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调教大宋-第3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实话,也是苦了这些官员了,小正太赵曙一句话,这帮“老人家”就溜溜在这儿站了一宿。没冻硬,估计也快站晕了。
  不过,唐奕此时想的却不是这些。见大大小小的文武都在,唐奕生出一丝欣慰。
  单此一件,足见赵曙那个小正太对朝堂的掌控能力已非等闲。就算没有他唐奕,赵曙已然足以执掌大局了。
  ……
  “恭贺镇疆王殿下,开疆荡寇,荣归京师……”
  “恭贺……”
  “恭贺……”
  唐奕还没到近前,一声声的贺封之声、鞠揖之礼,已经声声入耳了。
  是不是真心的另说,不定在心里怎么骂唐奕呢,这孙子可算出来了。
  “哈哈哈……”唐奕丝毫不感压力,大笑应下。
  虚扶一计,“众位同僚,不必多礼。”
  “祝贺的话且等到朝上再说,现在嘛……”
  “现在咱们还是快些登舟返京,面见官家吧?”
  大伙儿一听,算你识相。
  上了船,最起码能坐下来歇歇脚,况且早些上朝,早些完事儿,也好早些回家补觉。
  也不磨叽,文武百官随着唐奕直扑码头,只等登舟返京,上朝齐贺一番也好交差,倒是人群之中的韩琦打着另外的主意。
  上船之时,特意选了与唐奕同船,趁着唐奕在甲板上吹风的工夫,韩瘸子恰时地靠了过去。
  “子浩,多年不见,别来无恙啊?”
  唐奕一看是韩瘸子,不由淡笑,“原来是韩相公,此次回京,倒是与韩相错过了。”
  确实错过了,韩琦回京入职的时候,唐奕已经带兵出征了,这也是韩瘸子此番主动找上唐奕的原因。
  此时可没有什么魏国公,亦没有什么汝南王府,唐子浩是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
  而且,太祖誓碑一出,很可能他的子孙后代都是万万人之上,韩家想在京中立足,又怎能不来拜一拜山头呢?
  唐奕也是这么想的,可惜在他看来,完全没这个必要。
  “韩相公!”
  唐奕开门见山,两人没有交情,也没必要客套,生套交情。
  “过住的恩怨,你我已经了了。”看了眼韩琦的断腿。“只要韩相公不计较,奕也非斤斤计较之人。”
  “此番韩相回朝,官家看中的也是韩相的能力,而非别的什么。”
  “所以……”唐奕顿了顿,面色平淡。
  “韩相大可不必惴惴难安,只要把差事办好,一切都好说。”
  ……
  唐奕已经说的再直白不过,好好工作,别的事别想,也不用来我这儿拜山头。
  可惜,唐奕想错了。
  韩瘸子确实是来拜山头儿的,可是韩琦就是韩琦,他可没打算低声下气的跪舔。
  唐奕这般态度,韩瘸子那股子文人的骄傲上来了,反道有点不高兴了。
  面色微冷,道:“当好差乃琦之本职,不论现在,还是从前,琦都问心无愧。”
  也下意识看了眼自己的断腿,补了一句,“包括被子浩打断腿的那个时候。”
  “是啊!”唐奕欣慰一笑,长叹出声。
  欣赏着黎明时分的江岸,“这也是这个时代可爱的地方啊!”
  “嗯?”韩琦一怔,不知唐奕哪里来的感慨。
  唐奕也不看他,继续道:“世人都说我是唐疯子,疯起来不管不顾,六亲不认。”
  “可是,韩相可曾想过,奕为何二十年间,未对一个敌人痛下杀手?”
  “这……”
  韩琦细心一想,恍然若失,好像还真是哈?
  唐奕这二十多年,不管朝争、党斗到何种地步,却是当真没杀过一个文人,至少没杀宋人。
  “为何?”
  “因为……还有救!”
  唐奕转过头来,微笑依旧,“大宋确实有很多问题,文人、政敌也确实有可恨之处。可是,幸好大家都还有底限。”
  在唐奕心中,大宋虽然也种种弊病,文人虽然也有肮脏之处。可是,最少他们还记住自己读的圣贤书,最少在党斗之余,没有忘了本分。
  说白了,韩琦也好,王安石也罢,包括曾经的贾昌朝、魏国公、汝南王,他们是都可恨。
  可是,他们见利忘义,他们不择手段,他们想过迫害政敌,想过里通外国,却从来没把民生、百姓当做筹码,更没有为了自己的利益草菅人命。
  这也是唐奕爱大宋,愿意为大宋奔波二十年的原因所在。
  用杜衍临终前的那句话来说,就是——值得。
  “有底线,就还有救。”
  “……”韩琦一阵默然。
  说实话,他不喜欢唐奕这么说话。
  可能是自己几经异主、逐利钻营的本性与唐奕所说的底线有些相悖,正好被唐奕的话语刺痛。
  他更不喜欢唐奕这副高高在上,有若圣人一般的“虚伪”。
  “人……”
  “除了圣贤意志,还有别的。”
  “哦?”唐奕玩味地看着韩琦,有些不明白,他何故突然冒出这么一句。
  只闻韩琦道:“人不光有信念,还有柴米油盐、喜怒哀乐,有七情六欲,有自己……”
  “所以呢?”
  “所以?”韩琦反笑,看向唐奕的眼神极尽嘲讽。
  “子浩所说的‘有救’、‘值得’,那是圣人的教诲,是书中的大义,太高尚,也太遥远了。”
  “琦自庆历之后就明白了一个道理:圣人大义,救得了国,却救不了己。”
  “否则希文、永叔、师鲁,还有我,又怎会被先帝如棋子般抛弃,流落江湖呢?”
  “而连自己都救不了,又何谈救国?”
  “这二十年间,琦一直在救己,又怎有闲暇救国?”
  “子浩的大义,呵呵……”
  说到此处,韩琦讪笑出声,“不过是胜利者的炫耀罢了!”
  不给唐奕反驳的机会,继续道:“子浩看似大义无边,看似无私无畏,那是因为子浩一直在赢!”
  “你说你不爱钱,可是观澜之势席卷天下,你唐子浩不一样是天下富首?”
  “你说你为国无私,可是放眼朝堂,不尽是你唐子浩的党羽遮天?”
  “你说你不爱权,可是卸了王爵又当怎样?不还是权倾天下,只手遮天?”
  “你说你为了先帝鞠躬尽瘁,可是誓碑在那里立着,你唐家与天子平坐,世世代代位极人臣,不一样是最大的得利之人?”
  “正因为你一直在赢,你才可以大言不惭地嘲弄我们这些失败者,子浩又何必装出一副让琦都觉得虚伪的嘴脸呢?”
  没错,在韩琦眼中,唐奕就是虚伪,而且是虚伪至极。
  口口生生说什么都不要,却已经什么都得到了。
  不但得到了,还劝别人放弃,这不是虚伪,又是什么?
  “……”
  唐奕一阵默然,但却没有半点生怒之意。相反,他甚至有点喜欢这样的韩琦。至少,他说的是心里话。
  突兀发问:“那韩相公想过没有,奕为什么一直在赢?”
  “……”这回轮到韩琦无言以对了。
  “为什么一直在赢?”
  他实在不想承认,因为唐奕比他聪明,比他强。
  可惜,这是事实。
  “不得说,以子浩之才,当今世上还没有谁能从子浩手中争得一胜。”
  “非也。”唐奕摇头否认。
  “论才华,当世之中,奕算不得顶尖。”
  “那是为何?”
  唐奕没有马上回答,而是似有追忆。
  “记得当年,随范师入京的时候,在马车上我师徒二人曾讨论过一句先人警句,也许……那就是我一直赢的原因吧?”
  “哦?”韩琦更是好奇。“什么先人警句?”
  “有求皆苦……无欲则刚!”
  直视韩琦,“韩相所说的那些人欲,奕皆视若无物,所以我才能一直赢!”
  转过身去,欲回舱中。
  临入舱之前,又丢给韩琦一句:“我与韩相不是一种人,韩相也永远不懂我的‘虚伪’。”
  “不过,奕倒是可以再做一次虚伪的人给韩相公看看,但愿韩相有所领悟,也做一个虚伪的人。”
  ……
  韩琦定在那里,面皮发烫。
  唐奕的话等于是明着告诉他,咱们俩不是一个档次。
  此时,韩瘸子还真是满怀期待,他倒要看看,看看唐奕到底要如何让他刮目相看。


第994章 还万民一个大宋
  “姐夫,你别走了……”
  赵曙这回有点坏,更是有点狠。
  趁着唐奕没回来,机关算尽,就是不想让这个姐夫撂挑子。
  可是,当唐奕于早朝之前进宫,四目相对之时小正太立马又怂了,几乎是哀求着唐奕。
  “你走了,我可怎么办啊?”
  对此,唐奕只是淡笑,并未因赵曙的那些作为而恼火。
  “怎么,陛下在害怕?”
  只见赵曙一拍大腿,全无皇帝之尊,“我肯定害怕啊!”
  “这么大一个天下,那么多花花肠子满肚囊的文臣,我……我哪里管得了啊?”
  “管得了的。”唐奕笑容依旧和声安慰。
  “其实,你要是不把太祖誓碑搬不出来,不下旨封我的王,不把群臣叫到观澜去堵我的家门,我反难有点不放心。”
  “可现在,我倒是可以安心的走了。”
  “为什么啊!?”赵曙都快哭了。“朕把祖宗碑都搬出来的,那你也别走了呗。”
  “至少别现在就走,十年,十年可好?”
  “再帮朕十年,十年之后,朕绝不拦着!”
  十年……?
  唐奕心下苦笑,我哪里还呆得上十年啊!再呆十年,那特么就真出大事儿了。
  不接十年之请,而是道:“因为陛下已经是一个好皇帝了。”
  “啊?”赵曙拧眉。“朕可不是好皇帝,比起先皇,比起姐夫,朕差远了啊。”
  “不。”唐奕摇头否定。“相信自己,你已经是一个好皇帝了,至少可以胜任当下。”
  赵曙闻言,一下怔住,“真……真的?”
  “真的!”
  一边肯定,一边行至赵曙身前,诚肯地看着他。
  “相信自己,相信你的臣子,相信你的百姓,一定会让大宋更好!”
  “况且,我就在涯州,还有曹太后,更有贾相、文相这些能臣相佐,陛下一定可以把大宋治理好的。”
  话说到这个份儿上,赵曙知道,他已经拦不住这个姐夫了。
  好在唐奕说到了点子上,他就在涯州,必非再也不理朝政,真有什么事依旧可以为他分忧。
  可是依旧心有不甘,尚有一丝不情不愿,眼珠一转。“一定要走吗?”
  “一定!”
  “唉!!!”赵曙一阵烦闷。“早知依然是这个结果,那我就不颁那道旨了啊!”
  “现在不上不下,姐夫总不能让朕把旨意收回来吧?”
  “要不……姐夫接了旨意?等过一段,就一段……”
  “到时再走,朕也好有个台阶嘛。”
  “哈哈!”唐奕被赵曙的话,和那副可怜相弄得大乐。
  “你少来!你姐夫我是那么好骗的吗?”
  还想跟老子玩迂回战术?想的美。
  ……
  赵曙见心思又被唐奕拆穿,颇有几分无奈。
  只得道:“姐夫不是要改儒吗?不是要把进取之心烙印在万民心上吗?”
  “如今大宋虽然富强,可亦如姐夫时常说的,这只是一时之强,非要精气神都变了,才可保大宋永昌。”
  “可如今……”
  “如今永昌尚且没影,怎么姐夫你倒先生退意了?留下朕一人,如何办得到?”
  唐奕笑了,笑得有些高深。
  “别急,姐夫临走之前,尚有一宝留于陛下。”
  “什么宝?”
  唐奕笑意更浓,“先别问什么宝,我只问陛下一句,陛下信得过你姐夫吗?”
  “当然信得过!”
  赵曙心说,要是信不过,还死皮赖脸的不让你走做甚。
  “那就好。”唐奕欣慰点头。
  “陛下只要记住一句,奕不会害你,更不会辜负先帝。”
  说完,让出殿门。
  “走吧,百官已经等不及了。”
  “好吧!”
  赵曙心知大势已成,唐奕是无论如何也留不住了。不过,心下却甚是好奇,姐夫会留给他下一个什么宝呢?
  “传朕旨意,紫宸殿升朝。”
  “不!”唐奕闻赵曙要紫宸殿升朝,立时否定。
  “直接去宗庙吧,也省了麻烦。”
  “啊!?”赵曙又傻眼了。
  既然非要走,那宗庙前的那块誓碑避还避不及,怎么还往上凑呢?
  不过,唐奕既然这么说了,赵曙自然应允。
  在他来说,巴不得唐奕站在誓碑之前,迫于先帝起誓立碑之志,而不好意思说走了呢。
  ……
  百官在漏院待朝,等了半天,最后等来了一个宗庙见驾。
  心说,这也是新鲜了,为了这个唐子浩,赵家两代皇帝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
  老皇帝把对唐子浩的恩宠刻在了誓碑上,小皇帝则是把宗族秘事公诸于众。
  唐奕这厮,不但封了王,保了子孙万代,这回怕是又要在誓碑之前受官家赏赐,荣耀无双了。
  更有羡慕嫉妒恨的臣子琢磨:
  唐子浩这是没死啊,照这么发展下去,等他归西的那天,还不得直接就入位宗庙了??
  可是话说回来,羡慕嫉妒恨又有何用,谁让这厮就是这么妖孽呢?
  看看这些年唐奕立下的功,随便挑出一件就是功盖当代,加在一起更是空前绝后。
  可以很负责人地说,前无古人了。至于后有没有来者……那也不太可能了。
  此时,百官到了宗庙前,心里都盘算着一会儿说点什么吉祥话儿应景。
  毕竟唐奕只有三十八岁,未来很长一段时间,这朝堂之上的每一个人都要仰仗他的鼻息了。
  没看连韩瘸子都改了性子,一早就爬上了唐奕的船,奉承了一路吗?
  正搜肠刮肚地琢磨着怎么赶上下一波马屁,但见羽卫仪仗开路,皇驾威严而至。
  至于今日之主角唐奕,自然是与官家并行,在仪卫的拱卫之下,甚是威风。
  众人一抖衣袖,整冠缅襟正要下拜官家,下拜镇疆王,哪成想,那唐子浩甚是托大,连官家都晾到了一边,抢先一步开口。
  “礼就免了,早朝之前,奕有几句话,要与陛下,与众僚,与万民,诉说。”
  得,大伙儿一翻白眼,心说,你是主角,你最大!
  这是把官家都给挤下去了,上朝之前得他先说几句,那就说吧!
  百官竖起耳朵,只等唐奕“训话”。
  而唐奕那边,先是好好地看了看那块立于宗庙之前的誓碑,好好看了看誓碑上那几行几乎决定了大宋命运的誓言,一张嘴,就把众人吓得不轻。
  “老子……不想跟你们玩了!”
  “……”
  “……”
  “……”
  全声寂静,鸦雀无声,连曹国舅、范仲俺这些早有准备的人,都是无语望天。
  这的确很唐奕,走也得走得疯狂啊!
  百官更是木然:不,不跟我们玩了是什么意思?
  韩琦更是瞪着眼珠子一脸的见鬼,脑子里都是刚刚在船上唐奕说的那句——“咱们不是一路人”。
  “怎么?”唐奕玩味地看着每一个人的表情,玩味地看着他们的茫然。
  “听不清?”
  “那我再说一遍!”
  “我折腾够了,要走了,今日来与诸位话别。”
  “……”
  “……”
  群臣依旧茫然,依旧有点找不着北。
  心说,这闹的是哪一出?如日中天之时,你说你不玩了?要走了?来和大伙儿道个别?谁信啊?
  唐奕似乎也看出了众人的疑问,“不明白吧?”
  一边说,一边在宗庙前的石阶上坐了下来。
  歪着身子,俯视群臣,颇有几分自在。
  “不明白没关系,奕来告诉你们为什么。”
  “二十多年前,奕受恩师感召,生出兴宋之志。幸得先帝抬爱,方有今日之功。”
  “放眼望去,大宋吏治清明,军武齐备,万民安乐,当年兴宋救亡之宏愿亦已达成。”
  “你们说,对吗?”
  “对……”群臣附和,无有杂论。
  毕竟唐奕说的是事实,无可反驳。
  韩琦更道:“子浩之功,万书难表,却为我等凯模。所言之盛世,亦无浮夸。”
  “呵呵。”不想唐奕一声苦笑。
  “可我却觉得不对。”
  “因为医宋之举还有最重要的一项痼疾未除,诸位可知是何顽疾?”
  不等群臣做答,唐奕已经给出了答案。
  “那就是我!”
  “你!”
  “你们!”
  说到这里,唐奕眼神犀利了起来。
  “还是不明白吗?”
  “好,那奕就把话说的再直白些!”
  一指誓碑,“太祖深知唐末之乱武祸天下之苦,遂立此碑,以表以文治世,以德服民之决心!”
  “后先帝又加一句,乃全信唐奕,托付家国之诚意。”
  “太祖、先帝之德行、志愿尽附于碑文之上。”
  “可是,此举虽可铭志,却也留疾。”
  唐奕站了起来,行至众臣面前,“不杀士大夫,固然可免唐末之祸,却也造就了文高武低、儒弱不堪的大宋!”
  “造就了,只放不杀、死罪不加身的骄横文人!”
  “而先帝这一句世代辅政、百罪皆恕,又把我唐奕超脱于法王之外。”
  “试问,有这样的特权之臣,有这样的特权之家,这天下!!还有何公平!?”
  “这天下!!”
  “还有何长治久安!?”
  “这天下!!”
  “又还有何祛疾救患的意义!?”
  “所以……”
  说到这里,唐奕深吸一口气,转身面向宗庙高揖大礼,长袖落地。
  “赵氏宗祖在上,逆臣唐奕受帝命革新除弊初有成效,不辱先帝所托。”
  “然,万事俱备只欠一病未祛。”
  “今!!!”
  “得罪了!”
  说到这里,唐奕猛的直起身子,一把夺过仪仗侍卫手中的金瓜长锤。
  “让这碑!!”
  “与这弊宋!!”
  “一同去了吧!!”
  ……
  “子浩不可!!”
  “不要!!”
  百官大惊,可是为时已晚。
  只见唐奕抡圆了膀子,金瓜高举,划着一条弧线直落而下。
  砰!
  咔!!!
  唐奕这一锤力道十足,百年誓碑应声而裂,碎成数块。
  太祖不杀士大夫之誓言,先帝赵祯托唐家辅政之遗命……一同破碎!
  “唐子浩!!你疯了!!”
  “唐子浩!!你好狂!!”
  “唐子浩!!你大胆!!”
  众臣彻底炸窝了,特么你砸了碑不要紧,大伙儿的保命符也让你给砸了啊!
  若非是宗庙之前,赵氏祖宗之侧,一众文臣跟唐奕拼命的心都有了。
  唯独贾昌朝,猛然一声高唱,盖过所有嘈杂。
  “砸、的、好!!”
  见群臣呆愣地看着自己,贾相爷出前几步,来到人前。
  “怎么!?怕了吗!?”
  “怕死于王法!?怕这破誓之后的杀意落到自己头上!?”
  “哼!”贾相爷冷哼一声。“利己小人,枉读圣书!!”
  “你!!”群臣哑然,一句反驳之言也说不出来。
  老贾直戳痛处,可谓一针见血。
  说白了,身正不怕影子斜,没有龌龊,谁还怕死罪加身?
  唐奕则是看都不看一眼众臣,砸碑也只不过是个开始,只不过是给文官的头上悬起一把法剑。
  行至赵曙身侧,郑重地看着赵曙。
  “奕再问陛下一次。”
  “姐夫尽管直言。”
  赵曙一边不着痕迹地给唐奕比了一个大拇指,一边道:“姐夫有什么问什么。”
  砸的好!他也觉得砸的好。
  大宋的文人,确实被惯坏了。
  可惜,赵曙哪里知道,唐奕今天不光要革了文人的命,还人革了他皇帝的命。
  “姐夫要问什么?”
  唐奕肃然,“还是刚刚的那句,你相信我吗?”
  “相信!”
  “你相信你的子孙后代吗?”
  “相信!”
  “好!!”
  高喝一声,再次转向宗庙,扑通!竟直直的跪了下去。
  “先帝有灵、列祖在上!”
  “今奕,携二十年拓土万里之功,冒当朝天子之名,请祖宗见证!”
  “……”
  “……”
  本来乱作一团的群臣猛然一肃,这疯子还要干什么?还冒天子之名,请祖宗见证?特么砸了誓碑,他还能弄出什么幺蛾子?
  此时,皇城大内、宗庙大殿唯唐奕之音,回荡天地。
  “我华夏大地,王朝往复,千年更迭……”
  “凡初定天下,创世新朝者,大多律已、自醒、知民知政。”
  “凡太平盛年,守业固国者,大多娇奢懒滞,不知先人之苦心也。”
  “凡末世败朝、迟暮无终者,大多昏庸无度,不知民苦也。”
  “何罪?”
  “概因民者,吏所治也;吏者,君所属也。”
  “然君者,唯天地礼教可束也。又何为天地礼教?君之器也。”
  “为君者,以自器自治,何以无缺乎?”
  “故创世之君,观前人之痛自醒。”
  “守成之群,观己之德行。”
  “亡国之君,只知手中有器,却无自醒自观之悟,国必衰之,民必恶之。”
  “此为兴衰之道也。”
  说到此处,唐奕缓缓抬头。
  “臣,唐奕……代天子誓。”
  “从今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