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调教大宋-第3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这边,石全福没有下城,也没有去中间城楼。
与两都阎王营将士,带着一厢禁军,开始守城。
因为……金军攻上来了。
接下来,就是拿命起舞的肉搏!
……
……
阎王营,终究还是阎王营!纵使残军,可这么多年也从未滞怠。
金军虽然装备精良,且悍不畏死,但是在大宋第一军面前,仍然稍显稚嫩。
虽然城下的金人、渤海人、高丽人加在一块,差不多有十万之众,但是……
小小辽河城宛若江心石佛,傲然孤立!
利用钢弩、利箭,还有严整的军阵,一次又一次把金军打下城头。
入夜,金军攻势渐缓。
王都头借着这个当口儿,把各营将校聚于一处。
见石全福满脸血污从城头上下来,王都头一紧眉头,“不是让你去城里吗?”
石全福则道:“潘家小子去了。”
再不多说,回到营帐一头栽在帅位上喘着粗气。
王都头无法,在帐中等人都到齐了,正要说话,却是潘梁栋兴冲冲的进来。
进来就嚷嚷,“船都准备好了……”
“跑吧!!”
可是,没人接他的话头儿。
王都头也只是淡淡的撇了他一眼,看着众将,“报各营死伤。”
有人搭话,“伤七十二,走了四十个。”
“伤八十,死三十。”
“伤……”
王都头一边听,一边默算,“缺了两百八十六个脑袋……”
飒然一笑,“还不错,剩了一千五百个。”
算过了伤亡,这才转向潘梁栋,“码头还剩多少船?等装多少人!?”
“哦……哦……”潘梁栋回过神来。“兵船十艘,货船二十二,还有两艘客船也没让出港。”
“对了,我们这一厢过来的时候,还带了十艘大海船。”
“全算上,走咱们这四千多号不是问题。”
“就算是两三万,也装得下!!”
……
“两三万……”王都头拧着眉头,抬头看向石全福。
“咋整,你说说。”
打仗他在行,用脑子却是比不了这个将门出来的兵油子。
石全福还是歪在那里,动也不动一下的低眉沉思。
“二十艘兵船……二十二艘货船……还有两条客船……”
一抬头,“塞一塞,不走燕云,先送莱州。”
“四万人没问题!!”
“才四万?”王都头眉头不展。“太少了。”
只闻石全福道:“笨呢!”
“走莱州的话,两天就能走一个来回!!”
“回来的时候带着莱州的船队,第二趟起码又能多走三万!”
“两趟,足了!!”
王都头眼前一亮,“也就是说,四天……两趟……十一万……正好?”
“对!”
“那就成!”
转头看向众将,“都听见了,四天!!”
“能不能守?”
大伙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李贺代表阎王将校一咧嘴,“小意思……”
“那就这么定了!!”石全福一拍桌子,算是定下来了。
可是,谁都知道,“这个小意思代表着……最少得有一多半的兄弟……要交待在这北国小城。”
……
边儿上的潘梁栋一直处于懵逼状态,几个意思啊?他怎么就听不懂呢?
他们禁军的一厢和剩下的阎王营,加一块儿也才四千人,怎么就还得两趟?
“那什么……”潘越觉得特提醒提醒他们。
“不用守了吧??咱们才四千个兄弟……”
碰,王都头猛一拍桌子。
“可城里有十一万大宋百姓!!!”
瞪着潘梁栋,“当俺们阎王营跟禁军一样,跑起来顾头不顾腚!?”
禁军干得出来,阎王营干不出来。
辽河城是商城,是大宋与大辽、东北的经济枢纽。大宋各地做药材、皮货,还有毛纺生意的商户汇聚于此,有的干脆在这里安家落户。
这里有整整十一万的大宋子民,让他们扔下百姓自己跑??
阎王营干不出来。
……
此时潘梁栋怔在那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他当然不理解王都头的心思,更不理解阎王营的心思。
可是,他现在不敢说一个“不”字,因为这帮活阎王的眼神……不善!
……
正好,这边王都头懒得和他废话,转头看向石全福。
“交给你了,你带着潘梁栋撤民!”
……
此话一出,石全福慢慢地坐直了身子,王都头这是让他跑?
瞪着王都头运了半天的气,“我是阎王营的人……”
王都头闻罢,掉头就走,带众将准备回去守城。
“你不是阎王营的人!!!”
石全福咬牙切齿地看着鱼贯而出的将校,半天才憋出一句:
“真他妈孙子!”
……
李贺过来,拍了拍石全福的肩膀。
“你虽然不是阎王营的人,却是我们兄弟……”
“所以……”
后面的话,李贺没说……
所以,王都头想让他活着。
又拍了下石全福的肩膀,“走吧,回去好好在京里呆着,别往这玩死的地方跑!”
说着话,头也不回的出了帐子。
……
石全福最终还是没和撤走的百姓一起走,但也没有上城守城。
两天的时间,他带着剩下的七万百姓,把码头仓库之中堆积如山的各色物资全部沉海,一根毛都不给金人留下。
两天。
两天之后,海面上风帆林立,如约而至。
石全福站在码头上松了口气,两天!!还有两天!
迎着从船上下来的潘梁栋,“可还顺利?”
潘梁栋点了点头,“莱州已经派人向燕云送信了,最多七天,我们就能打回来!!”
“嗯。”石全福点着头。
“这里交给你了。”说完,转身向城楼的方向走去。
“大兄何去?”
“守城!”
潘梁栋一滞,想起自己的那些兄弟也在守城。
朝着石全福的背影,怅然出声……
“我……我带来的兄弟……还剩下多少?”
“一千。”
“……”潘梁栋心头猛的一缩。
“一千……”
是啊,禁军没有阎王营那么好的素质,还能剩下一千,已经很不容易了吧?
可是,一起摸爬滚打那么多年的兄弟就剩一千了?
潘梁栋鼻头一酸,视线开始模糊。
但没有时间留给他伤感,多耽误一刻,城墙上就要多守一刻。
……
组织百姓上船,正如石全福所算计的差不多,最后六万五人上船。
潘梁栋几乎是挨艘的跑,挨仓的看,想方设法的挤一挤,再挤一挤……
六万八……
七万……
七万二……
直到最后一个百姓上船,船工才强行把还想挤地方的潘梁栋拦下来。
不能再挤了,再挤就要翻船了。
“再挤挤!!再挤挤!!!”潘梁栋红着眼睛。
“两千!!”
“再给我装两千!!城墙上的人就能一块儿撤了!!”
船工眼睛也湿了,“将军,这不是河里,这是海上……”
“再装,有一点点风浪,一船人就完了!!”
“要不……”船工摸着眼泪,“我们下去,让阎王营的军爷上来!”
他们也不忍心让阎王在城上拼死,保着他们离开。
“我们下去!!”
……
“我们下去!!”
船上的百姓也都随声急吼,赤目含泪。
“阎王营,那是百姓的兵啊!不能打没了……”
……
潘梁栋脑袋嗡的一声,只觉天旋地转。
他知道,他现在必须走。再不走,民情失控,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他知道,阎王营,还有那他的禁军兄弟,还要再守两天!!
两天!!!
他的兄弟们……还剩下多少?
……
“开!!”
“船!!”
潘梁栋几乎是声嘶力竭,颤抖哀吼。
随后……
在船工撤下跳板的最后一刹那。
潘梁栋……
跳下了船。
“我……留下!”
第914章 不能
人性是无法用简单的善恶来归结的,潘梁栋这个两天前还想扔下辽河百姓,自己先跑的自私小人,连他自己都想不明白……
那一刹那,哪来的勇气,哪来的邪火,让他跨出生与死的那一步。
回望渐渐离港的海船,潘梁栋也分不清现在是什么心情。
不过,有一点他十分确定,特么腿肚子在哆嗦,他怕……他是真怕死。
可是,那一刹那,他似乎又明白了一个道理:是人都怕死,可是有时候,人更怕窝窝囊囊的活着!
“操!!”
“左右就他娘的两天!”
呲牙咧嘴,怒目圆瞪,扭曲的面容与其说是狰狞,不如说是在给自己壮胆儿。
紧了紧腰间佩刀,朝着城墙,朝着喊杀之声的根源,朝着生与死的边界……
杀将过去。
……
只不过,老天似乎并未被潘梁栋的壮举所感动分毫,那悠悠远去的海船永远的消失在视线之内。
这是潘梁栋最后一次在辽河城外的海面上,看到宋船。
……
……
与辽河口隔海相望的莱州城下。
此时此刻,八万辽军从天而降,霎时之间把莱州围成了铁桶。
海面上,大辽水军亦是铺天盖地,封锁海面,闭塞港口。
莱州,宛若江心孤叶,随时倾覆。
万军之中,大辽国主耶律洪基白马龙冠,神情肃穆,望着唾手可得的莱州城,紧锁眉头,喃喃自语:
“但愿北边,亦能顺利……”
身侧,“张小姐”和那髡头辽臣微微一怔,如今万事俱备,皇帝陛下为何还不高兴呢?
“陛下这是……这是在担心什么?”
张孝杰更是谏言道:“陛下大可安心,完颜乌古乃这人虽不识教化、野蛮奸诈,但是他的女真部族个个还算骁勇,拿下个小小的辽河口不成问题。”
那髡头辽臣也道:“辽河口驻守的虽然是大宋最强的阎王营,可是现在的阎王营已经今非昔比,兵将尚不足两千,已然是残军。”
“而金五部那边,不但完颜乌古乃倾巢南下,且有我大辽之助,踏平辽河口只是时间问题。”
……
耶律洪基闻声丝毫不见喜色,反倒眉头拧的更深。
“朕不担心这些……”
在耶律洪基看来,辽河口拖的时间越长越好。
也正因为那里驻守的是阎王营,他才会割了那么大一块肉给完颜乌古乃那个野人。
说实话,耶律洪基此时的心情极为复杂。
他既希望金五部势如破竹,一举把阎王营这个代表着大辽耻辱的敌营斩尽杀绝,以报六年前大破辽军之耻。
一方面,他又想完颜乌古乃慢一点,再慢一点,因为只有一直拖下去,大宋才会增援。
而对于辽河口,还有大辽围城的莱州来说,最近的增援就是燕云……
到时就看狄青会不会施救,会分多少兵去施救了。
……
而耶律洪基并不担心狄青不救。
因为这两地不单单是名义上大宋的属城,更重要的是,两地起码有二十多万的大宋百姓,还有今冬囤积的价值近千万贯的物资没来得及运走。
近千万贯!!!都是大宋急需的羊毛、皮货,还有药材。
即使这些东西大多数都是富得流油的唐子浩的产业,可是即便是他,也得伤筋动骨吧?
耶律洪基料定,就算狄青不想救,那疯子也不会答应。
近千万贯啊,相当于大辽两年的财税收入!
能添多少兵,能造多少军械?
单从这千万贯的意义上来说,大宋就不得不救。
所以,耶律洪基的意图已经很明显了——
攻敌必救,意在燕云!
没错,与莱州和辽河口两座城,还有千万贯的财富相比,还有更大的诱惑等着耶律洪基,那就是燕云。
宋辽之咽喉要冲,得之,可安天下!
……
别看表面上,大辽皇帝陛下在莱州,可是,耶律洪基所带这八万辽兵,根本不是什么精锐,基本就是特么凑数的,甚至连皇家近卫皮室军也不在此。
在哪儿!?
古北关!!
距离古北关只两百里远的泽州,此时已经变成了兵城。
除了耶律洪基的十万皮室军,大辽各部总共集结了二十万大军,加一起三十万。
只要狄青分兵驰援,三十万大军立即就进犯古北关。
耶律洪基还就不信了,六年前你守得住,六年后,看你还守不守得住!!
……
但是,话说回来,大宋举国大丧,新皇未稳;大辽准备万全,燕云志在必得。
那耶律洪基为何还是眉头不展呢?
因为他怕……
他怕引虎驱狼,养冦为患。况且,完颜乌古乃可不是什么土匪草包。
“乌古乃能够一统女真各部,非是庸人……”
“只怕他……得了我大辽之助,又抢下辽河口的宋财,必是壮大,日后恐怕……要操控不住了。”
“呃……”
张孝杰一窘,也露出难色,这确实是个问题。
唯那髡头辽臣急声安慰:“陛下!!”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与燕云相比,女真的威胁根本不值一提啊!”
耶律洪基闻声,淡淡地扫了那辽臣一眼,打马向前。
吩咐众将,“上前叫阵!”
……
……
燕云,古北关。
作为宋辽之间最最关键的咽喉要地,这里驻扎着二十万燕云守军之中的十五万之众。
此时,旌旗猎猎,关城森冷,燕云首帅狄汉臣亲临古北关城。
而狄青并非空手而来,其后,六万鬼面煞神同临雄关。
军帐之内。
三军将校带甲肃立,迎接着大宋军神的到来。
更让他们好奇的是,那六万“鬼兵”就是传说中的涅面阎王——涯州军。
在燕云将士眼中:
“阎王?”
“啊呸!”
大宋只有一个阎王营,也只能有一个阎王营!!
因为,天下第一比不了,服!
但是这天下第二……是燕云禁军的,涯州军……不够格!
……
此时此刻,狄青根本没有心思理会两方将校眼中迸发的火花,一双老目烈烈有神,紧紧盯着账中山河图上的一点。
良久……
碰!!
狄青在图中一点,猛的砸的下去。
“就是这里!!”
众人宁神细观,无不一震。因为狄帅所指,乃大辽泽州。
有人惊疑出声:“元帅这是……”
狄青不答,抬头看向众人,“众将士!!”
“末将在!!”
“前方来报,此时此刻,髡儿耶律洪基领八万辽骑,还有‘号称’五万之众的水军兵临莱州城下!”
“借辽臣叛宋,躲入莱州为名,正在兴兵要人。”
“三日为限,若不交人,就要进城自取了。”
“!!!!”众将大惊。
对于辽人借大宋国丧之机动手动脚,虽然大伙儿早有准备,可是万万没想到,耶律洪基一出手就是杀招。
十几万大军攻打莱州?那莱州如何守得住?
有急性子的将士已经开始躁动,上前请战。
“末将不才,愿领兵驰援!”
一人出列,众人响应,纷纷抱拳拜礼,请战援城。
“呵呵。”狄青干笑一声。“莫急!”
“本帅还没说完。”
指着图上的莱州,“耶律洪基那髡儿使的什么心思,又怎能逃过我大宋的法眼!?”
“此役,他带的八万辽骑皆是各部族兵,战力一般,不足为虑。”
“且……”再指海上。“号称五万水军倾巢而动,其实嘛……”
“皆是空船!!”
碰,一拳砸在山河图大辽海阳的位置,“这里!!大辽的五万水军,其实都在海阳!”
“而这里……”
手指缓缓在图上移动,最后定格在泽州。
“泽州,才是关键!”
“而这里!!才是大辽的杀招所在!”
“十万皮室军、二十万精锐,尽聚泽州!!!”
笑眯眯地转头看向众将,“听懂了吗?”
“髡儿皇帝这是在和咱们玩兵法啊……”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
众将先是默然,你看我,我看你,随后……
“哈哈哈哈哈!!”狂放大笑,极尽嘲讽。
还暗渡个屁?一撅腚,就让咱全看见了。
……
有豪放将领上前,“末将不才,愿领三万禁军驰援,必保莱州不失!”
此将心思还是相当细腻的,既然大辽玩的是声东击西之计,那古北关就不得不防了。
不过,三万援军还是挤得出来的。
但是,他还是有所疏漏。
只见狄青摇着头,“三万不够。”
指着海阳所在,“别忘了,这里还有五万大辽水军,准备从海上进犯燕云。”
“万一要是遇上了……”
“这……”
那将官一窘,登时脸就红了。若非狄帅提醒,他还在那信心满满呢。
此时,众将也是收起了轻视,紧锁眉头。
海阳是一根钉子,这五万水军平时根本不放在眼里,可是现在……
大伙发现,不好处理了。
援军太少,这五万人就是大害。
援军若多,则泽州的三十万辽军又是隐患。
大伙儿都知道,古北关,不能丢!
“可是……”
众人纠结,“可是莱州不能不救啊!!”
“那里有数万大宋军民,若是放任不管,必被辽儿血洗。”
此时,涯州军大将石全海啌的一声踏前一步。
“狄帅大可举重兵驰援!”
“有我涯州军在,三十万辽兵,不足为惧!”
“嘿!!!”
燕云禁军不干了,有你这么说话的吗?
“看他妈把你们狂的?真当自己是阎王营了哈!?”
“哼……”石全海冷哼一声。“阎王营?”
“老子就是阎王!”
“好了!!”狄青低吼一声,喝止争吵。
先是看向众将,“涯州军连克交趾、占城,又西征万里,确实是强兵。”
“不过……”
转向石全海,“时逢冬春之交,北地寒潮未退,涯州军毕竟是南兵,初到北疆,也不可妄自尊大!”
对于狄青,石全海自然不敢造次,低头认错。
“狄帅所言极是,末将……狂妄了。”
狄青点了点头,看向众将,“大伙儿不用争……”
“驰援莱州,那是被辽人牵着鼻子走,乃下下之策!!”
“那当如何??”
有人急了,“总不能坐视不理,眼看着莱州覆灭吧?”
……
“是啊,狄帅!莱州虽是辽地,可住的却全是大宋子民啊!”
……
“莫急!”狄青劝住众将,瞪眼看着山河图。
此时此刻,狄汉臣都能听见自己的心跳!!
第一次,作为大宋将领……第一次,他能自己拿主意了。
“就是它了!!”
猛一砸泽州,“辽人声东击西,那咱们就回他个围魏救赵。”
“咱们打泽州!”
那里是集结着大辽所有的主力,举兵攻之,狄青倒要看看,反过来了,耶律洪基救是不救。
“嘶!!!!”众将倒吸一口凉气。
打……打泽州??
疯了!?
就算把六万涯州军算上,古北关倾巢而出,也不过二十一万战兵。与泽州兵力一比,还差了一大截,胜负难料。
而且,最重要的是,那里……可是辽境。
没有圣谕,无文官监军,狄帅要是敢善做主张进兵大辽,就算打赢了,回到大宋,他们所有人也只有死路一条。
“狄帅!!!三思啊!!”
“是啊,元帅,不可鲁莽啊!!”
“元帅,上一次的事情还尚不定论,连番妄动,必招大祸啊……”
……
“呼……”狄汉臣长长的出了一口浊气。
他刚刚犹豫之意就是于此,擅自进兵,别说大宋文人当道,换做哪朝哪代,不是杀头死罪?
……
可是,时代不同了。
探手入怀,请出黄轴锦卷。
“有旨意!”
众将一滞,有旨意??难怪狄帅如此大胆,原来是有圣旨?
可是,不对啊?燕云也好,莱州也罢,距京师千里万里,哪有这么快?
“众将听旨!”
不等众人反应,狄青已经展开圣旨,朗朗诵读。
“制诏……”
“呈天奉命,告宗受身,圣位传始,天皇有命。”
“新帝,赵曙告燕云众将书!!”
……
巴拉巴拉一堆废话,大伙儿没心思听,只等狄青念出一点“干货”。
终于。
……
“燕云守将汉臣听诏……”
说到这里,狄青缓缓放下圣旨,顿了一顿,倒不是不念了,而是后面只有九个字,算就是把狄青的眼珠子挖出来,也会牢牢刻在他的心里。
环视众将,一字一顿,森然默念:
“事急从权,可……”
“先、斩、后、奏!”
……
“先斩后奏!!”
念出这四个字,狄青的老目已经湿了。
第一次!!
大宋第一次可以毫无条件地信任他的武将!!
这是……多么的不容易啊!
……
下首众将,先是默然,随之也和狄帅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