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调教大宋-第3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想着,汴河上一条与富相公错行的槽船吸引了唐奕的主意,因为船头上站的是曹老二。
一拧眉头,这货不是忙着重建阎王营吗?怎么跑这儿来了?
曹老二也看见了唐奕,不等靠岸,就已经扯开嗓门儿嚷起来了。
“大郎,大郎!!”
“正找你呢!!”
“找我?”唐奕一愣。“要钱啊?”
特么他现在最后悔的事儿,就是当初脑子一热,跟杨二哥说,重建阎王营粮饷不设上限。
这帮兄弟是真特么不帮他省啊,花钱如流水,唐百万也快扛不住了。
待曹觉上岸,没等他开口,唐奕已经抢先张嘴了。
“要钱没有,要命不给,你看着办!”
不想,曹老二瞪了唐奕一眼,“谁管你要钱啊?兄弟们是不知道节省的人吗?”
“走!”拉起唐奕就往船上走。“跟我去见一个人!”
唐奕心里还在吐槽,你们特么知道节省?
可是一听去见一个人,立时怔住,“谁啊?”
曹觉却卖起了关子,“你见着不就知道了。”
……
一众朝臣眼睁睁看着大宋的辅政大臣被曹老二给掳走了,却是只得相视苦笑。
唐介调笑道:“先帝要是在世,非后悔不可……”
“瞅瞅,哪有一点位极人臣的样子?”
贾相爷不屑一顾,“所以说,他宁可当个布衣,也不领镇疆王爵。”
“哦?”唐介疑声。“何意?”
贾相爷大乐,“你们真当他是为了安扶朝臣,才卸任王爵,好让你们放心啊?”
“这疯子是受不了官大爵大的束缚,借布衣之名,好继续为所欲为!”
……
……
阎王营的重建,分了两个营址。
轻骑军、步军皆在城中,也就是刚刚空出来的左厢营。
至于铁浮屠的黑骑重装,因为夏尔马的关系,杨怀玉觉得,暂且还是不要露面的比较好,等到将来用时也可出其不意。
所以,黑骑营的营址在老阎王营的旧营地,也就是观澜后山的位置。
为此,兵部特意把观澜后山方圆二十里划为了军事禁区,以防外泄。
此时,曹满江领着一部分老兵在城中训练轻骑步战,而杨怀玉、曹觉则是在老营选拔新的黑骑营。
这一路,怎么问曹老二也不说,唐奕一度以为,难道是辽河口的老兵有人生还!?
可是,细观曹觉的神情,又好像不是。
那会是谁?唐奕猜不出。
“你没见过,但是……一定记得!!”
曹觉只撂下这一句,就不再多说,眼神之中,又好似无限追忆。
……
到了老营,唐奕一阵恍惚,这片营地,却是好久没有这般热闹了。
从各军,还有民间选拔而来的精壮儿郎让老营重新有了人味儿,让唐奕不由得想起阎王营第一次在这里集结的情形。
点将台上,杨怀玉、秀才这些老兵都在。
等到唐奕到了近前,杨怀玉不由分说,攥着唐奕的胳膊指向一处。
“你看那儿!!!”
唐奕顺其所指望去……
只见一个个新嫩的面孔之中,有一青年十分显眼,身长九尺,轮廓粗犷,却是面白如玉,眉眼间英气袭人,一身小校鳞甲把整个人衬托得威武、霸气。
……
看着那张……已经印在灵魂最深处的脸,唐奕整个人怔在那里,心跳都漏了一拍。
砰,跳下将台,朝那小校行去。
行至其身边,唐奕想张嘴,却是卡在那里,不敢问出一句。
那青年也发现了唐奕的异样,清澈的眼睛带着与生俱来的凶猛,瞪着唐奕。
“你也是新丁?”
唐奕不答,眼有湿气。
良久,终问出口:“你叫……什么名字!?”
小校抱拳施礼:“本将……”
“申屠昊。”
“敢问壮士大名!?”
“哈……”
“哈哈哈哈!!!”
唐奕眼中带泪,被这白面巨汉逗的哈哈大乐,一拳砸在申屠昊胸口。
“申屠这黑厮……怎么生出你这么个白净儿子!?”
……
第925章 倒霉的王韶
命运就像一个环,兜兜转转,又回到了原点。
阎王营在这片老营区崛起,又在这片老营区重建。
而黑骑营送走了那位黑脸巨汉,又让他的儿子接过了传承。
……
这些年,阎王营走南闯北,唐奕也是奔波劳碌。
虽然老兵们都会往申屠老家去信,或是捎去一些财物,可是,申屠的儿子倒是谁也没见过。
没想到,小申屠和老申屠长的这么像,更没想到……
居然是个白的!
……
“知道你爹当年做过些什么吗?”
看着眼前的申屠昊,唐奕百感交集。
既对申屠的儿子也来阎王营有些于心不忍,又万分欣慰,黑骑营终究烙上了申屠的烙印。
“知道。”申屠昊诚然回答。
现在,他已经知道站在他面前的,就是唐子浩。
“古北关外,大败辽军!”
“不错!!”唐奕重重头。“五百骑力战二十万辽军,一战定燕云。”
“这就是你爹的丰功伟绩,这就是黑骑营的不灭神话!”
“知道。”申屠昊面色潮红。“所以……我来黑骑,我来接他的班!”
“好!”唐奕拍了拍申屠昊的肩膀。
“是阎王营的种!”
说完这话,眼眉一挑,破啼为笑。
“可是,你爹黑的掉渣,你怎么这么白啊?”
“嘿……”申屠昊憨憨的一笑,想极了老申屠。“随俺娘。”
“哈……”唐奕大乐。
黑骑营有好传承,他应该高兴;申屠鸣良的儿子如此出息,他更应该高兴。
“家里有什么难处,可随时来找我。”
说完,离开申屠昊,转身回到将台。
“你们从哪儿把这小子挖出来的?”
杨怀玉大乐,“怎么样?像吗?”
“像!!真像!”
杨怀玉也瞅着远处的小申屠,“这小子自己非要来。”
“挺好!”唐奕点着头。
“黑骑营就应该姓申屠!”
……
……
“对了。”杨怀玉转过话头儿。“和你商量个事儿。”
“啥事儿?”唐奕一愣,不会又要钱吧?
杨怀玉看着场中刚刚集结的新营道:“铁浮屠暂时就留在京中受训。”
“可是轻骑和步军那边……我想拉到辽河口去。”
“啊!?”唐奕瞪圆了眼睛。“你也太急了吧?”
现在就要去辽河口?看来,杨怀玉是等不及要为老阎王营的兄弟们报仇了。
“咱不是说好了的,半年吗?”
“起码你也得训上半年,才勉强可堪一战吧?”
……
杨怀玉摇头,“阎王营从来不是训出来的,而是打出来的!”
看向唐奕,“只有到辽河口,只有到战场上,我才能更快的拉起一支新的阎王营。”
“可是……”唐变不太愿意。
轻骑和步军那边也是刚刚完成筛选,这就拉出去,他怕出事儿。
“放心!”杨怀玉宽慰道。“虽是刚刚成军,可大多数都是禁军老兵,就算没训过,也不至于抓瞎。”
“再说了……”
“拉到辽河口,不代表过去就开战。我需要的是一个气氛,一个离战场最近的气氛。”
“没有绝对把握,是不会冒然出战的。”
“……”
唐奕没话说了。
他倒想再劝劝,可是,他也知道,杨怀玉去意已决,劝不住的。
“也好。”终还是点了头。
“不过,你答应我,今年夏秋不可北进!”
“来年开春,阎王营形成战力,随你怎么折腾。”
“行!”杨怀玉应下。“放心,你二哥我不是莽夫。”
“好吧!”唐奕叹了口气。“那回头与范师父和老贾商量一下,奏请陛下,给你下出蕃调令。”
……
“对了……”
唐奕似是想起什么,“给你配个文臣,行不行?”
“嗯?”杨怀玉一皱眉,什么意思?要给他配监军?
“你别多想,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唐奕急忙解释。
“不是监军,最多算是个……‘老妈子’。”
“军事决断还是你说了算,让他只管吃喝拉撒,后勤军绩。”
杨怀玉稍有缓和,却还是不太乐意,“好端端的,放这么个人来干什么?”
只见唐奕面色一苦,“就当帮我的忙了,算是军制改良的小试之举。”
“哦。”杨怀玉终于释怀。“那行吧!”
“不过,丑话说在前面,软软趴趴、指手画脚的,你趁早省了,小心我给你打回去!”
“放心!”唐奕大乐。“肯定选一个比你还血性的!”
“嗯?”杨怀玉一挑眉头,听出点不一样来。
“原来你是给你的那些门生安排的啊?”
比他还血性的文人他还真不奢望,不过,和他差不多血性的倒是知道不少,就是观澜的生土匪呗。
“那行!”杨怀玉脸上见了笑模样。
观澜匪帮的人他大多都认识,相处起来比较容易。
“要不我自己选一个得了。”
“谁啊?”
“王韶,王子纯。”杨怀玉点了将。“我看那小子不错。”
“别啊!”唐奕立时哭丧个脸。
你特么也挺会挑的,一下就把最好的给划拉过去了。
“我有别的用处。”
王韶抓了六年的土匪,办了六年的侦缉,政绩斐然,名声在外,那是朝廷下一步重点培养的对象。
唐奕也打算让他继续干律刑,将来说不定当个司法部长、公安部长啥的。
“不行!”杨怀玉还来劲了。“就要王子纯!”
“否则啊,别人我还不要了呢!”
“……”
唐奕一阵无语,恨不得抽自己个大嘴巴。
你说我多这个嘴干嘛?将来事情定下来了,直接往里塞就得了,还用跟他商量?
现在可好,让这孙子和自己拿价。
“好吧,那等王子纯进京……我商量商量……”
“不过,你别抱太大希望哈!”
王韶在观澜的时候成绩不是最好的,却是这六年间政绩最好的。好不容易回京,却发配到军中,说不过去啊!
……
王韶要是知道,就因为唐奕多了句嘴,他这个“大宋好政委”算是没跑了,估计要和唐奕拼命。
……
……
“还有一个私事儿。”
坑了王韶,唐奕又想起另一件事儿,就着今天的机会,也就都说了。
“私事?”杨怀玉笑了,唐奕有私事求他?那可新鲜了。
“不会是弟妹家里的私事儿吧?”
只见唐奕竖起一个大拇指,“兄弟,真是兄弟!一下就猜着了。”
他现在还能有什么私事需要求人,求的还是杨怀玉?除了阎王营要去了辽河口,离辽阳比较近,好像也没别的了。
“到了辽河口,如果方便的话,争取和萧家取得联系。”
杨怀玉没有马上答应,而是发问道:“辽阳现在是什么情况?”
“还能什么情况?”
“大辽在渤海一撤,辽阳就成了孤城。”
“现在完颜乌骨乃的儿子死在了大宋,议和已经不可能了。他唯一的出路,就是想办法和大辽议和。”
“那不正好吗?”杨怀玉不解,他想议和,辽阳之围自解啊!
“不是。”唐奕摇着头。“他想议和,手里得有筹码。”
“哦。”杨怀玉明白了。“辽阳就是他的筹码。”
让唐奕这么一说,辽阳比以前更加危险了。五国部会继续围困辽阳,甚至打下辽阳,直到和大辽和谈之后。
“好吧,我想想办法。”杨怀玉应下。
“唉……”眼睛一斜,瞅着唐奕,脸上来泛起一丝调笑。
“你说,要是我大宋把辽阳打下来了?那辽阳是不是就成大宋的了?”
“别!!”唐奕吓的一哆嗦。
“你省省吧,打下来是累赘。”
“呵呵。”杨怀玉闻言干笑两声。“到底是累赘,还是回去和娘子没法交待啊?”
“你!!”唐奕僵在那里,指着杨怀玉半天没说话。
“是不是兄弟?别闹!”
……
说完,自己都觉得说服力不够,茫然看向远处,坦白道:“有一点点,确实是这个原因。”
唐奕心里其实是有点愧对萧家,当初忽悠萧家上了他的贼船,那可是拿大辽的皇位做的饵。
可是,十年过去了,不但皇位没给萧家谋来,反倒因为他,萧家被耶律洪基边缘化了,混的还不如突吉台和纳其耶两部。
这些年,不但萧惠、萧英两兄弟无缘大辽核心,连萧欣、萧誉这两颗新星也赋闲无为。
对此,萧家越是不提,越是没有一句埋怨,唐奕越是愧疚。
现在,要真的连老窝都给人家占了……
有点太不仗义了。
……
当然,对萧家的愧疚,这也只是一点点原因之一,更多的……
“二哥啊!”唐奕轻声道。“大宋不能像拿燕云一样耍流氓了。”
“什么意思?”
唐奕苦笑,“万万双眼睛看着咱呢,这天下千百个城邦看着大宋呢。”
“有些事……就没法再为所欲为了。”
大宋要开始经营“国际形像”了。
这看似无用,却意义深远的东西,将来会影响很多事。
……
“那行吧!”杨怀玉一叹。“咱就给弟妹一个面子,放辽阳一马!”
唐奕瞪了他一眼,“后天要为先帝宗庙请谥,还有事忙,先走了!”
“你看看……”杨怀玉起着哄。“走什么啊?”
“怕老婆又不丢人!”
“那什么,弟妹有什么要往家里捎的书信没有?为兄帮你一并带过去。”
……
“滚!!”
第926章 誓碑
请谥宗庙,依旧是大丧礼节的其中一环,意为把先帝谥号上请祖宗祈求天允。
当然,赵家祖宗不可能张嘴说行还是不行,且谥号已经是朝议过的,其实就是走个过场。
……
这一天,赵室宗亲加上文武百官尽聚宗庙,请谥宗上。
唐奕作为辅政大臣,又是驸马,自然站在靠前的位置,仅次赵姓宗亲之后。
可是说实话,唐奕的心思根本就没在烧香焚表、磕头下拜这些礼数之上,眼神儿一个劲儿的往后殿飘。
……
虽然来赵氏宗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但怎么说也是个外臣,寝殿可是从来没进去过的。
当然,那里面也没什么好看的,倒是有个“传说”一直勾着唐奕的好奇心。
话说,太祖曾立一誓碑于宗庙寝殿的密室之中,上书三律被两宋皇帝奉为“天条”。
一曰:“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内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
二曰:“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
三曰:“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
此誓碑在后世传的沸沸扬扬,有信其真者,亦有生疑不屑之辈,谁也说不清到底有没有这块碑。
唐奕好不容易身在北宋,他也好奇到底有没有这玩意。
如果有,是不是真写的就是这三句?
不过,要是真的有……
“啧啧啧……”不得不说,赵匡胤绝对是个自虐狂。
为了江山社稷,这位爷也是拼了,特么他一句话弄的两宋三百年的皇帝差点没让文人气死。
好不容易把繁文俗礼熬完了,群臣告退,唐奕也随着大流儿往出走。
不想,曹太后出声叫住唐奕,“大郎,且留步!”
唐奕不敢怠慢,“太后,还有何吩咐?”
曹太后抿然一笑,似有深意,“陛下要在太庙用斋,子浩可同食!”
百官们听的直砸吧嘴,心道,当官当到唐奕这个份儿上也是没谁了,小皇帝连吃个饭都想着他,而且还是太后亲自请,这等殊荣无出其右。
而唐奕却是另一番计较,祭祖这么大的日子,没事儿吃哪门子饭,估计是有事儿。
也不矫情,随赵曙和曹太后留了下来。
而接下来,可把唐奕乐坏了。
这吃饭不在偏殿,而是把地点设在了后殿寝宫。
一进去,唐奕这眼神儿就不老实了,四下扫看,就想找找哪有暗门。
可是,哪那么好找?与平常宫殿别无二致,屁都看不出来。
悻悻然暗道:本就是个传说,估计是没有吧!
收拾心情肃立一旁,等着曹太后先张嘴,看看到底是什么事儿非得今天说。
……
可是等了半天,曹太后就是不开口。
斋菜都上齐了,老太后就领着赵曙在一旁站着,不入席,亦不说话。
这时候,唐奕终于感觉到有一丝不对。
因为此时,侍奉左右的内侍宫人都出去了,寝殿之中只剩唐奕、赵曙和曹太后三人。
唐奕有点生疑,主动开口:“陛下、太后,这是有什么要紧的事吗?”
曹太后点头,确有要事,需大郎在场。
“?”
唐奕一脑门问号,只见曹太后终于向殿外一声招呼,应声进来一个老大监。
唐奕细看,竟从未见过。看那龙钟老态,应该比李秉臣的岁数还大。
“见过陛下!老奴见过太后,见过唐贤士!”
唐奕有点懵,看向曹太后和赵曙。
但闻太后为其解惑,“这是钱大官,专司太庙寝殿看护扫洗。”
环指大殿,“已经守护这寝殿近七十年了!”
“……”唐奕心里咯噔一声。
七十年,专思“守护”?且太后言语之恭敬,已经超出了一个普通扫洗太监的程度。
难道……
唐奕下意识扫视着大殿,这里面还真有什么秘密?
……
……
另一边,曹太后并没有让唐奕疑惑太久,介绍过钱老大监,就从赵曙胸前贴身处取出一把钥匙交到钱老大监手中。
“有劳大官了!”
“太后客气,此为老奴本分。”
说罢,行至龙榻一侧,书格外,老佝偻的身躯挡着,咔咔两声脆响,书格应声左右分开,露出一密室。
隐隐约约可见密室正中立有一物,金丝大绸蒙着,看不清真容。
但是,依形状来看,不难猜,应该是一块碑。
……
唐奕都特么看傻了,要不是曹太后和赵曙都在这儿,他定会脱口惊呼:“还真特么有啊!?”
没错,真有!此乃赵室皇族之绝密所在,非新旧帝君交叠之际不可一观。平时则由不识字的内侍大监专司守护,世代相传。
但是,那块黄绸盖头的石碑上到底写了些什么,却是只有掀开来看看才知道了。
“子浩,陪官家进去吧!”曹太后的声音把唐奕从震惊之中拉了回来。
“啊……啊?”唐奕茫然一疑。“我?”
“对,你!”
曹太后淡然笑道:“这是先帝的临终遗命,让你陪着曙儿一起观瞻誓碑。”
“赵祯遗命?”
唐奕一滞,猛然想起,赵祯临终之前确实说过一些奇奇怪怪的话。
“我……”
下意识向前迈了一步,可是唐奕随之又停下来了。
那上面写的什么?真的是那三条吗?
唐奕好奇,可是好奇之余,他也是清醒的。
那是只有皇帝才能看的誓碑,可能连曹太后都不知道上面到底写的是什么,他唐奕有资格看吗?
即使赵祯给了他这个资格,那他能看吗?
在朝堂混迹这么多年,唐奕唯一认定的真理就是:这天下间没有不透风的墙!
他今天只要进去了,早晚会被别人知道。
一段只有皇帝才能看的碑文让他这个臣子看了,合适吗?
会带来多少麻烦?有必要吗?
没有!!
想到此处,唐奕停了下来,潸然一笑,“奕终于明白先帝临终之时那句话的含义了。”
曹太后一疑,“先帝说了什么?”
“先帝说,让奕放心大胆的辅佐陛下,若有疑虑,有机会陪陛下入太庙一观,自然明白。”
看着密室之中黄绸裹身的石碑,唐奕露出一丝苦笑,“现在奕终于明白了,连太祖誓碑都不隐瞒于奕,奕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呢?”
一旁的曹太后被唐奕几言触动心思,想到赵祯,面有哀戚,“先帝……是把子浩当亲子一般看待的。”
“嗯……”唐奕由衷点头。
一个皇帝能做到如此坦诚,他还有什么不放心?
一个臣子能得到如此信任,他还有什么不知足?
淡笑着看向赵曙,“陛下,进去吧!”
赵曙一歪头,“姐夫先请。”
“不。”唐奕决然摇头。“我就不进了。”
“为何?”赵曙不解。“这可是先皇遗命,姐夫不能违抗的。”
“呵……”唐奕轻笑。“先皇遗命是让你姐夫我安心辅国,再不顾忌,踏踏实实为大宋谋福。”
“既然我已经安心了,又何必坏了祖宗规矩呢?”
“陛下独自进去便是。”
赵曙一阵茫然,不确定地看了看钱大官,又把目光定格在母后身上。
他是拿不准,要不要听姐夫的。
而钱大官也好,曹太后也罢,此时看唐奕的眼神尽是感激。
唐奕不入室观碑,在他们看来。更多的却是为赵曙着想。
没办法,先帝遗命,让唐奕陪赵曙观碑,曹太后也好,钱大官也罢,必须从命。
但是,一个连观瞻祖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