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富士康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崛起在黑土地-第1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广岛川雄来到这个竹楼,听完手下的报告。他没有下命令进攻,而是命令所有队员对竹楼射击。随着密集的弹雨,欧文的胸部和大腿多处中弹,而那名印尼女人吓得尖叫不止。停止射击后,他命令手下进去查看,不一会儿赤身**的欧文被拖了出来。

借着手电筒的亮光,看见欧文的惨象,士兵们发出了一阵淫笑。广岛川雄用英语问道:“你叫什么名字。”欧文有气无力的回答了他提出的问题,并反复强调要按战俘对待他。广岛川雄笑笑,抬手就打出了一个点射,可怜的欧文头一歪魂归故里了。

随后广岛川雄走进竹楼内,命令把躲在床下赤身**的印尼女人拖出来。这功夫他发现地上有一对金镯子,便毫不犹豫的捡起揣进兜里。望着赤身**的印尼女人,他丢下一句话,你们随便吧,接着走出竹楼。没走出几步,身后又传出女人的尖叫声。

天亮前战斗全部结束,300名美海军陆战队员无一生还,全部“阵亡”。而己方仅仅付出了10名队员的伤亡代价。随后的行动不用命令,自然是全方位的洗劫。

半个月时间,对苏拉威西岛的拖里布卢、马莉莉、旁义安等处的连续打击,消灭了1000多美海军陆战队。只有最南部的港口城市驻扎的300美军得以幸免,他们获知情况后,由于不知我方有多少部队登陆苏拉威西岛,因此他们紧急从海上撤回雅加达。

此战,日本人不仅取得了辉煌的战绩,也获得了大量的钱财,这对日后日本雇佣军继续征战,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可谓是名利双收。

第五部走向辉煌 317章再次聚首

三月的华盛顿,沐浴在春日的阳光里。和熙的春风轻轻吹拂着这座具有传奇色彩的城市,在这样的大好季节,本来应该充满遐想、憧憬和希望。然而,世界上的事物总是那嘛不尽人意,眼下美国政府包括政客们,就是这种心态。连续的战争失利,使美国这个标榜最民主、最文明的国家,蒙上了挥之不去的阴影。

随着失败情绪的蔓延,华盛顿的大街小巷开始出现反战标语,甚至出现少量示威yx的人群。这也许就是所谓民主的国度,它特有的政治氛围对反战情绪的推波助澜起到了助力的作用。尤其是美国政治空气下显露出来的大众呼声,再加上媒体的“自由泛滥”,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美国政府和政客们,在政治舞台上进一步产生躁动。

于是焦头烂额的美国政府,以柯立芝总统为首的政客们。面对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变数和危机,他们是不会甘心失败的命运,他们必须要在困境中找到一条出路。即便前面是万丈深渊,这些精英政客也要“义无反顾”的走下去。

即使“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恐怕也要寻找一个体面的理由。况且以所谓自由世界救世主身份自居的美国人,也绝不会承认自己的失败。

三月末,盟国首脑再次聚首华盛顿。以美国总统柯立芝为首和主持下,前来到会的有:英国首相丘吉尔,法国总统皮埃尔、保罗,苏联外长加米洛夫、土耳其总统凯末尔、意大利总统等。他们不仅要探讨连续失败的原因,和如何对付中国的策略,同时更要为盟国的明天,想出一条万全之策。

眼下美国各大城市,反战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面对惨痛的失败,有识之士开始反思,开始审时度势,开始粉墨登场。他们大肆攻击政府的种种不是,以前很多被掩盖的社会矛盾,现在被这些好事者加以利用,因此这一届美国政府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巨头们再次聚首,再一次集体亮相,自然是为他们各自的前途和命运而来。此时,华盛顿总统府军警林立,外面有数百人在举行抗议活动。而白宫内却“济济一堂、高朋满座。”但是会场气氛却十分压抑,并与外面的情景形成鲜明的对照。

望着各国首脑灰白的脸颊和无神的眼光,美国总统首先以主人的身份站起来道:“先生们,不用我赘言,想必外面的情况大家看得很清楚。目前美国民众对连续的失败,其忍受程度已经达到极限,各地都是反战的呼声,前景堪忧、不容乐观。而我们面对中国这头残暴的猛兽,我们已经发展到无可奈何的地步。不言而喻,我们在各个战场上都遭到了连续的失败,这种失败的情绪,致使我们的民众对前途失去信心。如何遏制中国,如何在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下面就这个严峻的问题,各位开诚布公,谈一谈你们的看法。”柯立芝总统表情凝重,似乎心事重重,郑重的告诉大家,盟国所面临的巨大危机。

一阵沉默之后,苏联外长加米洛夫第二个站起来发言道:“战争打到现在这种地步,我们必须众志成城。我国政府在自身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响应盟国的号召,并在战场上付出了巨大的牺牲,顽强的抗击中国法西斯疯狂的进攻。我们的士兵用血肉之躯、浴血奋战。我们在正面战场有效的阻击和承受了了中国军队近百分之八十的强大兵团。我可以坦诚的告诉各位,伟大的苏联人民有决心战斗到最后时刻,哪怕剩下一兵一卒,哪怕举国沦陷也在所不惜。现在是我们最困难的时候,只要我们不屈不饶战斗下去,曙光就在前头。”

对苏联外长的“豪言壮语”,在座的各国首脑似乎不怎么感冒,谁都知道自身的利益所在。所谓苏联参战,对中国发动全面战争,充其量也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加米洛夫所做的表白,无非是给各国打气。其实他最担心盟国就此土崩瓦解,那样的话苏联真玩完了。

这时法国总统站起来道:“各位先生,大家都很清楚。一战结束后,虽然我们是战胜国,但是我们蒙受的损失,是盟国当中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关键是没等我们的战争创伤愈合,便莫名其妙的陷入殖民战争的泥潭,短短几年我们就损失了100多万军队。而我们战后的经济、民生几乎没有恢复的情况下,又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就是在这种困难的状态下,我们优秀的法兰西民族,依然站在盟军的立场上和中国人血战,为了自由世界的文明,我们将战斗到底,绝不屈服。但是我们今后如何应对被动的局面,这是我们现在所要面对的问题。”

备受鼓舞的土耳其总统凯末尔趁机站起来道:“各位,虽然我们在前不久伊朗战役中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是我们不会屈服,会坚定地站在盟国的立场上,继续战斗。但是我希望盟国必须加强我们的武器装备。伊朗战役就是最好的证明,我们土耳其强大的骑兵,面对中国的坦克部队,几乎毫无用武之地。我想告诉各位的是,我们土耳其人需要盟军的坦克和先进的武器装备,否则我们将无法作战。”

其实凯末尔总统说的是实情,因为他的军队和武备还停留在一战时期的水平,甚至连一战时的水平都不如。他的意思就是告诉各位,他的军队以现在的状态,根本无法对付中国的钢铁大军,因此他需要武器、弹药,一句话若想让他出力,必须提供先进的武器和军事援助。

坦率说土耳其人提出的条件并不苟可,以美国为首的盟军完全能满足他提出的条件。关键是整军武备需要时间,形成战斗力更不是一朝之功。按美国人的想法,没等土耳其人完成军队的现代化改造,其国土已经被中国人占领了。

土耳其人的发言,使大家心头又出现了阴影。如此压抑的气氛,使在座的各国政要,把目光不约而同的再一次瞄向英国首相丘吉尔,眼下盟国当中丘吉尔政治嗅觉,已经获得大家的共识,因此他的高论几乎主导了对中作战的战略方针。

在大家期待的目光下,丘吉尔把吸尽的烟灰倒掉,从新装上烟丝并点燃道:“今天我的话题也许要沉重一些,首先我要说明,我并不是想长谁的威风,灭谁的士气,而是出于现实的角度,毫不掩饰的谈谈当前的局势和今后的战略方针。”

丘吉尔吸了一口烟斗接道:“当初中国对日发动战争,他们很好的隐蔽了海军实力。开战之初让我们认为中国不选择和日军爆发大规模的海上作战,迅速打垮日军,是海军实力不行。他们选择了压迫式打法,并且充分利用他们的空中优势,使日本在狭窄的国土上,其战争潜力丝毫没有发挥出来,最后取得了对日战争的胜利。”

丘吉尔又吸了一口烟道:“因此,中国对日战争,让我们产生了误判。认为中国的海军的实力还无法全面和日本海军抗衡。其实不然,中国海军已经具备了和日本海军作战的能力,中国人隐蔽海军的实力,确切讲他们的目标是瞄准我们。我绝不是耸言为听,中国人最可怕的就是这一点,因为中国人在对日作战中,就清醒的判断出了今天可能出现的情况。因此我们不难得出结论,中国人所有的战略决策,都是围绕今天而进行的。”

可谓语惊四座,丘吉尔苦笑又道:“有一点我必须说明,中国人一开始崭露头角,就秘密的为日后连续的征战做准备。尤其是中国航母作战,无论是理念和训练手段,以及他们先进的舰载作战飞机,都要领先我们,这是中国人敢于挑战自由世界的保证。因此我们今天的惨败,完全在情理之中。但是有一点至今让我还在迷惑之中,好像他们每走一步,都算计的无可挑剔,甚至好像经历过似的。先生们,我们的对手恐怖到如此程度,几乎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丘吉尔又重新装满烟斗点燃道:“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得出结论,中国人并非先知先觉,而是他们的聪明才智真正的爆发出来。正像拿破仑所说,中国睡狮一旦醒来,必将震惊世界。先生们现在已经不是震惊世界哪嘛简单了,也许中国人再一次像成吉思汗那样,横扫世界。面对这如此危局,我们的战略决策必须要做重大的调整。”

丘吉尔接着说道:“其实中国人就是抓住我们的盲目乐观,夜郎自大的心理,完成了一个又一个战略布局,并在战场上各个击破我们。现在该是我们丢掉不切实际想法的时候了,如果我们再一意孤行,也许整体毁灭就在明天。因此我认为,今后我们的作战方针,必须由战略进攻进入全面防御阶段。我们期待中国人伶俐智昏,或者说被胜利冲昏头脑,对我们发动多条战线的进攻。他的战线拉得越长,就越对我们有利,或许这是我们唯一的希望和选择。”

“先生们,我们要停止所有的大规模进攻计划,并在各个战场上进入防御作战。尤其是中苏战场,伏尔加河防线一定不容有失,如果这条防线被突破,哪嘛我们在整个中亚将没有立足之地。我再一次想告诉大家的是,我们要有长期战争的思想准备,也许今后我们面临的失败和损失将更加严重。”

丘吉尔的讲话,镇住了在场所有的人,人们震惊之余,不得不接受这无情的现实。最后美国总统柯立芝作了总结性的发言,他不仅完全肯定了丘吉尔的战略构思,而且在细节问题上做了大量的补充,明确了盟军今后的作战方针。

然而,几天以后,德国在欧洲大地上再一次上演了蛮横无理,这个自由世界的异类,使以美国为首的盟国所制定的战略计划,顷刻之间化作泡影,何去何从?

第五部走向辉煌 318章出兵捷克

位于伏尔塔瓦河流域的捷克首都布拉格,其地理位置在捷克的中心地带。自从奥匈帝国崩溃后,捷克斯洛伐克民族独立,成立了捷克斯洛伐克民主共和国。以首都布拉格为中心的这个国家,领土面积只有12万多平方公里,人口只有区区100多万人口。

由于历史的原因,捷克的苏德台地区,仅靠德国的东部边境,并且是日耳曼人群居的地方。另外捷克斯洛伐克境内居住了大量的日耳曼人,因此处于情感上的需要,德国人自然把眼光瞄向这个国家。向东部扩张,捷克斯洛伐克便成为首选。

作为一个内陆国家,三月的布拉格明显呈现出温带大陆性气候。这个跨越伏尔塔瓦河两岸的城市,夏季气温适宜,冬季气温最冷也只有零度左右。作为这个维纬度的国家,其气候特点独特,显著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特征非常少有。

40多岁的汉斯和一家人到他这一辈,已经在布拉格已经居住了上百年。汉斯从父亲手里继承了一间面包作坊,由于他善于经营、勤奋严谨,目前他的面包作坊已经在布拉格发展到三家,并且在繁华街区有了一间属于自己的店铺,而且买卖十分红火。

三月初一天,两名德国情报部的特工找到汉斯,一见面就大谈特谈德意志民族的利益,并要求他如何如何去做。但是天生善良的汉斯,以不关心政治为由,毅然回绝了特工的请求。然而,汉斯哪里想到,厄运很快降临到他的头上。

三月初的一天,春日的暖意还没有褪尽,太阳依然高悬在西边的天空上,远处的地平线沐浴在金色的辉煌里。汉斯的另一个面包作坊又开业了,目前他在布拉格已经有四个面包作坊了,而且个个生意兴隆,买卖出奇的好。

忙完了一天的工作,汉斯驾驶着吉普车像往常一样回到家中。今天又新开了一个面包作坊,充分说明他的事业正在蒸蒸日上,好心情自然就有好胃口。守着老婆和三个孩子,汉斯大口的喝着啤酒,洋洋自得的表情显露无疑。

望着终日忙碌的老婆和三个可爱的子女,汉斯破例给妻子斟满了一杯啤酒,并趁机表达了感激之情。他的举动搞的妻子有些措手不及,慌乱之余,脸上洋溢出幸福的笑容。

当初接手父亲的面包作坊时,面包作坊已经频临倒闭的边缘。面对如此局面,他没有气磊,而是脚踏实地的,一步一个脚印的搭理生意。伴随他的勤奋和诚信,买卖一天天的好起来,并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由于起步的艰难,汉斯耽误了婚期,直到30岁,眼前的妻子才来到他的身旁。并且为他生了三个儿女,长子今年12岁,二女儿8岁,最小的儿子6岁。

几杯啤酒下肚,汉斯的脸庞开始涨红起来,而妻子在酒精的刺激下,也显得格外兴奋,其乐融融的场面,勾勒出一副合家欢聚的场面。这时外面传来敲门声,汉斯有些诧异,这时候谁来造访?妻子也是一脸疑惑,忙起身去开门迎客。

少顷,进来两名身穿大衣戴礼帽的家伙,汉斯站起来想要说什么,忽然发现其中一个家伙有些面熟,还未等他想清楚在哪见过眼前此人,只见来人脸上露出狰狞的表情,接着从大衣内伸出两支冲锋枪的枪管。随着“哒哒哒”的枪声,一家人瞬间倒在血泊中。

汉斯身中数弹,但依然不甘的睁着眼睛。两名杀手停止射击,其中一个家伙走到汉斯面前道:“先生,对不起了,我是在执行命令。”说完用手合上了他的眼睛。也许汉斯在临死的一刹那,知道了眼前的人是谁?可怜的汉斯一家,再一次成为政治博弈的牺牲品……。

第二天,布拉格的媒体在第一时间报道了汉斯一间被残忍枪杀的消息。紧接着德国媒体铺天盖地而来。按理说一名普通的德裔商人惨遭杀害,不至于引起一个国家的强烈愤慨,但是捷克人哪里想到,德国人完全是上演着贼喊捉贼的把戏,完全是有意而为之。其实德国人就是在为出兵捷克找借口,因此大造声势是早就策划好的。

其实德国情报部,一开始找到汉斯,并要求汉斯配合,不是想枪杀他们一家人。而是让他配合,上演一出双簧。然而,善良的汉斯拒绝的同时,也促使的情报部不得不制造一起血案,为出兵捷克创造条件。确切说德国人等不起了。

当天下午,德国外长再一次照会捷克大使,就布拉格汉斯一家人被野蛮的杀害,提出了强烈的抗议,并督促捷克政府立即捉拿凶手,给德国民众一个交代云云。而焦头烂额的捷克大使,在前不久布拉格曾发生的两家德国人开的商店,遭到野蛮的抢劫的氛围中,还没有解脱出来之余。这次又爆出德裔商人一家人被杀戮的事实。捷克大使虽然口头上唯唯是若,表示坚决缉拿凶手,并绳之于法。但是面对德国外长的咄咄逼人,还有德国媒体的不正常的舆论导向,捷克大使似乎嗅觉到了某种危机。

也是在当天下午,布拉格德裔商人举行罢市,强烈谴责暴徒的残忍行为。紧接着德国人聚居地苏德台地区,爆发了德裔民众的示威yx,并对捷克政府的不作为表示强烈的愤慨。而德国境内的个个政治团体,也纷纷发表言论,并集会yx。很快德国境内的苗头开始指向捷克政府,开始猜测捷克政府是有意纵容对德国商人的迫害。

面对如此危急,刚刚结束的华盛顿盟会,回到各国的政要们,又紧急电报磋商。并各自召见所在国的德国大使,就布拉格事件,希望德捷两国保持克制,避免事态扩大。接着又纷纷督促捷克政府,迅速缉拿凶手。然而人为制造的混乱,只能是越演越烈。

第三天,布拉格德裔商人和当地捷克人发生了冲突,致使数十名德裔商人被逮捕。至此导火索迅速被点燃,而表现最猛烈的地区是苏德台。很快捷克政府对苏德台失去控制,继而进入无政府状态,混乱开市加剧。

第四天,捷克政府向苏德台地区派出了军队,试图进行军事管制,这为德国出兵创造了条件。这天傍晚,在柏林总统府,总统兴登堡对前来汇报的情报头子纽曼道:“捷克军队已经开进苏德台地区,我们准备的情况怎么样?”

情报头子纽曼回答:“我们在伏尔特边境地区,布置了两个坦克师,一个机械化师。在维也纳东部边境布置了一个坦克师和一个机械化师。根据军事情报显示,目前捷克斯洛伐克,没有任何军事准备,出兵的条件已经完全具备。”

兴登堡总统接着说:“考虑到波兰和捷克的渊源,他有可能出兵帮助捷克。他一旦出兵,对我们来说再好不过了,我们在占领捷克的同时,趁机拿下波兰。因此我已经责成国防部,秘密在波兰边境布防重兵,我们一定要采用闪电般的战术们迅速击垮他们的国防力量。趁美英法等国没有反应过来,完成我们的战略意图。”

纽曼答:“根据我们情报的分析,如果捷克邀请波兰帮助,波兰一定会参战。唇亡齿寒,他们不可能坐视不理。目前在波兰边境,军事调动正在紧密锣鼓进行之中,准备情况会很快上报,请总统放心。”当天晚上,总统兴登堡亲自主持了国防部的军事会议,并决定次日临晨向捷克和斯洛伐克同时采取军事行动。

德国首先图谋捷克斯洛伐克,其中主要意义在于它的战略价值。由于捷克斯洛伐克先进的工业制造能力和大量的工厂,将来给德国会提供强大的动力。目前位于苏德台地区,就有一座欧洲最大的兵工厂。它的军工产量,几乎相当于英国本土轻武器产量的总和。

而图谋波兰,主要是考虑,德波两国漫长的边境线。为日后东部边境线的安定和战略纵深,因此必须把波兰至于自己的控制之下。实际上这次军事行动主要目的就是剑指波兰。而波兰的领土面积相当于三个捷克斯洛伐克。而军事实力又远远强于捷克斯洛伐克。因此对波兰作战,便成为德军的首选。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占领波兰后,北部的波罗的海将被有力的掌握在手中。这为日后图谋北欧三国,创造更加有力的条件。德国制定的总体战略就是,建立一个德意志式的欧洲联邦国家。另外进攻波兰,也是有配合中国战略进攻的目的。

一旦波兰被吞并,苏联的西部防守压力将会剧增,苏联的战争潜力会进一步失去。下一步对苏联的肢解就会水到渠成。其实德国的战略目的和中国已经达成一致,他们也不愿看到,苏联这头凶猛的北极熊一家独大。尤其是在东西两线的夹击下,分裂苏联便成定局。

如此利好的战略布局,德国人是绝不会放过的。现在借中国对以美国为首的各国列强的惨重打击,关键是盟军根本无力顾及德国的情况下,在欧洲采取强悍的手段,其风险程度,几乎不用考虑。德国人的精明就在于此,因为战争的成本简直太低了。

4月1日凌晨6时,德军的装甲部队、机械化师,分别从德捷边境的富尔特和与奥地利接壤的斯洛伐克的边境地带,采取了军事行动。

第五部走向辉煌 319章布拉格之春

临晨6时,德军第2坦克师,第7坦克师和第5机械化步兵师,率先越过德捷边境,向苏德台地区发动进攻。他们首先要占领西部重镇比尔森,然后挥师布拉格。而第5机械化步兵师将向捷克南部的最大城市布节约维采发动进攻,然后一路向东横扫。

而另一路人马,第8坦克师,第2机械化并步兵师,从奥地利一方向位于边境地带的斯洛伐克首府,布拉迪斯拉发展开了军事行动。坦率说捷克斯洛伐克,根本没有想到德军会迅速出兵,而捷克斯洛伐克的边防军,几乎是眼睁睁的看着德军耀武扬威的越过边境。捷克的边防军甚至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因为德军几乎没有搭理他们,就当他们没有存在一样。

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令人可笑,捷克的边防军,对于来势凶猛的德军装甲部队,不明真相也就罢了。他们居然为德军的装甲部队维持持续,指明路径,充当起警察的角色。然而,当他们明白事情的真相时,大局已定。可见捷克斯洛伐克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