟一道札子,择日赐封皇子赵宗麒为晋王,宫外建府。”
又对文彦博道:“爱卿记得与太子、皇后审议,尽早颁旨吧!”
“臣……臣遵旨……”
文彦博都听傻了,心道,这闹的是哪一出?
赵祯这个旨意,明面上是册封宗麒为晋王,可同时也是告诉大家,告诉王安石、富弼等人,赵宗麒只是晋王,太子还是太子,日后接掌皇位的还是太子。
可是,这没道理啊!
要知道,唐奕大军压进,文扒皮就已经知道大事已去,罢黜太子,另立赵宗麒,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可是,唐疯子闹了一通,太子还是太子,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吧?
不过,说不过去也无妨,太子还是太子,说明他们赢了。
王安石、包拯、唐介听到这个结果,立时高揖大礼下拜,“陛下圣明,臣等领旨!”
王安石更是起身之时,向身旁的石进武、王守忠等人露出一个胜利似的笑意——太子得国!!
这意味着,他们这些从龙之臣赌对了,而那些反对派的将门,那些绑在唐子浩身边的利欲小人,终不能如愿。
依今天的情形,唐奕应该没有什么大事,依就可以逍遥快活。
可是,王介甫不在乎,唐奕是不是安好,于他没有任何利害关系,只要今天这一场赢了,那士大夫就已经有了制衡的资本。等太子一登基,依然可以把那些小人,一一剪除。
……
那边,癫王系的人们却是不淡定了。他们不知道唐奕进来是怎么说的,怎么办的事儿,到头来怎么还是太子!?
唯独贾昌潮,站在人群之中欣慰点头。
他没有信错唐奕,那个疯子在天下皇权面前依旧是他。
王守忠等人眉头紧皱,冲动之下,正要上前谏言,却被王德用一个眼神瞪了回去。
“且等等!”
而赵祯看着唯一还没有表态的富弼,一时间也没太明表富彦国心里到底在想什么。
不过不重要,暂且先把富弼放到一边,看着下首表情各异的臣子们。
“朕知道,你们有人满意,有人不满意。”
“不过,先等等再说。”
“朕把你们叫进来,还有另外一个事情,要当众来办。”
“陛下请讲,臣等必从!!”
文彦博心情大好,自是愿意成全。
“嗯。”赵祯来着头。
“朕要……”
“另立,遗诏。”
嘎!?
文彦博又差点没噎着,另立遗诏??另立遗诏你当着群臣的面儿说什么啊?
遗诏这个东西,除少数重臣,一般臣子除非到皇帝死了之后,是不可能知晓的。
“陛下……”
可惜,赵祯根本不给文彦博等人说话的机会。
只闻他悠悠然道:“朕自知时日无多,已得先皇召唤,莫敢不从……”
“为保我皇宋万世之基,特以残躯立此遗命以戒后人。”
“其一,太子仁厚,睿德善政,继我大统,以保皇宋安泰。”
“其二,皇后曹氏,虽仁笑慈善,明断勤思,然后宫摄政终非长久之计,遂,太子即位,皇后不得垂帘,不得佐政,不得善越。”
……
这个“其二”一出,文彦博、王安石眼睛都开始冒绿光。
官家可以啊!够意思!!
皇后不垂帘,太子又年幼……那他妈的,大小权务,还不都是他们这些相公们的!?
虽不知道赵祯是对他们的信任,还是在补偿这一次的惊吓,但是结果已经有了,让众人怎么能不高兴!?
……
“其三……”赵祯还没说完。
“其三,唐子浩……”
唐疯子的名字一出,大伙儿的心立马又提了起来。
只闻赵祯道:“唐子浩复燕之功,开疆扩土之劳,实我皇宋之栋梁也。”
“虽有小错,然瑕不掩瑜,癫王之称,有悖公允,特赐丹书铁卷,封亲王,名曰:镇疆,世袭子孙万代。”
……
大伙儿听的直咧嘴,心里甚至有点嫉妒,官家对唐奕当真是太宠爱了,把封王圣令都放在遗诏里了。
这样一来,不但无人可反对,而且唐奕不接也得接,先皇遗命,那可没法抗旨了。
至于什么免死金牌,世袭子孙……还万代!?
虽然有点过分,可是,也能理解。
虽然不知道官家和唐奕在宫里发生了什么,但是结果确实是唐奕妥协了,不然也没有太子即位这个说法了。
总之,唐奕带着兵来,却没能成事儿,不管是什么原因,总要给些补偿嘛。
再说,与太子继位,还有皇后不垂帘比起来,这等小事,已经不算什么了。
这事儿连王安石都觉得说得过去,应该的,唐奕的功劳确实当得起一个镇疆王,更当得起一个丹书铁卷。
只要皇权在他们这边,即使给错了,将来也可以把给他的,变成不给他的。
……
“其四……”
怎么还有??
大伙儿心说,该安排的已经都安排了,还有什么没交待的?
……
但有人不这么想。
还真有!!!
文彦博一振,只觉心跳都漏了一拍。
刚刚他忽略了一点,那就是,皇后不垂帘,太子尚年幼,刚才只顾着高兴,却是忘了,官家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官家怎么可能放任十一岁的小皇帝在帝位上无依无靠呢!?
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