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调教大宋-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这个钱,就算穷死也不能挣,更何况,唐奕还不缺钱呢?
……
第二天,唐奕去辽朝国子监看观澜分阁的阁址。
大辽的国子监,除了应付科举考试充当一下考场,基本就没其它的用处了。就算有教谕,有学生。也是贵族纨绔扎堆儿,根本就几个有真才实学的学生。
所以,辽帝也算够意思,把最好的一块地方划给了观澜书院,紧邻御街,背靠国子监。正房是三层木石结构的小楼,后面还有一个院子和左右两厢房,唐奕对此颇为满意。
这里原本是辽朝贡院的文星楼,是专供考官、教谕锁院休息之地,各种设施家私齐备,唐奕基本不用动什么,只要在临街面的位置开个门,把观澜的文集、诗册往出一摆,再挂上匾额,就能开门了。
中午时分,萧誉、萧欣两兄弟寻到了这里。
萧欣都没等唐奕反应过来,一把抓住唐奕的胳膊,“你那词谱手扎还有没有了?快拿出来!”
唐奕嫌弃地拍掉他的爪子。
“你当那是书商印出来的俗本不成?实话跟你说吧,里面收的词都是柳七公、尹洙、孙复等我大宋一等文人的词,而且都是未公诸于世的私货。音律批注则是开封名妓董惜琴的词曲心得。世上仅此一份!”
萧欣恍然道:“这么厉害!?难怪巧哥会爱不释手,昨夜钻研了一夜都没睡。”
唐奕得意一笑,那手扎对于爱词爱曲之人绝对是杀伤力爆表。
“怎么样?此本一出,寻香窃玉无往不利吧?”
萧欣白了他一眼,“说什么呢?咱是拿给家妹的。”
“呃……原来不是泡妞,是给妹妹的。”
萧誉这时拱手一礼,“还要好生谢谢子浩赠本之情,小妹自幼孤冷,性情寡淡,唯对音律之事情有独钟。那本手扎对她来说,着实是最珍贵的礼物了。”
“不会吧?”唐奕上下打量着这两兄弟,“观你二人的性格,你们的妹妹也应该是个欢脱不羁的女中豪杰才是,怎会是寡淡性子?你确定是亲妹妹?”
“去你的!”二人笑骂。
“唐疯子果然是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
唐奕可一点没说错,萧欣简直是范纯礼的翻版,即贱又欢实。
而那个萧誉,要非说像谁,应该说有点像范纯仁和唐正平的结合体。表面上看文质彬彬,一本正气。其实是个闷臊的主儿。只有混熟了才知道,这货有时候比他弟弟还贱,还损!
说这两位的妹妹是个孤冷寡淡之人,唐奕还真有点不信。
三人笑闹一阵,正值晌午,寻了一处大定名楼,少不得又是杯光交错,喝了个昏天黑地。
……
已入冬月,大定虽不及汴京繁华似锦,却有北方盈雪,银装素裹的妖娆之美。
月中,观澜分阁开门迎客,唐奕为其取名——观澜北阁。他与君欣卓、黑子等人也搬出了使馆,到阁中居住。
说起来,观澜北阁的政治意义大于其实际用途。说白了,这是两国邦交迈上一个新台阶的标志,至于有多少人来此寻书问学,似乎也没谁在意。
就算大定所有的读书人都来北阁求书,也远没有开封那般的景象,毕竟地方小,读书人也少。
唐奕乐得清闲,每天在阁中喝茶赏雪,小日子过的挺美。
萧誉两兄弟也几乎是每天必到,而且还不是自己来,三五不时就带一些辽朝勋贵到唐奕这里来做客。
唐奕自然来者不惧,能多结交一些北朝贵族总不是什么坏事。
只不过……
只不过如此一来,可苦了唐奕的肚子。
辽人真是太能喝了,唐奕就算酒量不错,也有点顶不住这么天天喝、顿顿灌。就他这刚刚练起来的小体格子,这么喝下去,估计等不到回大宋就得趴下。
于是,唐奕后来干脆称病,陪席不陪酒。
这天萧欣又来了,倒没带什么外人,一进门就掏一本无封手本递到唐奕手里。
“我妹妹抄完了,让我给你送回来。”
唐奕心说,抄了一个月才抄完,这位也够慢的。
随手一翻,唐奕不由眼前一亮。
“这……这是你妹妹的字?可以啊!”
唐奕的原稿果然被人家留下了,这一本是萧欣的妹妹手抄出的复本。
只不过,人家这字可是比唐奕的漂亮多了,整整齐齐的蝇头小楷,秀丽无比。
说心里话,自从来到大宋之后,唐奕也见过不少名仕大儒的字,但他还没见过哪个姑娘家可以把字写得这么漂亮,就算是男人之中,比这字好的,也是为数不多。
字好,唐奕就不禁多看了几眼,可是翻到后面,他整个人都怔住了……
呆立了半晌,唐奕才猛地惊醒,飞奔入内。
萧欣正奇怪之时,就见唐奕抱着一把怪琴跑了出来。
然后,也不他,就自頋自地对着笔记上的琴谱弹了起来……
第220章 奇女子
唐奕给萧欣的笔记之中,除了词、曲,还有一些是他闲来无事之时,试着把后世的几首曲子用古谱标注了出来。
只不过,他本来就是个二半吊子,又是初学古谱,很多地方谱曲之时并不正确。
反正只是消遣,他也没太在意,就那么记录在笔记之中了。
但是,让他意外的是,萧欣的妹妹不但手抄了笔记,还把唐奕度曲不准之处都标了出来,而且做了修改。
这可把唐奕惊到了。
要知道,后世的曲子在发音用调方面,与北宋时期有很大的不同,可以说,根本就不适合这个时代的人的音乐品味和听曲习惯。
萧欣的妹妹可以只看错谱,就能做出修改,简直就是不可能的。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随着琴弦的拨动,唐奕轻轻哼唱着。
这是后世邓丽君的一首《独上西楼》,改编自唐后主李煜的那首名词《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
之所以把这首拿到笔记里来练手,是因为这首词早就有了,即使度了新曲也是古风古韵,不怕被人看。
但唐奕度的古曲有好几处错误,要是照着他的谱子弹,根本就不是那个味。
可是……
可但是!
萧欣的妹妹居然把错的地方都改过来了……
萧欣在一旁还以为唐奕魔症了,只是听他娓娓唱来,不禁也是醉了。
“这……?我记得这道词好像是‘相见欢’的曲牌,怎么不是那个调调?”
唐奕没说话,放下吉他。看着谱子发呆。
萧欣却还在品味着曲子里的味道。
说起来,唐奕的那些后世之歌,在大宋根本没什么市场,但在大辽却是另外一回事。
如今的契丹,简直就是大杂烩,不但融合了南方的汉方化,还融合了东海的渤海、极北的女真、西南的党项、西边的回鹘等等,诸多部族的文化。虽然汉词最为兴盛,但草原文明本就无拘无束,曲调民歌更是五花八门。
所以,他的那些东西宋人觉得怪,觉得不好,辽人却不会。萧欣反而觉得这曲子委婉悠扬,比原来的‘相见欢’更为好听。
……
唐奕发了一阵呆,才回过神来对萧欣道:“你妹妹是个奇才!能不能引见一下?”
萧欣一怔……
“恐怕……恐怕不行。”
“为什么?”
唐奕心里现在有一种莫名想见一见这女子的冲动!
因为……
因为在孤独的千年之前,终于有人,懂得他从千年之后的带来的曲子了。
萧欣苦道:“真不方便,舍妹已经嫁人了。”
呃……
唐奕怅然若失。
辽人婚娶比大宋还要早,萧欣比他还小一岁,只有十六,而他妹妹最多也不过十五岁,这就已经嫁人了?
“知音难求,可惜了!要是早来大辽两年就好了,也许还有机会和令妹切磋一二。”
萧欣摇头道:“你就算早来两年也没用,早来十年还差不多。”
嘎!
“什么意思?”
“小妹已经嫁做人妇整整十年了。”
哦去,唐奕心说,你玩闹呢?
“你妹妹多大啊!?”
“年方十四。”
“四……四岁就嫁人了!?”
萧欣一叹,“你知道的,我们北朝贵族,特别是帝后二族,婚娶之事不是一句两句说得清的。”
唐奕明白了,不就是政治婚姻嘛!不过,特么也是够着急的,四岁就忙着把闺女卖出去,萧惠这老货也不是什么好东西啊?
萧欣继续道:“小妹虽礼成,却未过府,但总要顾忌夫家的颜面,是已极少出门露面。”
唐奕道:“也难怪你们说令妹孤冷寡淡。还没成年,就已经苦守深闺,把一生的命运都看透了,换了谁,也应该高兴不过来吧?”
“所以,家里不论爹娘,还是我与二哥,都极是宠她。”
“行了,行了!”唐奕摆手制止。“你们家的事儿就别跟我倒苦水了。”
这种事儿,在这个时代不是个例,唐奕管不了,也管不着,听了反倒心烦。
“喂!”萧欣嚷道:“有没有点同情心?小爷跟别人说不了,跟你个南人诉诉苦还不行?”
“不行!”唐奕眼睛一立,“我这个人心善,你弄得我晚上睡不着觉,你好思意吗!?”
“好思意啊!”萧欣又开始犯贱。“要不,你再给咱妹妹找点消遣的词曲呗?”
“是你妹妹,什么咱妹妹?”
“你我兄弟,我妹妹不就是你妹妹!?”
“谁跟你兄弟!?说不定哪天战场上你就一刀捅了老子!”
“哪能啊!真有那天,我让你一刀捅了我!”
好吧,唐奕被他打败了,能不能有点北方汉子的血性!?
拿起纸笔,笔走龙蛇,写下一首曲子。
萧欣在边上看着,喃喃地念出声“《鸿雁》……”
鸿雁天空上
对对排成行
江水长秋草黄
草原上琴声忧伤……
萧欣眼前一亮,还是写契丹草原的歌喱!
……
鸿雁向苍天
天空有多遥远
……
虽然看不懂唐奕写的谱子,但是歌词简单直白,颇对草原人的味口。
“咋唱的!?给咱来上一段儿呗!”
唐奕放下笔,白了他一眼,“真当我是伶人,专门给你唱曲儿的?回家让令妹给你唱去!”
萧欣悻悻然地接过曲谱。
“不唱就不唱,还不求你了呢!”说完,转身就走。
唐奕急忙叫住他,“少来卸磨杀驴那一套,还有事问你呢!”
“啥事儿?”
“我都到大辽一个多月了,你们的皇帝也没说要见我,怎么昨天派人到使馆通知说,腊月冬猎,点名要我跟着?”
萧欣撇嘴道:“你一个白身儒生,来大辽设阁,也是生间书院。皇帝见你,那不是太抬举你了?”
唐奕气得直翻白眼,“那还叫我去什么冬猎?”
萧欣沉吟道:“多半是因为华联的关系……”
“哦……”唐奕立马了然。他华联有耶律宗真儿子和姐夫的股份,但毕竟唐奕是宋人,皇帝应该是想探探他的底,看他打的是什么主意。
“不过……”萧欣又道。
“不过什么?”
“你射艺如何?”
“老子就没摸过弓!”
“嘿嘿……”萧欣贱笑两声。
“那你可要倒霉了……”
第221章 冬猎
辽帝出猎可不像大宋玩的那么初级。
大宋是围猎,但就算是围猎,也是走了样儿的。
说白了,就是放几只鹿狍在杨村围场,到时候禁军围成一个圈儿,把猎物赶到一处,让赵祯和大臣们过过手瘾。唉,真就差没把猎物四蹄都绑上,让他们射了。
人家大辽玩的是巡猎。
千里山林任君驰骋,豺狼虎豹、熊麋狐貂,要什么有什么。有本事的,擒熊射虎也不是不可能。而且,打猎是契丹人的看家本事,是民族传统,不但隆重,时间也很长。
以此次冬猎为例,从腊月初二,辽帝起驾出猎,一直到腊月二十二才回銮中京,整整二十天的时间都是在冰天雪地的深山老林之中度过。
萧欣问唐奕射艺如何,是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他这二十天的脸面和生活质量。
往年,只要宋使赶上辽帝四时捺钵,必定要随行出猎。当然了,这可不是辽人好客,而纯是为了看宋人的笑话。
大宋就算是军中勇士善骑好射,又哪里能比契丹人从小在马背上长大练出来的骑射之技更为高绝。再加上,大宋派使以儒为重,更是不善骑射之功。
所以,少不得在捺钵之时,被辽人嘲弄。
唐奕听的心里一阵发虚,忐忑道:“现在两国关系这么好,还不至于让小爷下不来台吧?”
萧欣摇头撇嘴:“真当我大辽朝这般没品?这和两国交不交好就没关系。”
“祖宗传下来的巡猎之事,本该上下欢腾,却憋着心思给你们南人穿小鞋?”
“这就好比,我们北朝去你们南朝一样,你们的传统是吟诗作对,就算宴请也得行个酒令什么的。我们北朝人不擅长这个,但也要入乡随俗,对的不好,多少也被你们看不起吧?”
“四时捺钵则是我北朝的传统,你要马不能骑,弓不能张。肯定也会被人嘲弄,王公大臣多多少少会有找平衡的感觉,这是谁也左右不了的。”
“……”
唐奕一阵无语。
“我能不能不去啊?”
“呵呵……”萧欣干笑两声,没言语。
好吧,唐奕也知道天真了,辽帝点名让你去,你敢不去?
“还有更难受的呢。”
“什么?”
“冬猎分追猎和游猎两个部分,追猎就是大队跟着皇帝一同追逐猎物,猎到什么,当场分食图的是个热闹,也是祭奠先祖的一种仪式。”
唐奕心说,这个好!混在大队人马里,最容易蒙混过关。
“那游猎呢?”
“就是各自为战,打到什么吃什么,最后看谁猎到的猎物多呗。”
“……”
完了!
特么大宋这些使节,哪个也不擅长巡猎啊,只能……
“别想着多带点心。”唐奕想什么,萧欣一下就猜出来了。“要是让外人看见,更是丢人。”
“……”
“算了!”萧欣拍拍唐奕的肩膀。
“游猎之时,你跟着我们兄弟,饿不着你。到时再分你点猎物,保证不会让唐兄太过难堪。”
唐奕感激涕零!
“好兄弟……”
萧欣一走,潘越就蹿了出来。
“巡猎要带着我啊!”
唐奕横了他一眼,“你射艺很好吗?”
“呃……”潘越骑马还行,不输辽人,但是射箭嘛……
“敌不动,我不动,三十步之内,三箭可中二。”
靠!那比他也强不到哪去。
……
时光飞逝,转眼就是腊月初一,范镇怕唐奕明日出猎露怯,特意派人来告诉他,明天跟在使馆大队之内,别乱出去丢人。
其实,范镇的意思很明显,要丢人咱们一块丢人。
唐奕一琢磨,使馆那边,随辽帝冬猎的人中,也只有王咸熙有点武艺……
算了,还是你们自己丢人去吧,我还是跟着萧氏兄弟比较靠谱。
……
第二天一早,唐奕把自己裹得一层又一层,带着黑子、君欣卓、潘越和杨怀玉,早早的就出了门。
奶奶的,在大野地里要呆二十多天,别特么再冻死在外头。
杨怀玉也换下了铠甲,一身裘皮大氅,银枪挂于鞍侧,手握一把硬背长弓,还真像那么回事。
唐奕骑在马上,缩着脖子,“可全看二哥的了,别让咱太丢人。”
杨怀玉苦笑,“你就别想了,和辽人比骑射,简直就是找死。”
呃……
连杨怀玉都没信心,看来这趟是没什么指望了。
……
几人一路慢骑,到了辽宫东面的长公主府门前,远远就见萧家门人已经是人马齐备准备差得不多了。
萧誉迎了过来。
“正要去北阁接你,你倒自己寻来了。”
唐奕翻身下马,“又不是外人,没那么多说道。”
正说着,就见一中年汉子,一身华裘从府里出来。
萧誉立马拉着唐奕靠过去。
“这是家父!”
唐奕拱手道:“外臣见过魏国公。”
这人正是大辽秦晋长公主驸马,北府首相萧惠。
萧惠微笑赞道:“好一个俊后生!”
“国公爷,过誉了……”
“嗯!”萧点头,“时辰不早,一会儿你跟着誉儿就行了,晚上到我帐里来,我再和你说说见陛下的事情。”
拿了唐奕两成份子,萧惠心里也没底。要不是当时看他那个外甥耶律洪基也拿了,他还真不敢碰这笔横财。一个不好,就会从好事变成了通敌。所以,他才要和唐奕好好说说,别见了辽帝说错了话。
唐奕拱手称谢,目送萧惠上马先行。只不过,萧惠无意扫到唐奕身后的君欣卓,忍不住一愣,随即摇头一笑。
唐奕心里直犯嘀咕,这老货笑啥?
这时,萧欣也喊叫着从府里出来,能出去放马山林,肯定比憋在家里有意思,这货高兴的很。
一见唐奕,萧欣立马就扑了过来。只不过,他一见身后的君欣卓也没忍住,噗的一声,笑出了声。
唐奕更是摸不着头脑。
“你们都笑个啥?”
萧誉莞尔道:“应该事先知会唐兄的,倒是为兄疏忽了。”
萧欣指着君欣卓道:“冬猎出巡,你还带着女眷做甚!?”
君欣卓脸一红,没想到,一下就提到她身上了。
唐奕也愣道:“呃……不能带女眷?”
“除了陛下带几个随行侍女,根本就不能带女人。连我家都没带一个女眷。”
“要不……”萧誉劝道,“让君娘子先别去吧?这趟来去可不轻松,女儿家多半吃不消的。”
第222章 必须带着
大辽巡猎历来不带女眷,也只有大宋那种郊游式的打猎,才老婆孩子一起上,使唤丫头跟一串。
契丹是马背上的民族,渔猎那是男人养家的根本,虽然现在的契丹不靠渔猎为生,但依然不许女眷从猎,这是他们继承祖宗血性的一种方式。
在辽人看来,唐奕带着个‘使女’出猎,本身就是个笑话。
可唐奕不这么觉得……
姥姥!
老子出去玩怎么开心怎么来,你管我带着谁?在大宋,老子就不讲规矩,到你们大辽还得守起规矩来了?
萧誉提意让君欣卓不要去了,唐奕不同意,非要带着。对此,萧誉、萧欣也没办法,唐子浩毕竟不是辽人。
可是,萧家兄弟说的也没错,唐奕这一路果然是让人笑话了个遍。
先是范镇。
唐奕跟着公主府的人马到了辽宫之外的广场,与大队汇合之时,范镇一看唐奕带着个使女来了,脸都绿了,趁人不注意,还狠批了唐奕几句。
“要你与我等同行,你不肯,怎么还带着她出来了?”
唐奕撇嘴道:“急啥?论功夫,那帮契丹蛮子有一头算一头,还真不一定比君欣卓强呢。”
范镇直翻白眼儿,这小子真是一点理法都不讲,在他这儿,怎么辽人都论‘头’算了?
……
接下来,是耶律德容。
这货在人群之中,一眼就看到了唐奕骑着一匹雪白的高头大马,这马还是他送给唐奕的。唐奕送了他一套千军酿,耶律德容礼上往来,自然不能小气。
那可是纯种的大宛白马,俗名‘照夜玉狮子’,在大辽也算是稀罕物。
不过,一见君欣卓跟来了,耶律德容不禁也跟着皱眉。他知道,这小娘子手上有功夫,可冬猎是不能带女眷的。
耶律德容好心,凑到唐奕面前。
“趁着还没人注意,我劝你把她送回去。”
“就不送!”唐奕一瞪眼,有点烦了。“送回去,你给老子暖被窝啊?”
得!耶律德容一看他那要吃人的架势,觉得还是离他远点,这熊孩子不识好人心呢!
等打发了范镇和耶律德容,君欣卓才在他耳边道:“要不……要不我回去吧?”
“我都不怕,你怕啥?”
君欣卓低着头道:“给你添麻烦。”
唐奕眼珠一转,“你不在,我不踏实。”
他这么一说,君欣卓就不拧巴了,安心地退到后面,看着唐奕出神。
黑子在后面把什么都看得真切,心中暗叹,他这个傻师妹算是被唐大郎吃得死死的了。
……
没人再来和他纠结带女眷的事,唐奕也静下心来打量起广场上等候的人群。
其中,年龄和唐奕差不多大的,唐奕认识一多半。不但认识,还都一块喝过酒,见唐奕目光望过去,不便过来打招呼的,也都点头示意。
年纪大点的,除了耶律德容、德绪两兄弟,还有萧惠一家,他基本不认识。不过,看装束也知道,这些都是大辽最顶尖的贵族权臣。
辽朝不似大宋,大宋皇帝出个宫,比生孩子还费劲。大辽正好相反,四时捺钵,皇帝基本就不在中京呆着,要不是为了易储,耶律宗真才不会这么消停呢!
所以,辽人有完善的出猎随班制度,除了各个政事衙门必要的留守职官,王公大臣皆随驾出游。可以说,走到哪儿,朝堂就摆到哪儿。
在人群中,唐奕还看到一个挺特别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